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七十一章 东璋之帝
第三百七十一章东璋之帝
再说那个严太岁回到太师府后,一行眼泪一行鼻涕向严蒿哭诉,说自己去看一对姐妹表演杂耍,却无缘无故被削了双耳。
严蒿大为震怒,他当然心知肚明严太岁所作所为,但有人竟敢削去自己干儿子双耳,分明是挑衅自己,这还了得?
他正要派出太师府卫士去捉人,马上有门客告诉他,出手之人竟是丞相府宾客!
严蒿更加怒火了,吹须突眼道:“岂有此理!华丞相竟敢欺负到本太师头上,胆!我明日就参他一本,看他如何!”
跟着又派人去捉拿丁玲、丁珑姐妹,谁知丁玲、丁珑已经连夜出了城,不知所踪!原来,因为灯会之故,城门彻夜不关!
第二日,天还未亮,严蒿就穿好朝服,写好参本,上殿要参华丞相一本!谁知华丞相比他还早,已经在朝门外等着了。
两人对望一眼,各自冷哼一声,一言不发!
今日是十九公主出嫁和亲之日,天子亦提早上朝面见百官。
当今天子乃东土第三十八代君主,登位时不过十六岁,号东璋帝,亦名“璋武”,就是那块禁宫金牌刻着的帝号。
东璋帝在位已十八年,东土基业基本上就是由他彻底败坏!他原非长子,但他父皇光帝见他自小聪明过人,能文能武,十分喜欢,于是废长立幼,立他为太子,当时一班文武大臣均反对,认为东璋帝虽聪明过人,却阴险残忍,不合当天子,但光帝还是将皇位传给了他。果然,他登位没多久,就以各种理由或杀或废了当初反对立他为太子的大臣,随后严蒿就任命为太师,与丞相分庭抗礼!
东土历经五百年繁荣,早日渐衰落,光帝早年励精图治,还能勉强支持,但晚年骄奢逸、喜功,再加上为怕有人反对废长立幼,连杀数位重臣,致使东土根基动摇。而东璋帝继位后,不但继承其父骄奢逸之能事,且更加穷奢极侈,终日流连声色宴乐,又喜欢大兴土木,兴建别院高台,还每年巡游一次,每次巡游都让沿途百姓苦不堪言!
东璋帝的聪明才智全部用在了玩乐和对付忠臣上,有敢反对他的,都让他假严蒿之手除得一干二净,所以在朝廷,没人敢劝谏他,严蒿一党当然只会奉承阿谀,唯一敢犯颜直谏的就只有华丞相。东璋帝虽然无道,但并不昏庸,而且十分精明,他虽然宠信严蒿一党,但亦知道什么时侯该听丞相之话。
华丞相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东土每有危难,亦只有华丞相一人奋力周旋,最主要是他执掌兵部,他儿子华英骁勇善战,手握重兵,各地此起彼伏的全赖华英带兵奔走平息,东璋帝才能安坐龙椅之上。今次匈奴十万骑兵悍然侵入西域,势如破竹、锐不可挡,亦只有华英敢带兵迎敌,朝廷乃拜他为西征大元帅,节制四十万大军拒敌。华英亦确实不负众望,将匈奴彪悍无比的十万骑兵挡在天山脚下,不能再前进半步。
所以朝廷危难之际十分倚重华丞相,这也是为何每次华丞相犯颜直谏,东璋帝虽然头疼,也不敢对他怎样。
今日,东璋帝一早穿好龙袍,将麝香涂抹一身后,乃登殿临朝,一班文武大臣入殿,朝拜完毕,分两班站立,严蒿马上出班启奏:“皇上,臣——有事启奏!”
东璋帝升殿,严蒿马上出班启奏:“皇上,臣——有事启奏!”
“爱卿所奏何事?”
“臣要参华丞相一本!”
“哦?”
东璋帝虽“哦”的一声,其实并不惊讶,因为平日严蒿和华丞相不是你参我,就是我参你,参来参去,早不以为怪了。
严蒿道:“昨晚京城灯会,普天同庆,但有人竟敢倚强行凶,将老臣义子双耳削去,简直目无王法!”
“竟有此事?究竟是何人所为?”
严蒿道:“皇上,此人叫楚枫,是华丞相宾客,望皇上为老臣作主!”说着跪倒在地。
东璋帝转头望向华丞相,华丞相出班奏道:“皇上,臣亦要参严太师一本!”
“哦?”
“皇上,昨晚灯会,严太师义子严太岁仗势凌人,yu强抢两名良家女子回府辱,老臣府中宾客路见不平,出手相救。皇上,灯会乃是彰显圣上仁德天下,但严太岁竟然当众作出如此禽兽行为,简直罪犯欺君,死有余辜,如今仅被削去双耳,实在不足抵罪!而且有人纵子作恶,亦是罪同欺君,望皇上定夺!”
严蒿一听,登时站起,吹须突眼道:“华丞相,你这话什么意思?”
华丞相亦盯住严蒿,道:“严太师,老夫也是就事论事!”
下首两班大臣一听,知道又一翻唇枪舌战,个个不敢吱声。
果然,严蒿、华丞相你一言、我一语争辩起来,一时针锋相对,唇枪舌战!
东璋帝坐在龙椅上,不闻不问,等两人争得差不多了,乃开口对下面群臣道:“各位卿家有何看法?”
严蒿下首马上站出一人,道:“皇上,既然丞相说严太岁强抢民女,不如让丞相举出人证?”
华丞相道:“那对玩杂耍的姐妹就是人证!”
严蒿冷哼一声,道:“老臣昨晚亦想寻那两人问个明白,却发觉她们已经连夜逃去无踪,恐怕是做贼心虚!”
华丞相亦冷哼一声,道:“老夫亦想寻那姐妹以作人证,却不知所踪,恐怕是已遭杀人灭口了!”
“华丞相,你这话什么意思?”
“老夫这话什么意思,太师心知肚明!”
东璋帝见他们又要争吵一顿,马上道:“既然那两姐妹已经逃出京城,不如贴出告示,缉拿她们,问个明白,再行了结此事如何?”
严蒿道:“那老臣义子双耳岂非被白白削去?求皇上主持公道!”
“太师,朕赐严太岁金玉耳朵一双,以补其缺,再赏黄金百两,这事就这样定夺!”
严蒿无奈道:“多谢皇上!”
再说那个严太岁回到太师府后,一行眼泪一行鼻涕向严蒿哭诉,说自己去看一对姐妹表演杂耍,却无缘无故被削了双耳。
严蒿大为震怒,他当然心知肚明严太岁所作所为,但有人竟敢削去自己干儿子双耳,分明是挑衅自己,这还了得?
他正要派出太师府卫士去捉人,马上有门客告诉他,出手之人竟是丞相府宾客!
严蒿更加怒火了,吹须突眼道:“岂有此理!华丞相竟敢欺负到本太师头上,胆!我明日就参他一本,看他如何!”
跟着又派人去捉拿丁玲、丁珑姐妹,谁知丁玲、丁珑已经连夜出了城,不知所踪!原来,因为灯会之故,城门彻夜不关!
第二日,天还未亮,严蒿就穿好朝服,写好参本,上殿要参华丞相一本!谁知华丞相比他还早,已经在朝门外等着了。
两人对望一眼,各自冷哼一声,一言不发!
今日是十九公主出嫁和亲之日,天子亦提早上朝面见百官。
当今天子乃东土第三十八代君主,登位时不过十六岁,号东璋帝,亦名“璋武”,就是那块禁宫金牌刻着的帝号。
东璋帝在位已十八年,东土基业基本上就是由他彻底败坏!他原非长子,但他父皇光帝见他自小聪明过人,能文能武,十分喜欢,于是废长立幼,立他为太子,当时一班文武大臣均反对,认为东璋帝虽聪明过人,却阴险残忍,不合当天子,但光帝还是将皇位传给了他。果然,他登位没多久,就以各种理由或杀或废了当初反对立他为太子的大臣,随后严蒿就任命为太师,与丞相分庭抗礼!
东土历经五百年繁荣,早日渐衰落,光帝早年励精图治,还能勉强支持,但晚年骄奢逸、喜功,再加上为怕有人反对废长立幼,连杀数位重臣,致使东土根基动摇。而东璋帝继位后,不但继承其父骄奢逸之能事,且更加穷奢极侈,终日流连声色宴乐,又喜欢大兴土木,兴建别院高台,还每年巡游一次,每次巡游都让沿途百姓苦不堪言!
东璋帝的聪明才智全部用在了玩乐和对付忠臣上,有敢反对他的,都让他假严蒿之手除得一干二净,所以在朝廷,没人敢劝谏他,严蒿一党当然只会奉承阿谀,唯一敢犯颜直谏的就只有华丞相。东璋帝虽然无道,但并不昏庸,而且十分精明,他虽然宠信严蒿一党,但亦知道什么时侯该听丞相之话。
华丞相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东土每有危难,亦只有华丞相一人奋力周旋,最主要是他执掌兵部,他儿子华英骁勇善战,手握重兵,各地此起彼伏的全赖华英带兵奔走平息,东璋帝才能安坐龙椅之上。今次匈奴十万骑兵悍然侵入西域,势如破竹、锐不可挡,亦只有华英敢带兵迎敌,朝廷乃拜他为西征大元帅,节制四十万大军拒敌。华英亦确实不负众望,将匈奴彪悍无比的十万骑兵挡在天山脚下,不能再前进半步。
所以朝廷危难之际十分倚重华丞相,这也是为何每次华丞相犯颜直谏,东璋帝虽然头疼,也不敢对他怎样。
今日,东璋帝一早穿好龙袍,将麝香涂抹一身后,乃登殿临朝,一班文武大臣入殿,朝拜完毕,分两班站立,严蒿马上出班启奏:“皇上,臣——有事启奏!”
东璋帝升殿,严蒿马上出班启奏:“皇上,臣——有事启奏!”
“爱卿所奏何事?”
“臣要参华丞相一本!”
“哦?”
东璋帝虽“哦”的一声,其实并不惊讶,因为平日严蒿和华丞相不是你参我,就是我参你,参来参去,早不以为怪了。
严蒿道:“昨晚京城灯会,普天同庆,但有人竟敢倚强行凶,将老臣义子双耳削去,简直目无王法!”
“竟有此事?究竟是何人所为?”
严蒿道:“皇上,此人叫楚枫,是华丞相宾客,望皇上为老臣作主!”说着跪倒在地。
东璋帝转头望向华丞相,华丞相出班奏道:“皇上,臣亦要参严太师一本!”
“哦?”
“皇上,昨晚灯会,严太师义子严太岁仗势凌人,yu强抢两名良家女子回府辱,老臣府中宾客路见不平,出手相救。皇上,灯会乃是彰显圣上仁德天下,但严太岁竟然当众作出如此禽兽行为,简直罪犯欺君,死有余辜,如今仅被削去双耳,实在不足抵罪!而且有人纵子作恶,亦是罪同欺君,望皇上定夺!”
严蒿一听,登时站起,吹须突眼道:“华丞相,你这话什么意思?”
华丞相亦盯住严蒿,道:“严太师,老夫也是就事论事!”
下首两班大臣一听,知道又一翻唇枪舌战,个个不敢吱声。
果然,严蒿、华丞相你一言、我一语争辩起来,一时针锋相对,唇枪舌战!
东璋帝坐在龙椅上,不闻不问,等两人争得差不多了,乃开口对下面群臣道:“各位卿家有何看法?”
严蒿下首马上站出一人,道:“皇上,既然丞相说严太岁强抢民女,不如让丞相举出人证?”
华丞相道:“那对玩杂耍的姐妹就是人证!”
严蒿冷哼一声,道:“老臣昨晚亦想寻那两人问个明白,却发觉她们已经连夜逃去无踪,恐怕是做贼心虚!”
华丞相亦冷哼一声,道:“老夫亦想寻那姐妹以作人证,却不知所踪,恐怕是已遭杀人灭口了!”
“华丞相,你这话什么意思?”
“老夫这话什么意思,太师心知肚明!”
东璋帝见他们又要争吵一顿,马上道:“既然那两姐妹已经逃出京城,不如贴出告示,缉拿她们,问个明白,再行了结此事如何?”
严蒿道:“那老臣义子双耳岂非被白白削去?求皇上主持公道!”
“太师,朕赐严太岁金玉耳朵一双,以补其缺,再赏黄金百两,这事就这样定夺!”
严蒿无奈道:“多谢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