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三十七章 三万五千块
黑娃在长春城的城门刚刚打开的时候,便进了城。早上走的太匆忙,连早饭都沒有吃,就在城门里面,随便找了一个小摊,弄了一碗稀饭,五个馒头,一碟咸菜一边吃,一边向掌柜的打听。
“老板!这城里哪家当铺最有名呀?”
老板一边收拾东西,笑道:“哎呦,这位爷,听口音您不是本地人吧?怎么急需钱用?”
“对!做生意亏了些,沒了盘缠和路费,想当点东西,回家!”黑娃掏出一个大洋,往桌上一放。这可是他身上唯一的钱了,他不想再和山上有任何瓜葛,所以只带了些随身的一上,再说这些年不愁吃不愁穿,也沒有用钱的地方,对钱都有些淡化了。一个大洋连整个小摊卖下來都用不完。
老板见这小子出手这么大方,肯定是个败家子,手里说不定有好东西,急忙凑到桌前:“要问这个,您可问对人了,这长春城大大小小的事情还真沒我不知道的,先说说你想当什么?”
“这有什么关系吗?”黑娃问道。
“呵呵!”老板一笑:“这当东西里面的学问大了,比如说要当衣服,就去德昌号,要当首饰就去瑞福阁,要当什么字画就是清雅斋,古董玉器就是庆德楼,这些都是当铺,却不一样,你拿着字画去瑞福阁,别人就以为你这是假货给不上价钱,清雅斋就不一样,他们以这个起家,谁的画看的清清楚楚,自然知道实价,至少不会亏的太多!”
黑娃点点头,对老板一拱手:“多谢赐教!”说完,提着自己的包袱便离开了小摊。老板看着手里的一块大洋,心里美滋滋的。这半个月就算一点生意沒有,也不怕饿着了。
庆德楼就在长春城北面的一条大街上。这里以前住的都是满清的显贵。家家户户朱漆的大门,大大小小的石狮子司空见惯。自从满清沒落之后,这些显贵们也就风光不在了,这些人手无缚鸡之力,又不想下苦干活,想了想曲,家里的那些老物件应该值些钱,便今天一个明天一个开始典当。庆德楼便由此而生。
庆德楼的大门就开在大街的街面上。三层的中式小楼。门口一面大大的当字旗迎风飘摆。门楣上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在太阳的照耀下格外的显眼。黑娃來的时候小伙计正在卸门板。黑娃不声不响便走了进去。
从门里进來三面都是一人多高的柜台,柜台上面用指头粗的钢筋做成一个个的栅栏。从下面看上去,根本就不知道里面有沒有人。
“來了!”一个声音从柜台上面突然问了一句:“想当点什么呀?”
第二句话一出來,黑娃才找准是大门右边的那个柜台后面发出來的,急忙走了过去。一个年纪大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把脑袋伸了出來,笑眯眯的看着黑娃。黑娃问道:“玉器印章你们这里收吗?”
“谁的印章?”那人问道。
黑娃从包袱里掏出传国玉玺,带着黄绸子布,双手递了上去。那人只看了一眼外面的黄布,说话的声音立刻就变了:“这位先生,您稍等一下,稍等一下!”
时间不大,那人从柜台上一个角门走了出來,看着黑娃:“您这东西是……?”
“传国玉玺呀!”黑娃毫不避讳。倒是把当铺的那位吓的够呛,半天沒有说出话,急忙左右看看,幸亏刚刚开门,沒有几个人。那人做了个请的手势:“先生,您请跟我來,见见我们掌柜的再说!”
从那角门进去。黑娃以为后面的地面就一人多高,其实是用木头故意踮起來的。绕过柜台,一直走到后面的厢房,有人给黑娃上了茶水。那人说了声稍等,便去找掌柜的。掌柜的是一个上了岁数的老头,头发胡子眉毛全都白了,脸上却红扑扑的。一手拄着拐杖,另一手拿着自己的水烟袋,走起路來格外的精神。
“哪呢?在哪呢?”老头冲进厢房沒,一眼看见黑娃,问身后的那人道:“就是他?”
那人点点头。老头看了黑娃半天:“这位小哥,可否拿出來让老朽开开眼?”
黑娃再次从包袱里拿出传国玉玺。拉头双手哆嗦的打开外面的黄绸子,露出里面的玉玺。只一眼,激动的连话都说不出來的。圆润通透,上面的文字和历史上所有的记载完全一致,就连那个黄金襄的角都不差分毫。
老头看的连连称奇。黑娃则坐在一旁细细的品着茶。老头问道:“你可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黑娃一笑:“不就是快破石头吗?说是传国玉玺,又不能当饭吃!”
老头摇摇头!他就不明白了,世间这种宝物怎么会落在这样的人手里,真乃暴殄天物。老头的眼睛不忍离开传国玉玺,问黑娃道:“小哥想要当多少?”
黑娃急忙放下茶碗,想了半天,深处三个手指头:“三万块!”
老头一惊。扭头看了黑娃一眼,又看了看他的那个伙计。黑娃以为人家嫌高,一咬牙:“要不两万块?”
“不不不……”老头微微一笑:“三万就三万,老王,去给这位小哥拿钱!”
老王一走。老头坐在黑娃的身旁,大有深意的看着黑娃,微微笑道:“这东西不知小哥是如何得到的?”
黑娃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不用问这么多,我当你收,以后咱们互不相欠,你也不要问,我也不会说,不过实话告诉你,这东西我不会再來赎了,你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
“呵呵呵……”老头呵呵一笑:“小兄弟果然是个爽快人,好!好好!我再给你五千块,买你的当票如何?”
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传国玉玺,被黑娃以三万五千块大洋就这么卖了。这事要是让那些埋在土里为了争夺这东西的帝王将相知道了,非气的吐血再死一次不可。穿着三万五千块汇丰银行的支票,黑娃重新弄了一身行头。学着当下最时髦的样,弄了身西装,礼帽、皮鞋,手里还拿着一根文明棍,叫了一辆车往城南潇湘馆而來。
“老板!这城里哪家当铺最有名呀?”
老板一边收拾东西,笑道:“哎呦,这位爷,听口音您不是本地人吧?怎么急需钱用?”
“对!做生意亏了些,沒了盘缠和路费,想当点东西,回家!”黑娃掏出一个大洋,往桌上一放。这可是他身上唯一的钱了,他不想再和山上有任何瓜葛,所以只带了些随身的一上,再说这些年不愁吃不愁穿,也沒有用钱的地方,对钱都有些淡化了。一个大洋连整个小摊卖下來都用不完。
老板见这小子出手这么大方,肯定是个败家子,手里说不定有好东西,急忙凑到桌前:“要问这个,您可问对人了,这长春城大大小小的事情还真沒我不知道的,先说说你想当什么?”
“这有什么关系吗?”黑娃问道。
“呵呵!”老板一笑:“这当东西里面的学问大了,比如说要当衣服,就去德昌号,要当首饰就去瑞福阁,要当什么字画就是清雅斋,古董玉器就是庆德楼,这些都是当铺,却不一样,你拿着字画去瑞福阁,别人就以为你这是假货给不上价钱,清雅斋就不一样,他们以这个起家,谁的画看的清清楚楚,自然知道实价,至少不会亏的太多!”
黑娃点点头,对老板一拱手:“多谢赐教!”说完,提着自己的包袱便离开了小摊。老板看着手里的一块大洋,心里美滋滋的。这半个月就算一点生意沒有,也不怕饿着了。
庆德楼就在长春城北面的一条大街上。这里以前住的都是满清的显贵。家家户户朱漆的大门,大大小小的石狮子司空见惯。自从满清沒落之后,这些显贵们也就风光不在了,这些人手无缚鸡之力,又不想下苦干活,想了想曲,家里的那些老物件应该值些钱,便今天一个明天一个开始典当。庆德楼便由此而生。
庆德楼的大门就开在大街的街面上。三层的中式小楼。门口一面大大的当字旗迎风飘摆。门楣上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在太阳的照耀下格外的显眼。黑娃來的时候小伙计正在卸门板。黑娃不声不响便走了进去。
从门里进來三面都是一人多高的柜台,柜台上面用指头粗的钢筋做成一个个的栅栏。从下面看上去,根本就不知道里面有沒有人。
“來了!”一个声音从柜台上面突然问了一句:“想当点什么呀?”
第二句话一出來,黑娃才找准是大门右边的那个柜台后面发出來的,急忙走了过去。一个年纪大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把脑袋伸了出來,笑眯眯的看着黑娃。黑娃问道:“玉器印章你们这里收吗?”
“谁的印章?”那人问道。
黑娃从包袱里掏出传国玉玺,带着黄绸子布,双手递了上去。那人只看了一眼外面的黄布,说话的声音立刻就变了:“这位先生,您稍等一下,稍等一下!”
时间不大,那人从柜台上一个角门走了出來,看着黑娃:“您这东西是……?”
“传国玉玺呀!”黑娃毫不避讳。倒是把当铺的那位吓的够呛,半天沒有说出话,急忙左右看看,幸亏刚刚开门,沒有几个人。那人做了个请的手势:“先生,您请跟我來,见见我们掌柜的再说!”
从那角门进去。黑娃以为后面的地面就一人多高,其实是用木头故意踮起來的。绕过柜台,一直走到后面的厢房,有人给黑娃上了茶水。那人说了声稍等,便去找掌柜的。掌柜的是一个上了岁数的老头,头发胡子眉毛全都白了,脸上却红扑扑的。一手拄着拐杖,另一手拿着自己的水烟袋,走起路來格外的精神。
“哪呢?在哪呢?”老头冲进厢房沒,一眼看见黑娃,问身后的那人道:“就是他?”
那人点点头。老头看了黑娃半天:“这位小哥,可否拿出來让老朽开开眼?”
黑娃再次从包袱里拿出传国玉玺。拉头双手哆嗦的打开外面的黄绸子,露出里面的玉玺。只一眼,激动的连话都说不出來的。圆润通透,上面的文字和历史上所有的记载完全一致,就连那个黄金襄的角都不差分毫。
老头看的连连称奇。黑娃则坐在一旁细细的品着茶。老头问道:“你可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黑娃一笑:“不就是快破石头吗?说是传国玉玺,又不能当饭吃!”
老头摇摇头!他就不明白了,世间这种宝物怎么会落在这样的人手里,真乃暴殄天物。老头的眼睛不忍离开传国玉玺,问黑娃道:“小哥想要当多少?”
黑娃急忙放下茶碗,想了半天,深处三个手指头:“三万块!”
老头一惊。扭头看了黑娃一眼,又看了看他的那个伙计。黑娃以为人家嫌高,一咬牙:“要不两万块?”
“不不不……”老头微微一笑:“三万就三万,老王,去给这位小哥拿钱!”
老王一走。老头坐在黑娃的身旁,大有深意的看着黑娃,微微笑道:“这东西不知小哥是如何得到的?”
黑娃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不用问这么多,我当你收,以后咱们互不相欠,你也不要问,我也不会说,不过实话告诉你,这东西我不会再來赎了,你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
“呵呵呵……”老头呵呵一笑:“小兄弟果然是个爽快人,好!好好!我再给你五千块,买你的当票如何?”
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传国玉玺,被黑娃以三万五千块大洋就这么卖了。这事要是让那些埋在土里为了争夺这东西的帝王将相知道了,非气的吐血再死一次不可。穿着三万五千块汇丰银行的支票,黑娃重新弄了一身行头。学着当下最时髦的样,弄了身西装,礼帽、皮鞋,手里还拿着一根文明棍,叫了一辆车往城南潇湘馆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