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回明逐鹿记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六章不打不骂是祸害

    “闯逆渭南防御使王根子,叛逆朝廷,不忠无信,罪当凌迟,哼,算这厮走运,斩了!”

    “我是都指挥使!你不能斩我!我是被逼无奈,我愿意归顺,我投降…………”

    噗!寒光闪过,一颗人头高高飞起…………

    “王根子以下叛逆,什长以上,统统处斩!不忠不义之徒,死有余辜!”

    一片哀求惨嚎之声响起,其中也夹杂了几声怒骂、诅咒,不过片刻之后,一切归于宁静。

    一百多个俘虏,顷刻间死了三十多个,王根子麾下竟然有三分之一都是官,还是什长以上的官,着实让明军惊叹了一会,不过悄悄总兵官大人的脸色,所有人便都闭紧了嘴巴。

    杨刚板着脸,心情很不好,不是因为斩杀俘虏,而是因为刚刚解救出来的杨氏宗族,因为杨老太公看似客气,却句句带着疏远、冷漠的语义。

    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又有爱之深、责之切一语,父子、夫妻之间有争执分歧没什么,家庭、宗族之内吵吵闹闹也无妨,都属正常,至亲之间客客气气,那才不妥。

    杨刚很有自知之明,当年杨氏宗族能挑选出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让年仅弱冠的杨刚参军从征,便说明杨刚在杨氏宗族内毫无分量,肯定不受人待见,十年之后,即便杨刚手握大军,昔日瞧不上杨刚的人不得不退避三舍,可低下的也仅仅是头颅,绝不会拉近杨刚与杨氏宗族的关系。

    所以杨刚早有心理准备,与杨氏宗族面热心冷并不会让杨刚惊讶,可是………

    可是杨刚万万没有想到,一直悄悄给武毅营送粮送饷的杨老太公竟然直接表明态度,将杨氏宗族与杨刚之间的关系撇的一清二白,杨刚是官,杨氏宗族是民,除此之外,两者之间再无牵连!

    我还以为自己发达之后,我那便宜老爹杨长盛会顺水推舟,忘记他曾经口口声声与我断绝父子关系的事情,可是如今看来,不但我的便宜老爹没有回心转意的意思,祖父………哼,杨老太公也压根没想认我这个孙子啊!

    冷冷扫一眼百余米外默默无闻的杨家众人,杨刚心里很是火大,从灵魂角度出发,精神上把此生的直系血亲没当回事是一码事,被血缘上的祖父、父亲、叔伯兄弟当作拒绝往来户是另一回事,如果有得选,杨刚宁愿选择自己主动割裂此生的血缘联系,而不是相反。

    总有种被抛弃的感觉,真是太奇怪了,我心里并没把杨家的人当作亲人啊…………

    最后看一眼杨氏宗族众人,杨刚恼火惊讶之中发下军令,大军启程,浩浩荡荡回返商州。

    ………

    ………

    商州城里,一处院落中,一个妇人走过细白碎石铺就的小路,小路两旁春花吐蕊,五彩缤纷,又有小桥流水,偶有一片花瓣落下,飘落水面,一尾尾游鱼争相追逐,激起圈圈涟漪,端的是一派好景致,只是那妇人走在春光明媚的花园里,却目不斜视,满面愁容。

    不单单这妇人一脸忧愁,妇人身后的两个妙龄少女也愁眉不展,秀眸含忧,眼角红红的,显见曾经哭过。

    这妇人正是打出大明陕西总兵官旗号的杨刚母亲赵氏,而尾随赵氏,寸步不离左右的两个少女则是柳儿、莺儿,自杨刚谋取关中,兵出商州后,两个已经被内定为杨刚通房丫头,仅差过明路的少女便陪伴赵氏身旁,每日里伺候婆婆,赔笑逗乐,拿出了十分本事,可是仅仅一天功夫,两个少女就没了欢声笑语,和赵氏一同忧心忡忡起来。

    一路行来,前方一座小亭,小亭外站了十几个丫鬟仆妇,小亭内香烟缭绕,一尊佛像居于正中,佛像左手掌心一枚玉瓶,瓶中净水绿柳,除障怯病、消灾解难,正是观世音菩萨的玉瓶杨柳。

    烟雾缭绕,丫鬟仆妇们屏声静气,远远瞧见赵氏携柳儿、莺儿到来,几个丫鬟急忙迎了上来。

    “礼佛祭拜之物都准备齐了,妙静师太说太太来了便可礼拜,太太还有什么吩咐么?”

    一个丫头小心翼翼说到,赵氏点点头,也不说话,径直走进小亭,双手合十,往肃立菩萨像前的一个年长尼姑一礼,那尼姑眉眼一动,伸手拈起三根香来。

    “菩萨慈悲,遍听世间疾苦,广度灾厄,施主净心礼佛,只要虔诚求恳,定能积善积福,施主,这就请上香罢。”

    “有劳师太了,还借师太吉言。”

    赵氏微微点头,略有一点轻松,但随即就肃穆起来,接过香来,赵氏缓缓跪倒,柳儿、莺儿也跪倒在地,小亭内默然无声,袅袅香烟中,三人虔诚默颂。

    过了足有两、三炷香工夫,赵氏终于动了一动,突然一个踉跄,柳儿、莺儿急忙抢上搀扶,好容易扶稳赵氏,赵氏却只是紧张地看着观音塑像。

    “师太,我一时失态,不会惹恼菩萨,怪我不够心诚吧?”

    “呵呵,施主多虑了,虔诚与否在心在行,区区小节,菩萨不会介意的。”

    “这便好,这便好。”

    脸上表情一松,赵氏点燃三炷香,对着观音再拜三拜,正要将香插入香炉,突然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传来,紧接着一人高声叫嚷起来。

    “太太大喜!大喜!大人平安进城了!”

    双手一抖,赵氏猛地转过身来,不可置信地望向声音来处,就见一个青衣小帽的仆役一迭连声地高叫着,直奔到赵氏身前十米外,才跪倒在地,可嘴里依旧不停,一个劲地大声报喜。

    “我儿平安无事?我儿平安无事!呵呵,呵呵呵,好好好…………唔,菩萨有灵,保佑刚儿无恙归来,杨门赵氏一定虔诚礼佛,顿顿吃素,日日烧香,为大士重塑金身…………”

    赵氏转身上香,连连许诺,喜得都语无伦次了,稍一平静,立刻吩咐身边柳儿、莺儿,香油钱翻倍给付,在场之人,人人有赏,一时间小院里人人兴高采烈,笑颜逐开。

    众人开心欢喜,柳儿、莺儿的欢喜自然要比别人更多几分,不过柳儿笑在脸上,眼珠一转,突然悄悄凑到赵氏身边,低声开口。

    “太太,少爷平安无事固然是好,不过我们一家子是不是该快点准备准备,少爷征战归来,饭食沐浴…………”

    “对对对,你们没听见么,好不快快整治席宴,预备香汤…………还是柳儿想得周到,等刚儿回来,唔,你和莺儿也回房梳妆梳妆……………”

    赵氏满脸堆笑,开心之极,柳儿、莺儿福了一福,娉娉婷婷转身去了,只是行走间,前一刻两个毫无隔阂的女孩儿之间似乎突然有了一丝烟火气。

    杨刚带军队进商州,消息第一时刻传到了赵氏耳中,关切心痛儿子的赵氏好是一番忙碌,等诸事吩咐完了,便坐在大堂上等儿子,只是坐等不来,右等不来,把赵氏真真等得心急。

    古时章法,大明礼仪,只有子女拜望父母,可没有父母迎接子女的道理,是以赵氏再心焦,也只能一趟趟派人大谈儿子行程,却不能出门迎接。

    家中仆役流水般出去打探,过了约莫一个时辰,才传来杨刚正在回家路上的好消息,不过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让赵氏一愣的消息,杨老太公携子、孙也上家来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