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2章 商议(下)
看到郭夫人这般激动,王衍顿时头皮发麻,咬着牙心平气和地说重声道:“夫人!你没听出来毛公举他说这只是误会吗?如此性急,怎能将事情阐明于景风来听?”
郭夫人听罢一怔,竟反常地不再言语。王衍这才对毛腾说道:“是我夫人性急,公举你莫要见怪。王某也知道公举有家有室,卫小姐才貌双全更胜小女十倍,公举和小女自是清白无瓜葛。不过公举与我王家交情甚厚,而我们做父母的又一时失察。这才让小女实在无法,让公举替她说项。其实我夫妻也并未允诺小女和贾长渊的亲事,只是长辈之间相互提提罢了,小女想什么为人父母毕竟比谁都清楚的。不过瓜田李下,古人所慎。毕竟这是王某家事,不过也多谢公举能为小女着想,其实这也是王某与公举的情分使然,若有人误会便是真真错了。”
王衍一番话,却将毛腾帮助王景风的意思说成了只是他自己和毛腾的交情使然。毛腾也听得清楚,虽然他对王景风这样娇俏可人又天生丽质的国色姝丽也并不是全无动心,可也知道以琅琊王氏的门第,自己这样毫无家族背景的人就算身为关内侯也很难攀得上,一开始毛腾就没有这种念想,所以王衍的话虽然酸水一般刺人,可他还是微微一笑,说道:“的确是毛某唐突了,还请王尚书与郭夫人谅解。”
王衍呵呵笑道:“公举的脾性我也是知道的,与我那族弟处仲(王敦)颇有类似嘛。当初为了卫小姐闹得洛阳人尽皆知。这不就是王某常说的‘真人’的赤子之举?像公举这样的青年才俊,战功卓著又率性敢为,如果将卫小姐换做小女,王某不但不会像凡俗之流那般,反而会庆幸小女得遇良人呢。只可惜卫小姐也是高门女郎,自然是要做公举正妻的。虽然本朝有鲁武公(贾充)娶两个正妻的先例,可毕竟是勋臣的例外。寻常士人。再是不拘小节,可总要一夫一妻方才琴瑟和谐嘛。”
王衍毫不害臊地满口大言,毛腾不由地就想起王衍在清谈界的一个著名的绰号来。那就是“口中雌黄”。王衍之所以超过乐广成为当时士族清谈的领袖,靠的不是丰富的学识和等身的著作,而是靠着风雅俊逸的外表和一张善于诡辩和转移话题的嘴。也就是人们评价的“口中雌黄”。雌黄是一种黄色的颜料,当时的麻纸多是黄色,便成了古代的“涂改液”。王衍这个绰号可谓名副其实,日后还成了成语流传后世,毛腾今天算是见识了。
王衍说得过瘾,真要滔滔不绝下去。郭夫人猛地掐了他一把,小声说道:“小心给景风听见。”王衍这才恍然,连忙转口说道:“公举啊,听闻卫家一些顽固老翁还是把着旧事不放,却丝毫不想着公举在老太保遇害后挝登闻鼓为卫家平冤昭雪的恩情。王某实在为他们感到惭愧!如果公举愿意。王某不才,愿请我安丰族兄出面,为公举做个媒人,也好让公举和卫小姐有名有份,此事若何啊?”
毛腾听毕。连忙拱手就道:“多……”
“不行!”王景风忽然就满脸泪痕地从屏风里冲了出来,原来她一直藏在屏风后。王衍和郭氏本想趁着毛腾意念淡薄的意思,刺激她以断念想。可是王衍却画蛇添足,一通酣畅的阐述后爽了自己却弄巧成拙了。而更吃惊的是毛腾,他可没想到这个小姑娘竟真的对他有情意,讷讷地坐在座毡上。后半截话都说不出来了。
“你……”王衍大惊失色,急声道,“你不好好待着,还出来作甚!”
郭夫人也声色俱厉地道:“人家都有了妻室,你有事不与父母商量,偏偏找旁人,送他衣服也就罢了,还把名字绣在衣服领子上。你到底还不害臊!”
“不行,就是不行。我也不要做谁的正妻,你们也不许让族伯去给他做媒人。”王景风上躯微颤,小手擦拭着脸颊上的泪痕,哭叫一声这就从正厅里跑了出去。
郭夫人连忙追了上去,王衍闭了眼睛长叹一声,看到毛腾更是烦躁不已,缓缓张口说道:“毛公举,家事便是如此破烦,你要是为人父母也会知道的。时候不早了,我叫人送你回行馆吧。”
“不用了,尚书家事繁忙,我还是自己走吧。”毛腾这就起身离去。果然王衍也没有送的意思,只是打发了几个僮仆,毛腾也没有等候,迅速出门离去。
等毛腾回到行馆内,行馆侍从又迎了上来,急道:“毛君侯,又有人寻你了。”
毛腾一愣,一个蓄着一小撮颔须的陌生男子有些讷讷地看着毛腾,听到侍从唤他毛君侯后,立即上前道:“君侯,我是荥阳毛班,同宗兄弟啊。”
毛腾吃了一惊,诧异地看着毛班,问道:“你……你从荥阳来的?赶快进来。”这边和毛班一通进了行馆,毛班手中抱着一沓书卷,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君侯虽然得了中正品又升任太守,可都是上任时权宜走了手续,至今还没落实士籍。我……哦,这是荥阳毛氏的谱牒,补了恬公、理公还有君侯的名字,只是君侯之妻卫氏那里……似乎并没有婚书和士籍的变动。”
毛腾一愣,这不就是那个要跟他攀亲的毛班嘛,连忙说道:“原来如此,族兄还请坐下,唤我小字便可,君侯实在愧不敢当。我夫人那里,是不是没能入得谱牒?”
毛班看到毛腾并没有官架子,喜道:“啊……啊……公……公举族弟,弟妹好像并没有和族弟有婚书和籍册的录入。弟妹如今还在卫家的籍册上,愚兄实在无能,卫家我不敢去问,只是为贤弟和恬公族叔和理公族伯补了士籍。如果贤弟有了空闲,不妨来荥阳阳武县,那是我毛家居所,有个小坞堡,如今人丁百余,僮仆也有几百。只是家中几代都没有出过大官,田地不多,让贤弟笑话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郭夫人听罢一怔,竟反常地不再言语。王衍这才对毛腾说道:“是我夫人性急,公举你莫要见怪。王某也知道公举有家有室,卫小姐才貌双全更胜小女十倍,公举和小女自是清白无瓜葛。不过公举与我王家交情甚厚,而我们做父母的又一时失察。这才让小女实在无法,让公举替她说项。其实我夫妻也并未允诺小女和贾长渊的亲事,只是长辈之间相互提提罢了,小女想什么为人父母毕竟比谁都清楚的。不过瓜田李下,古人所慎。毕竟这是王某家事,不过也多谢公举能为小女着想,其实这也是王某与公举的情分使然,若有人误会便是真真错了。”
王衍一番话,却将毛腾帮助王景风的意思说成了只是他自己和毛腾的交情使然。毛腾也听得清楚,虽然他对王景风这样娇俏可人又天生丽质的国色姝丽也并不是全无动心,可也知道以琅琊王氏的门第,自己这样毫无家族背景的人就算身为关内侯也很难攀得上,一开始毛腾就没有这种念想,所以王衍的话虽然酸水一般刺人,可他还是微微一笑,说道:“的确是毛某唐突了,还请王尚书与郭夫人谅解。”
王衍呵呵笑道:“公举的脾性我也是知道的,与我那族弟处仲(王敦)颇有类似嘛。当初为了卫小姐闹得洛阳人尽皆知。这不就是王某常说的‘真人’的赤子之举?像公举这样的青年才俊,战功卓著又率性敢为,如果将卫小姐换做小女,王某不但不会像凡俗之流那般,反而会庆幸小女得遇良人呢。只可惜卫小姐也是高门女郎,自然是要做公举正妻的。虽然本朝有鲁武公(贾充)娶两个正妻的先例,可毕竟是勋臣的例外。寻常士人。再是不拘小节,可总要一夫一妻方才琴瑟和谐嘛。”
王衍毫不害臊地满口大言,毛腾不由地就想起王衍在清谈界的一个著名的绰号来。那就是“口中雌黄”。王衍之所以超过乐广成为当时士族清谈的领袖,靠的不是丰富的学识和等身的著作,而是靠着风雅俊逸的外表和一张善于诡辩和转移话题的嘴。也就是人们评价的“口中雌黄”。雌黄是一种黄色的颜料,当时的麻纸多是黄色,便成了古代的“涂改液”。王衍这个绰号可谓名副其实,日后还成了成语流传后世,毛腾今天算是见识了。
王衍说得过瘾,真要滔滔不绝下去。郭夫人猛地掐了他一把,小声说道:“小心给景风听见。”王衍这才恍然,连忙转口说道:“公举啊,听闻卫家一些顽固老翁还是把着旧事不放,却丝毫不想着公举在老太保遇害后挝登闻鼓为卫家平冤昭雪的恩情。王某实在为他们感到惭愧!如果公举愿意。王某不才,愿请我安丰族兄出面,为公举做个媒人,也好让公举和卫小姐有名有份,此事若何啊?”
毛腾听毕。连忙拱手就道:“多……”
“不行!”王景风忽然就满脸泪痕地从屏风里冲了出来,原来她一直藏在屏风后。王衍和郭氏本想趁着毛腾意念淡薄的意思,刺激她以断念想。可是王衍却画蛇添足,一通酣畅的阐述后爽了自己却弄巧成拙了。而更吃惊的是毛腾,他可没想到这个小姑娘竟真的对他有情意,讷讷地坐在座毡上。后半截话都说不出来了。
“你……”王衍大惊失色,急声道,“你不好好待着,还出来作甚!”
郭夫人也声色俱厉地道:“人家都有了妻室,你有事不与父母商量,偏偏找旁人,送他衣服也就罢了,还把名字绣在衣服领子上。你到底还不害臊!”
“不行,就是不行。我也不要做谁的正妻,你们也不许让族伯去给他做媒人。”王景风上躯微颤,小手擦拭着脸颊上的泪痕,哭叫一声这就从正厅里跑了出去。
郭夫人连忙追了上去,王衍闭了眼睛长叹一声,看到毛腾更是烦躁不已,缓缓张口说道:“毛公举,家事便是如此破烦,你要是为人父母也会知道的。时候不早了,我叫人送你回行馆吧。”
“不用了,尚书家事繁忙,我还是自己走吧。”毛腾这就起身离去。果然王衍也没有送的意思,只是打发了几个僮仆,毛腾也没有等候,迅速出门离去。
等毛腾回到行馆内,行馆侍从又迎了上来,急道:“毛君侯,又有人寻你了。”
毛腾一愣,一个蓄着一小撮颔须的陌生男子有些讷讷地看着毛腾,听到侍从唤他毛君侯后,立即上前道:“君侯,我是荥阳毛班,同宗兄弟啊。”
毛腾吃了一惊,诧异地看着毛班,问道:“你……你从荥阳来的?赶快进来。”这边和毛班一通进了行馆,毛班手中抱着一沓书卷,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君侯虽然得了中正品又升任太守,可都是上任时权宜走了手续,至今还没落实士籍。我……哦,这是荥阳毛氏的谱牒,补了恬公、理公还有君侯的名字,只是君侯之妻卫氏那里……似乎并没有婚书和士籍的变动。”
毛腾一愣,这不就是那个要跟他攀亲的毛班嘛,连忙说道:“原来如此,族兄还请坐下,唤我小字便可,君侯实在愧不敢当。我夫人那里,是不是没能入得谱牒?”
毛班看到毛腾并没有官架子,喜道:“啊……啊……公……公举族弟,弟妹好像并没有和族弟有婚书和籍册的录入。弟妹如今还在卫家的籍册上,愚兄实在无能,卫家我不敢去问,只是为贤弟和恬公族叔和理公族伯补了士籍。如果贤弟有了空闲,不妨来荥阳阳武县,那是我毛家居所,有个小坞堡,如今人丁百余,僮仆也有几百。只是家中几代都没有出过大官,田地不多,让贤弟笑话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