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回 好景不长
第二日,李吉因看书看得太晚,直至午时方醒,小兰见其醒来,忙帮其打水洗脸尽一丫环职责,李吉说道:“这《神记》根本没说什么嘛,整个就一神仙大战妖怪的故事。”
小兰说:“宝藏也只是传闻,几百年来又有谁见过,这些东西搞不好正如他人所说,不过是给那些贪婪之人的教训罢了。再说公子你现在又不愁吃穿,何必去寻宝啊?”
李吉叹了一口气道:“等到愁的时候再去寻就来不及了。”
小兰听了自是不解,不过也没说什么。这时,忽然从窗口刮起一阵风,把桌上的《神记》连翻数页,李吉看了一眼,见上面写着:地中河以南三大名山。
李吉问了小兰一句:“我们明这里是否有三座山,分别是紫霞山、剑灵山、天龙山?”
小兰道:“ 当然有了,其中的天龙山就在我的故乡神龙县境内,不过,我小时候经常上山去玩,从未听说过上面有什么宝藏啊?再说公子,你何必放着好好的少爷不做,翻山越岭的寻什么宝啊。”
李吉道:“如果皇上英明,我倒乐意安安心心的当这个三公子,安乐一生,但是就怕皇上昏庸,听了哪个小人的馋言降罪我们全家的时候,到时不但我什么都没有了,只怕性命也难保了,所以,还是趁早打算为好。”
小兰听了既害怕又觉得有几分道理,仍说道:“公子,你千万别乱说话,要是让皇上听到你这样骂他,小心他砍你的头啊。”
李吉顿时想到,古代直说皇上是昏君是要被杀头的,当下说:“你看我一下没注意口无遮拦,以后我会注意的。”
李吉又问:“你小时候经常上山,那上面是否有山洞啊?”
小兰道:“当然有了,我小时候经常和……”说到这,小兰停住了,眼眶有些湿润。何事?前文提到,他在被李吉|强|奸|时,想到了那个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伙伴魏和志,当年魏和志跟她青梅竹马,天天在天龙山上游玩,对她甚好,魏和志本打算娶其过门,但是苦于家里贫寒未能如愿,直至她15岁时被送入定国将军府里当丫环时,魏和志才后悔不已,18岁时被二夫人送到李吉身边作贴身丫环,而后被强拉上床。这一幕一幕往事,让小兰心酸不已。
李吉见其说了一半停住,当下注意到了小兰眼框,不由的说道:“小兰怎么了,是不是提到什么伤心的事了,那既然这样,就不要说了,等到时到了那里再说吧。”
小兰忙说道:“没事的,公子如果想听,小兰找个时间慢慢地告诉公子,现在大少爷还在等着公子去和他学剑呢。”
李吉说道:“对啊,你不说我差一点都忘了。”当下穿好衣服,提着剑就出去了。
练剑无话,几日后,李吉在小兰的陪同下,进入皇宫找七公主,七公主听闻李吉到来,便快步出去迎接,两在皇宫一凉亭上坐下后就聊了起来,李吉开口道:“公主,你借我的《神记》在下已阅读完毕,现在原物奉还。”说罢便双手恭恭敬敬的把书递上。
七公主道:“公子,你既已看完,请问可从中得到了宝藏的去向?”
李吉道:“公主见笑了,其实这不过是一本普通的神魔大战的书罢了,哪有什么跟宝藏有关的线索啊?”
七公主笑道:“李公子看东西真浅显啊,既然外人说这本书有宝藏的线索,当然会注意这其中的细节。”七公主翻到第一章道:“世人认为此书有宝藏,其实不过是因为开篇的一句话,上面说道:创世神欲制伏人间妖魔,故派三神降于三座大山,三山各名为:紫霞山、剑灵山和天龙山。每神各守一宝物,传说只有真命天子之人,方可解开宝物封印而得之。”
李吉听到这说道:“七公主说的这宝藏就是神守着的宝物吗?”
七公主道:“正是,几百年来,世人所追求的不过就是一传说中的宝物而已,其实未必有之,何况就算找到了,还要真命天子才能解开封印,你说那些寻宝之人是不是愚蠢至极啊?纵然得到了,最后还不是只有皇上才能开启,他们这是在为他人作嫁衣裳呢。”
李吉道:“七公主说得有理,李吉自愧不如啊。”
七公主道:“公子,世人不是神,谁都会为名利所困,你也是人自是逃不过这法则,只是你已是将军府里的公子,何必再去想这些不实在的东西,倒不如珍惜眼前,安乐一生呢?”
李吉道:“公主教训的是,李吉自当听从公主的教诲,那我以后有时间就来公主这里喝酒、赏花、下棋、游玩了。”
七公主听罢喜悦之情溢于脸上。
很快冬天来了,大雪飞扬,李吉因可以跟美若天仙的七公主喝酒、下棋、聊天,早已乐不思蜀。小兰跟公主关系也变得甚是融洽,两人亦经常聊天,为此李吉心里不止一次的想过,如果能把七公主和小兰娶来当自己的妻妾,那将是自己一生之中最骄傲的时刻,至于宝藏什么的早就抛到脑后了。
第二年春天,太监总管唐贤,听闻定国将军的三少爷跟七公主走得很近,于是对宋羽道:“宋太师可知李原宝的三少爷最近常跟谁一起吗?”
宋太师道:“公公,南方微州平民暴动,我一直在想办法平定之中,对宫中之事不甚了解。不过,这李原宝的三少爷李吉,我倒是听说,他是一个游手好闲、仗势欺人之人,此等混混跟谁在一起,还不是一个混混啊?”
唐贤道:“没错,以前是现在可不同了。我们一向跟李家不和,可是这李吉最近却和七公主在一起,你说怪不怪?”
宋太师惊道:“什么?跟七公主在一起?”思索了片刻又道:“这怎么可能?这七公主不但美若天仙,而且聪明贤慧、温文而雅,又懂琴棋书画,怎么会跟个小混混在一起?公公是在开玩笑吧?”
唐贤道:“你是当朝太师,只顾处理朝中事务,对宫中之事,自是有所不知了,据我所知,这李吉据说被什么白光击中之后,就性情大变,不但喜好读书、而且还开始习武练剑,他比以前可是进步不少啊。”
宋太师惊问道:“有这种事?”
唐贤道:“这还不算,我听说他们还在府里跟三公主动过手,三公主居然败了。太师,你说这李吉怎么就如此厉害呢?”
宋太师听了之后是越来越感惊奇,三公主的武功,他是知道的,但是思索了片刻后说道:“公公,这人会变,也没什么奇怪的,再说,这李吉就算进步了,似乎也没碍我们什么事,我看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搬倒李原宝,他也不过是个小角色。”
唐贤道:“他是小角色,可小角色遇上大人物就不同了,我可听说七公主对他有意思,这对我们以后搬倒李原宝可是大大不利啊。”
宋太师问道:“什么,不可能吧,你是说七公主对李吉有意思,这太离谱了吧。”
唐贤道:“你也觉得离谱啊,你说这李吉在朝中,哪个王公大臣的公子不比他强啊,人家不是在朝中任官,就是家财万贯,他李吉不就读了几天书,学了几天的剑,这还没官职呢,七公主怎么就喜欢上他了。”
宋太师道:“公公,这事,我们以后再说吧,当下,我还得写奏折向皇上报告微州百姓暴动之事,请皇上速派军前往平定呢。”
唐贤听后说:“微州暴动?有了,宋太师,你要在奏折上写明:请皇上派李原宝前去平叛。”
宋太师不解道:“公公,为什么要派李原宝啊,我们派自己人去不更好吗?难道要让李原宝抢功?”
唐贤道:“我听说微州暴动的百姓是一个叫钟灯会的人带头的,此人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善于带兵,微州官府曾从附近州县调了2000兵马围剿其500人,不但没成功,反而让他越来越强,如今已占领了南方6县。我们派李原宝去,如果兵败,我们可在皇上面治他的罪,如果打胜了,我们在微州积累的财产亦可保全,所以胜负对我们都有好处。另外,在皇上面前,我们要尽可能说叛乱不严重,让皇上少派些兵给李原宝,这样他李原宝要剿灭钟灯会,估计就没那么容易了。”
宋太师道:“说得对,弄不好,他李原宝有可能一去不回了,我这就写奏折去。”
很快,这份奏折在第二天早朝上得到了批准,皇上下了圣旨叫李原宝点兵3万连同当地州县兵力一起平定微州起义。
李原宝拿到圣旨后,召集三个儿子说:“此去微州平叛,皇上只给了3万兵,只怕难以完成圣命,大儿和二儿要随我出征,三儿李吉就留在家中,在我们回来前,不要惹事生非,知道了吗?”
全家人允诺,李原宝继续说道:“几位夫人,如果你们在前线听说我们有什么不测的话,你们要立刻收拾东西,全部离开京师,有多远就走多远。”
大夫人道:“老爷,你何出此言,我听说那微州乱民不过1万余人,你们有3万,还有地方兵力,您又是征战沙场多年将军,你一定会凯旋归来的。”
李建和李成亦说:“是啊,那些不过是乌合之众,普通的暴民而已,父亲何出此言啊。”
李原宝道:“你们真是糊涂蛋,这宋太师的奏折你们也信,我听我的探子来报,微州起义之时不过500人,当地总督调动了地方2000多兵马进行围剿,结果,不但总督命丧敌手,还连丢了6县,如今微州贼兵已超过2万人,而且据险而守,至少也要5万兵力方有胜算,如果今只给了3万,能做到的只能是不丢城,要剿灭,谈何容易啊。”
李原宝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反正你们听到我们的坏消息,就立刻离开京师,宋太师肯定会借题发挥,在皇上面前大进馋言,会抄我们全家的。”转身对李吉道:“吉儿,你是我们家的香火,你千万不能有事啊。”
言毕,李原宝和两个儿子便回去各自收拾东西,准备领军平叛。
李吉这回蒙了,刚过一个冬天事态竟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而且他还变成了香火传人,顿时呆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晚上,李吉无论如何都睡不着,之前还想着安心当三少爷并娶七公主和小兰当妻妾,这才过了一个冬天,却要为自己的性命担忧,心中想到:这个皇上果然昏庸,自古以来都是官逼民反,皇上做得不好,臣民才会反叛,既然都有农民起义了,这南明政权估计也不会长久了,为今之计还是赶快给自己找后路才是上策。
第二日,李原宝带着他的两个儿子率3万兵离开了京师。
李吉送别父亲和两位哥哥后,心中想:万一真如父亲所说,自己就算能保住性命,在这个世界里他能干什么,想活命,只剩一条路,那就是找宝藏。
于是,李吉回到府里开始收拾东西,小兰见到李吉在收拾东西便问:“公子,你要去哪?”
李吉随口答道:“去天龙山。”
小兰不解,问道:“公子,你去天龙山干嘛?”
李吉道:“《神记》里说创世神放了三件宝物在三座山上,天龙山离京师最近,所以我想去看看。”
小兰急忙说道:“为什么?你不是答应公主,不去做那种傻事了吗?为何还要去?”
李吉道:“我说过,如果皇上英明,我可以不去,可是如今天皇上如此昏庸,哪天真把我家抄了,我怎么办?倒不如赌一把,如果找到了,微州之事平定之后,就可以全家辞官,省得整天提心吊胆的,而且就算宝藏是假,我在寻宝的过程中,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安身之所,将来亦可以保住性命,对不对?”
小兰听了也就没再劝下去,只说道:“公子,既然你要去,小兰陪你一起去。”
李吉心中暗喜,但表面假意说道:“小兰,此去寻宝必定困难重重,要受苦的,你不怕吗?”
小兰道:“我小时候吃苦吃贯了,公子都不怕,小兰更不怕了,不管是上刀山,下火海,小兰都愿意永远留在公子身边。”
李吉心里不禁高兴起来,原本他是想叫小兰陪他去的,没想到这位小美人居然主动要求,自然是再好不过,当下说道:“小兰,你对我真好,太谢激你了。”
小兰道:“公子不必谢,这是小兰心甘情愿的,不过既然要走,小兰想去跟七公主辞个行,你看如何?”
李吉道:“对,反正此次一去,没个一年半载是回不来了,是应该跟公主说一声,免得再生误会。”
正说话间忽听得门外有人报:“七公主到——”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小兰说:“宝藏也只是传闻,几百年来又有谁见过,这些东西搞不好正如他人所说,不过是给那些贪婪之人的教训罢了。再说公子你现在又不愁吃穿,何必去寻宝啊?”
李吉叹了一口气道:“等到愁的时候再去寻就来不及了。”
小兰听了自是不解,不过也没说什么。这时,忽然从窗口刮起一阵风,把桌上的《神记》连翻数页,李吉看了一眼,见上面写着:地中河以南三大名山。
李吉问了小兰一句:“我们明这里是否有三座山,分别是紫霞山、剑灵山、天龙山?”
小兰道:“ 当然有了,其中的天龙山就在我的故乡神龙县境内,不过,我小时候经常上山去玩,从未听说过上面有什么宝藏啊?再说公子,你何必放着好好的少爷不做,翻山越岭的寻什么宝啊。”
李吉道:“如果皇上英明,我倒乐意安安心心的当这个三公子,安乐一生,但是就怕皇上昏庸,听了哪个小人的馋言降罪我们全家的时候,到时不但我什么都没有了,只怕性命也难保了,所以,还是趁早打算为好。”
小兰听了既害怕又觉得有几分道理,仍说道:“公子,你千万别乱说话,要是让皇上听到你这样骂他,小心他砍你的头啊。”
李吉顿时想到,古代直说皇上是昏君是要被杀头的,当下说:“你看我一下没注意口无遮拦,以后我会注意的。”
李吉又问:“你小时候经常上山,那上面是否有山洞啊?”
小兰道:“当然有了,我小时候经常和……”说到这,小兰停住了,眼眶有些湿润。何事?前文提到,他在被李吉|强|奸|时,想到了那个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伙伴魏和志,当年魏和志跟她青梅竹马,天天在天龙山上游玩,对她甚好,魏和志本打算娶其过门,但是苦于家里贫寒未能如愿,直至她15岁时被送入定国将军府里当丫环时,魏和志才后悔不已,18岁时被二夫人送到李吉身边作贴身丫环,而后被强拉上床。这一幕一幕往事,让小兰心酸不已。
李吉见其说了一半停住,当下注意到了小兰眼框,不由的说道:“小兰怎么了,是不是提到什么伤心的事了,那既然这样,就不要说了,等到时到了那里再说吧。”
小兰忙说道:“没事的,公子如果想听,小兰找个时间慢慢地告诉公子,现在大少爷还在等着公子去和他学剑呢。”
李吉说道:“对啊,你不说我差一点都忘了。”当下穿好衣服,提着剑就出去了。
练剑无话,几日后,李吉在小兰的陪同下,进入皇宫找七公主,七公主听闻李吉到来,便快步出去迎接,两在皇宫一凉亭上坐下后就聊了起来,李吉开口道:“公主,你借我的《神记》在下已阅读完毕,现在原物奉还。”说罢便双手恭恭敬敬的把书递上。
七公主道:“公子,你既已看完,请问可从中得到了宝藏的去向?”
李吉道:“公主见笑了,其实这不过是一本普通的神魔大战的书罢了,哪有什么跟宝藏有关的线索啊?”
七公主笑道:“李公子看东西真浅显啊,既然外人说这本书有宝藏的线索,当然会注意这其中的细节。”七公主翻到第一章道:“世人认为此书有宝藏,其实不过是因为开篇的一句话,上面说道:创世神欲制伏人间妖魔,故派三神降于三座大山,三山各名为:紫霞山、剑灵山和天龙山。每神各守一宝物,传说只有真命天子之人,方可解开宝物封印而得之。”
李吉听到这说道:“七公主说的这宝藏就是神守着的宝物吗?”
七公主道:“正是,几百年来,世人所追求的不过就是一传说中的宝物而已,其实未必有之,何况就算找到了,还要真命天子才能解开封印,你说那些寻宝之人是不是愚蠢至极啊?纵然得到了,最后还不是只有皇上才能开启,他们这是在为他人作嫁衣裳呢。”
李吉道:“七公主说得有理,李吉自愧不如啊。”
七公主道:“公子,世人不是神,谁都会为名利所困,你也是人自是逃不过这法则,只是你已是将军府里的公子,何必再去想这些不实在的东西,倒不如珍惜眼前,安乐一生呢?”
李吉道:“公主教训的是,李吉自当听从公主的教诲,那我以后有时间就来公主这里喝酒、赏花、下棋、游玩了。”
七公主听罢喜悦之情溢于脸上。
很快冬天来了,大雪飞扬,李吉因可以跟美若天仙的七公主喝酒、下棋、聊天,早已乐不思蜀。小兰跟公主关系也变得甚是融洽,两人亦经常聊天,为此李吉心里不止一次的想过,如果能把七公主和小兰娶来当自己的妻妾,那将是自己一生之中最骄傲的时刻,至于宝藏什么的早就抛到脑后了。
第二年春天,太监总管唐贤,听闻定国将军的三少爷跟七公主走得很近,于是对宋羽道:“宋太师可知李原宝的三少爷最近常跟谁一起吗?”
宋太师道:“公公,南方微州平民暴动,我一直在想办法平定之中,对宫中之事不甚了解。不过,这李原宝的三少爷李吉,我倒是听说,他是一个游手好闲、仗势欺人之人,此等混混跟谁在一起,还不是一个混混啊?”
唐贤道:“没错,以前是现在可不同了。我们一向跟李家不和,可是这李吉最近却和七公主在一起,你说怪不怪?”
宋太师惊道:“什么?跟七公主在一起?”思索了片刻又道:“这怎么可能?这七公主不但美若天仙,而且聪明贤慧、温文而雅,又懂琴棋书画,怎么会跟个小混混在一起?公公是在开玩笑吧?”
唐贤道:“你是当朝太师,只顾处理朝中事务,对宫中之事,自是有所不知了,据我所知,这李吉据说被什么白光击中之后,就性情大变,不但喜好读书、而且还开始习武练剑,他比以前可是进步不少啊。”
宋太师惊问道:“有这种事?”
唐贤道:“这还不算,我听说他们还在府里跟三公主动过手,三公主居然败了。太师,你说这李吉怎么就如此厉害呢?”
宋太师听了之后是越来越感惊奇,三公主的武功,他是知道的,但是思索了片刻后说道:“公公,这人会变,也没什么奇怪的,再说,这李吉就算进步了,似乎也没碍我们什么事,我看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搬倒李原宝,他也不过是个小角色。”
唐贤道:“他是小角色,可小角色遇上大人物就不同了,我可听说七公主对他有意思,这对我们以后搬倒李原宝可是大大不利啊。”
宋太师问道:“什么,不可能吧,你是说七公主对李吉有意思,这太离谱了吧。”
唐贤道:“你也觉得离谱啊,你说这李吉在朝中,哪个王公大臣的公子不比他强啊,人家不是在朝中任官,就是家财万贯,他李吉不就读了几天书,学了几天的剑,这还没官职呢,七公主怎么就喜欢上他了。”
宋太师道:“公公,这事,我们以后再说吧,当下,我还得写奏折向皇上报告微州百姓暴动之事,请皇上速派军前往平定呢。”
唐贤听后说:“微州暴动?有了,宋太师,你要在奏折上写明:请皇上派李原宝前去平叛。”
宋太师不解道:“公公,为什么要派李原宝啊,我们派自己人去不更好吗?难道要让李原宝抢功?”
唐贤道:“我听说微州暴动的百姓是一个叫钟灯会的人带头的,此人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善于带兵,微州官府曾从附近州县调了2000兵马围剿其500人,不但没成功,反而让他越来越强,如今已占领了南方6县。我们派李原宝去,如果兵败,我们可在皇上面治他的罪,如果打胜了,我们在微州积累的财产亦可保全,所以胜负对我们都有好处。另外,在皇上面前,我们要尽可能说叛乱不严重,让皇上少派些兵给李原宝,这样他李原宝要剿灭钟灯会,估计就没那么容易了。”
宋太师道:“说得对,弄不好,他李原宝有可能一去不回了,我这就写奏折去。”
很快,这份奏折在第二天早朝上得到了批准,皇上下了圣旨叫李原宝点兵3万连同当地州县兵力一起平定微州起义。
李原宝拿到圣旨后,召集三个儿子说:“此去微州平叛,皇上只给了3万兵,只怕难以完成圣命,大儿和二儿要随我出征,三儿李吉就留在家中,在我们回来前,不要惹事生非,知道了吗?”
全家人允诺,李原宝继续说道:“几位夫人,如果你们在前线听说我们有什么不测的话,你们要立刻收拾东西,全部离开京师,有多远就走多远。”
大夫人道:“老爷,你何出此言,我听说那微州乱民不过1万余人,你们有3万,还有地方兵力,您又是征战沙场多年将军,你一定会凯旋归来的。”
李建和李成亦说:“是啊,那些不过是乌合之众,普通的暴民而已,父亲何出此言啊。”
李原宝道:“你们真是糊涂蛋,这宋太师的奏折你们也信,我听我的探子来报,微州起义之时不过500人,当地总督调动了地方2000多兵马进行围剿,结果,不但总督命丧敌手,还连丢了6县,如今微州贼兵已超过2万人,而且据险而守,至少也要5万兵力方有胜算,如果今只给了3万,能做到的只能是不丢城,要剿灭,谈何容易啊。”
李原宝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反正你们听到我们的坏消息,就立刻离开京师,宋太师肯定会借题发挥,在皇上面前大进馋言,会抄我们全家的。”转身对李吉道:“吉儿,你是我们家的香火,你千万不能有事啊。”
言毕,李原宝和两个儿子便回去各自收拾东西,准备领军平叛。
李吉这回蒙了,刚过一个冬天事态竟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而且他还变成了香火传人,顿时呆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晚上,李吉无论如何都睡不着,之前还想着安心当三少爷并娶七公主和小兰当妻妾,这才过了一个冬天,却要为自己的性命担忧,心中想到:这个皇上果然昏庸,自古以来都是官逼民反,皇上做得不好,臣民才会反叛,既然都有农民起义了,这南明政权估计也不会长久了,为今之计还是赶快给自己找后路才是上策。
第二日,李原宝带着他的两个儿子率3万兵离开了京师。
李吉送别父亲和两位哥哥后,心中想:万一真如父亲所说,自己就算能保住性命,在这个世界里他能干什么,想活命,只剩一条路,那就是找宝藏。
于是,李吉回到府里开始收拾东西,小兰见到李吉在收拾东西便问:“公子,你要去哪?”
李吉随口答道:“去天龙山。”
小兰不解,问道:“公子,你去天龙山干嘛?”
李吉道:“《神记》里说创世神放了三件宝物在三座山上,天龙山离京师最近,所以我想去看看。”
小兰急忙说道:“为什么?你不是答应公主,不去做那种傻事了吗?为何还要去?”
李吉道:“我说过,如果皇上英明,我可以不去,可是如今天皇上如此昏庸,哪天真把我家抄了,我怎么办?倒不如赌一把,如果找到了,微州之事平定之后,就可以全家辞官,省得整天提心吊胆的,而且就算宝藏是假,我在寻宝的过程中,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安身之所,将来亦可以保住性命,对不对?”
小兰听了也就没再劝下去,只说道:“公子,既然你要去,小兰陪你一起去。”
李吉心中暗喜,但表面假意说道:“小兰,此去寻宝必定困难重重,要受苦的,你不怕吗?”
小兰道:“我小时候吃苦吃贯了,公子都不怕,小兰更不怕了,不管是上刀山,下火海,小兰都愿意永远留在公子身边。”
李吉心里不禁高兴起来,原本他是想叫小兰陪他去的,没想到这位小美人居然主动要求,自然是再好不过,当下说道:“小兰,你对我真好,太谢激你了。”
小兰道:“公子不必谢,这是小兰心甘情愿的,不过既然要走,小兰想去跟七公主辞个行,你看如何?”
李吉道:“对,反正此次一去,没个一年半载是回不来了,是应该跟公主说一声,免得再生误会。”
正说话间忽听得门外有人报:“七公主到——”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