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惊变(下)
宛儿见书翠神情有异,吩咐墨竹几人道:“你们先出去。”
墨竹几人忙答了个“是”退出去。
“何事?”宛儿问道,脸上看不出喜怒。
只见书翠突然跪了下去,磕头道:“忘小姐看在奴婢一心为小姐的份上莫怪书翠。”
宛儿微微眯了下:“到底什么事,快回,我不追究就是了。”
书翠一听又磕了个头,这才低声道:“今日奴婢去吃午饭,偶然在园子里听到两个夫人房里的小丫头说话,远远听着像话里带着‘夫人’‘大小姐’,遂教训了那两个小丫头,又问了她们的谈话。”
宛儿抚了抚额,看着书翠,示意她说下去。
书翠深呼一口气接着说:“那两个小丫头说,夫人自今早接了张端亲王府的太妃送来的请柬,过了一会琴音却来吩咐不许任何人再提这件事。”
说完见小姐皱了皱眉头,书翠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低头跪着。
“这事你做得对,只是别再说出去。”过了片刻,宛儿才叫起书翠,吩咐道:“先出去吧。”
书翠应着恭敬地退到了外屋,不顾语兰几人询问的神情,尽自坐着。一时屋里静地让人窒息。
这里宛儿皱着眉闭眼枕着引枕靠在榻上。
自己家跟端亲王府一直没有什么交往,这端亲王太妃怎地突然送来请柬?而且这时候端亲王作为征西大军的主帅在边关对抗西蜀大军,太妃岂会不担心,听说太妃天天在家吃斋念佛只望端亲王早日班师凯旋,此时又怎会有心思办宴会呢?
想到这里,宛儿更是愁眉深锁。
难道是由于父亲作为副帅也随军出征?太妃才请了母亲?不会的,距大军出征已经快一年了,太妃也并没有如此过。
宛儿又摇了摇头。
记起父亲的家书里说端亲王行事冲动。宛儿突然张开眼。
难道是端亲王出了事?
越想越觉得这个可能极大。要是端亲王真的出了事,父亲作为副帅怕是也会受到牵连,母亲怕也是想到这一层才会那般。
想到刚书翠说的母亲院里的事,宛儿更加确定了。
随着想明白,心里的焦虑和不安顿时涌上心头。她是知道的,皇上如今才刚刚坐稳帝位,为了避免被人冠上一个残害兄弟的名声,是不会过于苛责端亲王的,可是自己的父亲就......
宛儿越想越觉得担心父亲,一夜竟没怎么睡。
次日一大早,就梳洗来了周夫人这里。
请了安,宛儿看着神情有些憔悴的母亲,心里不由一紧,却也只有柔声道:“女儿有话要单独跟母亲说。”
周夫人听了这句话,看了看女儿认真的眼睛,吩咐琴音等人出去。
“母亲,可是边关出了什么事?”宛儿见琴音等人出去就坐在周夫人旁边,问道。
周夫人一听这话,就知道女儿已知晓请柬的事,也不遮掩:“这个没有准信儿,只是端亲王府的太妃这帖来的突然了些。”
“照女儿看,恐是端亲王出了事,太妃这才来请母亲。”宛儿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周夫人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昨儿已经打发人去打听消息了。估计也就这两天就能知道。”
“瞧你这眼里都有血丝了,下午就呆在家里休息吧,我带了你菡妹妹去罢。”周夫人抚着宛儿的头发,柔声道。
听了这话,宛儿皱了皱眉:“今天下午?怎会这样急?”
周夫人却不以为然:“要真是端亲王出事,太妃怕是一刻钟都等不了。”
“母亲也不必太过担心,以父亲的才智,必能全身而退。”宛儿点了点头,见母亲神情疲惫,人憔悴了许多,少不得安慰。
周夫人也赞同的点点点头。
宛儿总觉得母亲有些奇怪,却又说不出到底是哪里。
母女二人一处用了早饭,正吃茶。
只听到外间小丫头的声音:“二小姐来了。”
原来是曼菡来给周夫人问早安。
“母亲安好。”曼菡笑着向周夫人行礼。
周夫人受了礼,一脸笑容地对曼菡道:“端亲王府的老太妃请我去听戏,你等会去准备下,跟着去罢。”
曼菡一听,心里自是欢喜,那可是端亲王府,要是入了老太妃的眼,那以后......
曼菡脸上的笑容更加明媚。
“母亲,要是太妃赐宴,那晚上宇弟弟回来岂不没人照应?”看到坐在一旁并未说话的宛儿,曼菡笑着问周夫人。
曼菡自是不愿意与宛儿一同出门的,要是出门母亲只带着自己,那她就是娇贵的侯门千金。但凡有宛儿在,那些夫人小姐都围着宛儿,自己庶女的身份变得异常明显。
这次去端亲王府那可是老太妃下的帖子,到场的必定非富即贵,她是不愿失去这次机会,又担心宛儿去了会抢走自己的风头。
周夫人笑着看了看曼菡,这才缓缓地道:“你宛姐姐昨儿没睡好,眼珠布着血丝,去了怕是不便,所以留在家里,所以不必担心宇儿,自有你宛姐姐照料着。”
曼菡听了这话,又看看宛儿,双眼确是红红的,才确定她不能随着母亲前去,心里顿时高兴起来。
高兴虽高兴,但有些话还是必须说的,只见曼菡担忧地问道:“宛姐姐可是身体不适?昨儿怎会没睡好?”
“可能是昨天下午出去转了转,晚间回去有些头疼,就没睡好。”宛儿微微一笑说道。
“还是请太医来瞧瞧的好。”曼菡听了,一脸关心的道。
“今日好多了,不必如此麻烦了。”宛儿还是一脸浅浅地笑容。
周夫人看了看曼菡,吩咐道:“你回去准备准备吧。”
“是,那女儿就回去了。”甜甜地笑着应了,曼菡对着宛儿点头笑笑,自出了里屋,带着春桃回去装扮。
及至中午,宛儿早早的陪着周夫人用了饭,就帮着母亲装扮起来。
还没准备好,曼菡就来了。
只见曼菡里面穿着娟纱金丝绣花长裙,外面穿一件撒花烟罗衫,脖子上戴着金锁的项圈,梳了个小小的坠马髻,髻上一个凤凰展翅式的金步摇,另一边插了个珍珠花簪,整个人看起贵气又不失柔媚,再加上红色的琥珀耳坠更显娇俏,看起来到真有侯门千金的款。
“母亲。”曼菡笑着到周夫人跟前。
周夫人也自是满意曼菡的装扮,一脸赞赏地道:“菡儿可是越发标致了。”
曼菡羞涩地低头撒娇道:“母亲就会取笑菡儿。”
周夫人只笑着说了句“这孩子”就不再说话。一时装扮好,携着曼菡出去。
宛儿自是跟着送到二门。
又交代了宛儿几句,周夫人就带着曼菡去了。
周夫人坐一台八人大轿。
曼菡也骄傲的像个孔雀,款款地坐进了紧跟着周夫人的一个翠盖珠缨八宝车。
周夫人的丫鬟琴音、画蓉跟曼菡的丫头春桃共坐一车。
一大队人向端亲王府去了。
墨竹几人忙答了个“是”退出去。
“何事?”宛儿问道,脸上看不出喜怒。
只见书翠突然跪了下去,磕头道:“忘小姐看在奴婢一心为小姐的份上莫怪书翠。”
宛儿微微眯了下:“到底什么事,快回,我不追究就是了。”
书翠一听又磕了个头,这才低声道:“今日奴婢去吃午饭,偶然在园子里听到两个夫人房里的小丫头说话,远远听着像话里带着‘夫人’‘大小姐’,遂教训了那两个小丫头,又问了她们的谈话。”
宛儿抚了抚额,看着书翠,示意她说下去。
书翠深呼一口气接着说:“那两个小丫头说,夫人自今早接了张端亲王府的太妃送来的请柬,过了一会琴音却来吩咐不许任何人再提这件事。”
说完见小姐皱了皱眉头,书翠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低头跪着。
“这事你做得对,只是别再说出去。”过了片刻,宛儿才叫起书翠,吩咐道:“先出去吧。”
书翠应着恭敬地退到了外屋,不顾语兰几人询问的神情,尽自坐着。一时屋里静地让人窒息。
这里宛儿皱着眉闭眼枕着引枕靠在榻上。
自己家跟端亲王府一直没有什么交往,这端亲王太妃怎地突然送来请柬?而且这时候端亲王作为征西大军的主帅在边关对抗西蜀大军,太妃岂会不担心,听说太妃天天在家吃斋念佛只望端亲王早日班师凯旋,此时又怎会有心思办宴会呢?
想到这里,宛儿更是愁眉深锁。
难道是由于父亲作为副帅也随军出征?太妃才请了母亲?不会的,距大军出征已经快一年了,太妃也并没有如此过。
宛儿又摇了摇头。
记起父亲的家书里说端亲王行事冲动。宛儿突然张开眼。
难道是端亲王出了事?
越想越觉得这个可能极大。要是端亲王真的出了事,父亲作为副帅怕是也会受到牵连,母亲怕也是想到这一层才会那般。
想到刚书翠说的母亲院里的事,宛儿更加确定了。
随着想明白,心里的焦虑和不安顿时涌上心头。她是知道的,皇上如今才刚刚坐稳帝位,为了避免被人冠上一个残害兄弟的名声,是不会过于苛责端亲王的,可是自己的父亲就......
宛儿越想越觉得担心父亲,一夜竟没怎么睡。
次日一大早,就梳洗来了周夫人这里。
请了安,宛儿看着神情有些憔悴的母亲,心里不由一紧,却也只有柔声道:“女儿有话要单独跟母亲说。”
周夫人听了这句话,看了看女儿认真的眼睛,吩咐琴音等人出去。
“母亲,可是边关出了什么事?”宛儿见琴音等人出去就坐在周夫人旁边,问道。
周夫人一听这话,就知道女儿已知晓请柬的事,也不遮掩:“这个没有准信儿,只是端亲王府的太妃这帖来的突然了些。”
“照女儿看,恐是端亲王出了事,太妃这才来请母亲。”宛儿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周夫人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昨儿已经打发人去打听消息了。估计也就这两天就能知道。”
“瞧你这眼里都有血丝了,下午就呆在家里休息吧,我带了你菡妹妹去罢。”周夫人抚着宛儿的头发,柔声道。
听了这话,宛儿皱了皱眉:“今天下午?怎会这样急?”
周夫人却不以为然:“要真是端亲王出事,太妃怕是一刻钟都等不了。”
“母亲也不必太过担心,以父亲的才智,必能全身而退。”宛儿点了点头,见母亲神情疲惫,人憔悴了许多,少不得安慰。
周夫人也赞同的点点点头。
宛儿总觉得母亲有些奇怪,却又说不出到底是哪里。
母女二人一处用了早饭,正吃茶。
只听到外间小丫头的声音:“二小姐来了。”
原来是曼菡来给周夫人问早安。
“母亲安好。”曼菡笑着向周夫人行礼。
周夫人受了礼,一脸笑容地对曼菡道:“端亲王府的老太妃请我去听戏,你等会去准备下,跟着去罢。”
曼菡一听,心里自是欢喜,那可是端亲王府,要是入了老太妃的眼,那以后......
曼菡脸上的笑容更加明媚。
“母亲,要是太妃赐宴,那晚上宇弟弟回来岂不没人照应?”看到坐在一旁并未说话的宛儿,曼菡笑着问周夫人。
曼菡自是不愿意与宛儿一同出门的,要是出门母亲只带着自己,那她就是娇贵的侯门千金。但凡有宛儿在,那些夫人小姐都围着宛儿,自己庶女的身份变得异常明显。
这次去端亲王府那可是老太妃下的帖子,到场的必定非富即贵,她是不愿失去这次机会,又担心宛儿去了会抢走自己的风头。
周夫人笑着看了看曼菡,这才缓缓地道:“你宛姐姐昨儿没睡好,眼珠布着血丝,去了怕是不便,所以留在家里,所以不必担心宇儿,自有你宛姐姐照料着。”
曼菡听了这话,又看看宛儿,双眼确是红红的,才确定她不能随着母亲前去,心里顿时高兴起来。
高兴虽高兴,但有些话还是必须说的,只见曼菡担忧地问道:“宛姐姐可是身体不适?昨儿怎会没睡好?”
“可能是昨天下午出去转了转,晚间回去有些头疼,就没睡好。”宛儿微微一笑说道。
“还是请太医来瞧瞧的好。”曼菡听了,一脸关心的道。
“今日好多了,不必如此麻烦了。”宛儿还是一脸浅浅地笑容。
周夫人看了看曼菡,吩咐道:“你回去准备准备吧。”
“是,那女儿就回去了。”甜甜地笑着应了,曼菡对着宛儿点头笑笑,自出了里屋,带着春桃回去装扮。
及至中午,宛儿早早的陪着周夫人用了饭,就帮着母亲装扮起来。
还没准备好,曼菡就来了。
只见曼菡里面穿着娟纱金丝绣花长裙,外面穿一件撒花烟罗衫,脖子上戴着金锁的项圈,梳了个小小的坠马髻,髻上一个凤凰展翅式的金步摇,另一边插了个珍珠花簪,整个人看起贵气又不失柔媚,再加上红色的琥珀耳坠更显娇俏,看起来到真有侯门千金的款。
“母亲。”曼菡笑着到周夫人跟前。
周夫人也自是满意曼菡的装扮,一脸赞赏地道:“菡儿可是越发标致了。”
曼菡羞涩地低头撒娇道:“母亲就会取笑菡儿。”
周夫人只笑着说了句“这孩子”就不再说话。一时装扮好,携着曼菡出去。
宛儿自是跟着送到二门。
又交代了宛儿几句,周夫人就带着曼菡去了。
周夫人坐一台八人大轿。
曼菡也骄傲的像个孔雀,款款地坐进了紧跟着周夫人的一个翠盖珠缨八宝车。
周夫人的丫鬟琴音、画蓉跟曼菡的丫头春桃共坐一车。
一大队人向端亲王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