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回:那是少女薄春衫 4
我出生于长安,却在将近十六岁时才第一次看见它真正的面容。从马车上下来后,我跟随着李恪,就像一个纯粹的陌生人,畏首畏脚地穿析于长安城狂放情趣的夜市,慌张地面对市井呈予我最声势浩大的热情。
在宫里,父皇和杨妃总是夸我充满了蓬勃的生机,让人心生愉悦。可这样的活力第一次让我遭受了惊讶,走在车水马龙的朱雀大街上,宫廷生活忽然在我心里愈发变得乏味而苍白。
莲花、玉兔、牡丹……各色花灯灯影幢幢,晃花了我的眼。我走马观花般看着,长安城的百姓们隐藏在各式动人的面具下,友善地同我开着亲切的玩笑。
轰——
夜空上方骤然一声巨响,五色的焰火璀璨绽放,将大唐王都长安照得如白昼一般。火树银花相映红,无数条弧光,散落在漫天繁华如星,划破夜色岑寂。
宴众百姓被焰火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纷纷仰首观望。我也吃惊地看着这样的场景,仰头与身材颀长的李恪相视笑着,溢不住的欢喜。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长安城经过多年积淀,商贾富庶,街道上琳琅满目,胡乐与琵琶声声入耳,胡旋舞热辣妖娆。从朱雀大街而来,沿路灯火通明,酒肆乐坊数不胜数,各坊中胡女如云。在东市,除了各色店铺之外,街边还有不少杂耍艺人。我自小长在宫里,如何看过这般繁华街景。一时间开心得大呼小叫,看了这头又看那头。
此时一个杂耍艺人正躺在地上踢一个陶罐,随着他脚部的动作,偌大的陶罐被越踢越高,却每次皆能稳稳地落于他脚底。我看得高兴坏了,扯着李恪的袖子大声笑闹。
“嬿婉,开心吗?”李恪掏出几文钱扔给那班主,拉着我挤出人群。
我咬了一大口从升平坊买的胡饼,拼命点头,说:“好三哥,太好玩了!死父皇,就不肯让我出来,长安城真的很好玩啊!”
我们又去永昌坊的茶肆听说书,看说书先生口沫横飞,讲到西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如何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部,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万余人,全部占领河西走廊。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
我笑着顶了一下李恪的肩膀,悄声道:“我们大唐的卫国公李靖将军还灭萧铣,平突厥、吐谷浑呢,车骑将军侯君集不也降服了突厥军,打通了去往西域的各个通道,是不?”
他稍显得意地点点头。
夜响刀环匹马驰,秣马厉兵,千军万马陪侍……这世上每朝每代的英武之人比比皆是,甭说李靖侯君集,我瞧着三哥也是英雄出少年。年纪轻轻便被封为吴王,他的那一柄剑,一出手快得如同闪电,无论打仗狩猎,皆不在话下。若是比起卫青霍去病,哼,还指不定谁输谁赢呢。
走出茶肆的时候,我低头踢着石子,石子一跳一跳,就像蹴鞠一样。李恪就是蹴鞠的高手,小小的皮球在他足尖,像是活物一般,任他踢出好多种花样。我并不会蹴鞠,也没有学过,因为父皇和李恪都不肯教我,也不肯让别人教我,我都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的小气。那时李恪的母妃杨妃娘娘就会劝我说,女孩子玩蹴鞠是不识大体的。可什么是大体?绣花弹琴就是大体?这么好玩的物什女孩子竟然不能学,真是太无趣了。
我用力稍大,一脚将石子踢进了阴沟里,“扑通”一响,我才发现自己竟然已经不知不觉走到了西市的人流之中。两边都是穿流不息的人群,这里坊市的屋子也建得很是繁复高大,我却突然觉得有点儿害怕。
回过头去看,竟然没有找到李恪。
“三哥!三哥!你在哪儿?”
往来都是戴着面具或是来自各国的人流,汉人、波斯人、龟兹人、新罗人……我曾在宫里的宴会上见过来自各国的贵宾来使,分得清他们容貌和衣着的特征,可此时分辨来分辨去,就是找不见李恪的身影。
一片喧嚣,我的声音已被湮没其中,纵使再大声,他也不可能听得见。
我前所未有地恐慌起来,因为我已经记不得回去的路。再者,没有李恪的腰牌,我该怎么回宫呢?若是被父皇知道我一夜都不归,还穿着男子的常服……
自记事起,李恪一直和我形影不离,从来没有这样不声不响离开过我,现在他突然不见了。我一下子慌了手脚。
(注1:胡旋舞—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之一。此舞的传入,史书中多有记载,主要来自西域的康国、史国和米国等。胡旋舞节拍鲜明奔腾欢快,多旋转蹬踏,故名胡旋。伴奏音乐以打击乐为主,与它快速的节奏、刚劲的风格相适应的。《胡旋舞》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来的西域旋转性的舞种。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胡腾》诗“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李端《胡腾儿》诗“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白居易《新乐府·胡旋女》“胡旋女,出康居。弦歌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注2:胡饼—即馕。唐代,啮胡饼已经成了一种最时髦的享受。《旧唐书》:“贵人御馔,尽供胡食”。所谓“胡食”的种类,慧琳《一切经音义》第三十七卷“陀罗尼集”第十二说:此油饼本是胡食,中国效之,微有改变,所以近代亦有此名,诸儒随意制字,未知孰是。胡食者,即毕罗、烧饼、胡饼、搭纳等。)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在宫里,父皇和杨妃总是夸我充满了蓬勃的生机,让人心生愉悦。可这样的活力第一次让我遭受了惊讶,走在车水马龙的朱雀大街上,宫廷生活忽然在我心里愈发变得乏味而苍白。
莲花、玉兔、牡丹……各色花灯灯影幢幢,晃花了我的眼。我走马观花般看着,长安城的百姓们隐藏在各式动人的面具下,友善地同我开着亲切的玩笑。
轰——
夜空上方骤然一声巨响,五色的焰火璀璨绽放,将大唐王都长安照得如白昼一般。火树银花相映红,无数条弧光,散落在漫天繁华如星,划破夜色岑寂。
宴众百姓被焰火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纷纷仰首观望。我也吃惊地看着这样的场景,仰头与身材颀长的李恪相视笑着,溢不住的欢喜。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长安城经过多年积淀,商贾富庶,街道上琳琅满目,胡乐与琵琶声声入耳,胡旋舞热辣妖娆。从朱雀大街而来,沿路灯火通明,酒肆乐坊数不胜数,各坊中胡女如云。在东市,除了各色店铺之外,街边还有不少杂耍艺人。我自小长在宫里,如何看过这般繁华街景。一时间开心得大呼小叫,看了这头又看那头。
此时一个杂耍艺人正躺在地上踢一个陶罐,随着他脚部的动作,偌大的陶罐被越踢越高,却每次皆能稳稳地落于他脚底。我看得高兴坏了,扯着李恪的袖子大声笑闹。
“嬿婉,开心吗?”李恪掏出几文钱扔给那班主,拉着我挤出人群。
我咬了一大口从升平坊买的胡饼,拼命点头,说:“好三哥,太好玩了!死父皇,就不肯让我出来,长安城真的很好玩啊!”
我们又去永昌坊的茶肆听说书,看说书先生口沫横飞,讲到西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如何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部,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万余人,全部占领河西走廊。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
我笑着顶了一下李恪的肩膀,悄声道:“我们大唐的卫国公李靖将军还灭萧铣,平突厥、吐谷浑呢,车骑将军侯君集不也降服了突厥军,打通了去往西域的各个通道,是不?”
他稍显得意地点点头。
夜响刀环匹马驰,秣马厉兵,千军万马陪侍……这世上每朝每代的英武之人比比皆是,甭说李靖侯君集,我瞧着三哥也是英雄出少年。年纪轻轻便被封为吴王,他的那一柄剑,一出手快得如同闪电,无论打仗狩猎,皆不在话下。若是比起卫青霍去病,哼,还指不定谁输谁赢呢。
走出茶肆的时候,我低头踢着石子,石子一跳一跳,就像蹴鞠一样。李恪就是蹴鞠的高手,小小的皮球在他足尖,像是活物一般,任他踢出好多种花样。我并不会蹴鞠,也没有学过,因为父皇和李恪都不肯教我,也不肯让别人教我,我都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的小气。那时李恪的母妃杨妃娘娘就会劝我说,女孩子玩蹴鞠是不识大体的。可什么是大体?绣花弹琴就是大体?这么好玩的物什女孩子竟然不能学,真是太无趣了。
我用力稍大,一脚将石子踢进了阴沟里,“扑通”一响,我才发现自己竟然已经不知不觉走到了西市的人流之中。两边都是穿流不息的人群,这里坊市的屋子也建得很是繁复高大,我却突然觉得有点儿害怕。
回过头去看,竟然没有找到李恪。
“三哥!三哥!你在哪儿?”
往来都是戴着面具或是来自各国的人流,汉人、波斯人、龟兹人、新罗人……我曾在宫里的宴会上见过来自各国的贵宾来使,分得清他们容貌和衣着的特征,可此时分辨来分辨去,就是找不见李恪的身影。
一片喧嚣,我的声音已被湮没其中,纵使再大声,他也不可能听得见。
我前所未有地恐慌起来,因为我已经记不得回去的路。再者,没有李恪的腰牌,我该怎么回宫呢?若是被父皇知道我一夜都不归,还穿着男子的常服……
自记事起,李恪一直和我形影不离,从来没有这样不声不响离开过我,现在他突然不见了。我一下子慌了手脚。
(注1:胡旋舞—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之一。此舞的传入,史书中多有记载,主要来自西域的康国、史国和米国等。胡旋舞节拍鲜明奔腾欢快,多旋转蹬踏,故名胡旋。伴奏音乐以打击乐为主,与它快速的节奏、刚劲的风格相适应的。《胡旋舞》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来的西域旋转性的舞种。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胡腾》诗“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李端《胡腾儿》诗“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白居易《新乐府·胡旋女》“胡旋女,出康居。弦歌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注2:胡饼—即馕。唐代,啮胡饼已经成了一种最时髦的享受。《旧唐书》:“贵人御馔,尽供胡食”。所谓“胡食”的种类,慧琳《一切经音义》第三十七卷“陀罗尼集”第十二说:此油饼本是胡食,中国效之,微有改变,所以近代亦有此名,诸儒随意制字,未知孰是。胡食者,即毕罗、烧饼、胡饼、搭纳等。)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