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二章 少林弟子
“铛、铛、铛……”钟声婉转,禅院幽深,苍松毅立,石径静然。
高峻的山门上“少林寺”三字雄健有力,庞大的寺院里建筑鳞次有序。寺院虽于唐末遭毁无数,而太祖定天下后,几代皇帝都对寺院有所修葺,如今其全貌与唐盛时相比倒也相差无几。寺里静的坦然,不过随着钟声的响起,新的一天也就开始了,僧房里逐渐热腾起来。
众僧陆续起床洗漱,完罢便前往校场晨练。寺里很重视晨练这一项目,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时分练功对人别有帮助,因而凡是无故迟到、缺席或早退者,都将受到各自师父的严惩。时间看上去虽急,众僧侣却是行动有序,毫不慌乱。
“静习师弟,快点起了,别又迟到挨师父的骂!”一小僧边说着边出去了,想是时间甚紧,来不及再等那静习起来准备了。却说那个叫静习的,圆形脸蛋,光头嫩肤,五官较也端正,却还大大咧咧躺在铺上呼呼大睡,大有天下事与己无关之势。转眼僧房内已空无一人,这静习仍相顾周公不归,适才那小僧的催唤想来是充耳不闻了。
校场上已经站满了少林弟子,排排列列,足有千余人众。其中多数为广字辈的弟子,和静字辈的弟子,也有少许悟字辈弟子。现今少林寺辈分最高的乃是智字辈的三位少林高僧,智心,智浩,智明。其次便是悟字辈,下面依次则是广字辈,静字辈。悟字辈弟子年长者业已是大师级别,因此多以管理督导为主,并不参与晨练项目。广字辈的弟子年纪稍小些,静字辈的则多数仍未成年,年幼的如催静习的那个小僧,就十一二岁的样子,这些弟子按规定,都须按时前来训练。管严必从小,寺里对静字辈弟子的管制是相当严格的,凡有任何错误,责罚丝毫不轻。
晨练的总负责就是那智心大师了,智心大师乃是方丈智浩大师的师兄,寺内威望颇高,现居戒律院首座;另外智浩的师弟智明则是达摩院的首座,已故的智能原是罗汉院的首座,此四人原是少林四巨头,如今智能已故,便留少林三巨头,在江湖中仍是威名四振,谈之便能令人肃然起敬。智心,智浩的功夫更是高深莫测,传言两人已各自领会7项和8项少林绝技,这在少林寺历代高手中已是屈指可数。智明功夫稍逊两位师兄,可在武林之中,能胜之者也是寥寥无几,而智能尽管也是同智明一样的高手,却遭叛僧悟觉暗害,一代圣僧已殒,智字辈其他僧侣或是资质不佳,终生念经诵佛,默默无名,或是早年因各种变况已逝。
原本江湖有言“少林四巨头,十指一合万恶锁”,如今不知谁人又道出“少林三巨头,镇压武林魔”,其因也不过是三年前少林三巨头并肩铲除了武林魔头残破天。此事说来智浩等人也要羞愧万般,只因当年杀残破天的,并非智浩三师兄弟,而是另有其人,而此人则慷慨的将如此功劳转与智浩三人,由此少林寺名望更上了一层楼。至于其中细节,自然只有他们四人知晓了。
智心站于众僧前面,身着黄色僧袍,白眉慈容,外表看去颇为老迈,而一双眼睛却精光四射,似能看透一切,全身焕发的,尽是高僧别有的气质,双手合十,默念佛号,给人一种敬畏感。他两侧分别立着两个中年僧人,乃悟字辈的高僧,专门负责指导和管理。场上各处中年僧人分别清点自己弟子人数,然后逐一汇总记录,人数虽多,却见各僧行动有素,效率非凡,训练也总能按时开始。
静习个子最小,在静字辈中向来站最前面,智心眼一扫,便已知其未到,不等其师悟寂言说,已缓缓行至一僧前,道:“静习怎又未至?”那僧双手合十回道:“回师叔祖,静习师弟今日起的稍迟,不过静玄师弟已经唤过他了。”智心听罢,双眉一皱,道:“阿弥陀佛,静元呐,师叔祖提醒过你们几次了,做什么事都不可敷衍,既已唤他,怎仍不见他来?静习嗜睡,你做师兄的,要多提醒着点!” 智心果真经验老道,那静元不过简单一句,他便已料到静玄催唤静习的敷衍态度,此番话说来,并不见语气如何严厉,却已说的静元惭愧万分。这静元已有19年纪,在静习僧房里最为年长,作为师兄,平日里少不了替师弟们受训,这不,静习未至,智心首先找的便是静元了。好来静元为人谦逊,平易近人,颇有兄长风范,生活上对静习,静玄等也不少照顾,此时听的师父一言,便认识错误,低头道:“弟子谨记师叔祖教诲!”此时悟寂也已过来,对智心道:“师叔,静习好睡,晨练屡屡迟到甚至缺席,这,这,我这个做师父的,实在…”智心止道:“悟寂,你无须自责,这三年来,静习的进步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这些都离不开你的教诲!佛陀有言‘今日执著,会成明日之悔’,既然静习天性如此,我们又何必强求呢?不如一切随缘,顺其之意吧!老衲相信,静习也不会因睡觉而误了功课的。”悟寂道:“师叔所言,无不令弟子受教。不过适才弟子已令静通前去唤他了,想着差不多快来了,可今日的责罚…”智心正道:“今日责罚照旧!”悟寂应了,智心也不再多言,缓步走回原处。
人数清点完毕,除静习,两个弟子有事未到,其余便已到齐,智心向右侧一中年僧人示意训练开始。随着那中年僧人的号令,场上众僧随即一起动开了身手。听其道:“扑”,众僧皆向前扑到,道“翻”,便齐翻身,“跌”,均跌落。动作干净利落,刚柔相济,练得正是少林基本功拳。
过不得稍许,静习已随静通姗姗过来。看其双眼惺忪,哈欠不断,显是被打扰了清梦。悟寂也不多言,示意其加入训练队伍开始晨练。校场上喝声阵阵,雄浑有力。千余人动作齐伸齐缩,同时出拳,同时踢腿,虽有个别弟子动作稍慢半拍,却丝毫不影响整体的齐整场面。闻其声如江河般雄壮,看其形若铁骑般整齐,拳掌间的劲风“呼呼”发出,直环绕在嵩山腰间,绵绵不绝。
一个时辰晨练结束,其余人尽皆散去用早膳,静习被智心留了下来,悟寂也在一旁。之前因晨练迟到受师父责罚倒是常事,静习也习惯了,今日寺里辈分最高的智心师叔祖留下了自己,静习内心着实忐忑了下,故而一直低头不语,不敢正视面前两位长辈。
智心缓道:“这一番拳脚使将下来,困意可去了吗?”静习不明智心所言何意,如实答道:“回师叔祖,弟子早已不觉得困了。”智心道:“嗯,你且记住,睡则好睡,练则好练!”静习听得一头雾水,挠挠光头,不知所措。悟寂忙道:“师叔祖慈悲,以后不强制你晨练了。不过平日练功须得加倍努力啊!”说完,嘴角也微微一笑。静习一听,甚是高兴,想到每天最最头疼的晨练不用参加了,只觉幸福感升上心头,欣喜形色表露无余,此刻也只差手舞足蹈,乱蹦乱跳了,转而忙谢道:“多谢师叔祖,多谢师叔祖!”智心含笑着点点头,道:“用膳去吧!”静习向两人作别,便小跑着,奔向斋堂。悟寂记起今日责罚不免,忙喊道:“今日一百担水依旧!”只听得远处一个轻快的声音:“弟子记得!”
跑至斋堂,静元早已帮静习打好了白粥、馒头,置于静玄一旁座位。静玄年岁比静习大一岁,却生的更加稚气,胖嘟嘟的脸颇为可爱,看去倒像是静习年长一些,因此平日里,静习也从不在他面前做小过。
刚坐定,静玄便问了起来:“师叔祖怎么训你来着?”静习两腮鼓鼓,含糊道:“训什么训!”咽下馒头后,接着道:“你这小眼睛,怎能看清我的伟大?”这一下,倒引得众僧都笑了起来,静玄脸蛋胖大,眼睛便显得较小,静习就常笑他小眼睛。静玄不屑道:“我还比你大呢,你有什么伟大的?看来看去,只有头大!”“哈哈哈…”众僧又一阵欢笑。静习头一歪,撅嘴道:“哼,不跟你说!”静玄不放弃,又问:“哎你为什么老赖床啊?真是懒虫一条!”静习不耐:“你怎么有那么多问题?恕贫僧无可奉告!”静习不过十岁,稚气未脱,自称贫僧自是令临近师兄们大笑不止。一年少僧人调侃道:“静习大师,佛法高深,小僧们可是难以企及啊,哈哈!”众僧又次大笑,静习心知师兄们平日里惯以调侃,此番话并无嘲讽之意,便沉着声音,双手合十道:“静易师兄,老衲看你慧根不错,今日就传你少林金刚指了。”此番话静习恰是学了智心的口吻,前一个师兄,后一个老衲,众僧听了无不莞尔,再加上嘴角残留着馒头碎屑,那模样当真是滑稽之极。那静易约莫十三四岁年纪,虽比静玄静习大,却也是未成年,师兄弟间互相调侃自是觉得乐趣横生,一时停不下来了。静元见师弟们顾着说笑,竟忘了吃饭,便提醒道:“哎哎,休在逗玩,赶紧吃饭,饭后还得练功念经呢!”一众小僧尽皆停顿,埋头吃饭。
师兄弟之间有时打打闹闹,互相调侃,静习早已习以为常,倒觉的如此逗乐,彼此开心不少。加上今天得知了以后不一定要参加晨练,心情更是好的出奇。饭后,按例,其他僧人各自练功,念经,静习则去完成一百担水的责罚任务。寺内本有许多井泉,不过用以惩戒的话,僧人就需从山门外的菩提井中打水。然后挑到少林寺最后面靠山的戒坛前两口大缸内。全寺前后相去几百余米,各殿阁间弯曲绕道,距离更是加长,且全寺地势南低北高,提水之后须走不少台阶,其中的艰苦可想而知。谁也不会相信,静习这么一个十岁孩童,三年来几乎每天早上都在做这么一件事。到如今,他早已习以为常,潜意识里,也把它当作了每日的必修课了,有时就算晨练没有迟到,静习还是会不自已地去打水,惹得师兄们一阵嘲笑。
近日由于工作原因,更新迟钝,请见谅(进来还请赐推荐,赐收藏,赐各种礼物鲜花...)
高峻的山门上“少林寺”三字雄健有力,庞大的寺院里建筑鳞次有序。寺院虽于唐末遭毁无数,而太祖定天下后,几代皇帝都对寺院有所修葺,如今其全貌与唐盛时相比倒也相差无几。寺里静的坦然,不过随着钟声的响起,新的一天也就开始了,僧房里逐渐热腾起来。
众僧陆续起床洗漱,完罢便前往校场晨练。寺里很重视晨练这一项目,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时分练功对人别有帮助,因而凡是无故迟到、缺席或早退者,都将受到各自师父的严惩。时间看上去虽急,众僧侣却是行动有序,毫不慌乱。
“静习师弟,快点起了,别又迟到挨师父的骂!”一小僧边说着边出去了,想是时间甚紧,来不及再等那静习起来准备了。却说那个叫静习的,圆形脸蛋,光头嫩肤,五官较也端正,却还大大咧咧躺在铺上呼呼大睡,大有天下事与己无关之势。转眼僧房内已空无一人,这静习仍相顾周公不归,适才那小僧的催唤想来是充耳不闻了。
校场上已经站满了少林弟子,排排列列,足有千余人众。其中多数为广字辈的弟子,和静字辈的弟子,也有少许悟字辈弟子。现今少林寺辈分最高的乃是智字辈的三位少林高僧,智心,智浩,智明。其次便是悟字辈,下面依次则是广字辈,静字辈。悟字辈弟子年长者业已是大师级别,因此多以管理督导为主,并不参与晨练项目。广字辈的弟子年纪稍小些,静字辈的则多数仍未成年,年幼的如催静习的那个小僧,就十一二岁的样子,这些弟子按规定,都须按时前来训练。管严必从小,寺里对静字辈弟子的管制是相当严格的,凡有任何错误,责罚丝毫不轻。
晨练的总负责就是那智心大师了,智心大师乃是方丈智浩大师的师兄,寺内威望颇高,现居戒律院首座;另外智浩的师弟智明则是达摩院的首座,已故的智能原是罗汉院的首座,此四人原是少林四巨头,如今智能已故,便留少林三巨头,在江湖中仍是威名四振,谈之便能令人肃然起敬。智心,智浩的功夫更是高深莫测,传言两人已各自领会7项和8项少林绝技,这在少林寺历代高手中已是屈指可数。智明功夫稍逊两位师兄,可在武林之中,能胜之者也是寥寥无几,而智能尽管也是同智明一样的高手,却遭叛僧悟觉暗害,一代圣僧已殒,智字辈其他僧侣或是资质不佳,终生念经诵佛,默默无名,或是早年因各种变况已逝。
原本江湖有言“少林四巨头,十指一合万恶锁”,如今不知谁人又道出“少林三巨头,镇压武林魔”,其因也不过是三年前少林三巨头并肩铲除了武林魔头残破天。此事说来智浩等人也要羞愧万般,只因当年杀残破天的,并非智浩三师兄弟,而是另有其人,而此人则慷慨的将如此功劳转与智浩三人,由此少林寺名望更上了一层楼。至于其中细节,自然只有他们四人知晓了。
智心站于众僧前面,身着黄色僧袍,白眉慈容,外表看去颇为老迈,而一双眼睛却精光四射,似能看透一切,全身焕发的,尽是高僧别有的气质,双手合十,默念佛号,给人一种敬畏感。他两侧分别立着两个中年僧人,乃悟字辈的高僧,专门负责指导和管理。场上各处中年僧人分别清点自己弟子人数,然后逐一汇总记录,人数虽多,却见各僧行动有素,效率非凡,训练也总能按时开始。
静习个子最小,在静字辈中向来站最前面,智心眼一扫,便已知其未到,不等其师悟寂言说,已缓缓行至一僧前,道:“静习怎又未至?”那僧双手合十回道:“回师叔祖,静习师弟今日起的稍迟,不过静玄师弟已经唤过他了。”智心听罢,双眉一皱,道:“阿弥陀佛,静元呐,师叔祖提醒过你们几次了,做什么事都不可敷衍,既已唤他,怎仍不见他来?静习嗜睡,你做师兄的,要多提醒着点!” 智心果真经验老道,那静元不过简单一句,他便已料到静玄催唤静习的敷衍态度,此番话说来,并不见语气如何严厉,却已说的静元惭愧万分。这静元已有19年纪,在静习僧房里最为年长,作为师兄,平日里少不了替师弟们受训,这不,静习未至,智心首先找的便是静元了。好来静元为人谦逊,平易近人,颇有兄长风范,生活上对静习,静玄等也不少照顾,此时听的师父一言,便认识错误,低头道:“弟子谨记师叔祖教诲!”此时悟寂也已过来,对智心道:“师叔,静习好睡,晨练屡屡迟到甚至缺席,这,这,我这个做师父的,实在…”智心止道:“悟寂,你无须自责,这三年来,静习的进步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这些都离不开你的教诲!佛陀有言‘今日执著,会成明日之悔’,既然静习天性如此,我们又何必强求呢?不如一切随缘,顺其之意吧!老衲相信,静习也不会因睡觉而误了功课的。”悟寂道:“师叔所言,无不令弟子受教。不过适才弟子已令静通前去唤他了,想着差不多快来了,可今日的责罚…”智心正道:“今日责罚照旧!”悟寂应了,智心也不再多言,缓步走回原处。
人数清点完毕,除静习,两个弟子有事未到,其余便已到齐,智心向右侧一中年僧人示意训练开始。随着那中年僧人的号令,场上众僧随即一起动开了身手。听其道:“扑”,众僧皆向前扑到,道“翻”,便齐翻身,“跌”,均跌落。动作干净利落,刚柔相济,练得正是少林基本功拳。
过不得稍许,静习已随静通姗姗过来。看其双眼惺忪,哈欠不断,显是被打扰了清梦。悟寂也不多言,示意其加入训练队伍开始晨练。校场上喝声阵阵,雄浑有力。千余人动作齐伸齐缩,同时出拳,同时踢腿,虽有个别弟子动作稍慢半拍,却丝毫不影响整体的齐整场面。闻其声如江河般雄壮,看其形若铁骑般整齐,拳掌间的劲风“呼呼”发出,直环绕在嵩山腰间,绵绵不绝。
一个时辰晨练结束,其余人尽皆散去用早膳,静习被智心留了下来,悟寂也在一旁。之前因晨练迟到受师父责罚倒是常事,静习也习惯了,今日寺里辈分最高的智心师叔祖留下了自己,静习内心着实忐忑了下,故而一直低头不语,不敢正视面前两位长辈。
智心缓道:“这一番拳脚使将下来,困意可去了吗?”静习不明智心所言何意,如实答道:“回师叔祖,弟子早已不觉得困了。”智心道:“嗯,你且记住,睡则好睡,练则好练!”静习听得一头雾水,挠挠光头,不知所措。悟寂忙道:“师叔祖慈悲,以后不强制你晨练了。不过平日练功须得加倍努力啊!”说完,嘴角也微微一笑。静习一听,甚是高兴,想到每天最最头疼的晨练不用参加了,只觉幸福感升上心头,欣喜形色表露无余,此刻也只差手舞足蹈,乱蹦乱跳了,转而忙谢道:“多谢师叔祖,多谢师叔祖!”智心含笑着点点头,道:“用膳去吧!”静习向两人作别,便小跑着,奔向斋堂。悟寂记起今日责罚不免,忙喊道:“今日一百担水依旧!”只听得远处一个轻快的声音:“弟子记得!”
跑至斋堂,静元早已帮静习打好了白粥、馒头,置于静玄一旁座位。静玄年岁比静习大一岁,却生的更加稚气,胖嘟嘟的脸颇为可爱,看去倒像是静习年长一些,因此平日里,静习也从不在他面前做小过。
刚坐定,静玄便问了起来:“师叔祖怎么训你来着?”静习两腮鼓鼓,含糊道:“训什么训!”咽下馒头后,接着道:“你这小眼睛,怎能看清我的伟大?”这一下,倒引得众僧都笑了起来,静玄脸蛋胖大,眼睛便显得较小,静习就常笑他小眼睛。静玄不屑道:“我还比你大呢,你有什么伟大的?看来看去,只有头大!”“哈哈哈…”众僧又一阵欢笑。静习头一歪,撅嘴道:“哼,不跟你说!”静玄不放弃,又问:“哎你为什么老赖床啊?真是懒虫一条!”静习不耐:“你怎么有那么多问题?恕贫僧无可奉告!”静习不过十岁,稚气未脱,自称贫僧自是令临近师兄们大笑不止。一年少僧人调侃道:“静习大师,佛法高深,小僧们可是难以企及啊,哈哈!”众僧又次大笑,静习心知师兄们平日里惯以调侃,此番话并无嘲讽之意,便沉着声音,双手合十道:“静易师兄,老衲看你慧根不错,今日就传你少林金刚指了。”此番话静习恰是学了智心的口吻,前一个师兄,后一个老衲,众僧听了无不莞尔,再加上嘴角残留着馒头碎屑,那模样当真是滑稽之极。那静易约莫十三四岁年纪,虽比静玄静习大,却也是未成年,师兄弟间互相调侃自是觉得乐趣横生,一时停不下来了。静元见师弟们顾着说笑,竟忘了吃饭,便提醒道:“哎哎,休在逗玩,赶紧吃饭,饭后还得练功念经呢!”一众小僧尽皆停顿,埋头吃饭。
师兄弟之间有时打打闹闹,互相调侃,静习早已习以为常,倒觉的如此逗乐,彼此开心不少。加上今天得知了以后不一定要参加晨练,心情更是好的出奇。饭后,按例,其他僧人各自练功,念经,静习则去完成一百担水的责罚任务。寺内本有许多井泉,不过用以惩戒的话,僧人就需从山门外的菩提井中打水。然后挑到少林寺最后面靠山的戒坛前两口大缸内。全寺前后相去几百余米,各殿阁间弯曲绕道,距离更是加长,且全寺地势南低北高,提水之后须走不少台阶,其中的艰苦可想而知。谁也不会相信,静习这么一个十岁孩童,三年来几乎每天早上都在做这么一件事。到如今,他早已习以为常,潜意识里,也把它当作了每日的必修课了,有时就算晨练没有迟到,静习还是会不自已地去打水,惹得师兄们一阵嘲笑。
近日由于工作原因,更新迟钝,请见谅(进来还请赐推荐,赐收藏,赐各种礼物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