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9章 刘辩问策改造开始
三天后,益州成都的刘辩,就收到了黄忠关于改造南阳郡的公文。
刘辩看了看,心里倒是有了兴致。但是他沒有急着批复,而是在次日议事的时候,交给麾下文武传阅了一番。
“各位觉得如何?”刘辩饶有兴致的问到。
“我等粗人,此等文官的事宜,到底是好是坏,还真的无法知晓!”李进率先回答到,他的话立刻引來不少武官的附和。
李进其实也是家学渊博,但是谢信曾经告诉他‘武官不干政’这个教训,所以他明智的选择不去评价这份提案。
其他武将不少品级低过李进,又或者知道李进此举必有深意,所以也就选择赞成李进的话。
唯独皇甫嵩、严颜等自恃资格够老,所以稍微查看了一番。但仅限查看一番,沒有作出评价,直接丢给文官那一边。
他们也不傻,至少要挑刺,至少也要文官去挑。而他们这些武官,前期装傻,后期察言观色,确定刘辩的意图之后,再发言就是了。
“主公,黄太守果然是文武双全之能人,此提案不说后无來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一旦实行,无论对南阳郡,还是对主公,都有天大的好处。”张肃率先起身回答到。
“这份提案,是华夏书院院长谢信所作。交给黄太守看过沒有问題了,这才派人送到我这边的。
当然,也算不得是谢信所作。严格意义上,是他发起,由他名下的研究所几个研究部门合力制定的。”刘辩戏谑的说到。
“至少,提案写得不错。”王允笑着回答到。
的确,提案写得很好,可行性也很高。同时,为了照顾到刘辩的面子,里面还加入了一大堆的面子工程,几乎就差沒有直接对着百姓们,为刘辩歌功颂德了。
百姓得到实惠,一切功劳全部归于刘辩,这样的提案还不好还要如何?
“主公所虑,不是这份提案的好坏,而是华夏书院的研究能力吧?”贾诩就是个地道的阴谋家,同时也最会看透人心。
“文和果然知道我的心意!是的,华夏书院的研究所!它的存在,对于任何一个势力而言,是可以迅速拉开与其他诸侯差距的宝贝。
这样的宝贝,不被我控制住,我心不安啊!”刘辩冷笑着说到。
或许谢信对他有恩,让他摆脱了傀儡的下场,并且还有机会重振汉室。但如今的他已经是益州牧,手中有着不小的权柄。
随着权柄的增大,尤其对光复汉室的渴望不断加剧,他就越不能容许有什么东西,脱离他的掌控。
“况且……”刘辩接回提案,“制定出來的提案,可以将利益全部让出去,自己却是什么都不要,这样的提案,我能够安心?”
那个时代就是那么神奇,地方官吏清廉不贪,皇帝就不安心。若是巨贪但对民生无大影响,皇帝却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神奇的是,这样的巨贪甚至可以不断提拔重用。
“主公是在担心这个啊……其实若是学过经济学的,倒是很轻易看出他们的所图。”田丰笑着说到。
“哦,他们所图的是什么呢?”刘辩立刻來了兴致。
“很多方面,比如扩宽道路这点,对于家乡都在南阳的他们而言,这就意味着不仅出入更加方便,买卖运输也便利了许多,这是长期的盈利。
又比如税收改革这条,取消关卡厘税,只在交易的时候收取交易税,而奢侈品则可以额外加收一定比例的奢侈品税这点,也是大有文章。
要知道每个城池都会设关征税,除了必要的税率,税吏也会敲诈一部分。如此算來,一次远程行商,若沒有足够大的背景,成本就要提高许多了。
而如今若是进行税收改革,那么就是点对点的收税,如此一來,各自自然要想办法提高货物的流通水平,否则税收将急剧下跌。而各地行商只需要缴纳交易税,经营成本就会降低许多。
若是控制得当,甚至可以利用商人迅速往受灾地区调集各种所需物资,以此减少官府的救灾难度。换言之,这是一个双赢的获利提案。”田丰寒门出身,才不管提案实施后,会有多少大家族的商会会受到影响。
“换言之,以田治中的意思,这份提案华夏书院是打算把名让给我们,而他们追求的是改造的过程中,他们所能够的利益?!”刘辩大概听明白了。
“严格意义上而言,是我们名利双收,但是他们所得的利益也不会低于我们。况且,就臣的观点來看,这份提案不仅仅可以南阳那边施行,不少条例甚至可以应用在整个益州境内。”田丰笑吟吟的说到,完全不顾几个蜀地的大臣投射而來的杀人眼神。
“如此,先在南阳郡试行好了,好不好还不清楚呢!”刘辩看了看群臣的脸色,笑着对大家说到。
一时间,那些蜀地的文武大臣立刻松了口气。
只要暂时不在益州施行,他们就有机会好好观望一下这个政策。若是对他们有利,日后就多多支持。若是不利,那么就坚决否定,理由就是蜀地和南阳的情况不同无法照搬,必须进行修改。
至于修改后的提案,会变成什么古怪的模样,那就知道天知道了。
“现在还有个问題,就是研究院存在的问題如何处理?文和,你既然发现了,就说说你的看法!”刘辩继续问到。
“臣有三个提议!”贾诩虽然不喜欢出风头,但被点名就自然是逃不掉了。
“说!”刘辩对贾诩也是相当的无语,明明早就准备好了,但若是自己不点他的名字,他就死活不说出來。
“主公可有三种选择來达到目的:
第一种就是在益州也开设一个研究所,然后想办法把南阳郡研究所的人用高官厚禄挖过來一批,以他们为基础建立更多更大的研究所。
第二种就是勒令华夏书院搬迁到益州來,只要书院就在眼皮底下,他们就像向兴风作浪,也沒有了法子。
第三种则是发布政令,将华夏书院列入益州的政治体制之下,赐予书院院长和研究所负责人相应的官职。自此若书院听话,则院长就留下來,若不听话,就换一个院长便是了。”贾诩侃侃而言。
“你好毒!”李进听闻,不由得暗暗给了贾诩一个中指。
“这家伙,沒事不要招惹他……”更多的大臣由衷的想到。
“那以文和的意思,要选择哪个?”刘辩激动的问到。
“一个都沒法选……”贾诩无奈的摇了摇头。
“何解?!”刘辩真的懵了。
既然不能选,那说个啥子?
“首先我们并不知道研究所的具体情况,所以无法事先建造研究所。
至于挖人就更指望不上,因为研究所的研究员,都是华夏书院的学生,也就是谢信的学生。一旦我们挖出來了,那可就是欺师灭祖的小人了。如此一來,不管是他们还是我们,名誉都会受到很大的损失。”贾诩也不废话,事先说明了挖人一事的严重性。
“这点说得也是,欺师灭祖的小人,用起來可让人不省心啊……”一众大臣也是纷纷点头赞成。
这个时代衡量人才的基础条件,就是一个‘孝’字。统治者都觉得,只有至孝之人,品德上才值得信任,才值得重用。
欺师灭祖,这就已经是‘不孝’了,如此‘不孝’的小人,谁敢用?
“还有呢?”刘辩已经有点失望了。
“其次,就是华夏书院的性质。华夏书院乃是谢信一手建立,也曾经受到先帝的重视,更是亲自为其題字。匾上更是写着‘南阳郡’三字。
换言之,只要这天还是大汉的天下,那么不管是谁即位,尤其是陛下您和您的子孙,都不能随意将华夏书院搬迁,否则就是对先帝的不敬,也是对先帝的不孝。”贾诩严肃的说到。
“居然有这事……”刘辩真的无语了,他哪想到自己的老爹居然先下手了。
这个想想还挺郁闷的,别的诸侯可以直接将华夏书院强行迁走,因为他们本來就是反贼。但是自己身为大汉正统皇子,若是迁走华夏书院,但可真的是对先帝的不敬和不孝了。
“最后,则是因为谢信此人。此人从不接受征辟,一心开设书院教书育人。先帝也曾经数次征辟,但也被他拒绝了。
如今的华夏书院,每一寸土地都深深烙着他的印记。且不说这土地的地契还在他的手中,只说这学生,哪个不是他的学生?
华夏书院可以成为政治体系下的一个机构,但是他本人也可以直接辞职不干,然后随便去哪个诸侯的地界在建立一个比如复旦书院啊,北平书院啊什么的,再一纸文书召集所有学生前往就读,到时候留给主公的,不过是一个华夏书院的空壳而已。”贾诩恭谦的回答到。
“那我就沒办法收拾这个书院了?”刘辩真的火大了。
“其实,主公并不需要收拾这个书院。属下也曾经说过,谢信此人只想教书育人,研究院只要还位于我方的政治范围内,那么就有很高的可控性。
我们不需要加以限制,甚至可以鼓励他们不断研究创造。而我们需要做的,只需要在研究有成果之后,优先购买,并且约定好必须若干年后,才能卖给其他的诸侯。
如此若干年后,诸侯获得这项成果之时,我们已经完全享受着这项成果为我们带來的好处了。我们只需要一直领先对方,那么这些技术会不会流落到别的诸侯手中,也就无关紧要了。
至于书院培养的弟子,如今已经正式确实都是干实事的。主公麾下人手还不是很充沛,可以酌情将大部分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吸收进來便是。”贾诩笑吟吟的说到。
“原來如此……文和说得也有道理……”刘辩细细品味,还真是那么回事。
结果看來,自己完全就是自己吓唬自己而已,想想都觉得有点讽刺。
“如此,这份提案……”刘辩晃了晃手中的提案,“准了!”
又是三天后,当批复回到了黄忠手里,他立刻开始根据提案的第一步骤,对南阳郡开始了改造。
资金问題不需要担心,因为随着提案回來的,还有大量的财帛,这是刘辩给予的第一期改造计划所需要的资金。
刘辩看了看,心里倒是有了兴致。但是他沒有急着批复,而是在次日议事的时候,交给麾下文武传阅了一番。
“各位觉得如何?”刘辩饶有兴致的问到。
“我等粗人,此等文官的事宜,到底是好是坏,还真的无法知晓!”李进率先回答到,他的话立刻引來不少武官的附和。
李进其实也是家学渊博,但是谢信曾经告诉他‘武官不干政’这个教训,所以他明智的选择不去评价这份提案。
其他武将不少品级低过李进,又或者知道李进此举必有深意,所以也就选择赞成李进的话。
唯独皇甫嵩、严颜等自恃资格够老,所以稍微查看了一番。但仅限查看一番,沒有作出评价,直接丢给文官那一边。
他们也不傻,至少要挑刺,至少也要文官去挑。而他们这些武官,前期装傻,后期察言观色,确定刘辩的意图之后,再发言就是了。
“主公,黄太守果然是文武双全之能人,此提案不说后无來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一旦实行,无论对南阳郡,还是对主公,都有天大的好处。”张肃率先起身回答到。
“这份提案,是华夏书院院长谢信所作。交给黄太守看过沒有问題了,这才派人送到我这边的。
当然,也算不得是谢信所作。严格意义上,是他发起,由他名下的研究所几个研究部门合力制定的。”刘辩戏谑的说到。
“至少,提案写得不错。”王允笑着回答到。
的确,提案写得很好,可行性也很高。同时,为了照顾到刘辩的面子,里面还加入了一大堆的面子工程,几乎就差沒有直接对着百姓们,为刘辩歌功颂德了。
百姓得到实惠,一切功劳全部归于刘辩,这样的提案还不好还要如何?
“主公所虑,不是这份提案的好坏,而是华夏书院的研究能力吧?”贾诩就是个地道的阴谋家,同时也最会看透人心。
“文和果然知道我的心意!是的,华夏书院的研究所!它的存在,对于任何一个势力而言,是可以迅速拉开与其他诸侯差距的宝贝。
这样的宝贝,不被我控制住,我心不安啊!”刘辩冷笑着说到。
或许谢信对他有恩,让他摆脱了傀儡的下场,并且还有机会重振汉室。但如今的他已经是益州牧,手中有着不小的权柄。
随着权柄的增大,尤其对光复汉室的渴望不断加剧,他就越不能容许有什么东西,脱离他的掌控。
“况且……”刘辩接回提案,“制定出來的提案,可以将利益全部让出去,自己却是什么都不要,这样的提案,我能够安心?”
那个时代就是那么神奇,地方官吏清廉不贪,皇帝就不安心。若是巨贪但对民生无大影响,皇帝却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神奇的是,这样的巨贪甚至可以不断提拔重用。
“主公是在担心这个啊……其实若是学过经济学的,倒是很轻易看出他们的所图。”田丰笑着说到。
“哦,他们所图的是什么呢?”刘辩立刻來了兴致。
“很多方面,比如扩宽道路这点,对于家乡都在南阳的他们而言,这就意味着不仅出入更加方便,买卖运输也便利了许多,这是长期的盈利。
又比如税收改革这条,取消关卡厘税,只在交易的时候收取交易税,而奢侈品则可以额外加收一定比例的奢侈品税这点,也是大有文章。
要知道每个城池都会设关征税,除了必要的税率,税吏也会敲诈一部分。如此算來,一次远程行商,若沒有足够大的背景,成本就要提高许多了。
而如今若是进行税收改革,那么就是点对点的收税,如此一來,各自自然要想办法提高货物的流通水平,否则税收将急剧下跌。而各地行商只需要缴纳交易税,经营成本就会降低许多。
若是控制得当,甚至可以利用商人迅速往受灾地区调集各种所需物资,以此减少官府的救灾难度。换言之,这是一个双赢的获利提案。”田丰寒门出身,才不管提案实施后,会有多少大家族的商会会受到影响。
“换言之,以田治中的意思,这份提案华夏书院是打算把名让给我们,而他们追求的是改造的过程中,他们所能够的利益?!”刘辩大概听明白了。
“严格意义上而言,是我们名利双收,但是他们所得的利益也不会低于我们。况且,就臣的观点來看,这份提案不仅仅可以南阳那边施行,不少条例甚至可以应用在整个益州境内。”田丰笑吟吟的说到,完全不顾几个蜀地的大臣投射而來的杀人眼神。
“如此,先在南阳郡试行好了,好不好还不清楚呢!”刘辩看了看群臣的脸色,笑着对大家说到。
一时间,那些蜀地的文武大臣立刻松了口气。
只要暂时不在益州施行,他们就有机会好好观望一下这个政策。若是对他们有利,日后就多多支持。若是不利,那么就坚决否定,理由就是蜀地和南阳的情况不同无法照搬,必须进行修改。
至于修改后的提案,会变成什么古怪的模样,那就知道天知道了。
“现在还有个问題,就是研究院存在的问題如何处理?文和,你既然发现了,就说说你的看法!”刘辩继续问到。
“臣有三个提议!”贾诩虽然不喜欢出风头,但被点名就自然是逃不掉了。
“说!”刘辩对贾诩也是相当的无语,明明早就准备好了,但若是自己不点他的名字,他就死活不说出來。
“主公可有三种选择來达到目的:
第一种就是在益州也开设一个研究所,然后想办法把南阳郡研究所的人用高官厚禄挖过來一批,以他们为基础建立更多更大的研究所。
第二种就是勒令华夏书院搬迁到益州來,只要书院就在眼皮底下,他们就像向兴风作浪,也沒有了法子。
第三种则是发布政令,将华夏书院列入益州的政治体制之下,赐予书院院长和研究所负责人相应的官职。自此若书院听话,则院长就留下來,若不听话,就换一个院长便是了。”贾诩侃侃而言。
“你好毒!”李进听闻,不由得暗暗给了贾诩一个中指。
“这家伙,沒事不要招惹他……”更多的大臣由衷的想到。
“那以文和的意思,要选择哪个?”刘辩激动的问到。
“一个都沒法选……”贾诩无奈的摇了摇头。
“何解?!”刘辩真的懵了。
既然不能选,那说个啥子?
“首先我们并不知道研究所的具体情况,所以无法事先建造研究所。
至于挖人就更指望不上,因为研究所的研究员,都是华夏书院的学生,也就是谢信的学生。一旦我们挖出來了,那可就是欺师灭祖的小人了。如此一來,不管是他们还是我们,名誉都会受到很大的损失。”贾诩也不废话,事先说明了挖人一事的严重性。
“这点说得也是,欺师灭祖的小人,用起來可让人不省心啊……”一众大臣也是纷纷点头赞成。
这个时代衡量人才的基础条件,就是一个‘孝’字。统治者都觉得,只有至孝之人,品德上才值得信任,才值得重用。
欺师灭祖,这就已经是‘不孝’了,如此‘不孝’的小人,谁敢用?
“还有呢?”刘辩已经有点失望了。
“其次,就是华夏书院的性质。华夏书院乃是谢信一手建立,也曾经受到先帝的重视,更是亲自为其題字。匾上更是写着‘南阳郡’三字。
换言之,只要这天还是大汉的天下,那么不管是谁即位,尤其是陛下您和您的子孙,都不能随意将华夏书院搬迁,否则就是对先帝的不敬,也是对先帝的不孝。”贾诩严肃的说到。
“居然有这事……”刘辩真的无语了,他哪想到自己的老爹居然先下手了。
这个想想还挺郁闷的,别的诸侯可以直接将华夏书院强行迁走,因为他们本來就是反贼。但是自己身为大汉正统皇子,若是迁走华夏书院,但可真的是对先帝的不敬和不孝了。
“最后,则是因为谢信此人。此人从不接受征辟,一心开设书院教书育人。先帝也曾经数次征辟,但也被他拒绝了。
如今的华夏书院,每一寸土地都深深烙着他的印记。且不说这土地的地契还在他的手中,只说这学生,哪个不是他的学生?
华夏书院可以成为政治体系下的一个机构,但是他本人也可以直接辞职不干,然后随便去哪个诸侯的地界在建立一个比如复旦书院啊,北平书院啊什么的,再一纸文书召集所有学生前往就读,到时候留给主公的,不过是一个华夏书院的空壳而已。”贾诩恭谦的回答到。
“那我就沒办法收拾这个书院了?”刘辩真的火大了。
“其实,主公并不需要收拾这个书院。属下也曾经说过,谢信此人只想教书育人,研究院只要还位于我方的政治范围内,那么就有很高的可控性。
我们不需要加以限制,甚至可以鼓励他们不断研究创造。而我们需要做的,只需要在研究有成果之后,优先购买,并且约定好必须若干年后,才能卖给其他的诸侯。
如此若干年后,诸侯获得这项成果之时,我们已经完全享受着这项成果为我们带來的好处了。我们只需要一直领先对方,那么这些技术会不会流落到别的诸侯手中,也就无关紧要了。
至于书院培养的弟子,如今已经正式确实都是干实事的。主公麾下人手还不是很充沛,可以酌情将大部分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吸收进來便是。”贾诩笑吟吟的说到。
“原來如此……文和说得也有道理……”刘辩细细品味,还真是那么回事。
结果看來,自己完全就是自己吓唬自己而已,想想都觉得有点讽刺。
“如此,这份提案……”刘辩晃了晃手中的提案,“准了!”
又是三天后,当批复回到了黄忠手里,他立刻开始根据提案的第一步骤,对南阳郡开始了改造。
资金问題不需要担心,因为随着提案回來的,还有大量的财帛,这是刘辩给予的第一期改造计划所需要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