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彼岸的伤痛

第1卷 人生的思考

    看来这世界有很多事情是调过包的。

    “那时霍万已经在监狱了,警察也问过我,那个男生也将一切告诉警察了。后来那个男生的父亲来求霍万,因为那个男生是保送生,如果有不良记录,那他的前途就毁了。所以大家都不知道真相。”

    “感觉很像电视剧里的情节,男主角往往会背负那些自己不该背负的事情。”凌霄如有所思地说。

    “可是这个背负毁的往往是自己。他后来随便找了一个专科学校就走了。”两人默默无语,只有树影轻轻地晃动。过了一会儿,小陈起身说:“都这么晚了,走吧。”

    凌霄慢慢地往回走,走到宿舍楼底下忽然看见玲玲的身影,玲玲还从来没这么晚出去过。她有些纳闷,刚走了两步,觉得不放心,可是又不好意思跟在后面。于是就坐在宿舍楼底下的乒乓球台上。

    晚上的天空很少看见星星和月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四周是黑沉沉的一片,风轻轻地吹过,四周的灯光带着淡淡的暖意。她躺在那夹杂着暖气与橡胶臭味的台板上。最近有很多事情理不清头绪,很多事情越想越复杂了。

    手机响了,原来是小丹。小丹问她怎么还不回来,玲玲也不知去哪了,电话也不接。凌霄只说了句“我去找她。”就挂了电话。凌霄去最近的体育场,跑步的人寥寥无几,周围站着聊天的人她都仔细看过了。玲玲的手机还是关机。她心急如焚地又找了一遍,还是没有。她又跑去别的体育场,都没人了。她失落地往回走,感觉这段距离好远,远得永远也走不回去了。

    半路上接到小丹的电话,说玲玲已经回来了。她忽然有种瘫软的感觉。走到楼下的时候,玲玲在那等她,她站住了。玲玲笑着说:“对不起,我手机不小心关机了。”凌霄毫无表情地继续往前走。“凌霄,我……”“没事,走吧。”凌霄在前,玲玲在后,走廊里只有她俩的脚步声。凌霄忽然停下来了,说道:“以后不要出去太晚。”说着直接走到宿舍。这天晚上谁也没说话,第二天两人的关系又如同以前一样,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

    记得以前写的日记:我不介意你忘记我的生日,所以我提前告诉了你。我知道你不会给我预期的结果,所以我一遍又一遍地开机又关机。我怕错过你给我的惊喜,又怕我独自等待,怀着惆怅入睡。所以我想,假如你还记得我的话,那就留给明天早晨。今天我等了又等,最后忍不住催了催你,你却说你忘了。我失望地攥着手机,心想如果你在剩下的时间里给我发条短信,我就会忘记一切失望,可是你却让我失望地度过了一天。我不是苛求你的礼物,只是想得到来自你的祝福,这个很难做到吗?

    她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总是在想他,她一直提醒自己不要给自己留后路,可是有时忍不住想发短信,写好了,就放进草稿箱中。有时想或许他从来就把我只当作一个可以随便倾诉的朋友。一个只用倾听,不用接通电话,因为那样他就会从幻想中醒来,发觉我不是那样一个人。我应该只是一个抽象的,毫无特点的人。他愿意跟我分享那些高兴的,忧伤的小事,而不是刻意去创造那份默契,去刻意地想对方。有时候忍不住发了,回两三句之后要不无语而终要不就跟他较劲。直到他发过来短信:“你为什么总是这么批判我呢?难道我哪里做的不对吗?”然后她开始批评自己,使劲地埋怨自己,真是自作自受。他们的短信互相表明:已经结束了,彻底结束了,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她在想造成这一切的究竟是谁?人们说爱情是盲目的,永远也不清楚自己是对是错。

    记得有次开班级课堂活动,凌霄参加演出的是一个小品。前面的演出都是比较趋向于传统,但在凌霄的角色中体现出一种新式的叛逆,她扮演的是一个比较刁蛮,活泼好动的女孩。这个剧本是凌霄和同组的学生编写的,费了大约一星期才定稿。在演出前,凌霄有些胆怯,同组的同学一直在鼓励她。而他却一直远远地看着她。在上台的那一瞬间,她忽然就泄气了,大脑一片空白。幸亏她在小品开始五六分钟之后才说话,她忽然看见他在那笑着看她,她记起写这个小品的初衷。我有这么胆小吗?她有点看不起自己,嘲弄般的笑了笑,感觉自己镇定多了。她就一直带着这种心情表演下去。在那次演出中,凌霄仿佛又回到以前那个任性自私的自己。她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野性,为了找回自己的人生信念她努力地反抗一切。结束后,龚意祝贺她表演的非常出色,并且说:“我似乎在你今天的表演中找到了初次认识你的感觉。”凌霄本来想告诉他,当有一天发现有值得她全力以赴的事情时,她会毫不犹豫地前进!可是这一切被疑惑占据,自己什么时候便成现在的模样?变得满怀心事,心不在焉了?全力以赴的事情啊……

    那个小说依然没有一个开头,凌霄去上自习,打算写那个开头,可是大脑依然是杂乱的,她心烦意乱,于是就跑到外面,坐在一条小溪的旁边。水光粼粼,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可是如果仔细一点的话就会发现有许多股水在逆流。眼前的一片叶子,它竭力地选择那些逆流的水,可是依然顺水而下。有时即使做得很好,也不免为大势所趋,埋没自己的个性。她把头埋在膝盖里,心想这样下去将会一无所知。

    无聊的日子总会被考试所终结,她忽然发现生活被占据是一件多么美丽的事,没有那些郁郁寡欢的思考,没有无聊得无处可去,没有一种真实的无归属感。人生,或许就像小丹说的,开心就好。或许就像玲玲所诠释的,忙忙碌碌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她没有这种本事,她可是平时拿起课本看不了十分钟的人。或许考试的时候就是“全力以赴”的时候吧。到那时才再次确认到自己真的不是学习的料。在听不到任何与考试有关的信息之前,她是不为所动的。

    人生,究竟该怎么度过?每天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时间并没有停下来等她。它的车轮碾过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却仍然逃避不了这个抉择。也许最大的谎言就是“我活得很好。”

    凌霄性格中还有某种执着,说的不好听叫偏执。她曾经说过:“人往往有一些打死也不愿认输的东西,那就是自己理想中的东西。”她会为了一个没有结论的问题思考一天,她称之为“思想上的阵痛”,结果产下来的是一团未知物,或许总是在闲的时候总会产生一大堆对人没有好处的东西,删了吧,怕有天要用,不删,占据内存,影响“脑速”!

    大三了,搬进老校区了,学习气氛一下子浓厚了很多,更多关于找工作,考研的词汇充斥着大脑。考研,还是找工作?

    宿舍里又增添了新成员,牧明,沈婷也搬进来一起住,搬宿舍的时候,吕莲身边是另一个男生,不是张铭。可是她看起来还是很幸福的样子。不过吕莲在宿舍里的时间大大增加了。一天下午,牧明,沈婷在宿舍里玩电脑,玲玲和小丹不在。凌霄正在看书,可是忽然听到哭声,原来是吕莲在哭。哭声变得越来越大,大家都在听,可是谁也没动。或许一个人在想哭的时候必须痛快地哭一场才能解决掉积压在心里的毒素。或许,她可以偷偷地哭泣,然后又可以很坚强地站在大家面前。可是她没有,或许她只想叫人安慰一下自己。玲玲进来了,她那了一卷纸递给吕莲,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事情总会过去的。”

    凌霄忽然觉得自己好脆弱,连安慰别人的勇气都没有。

    大三就要开始了,可是却总感觉不太真实,不相信自己已经将两年的时光荒废。或许只有到大四,才会莫名地想到:“大学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很多人都在说如果能够回到过去,一定会成功。可是如果真的回到过去也不一定比现在活得更好。人是有惰性的,生活的惰性,这些都在无意识中限制着自己的发展。回到的那个过去,或许就跟现在一样,什么都改变不了。

    之所以会觉得以前生活好,是因为大脑已经将那些琐事忘掉,留下的只是快乐的片段。那是在高三,以前只坐过前三排的她也开始随着政策的变化向后面的座位移动了。那时坐在最后一排,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可以在课堂上偷偷地玩,下课的时候欢天喜地地打闹。那时从家到学校的路两旁全是柳树,正值柳絮飘飞,宛如那飘飘洒洒的雪花。她忽然心有所动:“原来冬天的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要不,为什么和柳絮如此的相似。柳絮也不甘落后,用那轻柔的舞姿回应着雪花。”她有了写诗的冲动,于是写了一首《疯狂五月》,她感觉超有成就感,于是拿去给同学看。同学夸她有才,于是她又尝试写了《写给最后一排》。那时流行校园歌曲,例如《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弟兄》等,旁边的男生建议一起创作歌曲,凌霄又写了首《青春之歌》,大家都不会谱曲,所以就借用流行歌曲,只是将歌词改掉。下课的时候大家就在一起哼唱,他们称之为“疯狂五月乐队”,最后改为“最后的狂欢”。不久之后有音乐老师写了一首校歌,大家都愤愤不平,觉得写得太差,可是一边又哀叹自己的歌曲还未正式“出炉”。其实当时什么都不懂,只是因为年轻的冲动。分别的时候,有人满怀惋惜地说:“如果以后真的能在一起唱歌该多好。”毕业之后各奔东西,连见一面都很困难。就像《青春之歌》里的两句:“因为年轻所以轻狂,因为情况所以一路高歌猛进。”

    那称之为“黑色”的六月,正是因为有了“疯狂”的五月才变得充满了回忆。每次下课回家的时候,总是有那帮哥们陪着,开着玩笑,打闹着走过那沉默的街道。还是那首《青春之歌》。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