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7眷属
什么叫作福祸相依,什么叫作乐极生悲,贾母这次是明白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本以为敏儿生下女儿是敏儿的福气,但这个孩子竟然是敏儿的催命符,贾母想到刚刚送来敏儿亲笔的书信,眼泪一滴滴流了下来。
敏儿信中提到她已经命不久矣,希望母亲可以帮她照拂黛玉,希望母亲可以把黛玉接到京城中来。贾母知道自家女儿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个女儿,以前敏儿在林家一直都是报喜不报忧,敏儿到底过的如何,贾母并不知晓。但这次敏儿的信中却没有了从前的粉饰太平,这次的信上,敏儿主动提起在林家这些年来的日子,贾母一直不清楚的事情。
贾母不知道她曾经害了她的女儿,如果不是女儿恰好那个时候怀有了身孕,女儿早已经彻底消失在林家。怎么会是这样,贾母看着手上的信,有了一个主意。在敏儿这一胎生下女儿的时候,贾母就有过这个念头,想要亲上加亲,二房的宝玉和黛玉年龄相当,门当户对,外孙女成为孙媳妇也是一场美谈。当时虽然有个这个念头,倒也准备之后等过些年再说两个孩子的年龄太小,这些事情还要十多年以后,但如今敏儿这个模样,这个念头又浮了上来。贾敏到底没有熬过这次阎王的召唤,贾珍快马加鞭到了江南的时候,正好是贾敏的头七。
“老爷,京城贾家来人,奴才已经把人安置到了大厅,老爷您?”林如海听到京城来人,第一反应是荣国府贾敏的亲人来凭吊贾敏,起身整理一下衣服,向着大厅走去。走进大厅,林如海看到背对着他的一个身影,那个身影虽然陌生,但那种感觉却是如此的熟悉,林如海的腿后退了几步,心跳越来越快,不敢相信他的眼睛,也不敢开口了,生怕这一切都只是一个梦境,一旦开口出声,眼前的身影就会在消失不见。
贾珍听到由远及近的脚步声,也听到后面那个人呼吸声,想到那个人惊愕的模样,贾珍转过身来,提前开口道:“学生贾珍见过恩师。”即使两个人已经坐在书房良久,林如海的眼睛仍然贪婪的停留在贾珍的容颜上,十年整整十年的时间,贾珍和他所画的那些画像上的模样完全不同,到底是画像,只是心中所想,怎么能比得上真人在他面前。对于贾珍为什么会来到江南,贾珍这是所来又是为了何事,林如海都没有发问,这次就容林如海放肆一次,这些政事,可以稍后再谈,他只是想好好的什么都不做不想的呆在书房,只有他和贾珍两人。“先生,一转眼京城一别到如今已经整整十个春秋,学生这些年来一直都很牵挂先生。先生到千里之外的江南任职,学生很想陪伴先生,继续在先生身边,让先生教导,只是这到底是一个奢望。那个时候的学生没有任何的资格可以站在先生身边,学生和先生相同,都有着属于各自的责任,也是那个时候学生坚定了一个信念,这十年来学生都是为着这个信念而努力,直到今日学生终于再一次站到先生面前……”贾珍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来,林如海从贾珍突然站起来开口,心中就已经有了征兆,这一天到底还是来了,他的心思早在很多年前在江南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之前有着种种的顾虑,但眼下当真的面对这个事情的时候,这些顾虑却都成不了阻止他们的障碍。林如海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这一次他也许不应该在退缩,穿越到这里以来,他都是顺应本心而为,这次倒不如也顺从内心的意思。和林如海十指交缠的贾珍想到最后表白的那一幕还觉得有些好笑,虽能想到计划完美的表白最后却是以那么一个笑话收场,林如海突然站起身,却没有注意到贾珍离他越来越近,逐渐低下来的头,于是悲剧出现了,只听到贾珍和林如海同时哎呦一声,后退分开的两个人看着对方狼狈的模样,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后来的话两个人都没有明说,互相既然已经了解心意,其他的事情也就没有那么重要,双方都已经是成年人,那些甜言蜜语,誓言承诺都已经不再重要,只要双方心中又对方就好。和林如海甜甜蜜蜜的用过晚饭之后,贾珍才说出这次来的正事。
贾珍这次明里是奉皇命而来,但私下里面他和林如海共同投效的皇子却也是有命令让贾珍传递给林如海。“江南这边已经稳妥,有我在这里,倒是不必担忧。
但如果可以的话,我倒是想离开这里。”林如海开口说出心中的想法,这不仅仅是他不想和贾珍分开,更是出于对自身的考虑,他在江南已经呆上十年,把江南治理的井井有条,在皇子没有登基的时候这些是林如海的功绩,但等到皇子登基之后,这些功绩却是一把双刃剑,很可能让林如海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古人已经用种种先例来说明这个,熟读史书的林如海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也许也到了时候离开江南,当年前世的林如海是病死在江南,他可不希望他也是这样的下场。林如海把心中的顾虑讲给了贾珍,得到贾珍的认同,林如海如果可以回京,对于贾珍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只是这个事情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是很有难度,需要好好思考一番才是。
第二日林母看着前来请安的贾珍,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于林如海的学生贾珍,林母很是满意,尤其是在知道贾珍金榜题名考中了探花,没有糟蹋了林如海的声名,这一点更是让林母满意非常。贾珍是林如海的学生,未来仕途上自然会和自家儿子互为倚靠,这些年来儿子在江南做的很好,但到底江南不是京城,远离权力核心,朝廷的动荡也不能迅速了解,妥善应对,这是林母很为林如海担忧的事情。但有了在翰林院的当差的贾珍,这些就不再是困难。
这些年来林母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林母,在江南这十年的时间,林母已经学会为林如海的仕途考虑,不再是之前那个只关心内宅的老太太。要知道林如海在江南是封疆大吏,每日都要应付上峰和下属的亲眷,而本应该出面招待的贾敏,又总是报病,林母无奈之下只能站出来为林如海处理这些女眷的事情。还好当初在京城的时候,被贾珍的母亲张氏领进了张氏之前的那个贵妇人的圈子,那个时候的经历让林母较快时间适应了江南官员女眷的交往,也是在这种你来我往的试探和较量中,林母懂的了许多之前不懂的事情。“
老太太,老爷,姑娘那边的奶娘派人来说,姑娘的烧这次是退了。”“总算退了,老太太我也就放心了,玉儿这个丫头一向体弱,这些日子府上忙着媳妇的事情,倒是疏忽了玉儿。玉儿和媳母女连心,还好谢天谢地。”前几日贾敏过世的那一日,也许是母女心有感应,虽然黛玉才仅仅六个月,什么都不懂。但贾敏过世,黛玉却是大病了一场,这些日子林家不仅仅是要忙着贾敏的丧事,还要请郎中为黛玉调养,生怕黛玉就这么走了贾敏的后尘。
还好黛玉的情况很快就控制住了,这些日子一日好过一日,今日烧也退了,林母和林如海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姑娘,这可是林黛玉,想到林黛玉,贾珍很自然联想到贾敏过世,林黛玉是否会去京城荣国府,今生贾敏比起前世走的时候要早上好几年,事情是否还会走到之前,出于对林如海的了解,贾珍很清楚林如海是不会同意林黛玉去荣国府,和贾宝玉扯上关系的。
“玉儿这么小,我自然不会让她去那里,虽然有些对不起夫人,但也只能这样了。玉儿是我唯一的女儿,我这个做父亲的自然不会让女儿受任何的委屈,不说玉儿还在襁褓,就是玉儿在大一些,荣国府那个地方也不是玉儿一个小姑娘能去的。”
虽然因为贾珍的事情,林如海对于宁国府改观,但那仅仅是宁国府,对于荣国府,林如海仍然没有任何的好印象,荣国府那些人是什么模样,林如海很清楚,他不愿意让自家女儿变成另一个样子,更何况林家有能力教导养育玉儿,又何必要麻烦一个外人。贾珍看着摇篮里面瘦弱的黛玉,虽然已经六个月却只有其他孩子三个月大小,苍白的脸上紧紧皱着眉头,看起来在睡梦中也不能平静。
刚才和林如海谈过,贾珍已经知道这个小女婴的未来已经改变,她在也不用寄人篱下,也不会再和那个烂石头扯上关系。咚,咚两声,林如海和贾珍回头的时候,就看到两个少年紧张低下头,两个少年发现林如海和贾珍注意到他们,垂着头走了进去、他们只是想看看妹妹,听丫鬟们说妹妹病好了,他们两个就准备偷偷来看看妹妹,没想到却是遇到了父亲,他们两个一时惊恐,想要悄悄离开,却是脚下一滑,踢到了东西,被父亲发现。
“你们两个怎么在这里,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听先生上课?”林如海看着垂着头进来的兄弟两人,脸色阴沉了下来。严父慈母,林如海对两个儿子要求一向严格,玉不琢不成器,他们两个是林家未来的希望,绝不能对他们有任何的放松,否则是要害了他们。也是这个原因,兄弟两个才会如痴惊慌失措,他们只是想看看妹妹,先生那里也是做好了功课才出来的。但这些借口在看到林如海阴沉下来的脸,长了张嘴,却不知道要如何开口。
站在一旁的贾珍倒是没想到今日会看到林如海另一幕。虽然他也曾是林如海的学生,但对着贾珍这个学生的时候,林如海却不是如今这个样子。
“先生,我想两位师弟定然是做好功课才来,他们也是关心妹妹才会这样,兄妹之间如此相亲相爱,着实让人羡慕,先生真是好福气。”面对着贾珍开口解围,兄弟两人抬头露出感激的眼神,今日早上听人说父亲的学生从京城来看父亲,估计就是眼前的这个,他就是当今的探花郎,和父亲一样金榜题名的探花郎,兄弟两人曾经听很多人讲过贾珍的故事,也在心中暗暗勾勒出贾珍的容貌气度,总算今日看到这位大师兄了。
贾珍是继承父亲衣钵的大师兄,父亲虽然从来没有在他们两人面前提到这位师兄,但其他人却总是提及这些,尤其是祖母,经常给他们讲师兄的事情,也是这样,两兄弟即使没有见过贾珍,但贾珍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林如海瞪了一眼贾珍,给了贾珍面子,没有在追究今日的事情。
这两个兄弟这些年来一直都是他们两人,如今多了一个妹妹,两个人倒是欢喜不已,妹妹体弱多病,兄弟两人也跟着担忧,生怕妹妹会和母亲似的离开人世。他们口中的母亲就是黛玉的生母贾敏,对于这位母亲,在两兄弟心目中母亲永远都是惨白的脸色,在院子中调养。
作为儿子每日都要去给母亲请安,但为了母亲调养身子,两个人请安的日子也从原来一日两次到后来的三日一次。母亲怀有身孕的时候,他们兄弟也曾经恐惧担忧过,到底不是小孩子,懂事的时候就知道他们都是庶出,生育他们的姨娘全都不在了,他们两兄弟都是养在祖母的身边。
两兄弟仅仅相差四个月,从小一起长大的他们感情很好,府上这么多年又只有他们两人,从没有对她们提起庶出的身份,他们两个渐渐也就忘记了这些,直到贾敏再一次怀有身孕,才让这两兄弟多了一分危机感。
敏儿信中提到她已经命不久矣,希望母亲可以帮她照拂黛玉,希望母亲可以把黛玉接到京城中来。贾母知道自家女儿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个女儿,以前敏儿在林家一直都是报喜不报忧,敏儿到底过的如何,贾母并不知晓。但这次敏儿的信中却没有了从前的粉饰太平,这次的信上,敏儿主动提起在林家这些年来的日子,贾母一直不清楚的事情。
贾母不知道她曾经害了她的女儿,如果不是女儿恰好那个时候怀有了身孕,女儿早已经彻底消失在林家。怎么会是这样,贾母看着手上的信,有了一个主意。在敏儿这一胎生下女儿的时候,贾母就有过这个念头,想要亲上加亲,二房的宝玉和黛玉年龄相当,门当户对,外孙女成为孙媳妇也是一场美谈。当时虽然有个这个念头,倒也准备之后等过些年再说两个孩子的年龄太小,这些事情还要十多年以后,但如今敏儿这个模样,这个念头又浮了上来。贾敏到底没有熬过这次阎王的召唤,贾珍快马加鞭到了江南的时候,正好是贾敏的头七。
“老爷,京城贾家来人,奴才已经把人安置到了大厅,老爷您?”林如海听到京城来人,第一反应是荣国府贾敏的亲人来凭吊贾敏,起身整理一下衣服,向着大厅走去。走进大厅,林如海看到背对着他的一个身影,那个身影虽然陌生,但那种感觉却是如此的熟悉,林如海的腿后退了几步,心跳越来越快,不敢相信他的眼睛,也不敢开口了,生怕这一切都只是一个梦境,一旦开口出声,眼前的身影就会在消失不见。
贾珍听到由远及近的脚步声,也听到后面那个人呼吸声,想到那个人惊愕的模样,贾珍转过身来,提前开口道:“学生贾珍见过恩师。”即使两个人已经坐在书房良久,林如海的眼睛仍然贪婪的停留在贾珍的容颜上,十年整整十年的时间,贾珍和他所画的那些画像上的模样完全不同,到底是画像,只是心中所想,怎么能比得上真人在他面前。对于贾珍为什么会来到江南,贾珍这是所来又是为了何事,林如海都没有发问,这次就容林如海放肆一次,这些政事,可以稍后再谈,他只是想好好的什么都不做不想的呆在书房,只有他和贾珍两人。“先生,一转眼京城一别到如今已经整整十个春秋,学生这些年来一直都很牵挂先生。先生到千里之外的江南任职,学生很想陪伴先生,继续在先生身边,让先生教导,只是这到底是一个奢望。那个时候的学生没有任何的资格可以站在先生身边,学生和先生相同,都有着属于各自的责任,也是那个时候学生坚定了一个信念,这十年来学生都是为着这个信念而努力,直到今日学生终于再一次站到先生面前……”贾珍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来,林如海从贾珍突然站起来开口,心中就已经有了征兆,这一天到底还是来了,他的心思早在很多年前在江南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之前有着种种的顾虑,但眼下当真的面对这个事情的时候,这些顾虑却都成不了阻止他们的障碍。林如海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这一次他也许不应该在退缩,穿越到这里以来,他都是顺应本心而为,这次倒不如也顺从内心的意思。和林如海十指交缠的贾珍想到最后表白的那一幕还觉得有些好笑,虽能想到计划完美的表白最后却是以那么一个笑话收场,林如海突然站起身,却没有注意到贾珍离他越来越近,逐渐低下来的头,于是悲剧出现了,只听到贾珍和林如海同时哎呦一声,后退分开的两个人看着对方狼狈的模样,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后来的话两个人都没有明说,互相既然已经了解心意,其他的事情也就没有那么重要,双方都已经是成年人,那些甜言蜜语,誓言承诺都已经不再重要,只要双方心中又对方就好。和林如海甜甜蜜蜜的用过晚饭之后,贾珍才说出这次来的正事。
贾珍这次明里是奉皇命而来,但私下里面他和林如海共同投效的皇子却也是有命令让贾珍传递给林如海。“江南这边已经稳妥,有我在这里,倒是不必担忧。
但如果可以的话,我倒是想离开这里。”林如海开口说出心中的想法,这不仅仅是他不想和贾珍分开,更是出于对自身的考虑,他在江南已经呆上十年,把江南治理的井井有条,在皇子没有登基的时候这些是林如海的功绩,但等到皇子登基之后,这些功绩却是一把双刃剑,很可能让林如海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古人已经用种种先例来说明这个,熟读史书的林如海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也许也到了时候离开江南,当年前世的林如海是病死在江南,他可不希望他也是这样的下场。林如海把心中的顾虑讲给了贾珍,得到贾珍的认同,林如海如果可以回京,对于贾珍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只是这个事情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是很有难度,需要好好思考一番才是。
第二日林母看着前来请安的贾珍,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于林如海的学生贾珍,林母很是满意,尤其是在知道贾珍金榜题名考中了探花,没有糟蹋了林如海的声名,这一点更是让林母满意非常。贾珍是林如海的学生,未来仕途上自然会和自家儿子互为倚靠,这些年来儿子在江南做的很好,但到底江南不是京城,远离权力核心,朝廷的动荡也不能迅速了解,妥善应对,这是林母很为林如海担忧的事情。但有了在翰林院的当差的贾珍,这些就不再是困难。
这些年来林母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林母,在江南这十年的时间,林母已经学会为林如海的仕途考虑,不再是之前那个只关心内宅的老太太。要知道林如海在江南是封疆大吏,每日都要应付上峰和下属的亲眷,而本应该出面招待的贾敏,又总是报病,林母无奈之下只能站出来为林如海处理这些女眷的事情。还好当初在京城的时候,被贾珍的母亲张氏领进了张氏之前的那个贵妇人的圈子,那个时候的经历让林母较快时间适应了江南官员女眷的交往,也是在这种你来我往的试探和较量中,林母懂的了许多之前不懂的事情。“
老太太,老爷,姑娘那边的奶娘派人来说,姑娘的烧这次是退了。”“总算退了,老太太我也就放心了,玉儿这个丫头一向体弱,这些日子府上忙着媳妇的事情,倒是疏忽了玉儿。玉儿和媳母女连心,还好谢天谢地。”前几日贾敏过世的那一日,也许是母女心有感应,虽然黛玉才仅仅六个月,什么都不懂。但贾敏过世,黛玉却是大病了一场,这些日子林家不仅仅是要忙着贾敏的丧事,还要请郎中为黛玉调养,生怕黛玉就这么走了贾敏的后尘。
还好黛玉的情况很快就控制住了,这些日子一日好过一日,今日烧也退了,林母和林如海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姑娘,这可是林黛玉,想到林黛玉,贾珍很自然联想到贾敏过世,林黛玉是否会去京城荣国府,今生贾敏比起前世走的时候要早上好几年,事情是否还会走到之前,出于对林如海的了解,贾珍很清楚林如海是不会同意林黛玉去荣国府,和贾宝玉扯上关系的。
“玉儿这么小,我自然不会让她去那里,虽然有些对不起夫人,但也只能这样了。玉儿是我唯一的女儿,我这个做父亲的自然不会让女儿受任何的委屈,不说玉儿还在襁褓,就是玉儿在大一些,荣国府那个地方也不是玉儿一个小姑娘能去的。”
虽然因为贾珍的事情,林如海对于宁国府改观,但那仅仅是宁国府,对于荣国府,林如海仍然没有任何的好印象,荣国府那些人是什么模样,林如海很清楚,他不愿意让自家女儿变成另一个样子,更何况林家有能力教导养育玉儿,又何必要麻烦一个外人。贾珍看着摇篮里面瘦弱的黛玉,虽然已经六个月却只有其他孩子三个月大小,苍白的脸上紧紧皱着眉头,看起来在睡梦中也不能平静。
刚才和林如海谈过,贾珍已经知道这个小女婴的未来已经改变,她在也不用寄人篱下,也不会再和那个烂石头扯上关系。咚,咚两声,林如海和贾珍回头的时候,就看到两个少年紧张低下头,两个少年发现林如海和贾珍注意到他们,垂着头走了进去、他们只是想看看妹妹,听丫鬟们说妹妹病好了,他们两个就准备偷偷来看看妹妹,没想到却是遇到了父亲,他们两个一时惊恐,想要悄悄离开,却是脚下一滑,踢到了东西,被父亲发现。
“你们两个怎么在这里,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听先生上课?”林如海看着垂着头进来的兄弟两人,脸色阴沉了下来。严父慈母,林如海对两个儿子要求一向严格,玉不琢不成器,他们两个是林家未来的希望,绝不能对他们有任何的放松,否则是要害了他们。也是这个原因,兄弟两个才会如痴惊慌失措,他们只是想看看妹妹,先生那里也是做好了功课才出来的。但这些借口在看到林如海阴沉下来的脸,长了张嘴,却不知道要如何开口。
站在一旁的贾珍倒是没想到今日会看到林如海另一幕。虽然他也曾是林如海的学生,但对着贾珍这个学生的时候,林如海却不是如今这个样子。
“先生,我想两位师弟定然是做好功课才来,他们也是关心妹妹才会这样,兄妹之间如此相亲相爱,着实让人羡慕,先生真是好福气。”面对着贾珍开口解围,兄弟两人抬头露出感激的眼神,今日早上听人说父亲的学生从京城来看父亲,估计就是眼前的这个,他就是当今的探花郎,和父亲一样金榜题名的探花郎,兄弟两人曾经听很多人讲过贾珍的故事,也在心中暗暗勾勒出贾珍的容貌气度,总算今日看到这位大师兄了。
贾珍是继承父亲衣钵的大师兄,父亲虽然从来没有在他们两人面前提到这位师兄,但其他人却总是提及这些,尤其是祖母,经常给他们讲师兄的事情,也是这样,两兄弟即使没有见过贾珍,但贾珍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林如海瞪了一眼贾珍,给了贾珍面子,没有在追究今日的事情。
这两个兄弟这些年来一直都是他们两人,如今多了一个妹妹,两个人倒是欢喜不已,妹妹体弱多病,兄弟两人也跟着担忧,生怕妹妹会和母亲似的离开人世。他们口中的母亲就是黛玉的生母贾敏,对于这位母亲,在两兄弟心目中母亲永远都是惨白的脸色,在院子中调养。
作为儿子每日都要去给母亲请安,但为了母亲调养身子,两个人请安的日子也从原来一日两次到后来的三日一次。母亲怀有身孕的时候,他们兄弟也曾经恐惧担忧过,到底不是小孩子,懂事的时候就知道他们都是庶出,生育他们的姨娘全都不在了,他们两兄弟都是养在祖母的身边。
两兄弟仅仅相差四个月,从小一起长大的他们感情很好,府上这么多年又只有他们两人,从没有对她们提起庶出的身份,他们两个渐渐也就忘记了这些,直到贾敏再一次怀有身孕,才让这两兄弟多了一分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