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清明时节
若要写出中学的数理化课程,至少需要一千张纸。但是郭三另有办法,那些太过简单的、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内容,都不在默写的范围;更有一些没用的“政治”、“英语”,压根就不用考虑。如此看来,只需要五百张纸,便可记录所有的中学知识。
当天夜晚,郭三躺在被窝中,重新整理了思路。接下来的日子,她要开始默写后世的知识,并将其整理成册,妥为保管。
第二天正是清明节。郭三还未起床,便听王大娘在门外说道:“我要带郭三去上坟,祭祖的事情我就不管了。”又听王六曲说道:“你何曾管过祭祖之事?”王大娘道:“每年清明、重阳节的祭品,不都是我准备的么?”王六曲争辩道:“那也是我赚的银子,否则你哪来的钱?”郭三暗自好笑,心想他二人年近四旬,竟然还为这等小事绊嘴,像两个孩子似的。如此想着,已穿好了衣服。
早餐过后,王大娘提了一只篮子,站在门口说道:“郭三,去为你娘上坟吧。”郭三应了一声,走出屋门,伸手接过篮子细瞧,只见篮中放了几叠纸钱,又有烧肉、白酒、馒头等物,想是上坟用的“祭品”了。
花九九在屋内叫道:“郭三,我陪你去!”陆单道:“我也去!”郭三喜道:“好,大家同去!”提着篮子便要进屋。
王大娘忙拦在郭三身前,急道:“不可进屋!”郭三愣了一愣,抬头看着王大娘,满脸的纳闷。王大娘道:“纸钱若进了房间,就不能烧了。”郭三奇道:“这是为何?”心想:“纸钱进了屋,不还是纸做的么?”王大娘正色道:“纸钱进屋会沾上阳气。鬼害怕阳气,就不敢来取钱了。”郭三吓了一跳,问:“哪来的鬼?”王大娘道:“人死之后,就变成鬼了。”郭三愣在门口,半晌做声不得。
时值三月,南河镇虽地处北方,但春天已然来临,田野间清风和煦,嫩柳逐烟。郭三心情大好,她来到宋朝之后,从未有过今日这般轻松,眼睛不由得四下乱瞅,又偷偷与自己春游时看到的景象做了一番对比,却发觉后世的景色再美,也胜不过眼前这恬淡轻怡的意境,更没有如此清澈的蓝天。
宋朝妈妈的坟墓,就在两里之外的小树林边。
郭三按着王大娘的吩咐,取出一叠纸钱,在坟头压了几张,又在旁边的杂草枝上挂了少许。常言道“烧钱挂纸”,就是将一部分纸钱挂在坟边,另一部分烧掉,意思是说,坟里的人虽然死了,但仍然有人怀念她。
郭三跪在坟边,心想:“我在这里给宋朝妈妈烧纸,我妈会不会也在给我烧纸?但我明明没有死,她烧的钱我能取到么?”
王大娘看郭三跪在坟前,神色茫然,惝恍迷离,以为她又在难过,轻声道:“郭三,赶快烧纸吧,过了正午便烧不成了。”郭三奇道转头看着王大娘,问:“为甚过了正午就烧不成了?”不待王大娘回答,自己便明白过来:”啊,还是因为阳气太重!”
陆单与花九九站在不远处,对着一棵柳树指手划脚。这两位小姑娘天真烂漫,剔透玲珑,活泼可爱,面容娇美,郭三对她们喜欢之极,也因此不觉得孤单无助。此时她跪在坟前,心想:“我来到九百年前的宋朝,那么真正的郭三去了哪里?会不会到了九百年后,进入‘欧阳枫’的身体?如果真是这样,她会打电话、上网么?唉,妈妈那么有耐心,一定会教她的。。。。。。只要她待妈妈好,我也就放心了。”如此想着,心中稍觉宽慰,举起双手端详片刻,轻抚耳畔的秀发,又想:“人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没有宋朝的妈妈,就没有现在的我,给她上坟也是应该的。”
忽有微雨洒落。原来清明节的天气再好,也终究逃不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
王大娘收拾好篮子。四人离开坟头,在细雨中缓行,还未到安养院的门口,便见路边立了一把大伞,伞下有一小车,车边站着一名男子。这男子中等身材,头戴一顶毡帽,身穿一件灰色长衣,年约四十余岁,只听他叫道:“卖糖人喽。”却是云南口音。
宋朝虽然富庶,交通却是不便,许多人从未离开过家乡,自然也听不懂外乡话了。但郭三有所不同,她所在的工厂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员工,时常会说一些家乡话,再加之铺天盖地的电视娱乐节目,很容易就学会了各地方言。此时,郭三听那男子说了一句话,便知他来自云南。
王大娘皱眉道:“谁也不许买糖人。”心想:“这人是从哪里来的?我得问一问六曲,看他究竟有何来历。”
陆单噘着小嘴说道:“王大娘,我们就是想买,也没有钱啊。”花九九道:“王淡有三个铜板。”陆单奇道:”王淡哪来的铜板?”花九九道:“在路上捡的。”王大娘笑道:“王淡在骗你呢。”花九九摇头道:“王淡才不会骗人呢。对吧,郭三?”
郭三甚是为难,犹豫片刻,还是讲了实话:“王淡。。。。。。或许在骗人呢。他若捡一枚铜板倒有可能,但同时捡到三枚,就有些奇怪了。”
王大娘微微一惊,心想:“这小丫头心思缜密,竟然一语道破玄机,我怎从未发觉呢?”
郭三说出那话,眼光始终未离开王大娘,此时看她目露疑惑,忙又道:“我认识一个男孩子,他也是这么撒谎的。”王大娘恍然大悟,原来这小丫头遇过同样的事。
当日夜晚,三位小姑娘躺在床上聊天。花九九道:“听王大叔说,夏姐姐要来安养院教琴了。”陆单道:“嗯,我也要学琴,还要多吃饭。”郭三问道:“学琴和吃饭有甚么关系?”陆单道:“吃饭越多,长得越快。我要赶快长大。”郭三听得一愣,心想:“我小时虽然很傻,但也不会有这种想法,为甚么宋朝的女孩子如此天真呢?”
几人又聊许久,话题始终不离学琴。郭三渐感倦困,闭口不言。陆单与花九九仍在说话。郭三细听片刻,原来这二人在称赞“夏姐姐”的琴技,又说她如何手指一拔,便同时弹响了四根琴弦。郭三睡意朦胧,迷迷糊糊地闭了双眼,心想:“四根琴弦算甚么?我长大以后,要制作一架钢琴,同时弹响十根弦。。。。。。”
正在此时,忽有一阵女子的叫声传来,并夹杂着呻吟与喘息,似乎颇为痛苦。
陆单吓了一跳,倏地从被窝中坐起,惊道:”这是王大娘的声音,她生病了么?!”花九九也坐了起来,说道:“王大娘生病时,从不叫出声的。莫非她受伤了?”郭三听到这声音,先是愣了一愣,继而又想得明白,不禁脸上微微发烫。
此时陆单已走到门口,自言自语道:“王大娘生病了,咱们是否去瞧瞧?”一边说着,一边拉开了屋门。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当天夜晚,郭三躺在被窝中,重新整理了思路。接下来的日子,她要开始默写后世的知识,并将其整理成册,妥为保管。
第二天正是清明节。郭三还未起床,便听王大娘在门外说道:“我要带郭三去上坟,祭祖的事情我就不管了。”又听王六曲说道:“你何曾管过祭祖之事?”王大娘道:“每年清明、重阳节的祭品,不都是我准备的么?”王六曲争辩道:“那也是我赚的银子,否则你哪来的钱?”郭三暗自好笑,心想他二人年近四旬,竟然还为这等小事绊嘴,像两个孩子似的。如此想着,已穿好了衣服。
早餐过后,王大娘提了一只篮子,站在门口说道:“郭三,去为你娘上坟吧。”郭三应了一声,走出屋门,伸手接过篮子细瞧,只见篮中放了几叠纸钱,又有烧肉、白酒、馒头等物,想是上坟用的“祭品”了。
花九九在屋内叫道:“郭三,我陪你去!”陆单道:“我也去!”郭三喜道:“好,大家同去!”提着篮子便要进屋。
王大娘忙拦在郭三身前,急道:“不可进屋!”郭三愣了一愣,抬头看着王大娘,满脸的纳闷。王大娘道:“纸钱若进了房间,就不能烧了。”郭三奇道:“这是为何?”心想:“纸钱进了屋,不还是纸做的么?”王大娘正色道:“纸钱进屋会沾上阳气。鬼害怕阳气,就不敢来取钱了。”郭三吓了一跳,问:“哪来的鬼?”王大娘道:“人死之后,就变成鬼了。”郭三愣在门口,半晌做声不得。
时值三月,南河镇虽地处北方,但春天已然来临,田野间清风和煦,嫩柳逐烟。郭三心情大好,她来到宋朝之后,从未有过今日这般轻松,眼睛不由得四下乱瞅,又偷偷与自己春游时看到的景象做了一番对比,却发觉后世的景色再美,也胜不过眼前这恬淡轻怡的意境,更没有如此清澈的蓝天。
宋朝妈妈的坟墓,就在两里之外的小树林边。
郭三按着王大娘的吩咐,取出一叠纸钱,在坟头压了几张,又在旁边的杂草枝上挂了少许。常言道“烧钱挂纸”,就是将一部分纸钱挂在坟边,另一部分烧掉,意思是说,坟里的人虽然死了,但仍然有人怀念她。
郭三跪在坟边,心想:“我在这里给宋朝妈妈烧纸,我妈会不会也在给我烧纸?但我明明没有死,她烧的钱我能取到么?”
王大娘看郭三跪在坟前,神色茫然,惝恍迷离,以为她又在难过,轻声道:“郭三,赶快烧纸吧,过了正午便烧不成了。”郭三奇道转头看着王大娘,问:“为甚过了正午就烧不成了?”不待王大娘回答,自己便明白过来:”啊,还是因为阳气太重!”
陆单与花九九站在不远处,对着一棵柳树指手划脚。这两位小姑娘天真烂漫,剔透玲珑,活泼可爱,面容娇美,郭三对她们喜欢之极,也因此不觉得孤单无助。此时她跪在坟前,心想:“我来到九百年前的宋朝,那么真正的郭三去了哪里?会不会到了九百年后,进入‘欧阳枫’的身体?如果真是这样,她会打电话、上网么?唉,妈妈那么有耐心,一定会教她的。。。。。。只要她待妈妈好,我也就放心了。”如此想着,心中稍觉宽慰,举起双手端详片刻,轻抚耳畔的秀发,又想:“人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没有宋朝的妈妈,就没有现在的我,给她上坟也是应该的。”
忽有微雨洒落。原来清明节的天气再好,也终究逃不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
王大娘收拾好篮子。四人离开坟头,在细雨中缓行,还未到安养院的门口,便见路边立了一把大伞,伞下有一小车,车边站着一名男子。这男子中等身材,头戴一顶毡帽,身穿一件灰色长衣,年约四十余岁,只听他叫道:“卖糖人喽。”却是云南口音。
宋朝虽然富庶,交通却是不便,许多人从未离开过家乡,自然也听不懂外乡话了。但郭三有所不同,她所在的工厂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员工,时常会说一些家乡话,再加之铺天盖地的电视娱乐节目,很容易就学会了各地方言。此时,郭三听那男子说了一句话,便知他来自云南。
王大娘皱眉道:“谁也不许买糖人。”心想:“这人是从哪里来的?我得问一问六曲,看他究竟有何来历。”
陆单噘着小嘴说道:“王大娘,我们就是想买,也没有钱啊。”花九九道:“王淡有三个铜板。”陆单奇道:”王淡哪来的铜板?”花九九道:“在路上捡的。”王大娘笑道:“王淡在骗你呢。”花九九摇头道:“王淡才不会骗人呢。对吧,郭三?”
郭三甚是为难,犹豫片刻,还是讲了实话:“王淡。。。。。。或许在骗人呢。他若捡一枚铜板倒有可能,但同时捡到三枚,就有些奇怪了。”
王大娘微微一惊,心想:“这小丫头心思缜密,竟然一语道破玄机,我怎从未发觉呢?”
郭三说出那话,眼光始终未离开王大娘,此时看她目露疑惑,忙又道:“我认识一个男孩子,他也是这么撒谎的。”王大娘恍然大悟,原来这小丫头遇过同样的事。
当日夜晚,三位小姑娘躺在床上聊天。花九九道:“听王大叔说,夏姐姐要来安养院教琴了。”陆单道:“嗯,我也要学琴,还要多吃饭。”郭三问道:“学琴和吃饭有甚么关系?”陆单道:“吃饭越多,长得越快。我要赶快长大。”郭三听得一愣,心想:“我小时虽然很傻,但也不会有这种想法,为甚么宋朝的女孩子如此天真呢?”
几人又聊许久,话题始终不离学琴。郭三渐感倦困,闭口不言。陆单与花九九仍在说话。郭三细听片刻,原来这二人在称赞“夏姐姐”的琴技,又说她如何手指一拔,便同时弹响了四根琴弦。郭三睡意朦胧,迷迷糊糊地闭了双眼,心想:“四根琴弦算甚么?我长大以后,要制作一架钢琴,同时弹响十根弦。。。。。。”
正在此时,忽有一阵女子的叫声传来,并夹杂着呻吟与喘息,似乎颇为痛苦。
陆单吓了一跳,倏地从被窝中坐起,惊道:”这是王大娘的声音,她生病了么?!”花九九也坐了起来,说道:“王大娘生病时,从不叫出声的。莫非她受伤了?”郭三听到这声音,先是愣了一愣,继而又想得明白,不禁脸上微微发烫。
此时陆单已走到门口,自言自语道:“王大娘生病了,咱们是否去瞧瞧?”一边说着,一边拉开了屋门。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