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十四章 锦瑟年华
一觉睡醒,伊柔开始后悔自己昨日的多嘴,一时兴头上来,竟然讲了那么多。看到书桌前摆放的文房四宝,突然有了写字的兴趣。只是一首李煜的《虞美人》尚未写完,她便不知不觉的停住了手中的笔,思绪突然回到了小时候。
在父亲尚未过世之前,他们一家三口,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管是原来的还是后来的新家,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才华横溢的。父亲是古典音乐协会的会长,精通古典乐器,尤其是弹的一手好古筝,常令自己沉醉其中。听说当初他也是因为弹古筝而吸引了专攻西洋乐器的母亲,母亲的钢琴弹的好极了。记得初学音乐前,他们还争论到底是让她学古筝还是钢琴,最后还是不懂事的自己说都学才罢休。从那以后她就开始了一周古筝一周钢琴的日子。
她的爷爷是国内小有名气的国画大师,收有不少弟子,只是每次去看他他好像都不待见父亲,后来才知道是父亲年轻时没有按他的意思继承他的衣钵,让他不高兴了。或许正因为如此,爷爷从小就疼爱自己,常常手把手教她画画,大有把她培养成继承人的意思。虽然后来有了新的家庭,但母亲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带她回去探望。从一开始的连一片竹叶都画不好,到后来能纵情描绘山水,把人物像画的惟妙惟肖,让爷爷高兴的大呼自己后继有人了。如果说父亲与母亲的结合是东西合璧,那么爷爷与奶奶就是志趣相投了。奶奶是古文研究专家,从中国甲骨文到国外的楔形文字,自己从小耳濡目染,也识得许多,除了中国的文字之外,最喜欢的便是希腊与埃及的文字了。两人均写的一手好毛笔字,爷爷画画爱写隶书,而奶奶擅长小楷,她也偏爱楷书。
至于外公外婆那边,是音乐世家,外公与外婆是青梅竹马,两人从小一起学音乐,后来一同出国深造。
父亲过世之后,家里好长一段时间没了音乐声,到后来母亲走出父亲的死亡阴影,带着她改嫁。在那个新的家庭里,不知是什么原因,她反而生疏了钢琴,而在古筝上下了苦功夫,而母亲也未曾多言。
新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年轻时也是一名网球好手,后来才经商。而这边的爷爷奶奶,包括哥哥的外公外婆也是极喜爱她的。新爷爷是象棋与围棋高手,而奶奶也极擅长,她还会国际象棋,两人常常对弈,让她在一边观摩。
哥哥的外公是一名作家,只是在失去爱女之后便很少动笔了,外婆与自己的爷爷一样是画家。亲戚中又有谁的小姨是舞蹈家,她也学了。只是舞蹈真的是半调子,她也只是学了一两支自己喜欢的舞。
而在这个新家中,她最喜欢哥哥,在她心里,哥哥才是真正的天才,真正的白马王子。容貌出色不说,成绩也是一流,被保送到国外名牌大学,毕业后帮父亲打理生意。擅长跆拳道与空手道,也教了她几招防身。不仅如此,他还是个半职业的魔术师。小时候,每次她不开心的时候,他都会表演各种魔术来逗她开心,以致后来她总是缠着哥哥教她魔术。
除了母亲,他是那个家中她投入最多感情的人。也许在初次见面时,他说:“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哥哥,你是我的妹妹,我会永远保护你。”就是这一句话,让她愿意真心叫他一声“哥哥”。
所以,在这样两个结合的家庭中长大的她,成了别人眼中擅长琴棋书画的才女,厨艺一流,容貌出色,成绩优异,又懂几招手脚,家世优越,成为人人羡慕的公主。
可是正如母亲说的那样,她从来就不是一个恋家的人,从来就不是那么重视亲情。十几岁她就独自一人游历亚洲各国而从不主动与家人联系。母亲说,这个世上能令她回家的或许只有爱情。
可是,
她的爱情,
却失败了。
只是现在,她来到了这个世界,不知道那些爱她的人会不会很伤心。母亲还会不会常常去看爷爷奶奶,爷爷还会不会逢人就说自己后继有人。不知道哥哥觉得没人给他保护会不会很失落,不知道阳台上的仙人球好不好,不知道院子里的葡萄架有没有长了很多葡萄,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人偶尔想起自己。
思绪渐渐回笼,“小姐,你没事吧?”
“云儿?我没事。”
“可是小姐,你的笔……”
原来笔尖触在纸上,因为久未动笔,化开了一团墨。轻叹一声,放下笔,“我出去走走。”
云儿看着她家小姐远去,视线又回到书桌上,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在
问君……
到底要问什么,却没了下文。多好的词啊,为什么停笔了呢?
午饭后半个时辰,七人准时会聚在伊人院,却只看见云儿一人坐在亭子里。
“云儿,怎么就你一个人,柔儿呢?”
“小姐还在厨房,她说想要多做些点心。”
“点心啊!”韩齐一听,双眼冒光。
“还真是没出息。”潇宇拍了一下他的头。
“你们在干嘛呢?”伊柔的声音从院门口传来。只见她两手各托着一个盘子,左手盘子里放着两个大瓷碗,右手盘子里放着几碟小点心。
“小姐,我来帮你。”云儿接过了其中一只盘子。
“谢谢。我们走吧。”
“怎么不理我们呀?”
“你们来蹭吃的还有理了?腿长你们自个儿身上,难道你们还不会跟?”
“嘻嘻!”
“洛辰!”刚到院门口,伊柔就叫起来,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洛辰也终于跟她亲近起来了,对云儿也是极好。这不,他从屋子里跑出来,边跑边叫“柔姐姐,云姐姐。”只是在看到伊柔身后的一群人之后,表情又黯淡下来。
“洛辰,对不起呀!这些人非要来蹭吃的,你要是不愿意他们进来,姐姐现在就把他们赶出去。”伊柔转头用听起来凶神恶煞的语气说:“喂,你们想进屋吃东西,可要征得洛辰的同意,不然现在你们就离开。”可背地里却朝他们眨眼。
还是韩齐反应快,“不要啊!我真的很想吃东西啊!”他转向洛辰,“洛辰弟弟啊,你韩齐哥哥我真的很想吃那些东西啊,你就让我进去好不好啊?”
“就是就是,左凌哥哥也很想进去啊!改天左凌哥哥教你功夫好不好?”
“怎么样,洛辰,要让他们进来吗?”他点点头。“洛辰同意了,你们就进去吧!洛辰,我们先走,不用理他们,再在这里晒下去,酸梅汤就不冰了。走,进屋去。”打开盖子,寒气扑面,香味诱人,闻起来就让人忍不住分泌唾液。
先给洛辰和云儿各盛了一碗,再给自己盛一碗,把碗往他们面前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韩齐几个倒是很高兴的动手了,但某人的二哥不爽了,“柔儿,你也太偏心了吧!怎么光给洛辰和云儿盛呀?我和大哥呢?”
“有的吃就不错了。跟洛辰比,你有洛辰可爱吗?有洛辰听话吗?有洛辰……”
“姐姐。”
“不说了不说了。”拍拍他的头,看向潇宇,“大哥都没说什么了,你还要不要吃了。”
指指瓷碗,一大半都没了。再看其他人,更是吃的津津有味,就他碗里是空的。潇宇一下气闷,不说话了。
只吃了一小碗,伊柔就放下碗了,环顾了一下四周,屋子里摆设着上回从街上买来的盆栽,一旁的置物架上放着一面小鼓和几个花瓶,靠窗的的墙上挂着自己送他的纸鸢,书桌上摆着文房四宝,宣纸上好像还写了一些字。
“洛辰有在念书?”伊柔走过去拿起纸张。
“恩,是先生教我的。”
“先生?是谁啊?”
“就是先生啊!”
看洛辰说不出来,瀚宇补充,“是爹从外面请回来的,听说很有学识的样子。”
“那洛辰有没有好好学啊?可不要学那老翁的儿子。”
“老翁的儿子?”
“古时候,有个老翁,家里十分富有。可是他祖祖辈辈都是文盲,他认识的字加起来也只有一点点。不识字做任何事都很不方便,老翁尝够了苦头,决心让儿子念书识字。
有一年,老翁聘请了一位楚国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认字。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一笔,告诉他儿子说:‘这是个‘一’字。’他儿子学得很认真,牢牢地记住了,回去后就写给父亲看:‘我学了一个‘一’字。’老翁见儿子学得用功,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第二天上学,老师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两笔,说:‘这是个‘二’字。’这回,儿子不觉得有什么新鲜了,记住了就回家了。
到了第三天,老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三笔,说:‘这是个‘三’字。’
儿子眼珠一转,好像明白了什么,学也不上了,扔下笔就兴高采烈地去找父亲。他见了父亲,连忙得意地说:‘认字实在简单,孩儿已经学成了。现在不用麻烦先生了,免得花费这么多的钱请老师,请父亲把老师辞退了吧。’
见到儿子这么聪明,老翁高兴地辞退了老师。过了几天,老翁想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喝酒,就吩咐儿子写个请帖。儿子满口答应了:‘行,看我的吧。’老翁看儿子很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可是过了很长时间,还不见儿子写好,老翁有些急了,就亲自到儿子房里去催促。只见儿子正愁眉苦脸地坐在桌边,纸在地上拖得老长,上面尽是黑道道。
儿子正拿着一把沾满墨的木梳在纸上画着,一见父亲进来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么多,他为什么偏偏姓万呢?我借来了母亲的木梳,一次可以写二十多画,从一大早写到现在,手都酸了,也才写了不到四千画,万字真难写呀!’”
“这小孩真笨!”
“柔儿妹妹,你说的头头是道,不知道你的学识怎么样啊?”
“不怎么样行了吧。”这左凌就会挑衅。
“洛辰啊,那个先生会不会很凶啊?”
“不会,先生很温和,脾气很好。”
“我还想说,他要是个刻板古怪的老头,姐姐就亲自来教你呢。”
“你成吗?先写几个字来看看。”
“小瞧我,我写首诗给你看看。”说着重新铺好纸张。
“小姐,我帮你磨墨。”
“好。”伊柔寻思着该写那一首,透过窗子看到已过了花期的杜鹃花,顿时有了主意。
“好漂亮的小楷。”云儿在一边忍不住称赞。
“云儿也识字?”
“外公以前是教书先生,所以我娘懂,小时候娘教过我。”
看伊柔写了几列了,她忍不住念出来,“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感觉好美的诗。”
洛辰一听一骨碌窜过来看,“真的很美,字也很好看。”
“没想到你还是个小才女啊!”左凌也踱步过来。
“柔儿,这也是你写的?”瀚宇看着墙上的纸鸢。
“写的什么?”韩齐凑过去,“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这不是溶月居吗?”
“所以啊,我决定来年开春在洛辰的院子里种几颗梨树,只要管理的好,过几年就能自己爬树去载了。”潇宇走到伊柔身边,拿起诗看了看,“确实是好诗,最喜欢最后两句。”
“恩。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惘然……
“诶?小姐,那早上那首词后面还有什么。”
“早上?”
“就是那首虞美人啊!我想想,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
到底问什么啊?”
本来几人正听的频频点头,却突然中断了,“到底是什么啊?”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江春水的愁吗?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在父亲尚未过世之前,他们一家三口,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管是原来的还是后来的新家,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才华横溢的。父亲是古典音乐协会的会长,精通古典乐器,尤其是弹的一手好古筝,常令自己沉醉其中。听说当初他也是因为弹古筝而吸引了专攻西洋乐器的母亲,母亲的钢琴弹的好极了。记得初学音乐前,他们还争论到底是让她学古筝还是钢琴,最后还是不懂事的自己说都学才罢休。从那以后她就开始了一周古筝一周钢琴的日子。
她的爷爷是国内小有名气的国画大师,收有不少弟子,只是每次去看他他好像都不待见父亲,后来才知道是父亲年轻时没有按他的意思继承他的衣钵,让他不高兴了。或许正因为如此,爷爷从小就疼爱自己,常常手把手教她画画,大有把她培养成继承人的意思。虽然后来有了新的家庭,但母亲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带她回去探望。从一开始的连一片竹叶都画不好,到后来能纵情描绘山水,把人物像画的惟妙惟肖,让爷爷高兴的大呼自己后继有人了。如果说父亲与母亲的结合是东西合璧,那么爷爷与奶奶就是志趣相投了。奶奶是古文研究专家,从中国甲骨文到国外的楔形文字,自己从小耳濡目染,也识得许多,除了中国的文字之外,最喜欢的便是希腊与埃及的文字了。两人均写的一手好毛笔字,爷爷画画爱写隶书,而奶奶擅长小楷,她也偏爱楷书。
至于外公外婆那边,是音乐世家,外公与外婆是青梅竹马,两人从小一起学音乐,后来一同出国深造。
父亲过世之后,家里好长一段时间没了音乐声,到后来母亲走出父亲的死亡阴影,带着她改嫁。在那个新的家庭里,不知是什么原因,她反而生疏了钢琴,而在古筝上下了苦功夫,而母亲也未曾多言。
新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年轻时也是一名网球好手,后来才经商。而这边的爷爷奶奶,包括哥哥的外公外婆也是极喜爱她的。新爷爷是象棋与围棋高手,而奶奶也极擅长,她还会国际象棋,两人常常对弈,让她在一边观摩。
哥哥的外公是一名作家,只是在失去爱女之后便很少动笔了,外婆与自己的爷爷一样是画家。亲戚中又有谁的小姨是舞蹈家,她也学了。只是舞蹈真的是半调子,她也只是学了一两支自己喜欢的舞。
而在这个新家中,她最喜欢哥哥,在她心里,哥哥才是真正的天才,真正的白马王子。容貌出色不说,成绩也是一流,被保送到国外名牌大学,毕业后帮父亲打理生意。擅长跆拳道与空手道,也教了她几招防身。不仅如此,他还是个半职业的魔术师。小时候,每次她不开心的时候,他都会表演各种魔术来逗她开心,以致后来她总是缠着哥哥教她魔术。
除了母亲,他是那个家中她投入最多感情的人。也许在初次见面时,他说:“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哥哥,你是我的妹妹,我会永远保护你。”就是这一句话,让她愿意真心叫他一声“哥哥”。
所以,在这样两个结合的家庭中长大的她,成了别人眼中擅长琴棋书画的才女,厨艺一流,容貌出色,成绩优异,又懂几招手脚,家世优越,成为人人羡慕的公主。
可是正如母亲说的那样,她从来就不是一个恋家的人,从来就不是那么重视亲情。十几岁她就独自一人游历亚洲各国而从不主动与家人联系。母亲说,这个世上能令她回家的或许只有爱情。
可是,
她的爱情,
却失败了。
只是现在,她来到了这个世界,不知道那些爱她的人会不会很伤心。母亲还会不会常常去看爷爷奶奶,爷爷还会不会逢人就说自己后继有人。不知道哥哥觉得没人给他保护会不会很失落,不知道阳台上的仙人球好不好,不知道院子里的葡萄架有没有长了很多葡萄,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人偶尔想起自己。
思绪渐渐回笼,“小姐,你没事吧?”
“云儿?我没事。”
“可是小姐,你的笔……”
原来笔尖触在纸上,因为久未动笔,化开了一团墨。轻叹一声,放下笔,“我出去走走。”
云儿看着她家小姐远去,视线又回到书桌上,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在
问君……
到底要问什么,却没了下文。多好的词啊,为什么停笔了呢?
午饭后半个时辰,七人准时会聚在伊人院,却只看见云儿一人坐在亭子里。
“云儿,怎么就你一个人,柔儿呢?”
“小姐还在厨房,她说想要多做些点心。”
“点心啊!”韩齐一听,双眼冒光。
“还真是没出息。”潇宇拍了一下他的头。
“你们在干嘛呢?”伊柔的声音从院门口传来。只见她两手各托着一个盘子,左手盘子里放着两个大瓷碗,右手盘子里放着几碟小点心。
“小姐,我来帮你。”云儿接过了其中一只盘子。
“谢谢。我们走吧。”
“怎么不理我们呀?”
“你们来蹭吃的还有理了?腿长你们自个儿身上,难道你们还不会跟?”
“嘻嘻!”
“洛辰!”刚到院门口,伊柔就叫起来,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洛辰也终于跟她亲近起来了,对云儿也是极好。这不,他从屋子里跑出来,边跑边叫“柔姐姐,云姐姐。”只是在看到伊柔身后的一群人之后,表情又黯淡下来。
“洛辰,对不起呀!这些人非要来蹭吃的,你要是不愿意他们进来,姐姐现在就把他们赶出去。”伊柔转头用听起来凶神恶煞的语气说:“喂,你们想进屋吃东西,可要征得洛辰的同意,不然现在你们就离开。”可背地里却朝他们眨眼。
还是韩齐反应快,“不要啊!我真的很想吃东西啊!”他转向洛辰,“洛辰弟弟啊,你韩齐哥哥我真的很想吃那些东西啊,你就让我进去好不好啊?”
“就是就是,左凌哥哥也很想进去啊!改天左凌哥哥教你功夫好不好?”
“怎么样,洛辰,要让他们进来吗?”他点点头。“洛辰同意了,你们就进去吧!洛辰,我们先走,不用理他们,再在这里晒下去,酸梅汤就不冰了。走,进屋去。”打开盖子,寒气扑面,香味诱人,闻起来就让人忍不住分泌唾液。
先给洛辰和云儿各盛了一碗,再给自己盛一碗,把碗往他们面前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韩齐几个倒是很高兴的动手了,但某人的二哥不爽了,“柔儿,你也太偏心了吧!怎么光给洛辰和云儿盛呀?我和大哥呢?”
“有的吃就不错了。跟洛辰比,你有洛辰可爱吗?有洛辰听话吗?有洛辰……”
“姐姐。”
“不说了不说了。”拍拍他的头,看向潇宇,“大哥都没说什么了,你还要不要吃了。”
指指瓷碗,一大半都没了。再看其他人,更是吃的津津有味,就他碗里是空的。潇宇一下气闷,不说话了。
只吃了一小碗,伊柔就放下碗了,环顾了一下四周,屋子里摆设着上回从街上买来的盆栽,一旁的置物架上放着一面小鼓和几个花瓶,靠窗的的墙上挂着自己送他的纸鸢,书桌上摆着文房四宝,宣纸上好像还写了一些字。
“洛辰有在念书?”伊柔走过去拿起纸张。
“恩,是先生教我的。”
“先生?是谁啊?”
“就是先生啊!”
看洛辰说不出来,瀚宇补充,“是爹从外面请回来的,听说很有学识的样子。”
“那洛辰有没有好好学啊?可不要学那老翁的儿子。”
“老翁的儿子?”
“古时候,有个老翁,家里十分富有。可是他祖祖辈辈都是文盲,他认识的字加起来也只有一点点。不识字做任何事都很不方便,老翁尝够了苦头,决心让儿子念书识字。
有一年,老翁聘请了一位楚国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认字。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一笔,告诉他儿子说:‘这是个‘一’字。’他儿子学得很认真,牢牢地记住了,回去后就写给父亲看:‘我学了一个‘一’字。’老翁见儿子学得用功,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第二天上学,老师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两笔,说:‘这是个‘二’字。’这回,儿子不觉得有什么新鲜了,记住了就回家了。
到了第三天,老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三笔,说:‘这是个‘三’字。’
儿子眼珠一转,好像明白了什么,学也不上了,扔下笔就兴高采烈地去找父亲。他见了父亲,连忙得意地说:‘认字实在简单,孩儿已经学成了。现在不用麻烦先生了,免得花费这么多的钱请老师,请父亲把老师辞退了吧。’
见到儿子这么聪明,老翁高兴地辞退了老师。过了几天,老翁想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喝酒,就吩咐儿子写个请帖。儿子满口答应了:‘行,看我的吧。’老翁看儿子很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可是过了很长时间,还不见儿子写好,老翁有些急了,就亲自到儿子房里去催促。只见儿子正愁眉苦脸地坐在桌边,纸在地上拖得老长,上面尽是黑道道。
儿子正拿着一把沾满墨的木梳在纸上画着,一见父亲进来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么多,他为什么偏偏姓万呢?我借来了母亲的木梳,一次可以写二十多画,从一大早写到现在,手都酸了,也才写了不到四千画,万字真难写呀!’”
“这小孩真笨!”
“柔儿妹妹,你说的头头是道,不知道你的学识怎么样啊?”
“不怎么样行了吧。”这左凌就会挑衅。
“洛辰啊,那个先生会不会很凶啊?”
“不会,先生很温和,脾气很好。”
“我还想说,他要是个刻板古怪的老头,姐姐就亲自来教你呢。”
“你成吗?先写几个字来看看。”
“小瞧我,我写首诗给你看看。”说着重新铺好纸张。
“小姐,我帮你磨墨。”
“好。”伊柔寻思着该写那一首,透过窗子看到已过了花期的杜鹃花,顿时有了主意。
“好漂亮的小楷。”云儿在一边忍不住称赞。
“云儿也识字?”
“外公以前是教书先生,所以我娘懂,小时候娘教过我。”
看伊柔写了几列了,她忍不住念出来,“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感觉好美的诗。”
洛辰一听一骨碌窜过来看,“真的很美,字也很好看。”
“没想到你还是个小才女啊!”左凌也踱步过来。
“柔儿,这也是你写的?”瀚宇看着墙上的纸鸢。
“写的什么?”韩齐凑过去,“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这不是溶月居吗?”
“所以啊,我决定来年开春在洛辰的院子里种几颗梨树,只要管理的好,过几年就能自己爬树去载了。”潇宇走到伊柔身边,拿起诗看了看,“确实是好诗,最喜欢最后两句。”
“恩。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惘然……
“诶?小姐,那早上那首词后面还有什么。”
“早上?”
“就是那首虞美人啊!我想想,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
到底问什么啊?”
本来几人正听的频频点头,却突然中断了,“到底是什么啊?”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江春水的愁吗?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