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康熙
<div class=readsmall style=color:#009900>作者有话要说:</br>加油加油!!!
<hr size=1 /></div>
眼前的男孩儿,我实在是很难把他和我们擒鳌拜、平三番、收台湾的伟大帝王康熙联系到一起。
看着他,我不禁感叹,“银”,不管是“男银”还是“女银”,不管是成功的“银”还是不成功的“银”,都是有童年“滴”!
康熙此时,脱去了一身的功绩,也只不过是个因出天花而脸上留有点点麻子的小男孩儿罢了。
身穿一件月白色马褂和一件暗红秀金边坎肩的他,站在苏茉儿身后,很是安静。没有帝王的霸气,没有电视剧里的傻气。他,看上去清秀踏实。
我以前就怀疑过,这由孝庄一手调理出来的皇子,怎么会像电视剧里演得那样刻薄小心眼。现在看来,电视剧就是电视剧,杜撰而已。
忽然身后有人轻轻拽了拽我的衣服,我这才想起来要给皇上请安。
对康熙行了礼,想了下,又要给苏茉儿请安,不过半路被苏茉儿拦住了。
孝庄笑道:“苏茉儿,你看这丫头是不是机灵着呢。”
苏茉儿回道:“是啊,这丫头不仅是机灵,长得也好看。”
孝庄拉起我的手,有点儿怀念地说:“看着这孩子,我就想起了咱们小的时候……咳,不说了,不说了。来,孩子,跟额么个一块看看你皇哥哥写的字去。”
“皇哥哥”,呵,这距离一下就拉近了许多呀。嘿,我跟咱康熙爷成兄妹俩了。带着点儿成为皇亲国戚的得意,我笑眯眯的看了看康熙。谁知,他也正打量我呢。
他的眼睛长得很安静。对,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安静。波澜不惊的眸子里,带着些许好奇,可是又有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他的脸,也因为这双眼睛,变得高贵了许多。
是因为顺治的早逝么,还是,他已经预感到自己的母亲将要不久于人世。我不知道,我也并不同情。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而这条路,不会因为谁的同情而就此一路平坦。因为最后我们能依赖的,只有自己。
转回头,跟着孝庄走进里屋。
这是一间书房。靠里摆着一张造型简洁,朴素的书案,上放着笔墨纸砚。桌两旁置有两张长条桌,分别搁着小型果盘和香炉。左墙靠门方向是一个棕木雕花书架,其对面是一组由盒子拼接成的矮柜。
和外厅相似,这里给人感觉雅致舒服。
扶着孝庄向书案走去,绕到正面。我低头看下,只见白纸上有一列列可以称得上是好看的,形似一条条小蜈蚣的,字???
我不解的仔细研究这些“瘦长蜈蚣”,脑袋里冒出一个一个的问号。最后只得出一个结论——这不是变了态的古汉语。
那既然不是汉语,就只有两种可能了。可是这满语和蒙古语我都没见过,唯一知道的就是我家门上挂着的那个回族铁牌,倒是和它们有几分相似。
恩,可是,唉,我承认,我是个汉化了的小回。除了不吃猪肉,以及参加一些家里的特定活动外,对我们民族的语言只停留在说的程度(我会说早安)。
所以目前这种状况下,别说回语没用(我没穿到香妃身上),就是有用我也不会说啊。
愧疚的,把我的思维转回来,我决定先不动声色。万一这真的是蒙语,我就翻翻穿越必读手册,来一招失忆混过去,或者来另一招昏倒混过去。总之黑招白招,能混过去的就是好招。
小心的瞄了瞄孝庄的神情,见她正细细的看着这些字。我只好七上八下的继续等待着。
又过了一会儿,孝庄抬了头。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字眼,暗暗摆好要昏倒的架势,眼睛往脚底下寻么着,看有没有比较“好晕”的地方。
尚未寻到,孝庄便开了口,我只好停下。
孝庄说道:“皇上写的字有进步,比以前要流畅多了。”
康熙谢过孝庄,并说这都是额涅教得好。(苏茉儿在宫中的实际地位很高,顺治和她论平辈,康熙帝则称她为额涅,即母亲。而苏茉儿很有自知之明,不仅在孝庄面前毕恭毕敬,在皇帝面前也总是自称奴才。)
孝庄笑答:“是啊,苏茉儿,你说我该赏你什么好。”
苏茉儿宛然一笑,说:“老祖宗要赏,就赏咱们皇上回去睡个好觉吧。这皇上读起书来就想不起吃想不起睡的。今儿个听守夜的太监说,皇上昨晚又是读到子时(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才寝的。这长此以往,身体怎么吃得消啊。”
孝庄听后非常欣慰,对我说道:“丫头,你看你皇哥哥,真是长大了,懂事了。”
我见她貌似是忘了“蜈蚣”的事儿,心头一颗大石落地,自然也是高兴的。
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我爽你也爽。于是我讨孝庄欢心的拍着康熙的马屁,说:“是啊是啊,皇哥哥不仅学问好,修养也是万众挑一的,不愧是我们大清国的皇上,将来必会成就一番伟业。”
说罢,我看向康熙,见他一双眸子里忽地多了些什么,正用一种琢磨的眼光看着我。于是,那一刻,我俩儿形成对视。
孝庄见此,正好把我正式介绍给康熙,就说:“皇上,这就是你皇阿奶跟你提过的那个丫头。以后她就留在宫里了,谁要是欺负她,你这个当哥哥的可得帮你皇阿奶护着点知不知道?”
我一听,好嘛,这是让我们从小就建立起青梅竹马的阶级革命感情啊,莫非这孝庄是真想让诺敏来做她的孙媳妇么。
想不通,所以各位,原谅我这颗本来就不太聪明的脑袋,疑惑不解之后,我决定贯彻我的一贯方针——走一步算一步。
康熙听完孝庄的话,不知怎的嘴角竟带了点儿笑,说:“孙儿自当是要好好照顾格格的。”
说完,正式用一种“你是我的了”的眼光看向我。我心中不禁一惊,讶然想到,这眼光,莫不是就表示着,一段承载着万千秘密的爱情,就此开始了?
<hr size=1 /></div>
眼前的男孩儿,我实在是很难把他和我们擒鳌拜、平三番、收台湾的伟大帝王康熙联系到一起。
看着他,我不禁感叹,“银”,不管是“男银”还是“女银”,不管是成功的“银”还是不成功的“银”,都是有童年“滴”!
康熙此时,脱去了一身的功绩,也只不过是个因出天花而脸上留有点点麻子的小男孩儿罢了。
身穿一件月白色马褂和一件暗红秀金边坎肩的他,站在苏茉儿身后,很是安静。没有帝王的霸气,没有电视剧里的傻气。他,看上去清秀踏实。
我以前就怀疑过,这由孝庄一手调理出来的皇子,怎么会像电视剧里演得那样刻薄小心眼。现在看来,电视剧就是电视剧,杜撰而已。
忽然身后有人轻轻拽了拽我的衣服,我这才想起来要给皇上请安。
对康熙行了礼,想了下,又要给苏茉儿请安,不过半路被苏茉儿拦住了。
孝庄笑道:“苏茉儿,你看这丫头是不是机灵着呢。”
苏茉儿回道:“是啊,这丫头不仅是机灵,长得也好看。”
孝庄拉起我的手,有点儿怀念地说:“看着这孩子,我就想起了咱们小的时候……咳,不说了,不说了。来,孩子,跟额么个一块看看你皇哥哥写的字去。”
“皇哥哥”,呵,这距离一下就拉近了许多呀。嘿,我跟咱康熙爷成兄妹俩了。带着点儿成为皇亲国戚的得意,我笑眯眯的看了看康熙。谁知,他也正打量我呢。
他的眼睛长得很安静。对,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安静。波澜不惊的眸子里,带着些许好奇,可是又有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他的脸,也因为这双眼睛,变得高贵了许多。
是因为顺治的早逝么,还是,他已经预感到自己的母亲将要不久于人世。我不知道,我也并不同情。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而这条路,不会因为谁的同情而就此一路平坦。因为最后我们能依赖的,只有自己。
转回头,跟着孝庄走进里屋。
这是一间书房。靠里摆着一张造型简洁,朴素的书案,上放着笔墨纸砚。桌两旁置有两张长条桌,分别搁着小型果盘和香炉。左墙靠门方向是一个棕木雕花书架,其对面是一组由盒子拼接成的矮柜。
和外厅相似,这里给人感觉雅致舒服。
扶着孝庄向书案走去,绕到正面。我低头看下,只见白纸上有一列列可以称得上是好看的,形似一条条小蜈蚣的,字???
我不解的仔细研究这些“瘦长蜈蚣”,脑袋里冒出一个一个的问号。最后只得出一个结论——这不是变了态的古汉语。
那既然不是汉语,就只有两种可能了。可是这满语和蒙古语我都没见过,唯一知道的就是我家门上挂着的那个回族铁牌,倒是和它们有几分相似。
恩,可是,唉,我承认,我是个汉化了的小回。除了不吃猪肉,以及参加一些家里的特定活动外,对我们民族的语言只停留在说的程度(我会说早安)。
所以目前这种状况下,别说回语没用(我没穿到香妃身上),就是有用我也不会说啊。
愧疚的,把我的思维转回来,我决定先不动声色。万一这真的是蒙语,我就翻翻穿越必读手册,来一招失忆混过去,或者来另一招昏倒混过去。总之黑招白招,能混过去的就是好招。
小心的瞄了瞄孝庄的神情,见她正细细的看着这些字。我只好七上八下的继续等待着。
又过了一会儿,孝庄抬了头。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字眼,暗暗摆好要昏倒的架势,眼睛往脚底下寻么着,看有没有比较“好晕”的地方。
尚未寻到,孝庄便开了口,我只好停下。
孝庄说道:“皇上写的字有进步,比以前要流畅多了。”
康熙谢过孝庄,并说这都是额涅教得好。(苏茉儿在宫中的实际地位很高,顺治和她论平辈,康熙帝则称她为额涅,即母亲。而苏茉儿很有自知之明,不仅在孝庄面前毕恭毕敬,在皇帝面前也总是自称奴才。)
孝庄笑答:“是啊,苏茉儿,你说我该赏你什么好。”
苏茉儿宛然一笑,说:“老祖宗要赏,就赏咱们皇上回去睡个好觉吧。这皇上读起书来就想不起吃想不起睡的。今儿个听守夜的太监说,皇上昨晚又是读到子时(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才寝的。这长此以往,身体怎么吃得消啊。”
孝庄听后非常欣慰,对我说道:“丫头,你看你皇哥哥,真是长大了,懂事了。”
我见她貌似是忘了“蜈蚣”的事儿,心头一颗大石落地,自然也是高兴的。
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我爽你也爽。于是我讨孝庄欢心的拍着康熙的马屁,说:“是啊是啊,皇哥哥不仅学问好,修养也是万众挑一的,不愧是我们大清国的皇上,将来必会成就一番伟业。”
说罢,我看向康熙,见他一双眸子里忽地多了些什么,正用一种琢磨的眼光看着我。于是,那一刻,我俩儿形成对视。
孝庄见此,正好把我正式介绍给康熙,就说:“皇上,这就是你皇阿奶跟你提过的那个丫头。以后她就留在宫里了,谁要是欺负她,你这个当哥哥的可得帮你皇阿奶护着点知不知道?”
我一听,好嘛,这是让我们从小就建立起青梅竹马的阶级革命感情啊,莫非这孝庄是真想让诺敏来做她的孙媳妇么。
想不通,所以各位,原谅我这颗本来就不太聪明的脑袋,疑惑不解之后,我决定贯彻我的一贯方针——走一步算一步。
康熙听完孝庄的话,不知怎的嘴角竟带了点儿笑,说:“孙儿自当是要好好照顾格格的。”
说完,正式用一种“你是我的了”的眼光看向我。我心中不禁一惊,讶然想到,这眼光,莫不是就表示着,一段承载着万千秘密的爱情,就此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