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离合(4)
银辇到达皇宫外泰汐护城河时,已是卯时三刻了。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马车上的无双又冷又饿又累,不知不觉就靠在召原怀中睡熟了。召原淡淡的眉毛紧蹙,全身僵硬,双手狠狠地背在身后,一点都不愿意触碰到怀中躺着的妹妹。
从城外一路走来,离皇宫越近,梁王心中越是忐忑。虽说皇宫是他从小生长的地方,但也是他耳濡目染骨肉相残、勾心斗角的场所。在急促而沉闷的心跳中,夏弘泽知道自己作为一个成年的握有兵马的藩王,此次京城之行必须慎之又慎,步步为营。
车棚外传来小小的一阵喧闹,梁王深吸了一口气,蓦然张开双眼,伸手去揭开帘子。彻骨的寒意铺面而来,他微微地打了个哆嗦。
马车正对着皇城的正德门停下,城楼上流光闪烁,灯火通明。泰汐桥后的广场上,左右两边各立着巍然不动的身着重锦雷纹铠甲的金吾卫,列队五十人。铠甲反射出的寒光让夏弘泽觉得喉咙有些干涩,不过他很快看清了那些金吾卫手中所执的并不是平日使用的锋利兵器,而是大宸的图腾——燮龙旗,还有象征礼仪的一些玉圭玉剑。金吾卫围绕着站在中央的皇帝皇后,身后跟着太子还有一班大臣。
梁王愣在那里,一时竟忘了该下车请安。礼部尚书贺申熙匆匆折回,对他耳语道:“王爷,皇上早就在这儿等您了,可是连御膳都没传啊!您是不是……”
“嗯。”梁王摆手应了一声,下了马车,与王妃携手踏过泰汐桥,来到皇帝面前。王妃感觉到丈夫的手越来越冷,她体贴地握紧了一分。夫妻俩对视一眼,梁王会意,勉强一笑。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帝朗声笑了,上前扶起他,亲热地说道:“免礼平身!弘泽,你与朕本是至亲手足,务须多礼。”
皇后娘娘同时也扶起了梁王王妃,两人以姐妹称,寒暄了几句。
梁王还是礼仪十足,恭敬地回复:“臣弟谢过皇兄!臣弟听闻皇兄竟没有用晚膳,这可折煞臣弟了!“
“哎,朕想和弟弟、弟媳一起用膳啊!对了,克城与无双呢?”皇上笑问。
王妃躬身作福,回答道:“路途遥远,两个孩子都在马车上睡着了,臣妾这就去叫醒他们。”
“不必了。”皇上拦住,说,“都辛苦了,让人把他们抱到寝宫中去睡吧。来,弘泽,朕在致和殿为你们设宴接风洗尘。”
“谢皇兄!”梁王仍是没忘了行礼。他深知尽管小心翼翼虽不能担保平安无事,但这是他目前不受人诟病的唯一方法。
当日,皇帝在致和殿大宴梁王夫妇,以及京城正一品官员。席间,君臣举杯尽欢,谈笑风生。梁王微醺,告上获准,进兴而归,宿于城内梁王府第。
太平坊是京祁著名的富人区,许多官宦商贾都居住于此。各家用房屋内外的装饰相互攀比着,昨日甲家用名贵的汉白玉修砌了台阶,今日乙家就用清秀玲珑的窟窿石堆起了巧夺天空的袖珍园林,那么丙家必定会用高价的锦缎围满整个院子的走廊。挖空心思争奇斗艳,便成了这些富人每日最头痛的事。
长长的一条巷子,只有一座宅子不带任何的喧嚣之气,静静地坐落在那里。大门的朱漆已有些掉落,门口的小厮总是一副懒洋洋的模样,好像永远睡不醒似的。附近的人每每经过,都会忍不住露出轻蔑的笑容,对它的寒酸和萧条鄙夷之至。之所以会存在这种不寻常的现象,只因为门匾上的三个大字——“质子府”。
偌大的质子府,却连人影都很少看见,只是在宅子的每个出口都有佩刀披甲的森严守卫着的军士。屋子都空荡荡的,悄无声息,寂寞于此被放大了千百倍。
靠近假山竹林的一间屋子半掩着窗户,从外能望见一个单薄的身影静默地端坐在窗下。冷风肆虐地窜进房内,吹起召原肩畔的长发。他一身白色的棉袍,跪坐在梨花木小案前,面无表情却隐隐呈现铁青色,目光绝望般遗落在案上摆着的木刀上。
良久,没有改变。
一辆豪华的马车在质子府大门前停下。守门的小厮打了个哈欠,清醒了些,诧异地打量着来人,心里感叹道:“稀奇啊稀奇,居然还会有人来我们这个鬼地方!会是谁呢?”
正想着,从马车上下来一位衣着不凡的男人,拇指上戴着翠绿的扳指。小厮瞪大了双眼,竟然没忘记上前迎接,哈腰赔笑道:“这位大爷,您是……小的有什么可以为您效劳的吗?”他太久没和外人交流,说话都显得不太利索了。
男人又从马车上取出两个食盒,放在地上,十分客气地对小厮笑道:“在下是奉梁王殿下之命,带些洛北当地的特色糕点来看望质子的,还请小哥进去代为通报一声。”
“这……”小厮挠头踌躇,不知该如何应对。
男人懂了他的犹豫,从袖中掏出一块碎银子递过去,笑道:“小小心意,还请收下。”
“不不不,大人您误会我了。”小厮急忙摆手解释,“只是府内有规矩,只有得到宗翊大人的批准,外人才能出入质子府。不是小的不肯帮忙,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男人眉头一皱,单刀直入:“那么宗翊大人此刻身在何处?”
小厮尴尬地回答:“这……咳咳,宗翊大人应该在幽兰院吧。”
男人不耐烦了,把银子强塞到小厮的手中,负手用不可回绝的语调下令道:“那就麻烦小哥去找找宗翊大人,替我通融通融咯!我就在这儿等着。”
“这……好吧,那小的这就去了。”小厮苦着脸应了,顶着北风向外跑去。
男人看着小厮远去的背影,用鼻孔重重地哼了一声,不屑地道:“屁大的官,也拿着鸡毛当令箭,什么东西!”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从城外一路走来,离皇宫越近,梁王心中越是忐忑。虽说皇宫是他从小生长的地方,但也是他耳濡目染骨肉相残、勾心斗角的场所。在急促而沉闷的心跳中,夏弘泽知道自己作为一个成年的握有兵马的藩王,此次京城之行必须慎之又慎,步步为营。
车棚外传来小小的一阵喧闹,梁王深吸了一口气,蓦然张开双眼,伸手去揭开帘子。彻骨的寒意铺面而来,他微微地打了个哆嗦。
马车正对着皇城的正德门停下,城楼上流光闪烁,灯火通明。泰汐桥后的广场上,左右两边各立着巍然不动的身着重锦雷纹铠甲的金吾卫,列队五十人。铠甲反射出的寒光让夏弘泽觉得喉咙有些干涩,不过他很快看清了那些金吾卫手中所执的并不是平日使用的锋利兵器,而是大宸的图腾——燮龙旗,还有象征礼仪的一些玉圭玉剑。金吾卫围绕着站在中央的皇帝皇后,身后跟着太子还有一班大臣。
梁王愣在那里,一时竟忘了该下车请安。礼部尚书贺申熙匆匆折回,对他耳语道:“王爷,皇上早就在这儿等您了,可是连御膳都没传啊!您是不是……”
“嗯。”梁王摆手应了一声,下了马车,与王妃携手踏过泰汐桥,来到皇帝面前。王妃感觉到丈夫的手越来越冷,她体贴地握紧了一分。夫妻俩对视一眼,梁王会意,勉强一笑。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帝朗声笑了,上前扶起他,亲热地说道:“免礼平身!弘泽,你与朕本是至亲手足,务须多礼。”
皇后娘娘同时也扶起了梁王王妃,两人以姐妹称,寒暄了几句。
梁王还是礼仪十足,恭敬地回复:“臣弟谢过皇兄!臣弟听闻皇兄竟没有用晚膳,这可折煞臣弟了!“
“哎,朕想和弟弟、弟媳一起用膳啊!对了,克城与无双呢?”皇上笑问。
王妃躬身作福,回答道:“路途遥远,两个孩子都在马车上睡着了,臣妾这就去叫醒他们。”
“不必了。”皇上拦住,说,“都辛苦了,让人把他们抱到寝宫中去睡吧。来,弘泽,朕在致和殿为你们设宴接风洗尘。”
“谢皇兄!”梁王仍是没忘了行礼。他深知尽管小心翼翼虽不能担保平安无事,但这是他目前不受人诟病的唯一方法。
当日,皇帝在致和殿大宴梁王夫妇,以及京城正一品官员。席间,君臣举杯尽欢,谈笑风生。梁王微醺,告上获准,进兴而归,宿于城内梁王府第。
太平坊是京祁著名的富人区,许多官宦商贾都居住于此。各家用房屋内外的装饰相互攀比着,昨日甲家用名贵的汉白玉修砌了台阶,今日乙家就用清秀玲珑的窟窿石堆起了巧夺天空的袖珍园林,那么丙家必定会用高价的锦缎围满整个院子的走廊。挖空心思争奇斗艳,便成了这些富人每日最头痛的事。
长长的一条巷子,只有一座宅子不带任何的喧嚣之气,静静地坐落在那里。大门的朱漆已有些掉落,门口的小厮总是一副懒洋洋的模样,好像永远睡不醒似的。附近的人每每经过,都会忍不住露出轻蔑的笑容,对它的寒酸和萧条鄙夷之至。之所以会存在这种不寻常的现象,只因为门匾上的三个大字——“质子府”。
偌大的质子府,却连人影都很少看见,只是在宅子的每个出口都有佩刀披甲的森严守卫着的军士。屋子都空荡荡的,悄无声息,寂寞于此被放大了千百倍。
靠近假山竹林的一间屋子半掩着窗户,从外能望见一个单薄的身影静默地端坐在窗下。冷风肆虐地窜进房内,吹起召原肩畔的长发。他一身白色的棉袍,跪坐在梨花木小案前,面无表情却隐隐呈现铁青色,目光绝望般遗落在案上摆着的木刀上。
良久,没有改变。
一辆豪华的马车在质子府大门前停下。守门的小厮打了个哈欠,清醒了些,诧异地打量着来人,心里感叹道:“稀奇啊稀奇,居然还会有人来我们这个鬼地方!会是谁呢?”
正想着,从马车上下来一位衣着不凡的男人,拇指上戴着翠绿的扳指。小厮瞪大了双眼,竟然没忘记上前迎接,哈腰赔笑道:“这位大爷,您是……小的有什么可以为您效劳的吗?”他太久没和外人交流,说话都显得不太利索了。
男人又从马车上取出两个食盒,放在地上,十分客气地对小厮笑道:“在下是奉梁王殿下之命,带些洛北当地的特色糕点来看望质子的,还请小哥进去代为通报一声。”
“这……”小厮挠头踌躇,不知该如何应对。
男人懂了他的犹豫,从袖中掏出一块碎银子递过去,笑道:“小小心意,还请收下。”
“不不不,大人您误会我了。”小厮急忙摆手解释,“只是府内有规矩,只有得到宗翊大人的批准,外人才能出入质子府。不是小的不肯帮忙,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男人眉头一皱,单刀直入:“那么宗翊大人此刻身在何处?”
小厮尴尬地回答:“这……咳咳,宗翊大人应该在幽兰院吧。”
男人不耐烦了,把银子强塞到小厮的手中,负手用不可回绝的语调下令道:“那就麻烦小哥去找找宗翊大人,替我通融通融咯!我就在这儿等着。”
“这……好吧,那小的这就去了。”小厮苦着脸应了,顶着北风向外跑去。
男人看着小厮远去的背影,用鼻孔重重地哼了一声,不屑地道:“屁大的官,也拿着鸡毛当令箭,什么东西!”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