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荣王府的消息
是墨竹的声音。
回过神来,宛儿就见珠帘一掀,进来的不是墨竹还是何人。
“你怎地回来了?小姐不是让你家去么?”棋雪看着墨竹,面带不解的问道。
墨竹面上带着些许潮红,气喘吁吁的立着。
“怎么了?这么急?”宛儿也是皱了皱眉。
“小姐,王府那边出事了。”
随着墨竹的声音落下,宛儿双眼微微一眯,正拿着小红木匣子的手也是一顿。
“快说。”定了定神,宛儿看着墨竹道。
“昨儿晚上奴婢哥哥回来之时告知奴婢,说是王府那边,不知是哪位主子小产了,另还有一位主子生了个小公子。”墨竹回道,“只因昨儿晚上时辰已然,府里各处都上了锁,奴婢无法进来,这才到了今早才进来。”
宛儿心里一顿,杨氏得手了?
“可清楚小产的到底是谁?”想了想,宛儿问道。
摇了摇头,墨竹面带愧色的回道:“这是王府里面的事,奴婢的哥哥也未能得知。”
说完,墨竹好似又想起什么,说道:“此事乃是昨儿中午的事了,想必这几日也就传遍了,到时候也自然知晓。”
昨日中午?
看来杨氏是被梁嫣逼的提前动手了。
想到这里,宛儿却突然眉头一紧,看向墨竹道:“问清楚了?”
“是。”墨竹回道,“就只是一位主子小产,另一位是生下一个小公子,说是王府那边都乱成一锅粥了。”
看来小产的恐怕是郑妃了。
以日子来说,郑妃有孕不过五个多月。李嫔则是有孕七个多月,能顺利生下孩子的来的只能是李嫔,那么小产的只会是郑妃了。
想到这里,宛儿心里隐隐觉得好似抓住了什么。
放下手中的红木匣子,宛儿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
看着铜镜上是自己微微有些模糊的面庞,宛儿心里一凛。
杨氏如此行事到底是何用意?为何会漏掉一个?果真是梁嫣起到作用了么?
抑或是这本就是杨氏的图的局面?
这两件事在一处。未免也太过巧合了吧。
想到这里。宛儿不由蹙了蹙眉,转身看着墨竹:“且先打探着就是。”
“是。”墨竹颔首应道,自退了出去。
这里宛儿也是起身,坐在自己素日练字的书案后。用手支着头,陷入了沉思。
“小姐,是时候该用早膳了。您好歹用些吧,要不奴婢这就吩咐人摆饭?”棋雪有些担忧的上前,试着问道。
然而宛儿听了此话。却是神色微动,问道:“什么时辰了?”
“回小姐,今儿您起的早了些,现在还没到辰时呢。”棋雪忙答道。
闻言,宛儿立起了身子,神色淡漠的理了理身上的衣裳。
“去给母亲请安。”轻轻地说了一声,宛儿就径直往外走。
这里棋雪微微一愣。忙跟了上去。
出了紫烟阁,顺着竹林间的青石小路。主仆两人一路去了。
保持着跟宛儿有半步的距离,棋雪紧紧的跟在后面。
虽是七月底,但这路上却还是有些许落下来枯黄的竹叶,想来是打扫的丫鬟婆子未来得及打扫,但在这早上,就着温和的日光,却也别有一番情趣。
然此时的棋雪跟宛儿却没有半点心思欣赏这份情趣。
“小姐,您这是?”棋雪咬了咬牙,还是硬着头皮问道。
想起刚刚宛儿的神情,棋雪心里就是一紧。
昨儿王太医刚刚才来给小姐断脉,看夫人那行事,恐也不是临时起意,再想到宛儿近日来身子的情况,棋雪就觉得后背隐隐发凉。
虽不明白其中之事,但棋雪却也是个聪慧之人,也猜到了一二。
本以为小姐好容易得些空闲养养身子,却没想到突然出了这档子事。
想起刚刚宛儿那平静的面色,棋雪心里却是着实担忧她的身体。
“母亲那边自然是知道此事的,与其咱们自己瞎猜,不如去问问母亲,也免得咱们白费心神。”宛儿侧了侧头,说道。
只见她双眸清澈,一脸的恬淡,在这夏日早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格外的典雅秀丽。
微微一怔,棋雪脚步顿了一顿。
在这竹林间的小径上,看着前面宛儿的身影,棋雪的眼神不由一恍,好似自己身处仙境一般,而前面的宛儿却似那九天仙女一般。
回了回神,棋雪忙疾走两步跟了上去。
“小姐,奴婢觉着您好似有些不同了。”棋雪发自心底的道了一句。
看着宛儿那一脸恬淡的神色,棋雪也没来由跟着平静下来。完全没了方才听到墨竹说到此事的时候那般慌乱,诧异。
浅浅一笑,宛儿道:“有何不同?”
“奴婢也说不明白。”棋雪面上一红,低声说道。
眼中滑过一丝恬淡的笑意,宛儿不再多言,只顺着这路,往竹林外面走去。
自己果真不同了么?
曾经以为只要保住了自己跟家人,其余的也不必再过于计较。
然却也没有意愿去算计伤害旁人,然这好似却也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自己没有权欲,不代表旁人没有,自己不会去算计那些没有碍着自己的人,却不代表别人不会觉得自己碍着她的路,看来果真是自己以前太过天真了,竟然险些因此酿成大祸。
想到这里,宛儿垂首看了一眼手中那绣着墨莲的手帕,眉尖微微一挑。
身陷其中,又有何人能够独善其身?若换来的是会让自己后悔的结果,那自己就做这墨莲又有何妨?何谓出淤泥而不染?何谓清高?早在嫁入荣王府那时,自己就应该抛开这一切才是。
紧紧的捏着手里那绣着墨莲的手帕,宛儿抬起头。双眼直视前方,步伐坚定的往竹林外面去了。
到了上房,画蓉正带着自屋里出来。
“大小姐来了。”向里面道了一声,画蓉给宛儿屈身一礼,笑着说道,“大小姐今儿气色看着好了许多。”
浅浅一笑。宛儿道:“母亲在做什么?”
画蓉一面笑着替宛儿打帘子。一面说道:“夫人已然梳洗了,奴婢正巧要去摆饭呢。”
闻言,宛儿微微颔首:“那你且先去吧。”
“是,奴婢遵命。”对着宛儿欠了欠身。画蓉含笑应道。
笑而不语,宛儿步进屋里。
这里画蓉也是待宛儿进去了方才放下帘子,自去小厨房传饭不提。
一进屋子。宛儿却见周夫人正坐在罗汉床上,手里拿着一个还未做好的披帛,面上并无半点异色。
“母亲昨儿睡得可好?”
上前给周夫人见礼。宛儿笑着问道。
“你这孩子,偏偏这个时候还过来,快过来看琴音做的这个披帛。”周夫人笑着对宛儿说道,一面还伸手示意。
上前几步,宛儿坐到周夫人的身旁,接过那个披帛,细细看了看。笑道:“针脚细密,这牡丹花绣的也轻灵精巧。确实不错。”
赞同似地点点头,周夫人将披帛递与琴音,笑着说道:“虽府里绣娘们做极好,但我这还是喜欢她做的,虽不似内造的那些看起来华贵,却也难得的是一个贴心。”
“母亲说的是。”宛儿点头应承道。
然而周夫人这时却是拿眼睛瞟了一眼琴音。
琴音会意,拿着披帛笑道:“大小姐慢坐,奴婢这先去将这东西放了起来,在给您沏茶来。”
浅浅一笑,宛儿并未多言。
琴音又是欠了欠身,就自退了出去。
这边棋雪也是看了看宛儿的神色,跟这去了。
“母亲,女儿听闻王府那边出事了?”见琴音两个出去,宛儿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
周夫人看着宛儿,却不再隐瞒,说道:“不错,荣王府那边,昨儿中午李嫔就先在院子里绊了一跤,动了胎气,荣王妃杨氏请了好些个太医跟着嬷嬷,好容易平安生下了一个小公子。”
听着周夫人如此冷静的声音,宛儿却是不由皱了皱眉。
“但这边孩子刚落地,另一边郑妃那边也动了胎气,据说是因为郑妃担心李嫔,急急的赶去李嫔院子,但在途中滑了一跤,就急的跟着的人忙将她送了回去。”说到这里,周夫人却是停顿一下。
看了看宛儿的神情,只见她虽眼中似有疑惑,但却仍是一脸恬淡,周夫人不由满意的弯了弯嘴角,方才继续说道:“虽该用的法子都用过了,但却还是没保住孩子,听说滑掉的是个已然成形的男胎。”
说完这一切,周夫人也并不再言语,只是直直地看着宛儿。
宛儿却也好似并未有什么异样,只是略微思忖片刻,就侧头看着周夫人说道:“母亲以为此事如何?”
见到宛儿如此,周夫人却是心里一松。
看来这孩子还是明白其中的道理的,也并非一味的心软良善。
“若说此事乃是巧合,却也是难以让人信服。”周夫人眼中有了一丝笑意。
宛儿也是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这时间也掐的未免太准了些。”
皱了皱眉,周夫人自然知晓宛儿说的是什么意思。
李嫔有孕七个月,郑妃有孕5个多月,刚巧这些子事都是在这个时候。
若是李嫔那肚子的日子再短一些,就算生下孩子,也难以存活。若是郑妃在等个把月,就算动了胎气,也并不一定会胎死腹中。这时间也是掐的刚刚好。
此事杨氏是脱不了干系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回过神来,宛儿就见珠帘一掀,进来的不是墨竹还是何人。
“你怎地回来了?小姐不是让你家去么?”棋雪看着墨竹,面带不解的问道。
墨竹面上带着些许潮红,气喘吁吁的立着。
“怎么了?这么急?”宛儿也是皱了皱眉。
“小姐,王府那边出事了。”
随着墨竹的声音落下,宛儿双眼微微一眯,正拿着小红木匣子的手也是一顿。
“快说。”定了定神,宛儿看着墨竹道。
“昨儿晚上奴婢哥哥回来之时告知奴婢,说是王府那边,不知是哪位主子小产了,另还有一位主子生了个小公子。”墨竹回道,“只因昨儿晚上时辰已然,府里各处都上了锁,奴婢无法进来,这才到了今早才进来。”
宛儿心里一顿,杨氏得手了?
“可清楚小产的到底是谁?”想了想,宛儿问道。
摇了摇头,墨竹面带愧色的回道:“这是王府里面的事,奴婢的哥哥也未能得知。”
说完,墨竹好似又想起什么,说道:“此事乃是昨儿中午的事了,想必这几日也就传遍了,到时候也自然知晓。”
昨日中午?
看来杨氏是被梁嫣逼的提前动手了。
想到这里,宛儿却突然眉头一紧,看向墨竹道:“问清楚了?”
“是。”墨竹回道,“就只是一位主子小产,另一位是生下一个小公子,说是王府那边都乱成一锅粥了。”
看来小产的恐怕是郑妃了。
以日子来说,郑妃有孕不过五个多月。李嫔则是有孕七个多月,能顺利生下孩子的来的只能是李嫔,那么小产的只会是郑妃了。
想到这里,宛儿心里隐隐觉得好似抓住了什么。
放下手中的红木匣子,宛儿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
看着铜镜上是自己微微有些模糊的面庞,宛儿心里一凛。
杨氏如此行事到底是何用意?为何会漏掉一个?果真是梁嫣起到作用了么?
抑或是这本就是杨氏的图的局面?
这两件事在一处。未免也太过巧合了吧。
想到这里。宛儿不由蹙了蹙眉,转身看着墨竹:“且先打探着就是。”
“是。”墨竹颔首应道,自退了出去。
这里宛儿也是起身,坐在自己素日练字的书案后。用手支着头,陷入了沉思。
“小姐,是时候该用早膳了。您好歹用些吧,要不奴婢这就吩咐人摆饭?”棋雪有些担忧的上前,试着问道。
然而宛儿听了此话。却是神色微动,问道:“什么时辰了?”
“回小姐,今儿您起的早了些,现在还没到辰时呢。”棋雪忙答道。
闻言,宛儿立起了身子,神色淡漠的理了理身上的衣裳。
“去给母亲请安。”轻轻地说了一声,宛儿就径直往外走。
这里棋雪微微一愣。忙跟了上去。
出了紫烟阁,顺着竹林间的青石小路。主仆两人一路去了。
保持着跟宛儿有半步的距离,棋雪紧紧的跟在后面。
虽是七月底,但这路上却还是有些许落下来枯黄的竹叶,想来是打扫的丫鬟婆子未来得及打扫,但在这早上,就着温和的日光,却也别有一番情趣。
然此时的棋雪跟宛儿却没有半点心思欣赏这份情趣。
“小姐,您这是?”棋雪咬了咬牙,还是硬着头皮问道。
想起刚刚宛儿的神情,棋雪心里就是一紧。
昨儿王太医刚刚才来给小姐断脉,看夫人那行事,恐也不是临时起意,再想到宛儿近日来身子的情况,棋雪就觉得后背隐隐发凉。
虽不明白其中之事,但棋雪却也是个聪慧之人,也猜到了一二。
本以为小姐好容易得些空闲养养身子,却没想到突然出了这档子事。
想起刚刚宛儿那平静的面色,棋雪心里却是着实担忧她的身体。
“母亲那边自然是知道此事的,与其咱们自己瞎猜,不如去问问母亲,也免得咱们白费心神。”宛儿侧了侧头,说道。
只见她双眸清澈,一脸的恬淡,在这夏日早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格外的典雅秀丽。
微微一怔,棋雪脚步顿了一顿。
在这竹林间的小径上,看着前面宛儿的身影,棋雪的眼神不由一恍,好似自己身处仙境一般,而前面的宛儿却似那九天仙女一般。
回了回神,棋雪忙疾走两步跟了上去。
“小姐,奴婢觉着您好似有些不同了。”棋雪发自心底的道了一句。
看着宛儿那一脸恬淡的神色,棋雪也没来由跟着平静下来。完全没了方才听到墨竹说到此事的时候那般慌乱,诧异。
浅浅一笑,宛儿道:“有何不同?”
“奴婢也说不明白。”棋雪面上一红,低声说道。
眼中滑过一丝恬淡的笑意,宛儿不再多言,只顺着这路,往竹林外面走去。
自己果真不同了么?
曾经以为只要保住了自己跟家人,其余的也不必再过于计较。
然却也没有意愿去算计伤害旁人,然这好似却也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自己没有权欲,不代表旁人没有,自己不会去算计那些没有碍着自己的人,却不代表别人不会觉得自己碍着她的路,看来果真是自己以前太过天真了,竟然险些因此酿成大祸。
想到这里,宛儿垂首看了一眼手中那绣着墨莲的手帕,眉尖微微一挑。
身陷其中,又有何人能够独善其身?若换来的是会让自己后悔的结果,那自己就做这墨莲又有何妨?何谓出淤泥而不染?何谓清高?早在嫁入荣王府那时,自己就应该抛开这一切才是。
紧紧的捏着手里那绣着墨莲的手帕,宛儿抬起头。双眼直视前方,步伐坚定的往竹林外面去了。
到了上房,画蓉正带着自屋里出来。
“大小姐来了。”向里面道了一声,画蓉给宛儿屈身一礼,笑着说道,“大小姐今儿气色看着好了许多。”
浅浅一笑。宛儿道:“母亲在做什么?”
画蓉一面笑着替宛儿打帘子。一面说道:“夫人已然梳洗了,奴婢正巧要去摆饭呢。”
闻言,宛儿微微颔首:“那你且先去吧。”
“是,奴婢遵命。”对着宛儿欠了欠身。画蓉含笑应道。
笑而不语,宛儿步进屋里。
这里画蓉也是待宛儿进去了方才放下帘子,自去小厨房传饭不提。
一进屋子。宛儿却见周夫人正坐在罗汉床上,手里拿着一个还未做好的披帛,面上并无半点异色。
“母亲昨儿睡得可好?”
上前给周夫人见礼。宛儿笑着问道。
“你这孩子,偏偏这个时候还过来,快过来看琴音做的这个披帛。”周夫人笑着对宛儿说道,一面还伸手示意。
上前几步,宛儿坐到周夫人的身旁,接过那个披帛,细细看了看。笑道:“针脚细密,这牡丹花绣的也轻灵精巧。确实不错。”
赞同似地点点头,周夫人将披帛递与琴音,笑着说道:“虽府里绣娘们做极好,但我这还是喜欢她做的,虽不似内造的那些看起来华贵,却也难得的是一个贴心。”
“母亲说的是。”宛儿点头应承道。
然而周夫人这时却是拿眼睛瞟了一眼琴音。
琴音会意,拿着披帛笑道:“大小姐慢坐,奴婢这先去将这东西放了起来,在给您沏茶来。”
浅浅一笑,宛儿并未多言。
琴音又是欠了欠身,就自退了出去。
这边棋雪也是看了看宛儿的神色,跟这去了。
“母亲,女儿听闻王府那边出事了?”见琴音两个出去,宛儿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
周夫人看着宛儿,却不再隐瞒,说道:“不错,荣王府那边,昨儿中午李嫔就先在院子里绊了一跤,动了胎气,荣王妃杨氏请了好些个太医跟着嬷嬷,好容易平安生下了一个小公子。”
听着周夫人如此冷静的声音,宛儿却是不由皱了皱眉。
“但这边孩子刚落地,另一边郑妃那边也动了胎气,据说是因为郑妃担心李嫔,急急的赶去李嫔院子,但在途中滑了一跤,就急的跟着的人忙将她送了回去。”说到这里,周夫人却是停顿一下。
看了看宛儿的神情,只见她虽眼中似有疑惑,但却仍是一脸恬淡,周夫人不由满意的弯了弯嘴角,方才继续说道:“虽该用的法子都用过了,但却还是没保住孩子,听说滑掉的是个已然成形的男胎。”
说完这一切,周夫人也并不再言语,只是直直地看着宛儿。
宛儿却也好似并未有什么异样,只是略微思忖片刻,就侧头看着周夫人说道:“母亲以为此事如何?”
见到宛儿如此,周夫人却是心里一松。
看来这孩子还是明白其中的道理的,也并非一味的心软良善。
“若说此事乃是巧合,却也是难以让人信服。”周夫人眼中有了一丝笑意。
宛儿也是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这时间也掐的未免太准了些。”
皱了皱眉,周夫人自然知晓宛儿说的是什么意思。
李嫔有孕七个月,郑妃有孕5个多月,刚巧这些子事都是在这个时候。
若是李嫔那肚子的日子再短一些,就算生下孩子,也难以存活。若是郑妃在等个把月,就算动了胎气,也并不一定会胎死腹中。这时间也是掐的刚刚好。
此事杨氏是脱不了干系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