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番外2:皇后驾到
燕和帝夏尘阳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大臣们通过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献上的美人,贬了一些人的官,摘了一些人的乌纱帽,次数多了,就是再胆大的也不敢在明面上提这种事了。
随着几年后皇后娘娘再无所出,太子殿下年纪虽小,一年内却有多半日子在南国或者燕国像模象样地做着监国太子,而皇后娘娘的踪迹却很神秘,甚少在燕国公开露面,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一些质疑之声:帝后二人的感情究竟如何?皇上对皇后是否真如传闻中一般一往情深心里再容不下别的女子?
这些质疑之声落在有心人眼里,那就成了难得的机会。虽然仍要冒着被贬官的危险,但冲着皇上子嗣薄这一条,冒险显然也是值得的,往大了说,那是为了皇上的功业传承着想不是?万一哪家的女子幸运地入了皇上的眼,哪怕只有一夜半夜的恩宠,一旦诞下皇子,再冠上“夏”姓,地位卓然,较之那个有着不着调姓氏的太子殿子就显得更名正言顺了。何况皇上正值壮年,过个二三十年,皇位是否会落在这个太子殿下手里就很难说了,皇上自己不也有个当过太子的大皇兄还有两个争皇位争得头破血流的二皇兄和三皇兄,如今三人不也在各地的封地里被乖乖地圈养着?
于是,一些人忍不住又开始蠢蠢欲动了,明面上的行动不敢有,暗地里却是小动作频频。偏巧夏尘阳又是个性子活泛坐不住的主,每年里一半的日子都在各地微服私访、四处巡视,即便留在燕京城内,不定什么时候就心血来潮,带着几个亲卫侍从就很随兴地溜达到某个大臣的官邸了。
对于夏尘阳的这个喜好,大臣们又是发愁又是欢喜。
发愁的是皇上经常这样神出鬼没地出现,他们想做些私下里不能为外人道的事就很不方便了,没准哪天不小心出了纰漏,就被不知何时会突然来府上坐坐的皇上瞅出了端倪,抓个正着。
欢喜的是那些明道上走不通想走暗道推销自家女儿侄女孙女的,一瞧这不就是机会嘛,于是某个秉承自家娘子“走动式管理多深入基层不做瞎眼皇帝理论”的皇上经常在大臣府里遭遇花样百出的 “艳遇”。参观大臣新修的花园时,院墙那边蓦然传出动人娇笑,秋千上的纤巧倩影更是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在书房议事时,窗外会忽然飘来一曲宛如天簌或大气如宏或温婉如诗的悠扬琴音;在正厅扯着闲话联络君臣感情时,会猛得闯进一位远远就舔腻腻地喊着爹的活泼少女,见到有贵客在急忙酡红着脸跪地连连告罪冲撞了圣驾,一双看起来很无辜的大眼睛却是有意无意地暗送秋波;就连起驾回宫临出门时,也常遇到某个去庙里烧香归来的“小女”,但见白纱遮面,秋目如水,身姿娉婷……
众女子的出场方式很朦胧,众女子的爹爹叔叔爷爷的意图也暗示得很朦胧。没人说要把家里的女子送给皇上啊,一切不过是场美丽的偶遇,当然,倘若皇上先动了心思,那就不是臣子的错了。大臣们没说要送,夏尘阳自然不能按惯例喝斥拒绝,于是夏尘阳的态度落在众人眼里也显得很朦胧,面对一次次“艳遇”,那叫一个若无啊其事、云淡啊风清、惜字啊如金。
有心的大臣们郁闷了,皇上咋就这般明暗不通、油烟不进呢!直到有一天,夏尘阳在某个大臣府里,对一位正表演茶艺明显故意安排给他看的女子多瞧了一眼,难得地吐了三个字:“三分象。”
原本是平淡地不带任何口气的三个字,落在有心人的耳里,免不了被渲染被揣测被推断。最终,有人醍醐灌顶般地恍然大悟,并得出一个结论:怪不得皇上看不上那些堪称绝色的女子,原来皇上只喜欢皇后这等模样的,这不,一个有三分象的就吸引皇上开了金口了,若是有五六七分象甚至**十分象呢?如此一想,真当是胸中豁然开朗,眼前一片光明坦途啊!
要说绝色美人难寻,象皇后这般中上之姿的女子在燕国倒是有很多,但要从中找出与皇后模样相像的,却也并非易事。于是,在皇上没有严词拒绝而某些人心知肚明心怀鬼胎的暗自操纵下,关于寻找“替人娘娘”的传闻就这样悄悄散播开来,比如哪天皇上在某某府上又开口说了三个字“五分象”,接着又在某某府上说了“六分象”,几个月后是“七分象”、“八分象”,一年后“九分象”也出现了,或许是没人能达到皇上眼里“十分象”的要求,虽然貌视皇后娘娘的女子如雨后春笋般地在燕京出现,倒也没听说其中有哪位成功上位被挑剔的皇上带回宫里的。
这样的结局实在令人有些失望,但皇上至今没有借此开罪任何一个人,又不免让人信心倍增。据说那位拨得头筹的“九分象”出场时,皇上心情甚好,笑得很灿烂很真诚,甚至隐隐中露出几分对下一位“十分象”的期待。
终于在几个月后,夏尘阳驾临燕国商贾首富“梁家”的府邸时,“十分象”姗姗来迟。
说起这个梁家,几十年前就是有名的商贾之家,夏尘阳即位后尤其重商重农,频频召见赏赐各大商贾,大大提升了商贾的地位,梁家几年内更是异军突起,发展迅速,赢得了夏尘阳的重视。于是大当家梁老太爷六十大寿那一天,夏尘阳带着几个亲卫侍从微服私访,到梁府贺寿来了。
夏尘阳做事一向有自己固执的喜好,遇事大有“朕是皇帝朕就是真理”的迫人气势,以至于朝中无人敢当面质疑他那些跳脱却不合祖宗规矩的行为。平日除了朝中的王公大臣,京中的商贾大家、文人高士的府邸也是夏尘阳会去溜达溜达的地方,遇到各家的红白喜事,他时不时也会来个屈尊亲临,以示恩宠。于是那天皇上驾临梁府驾寿的事就没引起多少人的惊讶,宴中唯一让举座皆惊的是,那个被暗地里议论期待了许久的“十分象”终于出现了。
据几年前见过皇后娘娘或者曾见过皇后娘娘画像的人说,那长得真是一模一样啊一模一样,重要的是,那位正值十五六岁花骨朵般的娇嫩年纪,较之皇后娘娘似乎更具优势。于是,在席间鸦雀无声、人人屏气凝神的期待中,俊朗不凡的年轻皇上微微一笑,不负众望地开了金口,却是一反常态地说了五个字——太小了,不象!
全场哗然。
窃窃私语过后,众人私下里结论一致:皇上的性子也太太太太……龟毛了!
此后几月,“替身娘娘”的事件几乎销声匿迹了,想来很多人都被龟毛的皇上打击了,不得不黯然放弃。谁知道在年纪也要象之外,皇上还会不会有其它挑剔的要求?更主要的是,皇后娘娘向来深居简出,行迹神秘,近几年来见过皇后娘娘真容的人少之又少。倒是有张年轻时的画像,也就十七八岁的模样,据说在南国以及南燕边境的老百姓中流传很广,被当成救苦救难的菩萨像来供奉。有心人暗暗掐算了一下皇后娘娘的芳龄,那是个已经年过三十的中年妇人了,说句不中听的,她还不定老成什么样了呢!
有人知难而退,当然也有人迎难而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且愈战愈勇。
这天正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范大人的五十寿诞,夏尘阳一早就让人透了消息,声称将要亲临贺寿并参加晚上的寿宴,御史府获此殊荣,阖府上下欢欣雀跃,人人觉得面上有光,府里内外一番筹划准备更是额外仔细,不敢有丝毫差错。
皇上都亲临了,范大人在朝内的大小同僚也不敢怠慢,早早地登门道贺。傍晚时分,御史府内张灯结彩、灯光通明,门前鞭炮声阵阵,马车更是络绎不绝,载着宾客从四方而来。然后重量级的贵宾皇上夏尘阳掐着准点也进了府,一番参拜寒暄道贺过后,寿宴就开始了。一时间,席上觥筹交错,人影叠炫,好一番君臣同欢的热闹景象。
开席后,御史府的正门开始安静下来。大门前的空地上,停泊着一辆辆彰显各家主人身份的华贵马车。门上两只硕大的红灯笼高高地悬挂着,灯光映衬着灯笼面上的寿字,透着一股子喜庆。高高地院墙内,不时隐隐约约地传出欢声笑语、锣鼓笙箫。一切都显示着府内的寿宴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这时的街面上,清脆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几骑骏马护着一辆并不显眼的青幔马车不急不缓地从远处驶来,停在了正门前。不等几位护卫下马,门帘被一只从车内探出的纤白小手轻巧地撩开,钻出一位身着太监服的年轻人,看上去也就二十岁上下的模样,细皮嫩肉的,长相颇为清秀。只见小太监利落地跳下马车,神色轻松地负手而立,一双晶亮地杏眼望着门上“御史府”的匾额愣了会儿神,然后轻轻地摇了摇头,似有几分扼腕叹息的感触。
小太监抬手轻轻一挥,跟在身后的护卫们迅速散了开去,一晃就不见了人影。门口迎宾的仆人见宫里来了人,且架势不凡,急忙迎了上去,又见他从袖中掏出了一块皇上亲卫的令牌,更是不敢怠慢,恭身将他领进府去。
“奉皇上之命,宴后护卫皇上安全回宫的。不必惊动其他人。”小太监表明身份,让领路的仆人退下,找了个不显眼的位置站着,饶有兴味地准备好好瞧瞧席上的趣事。
站在小太监前侧的一个皇家侍从察觉到身后的动静,警觉地回头一看,顿时又惊又喜,急急地瞅了瞅坐在宴席正首位的燕和帝,脸上又有了几分欲言又止即着急又担忧的神情。
小太监不是旁人,正是刚从南国归来的南贤帝柳烟树,褪去一身龙袍,立足在燕京的地面上,她就又成了皇后娘娘。此时她的脸上,明显一副“我不认识你我是看热闹的路人甲”的表情。
“主子来突袭查岗了,皇上您可千万慎言慎行,别让主子抓着您的小辫子啊!”可怜的凌龙心里暗暗呐喊着,面上却是不显,并不敢向燕和帝打手势抛眼色以通报消息,而是很自觉地移了移身子,尽量将柳烟树藏在身后又不会挡住她想看热闹的视线。
柳烟树显然来得不巧,前一个剑舞表演刚刚结束,宴席中央的红毯上,一位身着紫裙蒙着面纱的姑娘已提剑收势,微喘着福身向宾客们行礼,然后面对着上座亭亭玉立,红唇轻启,先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又说出了效仿古人彩衣娱亲的美好愿望。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赞这位身世坎坷被范大人收为义女的远房侄女是如何如何孝顺,范大人对族人又是如何如何良善大义。
柳烟树却是在女子开口的那一瞬间就愣住了,甚至没有听清对方究竟说了什么以至于引得席间一片情深义重的祥和气氛。
坐在上座的夏尘阳象是对此女子兴致很高,顶着一张很灿烂很真诚的笑脸,清清朗朗地开了口:“范爱卿养了个孝顺的好女儿啊。方才听范小姐的声音,朕着实吓了一跳,还以为在此遇到久未谋面的旧友了呢。”失落感概的语气,似真似假地透着几分思念感怀的味道。
“半个月未见,啥时候下堂沦为旧友了?”柳烟树不满地嘀咕,亏她一阵急赶慢赶,楞是比计划提前了两日回到燕京。本想给他个惊喜,没想到宫中无人,她只好追到这里了,没想到倒是有场精彩的好戏可看。
听了夏尘阳的话,席上的宾客们炸锅了,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聪明机灵点的,早就猜测到皇上说的旧友指谁,更是将眼前的女子与纷扰了一年多终是无果的“替身娘娘”联系起来了。禁不住对范大人又是羡慕又是嫉妒,究意是从哪里找来这位连声音都酷似皇后娘娘的女子的?瞧范大人老神在在很自信的样子,想来相貌定然也是十分象的。
“替身娘娘”的由来,本就是众人心里心照不宣的事,之前的“五六七**分象”基本上就出自席上某几位大人的府上。眼瞅着戏已开锣都唱到这份上了,何必再遮遮掩掩,再瞧皇上今日兴致也高并无半点苛责的意思,于是席间有人提议:“范小姐何不露真容一见。”此语一出,附和声四起。
夏尘阳笑而不语,举杯酌了口酒,换了个姿势靠坐着,显得很是兴味盎然。席下角落里的柳烟树见之,又是不满地轻嗤了一声,夏尘阳突然象是有感应似地朝她这边望了一眼,她一惊,急忙缩了缩身子,将整个人都隐在凌龙身后。
主子和宫主两人玩的游戏,身为下属的凌龙根据多年的经验,晓得应该明哲保身,千万别去多管闲事插一脚,察觉夏尘阳的视线扫过来,他中规中矩地杵在那里,脸上不带任何多余的表情。
场中成为焦点的范小姐应了众人的要求,略带羞涩地扯下脸上的面纱,甚至象是为了方便众人看清自己,缓缓地在原地转了一个圈,然后面朝着正首位的方向静立着。
全场有片刻的寂静,象是所有人在同一时刻被掐住了喉咙发不出声音来。
象,太象了!现在的皇后娘娘就是这般模样吧?几年前见过柳烟树或者曾见过柳烟树画像的人,很自然地依着想象将印象中的那张脸再添上些岁月的痕迹,一个年过三十的皇后娘娘就俏生生地立在眼前了,感觉就应该跟这位范小姐一模一样。
夏尘阳神情淡淡地望着那张脸,桃花眼微眯了一下,眸中闪过一抹诡异难辩的光,然后很不合时宜地咳了。
“可怜,好好的年轻姑娘变成了中年妇人。凌龙啊,让你家娘子收收手吧,再玩下去宫主大人也会恼的。”柳烟树小声地叹着气,语重心长地道。
“停止服药,一年后即可恢复原貌。”凌龙听到背后的声音,很镇定地只动了动嘴皮子,悄声地解释,然后抛出重要信息:“这回生意收了白银五万两。”
“是嘛?五万两啊!嘿嘿……够建两家书院了!”某个当了皇帝后就变成财迷的人干笑了几声,很识实务地说,“左都御史一年才多少奉禄,居然一出手就是五万两,可疑啊,赶紧派人仔细查查。呃……那个,告诉你家凌玉,下次再遇到这种肯花钱的主,千万别手软,往死里宰!”
“是,主子。”凌龙听到背后那位语气闲凉却一本正经地说着狠话,嘴角一勾,忍不住笑了。头一扬,正对上那位据说会恼的宫主大人射过来的凌厉眼神,脸上的笑容尴尬地僵在那里。
连凌龙这小子都敢看朕的笑话!得出这个结论,夏尘阳纠结了,再看看席上那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似乎每个人都在等着他的答案呢。心里虽然郁闷,却是面色不变坦然自若地又一次望向场中的女子。
世间怎么会有如此愚笨之人,一副皮囊长得再像,也终不可能成为那个人啊!我要的只是本尊,这些替身又怎能入了我的眼?瞧这一个个不安生的,都把我夏尘阳当成什么人了!夏尘阳心里越想越恼,于是金口再开,话虽一如既往地简练,语气就不那么和善了。
“太老了吧,不象!”多了个“吧”,就生生多出几分明显的厌恶和嫌弃。何况夏尘阳说完话,就面色不爽地灌了几口酒,那样子,就差没在脸上写上“朕很不高兴”几个字了。
在座的都是善于察言观色的主,特别是坐在夏尘阳旁边的寿星范大人,听到皇上的金口一开,他心里 “咯噔”一下,知道坏事了。身为久居官场的老人,范大人很有见风使舵的眼力,眼看着原是重头戏的棋子落马了,也不在原处纠结,手一挥,让花了五万两银子打造的棋子退了下去。
夏尘阳脸上的不豫之色被很快敛起,眼一闪,眉一挑,仍是那个笑得很灿烂很真诚的皇上。众人见皇上高兴了,提着的心也就放下了。鼓乐声再起,新的助兴节目又开始了,将方才尴尬的一幕就这样轻轻地揭了过去。宴席已过大半,其后的内容就没什么悬念,加上皇上虽然不恼了,但兴致明显不高,于是又过了半盏茶功夫,宴席就草草结束了,期间谁也没敢再提一句那位有着半老徐娘之貌的“十分象”。
就在众人离席起身,一起恭送皇上起驾回宫时,夏尘阳突然眼睛一亮,动作迅速地从人群中拽出一个小太监来。然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明明前一刻还很清醒的皇上突然喝醉酒了,一手紧紧地搭在小太监的肩上,就这样将身材弱小的小太监当成了人形拐杖,撑着小太监晃晃悠悠地出了御史府,又搂着小太监上了龙辇,然后扬长而去。
“那位小公公好象长得很象皇后娘娘!”送驾的人群里不知何人小声地嘀咕了一句。
于是,事情真相了,一些人顿悟了,而更多人浮想翩翩了!甚至有人根据皇上大婚后再无子嗣、皇后娘娘很少在燕国公开露面、皇上不喜女色后宫长年空虚等种种迹象得出了惊人的结论——皇上真正喜欢的不是皇后娘娘而是个小太监!直白的意思就是皇上不喜欢女人而喜欢不男不女的阉人。
就这样,“替身娘娘”的故事最终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据说流言传到朝中一些循规蹈矩的忠臣老将们耳里,他们因此捶胸顿足,痛苦流涕,为燕国的千秋大业担足了心。
当然,流言只是流言,私下来传传而已,没有人敢去当面质问皇上真正地感情或是性向问题,那位以纠劾百官为职责的左都御史范大人更没了机会,寿宴后不久,他就被查出收受贿赂而且数目惊人被罢了官充了军。而在其后的一年内,燕和帝又对朝中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整顿。等王公大臣们好不容易清闲下来,几位忠臣老将又旧事重提,终是舍不得精明强干的皇上啊,唯有想想对策最好能将皇上好不男不女之人不喜女子的不良癖好改正过来。没等他们将对策想出来,燕和帝突然就在某一日,一脸喜色兴冲冲地宣布退位了。
接着同一日南贤帝在澍州宣布退位,接着太子殿下登基,接着两国合一改国号为澍,接着王公大臣们分批迁居中京继续为朝廷效力……朝堂内外好大一通忙乱,大事在前,没人再想起太上皇那点不足为外人道的不良癖好。
十个月后,年轻的新帝在某天早朝时,兴奋地宣布了一个好消息,迁居玉凉山的两位太上皇喜得三胞胎,为他添了三位嫡嫡亲的弟弟妹妹,澍国自此多了两位小王爷和一位小公主。
于是,事情再次真相了,有些人又一次顿悟了!
此后很多年,两位太上皇偶尔会出现在这里,偶尔又会出现在那里,几乎形影不离,身旁有时会跟着三只小跟屁虫,有时也会变成一大三小的四只……
至于那个“替身娘娘”的故事和燕和帝的不良癖好,之后很少被人提起,渐渐地也就在人们的记忆里被淡忘了。难得遇到个记忆力好的偶然说起,闻者也会嫌恶地唾弃之——
明显骗人的话也信?你真傻啊!
随着几年后皇后娘娘再无所出,太子殿下年纪虽小,一年内却有多半日子在南国或者燕国像模象样地做着监国太子,而皇后娘娘的踪迹却很神秘,甚少在燕国公开露面,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一些质疑之声:帝后二人的感情究竟如何?皇上对皇后是否真如传闻中一般一往情深心里再容不下别的女子?
这些质疑之声落在有心人眼里,那就成了难得的机会。虽然仍要冒着被贬官的危险,但冲着皇上子嗣薄这一条,冒险显然也是值得的,往大了说,那是为了皇上的功业传承着想不是?万一哪家的女子幸运地入了皇上的眼,哪怕只有一夜半夜的恩宠,一旦诞下皇子,再冠上“夏”姓,地位卓然,较之那个有着不着调姓氏的太子殿子就显得更名正言顺了。何况皇上正值壮年,过个二三十年,皇位是否会落在这个太子殿下手里就很难说了,皇上自己不也有个当过太子的大皇兄还有两个争皇位争得头破血流的二皇兄和三皇兄,如今三人不也在各地的封地里被乖乖地圈养着?
于是,一些人忍不住又开始蠢蠢欲动了,明面上的行动不敢有,暗地里却是小动作频频。偏巧夏尘阳又是个性子活泛坐不住的主,每年里一半的日子都在各地微服私访、四处巡视,即便留在燕京城内,不定什么时候就心血来潮,带着几个亲卫侍从就很随兴地溜达到某个大臣的官邸了。
对于夏尘阳的这个喜好,大臣们又是发愁又是欢喜。
发愁的是皇上经常这样神出鬼没地出现,他们想做些私下里不能为外人道的事就很不方便了,没准哪天不小心出了纰漏,就被不知何时会突然来府上坐坐的皇上瞅出了端倪,抓个正着。
欢喜的是那些明道上走不通想走暗道推销自家女儿侄女孙女的,一瞧这不就是机会嘛,于是某个秉承自家娘子“走动式管理多深入基层不做瞎眼皇帝理论”的皇上经常在大臣府里遭遇花样百出的 “艳遇”。参观大臣新修的花园时,院墙那边蓦然传出动人娇笑,秋千上的纤巧倩影更是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在书房议事时,窗外会忽然飘来一曲宛如天簌或大气如宏或温婉如诗的悠扬琴音;在正厅扯着闲话联络君臣感情时,会猛得闯进一位远远就舔腻腻地喊着爹的活泼少女,见到有贵客在急忙酡红着脸跪地连连告罪冲撞了圣驾,一双看起来很无辜的大眼睛却是有意无意地暗送秋波;就连起驾回宫临出门时,也常遇到某个去庙里烧香归来的“小女”,但见白纱遮面,秋目如水,身姿娉婷……
众女子的出场方式很朦胧,众女子的爹爹叔叔爷爷的意图也暗示得很朦胧。没人说要把家里的女子送给皇上啊,一切不过是场美丽的偶遇,当然,倘若皇上先动了心思,那就不是臣子的错了。大臣们没说要送,夏尘阳自然不能按惯例喝斥拒绝,于是夏尘阳的态度落在众人眼里也显得很朦胧,面对一次次“艳遇”,那叫一个若无啊其事、云淡啊风清、惜字啊如金。
有心的大臣们郁闷了,皇上咋就这般明暗不通、油烟不进呢!直到有一天,夏尘阳在某个大臣府里,对一位正表演茶艺明显故意安排给他看的女子多瞧了一眼,难得地吐了三个字:“三分象。”
原本是平淡地不带任何口气的三个字,落在有心人的耳里,免不了被渲染被揣测被推断。最终,有人醍醐灌顶般地恍然大悟,并得出一个结论:怪不得皇上看不上那些堪称绝色的女子,原来皇上只喜欢皇后这等模样的,这不,一个有三分象的就吸引皇上开了金口了,若是有五六七分象甚至**十分象呢?如此一想,真当是胸中豁然开朗,眼前一片光明坦途啊!
要说绝色美人难寻,象皇后这般中上之姿的女子在燕国倒是有很多,但要从中找出与皇后模样相像的,却也并非易事。于是,在皇上没有严词拒绝而某些人心知肚明心怀鬼胎的暗自操纵下,关于寻找“替人娘娘”的传闻就这样悄悄散播开来,比如哪天皇上在某某府上又开口说了三个字“五分象”,接着又在某某府上说了“六分象”,几个月后是“七分象”、“八分象”,一年后“九分象”也出现了,或许是没人能达到皇上眼里“十分象”的要求,虽然貌视皇后娘娘的女子如雨后春笋般地在燕京出现,倒也没听说其中有哪位成功上位被挑剔的皇上带回宫里的。
这样的结局实在令人有些失望,但皇上至今没有借此开罪任何一个人,又不免让人信心倍增。据说那位拨得头筹的“九分象”出场时,皇上心情甚好,笑得很灿烂很真诚,甚至隐隐中露出几分对下一位“十分象”的期待。
终于在几个月后,夏尘阳驾临燕国商贾首富“梁家”的府邸时,“十分象”姗姗来迟。
说起这个梁家,几十年前就是有名的商贾之家,夏尘阳即位后尤其重商重农,频频召见赏赐各大商贾,大大提升了商贾的地位,梁家几年内更是异军突起,发展迅速,赢得了夏尘阳的重视。于是大当家梁老太爷六十大寿那一天,夏尘阳带着几个亲卫侍从微服私访,到梁府贺寿来了。
夏尘阳做事一向有自己固执的喜好,遇事大有“朕是皇帝朕就是真理”的迫人气势,以至于朝中无人敢当面质疑他那些跳脱却不合祖宗规矩的行为。平日除了朝中的王公大臣,京中的商贾大家、文人高士的府邸也是夏尘阳会去溜达溜达的地方,遇到各家的红白喜事,他时不时也会来个屈尊亲临,以示恩宠。于是那天皇上驾临梁府驾寿的事就没引起多少人的惊讶,宴中唯一让举座皆惊的是,那个被暗地里议论期待了许久的“十分象”终于出现了。
据几年前见过皇后娘娘或者曾见过皇后娘娘画像的人说,那长得真是一模一样啊一模一样,重要的是,那位正值十五六岁花骨朵般的娇嫩年纪,较之皇后娘娘似乎更具优势。于是,在席间鸦雀无声、人人屏气凝神的期待中,俊朗不凡的年轻皇上微微一笑,不负众望地开了金口,却是一反常态地说了五个字——太小了,不象!
全场哗然。
窃窃私语过后,众人私下里结论一致:皇上的性子也太太太太……龟毛了!
此后几月,“替身娘娘”的事件几乎销声匿迹了,想来很多人都被龟毛的皇上打击了,不得不黯然放弃。谁知道在年纪也要象之外,皇上还会不会有其它挑剔的要求?更主要的是,皇后娘娘向来深居简出,行迹神秘,近几年来见过皇后娘娘真容的人少之又少。倒是有张年轻时的画像,也就十七八岁的模样,据说在南国以及南燕边境的老百姓中流传很广,被当成救苦救难的菩萨像来供奉。有心人暗暗掐算了一下皇后娘娘的芳龄,那是个已经年过三十的中年妇人了,说句不中听的,她还不定老成什么样了呢!
有人知难而退,当然也有人迎难而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且愈战愈勇。
这天正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范大人的五十寿诞,夏尘阳一早就让人透了消息,声称将要亲临贺寿并参加晚上的寿宴,御史府获此殊荣,阖府上下欢欣雀跃,人人觉得面上有光,府里内外一番筹划准备更是额外仔细,不敢有丝毫差错。
皇上都亲临了,范大人在朝内的大小同僚也不敢怠慢,早早地登门道贺。傍晚时分,御史府内张灯结彩、灯光通明,门前鞭炮声阵阵,马车更是络绎不绝,载着宾客从四方而来。然后重量级的贵宾皇上夏尘阳掐着准点也进了府,一番参拜寒暄道贺过后,寿宴就开始了。一时间,席上觥筹交错,人影叠炫,好一番君臣同欢的热闹景象。
开席后,御史府的正门开始安静下来。大门前的空地上,停泊着一辆辆彰显各家主人身份的华贵马车。门上两只硕大的红灯笼高高地悬挂着,灯光映衬着灯笼面上的寿字,透着一股子喜庆。高高地院墙内,不时隐隐约约地传出欢声笑语、锣鼓笙箫。一切都显示着府内的寿宴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这时的街面上,清脆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几骑骏马护着一辆并不显眼的青幔马车不急不缓地从远处驶来,停在了正门前。不等几位护卫下马,门帘被一只从车内探出的纤白小手轻巧地撩开,钻出一位身着太监服的年轻人,看上去也就二十岁上下的模样,细皮嫩肉的,长相颇为清秀。只见小太监利落地跳下马车,神色轻松地负手而立,一双晶亮地杏眼望着门上“御史府”的匾额愣了会儿神,然后轻轻地摇了摇头,似有几分扼腕叹息的感触。
小太监抬手轻轻一挥,跟在身后的护卫们迅速散了开去,一晃就不见了人影。门口迎宾的仆人见宫里来了人,且架势不凡,急忙迎了上去,又见他从袖中掏出了一块皇上亲卫的令牌,更是不敢怠慢,恭身将他领进府去。
“奉皇上之命,宴后护卫皇上安全回宫的。不必惊动其他人。”小太监表明身份,让领路的仆人退下,找了个不显眼的位置站着,饶有兴味地准备好好瞧瞧席上的趣事。
站在小太监前侧的一个皇家侍从察觉到身后的动静,警觉地回头一看,顿时又惊又喜,急急地瞅了瞅坐在宴席正首位的燕和帝,脸上又有了几分欲言又止即着急又担忧的神情。
小太监不是旁人,正是刚从南国归来的南贤帝柳烟树,褪去一身龙袍,立足在燕京的地面上,她就又成了皇后娘娘。此时她的脸上,明显一副“我不认识你我是看热闹的路人甲”的表情。
“主子来突袭查岗了,皇上您可千万慎言慎行,别让主子抓着您的小辫子啊!”可怜的凌龙心里暗暗呐喊着,面上却是不显,并不敢向燕和帝打手势抛眼色以通报消息,而是很自觉地移了移身子,尽量将柳烟树藏在身后又不会挡住她想看热闹的视线。
柳烟树显然来得不巧,前一个剑舞表演刚刚结束,宴席中央的红毯上,一位身着紫裙蒙着面纱的姑娘已提剑收势,微喘着福身向宾客们行礼,然后面对着上座亭亭玉立,红唇轻启,先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又说出了效仿古人彩衣娱亲的美好愿望。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赞这位身世坎坷被范大人收为义女的远房侄女是如何如何孝顺,范大人对族人又是如何如何良善大义。
柳烟树却是在女子开口的那一瞬间就愣住了,甚至没有听清对方究竟说了什么以至于引得席间一片情深义重的祥和气氛。
坐在上座的夏尘阳象是对此女子兴致很高,顶着一张很灿烂很真诚的笑脸,清清朗朗地开了口:“范爱卿养了个孝顺的好女儿啊。方才听范小姐的声音,朕着实吓了一跳,还以为在此遇到久未谋面的旧友了呢。”失落感概的语气,似真似假地透着几分思念感怀的味道。
“半个月未见,啥时候下堂沦为旧友了?”柳烟树不满地嘀咕,亏她一阵急赶慢赶,楞是比计划提前了两日回到燕京。本想给他个惊喜,没想到宫中无人,她只好追到这里了,没想到倒是有场精彩的好戏可看。
听了夏尘阳的话,席上的宾客们炸锅了,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聪明机灵点的,早就猜测到皇上说的旧友指谁,更是将眼前的女子与纷扰了一年多终是无果的“替身娘娘”联系起来了。禁不住对范大人又是羡慕又是嫉妒,究意是从哪里找来这位连声音都酷似皇后娘娘的女子的?瞧范大人老神在在很自信的样子,想来相貌定然也是十分象的。
“替身娘娘”的由来,本就是众人心里心照不宣的事,之前的“五六七**分象”基本上就出自席上某几位大人的府上。眼瞅着戏已开锣都唱到这份上了,何必再遮遮掩掩,再瞧皇上今日兴致也高并无半点苛责的意思,于是席间有人提议:“范小姐何不露真容一见。”此语一出,附和声四起。
夏尘阳笑而不语,举杯酌了口酒,换了个姿势靠坐着,显得很是兴味盎然。席下角落里的柳烟树见之,又是不满地轻嗤了一声,夏尘阳突然象是有感应似地朝她这边望了一眼,她一惊,急忙缩了缩身子,将整个人都隐在凌龙身后。
主子和宫主两人玩的游戏,身为下属的凌龙根据多年的经验,晓得应该明哲保身,千万别去多管闲事插一脚,察觉夏尘阳的视线扫过来,他中规中矩地杵在那里,脸上不带任何多余的表情。
场中成为焦点的范小姐应了众人的要求,略带羞涩地扯下脸上的面纱,甚至象是为了方便众人看清自己,缓缓地在原地转了一个圈,然后面朝着正首位的方向静立着。
全场有片刻的寂静,象是所有人在同一时刻被掐住了喉咙发不出声音来。
象,太象了!现在的皇后娘娘就是这般模样吧?几年前见过柳烟树或者曾见过柳烟树画像的人,很自然地依着想象将印象中的那张脸再添上些岁月的痕迹,一个年过三十的皇后娘娘就俏生生地立在眼前了,感觉就应该跟这位范小姐一模一样。
夏尘阳神情淡淡地望着那张脸,桃花眼微眯了一下,眸中闪过一抹诡异难辩的光,然后很不合时宜地咳了。
“可怜,好好的年轻姑娘变成了中年妇人。凌龙啊,让你家娘子收收手吧,再玩下去宫主大人也会恼的。”柳烟树小声地叹着气,语重心长地道。
“停止服药,一年后即可恢复原貌。”凌龙听到背后的声音,很镇定地只动了动嘴皮子,悄声地解释,然后抛出重要信息:“这回生意收了白银五万两。”
“是嘛?五万两啊!嘿嘿……够建两家书院了!”某个当了皇帝后就变成财迷的人干笑了几声,很识实务地说,“左都御史一年才多少奉禄,居然一出手就是五万两,可疑啊,赶紧派人仔细查查。呃……那个,告诉你家凌玉,下次再遇到这种肯花钱的主,千万别手软,往死里宰!”
“是,主子。”凌龙听到背后那位语气闲凉却一本正经地说着狠话,嘴角一勾,忍不住笑了。头一扬,正对上那位据说会恼的宫主大人射过来的凌厉眼神,脸上的笑容尴尬地僵在那里。
连凌龙这小子都敢看朕的笑话!得出这个结论,夏尘阳纠结了,再看看席上那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似乎每个人都在等着他的答案呢。心里虽然郁闷,却是面色不变坦然自若地又一次望向场中的女子。
世间怎么会有如此愚笨之人,一副皮囊长得再像,也终不可能成为那个人啊!我要的只是本尊,这些替身又怎能入了我的眼?瞧这一个个不安生的,都把我夏尘阳当成什么人了!夏尘阳心里越想越恼,于是金口再开,话虽一如既往地简练,语气就不那么和善了。
“太老了吧,不象!”多了个“吧”,就生生多出几分明显的厌恶和嫌弃。何况夏尘阳说完话,就面色不爽地灌了几口酒,那样子,就差没在脸上写上“朕很不高兴”几个字了。
在座的都是善于察言观色的主,特别是坐在夏尘阳旁边的寿星范大人,听到皇上的金口一开,他心里 “咯噔”一下,知道坏事了。身为久居官场的老人,范大人很有见风使舵的眼力,眼看着原是重头戏的棋子落马了,也不在原处纠结,手一挥,让花了五万两银子打造的棋子退了下去。
夏尘阳脸上的不豫之色被很快敛起,眼一闪,眉一挑,仍是那个笑得很灿烂很真诚的皇上。众人见皇上高兴了,提着的心也就放下了。鼓乐声再起,新的助兴节目又开始了,将方才尴尬的一幕就这样轻轻地揭了过去。宴席已过大半,其后的内容就没什么悬念,加上皇上虽然不恼了,但兴致明显不高,于是又过了半盏茶功夫,宴席就草草结束了,期间谁也没敢再提一句那位有着半老徐娘之貌的“十分象”。
就在众人离席起身,一起恭送皇上起驾回宫时,夏尘阳突然眼睛一亮,动作迅速地从人群中拽出一个小太监来。然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明明前一刻还很清醒的皇上突然喝醉酒了,一手紧紧地搭在小太监的肩上,就这样将身材弱小的小太监当成了人形拐杖,撑着小太监晃晃悠悠地出了御史府,又搂着小太监上了龙辇,然后扬长而去。
“那位小公公好象长得很象皇后娘娘!”送驾的人群里不知何人小声地嘀咕了一句。
于是,事情真相了,一些人顿悟了,而更多人浮想翩翩了!甚至有人根据皇上大婚后再无子嗣、皇后娘娘很少在燕国公开露面、皇上不喜女色后宫长年空虚等种种迹象得出了惊人的结论——皇上真正喜欢的不是皇后娘娘而是个小太监!直白的意思就是皇上不喜欢女人而喜欢不男不女的阉人。
就这样,“替身娘娘”的故事最终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据说流言传到朝中一些循规蹈矩的忠臣老将们耳里,他们因此捶胸顿足,痛苦流涕,为燕国的千秋大业担足了心。
当然,流言只是流言,私下来传传而已,没有人敢去当面质问皇上真正地感情或是性向问题,那位以纠劾百官为职责的左都御史范大人更没了机会,寿宴后不久,他就被查出收受贿赂而且数目惊人被罢了官充了军。而在其后的一年内,燕和帝又对朝中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整顿。等王公大臣们好不容易清闲下来,几位忠臣老将又旧事重提,终是舍不得精明强干的皇上啊,唯有想想对策最好能将皇上好不男不女之人不喜女子的不良癖好改正过来。没等他们将对策想出来,燕和帝突然就在某一日,一脸喜色兴冲冲地宣布退位了。
接着同一日南贤帝在澍州宣布退位,接着太子殿下登基,接着两国合一改国号为澍,接着王公大臣们分批迁居中京继续为朝廷效力……朝堂内外好大一通忙乱,大事在前,没人再想起太上皇那点不足为外人道的不良癖好。
十个月后,年轻的新帝在某天早朝时,兴奋地宣布了一个好消息,迁居玉凉山的两位太上皇喜得三胞胎,为他添了三位嫡嫡亲的弟弟妹妹,澍国自此多了两位小王爷和一位小公主。
于是,事情再次真相了,有些人又一次顿悟了!
此后很多年,两位太上皇偶尔会出现在这里,偶尔又会出现在那里,几乎形影不离,身旁有时会跟着三只小跟屁虫,有时也会变成一大三小的四只……
至于那个“替身娘娘”的故事和燕和帝的不良癖好,之后很少被人提起,渐渐地也就在人们的记忆里被淡忘了。难得遇到个记忆力好的偶然说起,闻者也会嫌恶地唾弃之——
明显骗人的话也信?你真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