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回:那是少女薄春衫 2
日子寂静冗长一如天光变幻下的宫廷。
青白,花青,靛青,孔雀蓝……一点一点的变化着。
直到墨黑夜色映得恢弘的大兴宫殿宇清幽,闶阆寂静。宫娥高耸的发髻和丰满的身姿在宫殿内走动,灯火将她们美丽的剪影映在白色窗棂上,像是一出出生动活泼的皮影戏。
百福殿内,豆青釉双耳三足炉内焚着檀香,淡白轻烟如缕,一丝丝散入殿宇深处。在一豆幽火的映照下,更显那定窑瓷质精细,釉色肥厚,里外满釉,光润匀净,如脂似玉。
“不梳了!”我大叫着扔掉梳子,四处寻东西出气。小蛮小跑着在我身后诚惶诚恐,“公主殿下,还是让奴婢来帮你吧。”本想着百无聊赖之际,自己编个发辫玩玩,可折腾得我胳膊都酸了,头发却越梳越乱,只剩下一肚子气。
其实我心下知道自己恼的并不是拙劣的手艺,而是静得发怵的宫殿和呆呆的只会听吩咐的宫女。她们都是面无表情的,好生无趣,虽然殷勤,却无温暖。有时看进她们的眸光里,似乎还带着说不出的讥讽和怜悯。
讥讽什么?怜悯什么?是因为我是一个顶着公主头衔却毫无自由的人吗?可她们不也是如此,被这偌大宫廷圈囚着,就像昨日父皇赏我的那只黄山金翅鸟。听说还是因为被谏议大夫魏征规劝父皇不该如此放纵捕鸟,最后才唯独留下的一只,以成全父皇对我的慈爱之心。
我叹了口气,整个人四仰八叉地歪在椅榻,将卷轴装的《诗经》盖在自己脸上。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有狐绥绥,在彼淇厉……”
哎,无趣,真是太无趣了!
“公主,要不奴婢找魏王殿下来殿里一起赏画?”小蛮在旁给我提找乐子的建议。
我冷笑一声,气息喷在鼻端上的卷轴书籍,“那只青雀儿?算了吧,恐怕他行动不便啊。”
“那要不咱们去东宫的北海喂鱼?”
我哼了一声,表示很没劲。
正烦得双脚乱踢,眼前忽然有光亮晃得刺眼,我睁开眼睛,面上的书册已经被人揭开。一张英毅的男子脸庞凑近了我,俊朗的眼中盛满了笑意。
“我们家的小狐狸今日怎么有兴致念起书来,书都拿反了,念得倒还像是那么回事。”
男子脸上的轮廓很深,如刀削斧劈,两道眉毛像是用笔蘸足了最浓的墨汁细画上去的,眉头眉弓眉梢无不恰到好处,深深的眼眶使他的眼睛看上去分外明亮深邃。
我见来人是三哥,笑着抱住了他的脖子,“李恪,这么晚了,你怎么过来了?”宫中人常说父皇的第三个儿子吴王恪气宇轩昂,是长安城中少见的美男子。我心下不免得意,有这样的美男子成为我高阳最好的兄长,倒也是三生有幸。
他把挂在他身上的我拉下来,敲了我一下脑袋,假装生气说:“还是这样上蹿下跳、没大没小的,该叫我恪哥哥,要是被父皇听到,你又该讨罚。”
“父皇才不忍心罚我呢,顶多说我两句,人前我还是规规矩矩的……”
他忍俊不禁,无奈道:“那是,这宫里也就只有你,谁敢给你不痛快,那他就是不要自家院子上的房顶了!”
“三哥,你又笑我。不过你这几日频繁回宫,是为何事?父皇没有命你留守封地吗?”贞观十一年时,三哥因狩猎过度而被弹劾罢官,直到第二年才被复了安州都督。
李恪闻言,眸中闪过一抹哀凉之色,淡然道:“父皇罢世袭诏,诸藩王都督衔留存,只让我暂留在宫中待命。”
我见他并不是很高兴,小心翼翼地问:“那三哥不愿意留在宫中吗?”
他转过头来看了我一会儿,嘴角慢慢起了一丝笑意:“怎的就不愿意了,留在宫中可以时常见你这鬼灵精,其实我求之不得。”
三哥总是这样,安忍如山,内敛淡泊,哪怕苦无施展抱负之机,也会推脱成能与我时常见面而安慰自己的理由。
有时我真不知那些朝堂中的老夫子是怎么想的,三哥明明那般优秀,却总是拿他是个有前朝血统的庶子来说事。什么登不得大宝,不配执掌大唐江山。然后,动不动就是一道道弹劾奏章,没完没了。当然,这话我是不敢在父皇面前说的,后宫女子,不得干政。
“哎,嬿婉,你十五岁了。”不知为什么,李恪忽然轻唤我的小字,提起这事。他拉着我的手也紧了紧,将我的手指紧握在掌心,说话间,尾音带着微不可闻的叹息。
还记得嬿婉这小字还是已故的文德顺圣长孙皇后为我取的,南朝沈约《丽人赋》中有“亭亭似月,嬿婉如春”一句,西汉苏武也曾有诗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说的都是女子美貌、欢好和美之意。如今,文德皇后人走茶凉,也有五六年。还有我的母妃,她在武德九年生下我,为我取了高阳的名讳,可惜因为难产也去了。这一晃,又是那么多年。
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只是,这大兴宫里走了旧人,总会有新人填上,父皇的身边,永远都是笑靥如花,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
正想的出神,李恪从袖间取出一块半透明以琼花样式的羊脂玉,递到我眼前,笑得温煦。
我微微一怔,看清那块玉石后,诧异地问他:“三哥,这是……”
“嬿婉,这是我在夜市上寻来的,生辰快乐。”李恪的声音温柔地像是要掐出水来,将琼花玉石又递近了几分。
玉石古朴醇厚、温润饱满,触手便觉柔和细腻。琼花的每一片花瓣无不精雕细琢,瓣蕊上还有数滴晶莹剔透的晨露,鲜活得恍若刚从枝头掐指摘下,飘散着淡淡迷人的香气。
“嬿婉,你十五岁了。”
——李恪的一声叹息,仿佛又响在耳边。十五岁,是及笄之年,婚嫁之岁。这次我似乎真正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三哥与我从小一同长大,怕也是舍不得我出嫁吧。
我笑着伸手接过,将琼花玉凑到鼻子下轻轻一闻,竟然能闻到些许清淡芬芳的香味,心里已是无比惊讶,想来这块玉石最大的价值就在这里了。
“世上竟然还有如此美妙的玉石!”我不由发自内心地赞叹。
李恪温和地笑道:“你再闻闻自己的手指。”
“好香啊!”我惊诧地笑起来,那芬芳纯净的香味竟然染上了自己的手指,经久不消。
真是不可思议!
“这是蜜蜡香玉,须由琼花、玉石和蜜蜡的精华方可制成,拥有它能消除痛苦和忧伤。嬿婉,若日后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拿出来闻一闻,会有事半功倍的的效果。而且将这美玉佩戴在身上能使你全身都盈满琼花香气,从而感觉精力充沛,不知疲倦。”
“三哥,这,这太珍贵了……”
李恪微微摇了摇头,笑着看我:“收下吧,再珍贵也比不上我的十七妹珍贵。”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青白,花青,靛青,孔雀蓝……一点一点的变化着。
直到墨黑夜色映得恢弘的大兴宫殿宇清幽,闶阆寂静。宫娥高耸的发髻和丰满的身姿在宫殿内走动,灯火将她们美丽的剪影映在白色窗棂上,像是一出出生动活泼的皮影戏。
百福殿内,豆青釉双耳三足炉内焚着檀香,淡白轻烟如缕,一丝丝散入殿宇深处。在一豆幽火的映照下,更显那定窑瓷质精细,釉色肥厚,里外满釉,光润匀净,如脂似玉。
“不梳了!”我大叫着扔掉梳子,四处寻东西出气。小蛮小跑着在我身后诚惶诚恐,“公主殿下,还是让奴婢来帮你吧。”本想着百无聊赖之际,自己编个发辫玩玩,可折腾得我胳膊都酸了,头发却越梳越乱,只剩下一肚子气。
其实我心下知道自己恼的并不是拙劣的手艺,而是静得发怵的宫殿和呆呆的只会听吩咐的宫女。她们都是面无表情的,好生无趣,虽然殷勤,却无温暖。有时看进她们的眸光里,似乎还带着说不出的讥讽和怜悯。
讥讽什么?怜悯什么?是因为我是一个顶着公主头衔却毫无自由的人吗?可她们不也是如此,被这偌大宫廷圈囚着,就像昨日父皇赏我的那只黄山金翅鸟。听说还是因为被谏议大夫魏征规劝父皇不该如此放纵捕鸟,最后才唯独留下的一只,以成全父皇对我的慈爱之心。
我叹了口气,整个人四仰八叉地歪在椅榻,将卷轴装的《诗经》盖在自己脸上。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有狐绥绥,在彼淇厉……”
哎,无趣,真是太无趣了!
“公主,要不奴婢找魏王殿下来殿里一起赏画?”小蛮在旁给我提找乐子的建议。
我冷笑一声,气息喷在鼻端上的卷轴书籍,“那只青雀儿?算了吧,恐怕他行动不便啊。”
“那要不咱们去东宫的北海喂鱼?”
我哼了一声,表示很没劲。
正烦得双脚乱踢,眼前忽然有光亮晃得刺眼,我睁开眼睛,面上的书册已经被人揭开。一张英毅的男子脸庞凑近了我,俊朗的眼中盛满了笑意。
“我们家的小狐狸今日怎么有兴致念起书来,书都拿反了,念得倒还像是那么回事。”
男子脸上的轮廓很深,如刀削斧劈,两道眉毛像是用笔蘸足了最浓的墨汁细画上去的,眉头眉弓眉梢无不恰到好处,深深的眼眶使他的眼睛看上去分外明亮深邃。
我见来人是三哥,笑着抱住了他的脖子,“李恪,这么晚了,你怎么过来了?”宫中人常说父皇的第三个儿子吴王恪气宇轩昂,是长安城中少见的美男子。我心下不免得意,有这样的美男子成为我高阳最好的兄长,倒也是三生有幸。
他把挂在他身上的我拉下来,敲了我一下脑袋,假装生气说:“还是这样上蹿下跳、没大没小的,该叫我恪哥哥,要是被父皇听到,你又该讨罚。”
“父皇才不忍心罚我呢,顶多说我两句,人前我还是规规矩矩的……”
他忍俊不禁,无奈道:“那是,这宫里也就只有你,谁敢给你不痛快,那他就是不要自家院子上的房顶了!”
“三哥,你又笑我。不过你这几日频繁回宫,是为何事?父皇没有命你留守封地吗?”贞观十一年时,三哥因狩猎过度而被弹劾罢官,直到第二年才被复了安州都督。
李恪闻言,眸中闪过一抹哀凉之色,淡然道:“父皇罢世袭诏,诸藩王都督衔留存,只让我暂留在宫中待命。”
我见他并不是很高兴,小心翼翼地问:“那三哥不愿意留在宫中吗?”
他转过头来看了我一会儿,嘴角慢慢起了一丝笑意:“怎的就不愿意了,留在宫中可以时常见你这鬼灵精,其实我求之不得。”
三哥总是这样,安忍如山,内敛淡泊,哪怕苦无施展抱负之机,也会推脱成能与我时常见面而安慰自己的理由。
有时我真不知那些朝堂中的老夫子是怎么想的,三哥明明那般优秀,却总是拿他是个有前朝血统的庶子来说事。什么登不得大宝,不配执掌大唐江山。然后,动不动就是一道道弹劾奏章,没完没了。当然,这话我是不敢在父皇面前说的,后宫女子,不得干政。
“哎,嬿婉,你十五岁了。”不知为什么,李恪忽然轻唤我的小字,提起这事。他拉着我的手也紧了紧,将我的手指紧握在掌心,说话间,尾音带着微不可闻的叹息。
还记得嬿婉这小字还是已故的文德顺圣长孙皇后为我取的,南朝沈约《丽人赋》中有“亭亭似月,嬿婉如春”一句,西汉苏武也曾有诗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说的都是女子美貌、欢好和美之意。如今,文德皇后人走茶凉,也有五六年。还有我的母妃,她在武德九年生下我,为我取了高阳的名讳,可惜因为难产也去了。这一晃,又是那么多年。
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只是,这大兴宫里走了旧人,总会有新人填上,父皇的身边,永远都是笑靥如花,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
正想的出神,李恪从袖间取出一块半透明以琼花样式的羊脂玉,递到我眼前,笑得温煦。
我微微一怔,看清那块玉石后,诧异地问他:“三哥,这是……”
“嬿婉,这是我在夜市上寻来的,生辰快乐。”李恪的声音温柔地像是要掐出水来,将琼花玉石又递近了几分。
玉石古朴醇厚、温润饱满,触手便觉柔和细腻。琼花的每一片花瓣无不精雕细琢,瓣蕊上还有数滴晶莹剔透的晨露,鲜活得恍若刚从枝头掐指摘下,飘散着淡淡迷人的香气。
“嬿婉,你十五岁了。”
——李恪的一声叹息,仿佛又响在耳边。十五岁,是及笄之年,婚嫁之岁。这次我似乎真正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三哥与我从小一同长大,怕也是舍不得我出嫁吧。
我笑着伸手接过,将琼花玉凑到鼻子下轻轻一闻,竟然能闻到些许清淡芬芳的香味,心里已是无比惊讶,想来这块玉石最大的价值就在这里了。
“世上竟然还有如此美妙的玉石!”我不由发自内心地赞叹。
李恪温和地笑道:“你再闻闻自己的手指。”
“好香啊!”我惊诧地笑起来,那芬芳纯净的香味竟然染上了自己的手指,经久不消。
真是不可思议!
“这是蜜蜡香玉,须由琼花、玉石和蜜蜡的精华方可制成,拥有它能消除痛苦和忧伤。嬿婉,若日后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拿出来闻一闻,会有事半功倍的的效果。而且将这美玉佩戴在身上能使你全身都盈满琼花香气,从而感觉精力充沛,不知疲倦。”
“三哥,这,这太珍贵了……”
李恪微微摇了摇头,笑着看我:“收下吧,再珍贵也比不上我的十七妹珍贵。”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