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耿嫔那点小心思
次日,宛儿早起与萧冽一处用了早膳,萧冽就出府去了,宛儿自然也就在落叶居与几个丫鬟说笑。
“娘娘,耿嫔来了。”外面冰菊进来回禀道。
将手里的书放下,宛儿眼中滑过一丝诧异。
虽然她知道耿嫔已然是决意靠向自己,且之前自己也吩咐了耿嫔,让她去多留意着杨氏举动,但这些日子以来,宛儿却知道,自己若想是知道什么,尽可只管问梁嫣,因此耿嫔也就没有之前那般重要了。
宛儿一开始也并未想要耿嫔真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当初那般,也不过是担心耿嫔与吴妃连成一气,所用的分化之策罢了。
因此耿嫔的突然到来,宛儿也是有些惊讶的。
“让她进来。”宛儿虽然说这这话,却仍是靠在自己的躺椅上,并未有起身待客的意思。
耿嫔进来,忙向宛儿行礼道:“妾身见过尊妃娘娘。”
只见她脸上虽是挂着笑意,但却也掩不住的忐忑,宛儿只是嘴角微微一翘,点点头:“坐吧。”
话音刚落,就见棋雪已然搬了一个小杌子来。
谢了座,耿嫔坐下。
这里宛儿却是接过墨竹奉来的茶,好似全然未注意到耿嫔的不安一般,只是轻轻地啜了一口茶,转而笑着向墨竹道:“今日这茶必然是你的手笔。”
墨竹面色惊讶,道:“娘娘好眼力,奴婢之前也是跟雪梅学了许久,也是一步一步按雪梅所教做的,却不想娘娘还是尝出来了。”
了然的一笑,宛儿将茶碗递给了墨竹。
“这君山银针。原用泉水来沏是最好不过的,但却不似红茶那般需要闷那么就,过两次,就行了,不然就失了它原本的味道。”宛儿含笑说道。
“奴婢谢娘娘教导。”墨竹忙笑着屈了屈身子,说道。
这时。宛儿却是突然笑着转头对耿嫔道:“你尝尝。这茶味道可好?”
耿嫔早已在青荷的手里接过茶碗,却一直想着自己心里的事,并没有心思吃茶,突然听到宛儿这一声。也不由以震,忙尝了一口,只觉得甚为味道甚为甘醇。忙笑道:“妾身尝着真是极好的,娘娘莫笑,妾身本是粗鄙之人。却是不太懂得品茶的,只觉得这茶味道甘醇,颜色清丽,必然是极好的。”
微微一笑,宛儿只是笑道:“这乃是君山银针,原是产自洞庭湖一带,自然味道温润些。”
“娘娘博闻广记。妾身自是不如的,而今听娘娘说起这茶。也觉得很是新鲜。”耿嫔笑着奉承。
见她虽是说的奉承话,却也辞不达意,宛儿并不追究,只是笑着对墨竹几个道:“其实这煮茶,跟做人倒是一样的,比如这银针,就是不能闷太久,不然就失了原本的味道。”
说到这里,宛儿却是转过头,笑吟吟地看着耿嫔,道:“这做人么……为求自保,藏着掖着也是情有可原,但却也别想着旁人看不出来,若是旁人看出来,那人还不知晓,只是一味的愚钝不能自省,只怕只会招人厌倦,岂非连之前所想的自保也是不能的了?”
话音刚落,就听闻“哗”的一声,屋里登时一片悄然。
看着落在脚边,已然摔碎的茶碗,耿嫔愣住了,随即又回过身来,抬头看向宛儿。
宛儿却好似并未看到耿嫔的失仪,还是歪着,笑吟吟地看着她。
过了片刻,耿嫔终于回过神来,登时面色煞白,额上已然有些细密的汗珠儿。
“噗”的一声,只见耿嫔跪了下去,急急说道:“妾身失仪,还望娘娘恕罪。”
眉尖一挑,宛儿还是面色如旧,道:“不过是一个茶碗罢了,你又何须如此。”
说罢此话,宛儿又是瞟了一眼耿嫔,只见她面色犹豫,脸上的笑意也是退去了几分,转头吩咐棋雪。
“这茶碗本是一套的,只是现今碎了一个,到没了好意头,留着也是晦气,等会子拿去一并打碎了吧。”
听到宛儿这话,耿嫔心里又是一惊,忙抬头想说些什么,但是到了嘴边,只是用略到呜咽地声音道:“娘娘……”却是什么话也没说出来。
见状,宛儿却转头面色温婉的道:“这套茶具,原本是丽妃娘娘所赐,我本也是极喜欢的,只是今日不想却碎了一个,想来这套茶具与我也是无缘的,既然无缘,不能为我所有,也就不必留着了,你说可是这个道理?”
此时,耿嫔是再也撑不住了。
“妾身明白,妾身不敢欺瞒娘娘,还望娘娘息怒。”耿嫔忙道。
嘴角微微一弯,宛儿笑了,是打心里笑了。
“你是何意思?”
宛儿的声音响起,耿嫔就再也不敢心存旁的心思,忙回道:“妾身一时糊涂,原本只是希望借着吴妃的相助,向王妃要回二郡主罢了,后来王妃……妾身想着娘娘您心地仁厚,是不会忍心看着妾身母女分离的,只是心里着实想念二郡主,因此跟着吴妃来到落叶居,不想妾身笨嘴拙舌,总是说错话,冒犯了娘娘。”
说到这里,耿嫔顿了顿,想要看看宛儿的面色,却是感觉到一丝丝冷意,她却是连头也不敢抬了,只得硬着头皮回道:“后来娘娘体恤,遣了棋雪姑娘前来集雪园看望妾身,妾身感念娘娘恩德,只是近些时日,妾身在王妃那边,王妃对妾身言及,说是娘娘您有心将二郡主接到身边亲自照料,妾身虽知,娘娘仁厚,二郡主跟着娘娘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不过着实想念二郡主,因此……”
“因此,你就又来到我这落叶居来,准备回去给王妃传信?”宛儿笑道,声音说不出的清冷。
闻言,耿嫔额上的汗珠儿已然是落了下来。
“妾身不敢,妾身不敢,妾身只是想来……”说到这里,耿嫔又有些犹豫,不过也只是片刻之间,就回道,“妾身只是想求娘娘的恩典。”
看着耿嫔,宛儿却是眉尖微微一挑。
她岂会不知耿嫔想的是什么?
当初让耿嫔经常去荣庆堂走动,这固然是宛儿想要分化耿嫔跟吴妃,但也是存了心思想要看看这耿嫔到底是个什么心思之人。
没想到这耿嫔先是每隔两日就来自己这里回禀荣庆堂之事,后来却是极少来了,回禀的也不过是些闲事。
眼中滑过一丝嘲讽,宛儿看着跪在地上的耿嫔。
她竟然真的以为自己是需要她来当自己的眼睛么?
纵使是以前,宛儿也是不会就这么轻易相信耿嫔的,要做这些事,宛儿也只会交给身边信得过的人;更何况是现在?若是现在宛儿想到知道这荣王府里的什么事,也不过只需将梁嫣叫来,一问便知,又何须耿嫔这上蹿下跳的。
“怎么又是想求我的恩典?”宛儿冷冷地笑道,“你不是准备求王妃的恩典么?现今可是求错人了,这里可是落叶居,并非荣庆堂。”
再也忍不住,耿嫔忙对磕头道:“妾身不敢,妾身知错,还望娘娘息怒。”
照理说,耿嫔已然是萧冽的侍妾,宛儿虽然是尊妃,位同平妻,但到底不是萧冽正妻,耿嫔是不必在自己跟前如此的,但是宛儿却也并无异色,只是看着地上的耿嫔,并未开口阻止。
虽然知晓这不合规矩,但宛儿也是打定了心思要在这荣王府立威,以免这荣王府的人都只当自己好性子,若是旁时倒也没什么,只是杨氏积威久矣,若是自己此时还不立威,只怕到了最后,荣王府里的人惧怕的还只会是杨氏,而并非她苏宛儿。
这耿嫔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
不过去了荣庆堂数次,眼看着杨氏这般处境,却还是敢对自己虚与委蛇。
“你且说说,王妃到底是怎么说的罢。”宛儿看着耿嫔,声音平淡。
此时,耿嫔哪里还敢有半分隐瞒,忙将所有事全数说了出来。
原来杨氏虽然是没了什么动作,只是在荣庆堂悠然度日,耿嫔前去,杨氏也并未有什么表示,只是前些日子,杨氏却在与耿嫔的一次谈话中,透露出宛儿现今膝下并无子嗣,好似已然起了抚养二郡主的意思。
现今杨氏膝下有了萧荣,耿嫔就想着,若是宛儿在此时要抚养二郡主,也是极有可能的。
在耿嫔看来,虽然现今杨氏势不如前,但好歹也还是王妃,宛儿是不可能抚养大公子萧荣的,故此只有二郡主了。
故此,耿嫔才失了分寸。
听完所有事,宛儿面色一沉。
这杨氏果真不是个省事的,就算是现在,也要找自己的晦气。
看一眼地上的耿嫔,宛儿眼中滑过丝丝冷意。
耿嫔虽然不明白杨氏的处境,但是宛儿却是知道,杨氏恐怕是翻不了身了。
但宛儿却没想到,纵使是在这个时候,杨氏居然还会有心思煽动耿嫔?难道她不担心她自己的处境?
耿嫔那点心思跟手段,宛儿是决然不会放在眼里的,杨氏不可能不知道,仅仅凭着一个耿嫔,又岂能成事,怎地还是这般行事?
心思一转,宛儿挑了挑眉,眼睛往荣庆堂的方向一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娘娘,耿嫔来了。”外面冰菊进来回禀道。
将手里的书放下,宛儿眼中滑过一丝诧异。
虽然她知道耿嫔已然是决意靠向自己,且之前自己也吩咐了耿嫔,让她去多留意着杨氏举动,但这些日子以来,宛儿却知道,自己若想是知道什么,尽可只管问梁嫣,因此耿嫔也就没有之前那般重要了。
宛儿一开始也并未想要耿嫔真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当初那般,也不过是担心耿嫔与吴妃连成一气,所用的分化之策罢了。
因此耿嫔的突然到来,宛儿也是有些惊讶的。
“让她进来。”宛儿虽然说这这话,却仍是靠在自己的躺椅上,并未有起身待客的意思。
耿嫔进来,忙向宛儿行礼道:“妾身见过尊妃娘娘。”
只见她脸上虽是挂着笑意,但却也掩不住的忐忑,宛儿只是嘴角微微一翘,点点头:“坐吧。”
话音刚落,就见棋雪已然搬了一个小杌子来。
谢了座,耿嫔坐下。
这里宛儿却是接过墨竹奉来的茶,好似全然未注意到耿嫔的不安一般,只是轻轻地啜了一口茶,转而笑着向墨竹道:“今日这茶必然是你的手笔。”
墨竹面色惊讶,道:“娘娘好眼力,奴婢之前也是跟雪梅学了许久,也是一步一步按雪梅所教做的,却不想娘娘还是尝出来了。”
了然的一笑,宛儿将茶碗递给了墨竹。
“这君山银针。原用泉水来沏是最好不过的,但却不似红茶那般需要闷那么就,过两次,就行了,不然就失了它原本的味道。”宛儿含笑说道。
“奴婢谢娘娘教导。”墨竹忙笑着屈了屈身子,说道。
这时。宛儿却是突然笑着转头对耿嫔道:“你尝尝。这茶味道可好?”
耿嫔早已在青荷的手里接过茶碗,却一直想着自己心里的事,并没有心思吃茶,突然听到宛儿这一声。也不由以震,忙尝了一口,只觉得甚为味道甚为甘醇。忙笑道:“妾身尝着真是极好的,娘娘莫笑,妾身本是粗鄙之人。却是不太懂得品茶的,只觉得这茶味道甘醇,颜色清丽,必然是极好的。”
微微一笑,宛儿只是笑道:“这乃是君山银针,原是产自洞庭湖一带,自然味道温润些。”
“娘娘博闻广记。妾身自是不如的,而今听娘娘说起这茶。也觉得很是新鲜。”耿嫔笑着奉承。
见她虽是说的奉承话,却也辞不达意,宛儿并不追究,只是笑着对墨竹几个道:“其实这煮茶,跟做人倒是一样的,比如这银针,就是不能闷太久,不然就失了原本的味道。”
说到这里,宛儿却是转过头,笑吟吟地看着耿嫔,道:“这做人么……为求自保,藏着掖着也是情有可原,但却也别想着旁人看不出来,若是旁人看出来,那人还不知晓,只是一味的愚钝不能自省,只怕只会招人厌倦,岂非连之前所想的自保也是不能的了?”
话音刚落,就听闻“哗”的一声,屋里登时一片悄然。
看着落在脚边,已然摔碎的茶碗,耿嫔愣住了,随即又回过身来,抬头看向宛儿。
宛儿却好似并未看到耿嫔的失仪,还是歪着,笑吟吟地看着她。
过了片刻,耿嫔终于回过神来,登时面色煞白,额上已然有些细密的汗珠儿。
“噗”的一声,只见耿嫔跪了下去,急急说道:“妾身失仪,还望娘娘恕罪。”
眉尖一挑,宛儿还是面色如旧,道:“不过是一个茶碗罢了,你又何须如此。”
说罢此话,宛儿又是瞟了一眼耿嫔,只见她面色犹豫,脸上的笑意也是退去了几分,转头吩咐棋雪。
“这茶碗本是一套的,只是现今碎了一个,到没了好意头,留着也是晦气,等会子拿去一并打碎了吧。”
听到宛儿这话,耿嫔心里又是一惊,忙抬头想说些什么,但是到了嘴边,只是用略到呜咽地声音道:“娘娘……”却是什么话也没说出来。
见状,宛儿却转头面色温婉的道:“这套茶具,原本是丽妃娘娘所赐,我本也是极喜欢的,只是今日不想却碎了一个,想来这套茶具与我也是无缘的,既然无缘,不能为我所有,也就不必留着了,你说可是这个道理?”
此时,耿嫔是再也撑不住了。
“妾身明白,妾身不敢欺瞒娘娘,还望娘娘息怒。”耿嫔忙道。
嘴角微微一弯,宛儿笑了,是打心里笑了。
“你是何意思?”
宛儿的声音响起,耿嫔就再也不敢心存旁的心思,忙回道:“妾身一时糊涂,原本只是希望借着吴妃的相助,向王妃要回二郡主罢了,后来王妃……妾身想着娘娘您心地仁厚,是不会忍心看着妾身母女分离的,只是心里着实想念二郡主,因此跟着吴妃来到落叶居,不想妾身笨嘴拙舌,总是说错话,冒犯了娘娘。”
说到这里,耿嫔顿了顿,想要看看宛儿的面色,却是感觉到一丝丝冷意,她却是连头也不敢抬了,只得硬着头皮回道:“后来娘娘体恤,遣了棋雪姑娘前来集雪园看望妾身,妾身感念娘娘恩德,只是近些时日,妾身在王妃那边,王妃对妾身言及,说是娘娘您有心将二郡主接到身边亲自照料,妾身虽知,娘娘仁厚,二郡主跟着娘娘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不过着实想念二郡主,因此……”
“因此,你就又来到我这落叶居来,准备回去给王妃传信?”宛儿笑道,声音说不出的清冷。
闻言,耿嫔额上的汗珠儿已然是落了下来。
“妾身不敢,妾身不敢,妾身只是想来……”说到这里,耿嫔又有些犹豫,不过也只是片刻之间,就回道,“妾身只是想求娘娘的恩典。”
看着耿嫔,宛儿却是眉尖微微一挑。
她岂会不知耿嫔想的是什么?
当初让耿嫔经常去荣庆堂走动,这固然是宛儿想要分化耿嫔跟吴妃,但也是存了心思想要看看这耿嫔到底是个什么心思之人。
没想到这耿嫔先是每隔两日就来自己这里回禀荣庆堂之事,后来却是极少来了,回禀的也不过是些闲事。
眼中滑过一丝嘲讽,宛儿看着跪在地上的耿嫔。
她竟然真的以为自己是需要她来当自己的眼睛么?
纵使是以前,宛儿也是不会就这么轻易相信耿嫔的,要做这些事,宛儿也只会交给身边信得过的人;更何况是现在?若是现在宛儿想到知道这荣王府里的什么事,也不过只需将梁嫣叫来,一问便知,又何须耿嫔这上蹿下跳的。
“怎么又是想求我的恩典?”宛儿冷冷地笑道,“你不是准备求王妃的恩典么?现今可是求错人了,这里可是落叶居,并非荣庆堂。”
再也忍不住,耿嫔忙对磕头道:“妾身不敢,妾身知错,还望娘娘息怒。”
照理说,耿嫔已然是萧冽的侍妾,宛儿虽然是尊妃,位同平妻,但到底不是萧冽正妻,耿嫔是不必在自己跟前如此的,但是宛儿却也并无异色,只是看着地上的耿嫔,并未开口阻止。
虽然知晓这不合规矩,但宛儿也是打定了心思要在这荣王府立威,以免这荣王府的人都只当自己好性子,若是旁时倒也没什么,只是杨氏积威久矣,若是自己此时还不立威,只怕到了最后,荣王府里的人惧怕的还只会是杨氏,而并非她苏宛儿。
这耿嫔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
不过去了荣庆堂数次,眼看着杨氏这般处境,却还是敢对自己虚与委蛇。
“你且说说,王妃到底是怎么说的罢。”宛儿看着耿嫔,声音平淡。
此时,耿嫔哪里还敢有半分隐瞒,忙将所有事全数说了出来。
原来杨氏虽然是没了什么动作,只是在荣庆堂悠然度日,耿嫔前去,杨氏也并未有什么表示,只是前些日子,杨氏却在与耿嫔的一次谈话中,透露出宛儿现今膝下并无子嗣,好似已然起了抚养二郡主的意思。
现今杨氏膝下有了萧荣,耿嫔就想着,若是宛儿在此时要抚养二郡主,也是极有可能的。
在耿嫔看来,虽然现今杨氏势不如前,但好歹也还是王妃,宛儿是不可能抚养大公子萧荣的,故此只有二郡主了。
故此,耿嫔才失了分寸。
听完所有事,宛儿面色一沉。
这杨氏果真不是个省事的,就算是现在,也要找自己的晦气。
看一眼地上的耿嫔,宛儿眼中滑过丝丝冷意。
耿嫔虽然不明白杨氏的处境,但是宛儿却是知道,杨氏恐怕是翻不了身了。
但宛儿却没想到,纵使是在这个时候,杨氏居然还会有心思煽动耿嫔?难道她不担心她自己的处境?
耿嫔那点心思跟手段,宛儿是决然不会放在眼里的,杨氏不可能不知道,仅仅凭着一个耿嫔,又岂能成事,怎地还是这般行事?
心思一转,宛儿挑了挑眉,眼睛往荣庆堂的方向一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