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归恩记

正文 (825)、相国

    -

    皇帝离京了,照说朝务繁忙,丞相这个笔杆子应该会很忙才对。可实际情况却叫知qing人惊讶,近这几天,相爷一直家休假,写字修性,喝茶养生。这假不是相爷请旨得来,而是皇帝那边赏过来。

    理由也还说得过去,因为前些日子宫里出事缘故,很多事务都压到了丞相案头,辛苦您五十多岁人了,还不眠不休忙了几天几夜,于是现给您放个假好好歇歇,俸禄半个子也不会扣,还有加赏。

    这事儿若是搁寻常人身上,像真正抱着一颗拥戴皇帝之心人,一定会满心感激磕头谢礼,然后高高兴兴回家休息。皇帝这种赏赐,对任何京官而言,都是给自己脸上添光彩。而对于心思不纯人,则会忍不住揣度皇帝意思,不知道君主这是不是变相疏远自己?但也仅此而已,等过一段时间,帝心必然能看清了。

    然而史靖此时心情却是上不能上,下不能下,有点复杂。

    他感觉到了皇帝是疏远他,并且这种疏远是阶段性,他并不陌生。但凡皇帝需要离开皇宫,并且很可能当天没法回来时候,他绝对会找点理由,把京都官僚之首挪出皇宫范围。

    他这个丞相,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却有联络之能力。借力打力这种事,皇帝当然清楚,关键一点还于,皇帝至今还没有完全相信他,所以绝不会有大松懈、给他盘轧力量充足时间,总会时不时插手进来搅一搅。

    而皇权,又是那么强大,他就卡一人之下这个位置了,即便想稍稍挪动一下,也是难比搬山。

    从说服京中七成官僚发起了那场举国轰动开城事件,一年又一年过去。至如今史靖已经辅佐主十三年了。勤勤恳恳,无大过,有小功,是概括他政绩合适词汇。他已经是五十多岁人了。从一介布衣做到如今位置,无大过对他而言算是一个不小褒词。他就是现知足地功成身退,对他一生不算憾事,大多数旁观人也会是敬佩与羡慕大过嘲讽嫉恨。

    可从内心深处而言,他却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不想退。

    然而他明白同时又疑惑着,他不知道自己心里这口气具体来自什么缘由。

    愤怒于皇帝不信任?可是旁观史册记载,历届皇帝里头,又有哪一位是真正完全信任过某一位大臣?这本就是奢望,并且皇帝信任未必就是福。不是轻松就能享受,自己应该早就看透才对。

    不甘心低头于人?这个想法就荒唐了!如今自己只需要向一个人低头,但自己身后,却有千百人要向自己低头。要知道自己起点比龙椅上那位,可是低了不止一级。如今已拥有这等殊荣,还有什么不甘心?

    或者说,只是因为自己才华抱负没有得到伸展?这个念头如今说来实有些飘渺。事实已经证明,即便没有自己,凭皇帝那个惯着布衣金兰兄弟能耐,也能将这残破山河重建出巍峨。除此之外,对方还有一样自己无论如何恐也无法匹敌资本。那就是时间。

    他很年轻……比起自己……他们都很年轻……

    年轻可真好啊!

    史靖轻声叹息,他说这句话时用嗓音,几乎只有自己能听得清。此时书房里只有他一个人,也幸好没有旁人,所以他叹出这句话时捏着笔手突然一吐劲刺破了白色宣纸,也还来得及收拾干净。不惧以此泄露心迹。

    将毛笔写破素纸掀起揉成团扔进废纸篓,史靖自行重铺了一张纸,但他没有继续练字,而是换了一支毛芯粗壮些画笔,改练字为作画。

    白纸上很出现一座山峰之巅。史靖正画是一幅山水,而但凡画山,他总喜欢和习惯先将顶峰勾几笔出来。

    他是一个习惯了做事之前先找准自己定位人,但又不完全局限于此,山峰之顶,还留有足够宽敞空白。

    一幅山水很就画好了,今天史靖不仅字只练了一半就中断,随意作画速度,也比平时了许多。

    人奇特,也于此,不仅能用脸上表情来表达情绪,还可以从行为举止方方面面来表现,当得起百物灵首之名。

    ————

    一道暗红色高墙下,一株从墙根夹缝里钻长出来杏树安静绽开了枝头花朵。五片均匀对称花瓣上,半片粉红如独具风格画师吝啬用笔尖蘸墨轻点上去一般,使得朵朵杏花有了外红内白一个色彩渐变现象。接近无色花瓣根部拼成一个小旋窝,簇拥着轻柔花蕊,淡黄se花蕊如向上流苏,没有风暗红色高墙下,挺直而安稳迎接着晌午温暖阳光。

    今天是春启赏杏日子,可是没有人来欣赏这株长宫墙一角偏僻地孤杏,然而它自己却是像往年那样,准确收到了天与地传来消息,隔着一道道宫墙,与墙外杏杉道上两列杏树一起绽开花朵。

    不过,当日头偏西,杏杉道上游人大多开始准备回家时,离重重宫墙后面这株独自开花杏树外数丈处,竟有一名身着朴素宫女拎着一只木桶慢慢走了过来。

    木桶里盛了半桶水,有些沉重,青丝素绾宫女是不是换着手拎其行走。一段数丈远石板路走过,她额头不禁沁出些许汗珠,然而她一直没有停下歇一歇。直到走到这株长墙角杏树旁,她才放下木筒,深深出了一口气,带动了额头垂下一缕柔发,也震颤了杏枝一端几枚杏花。

    宫女望着枝头杏花微微出了一会儿神,然后她就躬身拾起桶中一只木瓢,舀了半瓢水,然后顺着杏树树干,朝它根下灌去。

    陆续给那株杏树浇了几瓢水,宫女这才直起身,就那么拿着空瓢望着满枝杏花。沉默了半晌后忽然开口道:“这花开时期,每天都得多喝点水,花才能开得水灵秀美啊!”

    杏花纹丝未动,因为高墙遮风。也因为它根本听不懂人说话。

    然而那位宫女却像是很希望这杏树能回答她一样,见杏树安静如初,她不禁面露一抹失落,淡淡又说道:“叶姐姐,你什么时候能来找婉婷呢?我……我有好多话想要跟你说。”

    这宫女面色怅然对着一株花开满枝杏树说话场景,若落寻常人眼里,恐怕会以为她犯了痴症,然而心思敏捷一点人则不难看出,她是借物思人。

    但是,正当这位宫女要再开口时。不远处忽然传来一声呵斥,打断了她略显悲伤思绪。

    “那边宫女是哪一处?不知道这别苑不能随便进入吗?”

    杏树下宫女闻声一回头,就看见不远处正瞪着眼看向这边两名宫女,她沉默了一会儿后就缓言说道:“我来给这棵杏树浇浇水。”

    “水浇完了就点离开,此地不是寻常宫女能久待。”对面那两名宫女中。一位脸长且瘦如刀削宫女语气不太友善,话刚说完,又斥了一句:“以后也不要再来了,今天且算了,下次再让我看见你,定要向管这别苑女官禀告。”

    杏树下宫女闻言微微欠身道:“我马上就走,烦扰到两位姐姐了。还请原谅。”她说罢就拎起木桶,往回行去。

    这小小风波看起来就要如此过去,可是当拎着桶宫女缓步行过那两位气势汹汹宫女身旁时,变故陡生。长脸宫女右手边一位嗑着瓜子,个头略矮另一位宫女拎桶宫女刚刚行过身边时,忽然横出一腿。直欲将那拎桶宫女绊倒地。

    可那拎桶宫女看起来一副柔弱模样,这变故陡生一瞬间,她眼中忽然精光一现,脚下步履那矮个宫女突然横出腿前陡然止住。她走得本来就慢,所以止步起来也容易。可即便如此,身体上惯性让她还是趔趄了一下。似乎是为了防止摔倒,她原本拎身侧木桶忽然调转方向,临时变成了拐杖,向身前拄去,正好抵那横膝前一条腿上。

    “啊!”

    矮个宫女腿上被木桶砸得一痛,仿佛那木桶忽然变成了匕首,刺到她腿部皮肉中去了一样,有些夸张大叫了一声。同时她撒掉了手中还剩半把瓜子,蹲下身捂起了自己腿,嚎叫了几声后忽然一下子站起身,同时扬起还有她那一双指短肉厚手,用力向那刚刚站直身拎桶宫女推去,同时大吼道:“你这刁婢,怎么走路?隔这么远都能砸疼我腿,你是不是故意?”

    拎桶宫女被这一掌推得一个趔趄,然而她身形借势转了一圈,卸去了这突然而来外力冲击,后丈许地外站住身形。她这一连串肢体调动敏捷和流畅性,让她手中拎着桶竟是连一滴水也没有洒掉。

    矮个宫女身边那位长脸宫女看见这一幕,先是愣了一下神,旋即忽然大喝道:“你居然身怀武功?你究竟是何人?来这里有何目?”

    拎桶宫女被对方这一连三问弄得一怔,她迟疑了一下后,刚刚开口,说了一个“我”字,话就被那长脸宫女截了过去,就听她忽然吊高嗓门大喊道:“来人啊!有身份不明之人擅闯别苑,来人啊……抓刺客……”

    她这话一喊出口,拎桶宫女面色不禁微变。

    然而她依旧沉默着,没有解释,也没有狡辩,似乎是等着什么。

    就那名长脸宫女一通扯嗓乱喊后,当她以为马上要到来将会是今天春启节首日,禁宫中增派羽林军时,一个带着威慑力声音第一个传了进来:

    “恶婢,胡喊什么?!”

    话音才止,别苑一面院墙月门处这才出现一个少年人身影,他脚步轻缓,但他脸上却带着压抑怒气。

    长脸宫女目光那少年人脸上掠过,她先是一怔,紧接着她就看见那淡色衣着少年腰间束一道明黄金锦腰带,瞬时间,这宫女刚才还一脸强势瞬间崩塌,她几乎是摔下式跪了地上。同时也将身边那矮个宫女扯翻地,两女朝那少年深深叩首,口中呼道:“奴婢拜见二皇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素服少年沿着小石子路疾步走近。他没有理会跪面前两名宫女,而是朝一旁那位拎桶宫女躬身拜道:“儿臣拜见德妃娘娘。”

    这位少年实是当今天子二儿子,仅他这身份就让跪地两名宫女心生畏惧,不料二皇子这接下来一句话,又唤出了一位德妃,两名埋头伏地宫女心中是大骇,身子也开始抖了起来。

    虽然旧朝十多年前被废,但延续了近四百年周朝所营造一些制度大多还是有值得保留地方,并且也被广大民众所习惯,即便要一下子全部革。国本还未恢复之前,这种做法不免显得有些时机不成熟。所以昭国货币、度量衡、法度等很多方面都延续了前朝规制。

    至于后/宫之中,一后四妃九嫔格局还是没有变。只是格局虽,却未必处处到位,例如皇后这一位置就一直是空着。四妃位置中,现今也只有一位丽妃,以及眼前这位着宫女装德妃。

    丽妃美貌,但一直未有所出。德妃宫中声誉极好,虽说早年她身上发生过小产事故,近几年肚子里也一直没了动静,不过她今年才二十有七。太医局太医们都未说她不能生产,以后会不会诞下龙子也未可知。

    暂且撇下这些不提,仅凭德妃目前宫中与皇帝一女两子之间融洽关系,再加上皇帝对她一直以来不见减淡情意,即便她还未产下皇子,没有皇后当主后/宫之中。她身份也是尊贵近乎东宫之主。

    这两名宫女想到自己刚才恶劣行径,随便拈起半条,都能让她们背上难以承受重罪,她们如何不怕!

    可接下来事态发展让这两名宫女有点意外,那位轻装便行德妃娘娘并没有身份公开后就立即朝她们发难。她只是先唤那位二皇子免礼。接着语气极淡说了一句:“你二人抬起头来,我有一个问题,望你们如实回答。”

    两名宫女依言抬起头来,当她们目光对上那位衣着简朴德妃娘娘平静眼眸时,想起刚才己方气势汹汹,这两名宫女双瞳微缩,忍不住就又低下头去,唯独脖子还是立正,那样子看起来就像是一根忽然被打折了稻穗。

    “本宫问你们,方才为什么张口就喊‘抓刺客’?”德妃平静眼眸中威意渐起,“还未弄清楚事实就夸大言辞,你们可知道这么一喊结果是什么?”

    跪地两名宫女闻言不敢争辩,只二度伏身地,连番告饶道:“奴婢知罪,请德妃娘娘饶命……”

    “我说过要你们命了么?”德妃冷哼一声,然后她自顾自舒了口气,缓和了一下语气,又缓缓说道:“以后不要乱喊‘刺客’二字,若真有刺客闯入,知道你们两个是这等脾性,只需微一使计,这别苑周围羽林卫是不是都要聚拢到这院子里来?那么他们真正要伤害目标岂不是危险了?”

    德妃将这份道理讲得十分浅白,那两名宫女能无主侍奉时候如此跋扈,当然也不是入宫人,不难明白她意思。略一思忖到这件事可怕后果,两宫女不禁觉得后背一凉,连忙又叩首齐声道:“谢谢德妃娘娘训导,奴婢们谨记了。”

    德妃看着这两人转瞬间就颠覆了姿态,心中微微摇了摇头,嘴面上则是吩咐道:“去取扫帚,把你们一路嗑撒瓜子壳扫干净。这里是贤妃以前居所,现空置了,负责这里事务应当是宫中轻松所,你们若再敢如此怠慢,让本宫知道,绝不轻饶!走吧!”

    “是。”两宫女恭敬应声,稍微犹豫了一下后才站起身,又是朝德妃以及二皇子福了福,这才急踏碎步离开。走远了一些后,那碎步儿又化作流星步乱踩,二女如被惊到兔子,慌不择路飞奔远去,差点把刚从路另外一端现出身影来一个身着漆色劲装年轻人撞翻地。

    劲装年轻人望着逃也似跑开两名宫女微微一愣,旋即没再原地多作逗留。直接奔向别苑内二皇子。当年轻人走近二皇子身边,看清了苑内另外那位拎桶宫女面容,他不禁目露惊容,似乎明白了刚才那跑开宫女为何惊慌如斯。同时他一撩前襟,单膝着地,向身着宫女装德妃拜道:“微臣拜见德妃娘娘。”

    德妃点头虚空抬了一下手:“起身吧。”她看见那年轻人手臂上搭着一条斗篷,又道:“天将黑了,把那斗篷给二殿下披上。”

    “是。”年轻人应声起身,抖开斗篷披了儿皇子肩背上。德妃见状放下木桶走近身去,细心替他整理了一下斗篷边角,温言叮嘱道:“虽然此时已入春了,可你身体由来就差,要防着春寒侵身。外出时候可要多穿点儿,知道吗?”

    “儿臣知道了,谢谢母妃。”二皇子眸色一暖。不论是以前北边守关时,还是后来建朝立国,王家家族内都是极重孝道。二皇子虽然不是德妃所出,但自其母亲三年前过世后,二皇子便如歆竹公主、三皇子那般,称德妃为母妃,私下里亦以义母为称。

    环臂于胸前,束紧了些搭肩膀上斗篷,二皇子目光地上水桶上掠过。开口又道:“母妃,刚才您不但没有惩罚那两个罪奴,还教她们道理,你对她们实是太宽厚了。”

    德妃微微一笑,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她俩枯守此数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会敏感跋扈一点其实并不要紧,只要明白事理就行了。她们也是服侍我们王家人,如果下人肚子里有怨气,侍主也容易不心了。”她说着。目光轻轻二皇子身边那位年轻人身上掠过一瞥。

    “儿臣明白了。”二皇子点了点头,接着又说道:“可不管怎样,您以后来这里时候,不能把随侍宫女全部摆得老远,还是带上一两位侍女吧,以免又发生像今天这样误会。今天正好是春启节首日,狼牙围城门户大开,虽然宫中也加派了羽林卫巡视,但母妃还是要千万小心。”

    “嗯。”德妃含笑点头,她见二皇子站原地,一直没有要离开意思,便又问道:“你来这儿可是有什么事?”

    “听宫里人说,杏杉道上杏花开得正盛,儿臣心想,别苑这株杏树是不是也开花了,所以就来这儿了。”二皇子说话同时,目光指向不远处围墙下那株杏,接着将后面半句话说出口:“同时也想待这儿,缅怀一下叶姨,她祭日到了,听人说,死去人祭日这天,灵魂可能会回旧居一趟,假若真能碰到她,我真想像小时候那样缠着她谈天说地。”

    “唉……”二皇子说那话时,脸上并没有多少伤感情绪,但这一幕让德妃看眼里,她却是长长叹了口气。

    “难得你能有这份心意,你叶姨天有零,会感到高兴,你父皇若知道了,也一定会觉得欣慰。”德妃说罢缓了缓情绪,然后微笑着又道:“贤妃可谓是女中奇人,天文地理似乎都又不俗涉猎,想起她生前时,每每与之聊天,一席话下来,总觉得获益丰富,只可惜老天擅妒……”

    德妃说到这里眸中浮现一抹黯然,顿声片刻后才继续说道:“皇儿,虽然母妃见识不如贤妃,但你以后若觉得闷,不如来找我谈谈心。近些年国势渐稳,皇上他却愈发忙碌了,有时我也希望能有个聊得上话人聚一聚,我俩都是以前喜欢找贤妃谈天人,应该会有不少聊得上话吧!”

    二皇子闻言躬了躬身:“待天气再回暖一点,儿臣一定会常来找母妃聊天,到时候母妃可不要嫌我这个病怏怏儿子惹你困扰。”

    “你这话前半句我爱听,后半句以后就别再说了,我虽然不是你亲生母亲,但也是希望你能健康平安,绝谈不上‘嫌弃’二字。”德妃微恼了一句,然后她就又拎起身边搁地上水桶,抬步欲走,“我先走了,天黑了。你也不要留这儿太久。”

    二皇子长身一揖:“母妃慢走。”说罢,他又唤身边那位年轻侍卫道:“迟重,帮德妃娘娘拎桶。”

    “是,殿下。”被称为‘迟重’侍卫应了一声。然后就准备走向德妃。

    只是迟重才迈出一步,就见德妃回转过头,挥了一下手示意其退下,然后温言对二皇子说道:“皇儿,你光顾着照应我安全,竟这么忘了自己?现迟重就留你身边照应,哪儿也别去,我自出去,有人候着。”

    二皇子犹豫了一下后只得点了点头:“儿臣知道了。”

    德妃没有再说什么,拎着桶踏着碎石子路。继续向别苑外行去。

    侍卫迟重也没有再跟随过去,而是面向德妃背影拱手恭声道:“恭送德妃娘娘。”

    目送德妃身影走远,莫入别苑院墙间月门后,二皇子无声心里吁了口气,顺手就将披肩上斗篷褪去。扔到了身边刚刚站直侍卫迟重怀里。

    迟重望着搭手臂间斗篷,迟疑了一下,“殿下……”

    二皇子像是知道他接下来要说什么一样,已提前开口截道:“无妨,我常年身上寒一阵热一阵,这会儿又燥起来,就不戴这个了。免得出汗后会觉得冷。”

    迟重保持着沉默,其实刚才他听到二皇子说话后,本来是想劝他早回去,但当他看见那位一直大小病缠身、体质极差少年皇子下一刻就迈开大步向墙角那株花开满枝杏树走去,下意识里他又将刚才那个萌生心间念头咽了回去。

    二皇子走到杏树下,举高手伸指碰了一下花枝间一朵杏花。气色看起来欠佳脸上,一双平静得不带什么温度眸子微微聚光杏花间那轻轻颤动花蕊上,良久无言。

    迟重一直静静侍立旁,但他看见那位皇子如此站了许久,始终一语不发时。他忽然开口道:“殿下,微臣到一旁去等您。”

    二皇子闻声侧目看向他,眼中疑惑浮现:“我没叫你走远啊?”

    迟重躬身诚然道:“殿下缅怀故人,心有所念,微臣杵这里,可能会有所妨碍。”

    “呵呵,你这么一说,我看你站得笔直,还真有点像是杵这里一杆枪,但并没有碍到我什么事。”二皇子说罢笑了起来,只是看样子他笑得并不太开心。

    垂下手束于背后,他又说道:“说到‘缅怀’二字,算一算,叶姨走了也十年了。每每走到这处她曾住过院子,不禁就会想起她昔日里对我照顾。虽然那时我还只是个五岁大孩子,能记得事不太多,可现但凡能记起,全都因为她离世而变得让人伤感。”

    听着眼前这位身份尊贵皇子没有避讳讲着他并不太了解皇家往事,迟重不知道自己凭臣下身份,该如何开口,适合说怎样话。终他只能是沉默着目色一黯,以示对那位早逝传奇女子惋惜之情。

    “陪我聊聊天吧。”二皇子语气极淡又说了一句。

    “是。”迟重沉声应诺,这一次他倒是反应得。

    “你能不能别总是一副这样领命公办样子?”二皇子面上露出些许无奈之意,但他没等迟重作答,就又是叹了口气说道:“或许是因为我这个样子,才让整个华阳宫宫女内侍们变得如此小心谨慎、唯唯诺诺吧。”

    “怕服侍不周,惹我不妥,引来皇帝迁怒。”二皇子说到这里,目光迟重身上定了定,“可你是我从厉叔叔那里要来,怎么也这么变得跟那些宫人们一样了?其实我多么希望,你与我能像父皇和厉叔叔那样,成为话无所忌良朋益友。”

    他这番话说完后,迟重目中神情微讶,立即简短恭声道:“微臣不敢逾越。”

    “罢,忽然对你说这些,是唐突得很,不过我今天所说话都是心里话,我这个意愿也会一直存。”话一说完,二皇子就又转身凝望杏花枝,不知为什么事而怅然去了。

    迟重一时间有些无所适从起来。二殿下让他陪着说话,他不擅长;他要求走远些,好让二殿下独处,可他似乎有些不乐意。

    迟重原本是羽林卫之一。虽说能进这种卫队负责禁宫巡视人大多身手不俗,可是身处这么一群身手都不俗人当中,迟重也显露不出什么特点来。

    也许将来某种宫廷械斗中,他会为了帮某位皇族贵人挡刀而负伤。甚至死亡。但这就是羽林卫存使命,用生命捍卫忠诚,是每一位羽林卫已经刻入骨髓中东西,这普通人眼里看来,可能存价值上分歧,可迟重与其他羽林卫一样,已然认定了这条活于当世信念。

    只是机缘难料,迟重身上这条既定命运线半年前忽然发生变化。半年前,为贺皇帝寿辰,兼中陆农产大丰收。宫中来了一支戏班唱曲,那晚,正担岗巡视皇宫迟重临时离岗去方便时,碰到了着内侍官衣服准备溜出宫外二皇子。

    二皇子虽然身份非常,但若论武斗。却不是任何一个羽林卫对手。二皇子自己也很明白这个道理,被迟重发现后,当即就显露了自己真实身份,但同时要求迟重作为临时贴身护卫,掩护他出宫一趟。

    迟重以为二皇子此次出宫会如他所说那样去回,事实上他所巡检卫队皇宫内经常碰到如此乔装出宫另外一位公主,因而迟重答应了二皇子要求。不料这一出去,竟是耽误了半宿。然而迟重虽然心急,但侍主忠信念指示下,他默默顶着脱岗不报大罪,半宿时间里一直紧随二皇子身边,直到将他安全送回宫中。

    次日。迟重果然获罪受罚,但他始终忍着没说脱岗原因,但当他正要正律厅受杖刑时,正律厅中发生了一件让他终身难忘事。

    半宿外,次日受了风寒二皇子居然到了正律厅。将迟重脱岗原因直接说了出来!随后,连站着都要一随侍宫女扶持二皇子并未做出袒护之举,而是直接要求主审官将迟重罪罚过一半到他身上,这可着实吓坏了主审大人,同时也吓坏了迟重。

    后,迟重量刑结果,因为存护主原因,只罚了擅行不报部分罪责,由原来杖刑五十改为二十。另外,迟重这种行为基本等于违反军纪,是必须从羽林卫队中除名,而这一点,当时场听审二皇子却是半个字未帮。

    不过,迟重被除名,回到厉盖所管城防巡检队中后,不到一个月,就直接跳升成为二皇子贴身侍卫。虽然没有品阶,没有人员调动权,但凭他现身怀荣耀,也许品阶、特权什么,只是转瞬即可得东西。

    而迟重这一超越式身份提位消息流入当日那位正律厅主审官耳中,他似乎也不难猜出某位宫中贵人微妙用心,不禁暗暗为那天自己宽罪减刑但不失公正道理改判而由心底松了口气。

    迟重却是想不到那么多,虽然他也觉得自己突然被二殿下选中,成为其随身侍卫,与那只有一晚互相扶持看起来关系扯得有些远,但他一心只为忠主侍主,这一身份位置改变并不会影响到他工作和心中信念,这便够了。

    可是,替这位宫中非常受圣上关爱皇子当了几个月侍卫后,这位二殿下病弱体质和平日略显单调清冷生活,让迟重有时也会质疑皇族生活;而二皇子看来古井无波、不端架子心性,让他极少数时间里,也会禁不住对其流露出关心之意。

    这本不是一个做臣子对主上能有平等式感情交流,可因为二皇子身上那种主尊臣卑等级气息时常淡若无存,使得迟重作为一个有想法有情绪正常人,对于照顾和恩惠了自己人,没有什么东西阻隔情况下,也是会将自己感恩之情投放过去。

    可今天,当二皇子亲口说出,要与他交个朋友时,他反而忽然意识到身份等阶问题,那种萌生心间还不太坚定,介于效忠与友谊之间感情反而强迫性收起。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