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淫君本色 开除皇籍
"陛下要遣两个美人出宫?那麽另一个便是我了?"我神色泰然,忙不迭安慰王芷道:"你还年轻,又有容貌,出宫嫁人是好事,然不成你想一辈子守着宫墙,孤单到老啊?"
"太后也这麽说,她说是好事,可我还是忍不住伤心啊,当初好不容易才入宫来着。"王芷拭泪道。
"我已经记不得自己是怎麽入宫的,没想到一眨眼,便要出宫了。"我不禁幽幽的叹了口气。
我很想出宫重获自由,與秦朗過著平淡的生活,临到头,却又舍不得岚儿跟世平,心里千回百转,很是矛盾。
王芷看着我的眼神,突然闪烁了一下,低声道:"陛下交代让两个美人出宫,除了我王芷,便是姐姐跟玉美人二者择一了......皇后不知道该怎麽办,只好跑去甘泉宫找太后商量,太后也难以做决定,於是特地把国公给召入宫商议此事,国公表示姐姐是齐国间谍,留在陛下身边将祸患无穷,让姐姐出宫最好.......太后听了国公的话,想了一下,决定还是由皇后来作主,皇后不敢擅作决定,於是派了使者快马去问陛下,饷午,使者才出了宫门,快马来回至少也要十天,究竟是谁出宫,没人说得准,这事还是得陛下说了算。"
听得如此,我倒感到纳闷了,"玉美人是陛下心坎上的人儿,而我若美人并未受宠。理所当然外放出宫,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啊?"
王芷呆呆的看着我,歪着脑袋,沉吟了半饷,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良久终於犹犹豫豫的开口道:"这事牵涉到嬴氏血脉......帝嗣的母亲,姐姐你是不能随意外放出宫的。"
我听了,苦笑道:"岚儿虽然偶尔唤了我一声慈母,皇后她还病着呢,未免太费周折了。留下一个没受宠的女人在宫里做什麽?"
王芷吱吱唔唔道:"总之,让谁出宫这事,由陛下来决定,得陛下批了,你才能出宫。"
秦王自是不可能让玉美人出宫的,不用特地去问也知道结果。
想着自己不久便要出宫了,心里有悲,有喜,有苦。也有甜,五味杂陈。
回到竹翠院。岚儿刚从太傅那里回来,很是兴奋的告诉我,他十分流利的背了一段诗经。
我表示了赞许,看着他天真的笑脸,心里却有些难过,这孩子身子骨太弱,一直让我放心不下。
我让他跟草泥马玩了一会儿,便带着他去甘泉宫拜谒太后,在那里见到了世平。她仍然咯咯笑着窝到我怀里,想到以後不能相见,眼泪差一点儿落下来。
秦朗对於我出宫之事,抱着极大的乐观。
果不其然,十天後,海内侍匆匆忙忙来到竹翠院,皇后传召,让我带着太子返回永兴宫。
我问了海内侍。他说,陛下已经下达指示,玉美人留下来,若美人外放出宫。
闻讯,我带着复杂无比的心情,牵着岚儿小小的手,离开竹翠院。前往永兴宫。
踏上小径,穿过花墙。经过太掖池旁便瞧见玉美人正坐在亭榭里,同她的随身侍婢调笑着。
我假装没瞧见她。带着岚儿迳自往北走。
亭榭里却传来嘻笑声,冷冷嘲讽着:"皇后真不知道怎麽回事儿,陛下会撵谁出宫,还不明显吗?居然还特地派人千里迢迢跑去问他咧?岂不多此一举?"
"就是,就是,娘娘与若美人容貌相似,看了真不舒服。长相相似却同住在宫中,肯定是相克的,你上次被她给克病了,要求陛下撵她出宫,陛下脸面下不来,没肯答应,这次趁着宫里外放,果真把她给撵了。陛下对娘娘果然恩宠啊。"
"本宫可是陛下心坎上的人儿啊,哼,她是谁?不过是运气好了一点,貌以本宫,才让陛下给带进宫的,如今陛下有本宫陪伴左右,已经不需要她了,自然得撵出去。"
玉美人得意洋洋的数落着我,我装做没听见,继续往前走。
岚儿却不如我淡定,他放开我的手,怒气冲冲的冲上亭榭,小小脸蛋涨红着,手指着玉美人怒骂道:"住口!你们给本太子闭嘴,等本太子登基,第一个撵你们出宫!"
亭榭里的欢笑声,戛然而止。
秦国的储君,未来的君王大怒,玉美人立刻沉下脸来,脸色铁青,其它宫婢则吓得跪了一地。
"岚儿,你身子不好,别动怒了,别跟她们一般见识。"我上前,牵着太子的手,低声道:"皇后还在等着你呢。"
岚儿听话的点点头,让我牵着离开了亭榭。
一路上他却不肯说话,始终扳着脸,眼底噙着泪,却倔强得不肯痛哭出来。
到了永兴宫的殿门口,他却突然停下脚步,低头看着脚,闷声道:"岚儿舍不得慈母。"
我忍着想落泪的冲动,蹲在他跟前,看着他,正色道:"岚儿啊,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的一生都是这样的,你的母后当初也是离开她的父母兄弟,千里迢迢从楚国来到秦国的。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些命运无法去抗拒,只能去接受它,适应它,每当你想念着我时,便抱着布偶,会发现,其实我一直都在你身边。"
我的这番话,不知道小小年纪的他听不听得懂。
但见他抺一抺泪,点了点头。
我定了定神,带着他,步向了大殿。
皇后已经端座在大殿上等着我们了,经过长时间的调养,她的气色明显好多了。
"母后!"
岚儿已经许多天没见着自己的母亲,瞧见皇后,他唤了一声,立刻奔过去,抱着她的膝盖,在那上面用小脸蹭了又蹭,撒娇道:"母后,岚儿想您了!"
面对儿子的撒娇,皇后却是轻声斥责道:"太子,不可无礼!别忘记自己的身份,你不是个孩子,你是秦国的储君,便要有储君的礼仪,你成何体统?别忘了,将来你得扛下万里江山,天下万民都在看着你呢。"
岚儿听了,立刻起身,小小身子恭敬的立在皇后身边,低声道:"母后教训得是,儿子不敢再犯了。"
皇后是个严母,她出身为大国的公主,自有她教养储君的方式,对她而言,儿子是江山未来的主人,一举一动,不可不慎;对我而言,岚儿只不过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
皇后抬抬手让我就座,然後缓缓开口道:"最近太子长胖了些,你把他照顾得很好。"
这算是对我的佳许吧,我应道:"臣妾尽力而为罢。"
这时,皇后却低低的叹了口气,"为了太子跟公主两兄妹,本宫一直怀有私心,不想让你出宫。不同於一般宫女,遣嫔妃出宫兹事体大,本宫不得不慎,还差人去问了陛下。陛下口谕,留下阿玉。本宫也不得不遵旨,让你出宫了。"说着,朝外道:"来人,送上玉碟。"
片刻,一名女官捧着玉碟,徐徐进入大殿。
皇后接过玉碟,翻开宗谱,拿起毛笔,在写有我名字的书册上,一笔划过,除去了我的皇籍。
她放下玉碟,看着我,开口道:"从此刻起,你已被除去了宗籍,不再是秦国的嫔妃,也不再是陛下的女人了,本宫开恩於你,出宫後,你可自由婚配。"(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太后也这麽说,她说是好事,可我还是忍不住伤心啊,当初好不容易才入宫来着。"王芷拭泪道。
"我已经记不得自己是怎麽入宫的,没想到一眨眼,便要出宫了。"我不禁幽幽的叹了口气。
我很想出宫重获自由,與秦朗過著平淡的生活,临到头,却又舍不得岚儿跟世平,心里千回百转,很是矛盾。
王芷看着我的眼神,突然闪烁了一下,低声道:"陛下交代让两个美人出宫,除了我王芷,便是姐姐跟玉美人二者择一了......皇后不知道该怎麽办,只好跑去甘泉宫找太后商量,太后也难以做决定,於是特地把国公给召入宫商议此事,国公表示姐姐是齐国间谍,留在陛下身边将祸患无穷,让姐姐出宫最好.......太后听了国公的话,想了一下,决定还是由皇后来作主,皇后不敢擅作决定,於是派了使者快马去问陛下,饷午,使者才出了宫门,快马来回至少也要十天,究竟是谁出宫,没人说得准,这事还是得陛下说了算。"
听得如此,我倒感到纳闷了,"玉美人是陛下心坎上的人儿,而我若美人并未受宠。理所当然外放出宫,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啊?"
王芷呆呆的看着我,歪着脑袋,沉吟了半饷,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良久终於犹犹豫豫的开口道:"这事牵涉到嬴氏血脉......帝嗣的母亲,姐姐你是不能随意外放出宫的。"
我听了,苦笑道:"岚儿虽然偶尔唤了我一声慈母,皇后她还病着呢,未免太费周折了。留下一个没受宠的女人在宫里做什麽?"
王芷吱吱唔唔道:"总之,让谁出宫这事,由陛下来决定,得陛下批了,你才能出宫。"
秦王自是不可能让玉美人出宫的,不用特地去问也知道结果。
想着自己不久便要出宫了,心里有悲,有喜,有苦。也有甜,五味杂陈。
回到竹翠院。岚儿刚从太傅那里回来,很是兴奋的告诉我,他十分流利的背了一段诗经。
我表示了赞许,看着他天真的笑脸,心里却有些难过,这孩子身子骨太弱,一直让我放心不下。
我让他跟草泥马玩了一会儿,便带着他去甘泉宫拜谒太后,在那里见到了世平。她仍然咯咯笑着窝到我怀里,想到以後不能相见,眼泪差一点儿落下来。
秦朗对於我出宫之事,抱着极大的乐观。
果不其然,十天後,海内侍匆匆忙忙来到竹翠院,皇后传召,让我带着太子返回永兴宫。
我问了海内侍。他说,陛下已经下达指示,玉美人留下来,若美人外放出宫。
闻讯,我带着复杂无比的心情,牵着岚儿小小的手,离开竹翠院。前往永兴宫。
踏上小径,穿过花墙。经过太掖池旁便瞧见玉美人正坐在亭榭里,同她的随身侍婢调笑着。
我假装没瞧见她。带着岚儿迳自往北走。
亭榭里却传来嘻笑声,冷冷嘲讽着:"皇后真不知道怎麽回事儿,陛下会撵谁出宫,还不明显吗?居然还特地派人千里迢迢跑去问他咧?岂不多此一举?"
"就是,就是,娘娘与若美人容貌相似,看了真不舒服。长相相似却同住在宫中,肯定是相克的,你上次被她给克病了,要求陛下撵她出宫,陛下脸面下不来,没肯答应,这次趁着宫里外放,果真把她给撵了。陛下对娘娘果然恩宠啊。"
"本宫可是陛下心坎上的人儿啊,哼,她是谁?不过是运气好了一点,貌以本宫,才让陛下给带进宫的,如今陛下有本宫陪伴左右,已经不需要她了,自然得撵出去。"
玉美人得意洋洋的数落着我,我装做没听见,继续往前走。
岚儿却不如我淡定,他放开我的手,怒气冲冲的冲上亭榭,小小脸蛋涨红着,手指着玉美人怒骂道:"住口!你们给本太子闭嘴,等本太子登基,第一个撵你们出宫!"
亭榭里的欢笑声,戛然而止。
秦国的储君,未来的君王大怒,玉美人立刻沉下脸来,脸色铁青,其它宫婢则吓得跪了一地。
"岚儿,你身子不好,别动怒了,别跟她们一般见识。"我上前,牵着太子的手,低声道:"皇后还在等着你呢。"
岚儿听话的点点头,让我牵着离开了亭榭。
一路上他却不肯说话,始终扳着脸,眼底噙着泪,却倔强得不肯痛哭出来。
到了永兴宫的殿门口,他却突然停下脚步,低头看着脚,闷声道:"岚儿舍不得慈母。"
我忍着想落泪的冲动,蹲在他跟前,看着他,正色道:"岚儿啊,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的一生都是这样的,你的母后当初也是离开她的父母兄弟,千里迢迢从楚国来到秦国的。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些命运无法去抗拒,只能去接受它,适应它,每当你想念着我时,便抱着布偶,会发现,其实我一直都在你身边。"
我的这番话,不知道小小年纪的他听不听得懂。
但见他抺一抺泪,点了点头。
我定了定神,带着他,步向了大殿。
皇后已经端座在大殿上等着我们了,经过长时间的调养,她的气色明显好多了。
"母后!"
岚儿已经许多天没见着自己的母亲,瞧见皇后,他唤了一声,立刻奔过去,抱着她的膝盖,在那上面用小脸蹭了又蹭,撒娇道:"母后,岚儿想您了!"
面对儿子的撒娇,皇后却是轻声斥责道:"太子,不可无礼!别忘记自己的身份,你不是个孩子,你是秦国的储君,便要有储君的礼仪,你成何体统?别忘了,将来你得扛下万里江山,天下万民都在看着你呢。"
岚儿听了,立刻起身,小小身子恭敬的立在皇后身边,低声道:"母后教训得是,儿子不敢再犯了。"
皇后是个严母,她出身为大国的公主,自有她教养储君的方式,对她而言,儿子是江山未来的主人,一举一动,不可不慎;对我而言,岚儿只不过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
皇后抬抬手让我就座,然後缓缓开口道:"最近太子长胖了些,你把他照顾得很好。"
这算是对我的佳许吧,我应道:"臣妾尽力而为罢。"
这时,皇后却低低的叹了口气,"为了太子跟公主两兄妹,本宫一直怀有私心,不想让你出宫。不同於一般宫女,遣嫔妃出宫兹事体大,本宫不得不慎,还差人去问了陛下。陛下口谕,留下阿玉。本宫也不得不遵旨,让你出宫了。"说着,朝外道:"来人,送上玉碟。"
片刻,一名女官捧着玉碟,徐徐进入大殿。
皇后接过玉碟,翻开宗谱,拿起毛笔,在写有我名字的书册上,一笔划过,除去了我的皇籍。
她放下玉碟,看着我,开口道:"从此刻起,你已被除去了宗籍,不再是秦国的嫔妃,也不再是陛下的女人了,本宫开恩於你,出宫後,你可自由婚配。"(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