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第一章 国破(上)
谢青淼从来都不是那种拥有高度自觉性的女孩,她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热情来源于本身的直觉而非感悟,作为一个世家贵女,这一点是非常要不得的,不过幸而,她很会掩饰。
------------------------------------------------------------------------------------------------------------------------
谢青淼是周国人,出身于周朝世家谢氏的她,自小长在在烟雨朦胧、鸟语花香的江南古城-金陵,并且坚信自己骨子里流着最正宗的谢氏血脉,举手投足见展现着周国世家贵女最优雅的仪态。像每一个小小的贵族女孩一样,在她十五年的短暂人生里,她曾毫不动摇的认为自己是人群中最闪亮的那一个,她会遇到那个骑着银鞍白马的五陵少年,然后永远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不过这一切很快都被打破了。三个月前,魏国骁勇善战的四十万金戈铁马在三殿下宇文勰的率领下从遥远的北方长驱直下,激战半月攻破了周国的金陵,然后是都城临安,再然后便是整个周国。她那远在临安官拜司徒的父亲谢思林不等周朝灭国,便大开城门带着一众世家公卿归顺了魏国。
金陵谢氏,自前朝起就是高门世家,这几百年来,谢家人才济济,出仕者辈出,尤以父亲谢思林最为出众,他才学过人,未满三十岁就当上了司徒,成为周朝开国以来最年轻的三公,二十年来先后辅助了三位君王,他的贤名传遍了整个周国,提起他的名号,无人不称,无人不赞。就是这样一位贤臣、慈父,逼迫周文帝下诏投降,周国王师不战而降。
真真是多亏了这位“审视夺度”的父亲,谢青淼只在低矮阴潮的战俘营帐里吃了半个月的麦饭便被放出来了,迎接她的是精美的食物,华丽的衣衫和一如既往的富贵安逸生活。
午膳过后,谢青淼慵慵懒懒的靠在暖和的火盆前闭目养神。魏国左将军宇文恪送来的侍女嫣儿举着裙衫给她看,“娘子,这衣服真漂亮,这料子软的像水一样,您穿上以后肯定更美了。”
青淼不喜欢这个叽叽喳喳的小姑娘,自打谢青淼见到她,嫣儿便没有停过口。谢青淼有些怀念陪伴了她七年的侍女秀葽,她总是安安静静的,只要青淼的一个眼神,她便能完全明白青淼的心思。城破那天,谢青淼被关进大牢之后便再没见过她。
“娘子,您摸摸看这料子,”嫣儿打断了她的沉思。
青淼不想搭理她,但耐不住她是魏人送来的侍女,便伸手摸了摸,衣服柔软如水般穿过了她的手指,这锦缎丝绸制成的裙衫她曾有无数件,件件都比这条美丽、漂亮。
青淼心中暗暗冷笑嘲讽魏人的无知愚钝和庸俗,可突然想起了在牢房里穿过的那件麻布囚服,和摩擦在皮肤上所引起的那种刺痛感、夹杂着无助的恐惧和害怕。
她连忙抽回手,问道:“这是谁送来的呢?”
“是我们魏国左将军宇文恪的夫人送来的礼物,”嫣儿微笑着答道。
“娘子的皮肤白皙如凝脂,这绯红的颜色最配您不过了,一同送来的还有各式各样的珠翠首饰,娘子在今晚的宴会上定是会艳压群芳的。”
“艳压群芳,”青淼在心中默默念道。
突如其来的战火和牢狱生涯让她早已忘了这应是什么感觉,也许她根本就不知道。
懵懵懂懂的过了十五年,宴饮赏玩、诗词歌赋,罗衫环佩,忽而有一天,周围的一切全变了,她自小认为的那些重要的东西在国破家亡之即变得一文不值。
“将军夫人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呢?”青淼笑着问道,
昨日她还在那黑暗狭小的牢房里忙着逮头上的虱子,为着多吃一口饭而发愁,今日便是琼浆美食、珠宝华服。
“她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好处呢?我又能有什么价值呢”,谢青淼在心中暗暗想到。
十五岁的她已经懂得这种莫名其妙的优越待遇是不会凭空而来的,尤其是这群蛮横无理、占领他们家园的敌人。
“夫人出自我们魏国的高门,元氏一族,自幼便是熟读儒家经书,甚是欣赏南朝高门谢家的贵女风采。再说娘子的父亲大人,前些时日已归顺我们魏国,周国的王师能够不战而降,也多亏了司徒大人从中调和呀。”嫣儿回答到,眼瞳里有种欢喜的神色,
“司徒大人此番大义对魏国有功,娘子便也有功呀。”
这些话青淼都静静地听了进去,她默默地坐在榻上,望着火盆中跳跃的火苗发呆,可恐惧和无助却翻江倒海般传遍了她的全身,她的内心波涛汹涌,有一种蛮力不停地在她胸膛中来回的撞击,一遍又一遍。突然之间有一种冲动的想法从她脑海中冒出,猛地站起来身来,踢翻火盆,抓起旁边夹碳的铁铲子,砸死这个喋喋不休的魏国侍女。
但她什么都没做,只是温柔地用藏在衣袖里攥的发白的拳头压住了自己的双腿,她生怕自己真的会忍不住战将起来。“她是魏国的侍女,金陵已经被魏国占领了,我杀了她自己也逃不出去,叔父交待的事情我还没做,我不能死,我不能送死,我不能白白送死。”青淼在心中一遍一遍地安慰自己。
“娘子且在这里歇息片刻,奴婢去看一下水开了没有,马上就来伺候您沐浴。”嫣儿见青淼满腹心事,不愿与她讲话,便借机离去。
嫣儿离开后,青淼便站起身来走到门口,天渐渐地阴了起来,似乎不会再有阳光,厚厚的衣裳将青淼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可她仍然觉得冷,不由自主地拢了拢衣袖。
冬日里的庭院,枯黄的杂草丛生,花木的叶子早已落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望眼望去,满目甚是萧索,可青淼还是一眼便认出了这是位于甜水街卫家府邸的内院。
卫家嫡女琼华是谢青淼的手帕之交,谢青淼平日里没少来这卫家的后花园,与卫家的这位琼华姐姐,煮酒赏梅、嬉戏玩耍,她依稀还记得去年菊花宴上,琼华一句“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赢得满堂喝彩,眉宇间笑语盈盈的模样。
卫家的后花园修的非常漂亮,尤其是后院与中庭接壤处的那片梅林,冬日里嫣红的梅花在寒风咧咧中甚是夺目。想到这些,谢青淼便信步走出房门,绕过曲廊,朝院子里面走去,想去看看那片梅林。这院子里的每一处谢青淼都很是熟识,哪里是空地,哪里是长廊,哪条路通往中庭东北角的那片梅林。
没出一会儿,谢青淼便离了内庭院,与后院的屋舍的命运不同,中庭与前庭的屋舍尽毁,焦木横七竖八,瓦砾砖石堆了一地,在倒塌的房屋旁边,嫣红的梅花静静地绽放,幽幽的馨香弥漫在空气里,魏人的铁骑、长矛和战火并没有让它们失去一分颜色。
谢青淼怔怔地望着那片梅林,慢慢走过去,突然听到一人喝道:“谁在那里?站住。”
谢青淼停下脚步,回过头去,打量着说话的那个人。
一个身穿青色锦袍,头束玉簪的消瘦年轻人走上前来,盘问道:“你是谁?在这里所为何事?”
谢青淼低头回礼,轻声道“小女的父亲本是周国的司徒谢思林,宇文将军夫人安排小女在此歇息,因见这片梅林开的甚是灿烂,便信步走到了此处,不知竟扰到了这位郎君。”
年轻人拱手回礼道,“不知娘子是谢大人家的贵女,在下刚才多有冒犯,只是此处再往前便是将军行政的地方,小娘子若是无事,便请回吧。”
“小女无知冒犯,多谢郎君提醒,只是疑惑宇文将军在此行政,那故居的主人又去了何处呢?”青淼微微抬起头来,那双似乎含着水的深邃眸子突然直直盯着年轻人的脸,发问道。
被这位长的格外秀丽漂亮的小娘子盯着看,年轻人有点害羞的微微一笑,想也没想,张嘴便道:“这本是卫家的府邸,我们攻破金陵之时,卫家全族都投了甜水街旁的未名湖里淹死了,我们将军人善心慈,令我们好好地安葬了死者,卫家的府邸破坏最小,将军便将营地安在此处,”
年轻郎君的话好似晴天霹雳般炸在谢青淼的耳旁,她直觉心中猛地一紧,脸色刹那间变得惨白没有了一丝血色,双股战战,浑身忍不住的直打哆嗦,想要扶住什么东西,来支撑自己即将倒下的身躯。
“娘子莫要害怕,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将军大人都已经安排妥当,只等娘子在这里稍作休息几日,便护送娘子回临安与家人团聚。”年轻人望着谢青淼那张苍白的脸,轻声安慰道。
“不知郎君怎知晓的如此清楚?”开头前青淼正了正嗓子,试图掩盖做内心的恐惧,可嗓音依然微微带着少许颤音。
“在下路远兮,字正德,河北冀州人氏,现就任于左将军的部下,担任主薄一职,过几日便是由在下护送娘子回临安,”年轻郎君有些得意的微微一笑,开口答道
“如此,便有劳郎君了,奴家先行告退了。”谢青淼转过身去,面无任何表情,急匆匆地快步向内院走去,她不敢回头,不敢张望,悬了将近一个月的心情,如激流湍急的江水,随时都有可能冲破大坝,一泻千里。
她走的速度飞快,生怕自己会压抑不住内心的恐惧与怨恨、忍不住地嚎啕大哭。
------------------------------------------------------------------------------------------------------------------------
谢青淼是周国人,出身于周朝世家谢氏的她,自小长在在烟雨朦胧、鸟语花香的江南古城-金陵,并且坚信自己骨子里流着最正宗的谢氏血脉,举手投足见展现着周国世家贵女最优雅的仪态。像每一个小小的贵族女孩一样,在她十五年的短暂人生里,她曾毫不动摇的认为自己是人群中最闪亮的那一个,她会遇到那个骑着银鞍白马的五陵少年,然后永远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不过这一切很快都被打破了。三个月前,魏国骁勇善战的四十万金戈铁马在三殿下宇文勰的率领下从遥远的北方长驱直下,激战半月攻破了周国的金陵,然后是都城临安,再然后便是整个周国。她那远在临安官拜司徒的父亲谢思林不等周朝灭国,便大开城门带着一众世家公卿归顺了魏国。
金陵谢氏,自前朝起就是高门世家,这几百年来,谢家人才济济,出仕者辈出,尤以父亲谢思林最为出众,他才学过人,未满三十岁就当上了司徒,成为周朝开国以来最年轻的三公,二十年来先后辅助了三位君王,他的贤名传遍了整个周国,提起他的名号,无人不称,无人不赞。就是这样一位贤臣、慈父,逼迫周文帝下诏投降,周国王师不战而降。
真真是多亏了这位“审视夺度”的父亲,谢青淼只在低矮阴潮的战俘营帐里吃了半个月的麦饭便被放出来了,迎接她的是精美的食物,华丽的衣衫和一如既往的富贵安逸生活。
午膳过后,谢青淼慵慵懒懒的靠在暖和的火盆前闭目养神。魏国左将军宇文恪送来的侍女嫣儿举着裙衫给她看,“娘子,这衣服真漂亮,这料子软的像水一样,您穿上以后肯定更美了。”
青淼不喜欢这个叽叽喳喳的小姑娘,自打谢青淼见到她,嫣儿便没有停过口。谢青淼有些怀念陪伴了她七年的侍女秀葽,她总是安安静静的,只要青淼的一个眼神,她便能完全明白青淼的心思。城破那天,谢青淼被关进大牢之后便再没见过她。
“娘子,您摸摸看这料子,”嫣儿打断了她的沉思。
青淼不想搭理她,但耐不住她是魏人送来的侍女,便伸手摸了摸,衣服柔软如水般穿过了她的手指,这锦缎丝绸制成的裙衫她曾有无数件,件件都比这条美丽、漂亮。
青淼心中暗暗冷笑嘲讽魏人的无知愚钝和庸俗,可突然想起了在牢房里穿过的那件麻布囚服,和摩擦在皮肤上所引起的那种刺痛感、夹杂着无助的恐惧和害怕。
她连忙抽回手,问道:“这是谁送来的呢?”
“是我们魏国左将军宇文恪的夫人送来的礼物,”嫣儿微笑着答道。
“娘子的皮肤白皙如凝脂,这绯红的颜色最配您不过了,一同送来的还有各式各样的珠翠首饰,娘子在今晚的宴会上定是会艳压群芳的。”
“艳压群芳,”青淼在心中默默念道。
突如其来的战火和牢狱生涯让她早已忘了这应是什么感觉,也许她根本就不知道。
懵懵懂懂的过了十五年,宴饮赏玩、诗词歌赋,罗衫环佩,忽而有一天,周围的一切全变了,她自小认为的那些重要的东西在国破家亡之即变得一文不值。
“将军夫人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呢?”青淼笑着问道,
昨日她还在那黑暗狭小的牢房里忙着逮头上的虱子,为着多吃一口饭而发愁,今日便是琼浆美食、珠宝华服。
“她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好处呢?我又能有什么价值呢”,谢青淼在心中暗暗想到。
十五岁的她已经懂得这种莫名其妙的优越待遇是不会凭空而来的,尤其是这群蛮横无理、占领他们家园的敌人。
“夫人出自我们魏国的高门,元氏一族,自幼便是熟读儒家经书,甚是欣赏南朝高门谢家的贵女风采。再说娘子的父亲大人,前些时日已归顺我们魏国,周国的王师能够不战而降,也多亏了司徒大人从中调和呀。”嫣儿回答到,眼瞳里有种欢喜的神色,
“司徒大人此番大义对魏国有功,娘子便也有功呀。”
这些话青淼都静静地听了进去,她默默地坐在榻上,望着火盆中跳跃的火苗发呆,可恐惧和无助却翻江倒海般传遍了她的全身,她的内心波涛汹涌,有一种蛮力不停地在她胸膛中来回的撞击,一遍又一遍。突然之间有一种冲动的想法从她脑海中冒出,猛地站起来身来,踢翻火盆,抓起旁边夹碳的铁铲子,砸死这个喋喋不休的魏国侍女。
但她什么都没做,只是温柔地用藏在衣袖里攥的发白的拳头压住了自己的双腿,她生怕自己真的会忍不住战将起来。“她是魏国的侍女,金陵已经被魏国占领了,我杀了她自己也逃不出去,叔父交待的事情我还没做,我不能死,我不能送死,我不能白白送死。”青淼在心中一遍一遍地安慰自己。
“娘子且在这里歇息片刻,奴婢去看一下水开了没有,马上就来伺候您沐浴。”嫣儿见青淼满腹心事,不愿与她讲话,便借机离去。
嫣儿离开后,青淼便站起身来走到门口,天渐渐地阴了起来,似乎不会再有阳光,厚厚的衣裳将青淼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可她仍然觉得冷,不由自主地拢了拢衣袖。
冬日里的庭院,枯黄的杂草丛生,花木的叶子早已落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望眼望去,满目甚是萧索,可青淼还是一眼便认出了这是位于甜水街卫家府邸的内院。
卫家嫡女琼华是谢青淼的手帕之交,谢青淼平日里没少来这卫家的后花园,与卫家的这位琼华姐姐,煮酒赏梅、嬉戏玩耍,她依稀还记得去年菊花宴上,琼华一句“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赢得满堂喝彩,眉宇间笑语盈盈的模样。
卫家的后花园修的非常漂亮,尤其是后院与中庭接壤处的那片梅林,冬日里嫣红的梅花在寒风咧咧中甚是夺目。想到这些,谢青淼便信步走出房门,绕过曲廊,朝院子里面走去,想去看看那片梅林。这院子里的每一处谢青淼都很是熟识,哪里是空地,哪里是长廊,哪条路通往中庭东北角的那片梅林。
没出一会儿,谢青淼便离了内庭院,与后院的屋舍的命运不同,中庭与前庭的屋舍尽毁,焦木横七竖八,瓦砾砖石堆了一地,在倒塌的房屋旁边,嫣红的梅花静静地绽放,幽幽的馨香弥漫在空气里,魏人的铁骑、长矛和战火并没有让它们失去一分颜色。
谢青淼怔怔地望着那片梅林,慢慢走过去,突然听到一人喝道:“谁在那里?站住。”
谢青淼停下脚步,回过头去,打量着说话的那个人。
一个身穿青色锦袍,头束玉簪的消瘦年轻人走上前来,盘问道:“你是谁?在这里所为何事?”
谢青淼低头回礼,轻声道“小女的父亲本是周国的司徒谢思林,宇文将军夫人安排小女在此歇息,因见这片梅林开的甚是灿烂,便信步走到了此处,不知竟扰到了这位郎君。”
年轻人拱手回礼道,“不知娘子是谢大人家的贵女,在下刚才多有冒犯,只是此处再往前便是将军行政的地方,小娘子若是无事,便请回吧。”
“小女无知冒犯,多谢郎君提醒,只是疑惑宇文将军在此行政,那故居的主人又去了何处呢?”青淼微微抬起头来,那双似乎含着水的深邃眸子突然直直盯着年轻人的脸,发问道。
被这位长的格外秀丽漂亮的小娘子盯着看,年轻人有点害羞的微微一笑,想也没想,张嘴便道:“这本是卫家的府邸,我们攻破金陵之时,卫家全族都投了甜水街旁的未名湖里淹死了,我们将军人善心慈,令我们好好地安葬了死者,卫家的府邸破坏最小,将军便将营地安在此处,”
年轻郎君的话好似晴天霹雳般炸在谢青淼的耳旁,她直觉心中猛地一紧,脸色刹那间变得惨白没有了一丝血色,双股战战,浑身忍不住的直打哆嗦,想要扶住什么东西,来支撑自己即将倒下的身躯。
“娘子莫要害怕,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将军大人都已经安排妥当,只等娘子在这里稍作休息几日,便护送娘子回临安与家人团聚。”年轻人望着谢青淼那张苍白的脸,轻声安慰道。
“不知郎君怎知晓的如此清楚?”开头前青淼正了正嗓子,试图掩盖做内心的恐惧,可嗓音依然微微带着少许颤音。
“在下路远兮,字正德,河北冀州人氏,现就任于左将军的部下,担任主薄一职,过几日便是由在下护送娘子回临安,”年轻郎君有些得意的微微一笑,开口答道
“如此,便有劳郎君了,奴家先行告退了。”谢青淼转过身去,面无任何表情,急匆匆地快步向内院走去,她不敢回头,不敢张望,悬了将近一个月的心情,如激流湍急的江水,随时都有可能冲破大坝,一泻千里。
她走的速度飞快,生怕自己会压抑不住内心的恐惧与怨恨、忍不住地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