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五十六章 九明如虎添翼 夕彤重现朝阳
季九明又召开高层领导会议。这回会前他就言明是宣布一项决定,而非讨论。而这回为了说服在座的各位,他起草了一份书面报告。但在座的不仅没有人看这份报告,而且都是失望,叹气,摇头。他们没人再对他的计划本身感兴趣。
一个自认为在季九明面前说话很有份量的人说:“九明,万事都要有个过程,连走都没把握的人想拿跑道上的成绩是不可能的。”
“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果现在段家村被甩掉了,何谈发展经济,何谈段家村的明天。所以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努力,帮我渡过这个难关。”
“过份感情化,是商场上的大忌!如果你心中只装着你的小爱,你的将来如何迈步?而且你知道你身上承载着多少人的希望吗?”
另一个说:“你想过没有,是几十户人家的段家村的明天重要,还是上千人的商场的明天重要,还是你自己的事业重要?而且你想过要如何收拾这商场的残局吗?”
季九明的浑身上下周围的温度迅速的往下降,他们竟然把话说到了这一程度!季九明却一下子无言以对,仿佛陷入无法拯救的僵局。
“这不是难关,而是死棋!”
李夕彤的声音如天外之音一样传入季九明的耳朵!他顺着声音望过去,果然是李夕彤。李夕彤穿着初春的粉色外衣,职场上的西裤,高跟鞋,英姿飒爽的短发,眼睛里一抹干练的光。季九明听到她说是死棋之时竟和在座的其它人给他的同一定论时的感觉不一样。他的心里竟然有了缝隙。他知道李夕彤有能够让死棋复活的本事。
季九明对李夕彤发出邀请之时,李夕彤并没有答应的唯一理由就是很快就是农历春节,春节过后还有近四个月就是阿迈与自己相约返回的日子。在此生死一劫之后,她对世事都从另外的一个角度考虑。李夕彤已决定,见面时她一定如实交代,让阿迈自己裁夺。如果阿迈不要这段感情,不给自己机会,那自己也要知道这段感情的份量。虽然她不敢断言在自己与阿迈的这段感情里,他妈妈的态度对自己儿子的影响会有多大,然而她一定要等到他们相约的日子。而她相信阿迈一定会在一年之约后回来,并一定会当面解决这段感情。
然而到了那一天,她的电话虽一直处于信号及电量都无可挑剔的程度。可是从日出到日落,她翻日历,没错,在家翻了两天,翻了三天,翻了一个月后,她终于放弃而不再骗自己了。她想到了东北的季九明。她终于认识到这是上天给了她个赎罪的机会。几次电话沟通她知道,季九明现在正需要人,而且他们还曾有过战友的经历。他们的合作经历告诉彼此,他们是商业战场上的最佳搭档。于是她蹬上了飞往哈尔滨的飞机。
季九明在自己的会议室看到李夕彤,他心底这么多天的阴霾仿佛瞬间就散去般笑了。起来迎过去,季九明与她握了握手叫了声:“战友!”
这在座的就凭她的死棋二字就断定这朵漂亮的花儿,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底蕴。季九明转过就给大家介绍说:“她就是在深川时我的策划部负责人李夕彤,是我左三番右三次才请到我们东北的。‘好多乐家庭购物中心’的名字出于她的创意。”同事们仿佛心底终于有了底般一齐鼓掌。
李夕彤当时就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想如果把很有前途的商场变成一条公路在你认为很值,可就算接收到你为她修路的消息的人知道也不会欣慰的。我的建议是同遇江市里探讨,我们和遇江市里各出资一定比例,而且公路两旁的广告招商位要全部归我们,并借此宣传商场。同时由于遇江市里有参与所以他们在维护方面这段路自然的不会被冷落。
至于投资的比例,我们出资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十,如果遇江出资不到百分之七十,我们就一定要争取。这样往后的戏才好唱。还有市里是否会同意改变路线,还有建筑商的利润等各项问题我们还要同市里再进一步探讨。”
李夕彤言简意赅,吐字清晰。可贵的是没想到季九明在电话里邀请她出山之时,对她报告及分析的情势不仅全入了她心,而且还掌握的如此到位。
然后李夕彤又问季九明的意思并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当你改变不了局面的时候我们只能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而这条路又是必须修的。所以我们的精力应该放在争取市里上。”
季九明真是感谢老天把李夕彤及时的给派来,以致他终于打开了思路。
出了会议室,季九明把她带进自己办公室。李夕彤有意先季九明一步的言明自己一定要住职工宿舍并说:“我是为了深川‘宏达购物中心第三分店’而向你补偿来的。而且我们的合约就只能先定一年。”自己在深川犯的错误早晚会公布于世,定一年都是没有把握的事,但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季九明说:“过去的事根本跟你没有关系,可是你偏要耿耿于怀也没办法。不过下面的决定要听我的。一年可以,但是一年过后,如果我不放你,你就不许走,除非你要远嫁,不在我们哈尔滨了。第二,住宿舍可以,但要单独一个房间的。第三,你的职位就做副总经理,这个店是百废待兴的店,而且这个店还肩负着很重要的使命,所以副总经理的担子还不是一般的重!”
李夕彤点头,季九明却看着这久违的脸浅浅的笑了,告诉罗秘书去安排。
李夕彤给他带来了几张照片,一张是他们在大棚里拔完草而长出的薄谷的照片。季九明欣慰的看看李夕彤说:“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另外几张是令季九明十分吃惊的季越在学校的。李夕彤说:“季越现在叫赵齐齐,我先在赵新强的店里打听到赵齐齐的学校,然后到学校打听赵齐齐,打听到赵齐齐之后,我就给他偷着拍照。”
两年多不见,季越长高了不少,不再是儿童,而是个少年了。
季九明的感动的表现起初在表情上,然后就很快入心,然后又反馈在语言上:“谢谢你,李夕彤,不,战友,不,该叫知己!真是岁月催人老,我儿子都长的这么高了!”
眼睛里那份复杂的光,李夕彤仿佛由于没有经历而参不透。
中午季九明本打算单独与李夕彤吃饭。但是李夕彤则说为了尽快投入工作,应该是聚餐的形式。季九明拗不过就叫了几位对商场有影响的人。
第二天,李夕彤同季九明等一行几人回到遇江。他们先是考察了遇江到段家村的路程,又考察了段家村到乡里的距离,然后又考察了遇江市里计划修的路线。
李夕彤当时就说:“修路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对于段家村这样一个不起眼儿的小小村庄来说,市里有理由主动放弃。”
“村子人口少,但是这里面有好多可待开发的资源。我已经找人探讨过这个问题。”
“所以为了保证它的发展,必须让市里把以前的计划来个彻底的改变。必须让遇江,段家村,乡里,这三个点在同一条线上,而且绝不能让市里再把遇江同乡里单独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带动段家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他们又约了江义锋,杨简(杨简在商场走入正轨之时就返回到遇江主持贸易公司的业务。)大家见了面儿探讨一下市里所有的否定的理由,几个人一一都找出解决的最佳方案。
同市里经过两轮谈判,最后敲定原计划的从遇江直接到乡里的这条路,改为从遇江到段家村然后再到乡里。季九明以个人名义出资百分之三十二。但凡是他出资的公路两侧的广告牌子归他使用,权限为五年。但是工程他要交给江义锋来做,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建筑行业里的水分及文章。季九明的另一要求就是,为了保障道路的使用年限,公路两旁的绿化要马上跟上。
由于这市里有的重要人物还是季父带出来的,而且这季九明本身的气势也不能小视。市领导一句:“真是风光你占尽哪。”敲定之后,后面就跟上了市里的意思,要求他的商场每年都要给遇江新毕业的大学生解决一定数量的就业问题,季九明则欣然答应,他一直没有忘记他爸爸的遗愿。李夕彤有些不大明白,但这种结果对季九明这一方已经算是十分的顺利了。最后握手时季九明却说了句十分感性的话:“谢谢你们没有最后抛下弱小的孩子,弱小的孩子也需要长大。”
季九明终于踌躇满志的,在青山绿水却几乎无人涉足的段家村长吐了一口气。
“农民是中国现代化的难题,也是希望。”废话,怎么还能被铅印出来?如果当局真的重视农民,何时种地演变成一种职业,而种地的人能不再是受冷落的一个社会阶层。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再玩烈也不会被放弃。又怎么会有穿着草鞋要通过知识来改变贫穷的大眼睛,却又因为没有学费而被排出门外!贫困问题不仅是经济现象,而更是一种社会问题。真庆幸自己没有去从政,没有去喊虚伪的口号。
村民们吵嚷议论了数日的不相信疑云,终于被扫尽。开工典礼季九明把这个请功炫耀的机会都留给了市里。但他在不远处看到心蕊的爸爸叼着旱烟袋,站在这些村民里。从他家低矮的房舍,就可见这二位主人对生活的态度。可这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把他们的女儿给弄丢了。可是自己现在能为她做的,就只有用另一种方式弥补。可是今天却见他沧桑忧郁的老态的脸上透出一股春风,正同人议论着指点着。
这些人以至几代人都是以土地为生,土地常与他们闹脾气,不收成。土地则指责天不雨或水太勤。而他们对土地则依旧忠心耿耿的热爱。他们对海湾战争谁抢了谁的石油不感兴趣,对中国的WTO不感兴趣,而用感情去为自家的不明不白死了的一只鸡或一只鸭去指责不明责任人。他们知道大山外的世界比大山里的颜色还丰富,对于不能参与其中的人能出去看看总比不知道的要好。
儿童们在大人间穿梭玩耍。中国的留守儿童是中国大地上最可怜的生命体。这一代的父母向往着城市里的光鲜。他们在城市里被处处压制着,在边缘地带过着希望与艰辛共存的日子。挣钱的多少成为了一个公认的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的标尺。衣不锦难还乡,还了乡还要再起程。文化气质与个人的文明素质的培养绝非一两代人就能完成,而这些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的最佳可修正的教育年龄给错过了,这种隐患将来会表现给这些父母们知道。研究人文社会的这个家那个家转了一大圈又回来:“孩子还是由父母亲陪伴长大为最佳。”
商场在李夕彤和季九明的共同努力下,生意蒸蒸日上,而且营业额还在突飞猛进。这时季九明又带着李夕彤去考察了一个几乎废弃了的家具厂,言明他想收购。李夕彤则说:“步子大一点儿没有关系,但不能太急,太急很难稳,欲速则不达。目标定的太高,会把人拖疲。目标定的太低,则很容易使人没有斗志。我认为应该再等一等,等到他想关门之时我们再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而且很快就到了新生毕业的时候,这样你也好迎战在遇江的承诺。”
北京
竣工的这天,心蕊的爸爸非常激动的给心蕊打去了电话通知这一喜讯。然后她妈妈又抢过电话,说让他们三口人尽快的回来一趟吧,并用这条路来吸引他们。(心蕊家里的电话是从季九明回到东北就以村里奖励他们家出了一个进京的大学生的名义给装上的。)然而过几天她再往家里打电话则是小宝接的。小宝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告诉了心蕊,说这条路是季九明出资部分而修的,同时告诉心蕊曼青在三年前就自杀了,而季越跟季九明没有关系。
心蕊对海昭说:“我又害了一条人命”。
海昭淡淡的并没有看心蕊的说:“曼青是成人了,她不是不懂得生命的意义,不是不懂得生命的责任。”语气仿佛在讨论他们医院里的一个生命过早枯萎消失了的患者。
之后,海昭的话则少了,而且沉默居多。接着心蕊就病倒了,以至于两个医生共同调理都无济于事。“我又害了一条人命”可以作为她病倒的原因,但这会是她病倒久久不见好转的唯一理由吗?
他们在家调理了六七天,眼见心蕊没有好转的迹象,海昭把她强行的安排到了医院。她被烧糊涂了,她在梦里喊着——妈妈救我,妈妈帮帮我!而且还喊出了好多人的名字,包括令海昭十分刺耳的老师,而且还不止喊了一遍。她每喊一遍,海昭的心就痛一次,再喊一遍,海昭的心就再痛一次。然而直到她清醒,都没有听到她喊自己的名字。
海昭不知道她梦境里都是哪些画面,她在自己的梦里与季九明纠缠些什么内容?心蕊清醒后则热泪滚滚,而当她的目光投注在海昭脸上时的第一句话却是:“海昭不要扔下我,不要离开我。”
梦里她是被自己抛弃了?还是她清醒之后有意的把老师换成了海昭?而从字面理解她需要自己,她依恋自己。可是从潜层次讲,她有着自己该离开她的理由了!
这阶段海昭经常想到那条通向她家的柏油马路。明明是直的,却一直缠绕着自己的思维。海昭却一点儿也不体恤她的状态直问:“心蕊,如果你要离开我呢?那算是我要抛弃你吗?”
婚姻的尽头就是问者最怕听到的答案被肯定的回答了上来。比如:“是的,我是出轨了!”那叫问者怎么办?
心蕊仿佛怕他没听懂,又说了一遍:“海昭,不要离开我!”
她的手就伸向海昭的脸,被海昭抓住。滚烫,两颗心一起被不同名字的火焰燃烧着。
“心蕊,我们要个孩子吧,北北都已经两周半多了。”
这个问题海昭不止一次提出过,可是心蕊都是以北北还小拒绝。拒绝时语气温婉,带着撒娇的笑。
“你要我给你承诺吗?海昭?”
他们两个都曾是解决满是问号的试卷的高手,彼此巾帼不让须眉,须眉不让巾帼。难道她还是将孩子与感情分开来看吗?那她为什么还要让北北来到这个世界上?海昭的大脑立即闪过北北与季九明的关系。一个给不了她一个家的人,她宁愿留下他的孩子。而自己把一生都交给她了,可她却不愿意与自己的血脉延续。他原本以为的宝抓到了自己手里却不再发光。这种严重失衡的状态还有必要再坚持吗?
现在的人走进婚姻之前都是有一定的感情经历的,婚姻门外再怎样的惊天动地的纠葛,红花绿叶都会随着他们婚姻这扇门的关闭而自动退位。可是他们不一样,他们有个北北在自己的婚姻内扰乱视听,争夺着女主角的爱,而这完全可以代表一种竞争的延续。北北犹如别人寄养在自己名下的一只宠物,而对这宠物的冷热的温度却有它的另一个主人在那儿虎视眈眈,可这个主人明明是在自己的怀里。
有句话叫经营人生。婚姻也如一家杂货铺,在外人看来杂乱无章,实则进出有序。讲究的是经营有道,有的经营的越来越红火,有的则在很短的时间就关门大吉,以离婚收场。如果心蕊这本书他一生都注定读不懂,那为什么不赶紧合上放弃?海昭终于作出一个决定,放行。而自己的泪由心生,瞬间就含在眼里满满的,却给心蕊擦了擦眼泪。轻轻的问道:“心蕊,我想知道从始至终你是真的爱我,还只是需要一个男人?”
请读者朋友给我(作者周淅桐)一点鼓励和支持!
一个自认为在季九明面前说话很有份量的人说:“九明,万事都要有个过程,连走都没把握的人想拿跑道上的成绩是不可能的。”
“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果现在段家村被甩掉了,何谈发展经济,何谈段家村的明天。所以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努力,帮我渡过这个难关。”
“过份感情化,是商场上的大忌!如果你心中只装着你的小爱,你的将来如何迈步?而且你知道你身上承载着多少人的希望吗?”
另一个说:“你想过没有,是几十户人家的段家村的明天重要,还是上千人的商场的明天重要,还是你自己的事业重要?而且你想过要如何收拾这商场的残局吗?”
季九明的浑身上下周围的温度迅速的往下降,他们竟然把话说到了这一程度!季九明却一下子无言以对,仿佛陷入无法拯救的僵局。
“这不是难关,而是死棋!”
李夕彤的声音如天外之音一样传入季九明的耳朵!他顺着声音望过去,果然是李夕彤。李夕彤穿着初春的粉色外衣,职场上的西裤,高跟鞋,英姿飒爽的短发,眼睛里一抹干练的光。季九明听到她说是死棋之时竟和在座的其它人给他的同一定论时的感觉不一样。他的心里竟然有了缝隙。他知道李夕彤有能够让死棋复活的本事。
季九明对李夕彤发出邀请之时,李夕彤并没有答应的唯一理由就是很快就是农历春节,春节过后还有近四个月就是阿迈与自己相约返回的日子。在此生死一劫之后,她对世事都从另外的一个角度考虑。李夕彤已决定,见面时她一定如实交代,让阿迈自己裁夺。如果阿迈不要这段感情,不给自己机会,那自己也要知道这段感情的份量。虽然她不敢断言在自己与阿迈的这段感情里,他妈妈的态度对自己儿子的影响会有多大,然而她一定要等到他们相约的日子。而她相信阿迈一定会在一年之约后回来,并一定会当面解决这段感情。
然而到了那一天,她的电话虽一直处于信号及电量都无可挑剔的程度。可是从日出到日落,她翻日历,没错,在家翻了两天,翻了三天,翻了一个月后,她终于放弃而不再骗自己了。她想到了东北的季九明。她终于认识到这是上天给了她个赎罪的机会。几次电话沟通她知道,季九明现在正需要人,而且他们还曾有过战友的经历。他们的合作经历告诉彼此,他们是商业战场上的最佳搭档。于是她蹬上了飞往哈尔滨的飞机。
季九明在自己的会议室看到李夕彤,他心底这么多天的阴霾仿佛瞬间就散去般笑了。起来迎过去,季九明与她握了握手叫了声:“战友!”
这在座的就凭她的死棋二字就断定这朵漂亮的花儿,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底蕴。季九明转过就给大家介绍说:“她就是在深川时我的策划部负责人李夕彤,是我左三番右三次才请到我们东北的。‘好多乐家庭购物中心’的名字出于她的创意。”同事们仿佛心底终于有了底般一齐鼓掌。
李夕彤当时就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想如果把很有前途的商场变成一条公路在你认为很值,可就算接收到你为她修路的消息的人知道也不会欣慰的。我的建议是同遇江市里探讨,我们和遇江市里各出资一定比例,而且公路两旁的广告招商位要全部归我们,并借此宣传商场。同时由于遇江市里有参与所以他们在维护方面这段路自然的不会被冷落。
至于投资的比例,我们出资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十,如果遇江出资不到百分之七十,我们就一定要争取。这样往后的戏才好唱。还有市里是否会同意改变路线,还有建筑商的利润等各项问题我们还要同市里再进一步探讨。”
李夕彤言简意赅,吐字清晰。可贵的是没想到季九明在电话里邀请她出山之时,对她报告及分析的情势不仅全入了她心,而且还掌握的如此到位。
然后李夕彤又问季九明的意思并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当你改变不了局面的时候我们只能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而这条路又是必须修的。所以我们的精力应该放在争取市里上。”
季九明真是感谢老天把李夕彤及时的给派来,以致他终于打开了思路。
出了会议室,季九明把她带进自己办公室。李夕彤有意先季九明一步的言明自己一定要住职工宿舍并说:“我是为了深川‘宏达购物中心第三分店’而向你补偿来的。而且我们的合约就只能先定一年。”自己在深川犯的错误早晚会公布于世,定一年都是没有把握的事,但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季九明说:“过去的事根本跟你没有关系,可是你偏要耿耿于怀也没办法。不过下面的决定要听我的。一年可以,但是一年过后,如果我不放你,你就不许走,除非你要远嫁,不在我们哈尔滨了。第二,住宿舍可以,但要单独一个房间的。第三,你的职位就做副总经理,这个店是百废待兴的店,而且这个店还肩负着很重要的使命,所以副总经理的担子还不是一般的重!”
李夕彤点头,季九明却看着这久违的脸浅浅的笑了,告诉罗秘书去安排。
李夕彤给他带来了几张照片,一张是他们在大棚里拔完草而长出的薄谷的照片。季九明欣慰的看看李夕彤说:“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另外几张是令季九明十分吃惊的季越在学校的。李夕彤说:“季越现在叫赵齐齐,我先在赵新强的店里打听到赵齐齐的学校,然后到学校打听赵齐齐,打听到赵齐齐之后,我就给他偷着拍照。”
两年多不见,季越长高了不少,不再是儿童,而是个少年了。
季九明的感动的表现起初在表情上,然后就很快入心,然后又反馈在语言上:“谢谢你,李夕彤,不,战友,不,该叫知己!真是岁月催人老,我儿子都长的这么高了!”
眼睛里那份复杂的光,李夕彤仿佛由于没有经历而参不透。
中午季九明本打算单独与李夕彤吃饭。但是李夕彤则说为了尽快投入工作,应该是聚餐的形式。季九明拗不过就叫了几位对商场有影响的人。
第二天,李夕彤同季九明等一行几人回到遇江。他们先是考察了遇江到段家村的路程,又考察了段家村到乡里的距离,然后又考察了遇江市里计划修的路线。
李夕彤当时就说:“修路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对于段家村这样一个不起眼儿的小小村庄来说,市里有理由主动放弃。”
“村子人口少,但是这里面有好多可待开发的资源。我已经找人探讨过这个问题。”
“所以为了保证它的发展,必须让市里把以前的计划来个彻底的改变。必须让遇江,段家村,乡里,这三个点在同一条线上,而且绝不能让市里再把遇江同乡里单独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带动段家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他们又约了江义锋,杨简(杨简在商场走入正轨之时就返回到遇江主持贸易公司的业务。)大家见了面儿探讨一下市里所有的否定的理由,几个人一一都找出解决的最佳方案。
同市里经过两轮谈判,最后敲定原计划的从遇江直接到乡里的这条路,改为从遇江到段家村然后再到乡里。季九明以个人名义出资百分之三十二。但凡是他出资的公路两侧的广告牌子归他使用,权限为五年。但是工程他要交给江义锋来做,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建筑行业里的水分及文章。季九明的另一要求就是,为了保障道路的使用年限,公路两旁的绿化要马上跟上。
由于这市里有的重要人物还是季父带出来的,而且这季九明本身的气势也不能小视。市领导一句:“真是风光你占尽哪。”敲定之后,后面就跟上了市里的意思,要求他的商场每年都要给遇江新毕业的大学生解决一定数量的就业问题,季九明则欣然答应,他一直没有忘记他爸爸的遗愿。李夕彤有些不大明白,但这种结果对季九明这一方已经算是十分的顺利了。最后握手时季九明却说了句十分感性的话:“谢谢你们没有最后抛下弱小的孩子,弱小的孩子也需要长大。”
季九明终于踌躇满志的,在青山绿水却几乎无人涉足的段家村长吐了一口气。
“农民是中国现代化的难题,也是希望。”废话,怎么还能被铅印出来?如果当局真的重视农民,何时种地演变成一种职业,而种地的人能不再是受冷落的一个社会阶层。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再玩烈也不会被放弃。又怎么会有穿着草鞋要通过知识来改变贫穷的大眼睛,却又因为没有学费而被排出门外!贫困问题不仅是经济现象,而更是一种社会问题。真庆幸自己没有去从政,没有去喊虚伪的口号。
村民们吵嚷议论了数日的不相信疑云,终于被扫尽。开工典礼季九明把这个请功炫耀的机会都留给了市里。但他在不远处看到心蕊的爸爸叼着旱烟袋,站在这些村民里。从他家低矮的房舍,就可见这二位主人对生活的态度。可这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把他们的女儿给弄丢了。可是自己现在能为她做的,就只有用另一种方式弥补。可是今天却见他沧桑忧郁的老态的脸上透出一股春风,正同人议论着指点着。
这些人以至几代人都是以土地为生,土地常与他们闹脾气,不收成。土地则指责天不雨或水太勤。而他们对土地则依旧忠心耿耿的热爱。他们对海湾战争谁抢了谁的石油不感兴趣,对中国的WTO不感兴趣,而用感情去为自家的不明不白死了的一只鸡或一只鸭去指责不明责任人。他们知道大山外的世界比大山里的颜色还丰富,对于不能参与其中的人能出去看看总比不知道的要好。
儿童们在大人间穿梭玩耍。中国的留守儿童是中国大地上最可怜的生命体。这一代的父母向往着城市里的光鲜。他们在城市里被处处压制着,在边缘地带过着希望与艰辛共存的日子。挣钱的多少成为了一个公认的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的标尺。衣不锦难还乡,还了乡还要再起程。文化气质与个人的文明素质的培养绝非一两代人就能完成,而这些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的最佳可修正的教育年龄给错过了,这种隐患将来会表现给这些父母们知道。研究人文社会的这个家那个家转了一大圈又回来:“孩子还是由父母亲陪伴长大为最佳。”
商场在李夕彤和季九明的共同努力下,生意蒸蒸日上,而且营业额还在突飞猛进。这时季九明又带着李夕彤去考察了一个几乎废弃了的家具厂,言明他想收购。李夕彤则说:“步子大一点儿没有关系,但不能太急,太急很难稳,欲速则不达。目标定的太高,会把人拖疲。目标定的太低,则很容易使人没有斗志。我认为应该再等一等,等到他想关门之时我们再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而且很快就到了新生毕业的时候,这样你也好迎战在遇江的承诺。”
北京
竣工的这天,心蕊的爸爸非常激动的给心蕊打去了电话通知这一喜讯。然后她妈妈又抢过电话,说让他们三口人尽快的回来一趟吧,并用这条路来吸引他们。(心蕊家里的电话是从季九明回到东北就以村里奖励他们家出了一个进京的大学生的名义给装上的。)然而过几天她再往家里打电话则是小宝接的。小宝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告诉了心蕊,说这条路是季九明出资部分而修的,同时告诉心蕊曼青在三年前就自杀了,而季越跟季九明没有关系。
心蕊对海昭说:“我又害了一条人命”。
海昭淡淡的并没有看心蕊的说:“曼青是成人了,她不是不懂得生命的意义,不是不懂得生命的责任。”语气仿佛在讨论他们医院里的一个生命过早枯萎消失了的患者。
之后,海昭的话则少了,而且沉默居多。接着心蕊就病倒了,以至于两个医生共同调理都无济于事。“我又害了一条人命”可以作为她病倒的原因,但这会是她病倒久久不见好转的唯一理由吗?
他们在家调理了六七天,眼见心蕊没有好转的迹象,海昭把她强行的安排到了医院。她被烧糊涂了,她在梦里喊着——妈妈救我,妈妈帮帮我!而且还喊出了好多人的名字,包括令海昭十分刺耳的老师,而且还不止喊了一遍。她每喊一遍,海昭的心就痛一次,再喊一遍,海昭的心就再痛一次。然而直到她清醒,都没有听到她喊自己的名字。
海昭不知道她梦境里都是哪些画面,她在自己的梦里与季九明纠缠些什么内容?心蕊清醒后则热泪滚滚,而当她的目光投注在海昭脸上时的第一句话却是:“海昭不要扔下我,不要离开我。”
梦里她是被自己抛弃了?还是她清醒之后有意的把老师换成了海昭?而从字面理解她需要自己,她依恋自己。可是从潜层次讲,她有着自己该离开她的理由了!
这阶段海昭经常想到那条通向她家的柏油马路。明明是直的,却一直缠绕着自己的思维。海昭却一点儿也不体恤她的状态直问:“心蕊,如果你要离开我呢?那算是我要抛弃你吗?”
婚姻的尽头就是问者最怕听到的答案被肯定的回答了上来。比如:“是的,我是出轨了!”那叫问者怎么办?
心蕊仿佛怕他没听懂,又说了一遍:“海昭,不要离开我!”
她的手就伸向海昭的脸,被海昭抓住。滚烫,两颗心一起被不同名字的火焰燃烧着。
“心蕊,我们要个孩子吧,北北都已经两周半多了。”
这个问题海昭不止一次提出过,可是心蕊都是以北北还小拒绝。拒绝时语气温婉,带着撒娇的笑。
“你要我给你承诺吗?海昭?”
他们两个都曾是解决满是问号的试卷的高手,彼此巾帼不让须眉,须眉不让巾帼。难道她还是将孩子与感情分开来看吗?那她为什么还要让北北来到这个世界上?海昭的大脑立即闪过北北与季九明的关系。一个给不了她一个家的人,她宁愿留下他的孩子。而自己把一生都交给她了,可她却不愿意与自己的血脉延续。他原本以为的宝抓到了自己手里却不再发光。这种严重失衡的状态还有必要再坚持吗?
现在的人走进婚姻之前都是有一定的感情经历的,婚姻门外再怎样的惊天动地的纠葛,红花绿叶都会随着他们婚姻这扇门的关闭而自动退位。可是他们不一样,他们有个北北在自己的婚姻内扰乱视听,争夺着女主角的爱,而这完全可以代表一种竞争的延续。北北犹如别人寄养在自己名下的一只宠物,而对这宠物的冷热的温度却有它的另一个主人在那儿虎视眈眈,可这个主人明明是在自己的怀里。
有句话叫经营人生。婚姻也如一家杂货铺,在外人看来杂乱无章,实则进出有序。讲究的是经营有道,有的经营的越来越红火,有的则在很短的时间就关门大吉,以离婚收场。如果心蕊这本书他一生都注定读不懂,那为什么不赶紧合上放弃?海昭终于作出一个决定,放行。而自己的泪由心生,瞬间就含在眼里满满的,却给心蕊擦了擦眼泪。轻轻的问道:“心蕊,我想知道从始至终你是真的爱我,还只是需要一个男人?”
请读者朋友给我(作者周淅桐)一点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