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名不正则言不顺
“李闯已经得到消息,知道我胜捷军夺了三秦,山西境内的闯贼正集结兵马,不过大人放心,闯贼短时日内绝无力来犯,我军至少还有一月时间整备关防。”
“传檄天下,与我军大有好处,一来能提升大人威望,为我军张目,二来还能吸引不愿附逆的百姓士子来投…………此外还请大人让陆哨总多多留意,如有可能,多多招揽工匠来秦…………”
颜越侃侃而谈,此时军师参赞已经不在公事房,而是在县衙里专为杨刚腾出的一间雅致书房,书房内只有杨刚、颜越二人,书房外由心腹亲兵把守,保证绝无人能偷听到两人谈话。
如杨刚想的一样,颜越果然不是无的放矢,大张旗鼓为崇祯皇帝服丧的背后,是因为胜捷军的存在已经不是秘密了,至于要杨刚兴师伐贼,颜越纯粹就是那么一说。
皇帝死了,皇帝三个儿子都落入李自成之手,朝廷六部全数玩完,这种情况下,大明各地官府、藩王便可自行其是,颜越的意思也正是如此,杨刚的总兵官乃是自己给自己封的,可到了这个地步,还有谁能计较?
至于颜越提议发布讨贼檄文,则和三国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相仿,为的乃是一个大义名分,有了这个光鲜响亮的口号,杨刚开府建衙,便不愁没有人来投效归附。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谐,如今社稷沦丧,不单圣上殉国,连几位皇子也落入闯贼手中,于国乃是大难,但对我胜捷军而言,正可名正言顺招募兵马,经营关中,以期来日安定天下,唔,为我胜捷军及关中百姓计,还请大人出任甘陕总督一职!”
颜越一边说一边寻思胜捷军今后方略大计,杨刚听得很是认真,同时心中很有一番惊讶,看颜越模样,一点也没有悲哀之状,似乎崇祯之死对颜越毫无触动。
当然,这只是表面,除却杨刚,这个时代的大明人氏哪能对大明末代皇帝的死毫无感触,多少都会有些异样心情的,只不过颜越一向抱持的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理念,崇祯死了就死了,与颜越安定天下,恢复太平盛世的志向并无冲突。
和杨刚密室商谈,颜越把自己所思所虑一条条一桩桩说出来,中心意思是要杨刚打出旗号,让天下人都知道关中有胜捷军这么一号人马,同时放开手脚,正儿八经行使封疆大吏的权利!
大明制度,总兵乃是军职,只管兵事,不管政务,眼下杨刚实际上军政大权一把抓,未免有些不伦不类,所以颜越最后要杨刚再自吹自擂一把,做一个总督了事。
杨刚数月前还是一个小小伍长,数月后就敢自封陕西总兵官,可说是胆大妄为之极,可如今颜越一张嘴,就又让杨刚往上跳了一级,要严格说起来,杨刚、颜越种种作为都让人很有点儿戏的感觉,不过如今杨刚手握大军,实际掌控关中,虽然势力一时还达不到甘肃,但自封个甘陕总督,甘肃、陕西境内也绝不会有人跳出来反对。
因此杨刚自书房出来后,手下兵将就立刻改换了称呼,而杨刚听见手下兵将称呼自己总督大人,也颇有点得意。
计议方略一定,一日之间,潼关上便高高打出了胜捷军的大旗,同时潼关内外立起无数白幡,而胜捷军兵马人人披了一件罩袍,统统都是黑色。
自古以来黑白二色便与丧葬联系在一起,只是一支军队军旗漆黑如墨,人人披一袭黑袍便少见的很了,而当传言自潼关流出,人人闻听新出炉的甘陕总督发誓后更是惊讶万分,甘陕总督杨刚在潼关立下誓言,一日不能为先帝报仇,胜捷军便绝不更改军旗颜色,已示耻辱!
大明百姓如何谈论杨刚和胜捷军不提,自崇祯死讯传来后,胜捷军操练的便更加凶狠了,同时杨刚不断在关中征募兵马粮草,为预期中的大战做准备,可是潼关外一直没有见到大队闯军,除了偶尔可见的闯军游骑斥候,潼关却是一直相安无事。
在这期间,有关李自成的消息不断传来,闯军正在调集兵马,数十万大军正磨刀霍霍,不过陆明送回来的情报表明,李自成第一个开刀的并非据守潼关的胜捷军,而是辽东总兵吴三桂。
消息传来时,胜捷军上下既惊且喜,即便是颜越也大感意外,而当李自成与吴三桂结怨开战的具体因由传来,颜越便说了一句话,“李自成不脱流贼本性,即便窃据大宝,也非人主。”
颜越说这话时,闯军正在北京城折腾的欢,李自成下令拷掠明官,美其名为助饷,麾下大将刘宗敏制作夹棍五千具,举凡大明官宦勋戚,倾家荡产者比比皆是,即便如此,大顺军稍有不如意,还是一个不死不休!
“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以此勒索文武官员助饷,李自成好狠的心啊,如此贪婪财货,却不知人心险要重于泰山,嘿嘿,如此行事,闯贼岂能久据大宝!”
看着陆明送回来的北京城见闻情报,颜越一边摇头一边感叹,一旁杨刚则肚子里偷笑。
活该!被勒索破家的大明官儿们真真活该!崇祯皇帝三番两次要皇亲勋戚助饷平贼,大明的权贵官宦们不肯掏腰包,一个个都似葛朗台一般,反过来争着抢着去呵李自成的卵子,毫无忠义、骨气可言,嘿嘿,如今自取其祸,怨的谁来!
历史上闯军兵临北京,崇祯皇帝向自家亲戚借钱,以筹集军饷,哪知就连皇后的老爹也才仅仅拿出两千两银子,崇祯折腾一整,也不过到手几万两,而李自成进了北京城后,野史说李自成从北京城的皇亲国戚身上搜刮到了七千万两白银!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连这个道理都不懂,要钱不要命,所以杨刚对北京城内遭难的大明官宦一点儿同情也没有,相反,有的只是鄙夷,至于同样贪婪无度的李自成,杨刚同样只有鄙视。
不过话说回来,李自成越是愚蠢,对杨刚和胜捷军就越有利,而在内心深处,大顺军对大明官宦欺凌越狠,杨刚越开心。
杀吧杀吧杀吧,把趴在大明身上附骨吸髓的硕鼠、蛀虫全数杀光好了,这样将来才不用脏了我的手,唔,只可惜李自成没到江南走上一遭,要是把江南的贪官污吏也杀光了…………
杨刚想着想着,禁不住微笑起来,而笑容一收,杨刚突然想起一事。
唔,大明亡在贪官污吏身上,李自成呢?难道不是亡在贪婪无度上么?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胜捷军虽然眼下没有什么贪弊的苗头,可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只是,该如何防止滋生贪污腐败呢!?
杨刚的眉头皱了起来,苦苦思索,片刻之后,询问总督大人何时烦恼的颜越也皱起眉头,一个千古恒存的问题,古往今来多少明主智士都没有良方应对,同样的,杨刚、颜越也被难住了。
“传檄天下,与我军大有好处,一来能提升大人威望,为我军张目,二来还能吸引不愿附逆的百姓士子来投…………此外还请大人让陆哨总多多留意,如有可能,多多招揽工匠来秦…………”
颜越侃侃而谈,此时军师参赞已经不在公事房,而是在县衙里专为杨刚腾出的一间雅致书房,书房内只有杨刚、颜越二人,书房外由心腹亲兵把守,保证绝无人能偷听到两人谈话。
如杨刚想的一样,颜越果然不是无的放矢,大张旗鼓为崇祯皇帝服丧的背后,是因为胜捷军的存在已经不是秘密了,至于要杨刚兴师伐贼,颜越纯粹就是那么一说。
皇帝死了,皇帝三个儿子都落入李自成之手,朝廷六部全数玩完,这种情况下,大明各地官府、藩王便可自行其是,颜越的意思也正是如此,杨刚的总兵官乃是自己给自己封的,可到了这个地步,还有谁能计较?
至于颜越提议发布讨贼檄文,则和三国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相仿,为的乃是一个大义名分,有了这个光鲜响亮的口号,杨刚开府建衙,便不愁没有人来投效归附。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谐,如今社稷沦丧,不单圣上殉国,连几位皇子也落入闯贼手中,于国乃是大难,但对我胜捷军而言,正可名正言顺招募兵马,经营关中,以期来日安定天下,唔,为我胜捷军及关中百姓计,还请大人出任甘陕总督一职!”
颜越一边说一边寻思胜捷军今后方略大计,杨刚听得很是认真,同时心中很有一番惊讶,看颜越模样,一点也没有悲哀之状,似乎崇祯之死对颜越毫无触动。
当然,这只是表面,除却杨刚,这个时代的大明人氏哪能对大明末代皇帝的死毫无感触,多少都会有些异样心情的,只不过颜越一向抱持的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理念,崇祯死了就死了,与颜越安定天下,恢复太平盛世的志向并无冲突。
和杨刚密室商谈,颜越把自己所思所虑一条条一桩桩说出来,中心意思是要杨刚打出旗号,让天下人都知道关中有胜捷军这么一号人马,同时放开手脚,正儿八经行使封疆大吏的权利!
大明制度,总兵乃是军职,只管兵事,不管政务,眼下杨刚实际上军政大权一把抓,未免有些不伦不类,所以颜越最后要杨刚再自吹自擂一把,做一个总督了事。
杨刚数月前还是一个小小伍长,数月后就敢自封陕西总兵官,可说是胆大妄为之极,可如今颜越一张嘴,就又让杨刚往上跳了一级,要严格说起来,杨刚、颜越种种作为都让人很有点儿戏的感觉,不过如今杨刚手握大军,实际掌控关中,虽然势力一时还达不到甘肃,但自封个甘陕总督,甘肃、陕西境内也绝不会有人跳出来反对。
因此杨刚自书房出来后,手下兵将就立刻改换了称呼,而杨刚听见手下兵将称呼自己总督大人,也颇有点得意。
计议方略一定,一日之间,潼关上便高高打出了胜捷军的大旗,同时潼关内外立起无数白幡,而胜捷军兵马人人披了一件罩袍,统统都是黑色。
自古以来黑白二色便与丧葬联系在一起,只是一支军队军旗漆黑如墨,人人披一袭黑袍便少见的很了,而当传言自潼关流出,人人闻听新出炉的甘陕总督发誓后更是惊讶万分,甘陕总督杨刚在潼关立下誓言,一日不能为先帝报仇,胜捷军便绝不更改军旗颜色,已示耻辱!
大明百姓如何谈论杨刚和胜捷军不提,自崇祯死讯传来后,胜捷军操练的便更加凶狠了,同时杨刚不断在关中征募兵马粮草,为预期中的大战做准备,可是潼关外一直没有见到大队闯军,除了偶尔可见的闯军游骑斥候,潼关却是一直相安无事。
在这期间,有关李自成的消息不断传来,闯军正在调集兵马,数十万大军正磨刀霍霍,不过陆明送回来的情报表明,李自成第一个开刀的并非据守潼关的胜捷军,而是辽东总兵吴三桂。
消息传来时,胜捷军上下既惊且喜,即便是颜越也大感意外,而当李自成与吴三桂结怨开战的具体因由传来,颜越便说了一句话,“李自成不脱流贼本性,即便窃据大宝,也非人主。”
颜越说这话时,闯军正在北京城折腾的欢,李自成下令拷掠明官,美其名为助饷,麾下大将刘宗敏制作夹棍五千具,举凡大明官宦勋戚,倾家荡产者比比皆是,即便如此,大顺军稍有不如意,还是一个不死不休!
“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以此勒索文武官员助饷,李自成好狠的心啊,如此贪婪财货,却不知人心险要重于泰山,嘿嘿,如此行事,闯贼岂能久据大宝!”
看着陆明送回来的北京城见闻情报,颜越一边摇头一边感叹,一旁杨刚则肚子里偷笑。
活该!被勒索破家的大明官儿们真真活该!崇祯皇帝三番两次要皇亲勋戚助饷平贼,大明的权贵官宦们不肯掏腰包,一个个都似葛朗台一般,反过来争着抢着去呵李自成的卵子,毫无忠义、骨气可言,嘿嘿,如今自取其祸,怨的谁来!
历史上闯军兵临北京,崇祯皇帝向自家亲戚借钱,以筹集军饷,哪知就连皇后的老爹也才仅仅拿出两千两银子,崇祯折腾一整,也不过到手几万两,而李自成进了北京城后,野史说李自成从北京城的皇亲国戚身上搜刮到了七千万两白银!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连这个道理都不懂,要钱不要命,所以杨刚对北京城内遭难的大明官宦一点儿同情也没有,相反,有的只是鄙夷,至于同样贪婪无度的李自成,杨刚同样只有鄙视。
不过话说回来,李自成越是愚蠢,对杨刚和胜捷军就越有利,而在内心深处,大顺军对大明官宦欺凌越狠,杨刚越开心。
杀吧杀吧杀吧,把趴在大明身上附骨吸髓的硕鼠、蛀虫全数杀光好了,这样将来才不用脏了我的手,唔,只可惜李自成没到江南走上一遭,要是把江南的贪官污吏也杀光了…………
杨刚想着想着,禁不住微笑起来,而笑容一收,杨刚突然想起一事。
唔,大明亡在贪官污吏身上,李自成呢?难道不是亡在贪婪无度上么?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胜捷军虽然眼下没有什么贪弊的苗头,可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只是,该如何防止滋生贪污腐败呢!?
杨刚的眉头皱了起来,苦苦思索,片刻之后,询问总督大人何时烦恼的颜越也皱起眉头,一个千古恒存的问题,古往今来多少明主智士都没有良方应对,同样的,杨刚、颜越也被难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