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跨过万水千山爱你

正文 第16章 特情训练

    与父亲谈话后,夏可可完全放松了下来。每天正常上课,课余时间还联系了中央电视台《互联时代》栏目组,成为该栏目的编导。

    《互联时代》面对信息产业,以知识阶层为主体并辐射大众,是具有互联网特性和很大伸展空间及外延的IT专栏节目。它以独特的视角、个性的观点,报道业界最新动态,追踪业界发展趋势、关注业界焦点事件和人物;介绍和推荐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反映网络文化,展现网络生活。主要版块有《互联视点》、《互联故事》、《互联生活》。

    夏可可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与同事相继完成了《惠普和康柏合二为一》、《ip融合正开始》、《第三只眼看WINDOWS》、《DV数码影象冲击波》,采访了新浪、搜狐、卓越网以及金山等公司,在采访之余,夏可可交了些新朋友,大多是采访对象,如卓越网市场总监王欣儿、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以及信息产业部娄勤检,这些人,在夏可可以后的工作中,给了她很多专业支持。夏可可更喜欢互联故事,在采写《阿黛儿的生活》、《“八股歌”夫妇的幸福生活》等故事时,夏可可被美女网络作家阿黛儿、网络设计师富钰和贾海清夫妇每天都演绎的数码时代幸福生活感染着,每天在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过得忙碌而充实。

    而这段时间,国家安全部的人再也没找过她。她以为这件事也许就如此过去了。毕竟,国家政府部门不可能去雇佣一个什么也不会的大学生。

    直到大二放寒假的前一天,一辆挂T牌的小桥车,开进校园。

    “夏可可。”

    来人是上次那位国安部机关干部。“请收拾下,10分钟后,跟我走。”

    “好。”

    夏可可没有多问,简单地收拾了,上了车。

    夏可可看着窗外飞驰而逝的风景,大致直到车是慢慢开进了山。

    车沿着山路开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来到了一个大院。这座大院本身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比起清华北大的校园而言,略显得旧了一些。真正特别的是,门口站着四名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而且这四名战士并不像一般部队的哨兵那样穿制服戴大沿帽,而是全部着迷彩服戴钢盔,让人感到这不是一支普通的部队。

    在车驶进了院内后,夏可可看见了营区的一些标志,才知道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某特种部队,其官兵曾在国际侦察兵比赛中夺冠。

    下车后,机关干部对夏可可说说,将在这里度过1个月的时间,接受一些特殊训练。

    “不过,由于我们安全部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对人才的需求可能也会比较特殊。”魏处长微笑着看着夏可可的眼睛。“我们仔细研究后,还是尊的决定,不把你作为专业特情人员培养,也许对你更好。但是,你还是得接受一些必须的训练。”

    “带你的教官是位非常优秀的特情人员,你要珍惜跟他学习的机会。”这位机关干部将夏可可带进一间普通的军人教官办公室。

    办公室很简陋,2个文件柜,两张办公桌并在一起,桌上只有2台电脑。

    “欧阳,人到了。”背对他们面窗而立的一个男子转过身来。

    这是一个40来岁的男人,他的身材不高,国字脸,有着好看的双眼皮,脸上有微微胡茬,皮肤黝黑,应该是经过岁月的洗磨,他的指尖微微的黑。好像是被烟熏过一样,能看得出来他长年抽烟。

    “夏可可?”他轻抿唇角,嘴边露出一个若隐若现的细小酒窝,目光深邃而温柔,但又给人一种英气逼人的凛冽感觉。

    夏可可还是隐约地感觉到,这个外表冷峻的男人眼里,有着淡淡的寂寞。

    “这是你的教官欧阳民。这是夏可可,我交给你了。”机关干部交代了夏可可几句,就转身离开了。

    “别人至少20周的特工培训课程,你要一个月,不,准确地说是28天,你必须完成。你不必精通,但必须掌握,明白吗?”

    “汽车驾驶、超强记忆力、摄影、忍耐力、跟踪与反跟踪。这是你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其他需要特工掌握的射击、格斗、密码、化装、攀登等这些内容,不是你需要培训的,所以,别多问别打听,记住了!”欧阳民丝毫没有客气:

    “明天早上6:00,操场跑步,20圈。”

    夏可可开始了残酷的训练,每天早上要跑个5公里。

    上午记忆训练,下午开始学习开车,中午和旁晚20分钟摄影。

    比其他学员好点的是,夏可可没有先去学开卡车,而是直接学习驾驭军用吉普,负责训练驾驶技术的是警通连的一位三级士官,在他的“精心调教”下,一周后,夏可可终于可以自如地驾驭军用吉普了,然后又专门练习了驾驭普通的轿车。

    “最伤脑筋的是那种无休无止的记忆力训练”。这是夏可可想起这次培训常常发出的感慨。

    欧阳民把训练夏可可记忆力作为重中之重,训练时,常常是正在观看影片,画面突然中断,欧阳民就要求她把刚才看到的内容准确无误地复述出来:

    “把刚才画面中桌子上左端10件物品的名称一一说出来!”

    这时,夏可可必须一遍又一遍地复述图片、文件和地图,直到把它们完全映入记忆。

    有时,银幕上出现的是地图幻灯片,第一张地图上标有具有战略意义的城市、市镇、河流和公路的名称;但第二张映出一张相似的地图,原先的名称全都没有了。当欧阳的教鞭指向地图上的某一点时,夏可可必须背出它的地名。

    通过这种训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提高一个人对图纸、照片的记忆力。正是这种严格的记忆训练,练就了夏可可超人的记忆力。当她执行任务时,对某一地方,她只需浮光掠影地一瞥,便可以分门别类地记住她在旅途中所看到的一切。

    摄影是夏可可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必修课,唯一不同的是,摄影设备已全部更新为专业级,要求她学会用微型相机进行显微照相。

    忍耐,是一个特情人员所应具有的重要美德之一。搜集情报工作是一种危险的职业,它要求完全控制在焦虑和期待中随时可能溢于言表的感情,必须学会孤独,克服孤独感。

    最后10天,欧阳要求夏可可独自一人住在大院最靠山的小楼里,完全与世隔绝,不许与任何人来往和交流。

    “你要把自己当做是一个踯躅在人间的幽灵。”但是,10天过去了,夏可可还是没能克服那种紧紧缠绕自己的孤独感。

    “我需要融入社会,否则,我无法呼吸。”

    夏可可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一个优秀的特情人员。

    反跟踪与跟踪训练放在春节。

    春节前的一天,在北京建外大街,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夏可可和欧阳教官,开始了训练课目中的“反跟踪与跟踪训练”。

    夏可可整个上午就在建外大街上踱来踱去,偶而也在街道边的小店里面喝上一杯果子汁或吃一块面包。

    建外大街是一条繁华的大街,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在这穿梭的人群当中,夏可可事先被告知在有两个人是专门跟踪她的,她接受的训练内容就是要在这些人群当中识别和揭露跟踪她的“影子”。

    “穿过马路,沿着对面的人行道走,”夏可可被告知说,“在拐角一个报刊亭旁边停下来,看着杂志上的照片;要在一家图文商店社的橱窗前稍停一下。记住你随时随地都被跟踪着,想法认准他们,但是别惊慌失措;不要转身回头,别引进他们和任何别的人的注意。”

    欧阳民一再告诫夏可可:“今天你是被朋友们跟踪,明天跟踪你的将是你的敌人。你不知道谁将在香港、上海跟踪你,那时你将不得不独自面对敌人。”

    欧阳民这一番冷静的指示和说明旨在使夏可可意识到,一旦她被派遣出去,越过中国国境,她所遇到的将是种种危险和严酷的考验,只有学会成功地摆脱敌人,情报人员才有可能成功地完成所肩负的使命。

    然而,第一天的训练失败了。整整一个上午,她没能把“影子”从其他过路人中识别出来。但是,当她回到训练住所时,欧阳民却向她展示了“影子”所拍下的她在报刊亭和在图文社橱窗前活动的几张快照。

    就这样反反复复许多次,夏可可在一个星期以后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终于第一次认出了跟踪她的人。

    从此以后,训练变成了场游戏。

    夏可可越来越容易就把跟踪她的人轻松地识别出来了,并趁跟踪人员耍花招用微型相机对她进行拍照的当儿,把他们甩掉。

    不久以后,角色又颠倒了一下,夏可可成了跟踪者,开始是其他学员,然后是让有经验的特工老手设法摆脱她。欧阳民不断地告诫夏可可,一个特情人员的生命可以说取决于发现自己被人跟踪的能力,或取决于他在跟踪一个敌人时既不会被摆脱,也不会被认出来的能力。

    这种能力训练往往一直要延续到多谋善断、巧于隐蔽已成为特情人员完全自主的条件反射时才能结束。

    而夏可可,至今还在接受欧阳民的反跟踪与跟踪训练。

    欧阳民训练的内容也和夏可可想像得有点不同。他在训练中,让夏可可参加了跆拳道和瑜伽训练。跆拳道是欧阳民亲自教授,没有花哨的招式,全是最简单、直接、实用的东西,主要教夏可可特种部队的“一招制敌”技术,但与国家安全部行动专家教的东西是纯粹的徒手格斗术,如如何用三个指头让对手断气外,欧阳民教的更多的是如何用日常物品杀人,如用钢笔刺破对手的颈动脉。他还很擅长用绳索或细线从背后勒住敌人的脖子,即所谓的“印度绞杀法”。

    “你的身上不能表现出任何军人的特质,跆拳道是防身术,教你这些主要是应付意外。多练习瑜伽,增加女人气质,对你工作有利。”

    “这些训练不能改变你的本质,保持单纯的个性和自然随意的习性是对你最基本的要求!”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