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回到起点 第四十四章
诸位佛门高僧与道门真人辩论的地点,不是别处,正是颍川郡治阳翟。
阳翟历史悠久,轩辕黄帝之玄孙,夏后氏部落领袖禹于涂山与夷夏诸部落首领会盟,禹死后,其子启于阳翟钧台举行盛大的宴会,以此来招待众多的氏族部落首领,夏朝由此建立,阳翟也成为了夏朝的帝都。正因为如此,曾经的禹州,如今的颍川,从上古时代开始,就成为黄河流域的政治与经济中心,亦是人文荟萃之地。
秦朝之时,颍川十七县城就约莫有二十七万户人家,将近一百五十万的人口,胜过帝都长安,堪称全国最大最富有的地方。历经汉、齐两朝,这个数字非但没有减少,反而翻了将近一倍。
纵然在大齐最乱的时候,胡人的铁骑亦被牢牢地抵御在了弘农、河内一带,未曾让战火蔓延到富庶的颍川。无数流民的涌入,老牌世家与新兴世家的交锋,资财货物的快速流通,反倒让颍川更昌盛了几分。兴平元年,大齐重新核定土地与人口,光颍川一郡的住户就有六十万户,近四百万的人口,这还不算户籍挂在诸多世家名下,不用交纳税务,服各式徭役的奴婢与荫户。更何况,在眼下这个皇室仓皇南渡,对北方失去了控制力,连出身膏粱之姓的京兆尹与河南尹都得对北地豪强做出让步的今天,位于南北双方缓冲地带的颍川重要性又拔高了一层不说,还被赋予了崭新的意义。
颍川多山,书院与草堂大多坐落在城郊,倚山而建。住在颍川郡城内的学生自然是早来晚归,居住得远,又在颍川修建不起别院的,就会在一旁搭起简易的茅舍或木屋,以休息居住。
上党许氏在阳翟郊外有一处中等规模的别庄,乃是卫恭送给得意门生许泽的礼物,堪称有价无市。许亨在颍川求学的时候,都住在那里,许泽与许徽等人过来,自然也会在这里落脚。
这天清早,许亨打理完毕自己后,便命人备牛车。
许亨的伴当三元一听,心中略为不赞许,便小心翼翼地劝谏道:“郎主与二女郎都来了信,说是这两天就要到了,郎君……”
“我早些日子便答应了卫兄,今日一同去拜访赵博士,岂可失言?”许亨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字里行间充斥着骄傲与自信,“纵是祖父知道,亦不会责怪于我,备车吧!”
这位许氏未来的继承人生得极好——丹凤眼微微上挑,似笑非笑之间,勾勒极致的风华。他的下巴很尖,嘴唇很薄,本是极阴柔甚至带了点女气的相貌,却由于他本人傲慢又自负,不容得旁人拒绝,更少给人留面子的性格,生生地逼出了十分的张扬与潇洒。
见许亨都这么说了,三元也不敢再多话,唯恐惹得自家郎主不高兴,便命下人速速去备牛车,往颍川郊外的安明湖行去。当一行人到了颍川郊外谭公山下,视线能看得到不远处的安明湖时,一辆熟悉的牛车出现在他们面前,只见一位英姿勃发的少年郎利落地下了车,朗声笑道:“许老弟还是如此准时。”
许亨下了车,轻轻颌首,淡淡道:“卫兄亦是。”
这个面貌俊朗,笑容阳光的少年名唤卫礼,是大儒卫恭的玄孙,也是这一代卫家家主的第三子。卫氏与许氏的关系素来不错,代代后辈也都保持了一定的友谊,何况卫礼此人没什么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更没什么深沉的心机,他的一门心思全都沉浸在音律与书画中,为人处世豁达大方的很,或者说神经粗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也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与性格有些怪异,不大合群的许亨和睦相处。许亨知自己能得一个真心的朋友不容易,很多时候也就懒得扫卫礼的兴致,比如今天,他们俩约好来拜访结庐而居的颍川郡博士赵幕,完全是因为卫礼本人听说赵幕极擅长音韵学,无论是朗读背诵典籍,亦或是书写文章,都如同一首乐曲般,心痒得不得了。几次拜访,却都被赵幕以“需要教导学生,没时间探讨问题”为由婉拒。
赵幕博览群书,才学惊人,却由于寒族出身,始终得不到重用,对世家自然有些心结在,却碍于社会现状,没办法改变。无奈之下,他便将希望寄托到了下一代,教导学生本着先圣“有教无类”那一套,无论对方出自世家还是寒门,只要通过了他的考核,便能接受他的指导。这样的作法不被世家子弟看在眼里,却为寒门学子所崇敬。
世家大多拥有属于自己家族的名士,纵然没有,也能拜入交好家族的名士门下,自然觉得拜入出身寒族的赵幕名下,未免有失身份,是以赵幕的子弟之中,以寒门学子为多。更有甚者觉得赵幕明明为官,却依旧与寒族混在一起,深以不耻,对之大加抨击,卫礼的叔父就是这论调的有力支持者。
卫礼知自己叔父与赵幕颇有龌龉,前者曾公开羞辱过后者,自己连带着不被喜欢,实属正常,无奈之下,卫礼只得硬着头皮拜托好友许亨。
与得罪了赵幕的卫家相反,许泽对赵幕有知遇之恩,不仅在赵幕寒微之时,赠给赵幕书帛,等他郁郁不得志的时候,许泽更是推荐他当了颍川郡的郡学博士。这份恩情,赵幕一直铭记在心,许亨出马,自然比卫礼如无头苍蝇一般撞上去好得多。
见许亨神色淡淡,卫礼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说:“我知你不喜寒门学子多的地方,可……”
“上党许氏三代以前,也只能勉强进入次门之列,就比寒门高一等,我又怎会有如此偏见?”许亨见卫礼说不出什么理由,就不咸不淡地解释道,“我只是厌恶旁人对我阿谀奉承,围在我身边嗡嗡嗡嗡,如蚊虫一般,吵得人脑仁生疼罢了。”
卫礼闻言,不由大笑:“好你个许亨,上次直接说郭烨是花孔雀,这次又说那些喜爱钻营的寒门子弟是蚊子,除却两位许府君之外,这天下还有你不敢评价的人么?”
许亨微微挑眉,纠正卫礼的错误言论:“我可没直接说郭烨,更没说他是花孔雀,我记得,我的原话是——某些人日日披着孔雀白鹭羽毛等织成的衣衫,打扮比之妇人更为妍丽,岂非放弃做人,甘愿做个开屏的孔雀?”
“是是是,你没指名道姓说他,只不过在他来挑衅你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罢了。”卫礼一边忍着笑,一边说,“听说当天回去,郭烨就命人将他最得意的那件雀金裘给烧了,并将制作和管理衣衫的人痛打了一遍,发落了不知多少奴婢出去,连最受宠爱的姬妾都遭了秧,被毫不留情地赶了出去。这些天也没见他穿什么色泽妍丽的衣裳,只是在青、蓝、黎等颜色中转换……”
“如此,他倒是该感谢我,为他节省下一大笔制衣的钱财。”许亨不紧不慢补上一句,若有所思地说,“我未曾想到,他竟如此看重我,我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实在是不甚荣幸。看样子,下次遇见他的时候,我得好好对他说道说道。”
卫礼笑得气都喘不过来,眼中也带了些眼泪:“你千万别,若将他给气疯了,郭大司马非得跨过长江,冲到上党找你算账不可。”
说到这里,卫礼也不胜唏嘘,颍川这个地方,哪怕再看才华,家世也是必须权衡的一环。郭烨身为大司马郭升的小儿子,皇后最喜欢的侄儿,太子的表弟,一出生就注定被无数人捧着,哪怕对上出身不好的皇子,他也是占优势的,可许亨是谁啊!论才华,尤其是口才,许亨甩郭烨一截;论人气……他们一个傲慢一个乖戾,半斤八两;论家世,许亨比不上郭烨不假,但他也不用靠着郭烨,毕竟郭大司马再怎么强横,二十年之内也拿北地军阀割据的状况没辙——人家不求上进,不想打入朝堂的核心圈子,只想安安稳稳经营自己一方土地,你奈我何?
正因为底气足,许亨得罪起人——尤其是吴姓侨姓那些被捧惯了,什么都得别人不着痕迹让着,得了第一才高兴的世家子弟——那叫一个毫不手软。该甩脸子就甩脸子,该冷嘲热讽就冷嘲热讽,你敢对我动手,我就敢报复回来,导致自身人缘极差不说,还得了个恃才傲物的名声。若非许亨身为许氏的继承人,注定成为上党太守,光这四个字,就足以判定他未来仕途的死路。
许亨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视线落到安明湖诸多学子聚集的一处,沉吟片刻,才微微抬起下巴,问:“那边什么情况?”
卫礼前前后后来了安明湖好几次,早把地形与情况都摸清楚了,闻言便道:“你说那边啊!是赵幕的得意门生柳瓒,在为许多师弟们温习功课呢!”
“柳瓒?”许亨记忆力极好,片刻之后就眯起眼睛,不屑地说,“不会是会稽郡的那个,明明是庶出,却要伪装成嫡出,还为此沾沾自喜,假仁假义的家伙吧?”
卫礼知许亨因钟夫人的事情,对以庶充嫡之事没有一丝好感,否则也不会与钟家的诸位子弟关系不冷不热。但卫礼与柳瓒打过几次交道,觉得对方无论才学风度还是心性,都相当不错,便下意识为柳瓒说好话:“上一辈的事情,与他无甚关系,柳郎主爱屋及乌,又见他才华惊人,不忍他一辈子作为寒门子弟荒废掉,才将他过继给族兄当嗣子,他难道能拒绝?”
说罢,卫礼指了指子弟聚集的那处,说:“柳瓒看似温和,实际上是个心气很高的人,因为他这般尴尬的身份,哪位大儒都觉得棘手,只肯收他为记名弟子,不肯将他正式纳入门下,还将极有才华的他推来推去,他一气之下,才拜赵幕为师的。”
“这等身份,能当个记名弟子,已经不错了。”许泽一直以来对子孙必须尊重妻子,分清楚妻妾的区别,以免得家宅不宁思想的洗脑在先,钟夫人那上不得台面,却被记作嫡子的庶出兄弟几番闹腾在后,想改变许亨的想法,光凭卫礼几句话的功夫完全不够,是以许亨微微眯起眼睛,话语之中也多了几分刻薄的意味,“他这等尴尬身份,不做出亲和的样子,难不成如我一般狂傲不成?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他究竟是个什么人?卫兄切莫被表象所欺,将豺狼当成了忠犬,日后被反咬一口。”
卫礼自然不会为了一个陌生人,与好兄弟翻脸,是以他无奈地笑了笑,刚想说什么,就见原本留守在许氏庄园的四喜骑着一匹马赶过来,见到自家郎君,狼狈下马,差点就用滚得了。
许亨一见四的样子,心中了然,面上便露出几分喜色,用看似疑问,实则肯定的语气说:“可是祖父、伯母以及两位妹妹到了?”
“正是,郎君,您……”四喜气喘吁吁,还没说完,卫礼就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随即有些慌乱地说:“许府君竟是今天来?老弟,你竟不告诉我!哎呀呀,你看我的仪容可庄重?衣裳呢?是不是显得太轻浮了?还有配饰……”
许亨无语地看着他,半晌才道:“今日不是去拜访赵博士么?”
“赵博士天天都能见,许府君却不常见啊!”卫礼毫不犹豫地说,许亨以手扶额,万般无奈。
感情他今天出来,就是个错误的决定……若真知道卫礼是这德性,他何苦跑到郊外来?
PS:O(∩_∩)O~,终于进入颍川卷的剧情了,再征求一下诸位的意见,要不要弄一张简易的清单出来(虽然我觉得光弄这个大家看了也记不住……咳咳,个人意见,仅仅属于个人意见啊!)
阳翟历史悠久,轩辕黄帝之玄孙,夏后氏部落领袖禹于涂山与夷夏诸部落首领会盟,禹死后,其子启于阳翟钧台举行盛大的宴会,以此来招待众多的氏族部落首领,夏朝由此建立,阳翟也成为了夏朝的帝都。正因为如此,曾经的禹州,如今的颍川,从上古时代开始,就成为黄河流域的政治与经济中心,亦是人文荟萃之地。
秦朝之时,颍川十七县城就约莫有二十七万户人家,将近一百五十万的人口,胜过帝都长安,堪称全国最大最富有的地方。历经汉、齐两朝,这个数字非但没有减少,反而翻了将近一倍。
纵然在大齐最乱的时候,胡人的铁骑亦被牢牢地抵御在了弘农、河内一带,未曾让战火蔓延到富庶的颍川。无数流民的涌入,老牌世家与新兴世家的交锋,资财货物的快速流通,反倒让颍川更昌盛了几分。兴平元年,大齐重新核定土地与人口,光颍川一郡的住户就有六十万户,近四百万的人口,这还不算户籍挂在诸多世家名下,不用交纳税务,服各式徭役的奴婢与荫户。更何况,在眼下这个皇室仓皇南渡,对北方失去了控制力,连出身膏粱之姓的京兆尹与河南尹都得对北地豪强做出让步的今天,位于南北双方缓冲地带的颍川重要性又拔高了一层不说,还被赋予了崭新的意义。
颍川多山,书院与草堂大多坐落在城郊,倚山而建。住在颍川郡城内的学生自然是早来晚归,居住得远,又在颍川修建不起别院的,就会在一旁搭起简易的茅舍或木屋,以休息居住。
上党许氏在阳翟郊外有一处中等规模的别庄,乃是卫恭送给得意门生许泽的礼物,堪称有价无市。许亨在颍川求学的时候,都住在那里,许泽与许徽等人过来,自然也会在这里落脚。
这天清早,许亨打理完毕自己后,便命人备牛车。
许亨的伴当三元一听,心中略为不赞许,便小心翼翼地劝谏道:“郎主与二女郎都来了信,说是这两天就要到了,郎君……”
“我早些日子便答应了卫兄,今日一同去拜访赵博士,岂可失言?”许亨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字里行间充斥着骄傲与自信,“纵是祖父知道,亦不会责怪于我,备车吧!”
这位许氏未来的继承人生得极好——丹凤眼微微上挑,似笑非笑之间,勾勒极致的风华。他的下巴很尖,嘴唇很薄,本是极阴柔甚至带了点女气的相貌,却由于他本人傲慢又自负,不容得旁人拒绝,更少给人留面子的性格,生生地逼出了十分的张扬与潇洒。
见许亨都这么说了,三元也不敢再多话,唯恐惹得自家郎主不高兴,便命下人速速去备牛车,往颍川郊外的安明湖行去。当一行人到了颍川郊外谭公山下,视线能看得到不远处的安明湖时,一辆熟悉的牛车出现在他们面前,只见一位英姿勃发的少年郎利落地下了车,朗声笑道:“许老弟还是如此准时。”
许亨下了车,轻轻颌首,淡淡道:“卫兄亦是。”
这个面貌俊朗,笑容阳光的少年名唤卫礼,是大儒卫恭的玄孙,也是这一代卫家家主的第三子。卫氏与许氏的关系素来不错,代代后辈也都保持了一定的友谊,何况卫礼此人没什么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更没什么深沉的心机,他的一门心思全都沉浸在音律与书画中,为人处世豁达大方的很,或者说神经粗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也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与性格有些怪异,不大合群的许亨和睦相处。许亨知自己能得一个真心的朋友不容易,很多时候也就懒得扫卫礼的兴致,比如今天,他们俩约好来拜访结庐而居的颍川郡博士赵幕,完全是因为卫礼本人听说赵幕极擅长音韵学,无论是朗读背诵典籍,亦或是书写文章,都如同一首乐曲般,心痒得不得了。几次拜访,却都被赵幕以“需要教导学生,没时间探讨问题”为由婉拒。
赵幕博览群书,才学惊人,却由于寒族出身,始终得不到重用,对世家自然有些心结在,却碍于社会现状,没办法改变。无奈之下,他便将希望寄托到了下一代,教导学生本着先圣“有教无类”那一套,无论对方出自世家还是寒门,只要通过了他的考核,便能接受他的指导。这样的作法不被世家子弟看在眼里,却为寒门学子所崇敬。
世家大多拥有属于自己家族的名士,纵然没有,也能拜入交好家族的名士门下,自然觉得拜入出身寒族的赵幕名下,未免有失身份,是以赵幕的子弟之中,以寒门学子为多。更有甚者觉得赵幕明明为官,却依旧与寒族混在一起,深以不耻,对之大加抨击,卫礼的叔父就是这论调的有力支持者。
卫礼知自己叔父与赵幕颇有龌龉,前者曾公开羞辱过后者,自己连带着不被喜欢,实属正常,无奈之下,卫礼只得硬着头皮拜托好友许亨。
与得罪了赵幕的卫家相反,许泽对赵幕有知遇之恩,不仅在赵幕寒微之时,赠给赵幕书帛,等他郁郁不得志的时候,许泽更是推荐他当了颍川郡的郡学博士。这份恩情,赵幕一直铭记在心,许亨出马,自然比卫礼如无头苍蝇一般撞上去好得多。
见许亨神色淡淡,卫礼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说:“我知你不喜寒门学子多的地方,可……”
“上党许氏三代以前,也只能勉强进入次门之列,就比寒门高一等,我又怎会有如此偏见?”许亨见卫礼说不出什么理由,就不咸不淡地解释道,“我只是厌恶旁人对我阿谀奉承,围在我身边嗡嗡嗡嗡,如蚊虫一般,吵得人脑仁生疼罢了。”
卫礼闻言,不由大笑:“好你个许亨,上次直接说郭烨是花孔雀,这次又说那些喜爱钻营的寒门子弟是蚊子,除却两位许府君之外,这天下还有你不敢评价的人么?”
许亨微微挑眉,纠正卫礼的错误言论:“我可没直接说郭烨,更没说他是花孔雀,我记得,我的原话是——某些人日日披着孔雀白鹭羽毛等织成的衣衫,打扮比之妇人更为妍丽,岂非放弃做人,甘愿做个开屏的孔雀?”
“是是是,你没指名道姓说他,只不过在他来挑衅你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罢了。”卫礼一边忍着笑,一边说,“听说当天回去,郭烨就命人将他最得意的那件雀金裘给烧了,并将制作和管理衣衫的人痛打了一遍,发落了不知多少奴婢出去,连最受宠爱的姬妾都遭了秧,被毫不留情地赶了出去。这些天也没见他穿什么色泽妍丽的衣裳,只是在青、蓝、黎等颜色中转换……”
“如此,他倒是该感谢我,为他节省下一大笔制衣的钱财。”许亨不紧不慢补上一句,若有所思地说,“我未曾想到,他竟如此看重我,我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实在是不甚荣幸。看样子,下次遇见他的时候,我得好好对他说道说道。”
卫礼笑得气都喘不过来,眼中也带了些眼泪:“你千万别,若将他给气疯了,郭大司马非得跨过长江,冲到上党找你算账不可。”
说到这里,卫礼也不胜唏嘘,颍川这个地方,哪怕再看才华,家世也是必须权衡的一环。郭烨身为大司马郭升的小儿子,皇后最喜欢的侄儿,太子的表弟,一出生就注定被无数人捧着,哪怕对上出身不好的皇子,他也是占优势的,可许亨是谁啊!论才华,尤其是口才,许亨甩郭烨一截;论人气……他们一个傲慢一个乖戾,半斤八两;论家世,许亨比不上郭烨不假,但他也不用靠着郭烨,毕竟郭大司马再怎么强横,二十年之内也拿北地军阀割据的状况没辙——人家不求上进,不想打入朝堂的核心圈子,只想安安稳稳经营自己一方土地,你奈我何?
正因为底气足,许亨得罪起人——尤其是吴姓侨姓那些被捧惯了,什么都得别人不着痕迹让着,得了第一才高兴的世家子弟——那叫一个毫不手软。该甩脸子就甩脸子,该冷嘲热讽就冷嘲热讽,你敢对我动手,我就敢报复回来,导致自身人缘极差不说,还得了个恃才傲物的名声。若非许亨身为许氏的继承人,注定成为上党太守,光这四个字,就足以判定他未来仕途的死路。
许亨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视线落到安明湖诸多学子聚集的一处,沉吟片刻,才微微抬起下巴,问:“那边什么情况?”
卫礼前前后后来了安明湖好几次,早把地形与情况都摸清楚了,闻言便道:“你说那边啊!是赵幕的得意门生柳瓒,在为许多师弟们温习功课呢!”
“柳瓒?”许亨记忆力极好,片刻之后就眯起眼睛,不屑地说,“不会是会稽郡的那个,明明是庶出,却要伪装成嫡出,还为此沾沾自喜,假仁假义的家伙吧?”
卫礼知许亨因钟夫人的事情,对以庶充嫡之事没有一丝好感,否则也不会与钟家的诸位子弟关系不冷不热。但卫礼与柳瓒打过几次交道,觉得对方无论才学风度还是心性,都相当不错,便下意识为柳瓒说好话:“上一辈的事情,与他无甚关系,柳郎主爱屋及乌,又见他才华惊人,不忍他一辈子作为寒门子弟荒废掉,才将他过继给族兄当嗣子,他难道能拒绝?”
说罢,卫礼指了指子弟聚集的那处,说:“柳瓒看似温和,实际上是个心气很高的人,因为他这般尴尬的身份,哪位大儒都觉得棘手,只肯收他为记名弟子,不肯将他正式纳入门下,还将极有才华的他推来推去,他一气之下,才拜赵幕为师的。”
“这等身份,能当个记名弟子,已经不错了。”许泽一直以来对子孙必须尊重妻子,分清楚妻妾的区别,以免得家宅不宁思想的洗脑在先,钟夫人那上不得台面,却被记作嫡子的庶出兄弟几番闹腾在后,想改变许亨的想法,光凭卫礼几句话的功夫完全不够,是以许亨微微眯起眼睛,话语之中也多了几分刻薄的意味,“他这等尴尬身份,不做出亲和的样子,难不成如我一般狂傲不成?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他究竟是个什么人?卫兄切莫被表象所欺,将豺狼当成了忠犬,日后被反咬一口。”
卫礼自然不会为了一个陌生人,与好兄弟翻脸,是以他无奈地笑了笑,刚想说什么,就见原本留守在许氏庄园的四喜骑着一匹马赶过来,见到自家郎君,狼狈下马,差点就用滚得了。
许亨一见四的样子,心中了然,面上便露出几分喜色,用看似疑问,实则肯定的语气说:“可是祖父、伯母以及两位妹妹到了?”
“正是,郎君,您……”四喜气喘吁吁,还没说完,卫礼就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随即有些慌乱地说:“许府君竟是今天来?老弟,你竟不告诉我!哎呀呀,你看我的仪容可庄重?衣裳呢?是不是显得太轻浮了?还有配饰……”
许亨无语地看着他,半晌才道:“今日不是去拜访赵博士么?”
“赵博士天天都能见,许府君却不常见啊!”卫礼毫不犹豫地说,许亨以手扶额,万般无奈。
感情他今天出来,就是个错误的决定……若真知道卫礼是这德性,他何苦跑到郊外来?
PS:O(∩_∩)O~,终于进入颍川卷的剧情了,再征求一下诸位的意见,要不要弄一张简易的清单出来(虽然我觉得光弄这个大家看了也记不住……咳咳,个人意见,仅仅属于个人意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