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暗与争锋(上)
雍乾三十九年十月二十二,晋帝率文武百官,于丹墀之上,亲迎恭王回国。
随同恭王一同到达晋国的,是燕国降臣与女眷。然而,队列中却没有燕太子,因为燕太子早已在路上引刀自刎了。
那一日,肃穆的金銮殿外,百官整衣敛容,按照官序,分两列排满了整个丹墀。
首先觐见晋帝的是赫连曦泽。他身披银色铠甲,踏着晨曦,一步一步登上丹墀。
晋帝双目炯炯,神采灼灼,喜悦溢满心田,定睛打量着面前之人,数月未见,他依旧气宇轩昂,丰神俊逸的五官,不怒自威,眉宇间满是坚毅之色,不仅有月之光华还有月之冷廪,他的步伐永远铿锵沉稳,坚实有力,且整齐如一,没有一丝一毫的凌乱。
晋帝暗叹:这才是天潢贵胄该有的气度。
赫连曦泽在金銮殿前正中央的位置停止了步伐,并向晋帝行跪拜大礼,高呼:“儿臣参见父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是最虔诚的跪拜。
他和燕太子一样,拥有君临天下的宏愿,然而,与燕太子不同的是,他将自己的父亲奉若神明,是发自心底的尊敬与崇拜。
晋帝并未叫起,他向身后一扬手,便有手持圣旨的内侍走向前,展开皇卷,扯着公鸭嗓子大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治世以文,平乱以武。恭王赫连曦泽,通悟惠达,勤勉恭顺,文武兼修,实乃朝廷之砥柱。今领军亡燕,功勋卓著。兹特授尔为威武大将军,拜兵部尚书,领双爵禄,钦此。”
“儿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晋帝走向前,亲自扶起赫连曦泽,又重新好好打量了他一番。统一天下,是晋帝一直以来的夙愿,亡燕是他走的第一步,这一仗,他从十五年前开始布局,付出了许多的代价,幸而他的三儿子不负众望,亡燕计划顺利完成。此时此刻,见儿子完好无损地出现在自己面前,不可谓不激动,他紧紧抓住赫连曦泽的手连说了三个好。
就在这时,令人吃惊的一幕出现了。
齐王赫连曦右忽然跪倒在地,抱住赫连曦泽的右腿放声大哭:“三哥,三哥,能看见你平安归来,我就是立刻死去也死而无憾了。你不知道啊,当接到大哥谋反消息的时候,我怕的要死……我担心父皇的安危,也担心你的安危。那时,我真的是吓糊涂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可是,三哥,我知道,在你的心中父皇的安危、晋国的江山比什么都重要,我只好先去救父皇……三哥,我不求你能原谅我,只求你能允许我在你面前以死谢罪!”
说罢,他便向金銮殿前离自己最近的一根廊柱撞去。
赫连曦泽连忙抓住赫连曦右,半是申斥半是宽慰道:“九弟,当着父皇的面,你这是做什么?快莫哭了!”
赫连曦泽将“父皇”两个字咬得极重,意在提醒赫连曦右此举实在有损晋帝颜面。
那一日,当赫连曦泽赶到燕皇宫时,便有赫连曦右派来的探子向他报告说燕太子已经被杀,而且,晋军还将燕太子的十万大军杀得片甲不留,随后齐王便会率军前来给他助阵。当时,他也确实没有在燕皇宫看见燕太子,出于对赫连曦右的信任,他便信了那探子的话,在燕皇还来不及重新整装迎敌时,抓住时机,领兵攻入了燕皇宫。谁知道,这一切都是引他中计的谎言。
面对赫连曦右的背叛,此时此刻,赫连曦泽心中已是冷笑至极:以攻燕为借口,请旨同往,实则抽走国内大半兵力,以助太子曦敏行事。攻燕是假,与燕太子合谋、各取所需才是他真正的目的。一路隐忍不发,等的就是在燕宫最后一战的关键时机,率军回国篡位,顺便借燕太子的十万大军困死孤。赫连曦敏那个笨蛋,还真的以为他赫连曦右会真心追随自己,到头来,偷鸡不成蚀把米,一向惟命是从的赫连曦右竟是最会识时务的,见大势不妙,立刻倒戈,于是,弑父篡位瞬间变成救驾有功,如意算盘真是打得叮咚响。现在又在群臣面前上演撞柱的戏码,若是此时孤真让他撞了廊柱,那孤岂不是自己将自己陷于不仁不义之地?
然而,赫连曦右仿佛听不懂赫连曦泽的话一般,作出崩溃的模样,一边冲向廊柱,一边大喊着:“三哥,我对不起你,我对不起你啊……”
赫连曦泽使出大力拉回赫连曦右,猛喝道:“够了!”
赫连曦右被唬了一跳,噤住了声,愣怔地望着赫连曦泽。
赫连曦泽正色对赫连曦右道:“你我兄弟一体,何分彼此?父皇的平安康泰才是我们这些做儿子的福分,你实在无需自责。”
赫连曦右终于冷静了下来,吞吞吐吐地问:“三哥……你……你真的原谅我了?不怪我了?”
赫连曦泽拍拍赫连曦右的肩膀,点了点头,抚慰道:“快快擦干眼泪,莫要再哭了,你看你,都哭成了个大花脸。”
赫连曦右连忙用袖子抹了抹脸。
一旁,晋帝不发一语。他没有惩治赫连曦右,并不是真信了他是回来救驾的。可是,他已经废了一个儿子,实在不愿再废第二个儿子。但,作为晋国阅人无数的九五之尊,也不可能立刻被几滴眼泪收买,轻易原谅了赫连曦右,晋帝只是希望赫连曦右是真的有悔改之心。
群臣虽然震惊,然望了望晋帝的脸色,个个不敢轻易出声。
但是,不敢轻易出声不代表无人出声。
只见,户部尚书严从文一马当先,走出百官队列,跪在丹墀之上,朗声道:“恭王至悌,齐王至孝,兄和弟睦,实乃我大晋之幸也。”
晋帝闻言,脸色稍缓:“爱卿所言甚是。”
群臣见晋帝展颜,皆松了一口气,却不料,严从文接下来的一番话竟如此大胆:“恭王神勇,攻克蛮燕,他率领的恭军一路势如破竹,为大晋立下了汗马功劳,实乃储君之才啊!”
紧接着,刑部员外郎贺迪出列拜倒:“恭王之威,一路令燕军闻风丧胆,实乃天降奇才,天佑大晋也,恭王之功,非以小利能匹也,当以储君之位配之!”
随后,群臣像是被严、贺二人壮了胆似的,纷纷毫不吝啬地跟风附和起来。
于是,金銮殿外,为恭王大唱赞歌的声音此起彼伏,绵绵不绝。
晋帝其他的皇子们,眼观鼻,鼻观心,只做未闻。在这个敏感时期,他们只要站在戏台下看群臣个个粉墨登场就好。
就在他们在一旁看得心里乐开了花的时候,晋帝只觉得心口上的一股怒气越堆越高,几欲决堤。他刚废了太子,气还没消,又来提储君之事,果真是个个都不知死活了么?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随同恭王一同到达晋国的,是燕国降臣与女眷。然而,队列中却没有燕太子,因为燕太子早已在路上引刀自刎了。
那一日,肃穆的金銮殿外,百官整衣敛容,按照官序,分两列排满了整个丹墀。
首先觐见晋帝的是赫连曦泽。他身披银色铠甲,踏着晨曦,一步一步登上丹墀。
晋帝双目炯炯,神采灼灼,喜悦溢满心田,定睛打量着面前之人,数月未见,他依旧气宇轩昂,丰神俊逸的五官,不怒自威,眉宇间满是坚毅之色,不仅有月之光华还有月之冷廪,他的步伐永远铿锵沉稳,坚实有力,且整齐如一,没有一丝一毫的凌乱。
晋帝暗叹:这才是天潢贵胄该有的气度。
赫连曦泽在金銮殿前正中央的位置停止了步伐,并向晋帝行跪拜大礼,高呼:“儿臣参见父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是最虔诚的跪拜。
他和燕太子一样,拥有君临天下的宏愿,然而,与燕太子不同的是,他将自己的父亲奉若神明,是发自心底的尊敬与崇拜。
晋帝并未叫起,他向身后一扬手,便有手持圣旨的内侍走向前,展开皇卷,扯着公鸭嗓子大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治世以文,平乱以武。恭王赫连曦泽,通悟惠达,勤勉恭顺,文武兼修,实乃朝廷之砥柱。今领军亡燕,功勋卓著。兹特授尔为威武大将军,拜兵部尚书,领双爵禄,钦此。”
“儿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晋帝走向前,亲自扶起赫连曦泽,又重新好好打量了他一番。统一天下,是晋帝一直以来的夙愿,亡燕是他走的第一步,这一仗,他从十五年前开始布局,付出了许多的代价,幸而他的三儿子不负众望,亡燕计划顺利完成。此时此刻,见儿子完好无损地出现在自己面前,不可谓不激动,他紧紧抓住赫连曦泽的手连说了三个好。
就在这时,令人吃惊的一幕出现了。
齐王赫连曦右忽然跪倒在地,抱住赫连曦泽的右腿放声大哭:“三哥,三哥,能看见你平安归来,我就是立刻死去也死而无憾了。你不知道啊,当接到大哥谋反消息的时候,我怕的要死……我担心父皇的安危,也担心你的安危。那时,我真的是吓糊涂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可是,三哥,我知道,在你的心中父皇的安危、晋国的江山比什么都重要,我只好先去救父皇……三哥,我不求你能原谅我,只求你能允许我在你面前以死谢罪!”
说罢,他便向金銮殿前离自己最近的一根廊柱撞去。
赫连曦泽连忙抓住赫连曦右,半是申斥半是宽慰道:“九弟,当着父皇的面,你这是做什么?快莫哭了!”
赫连曦泽将“父皇”两个字咬得极重,意在提醒赫连曦右此举实在有损晋帝颜面。
那一日,当赫连曦泽赶到燕皇宫时,便有赫连曦右派来的探子向他报告说燕太子已经被杀,而且,晋军还将燕太子的十万大军杀得片甲不留,随后齐王便会率军前来给他助阵。当时,他也确实没有在燕皇宫看见燕太子,出于对赫连曦右的信任,他便信了那探子的话,在燕皇还来不及重新整装迎敌时,抓住时机,领兵攻入了燕皇宫。谁知道,这一切都是引他中计的谎言。
面对赫连曦右的背叛,此时此刻,赫连曦泽心中已是冷笑至极:以攻燕为借口,请旨同往,实则抽走国内大半兵力,以助太子曦敏行事。攻燕是假,与燕太子合谋、各取所需才是他真正的目的。一路隐忍不发,等的就是在燕宫最后一战的关键时机,率军回国篡位,顺便借燕太子的十万大军困死孤。赫连曦敏那个笨蛋,还真的以为他赫连曦右会真心追随自己,到头来,偷鸡不成蚀把米,一向惟命是从的赫连曦右竟是最会识时务的,见大势不妙,立刻倒戈,于是,弑父篡位瞬间变成救驾有功,如意算盘真是打得叮咚响。现在又在群臣面前上演撞柱的戏码,若是此时孤真让他撞了廊柱,那孤岂不是自己将自己陷于不仁不义之地?
然而,赫连曦右仿佛听不懂赫连曦泽的话一般,作出崩溃的模样,一边冲向廊柱,一边大喊着:“三哥,我对不起你,我对不起你啊……”
赫连曦泽使出大力拉回赫连曦右,猛喝道:“够了!”
赫连曦右被唬了一跳,噤住了声,愣怔地望着赫连曦泽。
赫连曦泽正色对赫连曦右道:“你我兄弟一体,何分彼此?父皇的平安康泰才是我们这些做儿子的福分,你实在无需自责。”
赫连曦右终于冷静了下来,吞吞吐吐地问:“三哥……你……你真的原谅我了?不怪我了?”
赫连曦泽拍拍赫连曦右的肩膀,点了点头,抚慰道:“快快擦干眼泪,莫要再哭了,你看你,都哭成了个大花脸。”
赫连曦右连忙用袖子抹了抹脸。
一旁,晋帝不发一语。他没有惩治赫连曦右,并不是真信了他是回来救驾的。可是,他已经废了一个儿子,实在不愿再废第二个儿子。但,作为晋国阅人无数的九五之尊,也不可能立刻被几滴眼泪收买,轻易原谅了赫连曦右,晋帝只是希望赫连曦右是真的有悔改之心。
群臣虽然震惊,然望了望晋帝的脸色,个个不敢轻易出声。
但是,不敢轻易出声不代表无人出声。
只见,户部尚书严从文一马当先,走出百官队列,跪在丹墀之上,朗声道:“恭王至悌,齐王至孝,兄和弟睦,实乃我大晋之幸也。”
晋帝闻言,脸色稍缓:“爱卿所言甚是。”
群臣见晋帝展颜,皆松了一口气,却不料,严从文接下来的一番话竟如此大胆:“恭王神勇,攻克蛮燕,他率领的恭军一路势如破竹,为大晋立下了汗马功劳,实乃储君之才啊!”
紧接着,刑部员外郎贺迪出列拜倒:“恭王之威,一路令燕军闻风丧胆,实乃天降奇才,天佑大晋也,恭王之功,非以小利能匹也,当以储君之位配之!”
随后,群臣像是被严、贺二人壮了胆似的,纷纷毫不吝啬地跟风附和起来。
于是,金銮殿外,为恭王大唱赞歌的声音此起彼伏,绵绵不绝。
晋帝其他的皇子们,眼观鼻,鼻观心,只做未闻。在这个敏感时期,他们只要站在戏台下看群臣个个粉墨登场就好。
就在他们在一旁看得心里乐开了花的时候,晋帝只觉得心口上的一股怒气越堆越高,几欲决堤。他刚废了太子,气还没消,又来提储君之事,果真是个个都不知死活了么?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