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911.22
在一起生活久了,其中一个人如果有什么异样一般都逃不过另一个人的眼睛,比如说现在,虽然表面上看雷鸣正一心一意地修葺着院里的鸡窝,明月就是发现他的心不在焉。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她仔细回忆,上次从镇上回来之后?还是有难民逃到这里时?或者更早,那个天潢贵胄来过那天?
明月有些恍惚,他有心事,她一直都知道的,只是她不敢问,怕一旦问了,那些不好的猜想就成了真。
这些天他总是有忙不完的活,地里干完了在家里也不闲着,尽心竭力地想找出所有需要做的事,仿佛再不做就来不及了一般。
明月抱着儿子安慰自己不要乱想,他不是还好好的呆在家里吗,哪里会有什么事呢。
天气乍暖还寒,雷鸣却已经换上了夏天才穿的单衣,领口因为剧烈的动作大敞着,有汗水顺着胸前的肌肤滑落。
蓉蓉在一旁看得红了脸,趁他停下来休息的片刻凑上去递上一块手帕:“雷大哥,擦擦汗吧。”
雷鸣没有去接,用袖子随手抹了抹,笑道:“不用了,我手上脏得很,弄脏了洗都不好洗。”
蓉蓉讪讪地收回来,转而又一脸天真地问:“雷大哥,你一下劈这么多柴做什么,墙边都快摆满了。”
雷鸣听了看向灶房外的墙,果然一溜儿劈好的木柴摆得满满当当的,足够普通人家用上两三个月了,可是为什么,他还是觉得不够?
总想着再多干点儿,多留下一些东西,可他知道,无论他做了多少,都会有用完的一天,而那时候,他还没有回来。
他能留给他们的,那么少。
妻子和儿子就躺在自己身边,睡容安详宁静,他多想就一直这样,看着他们,陪着他们。他想看着儿子长大,想等到他和明月都已经白发苍苍,他们还能够躺在一张床上,依偎着彼此。
可是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了。
心口又酸又胀,仿佛被人紧紧地攥着,撕扯着,让他想要大声地诉诸于口,可又发不出声音。
又静静地躺了很久,月光从窗纸透过来,照到明月的脸上,为她蒙上一层银色的纱,美丽得不真实。留恋地看了许久,他才小心地挪开环抱着妻儿的手臂,缓缓坐起身,然后帮他们掩好被子,穿鞋下了床。
雷鸣身上还穿着单薄的中衣,连一件外衫都没披上,就这么打开门走了出去。
他走过家里的菜园子,毫不停留地走至大门,打开,然后出去,继续走,没有回头。
在雷鸣起身的一瞬间明月就醒来了,最近她总是睡得浅,就算睡着了也不安稳,似乎是怕一旦睡死了就会有什么消失不见一般,偶尔还会被睡梦所惊醒。
她本来以为雷鸣只是起夜,可等了半晌也不见他回来,然后竟听到外面隐约传来大门打开的声音。
这个时候,他要去哪儿?
明月下意识地坐了起来,看儿子还熟睡着没有要醒来的迹象,也轻手轻脚地跟了出去。
她远远地跟着他,月光洒在身上满是凉意,可两个人却都没有察觉。
这条路明月走过无数遍,通往他们以前住的地方。
若是平日有人跟着自己雷鸣不会没有察觉,可今晚的他却什么都没发现,只是安静地向前走,仿佛那里有什么在召唤他。
走到小院门前,雷鸣推开门进去,里面空荡荡的,早在搬家那日便什么都没留下。他径直走到屋里,借着月光能清楚地看到周围的情况,轻车熟路般来到放衣橱的柜子旁,抬手摸了摸熟悉地纹路,然后用力搬了起来。
衣橱后面有一块是空的,里面放着一只铁箱子。
他将铁箱搬出来,上面落了很多土,可仔细看仍能看出上面刻有着繁复奇异的花纹。
打开后里面是一把黑金长刀。
雷鸣将长刀取出来,刀放在手中冷硬沉重,却又有一种亲切的温暖,就像是一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虽是长久未见,可依然那么熟悉。
抚摸着这把刀,就像是抚摸他曾经金戈铁马的岁月,闭上眼,曾经驰骋沙场的场景一幕幕闪过。他看到无数身着铠甲的士兵,喊声震天;他看到山河破碎后,狼烟四起,百姓哭嚎;他看到那些断骨残骸,血流成河……
一切一切,从不曾忘记。
难道,他要让自己的妻儿也经历这些吗?
雷鸣睁开双眼,目光坚毅,不,他不允许。
第一次,他有了真心想要守护的东西,愿意为他们战。
明月一直跟着他来到这里,看着他找出那把长刀,然后,她就什么都明白了。
他还是要离开。
雷鸣听到脚步声先是一惊,抬起头时明月已经站在了门口。
一瞬的惊慌过后,竟又坦然。
明月看着他,脸色白得近乎透明:“你要离开了,是吗?”
雷鸣缓缓站起身,手中握着那把长刀,沉默着,并没有否认。
明月仰起头,盯着他:“是吗?”
“是的。”
那晚之后,明月再也没有同他说过一句话。
她从来都不深明大义,她只是一个山里长大的女人,目光短浅,见识浅薄,只希望一家人在一起,一直在一起。
可是她的夫君却要为了那些她不懂也不愿意懂的原因离开他们,到遥远的战场上去,生死未卜。
为什么是他?明月想不明白,村里有那么多的男人,镇上有那么多的官兵,为什么单单是他?是因为他最倒霉,还是因为他最傻?
明月想不通,难道她和孩子,还没有他那些民族大义重要吗?
她是怨他的,可这种埋怨背后,更多的是难舍。
他们成亲不到两年,却是她前半生中最幸福的两年,他一心爱她护她,让她知道被宠溺是什么感觉,让她依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写得累死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她仔细回忆,上次从镇上回来之后?还是有难民逃到这里时?或者更早,那个天潢贵胄来过那天?
明月有些恍惚,他有心事,她一直都知道的,只是她不敢问,怕一旦问了,那些不好的猜想就成了真。
这些天他总是有忙不完的活,地里干完了在家里也不闲着,尽心竭力地想找出所有需要做的事,仿佛再不做就来不及了一般。
明月抱着儿子安慰自己不要乱想,他不是还好好的呆在家里吗,哪里会有什么事呢。
天气乍暖还寒,雷鸣却已经换上了夏天才穿的单衣,领口因为剧烈的动作大敞着,有汗水顺着胸前的肌肤滑落。
蓉蓉在一旁看得红了脸,趁他停下来休息的片刻凑上去递上一块手帕:“雷大哥,擦擦汗吧。”
雷鸣没有去接,用袖子随手抹了抹,笑道:“不用了,我手上脏得很,弄脏了洗都不好洗。”
蓉蓉讪讪地收回来,转而又一脸天真地问:“雷大哥,你一下劈这么多柴做什么,墙边都快摆满了。”
雷鸣听了看向灶房外的墙,果然一溜儿劈好的木柴摆得满满当当的,足够普通人家用上两三个月了,可是为什么,他还是觉得不够?
总想着再多干点儿,多留下一些东西,可他知道,无论他做了多少,都会有用完的一天,而那时候,他还没有回来。
他能留给他们的,那么少。
妻子和儿子就躺在自己身边,睡容安详宁静,他多想就一直这样,看着他们,陪着他们。他想看着儿子长大,想等到他和明月都已经白发苍苍,他们还能够躺在一张床上,依偎着彼此。
可是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了。
心口又酸又胀,仿佛被人紧紧地攥着,撕扯着,让他想要大声地诉诸于口,可又发不出声音。
又静静地躺了很久,月光从窗纸透过来,照到明月的脸上,为她蒙上一层银色的纱,美丽得不真实。留恋地看了许久,他才小心地挪开环抱着妻儿的手臂,缓缓坐起身,然后帮他们掩好被子,穿鞋下了床。
雷鸣身上还穿着单薄的中衣,连一件外衫都没披上,就这么打开门走了出去。
他走过家里的菜园子,毫不停留地走至大门,打开,然后出去,继续走,没有回头。
在雷鸣起身的一瞬间明月就醒来了,最近她总是睡得浅,就算睡着了也不安稳,似乎是怕一旦睡死了就会有什么消失不见一般,偶尔还会被睡梦所惊醒。
她本来以为雷鸣只是起夜,可等了半晌也不见他回来,然后竟听到外面隐约传来大门打开的声音。
这个时候,他要去哪儿?
明月下意识地坐了起来,看儿子还熟睡着没有要醒来的迹象,也轻手轻脚地跟了出去。
她远远地跟着他,月光洒在身上满是凉意,可两个人却都没有察觉。
这条路明月走过无数遍,通往他们以前住的地方。
若是平日有人跟着自己雷鸣不会没有察觉,可今晚的他却什么都没发现,只是安静地向前走,仿佛那里有什么在召唤他。
走到小院门前,雷鸣推开门进去,里面空荡荡的,早在搬家那日便什么都没留下。他径直走到屋里,借着月光能清楚地看到周围的情况,轻车熟路般来到放衣橱的柜子旁,抬手摸了摸熟悉地纹路,然后用力搬了起来。
衣橱后面有一块是空的,里面放着一只铁箱子。
他将铁箱搬出来,上面落了很多土,可仔细看仍能看出上面刻有着繁复奇异的花纹。
打开后里面是一把黑金长刀。
雷鸣将长刀取出来,刀放在手中冷硬沉重,却又有一种亲切的温暖,就像是一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虽是长久未见,可依然那么熟悉。
抚摸着这把刀,就像是抚摸他曾经金戈铁马的岁月,闭上眼,曾经驰骋沙场的场景一幕幕闪过。他看到无数身着铠甲的士兵,喊声震天;他看到山河破碎后,狼烟四起,百姓哭嚎;他看到那些断骨残骸,血流成河……
一切一切,从不曾忘记。
难道,他要让自己的妻儿也经历这些吗?
雷鸣睁开双眼,目光坚毅,不,他不允许。
第一次,他有了真心想要守护的东西,愿意为他们战。
明月一直跟着他来到这里,看着他找出那把长刀,然后,她就什么都明白了。
他还是要离开。
雷鸣听到脚步声先是一惊,抬起头时明月已经站在了门口。
一瞬的惊慌过后,竟又坦然。
明月看着他,脸色白得近乎透明:“你要离开了,是吗?”
雷鸣缓缓站起身,手中握着那把长刀,沉默着,并没有否认。
明月仰起头,盯着他:“是吗?”
“是的。”
那晚之后,明月再也没有同他说过一句话。
她从来都不深明大义,她只是一个山里长大的女人,目光短浅,见识浅薄,只希望一家人在一起,一直在一起。
可是她的夫君却要为了那些她不懂也不愿意懂的原因离开他们,到遥远的战场上去,生死未卜。
为什么是他?明月想不明白,村里有那么多的男人,镇上有那么多的官兵,为什么单单是他?是因为他最倒霉,还是因为他最傻?
明月想不通,难道她和孩子,还没有他那些民族大义重要吗?
她是怨他的,可这种埋怨背后,更多的是难舍。
他们成亲不到两年,却是她前半生中最幸福的两年,他一心爱她护她,让她知道被宠溺是什么感觉,让她依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写得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