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你妹!替本宫挡着

正文 81有毒的膳食

    两个年龄相差甚大,知识阅历也存在鸿沟的女人,在谈起儿女经的时候,却同样是津津乐道。

    无论是哪一时代、哪一年龄段的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总是共通的。

    在这一方面,秦方好哪怕已然有照顾过一双养子养女的经历,也不过是初为人母,而姜老夫人可谓是经验丰富。

    “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学问。”秦方好一面自己记下,一面准备再问问旁人。

    “老身也不过是照看多了儿孙,让娘娘见笑了。”在宫廷中其他话不能乱扯,但除了谈天气,女人之间也就只有谈保养,谈儿女经来得最安全,姜老夫人说道,“婴孩的两条腿上娘娘可要让人看仔细了,两边要是褶皱痕数不同,那就要早教大夫看过。”

    秦方好自然是记下了,“还是多得您指点。”

    这是一个怕孩子死怕到极点的妈。便是作为一个再新时代红旗下长大的好青年秦方好,历史学得不坏(或者说后宫历史),这一个个的皇后嫡子都特么是杯具一茶几。

    皇后有几个是好命的?

    皇后嫡子这种生物,要不就是干脆生不出。要么就是生出来后夭折,不夭折或者可能生理缺陷,不缺陷也可能长残,不长残也可能大了被他爹猜忌死……

    好好地从小以嫡子身份长大,没残疾没智障,也没最后被父亲猜忌,顺顺当当登上皇帝位的皇后嫡子这种生物,数量绝对比大熊猫更少。

    如果是寻常婴儿的妈,就算有对孩子存在的安全隐患心存担忧的,也不会像秦方好这样近乎带了点神经症样的怕儿子遭殃。

    说穿了她就是个怕儿子死的妈,优生优育这玩意儿她在现代也只听过人宣传,真正如何把一个孩子拉扯大这个问题,她只能求助本朝的智慧妇女。

    两人说了会儿话,姜老太太便告退。

    面见皇后本就时间不长,更何况现在姜老太太甚至算不上一个命妇。

    在老太太临走的时候,秦方好更给她家颁下赏赐。

    姜老太太连道不敢并推辞,直到中宫秦方好说道,“相公如今在南边,夫人便带着赏赐回去,只当补贴家用。”

    男人逃了,不仅仅大家要连坐被顶罪,对老弱妇孺而言,家里失了顶梁柱,直接失去了经济来源。

    姜老夫人的家中儿孙已然长大挑起府中重担,要说经济来源,自从姜绍辉被北朝软禁之日起,府上除了为他上下打通关系散财的,他本人早就没为家里带来过经济支柱。

    这话说得确实有些苛刻了,以姜绍辉的年龄,在现代都不说享受离休干部待遇,那也是该领退休金养老,而不是养家糊口。但既没四险一金,也没经济困难家庭享受低保的时代,姜家的日子确实不好过,虽然也不能片面地全算在男主人头上。

    姜家经济状况目下确实不好,况且宫中赏出的东西也是天大的体面。

    姜绍辉夫人便格外真诚的谢恩,“娘娘大恩,老身全家实在无以回报。”

    秦方好并不是不知道姜老夫人要说的话。“无以回报”,可她还有正当盛年的儿孙,在一个没有普及教育的时代,这些世家出身的公子哥却属“人才”了。

    母亲回报不了,儿子能不能“回报”得了中宫?

    不说皇后娘娘现在需要培养支持她的朝中势力,便是因为姜家数子通晓典籍,给一两县府令那目下的姜家也可堪活了。

    秦方好知道老夫人这心意,却如何也没应下,只当不知。

    作为一个曾经找工作难的大学生,她倒也没怨姜老太太什么。谁没个求人的时候了?

    譬如大学生们找工作难,到处托叔叔伯伯帮忙的,姜家屡受两朝风云波及,他家的子嗣素质自然不低,学问也是极好的,但因为族中出了一个“叛国者”姜绍辉的原因,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政府部门都不敢录用他家的人。

    秦方好现在自己也有了儿子,将心比心,姜老夫人也算是个为了儿孙“就业难”,来托关系走后门安排工作的妈。

    想到这一茬,她忽然也就不计较老夫人借着两人的关系,腆着脸来求人的事了。一个母亲,为了自己孩子的工作给一个小了自己几十岁的女人低声下气……秦方好觉得姜家也实在不容易。

    以人文的角度来说是这样,但如果按照这个时代武断的说法,就是居心不良。

    心里不计较这个为孩子就业难低身下气的母亲,秦方好不为难她,却也没从她口里接过话,只对身边的老嬷嬷,并派一小太监,“好好送送老夫人。”

    姜老夫人见她没吱声,心里也有些愧疚。

    姜老夫人原本也是个朝廷中数一数二的尊贵外命妇,能和姜氏结亲,娘家也是一世家。姜绍辉夫妇都是世家出身,骨子里也都是清高骄傲之人。

    近些年来,虽为生活所迫,老夫人却从不让家人去接受救济的钱财,也从不从富户开义仓处领取米粮。这位与其夫婿一样颇有风骨的女子,品格犹如傲霜红梅,对儿孙说过这样的话,“义粮是为接济困厄辘辘之贫民,吾家但有一口黄黍,便不当与民相争。”

    穷得在卖祖产,上下打点官员营救夫婿,全家的人连口面都吃不上,虽不至于饿肚,却也到了一日两餐,三月不见肉的地步。

    ——这样的状况下,世家仍然有着世家的风骨,姜老夫人亦是一位杰女,对儿孙的话,如果用现代口吻翻译就是:接济粮是用来接济真正有需要的穷人的,我们家还没到那个地步,不应该侵占别人的权益,咱家不贪这个小便宜。

    秦方好无疑是佩服这位世家出身的高贵夫人的,同样,虽然不能处于统一战线,她也如是敬仰姜老夫人夫婿的风骨为人。

    ——因为她不过是一凡人。自己做不到的事,对于品性高贵之人,她怀有的只有高山仰止的尊敬,而不是自己达不到这样的品格,便诋毁其他品行超然之人为“愚蠢”、“虚伪”。

    正能量应该比负能量更该在大众中宣扬下去。

    然而这样一位对自己苛刻要求的高贵女性,最后却还要为了儿孙向人低头,说到底还是一片慈母心肠。

    当她拉下脸求人还被拒绝后,姜老夫人脸上甚至是有些无措的,愧疚的,一时不知如何再和秦方好说话,只能用最恭谨的姿态行礼,也或许是这位世家出身的女子此刻唯一能表明心迹的办法。

    秦方好心里其实一点也没怪她,甚至升起了一些怜悯。

    若非朝代更迭,处在多事之秋,秦方好自己或许会为一贤后吧?

    而如姜老夫人这样一位品格高尚的世家女,定然是为流芳百世的杰女,亦如她的夫婿姜绍辉,原本当为一代名相。

    贤后,杰女,名相,这是这个时代亏欠他们这些人的。

    “舒云。”秦方好唤道。

    “娘娘,奴婢在。”

    “我拒绝了老夫人,是否来得太冷漠?”

    舒云没有一丝疑虑地说道,“虽是遭遇值得同情,但娘娘您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这是一个秦方好自己也无悔的抉择。

    为姜家人叹息,然而她也却有她的立场。为人求官,哪怕只是一小小县令——那亦是中宫干涉朝政的证据。

    原本对于中宫以汉女身份影响皇帝大行亲汉政策便早让西辽本族的权贵们心生恨意,却又抓不住中宫确切地干涉朝政的证据。如果她推荐官职,哪怕只是一举手之劳,这也是拿了朝廷的官职当了自家产业私相授受。

    从封建朝代的性质上来说,国家是皇帝家族开的私店。然而对一个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公民来说,国家的概念或许说起来反复,但她能想到的,国家是这个国家中所有人的国家,而不是帝王将相私人的。

    拿国家编制当私人财物送人,她又不认识姜绍辉那几个儿子,又怎么知道他们会成为思想先进、造福于民的官员?如果这些人能力不足,则她是不是还要变相的背上祸国殃民的包袱?

    “虽然我确是为这一家人可惜,但人总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秦方好说道,“实在不忍他家这情形的,多赐下财物便可。”

    “娘娘心存怜悯。”

    “你这是绝对我手软了?”

    “娘娘做事向来留有余地。”

    “原来是这样。”秦方好淡然笑道,“手软的话,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处在这个阶层上,政治素来是肮脏的。如果一个玩政治的人开始手软,那么这人离出事也不远了。

    “怜悯、体谅便也罢,手软却绝对不可取。”她这么说道。

    话音未落,就听到小宫女从偏殿惊慌失措地跑了进来,“娘娘,娘娘出大事了。小殿下膳食有毒!”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