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九章:牺牲
且说日子过得飞快,眨眼就已是十月底。
这日天气爽利,宛儿用过在房里午休,却怎么也睡不着,只觉得心烦意乱,遂叫了冰菊服侍自己起来,拿了一本书靠在引枕上,翻了几页,又放下,侧头看看窗外的竹林,甚觉心烦,又拿起书,又放下,如是几许。
“小姐,好消息。”墨竹气喘吁吁的进来,脸上尽是兴奋。
宛儿柳眉一挑,放下手里的书,看着她。
“咱们老爷就要回府了,奴婢听夫人那边的人说,大军已经在城外了。”
宛儿听了,微微一怔,脸上堆满了笑意,一面起身一面道:“快,咱们去迎父亲。”
棋雪见宛儿此刻脸上那如孩子一般明媚的笑容,心里也随着高兴起来,似想起了什么,忙去拦宛儿:“小姐莫急,老爷这一时半会怕是回不了府,去宫里见圣,然后还要去兵部,只怕还要两个时辰呢。”
赞同的点点头,宛儿也是一笑:“我怎么就忘了。”
众人也是笑道:“那是小姐太高兴了。”
宛儿也不在意,只叫了棋雪几人帮自己梳洗整理毕,这才引着碧翠、棋雪两人去了周夫人的院子。
一进屋就见周夫人那尽是高兴又略带期待的脸,宛儿上前行礼:“见过母亲。”
“你来得正好,我正说打发人去叫你呢,可巧你就来了。”周夫人含笑点头。
宛儿正要说话,却听见外面小丫鬟的声音响起“二小姐来了”。
“母亲,听说父亲回来了,可是真的?”这曼菡一面说一面笑着走进来给周夫人行礼。
周夫人笑着点头说道:“还要先进宫面圣,应该没这么快回府,我正打算打发小丫头去告诉你呢,可巧就来了。”
曼菡听了这话,笑着坐到周夫人身旁,说道:“女儿也是碰巧听闻这个消息,这不就梳洗了下,就过来了。”
“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周夫人拍拍曼菡的手,笑道,只是眼里多了几分探究。
宛儿飞快的唆了曼菡一眼,只见她穿着的红色罗裳上面是用金线绣的牡丹花,下着五色锦盘金彩绫绣群,梳了个坠马髻,戴着赤金镶红宝石的簪子,一面戴着个金累丝嵌蓝宝石双鸾点翠步摇,带了一对红色的琥珀耳坠,脖子上挂一个赤金项圈,整个人看起来华贵又艳丽。
一看就知道是精心打扮过的。
想来比自己还早知道父亲回府的消息,看来这些日子帮着管家,曼菡还是收拢了不少人呢。
宛儿接过棋雪奉来的茶,轻轻啜了一口。
目光流转,看到周夫人正端了茶碗,低头吹着里面的浮叶,长长的睫毛让人看不清她眼里的神情。而曼菡则是有些不安又有些雀跃的坐在周夫人身边。
宛儿抿了抿嘴,并不做声。
屋里一时极为沉寂,曼菡的额上有了一排细密的汗水,正想着说什么才能怎么打破这沉寂,又不会被周夫人厌弃。
“大爷来了。”门外小丫鬟的声音响起。
曼菡僵直的肩膀顿时一松,笑道:“正说着大爷该到了,不想就来了。”
只见德宇面色愉悦的进来给周夫人见了礼,又向宛儿两人问好,方才挨着宛儿坐下。
结果画蓉捧来的茶,笑道:“听闻父亲回京了,江先生特放假一日。”
“你父亲应该会先去面圣,咱们一家人今日好生聚聚。”周夫人一脸的笑意,如今儿子女儿都在身旁,丈夫也要回家,她只觉得心里跟吃了蜜一般,整个心都是甜的。
曼菡也忙笑着附和:“依女儿看,且叫了厨房做些咱们爱吃的来,此乃家宴,不必拘泥。”
“你个鬼灵精,就依你。”周夫人点了点曼菡的头,笑着吩咐画蓉:“你去大厨房,叫她们尽管做了我们爱吃的来。”
画蓉笑着应了个“是”转身出去。
这里周夫人像是想起什么道:“回来。”
早已有小丫鬟跑到外面喊道:“画蓉姐姐回来。”
画蓉听了忙转身回到屋里,垂手侍立。
“再去取一坛前日宜昌侯府送来的桂花酒。”周夫人轻轻一笑,说道。
“是。”画蓉忙应下,见周夫人再没了什么吩咐,方才退出去。
这里宛儿几个陪着周夫人说笑一阵,谁知酉时已过,却还不见苏成礼回来。
几人心里正着急,就见小丫鬟进来回道:“夫人,外面的林管家说有事回禀。”
周夫人几人皆是一愣,这是什么事,竟然是林海亲自来回?忙携了德宇出去。
这里宛儿跟曼菡也跟着出去,靠在外屋的门后听着。
“到底何事?”周夫人声音有了几分焦急。
“老爷让奴才回来叫夫人准备香案准备迎旨。”这林海擦了擦额上的汗,回道:“奴才原是去宫门外头接老爷,只是等了许久,老爷方才出来,因是还要去兵部,就要奴才回来,只叫夫人准备香案迎旨,其余也没有说是什么什么事。”
德宇挑了挑眉:“父亲其他什么都没说么?”
林海想了想,说道:“老爷说要夫人不用忧心,他自己有计较。”
听了这话,周夫人心神略定,她最怕的就是皇上借由端亲王的事迁怒苏成礼,但如今苏成礼已经回京,她就觉得找到了支柱一般。
然后德宇却是微微蹙了蹙眉,目光一闪,父亲竟然让人带话给母亲要她不要忧心,难道这圣旨有什么会让人意料不到的内容?即使父亲得胜回朝,皇上也还是要为了端亲王处置父亲么?
想到这里,德宇放在身侧的左手紧了紧。
宛儿在门后听到,也是一愣。
前线的事老百姓或许不知道,但是那些跟着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却定然明白的。皇上只为了给端亲王找台阶,难道就不怕寒了众将士的心么?
“你先去带人去准备迎旨吧。”德宇淡淡地吩咐林海,一面又对周夫人说道:“母亲也快些准备,我也回去换衣服。”
见周夫人点头,德宇自回去了。
宛儿曼菡两人原是过来等父亲的,早已装扮好,于是就扶了周夫人进屋,帮她装扮起来。
一时就见林海家的跑来回道:“外面传旨的贵人已经到了,大爷叫人进来请夫人并两位小姐。”
宛儿一听,就跟曼菡一左一右的扶了周夫人出去。
及至前厅,正见德宇跟一个内官说话。
“母亲已经来了,请许公公宣旨吧。”德宇一面来扶周夫人,一面对那人笑道。
那许公公一笑,点点头,打开那卷明黄色的卷轴。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适逢顺德七年,西蜀犯境,为保我大周百年社稷,朕亲命端亲王为帅,因副将武昭侯苏成礼误报敌情,致使端亲王身陷囹圄,本因重责。然忆先帝之教训,朕自承孝治邦以慰先帝,恩浩先勋以继宗庙,乃念武昭侯昔日功勋,其罪从轻,今特下令,免其五军大都督之职,以观后效,钦此。”
随着许公公那尖锐的声音,宛儿心里一闷,皇上还真的要用父亲的名声去帮端亲王开脱。
“吾皇万岁!”德宇高声道,一面接过许公公手里的圣旨,起身放在香案上准备的一个盒子里。
德宇是武昭侯府的嫡子,且早就被请旨封了世子,故今日就是他接旨。
这日天气爽利,宛儿用过在房里午休,却怎么也睡不着,只觉得心烦意乱,遂叫了冰菊服侍自己起来,拿了一本书靠在引枕上,翻了几页,又放下,侧头看看窗外的竹林,甚觉心烦,又拿起书,又放下,如是几许。
“小姐,好消息。”墨竹气喘吁吁的进来,脸上尽是兴奋。
宛儿柳眉一挑,放下手里的书,看着她。
“咱们老爷就要回府了,奴婢听夫人那边的人说,大军已经在城外了。”
宛儿听了,微微一怔,脸上堆满了笑意,一面起身一面道:“快,咱们去迎父亲。”
棋雪见宛儿此刻脸上那如孩子一般明媚的笑容,心里也随着高兴起来,似想起了什么,忙去拦宛儿:“小姐莫急,老爷这一时半会怕是回不了府,去宫里见圣,然后还要去兵部,只怕还要两个时辰呢。”
赞同的点点头,宛儿也是一笑:“我怎么就忘了。”
众人也是笑道:“那是小姐太高兴了。”
宛儿也不在意,只叫了棋雪几人帮自己梳洗整理毕,这才引着碧翠、棋雪两人去了周夫人的院子。
一进屋就见周夫人那尽是高兴又略带期待的脸,宛儿上前行礼:“见过母亲。”
“你来得正好,我正说打发人去叫你呢,可巧你就来了。”周夫人含笑点头。
宛儿正要说话,却听见外面小丫鬟的声音响起“二小姐来了”。
“母亲,听说父亲回来了,可是真的?”这曼菡一面说一面笑着走进来给周夫人行礼。
周夫人笑着点头说道:“还要先进宫面圣,应该没这么快回府,我正打算打发小丫头去告诉你呢,可巧就来了。”
曼菡听了这话,笑着坐到周夫人身旁,说道:“女儿也是碰巧听闻这个消息,这不就梳洗了下,就过来了。”
“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周夫人拍拍曼菡的手,笑道,只是眼里多了几分探究。
宛儿飞快的唆了曼菡一眼,只见她穿着的红色罗裳上面是用金线绣的牡丹花,下着五色锦盘金彩绫绣群,梳了个坠马髻,戴着赤金镶红宝石的簪子,一面戴着个金累丝嵌蓝宝石双鸾点翠步摇,带了一对红色的琥珀耳坠,脖子上挂一个赤金项圈,整个人看起来华贵又艳丽。
一看就知道是精心打扮过的。
想来比自己还早知道父亲回府的消息,看来这些日子帮着管家,曼菡还是收拢了不少人呢。
宛儿接过棋雪奉来的茶,轻轻啜了一口。
目光流转,看到周夫人正端了茶碗,低头吹着里面的浮叶,长长的睫毛让人看不清她眼里的神情。而曼菡则是有些不安又有些雀跃的坐在周夫人身边。
宛儿抿了抿嘴,并不做声。
屋里一时极为沉寂,曼菡的额上有了一排细密的汗水,正想着说什么才能怎么打破这沉寂,又不会被周夫人厌弃。
“大爷来了。”门外小丫鬟的声音响起。
曼菡僵直的肩膀顿时一松,笑道:“正说着大爷该到了,不想就来了。”
只见德宇面色愉悦的进来给周夫人见了礼,又向宛儿两人问好,方才挨着宛儿坐下。
结果画蓉捧来的茶,笑道:“听闻父亲回京了,江先生特放假一日。”
“你父亲应该会先去面圣,咱们一家人今日好生聚聚。”周夫人一脸的笑意,如今儿子女儿都在身旁,丈夫也要回家,她只觉得心里跟吃了蜜一般,整个心都是甜的。
曼菡也忙笑着附和:“依女儿看,且叫了厨房做些咱们爱吃的来,此乃家宴,不必拘泥。”
“你个鬼灵精,就依你。”周夫人点了点曼菡的头,笑着吩咐画蓉:“你去大厨房,叫她们尽管做了我们爱吃的来。”
画蓉笑着应了个“是”转身出去。
这里周夫人像是想起什么道:“回来。”
早已有小丫鬟跑到外面喊道:“画蓉姐姐回来。”
画蓉听了忙转身回到屋里,垂手侍立。
“再去取一坛前日宜昌侯府送来的桂花酒。”周夫人轻轻一笑,说道。
“是。”画蓉忙应下,见周夫人再没了什么吩咐,方才退出去。
这里宛儿几个陪着周夫人说笑一阵,谁知酉时已过,却还不见苏成礼回来。
几人心里正着急,就见小丫鬟进来回道:“夫人,外面的林管家说有事回禀。”
周夫人几人皆是一愣,这是什么事,竟然是林海亲自来回?忙携了德宇出去。
这里宛儿跟曼菡也跟着出去,靠在外屋的门后听着。
“到底何事?”周夫人声音有了几分焦急。
“老爷让奴才回来叫夫人准备香案准备迎旨。”这林海擦了擦额上的汗,回道:“奴才原是去宫门外头接老爷,只是等了许久,老爷方才出来,因是还要去兵部,就要奴才回来,只叫夫人准备香案迎旨,其余也没有说是什么什么事。”
德宇挑了挑眉:“父亲其他什么都没说么?”
林海想了想,说道:“老爷说要夫人不用忧心,他自己有计较。”
听了这话,周夫人心神略定,她最怕的就是皇上借由端亲王的事迁怒苏成礼,但如今苏成礼已经回京,她就觉得找到了支柱一般。
然后德宇却是微微蹙了蹙眉,目光一闪,父亲竟然让人带话给母亲要她不要忧心,难道这圣旨有什么会让人意料不到的内容?即使父亲得胜回朝,皇上也还是要为了端亲王处置父亲么?
想到这里,德宇放在身侧的左手紧了紧。
宛儿在门后听到,也是一愣。
前线的事老百姓或许不知道,但是那些跟着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却定然明白的。皇上只为了给端亲王找台阶,难道就不怕寒了众将士的心么?
“你先去带人去准备迎旨吧。”德宇淡淡地吩咐林海,一面又对周夫人说道:“母亲也快些准备,我也回去换衣服。”
见周夫人点头,德宇自回去了。
宛儿曼菡两人原是过来等父亲的,早已装扮好,于是就扶了周夫人进屋,帮她装扮起来。
一时就见林海家的跑来回道:“外面传旨的贵人已经到了,大爷叫人进来请夫人并两位小姐。”
宛儿一听,就跟曼菡一左一右的扶了周夫人出去。
及至前厅,正见德宇跟一个内官说话。
“母亲已经来了,请许公公宣旨吧。”德宇一面来扶周夫人,一面对那人笑道。
那许公公一笑,点点头,打开那卷明黄色的卷轴。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适逢顺德七年,西蜀犯境,为保我大周百年社稷,朕亲命端亲王为帅,因副将武昭侯苏成礼误报敌情,致使端亲王身陷囹圄,本因重责。然忆先帝之教训,朕自承孝治邦以慰先帝,恩浩先勋以继宗庙,乃念武昭侯昔日功勋,其罪从轻,今特下令,免其五军大都督之职,以观后效,钦此。”
随着许公公那尖锐的声音,宛儿心里一闷,皇上还真的要用父亲的名声去帮端亲王开脱。
“吾皇万岁!”德宇高声道,一面接过许公公手里的圣旨,起身放在香案上准备的一个盒子里。
德宇是武昭侯府的嫡子,且早就被请旨封了世子,故今日就是他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