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百三十四章 无间道正式开拍(下)
不知道是不是猛虎社跟肖易天生就是相冲的,在肖易将猛虎社扫除之后,一切的事情竟然全都顺利了起来。首先第一个就是刘天王已经正式的跟九州签约,成为了九州旗下第一个天王级的巨星。
虽然已经成功的签约,但是这个消息暂时还没有公布,两方协商之后决定要推辞一下宣布的时间。这当然不是说两边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而是作为接下来对无间道的宣传。没错,刘天王跟上一世一样,决定参演无间道。
当刘天王找到刘伟强去看剧本的时候,当他看到剧本的第一眼就被整个剧本打动,两方身份的互换,心中的那份纠葛很容易就打动了刘天王,他想要亲自试一下自己能不能做到剧本那个程度,所以直接的要来了角色。因为是第一个,所以刘伟强让他自己可以随意的选择角色,这样一来他倒是有点为难了,因为刘建明跟陈永仁这两个角色他都喜欢。而且还比较喜欢陈永仁这个角色,在上一世的时候他就说过比较喜欢陈永仁,现在有这个机会,当然想要继续的演好人。
但是,这也有点麻烦。因为演了这么长时间的好人,他的戏路已经被限制了很多,现在稍微演一个坏人对于刘天王也是有一点吸引力的。作为一个演员,如果只是求稳的话,一直演差不多的角色倒是没有什么,反正他也只是求稳,能不能继续上一层楼压根就没关系。但是现在不同。刘天王并不是一个喜欢稳的人,他更想要的是一种新的追求,最好将自己的名声推到更高的一个层次。
而且现在他还是刚刚加入九州,如果他第一次继续演以前的老角色,到最后被九州里面的高层认为他只会演好人而不会演反角了,那他估计就要纠结了,所以现在对于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跟可以给自己突破的角色,刘天王有了一点的纠结。不过纠结倒是没有多长时间,既然做了演员。肯定想要给将自己的名声推的更高,现在他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走,不能将自己的路全都给限制死了。所以考虑了一下之后,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刘建明这个角色。
要说无间道这部戏里面,不止两位主角,所有的人都处在无间之中,想要解脱,但是身边的现实让他不得不继续的走下去。而越是这样,他们陷入的无间也就越深,最后只有一个可以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走向灭亡。无间地狱中,生活的越长受到的痛苦越大。最后的刘建明选择自我解脱何尝不是已经将自己逼到了极致。
虽然都深处于无间地狱,但是两位主角陷入的时间更长,内心的纠葛更大。陈永仁不用说,家世,以及后来的卧底生涯。让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解脱。就像他自己说得,三年又三年,到了最后他自己估计都快忘记自己是贼还是警察。其实如果真的忘了,也许对于陈永仁也是一种解脱,但是可怕的是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声音在提醒他,他是一个警察。他要做一个好人。
深处于黑暗之中却在憧憬光明,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在罪恶之中,一直铭记自己是一个好人。整部影片中有很多陈永仁打人的镜头,那些镜头完全表示了陈永仁心中的很辣,这样的人并不能算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是他的追求却是一个好人,想要做这个好人需要什么样的代价,剧中陈永仁给了很明确的回答。
‘他说我的工作就是出卖身边的人’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为了作为一个好人,他失去了原本他应该有的幸福。倪永孝死的时候他定是伤心,可是却被他发现了自己卧底的身份,被自己的弟弟出卖,他死都不能瞑目,就算今天黄志诚不杀了他,他也会被自己的弟弟亲手送进监狱。这时候的陈永仁,流着眼泪蹲在地上,在想什么?我们都不知道。
做一个好人有多难,他做没做到,不得而知。只是所谓的缘分弄人,倪永孝死之前,陈永仁把倪家的犯罪证据交给黄志诚,他说,等这事做完了,我就回去,你要给我一个真真正正的位子坐,我要看到海,但是不想再看到你。但是可惜的是这个愿望到死都没有实现,带着一个作为好人的标识,他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应该很多人在电影院的时候看到陈永仁被抢打中脑袋的时候,心中都是很闷的感觉,但是肖易却不会,因为他觉得那样的结局对于陈永仁来说或许会更加合适。
人都是有感情的,人并不是机器人,只要给他们设定一些程序,他们就可以去工作,不去想其他的。陈永仁卧底了那么多年,给予他最大的动力就是心中那个警察的身份,如果当这个愿望实现了之后,他会感到什么呢?绝对会感到空虚,或许还有后悔,因为他亲手逮捕的人是他的兄弟,是他的亲人。
每一个卧底都不是那么好当的,因为人都是有感情的,在他们打入社团内部的时候,或多或少的会付出感情。或许在这之前曾经有人给他挡过刀子,曾经救过他的命。因为一个警察的身份,他却要将这些亲自送进监狱,或者是亲手终结他们的身份,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最大的痛。
等有目标的时候或许会用那个目标麻痹自己,但是一旦目标实现之后,剩下的是什么?是内疚,是感慨,生活在内疚的人是最难捱的,如果没有了勇气,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亲手终结自己吧,这对于陈永仁来说更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而在之前的时候,被人打死,这或许会让陈永仁感到伤心,因为他的目标还没有实现,但是何尝又不是一种解脱。
从他中枪的那一刹那。他眼中有不敢相信,有对生活的留恋,有对没有亲自将叛徒逮捕的遗憾,但是他的眼神中也有着深深的解脱。在这里也不得不称赞一下梁超伟的表演,将那一刹那的眼神演绎的活灵活现,好像只是一个眼神就表述出了无尽的意思一样,不愧为香江眼神最有魅力的男人。对于陈永仁来说。在他倒下的那一刻,他就超脱了无间地狱,这对他是一种解脱。
相比较陈永仁。另一个主角刘建明陷入无间地狱更深,更难以摆脱。建明本是黑社会小混混,被头目韩琛送进警校。做为安插在警方中的卧底。这是他整个身份的介绍,而就是以前的一个身份,让他更加难以解脱。
从一开始的时候,刘建明就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全都是错误的,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他不得不继续下去,然后越陷越深,一直到不可自拔。剧中一开始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一个女人,那个对他老大痴心不改的女人。正是这个让他深爱着,并且最后他亲自终结对方的女人。是他一开始的动力。
人这一生,最难以渡过的应该就是情字了,太多的人为了情放弃了很多的东西。刘建明也是,为了Mary,他亲自将自己送入了无间地狱之中。有很多人说。刘建明一开始主要是为了Mary姐所以才进入警局的,但是在肖易看来,或许还有另外的一个原因,这个原因也是情,但却不是爱情。
在《无间道》第一部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已经在警局中站稳了脚跟的刘建明。当着黄警司的面,装成是韩琛的儿子和韩琛通了一次电话,并在电话中称韩琛为“老爸”。从整部电影来看,这个情节可有可无,但笔者觉得这个情节很有意思。精明的刘建明肯定早就考虑到了如果在警局内接到韩琛的电话时该怎么称呼他。不管这个“老爸”是他早就想好的称呼还是事到临头突然闯进他脑袋里来的,肖易都能从中窥见刘建明潜意识中的一些东西――韩琛代替了,或者就是他心目父亲的形象。
“我的家人,他们很早就移民了”,刘建明对Mary说这话的时候,才十七、八岁的样子。一个人如果在儿童或少年时期缺少家庭关爱,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按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人格中超我的发展。因为超我直接来自于父母和在儿童身边的其他重要人物及社会典范的影响。很明显,刘建明的超我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在他的超我形成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应该说就是韩琛。韩琛自己肯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成了刘建明心目中父亲形象的替代者。韩琛的女人Mary,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刘建明心目中母亲形象的替代者。成熟优雅的Mary勾起了他的“恋母情结”。但Mary毕竟不是他的亲生母亲,刘建明的超我也并不强大,在他听说韩琛死后,他的“阉割焦虑”也消失了。所以他才能无所顾忌地表达出对Mary的感情。从他听说韩琛死了后对Mary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心里肯定早就希望韩琛死,他日后设计将韩琛杀死,除了为了摆脱掉韩琛对他的控制这个原因外,也完成了他年少时期的一个愿望――“杀父娶母”。虽然“娶母”是不可能了,但他娶一个英文也叫Mary的女人。俄底普斯情结是他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固着点”,是一个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人格才能顺利继续向前发展。所以杀死韩琛是他在俄底普斯情结的作用下所做出的合乎逻辑的举动。
当然,人格的事情可以不去说,但是从这里也能看出来,在刘建明的心中,韩琛跟Mary姐在他的心中有着不一样的位置。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才心甘情愿的步入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这个世界叫做无间。
如果说第一阶段他还只是因为别人的话,那么第二阶段为的就是他自己。环境能够改变人的,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生活在警察局,所以在他的心中渐渐的萌生出了要当一个好人的念头。有很多人说过,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更别所他还有太多的问题,这些事情一旦爆发出来,他就没有任何的机会。所以为了让所有人不知道他的秘密,他开始了自己的秘密行动,一点点的毁灭跟以前的接触,还有一些人。但是他估计也没有想到,在他毁灭以前生活的时候,他也在毁灭着自己。
对于很多看完无间道三部曲的人来说,应该会记得在第三部一开始的时候刘建明开始接受警局的调查,权力被架空。他的风头逐渐被警局另一个明日之星———杨锦荣所替代。在这个时候,刘建明虽然没有了以往的权利,但是他工作的很开心,就连电影中的音乐都是欢快的。在看到这里的时候,肖易的心中都不禁想到干脆让刘建明就直接成为警察吧,满足他当一个好人的愿望。
但是导演的想法是很残酷的,人都要为他们以前做的事情负责,不管他现在是不是真心在悔改。一直到杨锦荣的出现,慢慢的打乱了刘建明的生活。因为刘建明突然发现,杨锦荣跟他以前的老大韩琛有关系。这个时候他一方面想要除掉这个威胁,另一方面也想要做一个好人,将杨锦荣给除掉。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向着更深一层的无间地狱走去。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的压力,身边的威胁,来自内部的调查,还有一点点就要浮出水面的情况,这些压力让刘建明的精神一点点恍惚了起来,最后直接形成了多重人格,也就变成了精神分裂。在电影的最后,看着刘建明大声的叫着‘我要做个好人’然后吞枪自杀的时候,彻底的将整个悲剧画上了句号。刘建明的悲剧不仅在于他想做一好人,还在于他在精神上以为自己已经是好人。刘建明这个人物给人的启示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外。应该还有就是让人认识到了一个健康、完善的人格对人的命运有决定性的影响,刘建明应该说是一个精明、干练的人,但人格上的缺陷使他成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虽然已经成功的签约,但是这个消息暂时还没有公布,两方协商之后决定要推辞一下宣布的时间。这当然不是说两边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而是作为接下来对无间道的宣传。没错,刘天王跟上一世一样,决定参演无间道。
当刘天王找到刘伟强去看剧本的时候,当他看到剧本的第一眼就被整个剧本打动,两方身份的互换,心中的那份纠葛很容易就打动了刘天王,他想要亲自试一下自己能不能做到剧本那个程度,所以直接的要来了角色。因为是第一个,所以刘伟强让他自己可以随意的选择角色,这样一来他倒是有点为难了,因为刘建明跟陈永仁这两个角色他都喜欢。而且还比较喜欢陈永仁这个角色,在上一世的时候他就说过比较喜欢陈永仁,现在有这个机会,当然想要继续的演好人。
但是,这也有点麻烦。因为演了这么长时间的好人,他的戏路已经被限制了很多,现在稍微演一个坏人对于刘天王也是有一点吸引力的。作为一个演员,如果只是求稳的话,一直演差不多的角色倒是没有什么,反正他也只是求稳,能不能继续上一层楼压根就没关系。但是现在不同。刘天王并不是一个喜欢稳的人,他更想要的是一种新的追求,最好将自己的名声推到更高的一个层次。
而且现在他还是刚刚加入九州,如果他第一次继续演以前的老角色,到最后被九州里面的高层认为他只会演好人而不会演反角了,那他估计就要纠结了,所以现在对于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跟可以给自己突破的角色,刘天王有了一点的纠结。不过纠结倒是没有多长时间,既然做了演员。肯定想要给将自己的名声推的更高,现在他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走,不能将自己的路全都给限制死了。所以考虑了一下之后,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刘建明这个角色。
要说无间道这部戏里面,不止两位主角,所有的人都处在无间之中,想要解脱,但是身边的现实让他不得不继续的走下去。而越是这样,他们陷入的无间也就越深,最后只有一个可以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走向灭亡。无间地狱中,生活的越长受到的痛苦越大。最后的刘建明选择自我解脱何尝不是已经将自己逼到了极致。
虽然都深处于无间地狱,但是两位主角陷入的时间更长,内心的纠葛更大。陈永仁不用说,家世,以及后来的卧底生涯。让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解脱。就像他自己说得,三年又三年,到了最后他自己估计都快忘记自己是贼还是警察。其实如果真的忘了,也许对于陈永仁也是一种解脱,但是可怕的是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声音在提醒他,他是一个警察。他要做一个好人。
深处于黑暗之中却在憧憬光明,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在罪恶之中,一直铭记自己是一个好人。整部影片中有很多陈永仁打人的镜头,那些镜头完全表示了陈永仁心中的很辣,这样的人并不能算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是他的追求却是一个好人,想要做这个好人需要什么样的代价,剧中陈永仁给了很明确的回答。
‘他说我的工作就是出卖身边的人’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为了作为一个好人,他失去了原本他应该有的幸福。倪永孝死的时候他定是伤心,可是却被他发现了自己卧底的身份,被自己的弟弟出卖,他死都不能瞑目,就算今天黄志诚不杀了他,他也会被自己的弟弟亲手送进监狱。这时候的陈永仁,流着眼泪蹲在地上,在想什么?我们都不知道。
做一个好人有多难,他做没做到,不得而知。只是所谓的缘分弄人,倪永孝死之前,陈永仁把倪家的犯罪证据交给黄志诚,他说,等这事做完了,我就回去,你要给我一个真真正正的位子坐,我要看到海,但是不想再看到你。但是可惜的是这个愿望到死都没有实现,带着一个作为好人的标识,他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应该很多人在电影院的时候看到陈永仁被抢打中脑袋的时候,心中都是很闷的感觉,但是肖易却不会,因为他觉得那样的结局对于陈永仁来说或许会更加合适。
人都是有感情的,人并不是机器人,只要给他们设定一些程序,他们就可以去工作,不去想其他的。陈永仁卧底了那么多年,给予他最大的动力就是心中那个警察的身份,如果当这个愿望实现了之后,他会感到什么呢?绝对会感到空虚,或许还有后悔,因为他亲手逮捕的人是他的兄弟,是他的亲人。
每一个卧底都不是那么好当的,因为人都是有感情的,在他们打入社团内部的时候,或多或少的会付出感情。或许在这之前曾经有人给他挡过刀子,曾经救过他的命。因为一个警察的身份,他却要将这些亲自送进监狱,或者是亲手终结他们的身份,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最大的痛。
等有目标的时候或许会用那个目标麻痹自己,但是一旦目标实现之后,剩下的是什么?是内疚,是感慨,生活在内疚的人是最难捱的,如果没有了勇气,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亲手终结自己吧,这对于陈永仁来说更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而在之前的时候,被人打死,这或许会让陈永仁感到伤心,因为他的目标还没有实现,但是何尝又不是一种解脱。
从他中枪的那一刹那。他眼中有不敢相信,有对生活的留恋,有对没有亲自将叛徒逮捕的遗憾,但是他的眼神中也有着深深的解脱。在这里也不得不称赞一下梁超伟的表演,将那一刹那的眼神演绎的活灵活现,好像只是一个眼神就表述出了无尽的意思一样,不愧为香江眼神最有魅力的男人。对于陈永仁来说。在他倒下的那一刻,他就超脱了无间地狱,这对他是一种解脱。
相比较陈永仁。另一个主角刘建明陷入无间地狱更深,更难以摆脱。建明本是黑社会小混混,被头目韩琛送进警校。做为安插在警方中的卧底。这是他整个身份的介绍,而就是以前的一个身份,让他更加难以解脱。
从一开始的时候,刘建明就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全都是错误的,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他不得不继续下去,然后越陷越深,一直到不可自拔。剧中一开始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一个女人,那个对他老大痴心不改的女人。正是这个让他深爱着,并且最后他亲自终结对方的女人。是他一开始的动力。
人这一生,最难以渡过的应该就是情字了,太多的人为了情放弃了很多的东西。刘建明也是,为了Mary,他亲自将自己送入了无间地狱之中。有很多人说。刘建明一开始主要是为了Mary姐所以才进入警局的,但是在肖易看来,或许还有另外的一个原因,这个原因也是情,但却不是爱情。
在《无间道》第一部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已经在警局中站稳了脚跟的刘建明。当着黄警司的面,装成是韩琛的儿子和韩琛通了一次电话,并在电话中称韩琛为“老爸”。从整部电影来看,这个情节可有可无,但笔者觉得这个情节很有意思。精明的刘建明肯定早就考虑到了如果在警局内接到韩琛的电话时该怎么称呼他。不管这个“老爸”是他早就想好的称呼还是事到临头突然闯进他脑袋里来的,肖易都能从中窥见刘建明潜意识中的一些东西――韩琛代替了,或者就是他心目父亲的形象。
“我的家人,他们很早就移民了”,刘建明对Mary说这话的时候,才十七、八岁的样子。一个人如果在儿童或少年时期缺少家庭关爱,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按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人格中超我的发展。因为超我直接来自于父母和在儿童身边的其他重要人物及社会典范的影响。很明显,刘建明的超我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在他的超我形成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应该说就是韩琛。韩琛自己肯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成了刘建明心目中父亲形象的替代者。韩琛的女人Mary,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刘建明心目中母亲形象的替代者。成熟优雅的Mary勾起了他的“恋母情结”。但Mary毕竟不是他的亲生母亲,刘建明的超我也并不强大,在他听说韩琛死后,他的“阉割焦虑”也消失了。所以他才能无所顾忌地表达出对Mary的感情。从他听说韩琛死了后对Mary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心里肯定早就希望韩琛死,他日后设计将韩琛杀死,除了为了摆脱掉韩琛对他的控制这个原因外,也完成了他年少时期的一个愿望――“杀父娶母”。虽然“娶母”是不可能了,但他娶一个英文也叫Mary的女人。俄底普斯情结是他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固着点”,是一个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人格才能顺利继续向前发展。所以杀死韩琛是他在俄底普斯情结的作用下所做出的合乎逻辑的举动。
当然,人格的事情可以不去说,但是从这里也能看出来,在刘建明的心中,韩琛跟Mary姐在他的心中有着不一样的位置。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才心甘情愿的步入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这个世界叫做无间。
如果说第一阶段他还只是因为别人的话,那么第二阶段为的就是他自己。环境能够改变人的,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生活在警察局,所以在他的心中渐渐的萌生出了要当一个好人的念头。有很多人说过,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更别所他还有太多的问题,这些事情一旦爆发出来,他就没有任何的机会。所以为了让所有人不知道他的秘密,他开始了自己的秘密行动,一点点的毁灭跟以前的接触,还有一些人。但是他估计也没有想到,在他毁灭以前生活的时候,他也在毁灭着自己。
对于很多看完无间道三部曲的人来说,应该会记得在第三部一开始的时候刘建明开始接受警局的调查,权力被架空。他的风头逐渐被警局另一个明日之星———杨锦荣所替代。在这个时候,刘建明虽然没有了以往的权利,但是他工作的很开心,就连电影中的音乐都是欢快的。在看到这里的时候,肖易的心中都不禁想到干脆让刘建明就直接成为警察吧,满足他当一个好人的愿望。
但是导演的想法是很残酷的,人都要为他们以前做的事情负责,不管他现在是不是真心在悔改。一直到杨锦荣的出现,慢慢的打乱了刘建明的生活。因为刘建明突然发现,杨锦荣跟他以前的老大韩琛有关系。这个时候他一方面想要除掉这个威胁,另一方面也想要做一个好人,将杨锦荣给除掉。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向着更深一层的无间地狱走去。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的压力,身边的威胁,来自内部的调查,还有一点点就要浮出水面的情况,这些压力让刘建明的精神一点点恍惚了起来,最后直接形成了多重人格,也就变成了精神分裂。在电影的最后,看着刘建明大声的叫着‘我要做个好人’然后吞枪自杀的时候,彻底的将整个悲剧画上了句号。刘建明的悲剧不仅在于他想做一好人,还在于他在精神上以为自己已经是好人。刘建明这个人物给人的启示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外。应该还有就是让人认识到了一个健康、完善的人格对人的命运有决定性的影响,刘建明应该说是一个精明、干练的人,但人格上的缺陷使他成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