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五十七章招兵买马二
杨刚呆呆发怔,觉得自己哪里出岔子了,一哨兵马便要单另一个军营操练,光武毅营就十几个驻地,还不算新兵营兵马,一军主将哪能亲力亲为,全数经管。
皱着眉头,想了又想,回头一瞥,杨刚突然想起,颜越如今以军师参赞身份,处理所有的政务事宜,怎么就不见一丝匆忙、急迫,看起来似乎还和昔日一般从容不迫呢?
呃,这些日子都指挥使司里似乎多了不少儒生、秀才,其他几个衙门里似乎也被颜老头安置了不少人,有这么多人供调派,所以颜老头才能从容不迫罢?那么我呢?我该怎么做?
眼中灵光一闪,再一闪,杨刚突然领悟到了什么,又想了想,突然露出恍然之色。
我擦,好笨,颜老头都懂得找马仔,老子我干嘛要那么辛苦啊!
想必没有人否认,只能对自己负责的普通人和手握巨大权力,动辄影响千万人命运的上位者做事方法与目光格局注定有着巨大不同,前者只需要处理好有限的人际关系、利益纠结,而后者面对的一切会复杂无数倍。
就拿吃饭来说,普通人求得不过是一家温饱,一县之尊不单单要考虑一县保暖,还要顾虑与吃饭相关的春耕秋收,水利河防,税赋徭役,天灾人祸,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周全,方算合格的一县父母。
由小见大,无论多么简单的事情,一旦数量激增,那么随之而来的工作量也会大增,天下事莫不如是,而在海量的事务面前,身居高位者想要如普通人一样事无巨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杨刚最早不过是一个伍长,兄弟几个彼此配合,一个眼神便能搞定一切,没有什么事情是杨刚不能直接解决的,可之后步步高升,权力越来越大,手下兵马越来越多,再要如一个伍长一般事事操心,那就是自找罪受了。
刘邦与韩信聊天八卦,韩信说刘邦可将兵十万,自己则多多益善,刘邦恼了,韩信连忙补救,拍了一记名传后世的马屁,‘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这一记马屁刚刚的,绝对超凡脱俗,不过聪明人除了懂得马屁是往上爬的重要优势,还会懂得其中的深厚哲理。
到的一定高位,不必诸事全知全能,不必凡事亲力亲为,将兵什么的大可交给手下去办,上位者最重要的是善将将!
一县如此,一府如此,一国亦如此,民事如此、政事如此,军事亦如此,不懂得充分调动发挥手下能力的上位者,绝对不是一个优秀合格的上位者!
杨刚就是悟到了这个道理。
只是,武毅营虽然兵马日多,可能够为杨刚将兵的人才却少得可怜,绝大部分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丘八,虽然杨刚明白放权任事的重要性,可是在放权之前,必须先做一件事,不是培养心腹,而是培养人才。
“传令!传令!老子要开一所军校!好好教教老子的人怎么带兵打仗!”杨刚连声叫道,几个亲兵连忙用心记下,只是记完了,亲兵们却不知道自家主将要做些什么,唯有颜越耳朵一动,有些恍然。
军校?可是教授兵法的学堂、私塾?唔,兵法博大精深,可非短时日所能见效,再说,以我这位上官的本事、学问,教的了么!?
因为杨刚的出身,颜越小瞧杨刚了,同时也猜错了一件事,杨刚此刻哪有功夫办什么军校,不现实也没工夫,杨刚只是随口那么一说,真正要做的其实仅仅只有练兵这一件事。
半日之后,武毅营最初一批丘八汇聚一堂,百忙之中把正整编军队的老兄弟叫来,杨刚绝不是要和心腹手下喝酒打屁,而是要把自己胸中所学的有关练兵之法教授出去。
练兵之法千变万化,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兵书论及练兵,要想让几百个大字不识的丘八速成为练兵大家,那是天方夜谭,杨刚连续做了三天老师,只给手下教授了两个字————军纪!
“怎么操练你们的手下兵马,我不管!我只要求你们所有人都必须把军纪二字灌输到自己的脑子里!灌输到你们手下士卒的脑子里!军纪规定怎么走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军纪规定怎么睡觉,光屁股睡还是穿着甲胄睡,都要牢牢记到心里,如果记不住忘了,哼哼哼!”
练兵难吗?很难?练兵简单吗?也很简单,关键练兵者能不能抓住最关键的几个点,而杨刚显然抓住了。
更加详尽严格的军法被制定出来,然后一一下发,通晓到每一个士兵耳中、心中,一夜之间,武毅营练兵最重要的不是如何行军布阵,而是尽快背熟总兵官大人紧急召集幕僚制定出的军法军纪。
军纪散漫的军队未必战斗力很弱,可军纪森严的军队战斗力一定不低!
一连十几日,杨刚天天招募兵马,训练军队,只把军权看在眼里,抓在手心,而这期间,关中完全换了一番面貌。
头上没了闯军压制,武毅营盘踞西安府,声威日隆,三秦各处府县观望一阵,纷纷恢复旧颜,打出大明旗号,关中又成了大明天下。
既然是大明天下,府县自然要有大明的官儿统管,只是,闯军占据关中数月,可没少杀人,忠于大明的县令、府尹要么被杀,要么逃走,如今闯军不复昔日声势,眼看势力就要被逐出三秦,可各地官府却没有官儿上任。
放到以前,大明科举制度下,一个实缺不知有多少举人、进士去争去抢,别说几十个县令、府尹,就是再多上十倍、百倍,也立马能补满,可是………
可是如今天下大乱,人心惶惶,虽然杨刚屡屡大胜,武毅营看似掌握了关中,可谁也不知道明日关中能够继续高挂大明旗帜,谁也不知道李自成会不会再度攻破潼关,成为三秦之主。
这种情况下,三秦士绅便只愿意给武毅营摇旗呐喊,而不愿意自己站到前台来。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状态,杨刚的实力每一天都在壮大,武毅营的影响每一天扩散,可是关中士绅却没有趁机参一脚,博取相应的利益。
“要是一直维持现在的状况就好了,我们征钱征粮,没有一个绊脚石出来碍眼。”
杨刚说到,办了一个练兵速成班后,杨刚以一种很大度的姿态放手了练兵整军事宜,只拿总,不问细则,每日腾出更多时间与颜越待在一起,商量日后大计。
“只要我武毅营一天表现不出足以据贼于关外的实力,就一天不会有人跳出来和大人争权夺利,呵呵,如此算来,大人,至少我武毅营有三两月能安心经营。”颜越说着,拿过一份公文细看起来,而这份公文是有关向向潼关、商州调兵、调粮的。
三两月吗?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不知三月之后,关中能够经营的风雨不透!?
杨刚想着,突然过来一个亲兵。
“大人!渭南黄哨总处来人了!”
杨刚、颜越同时扭头,数十天过去了,两人都记得,渭南南原之上还有一个麻烦等待处理呢。
不知黄亮有没有和闯贼谈出什么结果?那带着鬼脸面具的小娘皮,唔,会做出多大让步?
皱着眉头,想了又想,回头一瞥,杨刚突然想起,颜越如今以军师参赞身份,处理所有的政务事宜,怎么就不见一丝匆忙、急迫,看起来似乎还和昔日一般从容不迫呢?
呃,这些日子都指挥使司里似乎多了不少儒生、秀才,其他几个衙门里似乎也被颜老头安置了不少人,有这么多人供调派,所以颜老头才能从容不迫罢?那么我呢?我该怎么做?
眼中灵光一闪,再一闪,杨刚突然领悟到了什么,又想了想,突然露出恍然之色。
我擦,好笨,颜老头都懂得找马仔,老子我干嘛要那么辛苦啊!
想必没有人否认,只能对自己负责的普通人和手握巨大权力,动辄影响千万人命运的上位者做事方法与目光格局注定有着巨大不同,前者只需要处理好有限的人际关系、利益纠结,而后者面对的一切会复杂无数倍。
就拿吃饭来说,普通人求得不过是一家温饱,一县之尊不单单要考虑一县保暖,还要顾虑与吃饭相关的春耕秋收,水利河防,税赋徭役,天灾人祸,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周全,方算合格的一县父母。
由小见大,无论多么简单的事情,一旦数量激增,那么随之而来的工作量也会大增,天下事莫不如是,而在海量的事务面前,身居高位者想要如普通人一样事无巨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杨刚最早不过是一个伍长,兄弟几个彼此配合,一个眼神便能搞定一切,没有什么事情是杨刚不能直接解决的,可之后步步高升,权力越来越大,手下兵马越来越多,再要如一个伍长一般事事操心,那就是自找罪受了。
刘邦与韩信聊天八卦,韩信说刘邦可将兵十万,自己则多多益善,刘邦恼了,韩信连忙补救,拍了一记名传后世的马屁,‘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这一记马屁刚刚的,绝对超凡脱俗,不过聪明人除了懂得马屁是往上爬的重要优势,还会懂得其中的深厚哲理。
到的一定高位,不必诸事全知全能,不必凡事亲力亲为,将兵什么的大可交给手下去办,上位者最重要的是善将将!
一县如此,一府如此,一国亦如此,民事如此、政事如此,军事亦如此,不懂得充分调动发挥手下能力的上位者,绝对不是一个优秀合格的上位者!
杨刚就是悟到了这个道理。
只是,武毅营虽然兵马日多,可能够为杨刚将兵的人才却少得可怜,绝大部分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丘八,虽然杨刚明白放权任事的重要性,可是在放权之前,必须先做一件事,不是培养心腹,而是培养人才。
“传令!传令!老子要开一所军校!好好教教老子的人怎么带兵打仗!”杨刚连声叫道,几个亲兵连忙用心记下,只是记完了,亲兵们却不知道自家主将要做些什么,唯有颜越耳朵一动,有些恍然。
军校?可是教授兵法的学堂、私塾?唔,兵法博大精深,可非短时日所能见效,再说,以我这位上官的本事、学问,教的了么!?
因为杨刚的出身,颜越小瞧杨刚了,同时也猜错了一件事,杨刚此刻哪有功夫办什么军校,不现实也没工夫,杨刚只是随口那么一说,真正要做的其实仅仅只有练兵这一件事。
半日之后,武毅营最初一批丘八汇聚一堂,百忙之中把正整编军队的老兄弟叫来,杨刚绝不是要和心腹手下喝酒打屁,而是要把自己胸中所学的有关练兵之法教授出去。
练兵之法千变万化,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兵书论及练兵,要想让几百个大字不识的丘八速成为练兵大家,那是天方夜谭,杨刚连续做了三天老师,只给手下教授了两个字————军纪!
“怎么操练你们的手下兵马,我不管!我只要求你们所有人都必须把军纪二字灌输到自己的脑子里!灌输到你们手下士卒的脑子里!军纪规定怎么走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军纪规定怎么睡觉,光屁股睡还是穿着甲胄睡,都要牢牢记到心里,如果记不住忘了,哼哼哼!”
练兵难吗?很难?练兵简单吗?也很简单,关键练兵者能不能抓住最关键的几个点,而杨刚显然抓住了。
更加详尽严格的军法被制定出来,然后一一下发,通晓到每一个士兵耳中、心中,一夜之间,武毅营练兵最重要的不是如何行军布阵,而是尽快背熟总兵官大人紧急召集幕僚制定出的军法军纪。
军纪散漫的军队未必战斗力很弱,可军纪森严的军队战斗力一定不低!
一连十几日,杨刚天天招募兵马,训练军队,只把军权看在眼里,抓在手心,而这期间,关中完全换了一番面貌。
头上没了闯军压制,武毅营盘踞西安府,声威日隆,三秦各处府县观望一阵,纷纷恢复旧颜,打出大明旗号,关中又成了大明天下。
既然是大明天下,府县自然要有大明的官儿统管,只是,闯军占据关中数月,可没少杀人,忠于大明的县令、府尹要么被杀,要么逃走,如今闯军不复昔日声势,眼看势力就要被逐出三秦,可各地官府却没有官儿上任。
放到以前,大明科举制度下,一个实缺不知有多少举人、进士去争去抢,别说几十个县令、府尹,就是再多上十倍、百倍,也立马能补满,可是………
可是如今天下大乱,人心惶惶,虽然杨刚屡屡大胜,武毅营看似掌握了关中,可谁也不知道明日关中能够继续高挂大明旗帜,谁也不知道李自成会不会再度攻破潼关,成为三秦之主。
这种情况下,三秦士绅便只愿意给武毅营摇旗呐喊,而不愿意自己站到前台来。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状态,杨刚的实力每一天都在壮大,武毅营的影响每一天扩散,可是关中士绅却没有趁机参一脚,博取相应的利益。
“要是一直维持现在的状况就好了,我们征钱征粮,没有一个绊脚石出来碍眼。”
杨刚说到,办了一个练兵速成班后,杨刚以一种很大度的姿态放手了练兵整军事宜,只拿总,不问细则,每日腾出更多时间与颜越待在一起,商量日后大计。
“只要我武毅营一天表现不出足以据贼于关外的实力,就一天不会有人跳出来和大人争权夺利,呵呵,如此算来,大人,至少我武毅营有三两月能安心经营。”颜越说着,拿过一份公文细看起来,而这份公文是有关向向潼关、商州调兵、调粮的。
三两月吗?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不知三月之后,关中能够经营的风雨不透!?
杨刚想着,突然过来一个亲兵。
“大人!渭南黄哨总处来人了!”
杨刚、颜越同时扭头,数十天过去了,两人都记得,渭南南原之上还有一个麻烦等待处理呢。
不知黄亮有没有和闯贼谈出什么结果?那带着鬼脸面具的小娘皮,唔,会做出多大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