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乡镇政府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桃花节(1)

    反映乡镇机关的历史变迁,描写乡镇干部的生存状态。纪实中国乡村的风云变幻,刻画基层人物的人生画卷。是对乡镇机关的真实写照,是对乡镇干部的人文关怀。

    兰汀梅子,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作品余篇(首),并多次获奖,著有诗文集《在风中歌唱》。

    怀川镇管辖的桃花坞与国家级景区丹河大峡谷发源地毗邻,两山相隔不足米,地势平缓,有支流环绕其间,形成溪瀑,水源充足,气候湿润,适宜果树生长,历史上村里村外曾遍植桃树,春时繁花似锦,灿若云霞。因其地处深山,于世隔绝,有陶渊明世外桃源之意境,故名桃花坞。

    桃花坞在三年自然灾害和“深挖洞,广积粮”期间,桃林几乎被毁之殆尽,改革开放后,镇政府在解决卖粮难,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中,大力倡导发展经济林,鼓励该村村民恢复桃林种植,渐成景观,吸引很多外地游客自发到此旅游。

    时至二十一世纪,绿色环保和回归自然已成为人们的至爱,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更是推波助澜,旅游热一浪高过一浪,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勃勃商机,为了拉动经济,很多地方都在开发旅游业。怀川县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得天独厚,境内的丹河大峡谷奇峰竞秀,碧水争流,形成“八百翠微峰,三千琉璃水”的自然景观,她的幽美、恬静、清澈、纯净为世人所震撼,追寻芳踪的人纷至沓来。拥有如此美丽山水,岂肯坐失良机?为了发展旅游业,怀川县提出了“强力开发旅游业,打造绿色环保景区”的口号,经过几年的开发,丹河大峡谷已成为国家级景区汊。

    怀川镇为了引导附近所辖村庄农民依托丹河大峡谷风景区兴办旅游项目,他们作出了“发展万亩桃园,建设生态园林”的规划,桃园种植以桃花坞为中心,向附近的周边村辐射,连村连片,形成规模,让游客“游在丹河峡谷,住在桃园农家”。这个思路得到了县领导的大力支持,万亩桃园如果发展起来,将是怀川县的又一大旅游景观和特色,既可促进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到丹河峡谷观光旅游,又能带动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实现一举多赢,所以县委、县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优惠和扶持,很快万亩桃林就发展了起来,号称万亩目前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是一个远景规划,但两、三千亩还是有的,桃林生态园区已初具规模。为了把桃花坞和万亩桃园宣传出去,史玉林提议搞一个“桃花节”,他的提议得到了镇里全体班子成员的拥护。

    “桃花节”有两个议程:一是举办全省书画笔会。这个活动由怀川镇主办,县书画协会协办,石磊是协会主席,又是从怀川镇出来的,和镇长史玉林私交也不错,所以不论是于公于私主角都非他莫属,他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这项活动;二是举行“希望工程”——桃花坞中学大型募捐活动。两项活动捆绑在一起举行,届时将邀请省、市书画名家参加此次盛会,省心连心艺术团将义演助兴。

    古昆被作为特邀嘉宾专程从石溪赶过来参加“桃花节”,同来的还有他的老父亲“老古头”,这时他已七十六岁高龄,他想在有生之年再回他工作过的地方看看,见见几个老伙计。为了满足老父亲的这一心愿,古昆将行程提前了两天,王凯和王红卫亲自到省城机场去接站朕。

    王凯和王红卫把古昆奉为他们的“财神爷”。古昆是史玉林为怀川镇招商引资的最大商家,这几年他累计为大王庄和小王庄的中原大怀川集团公司投资几个亿,使之迅速发展成为华北最大的汽车配件和食品生产基地,其生产的汽车配件、钢圈、轮胎、啤酒销售到东南亚,是怀川县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和主要纳税大户。对于这样有卓越贡献的投资商,即使县里也是十分礼遇的,古昆每次来怀川县,县领导都要亲自出面接待。

    古昆父子到来后,镇里安排古昆父子到丹河大峡谷观光旅游。陪同的有史玉林、王凯、王红卫,已离职的侯书记、副乡长老程、派出所长“黑老张”也被邀来作陪。老友故知欢聚在一起,同游美丽的丹河大峡谷风景区,情景相融,其乐陶陶,真乃人生一大快事矣!

    一行人乘船溯水而上,绿水碧波静静地流淌在崇山峻岭之间,像丝绸、像翡翠、像处子,她是那样的飘逸、温润、静好,尽显高贵典雅波澜不惊之神韵,泛舟其上,既养眼又养心还养神。凭船而望,两岸流秀奇峰迥异,绝壁峡谷千姿百态,岚峰绿水相映相融,一缕缕清风掠过湖面,轻轻漾起一层层水雾,使一池春水愈显得流丽碧绿、幽深明净。远处几只白色的水鸟在崖下绿色的水面上嬉戏浮游,使这幽美的环境一下子变得生动和富有情趣起来。

    船到尽头,一行人下船步行。但见山路依水而设,秀水伴路而流,清溪幽谷,流水淙淙,缓处水流潺潺,轻起涟漪,急处飞流直下,水声喧然,人行其中,如入一种至灵、至圣、至幻的空朦之境。这里风光最显著的特征是水的清纯、明净、碧绿。这是自然水的标本和“化石”,通过它可以反映出真正的大自然到底有多美丽、多纯真。水中有小鱼细虾在绿草浮萍中轻轻地游动,岸上几个人或坐于疏林之中或蹲于石上静静垂钓,他们和这深山峡谷飞瀑流泉融为一体,人们只有在这里才可能真正地领略到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境界。

    古昆观赏着周围的景色说:“这里的风光很独特,既有三峡之雄奇,又有漓江之秀美,与那些名山大川相比一点也不逊色。”

    这个风景区很多地方原来属于怀川镇管辖,开发之初史玉林作为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参与了协调和开发,所以他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他一路上兴致勃勃地客串起义务导游。听古昆夸这里的风景美,史玉林眉宇之间顿生一股自豪之情,他说:“这里不但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也很多,很有历史价值。”

    他指着一个山峰向大家介绍道:“这座山形状酷似大佛,高一百三十余米,半山有北魏石刻,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望着这座高大的石佛山,人们变得肃穆起来。古昆在佛台前燃起三株高香,对着大佛拜了拜。同行的人也纷纷上前礼拜。

    拜毕,众人坐下歇息。

    深山幽谷,清风徐徐,凉意习习,仰头环顾四周景色,忽听一女孩惊呼道:“快看,桃花!”

    众人顺着女孩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半山崖畔一树桃花在春光中悄然盛开,因是初春万物刚刚苏醒林疏草浅,这桃花就显得格外的艳丽夺目,很多人惊喜地用镜头捕捉着这一春的讯息。

    史玉林站在人群中微笑着对众人说:“在这附近有一个山村叫桃花坞,那里满山遍野到处都开着桃花,有几千亩,你们不妨到那里去看看。”

    那个发现桃花的女孩问:“真的?”

    史玉林说:“真的,我们刚从那儿过来。”

    那个女孩就和她的同伴欢呼着向前跑去。

    史玉林带着一行人乘船返回。途中他指着右岸山顶几处隐隐约约的古寨遗址说:“那是天井关,古时这里地势险要,是征战的咽喉之地,那里就是他们安营扎寨、休养生息的地方。”

    他指着半山腰一条古道说:“这条路是古时晋豫通道要冲,三国曹操北上壶关伐高干曾路经此地,写下著名诗篇《苦寒行》。”说着他就朗诵起这首古诗:“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一路上他还给大家讲了很多关于景区的民间传说。众人饶有兴致地听着他的介绍,游兴大增。

    船到码头,他们弃船上岸。在一棵大槐树下,史玉林介绍道:“这棵树当地人叫拴马槐,三个人搂抱不住,它有两千多年历史,据说曹操当年曾在这棵树上拴过马。”

    古昆端详着这棵树说:“它真是植物中的‘活化石’。”

    众人也纷纷称奇,边上站着的几个游客忍不住上前去试着环抱,还有一个身穿袈裟的佛门高僧在大槐树前顶礼膜拜,他手捻佛珠,口中念念有词。

    人们纷纷在此留影纪念。

    晚上史玉林把古昆父子和几个离职的老伙计安排在景区大酒店下榻,留下王红卫服务他们的住行起居。第二天王红卫又带着他们在附近山上的原始次生林、植物园、猕猴区、古寨遗址等景点作了休闲游。

    次日一行人被接去参加“桃花节”。

    “桃花节”这天是农历三月初三,阳光明媚,桃花盛开,纷繁的桃花粉红粉红的,像姑娘扬起的笑脸,洋溢着春天的光彩,笑迎着八方来客。

    主席台前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人头攒动,笑语飞扬。县领导应邀出席了这次活动,活动由镇长史玉林主持,县长致欢迎词,石磊对参加的书画家们一一作了介绍,最后是特邀嘉宾古昆就“希望工程——桃花坞中学募捐活动”作表态性发言。

    活动仪式举行后,书画家们现场挥毫泼墨写丹青,其书画作品当场拍卖捐献“希望工程”,作为桃花坞中学的建设用款。

    名家云集现场创作,当场拍卖义捐本身就是个很大的看点,所以吸引了很多围观者和新闻媒体的记者。首先上场的是石磊,他现在是中国书协会员、河南书协理事、市书协副主席、县书协主席,只见他气定神闲,一挥而就,他写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从万元开始竞拍,一路走高,最后王凯以万元的价格落下鼓锤。其实竞拍的价格是事先就确定好的,只是走个形式,渲染一下活动气氛。

    十六大代表刘玉兰、大王庄支部书记王红卫、养牛专业户王桂兰等企业家纷纷参加了书画竞拍活动。老程的大儿子现在已是大房地产商,他作为成功人士也专程从外地飞回来代表弟兄三个参加了竞拍。

    省书画院院长、著名画家周立鹤以桃花为题现场作了一幅水墨丹青,寥寥数笔就将漫山遍野的桃花的神韵表现了出来,这幅大写意画题名为“春光无限”,他的大手笔赢得一片喝彩声。这幅画是这次活动的收官之作,古昆以万元竞拍到手。

    书画家们与企业家们共同将竞拍的善款投在捐款箱内。围观的群众为他们的义举报以热烈的掌声。

    就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有人在场外大声叫道:“且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