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宝珠的命运走向
辞了宝玉回来,宝珠又和三春姐妹说了一回子话,眼看着天色已晚,琥珀就来请宝珠安歇,三春便也散了。
果如宝珠所想,自己的卧房紧挨着惜春,近到什么地步呢,两个屋子紧挨着共用一面墙,关着门儿都能听到对方的谈话声。
宝珠看看屋子的环境,雪白的墙壁、糊着茜影纱的高窗、窗下一张枣红镶琉璃的高几,上面放着一个青铜熏香鼎。西面靠墙一张雕花彩漆的六足床,床侧吊着银钩,薄如蝉翼的纱帐垂在四周,透过帐子能看到床尾搁着的杏红绫子薄锦被。总的来说,比秦可卿的自然是差了许多,但宝珠还是比较满意的。
只是好心情没有维持多久,宝珠忽然听到隔壁:“姐妹三个,为什么独让她住到我这里,当时说的好听,情愿在铁槛寺一辈子不回来,若真如此,我倒佩服她。怎么又回来,这不是自打自脸?回来就回来,哪儿来哪儿去,为什么到这里,当我和她主子是一类人么?果然是欺侮我没了老子娘,没人给我做主。”
宝珠就愣住了,这是惜春的声音,她这明着是说自己了。琥珀几个丫头也听到了,银屏惴惴地看了宝珠一眼,绣春只作没听到,不紧不慢地为宝珠铺床放被子,就连琥珀也没吭声,只请宝珠:“姑娘,歇了吧。”宝珠点点头,琥珀轻轻地为她卸妆脱衣。
只是宝珠却没有睡意,琥珀服侍她躺下,打发银屏和绣春也去睡,自己去外间值夜,还没铺好被子呢,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琥珀将门打开,一个大眼睛、脸只有巴掌大的小女孩儿笑着进来:“琥珀姐姐,小姑娘睡了么?”
琥珀将里间屋里扬脸:“刚躺下,入画你有事?”
入画沉默了一下往里走,宝珠听到声音坐起身来,入画抢步上来往下蹲身:“小姑娘,方才四姑娘说的是气话,您不要往心里去,入画替姑娘向您赔罪。”
宝珠便使眼色让琥珀将她扶起来:“四姑娘说了什么,怎么我没听到?再说,她是长辈,想是我什么事做得不好,惹她生气了。”
入画便一怔,琥珀冲她笑着摇头:“我一直陪着姑娘,也没听到什么,入画你敢是太累了。来,跟我去外面吃盏热茶,”遂捉着她的胳膊一起往外走,入画低头想了想,又冲宝珠欠身:“总之,我替我们姑娘陪不是,她年岁儿小,只请姑娘担待吧。”这才低头走了出去。这里宝珠心里五味杂陈,主子是这样偏执的人,一个丫头倒比她知好歹,感叹一番,宝珠睡下不提。
第二日是忙乱的一天,宝珠吃完早饭就到贾母屋里,请安完毕又由鸳鸯陪着去各房见礼,好在就连性子左的邢夫人也没说什么,只是往宁府里去时宝珠踌躇了一番,不知贾珍尤氏见了自己是什么神情,贾蓉呢?
到了那里却安了心,贾珍、贾蓉据说是到玄真观去了,尤氏则和一个本家叫璜大奶奶的在扯家常呢,见了宝珠虽淡淡的,面上倒也过得去,只吩咐:“老太太既看你好,也是你的福气,跟着四姑娘,有事儿没事儿常劝着她,只是别跟她学,她的眼里连她哥哥也盛不下,你现时身份儿不同了,就要撑起主子的架势来,丫头们不好了,该打就打,万不要纵了她们。绣春、银屏从此后就跟了你,她们不好你只管来回我。”
说道了几句,就摆手:“刚回来,估摸着尚缓不过累劲儿来,去歇着吧。过几日,也该把针线什么的学起来。”
宝珠忙道了几声是,行过礼随着鸳鸯几个回来,此时宝珠已是十分疲累,转这一大遭,虽说只去了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尤氏这四处,竟用去了小半晌,就是坐车去的也坐累了。不一会儿回到贾母屋里,偏巧王夫人和凤姐儿也在呢,因已见过礼,无须重复,贾母招呼她坐到近前,用手将宝珠左侧的一缕头发抿到耳后,口里却没停,向着王夫人笑道:“这话何用给我说,咱们贾、史、王、薛四家,本都连络有亲,后天鼐儿媳妇儿生日,薛姑娘随她们姐妹几个去热闹一天是情理之中,说什么请贴上没有薛家的名字,没有就不能算是咱们家带去的,她不是你的亲外甥女儿?”
王夫人就站起来:“倒是我迂腐了,我妹妹子来找我,因明年就是宝丫头待选的日子,虽说不一定能有咱们家大姑娘的际遇,能选为公主、郡主的入学陪侍也是好的,在贵人身旁历练个一两年,也算不辜负了她的容貌才情。”
贾母就又笑:“很是应该的,史家原来还不如咱们家,只是他们好歹袭着两个侯位,祖上的爵并没怎么降等,倒也常和王府公主府的人来往,那些王妃郡主们也必是去的,让薛姑娘趁时机多接触接触只有好处。我也知道你,是为了没请薛家看着不好看,可是我听说了——”,
贾母说着话看向凤姐儿:“比如忠顺王府,因为旧日咱们和义忠王老千岁走得近,他们老兄弟两个生嫌隙,忠顺王府便也将咱们家划分成不相往来户,连着和义忠王关系近些的北静王府、南安王府也疏远了。可他的小儿子,怎么就和东安王妃一起来咱们家了,我听说近一年,其他家那小世子也都去拜访了,都是东安王妃领着,倒也没提忠顺王府四个字,只说是东安王妃的亲侄子,可谁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谁又敢怠慢他半点儿?
那么有心的孩子,是为了什么,如今京城里人家,唤他世子只是一种称呼,真正的世子却要圣上册封才行,可他其实不够格儿,他不是嫡子,忠顺王妃又不喜欢他,若硬扛着,这册封也是一项难事。也是他命好,如今在各处露脸儿,和别人处的也好,那真等圣上降恩的一天,忠顺王妃的话就未必顶用了。”
贾母说着话呷了一口茶:“那他一个小孩子还知道这么做的好处,我们做长辈的,事关薛姑娘的前程,我们不替她打算谁替她打算?不只她去,让宝珠也跟着去,她如今也是我们家正经姑娘了。”
宝珠本在一旁津津有味儿地听着,也上了心,不为别的,她又想起那一百两的银票了,连带着想起那个云公子跟他小厮说的那句话:连你也不听我的了么。当时就觉得怪怪的,如今明了,原来他是他嫡母忠顺王妃眼里的一根刺。只是他确实聪明,没有自怨自艾,反倒知道为自己打算,用这样的迂回之策,来得到自己想要的。
正听着呢,忽听贾母提到自己,倒愣了一下,一时之间没有答话,贾母便笑呵呵地拍了拍她的手:“你和薛姑娘不一样,你是咱们家明经正道的姑娘,当时你在蓉儿媳妇儿灵前那番作为,多少人都认得你了,保龄侯夫人还特意问了你。明日你就和迎春姐妹几个一起去她家给她拜寿。”
宝珠只怔了片刻,便低低应了一声‘是’,王夫人没怎么样,凤姐儿忽然抬目神情复杂地看了她一眼。这边儿贾母又道:“事儿既说好了,就这么定了吧,你们该忙就去忙,只留宝珠陪我说话就行。”
王夫人应了一声就要退出去,凤姐儿忽然笑道:“我给宝珠准备了些料子做衣裳,不如让她跟我先去选一下。”
贾母笑道:“你的眼光我是信的过的,只选好的送来就完了。”凤姐儿便也笑:“老祖宗总是更爱小一辈儿,有了宝珠,我们都成土疙瘩了。”
贾母便笑得了不得:“有你这么臊人的,宝珠刚来,如何和你比,怎么就不容我多疼她些,我就和她对眼。”
凤姐儿便和王夫人笑着一道走了,这里贾母笑吟吟看了宝珠几眼:“其实留你只是有几句话问你,让你跟着去史侯府,你怕不怕?”
宝珠便笑:“有什么怕不怕呢,再怕的事我都经过了,如今多活一天,是我多赚的了。”宝珠不知怎么,认定贾母绝对知道秦可卿死的内情,索性敞开了说。果见贾母先是皱了一下眉,慢慢的脸上重新绽出喜意,只说了一句话:“那就好,我没有白看错你,你也下去吧,不用在这里陪我了,只准备后天的事儿吧。以后也一样,凡是薛姑娘要去的地方,你一个地方不准落下。”
宝珠心里便觉得轰的一声,象有什么重重砸了一下,但她表面没有半点儿变样,点点头就要退出去。这时琥珀跟着一个人一起从里间屋里出来,宝珠看了一眼,那个人是香菱,敢是宝玉的话起了作用,原来香菱已被贾母要了过来,是以王夫人也用这个作阶梯求了贾母,倒是两相便宜的事。宝珠便向香菱笑了一笑,香菱虽有些难为情,也回了一笑。
这里宝珠跟琥珀走了后,鸳鸯使香菱去给宝玉送些新鲜点心,贾母便向鸳鸯道:“这个孩子还真合我的心意,只望她了解我的苦心,实在是我不得不这么做。大丫头进了宫,如今也混出来了。你二太太本就管着家事,凤丫头虽向着我,到底也姓王。若宝珠能有造化得个好结果,到时对咱们贾府只有好处。”
果如宝珠所想,自己的卧房紧挨着惜春,近到什么地步呢,两个屋子紧挨着共用一面墙,关着门儿都能听到对方的谈话声。
宝珠看看屋子的环境,雪白的墙壁、糊着茜影纱的高窗、窗下一张枣红镶琉璃的高几,上面放着一个青铜熏香鼎。西面靠墙一张雕花彩漆的六足床,床侧吊着银钩,薄如蝉翼的纱帐垂在四周,透过帐子能看到床尾搁着的杏红绫子薄锦被。总的来说,比秦可卿的自然是差了许多,但宝珠还是比较满意的。
只是好心情没有维持多久,宝珠忽然听到隔壁:“姐妹三个,为什么独让她住到我这里,当时说的好听,情愿在铁槛寺一辈子不回来,若真如此,我倒佩服她。怎么又回来,这不是自打自脸?回来就回来,哪儿来哪儿去,为什么到这里,当我和她主子是一类人么?果然是欺侮我没了老子娘,没人给我做主。”
宝珠就愣住了,这是惜春的声音,她这明着是说自己了。琥珀几个丫头也听到了,银屏惴惴地看了宝珠一眼,绣春只作没听到,不紧不慢地为宝珠铺床放被子,就连琥珀也没吭声,只请宝珠:“姑娘,歇了吧。”宝珠点点头,琥珀轻轻地为她卸妆脱衣。
只是宝珠却没有睡意,琥珀服侍她躺下,打发银屏和绣春也去睡,自己去外间值夜,还没铺好被子呢,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琥珀将门打开,一个大眼睛、脸只有巴掌大的小女孩儿笑着进来:“琥珀姐姐,小姑娘睡了么?”
琥珀将里间屋里扬脸:“刚躺下,入画你有事?”
入画沉默了一下往里走,宝珠听到声音坐起身来,入画抢步上来往下蹲身:“小姑娘,方才四姑娘说的是气话,您不要往心里去,入画替姑娘向您赔罪。”
宝珠便使眼色让琥珀将她扶起来:“四姑娘说了什么,怎么我没听到?再说,她是长辈,想是我什么事做得不好,惹她生气了。”
入画便一怔,琥珀冲她笑着摇头:“我一直陪着姑娘,也没听到什么,入画你敢是太累了。来,跟我去外面吃盏热茶,”遂捉着她的胳膊一起往外走,入画低头想了想,又冲宝珠欠身:“总之,我替我们姑娘陪不是,她年岁儿小,只请姑娘担待吧。”这才低头走了出去。这里宝珠心里五味杂陈,主子是这样偏执的人,一个丫头倒比她知好歹,感叹一番,宝珠睡下不提。
第二日是忙乱的一天,宝珠吃完早饭就到贾母屋里,请安完毕又由鸳鸯陪着去各房见礼,好在就连性子左的邢夫人也没说什么,只是往宁府里去时宝珠踌躇了一番,不知贾珍尤氏见了自己是什么神情,贾蓉呢?
到了那里却安了心,贾珍、贾蓉据说是到玄真观去了,尤氏则和一个本家叫璜大奶奶的在扯家常呢,见了宝珠虽淡淡的,面上倒也过得去,只吩咐:“老太太既看你好,也是你的福气,跟着四姑娘,有事儿没事儿常劝着她,只是别跟她学,她的眼里连她哥哥也盛不下,你现时身份儿不同了,就要撑起主子的架势来,丫头们不好了,该打就打,万不要纵了她们。绣春、银屏从此后就跟了你,她们不好你只管来回我。”
说道了几句,就摆手:“刚回来,估摸着尚缓不过累劲儿来,去歇着吧。过几日,也该把针线什么的学起来。”
宝珠忙道了几声是,行过礼随着鸳鸯几个回来,此时宝珠已是十分疲累,转这一大遭,虽说只去了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尤氏这四处,竟用去了小半晌,就是坐车去的也坐累了。不一会儿回到贾母屋里,偏巧王夫人和凤姐儿也在呢,因已见过礼,无须重复,贾母招呼她坐到近前,用手将宝珠左侧的一缕头发抿到耳后,口里却没停,向着王夫人笑道:“这话何用给我说,咱们贾、史、王、薛四家,本都连络有亲,后天鼐儿媳妇儿生日,薛姑娘随她们姐妹几个去热闹一天是情理之中,说什么请贴上没有薛家的名字,没有就不能算是咱们家带去的,她不是你的亲外甥女儿?”
王夫人就站起来:“倒是我迂腐了,我妹妹子来找我,因明年就是宝丫头待选的日子,虽说不一定能有咱们家大姑娘的际遇,能选为公主、郡主的入学陪侍也是好的,在贵人身旁历练个一两年,也算不辜负了她的容貌才情。”
贾母就又笑:“很是应该的,史家原来还不如咱们家,只是他们好歹袭着两个侯位,祖上的爵并没怎么降等,倒也常和王府公主府的人来往,那些王妃郡主们也必是去的,让薛姑娘趁时机多接触接触只有好处。我也知道你,是为了没请薛家看着不好看,可是我听说了——”,
贾母说着话看向凤姐儿:“比如忠顺王府,因为旧日咱们和义忠王老千岁走得近,他们老兄弟两个生嫌隙,忠顺王府便也将咱们家划分成不相往来户,连着和义忠王关系近些的北静王府、南安王府也疏远了。可他的小儿子,怎么就和东安王妃一起来咱们家了,我听说近一年,其他家那小世子也都去拜访了,都是东安王妃领着,倒也没提忠顺王府四个字,只说是东安王妃的亲侄子,可谁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谁又敢怠慢他半点儿?
那么有心的孩子,是为了什么,如今京城里人家,唤他世子只是一种称呼,真正的世子却要圣上册封才行,可他其实不够格儿,他不是嫡子,忠顺王妃又不喜欢他,若硬扛着,这册封也是一项难事。也是他命好,如今在各处露脸儿,和别人处的也好,那真等圣上降恩的一天,忠顺王妃的话就未必顶用了。”
贾母说着话呷了一口茶:“那他一个小孩子还知道这么做的好处,我们做长辈的,事关薛姑娘的前程,我们不替她打算谁替她打算?不只她去,让宝珠也跟着去,她如今也是我们家正经姑娘了。”
宝珠本在一旁津津有味儿地听着,也上了心,不为别的,她又想起那一百两的银票了,连带着想起那个云公子跟他小厮说的那句话:连你也不听我的了么。当时就觉得怪怪的,如今明了,原来他是他嫡母忠顺王妃眼里的一根刺。只是他确实聪明,没有自怨自艾,反倒知道为自己打算,用这样的迂回之策,来得到自己想要的。
正听着呢,忽听贾母提到自己,倒愣了一下,一时之间没有答话,贾母便笑呵呵地拍了拍她的手:“你和薛姑娘不一样,你是咱们家明经正道的姑娘,当时你在蓉儿媳妇儿灵前那番作为,多少人都认得你了,保龄侯夫人还特意问了你。明日你就和迎春姐妹几个一起去她家给她拜寿。”
宝珠只怔了片刻,便低低应了一声‘是’,王夫人没怎么样,凤姐儿忽然抬目神情复杂地看了她一眼。这边儿贾母又道:“事儿既说好了,就这么定了吧,你们该忙就去忙,只留宝珠陪我说话就行。”
王夫人应了一声就要退出去,凤姐儿忽然笑道:“我给宝珠准备了些料子做衣裳,不如让她跟我先去选一下。”
贾母笑道:“你的眼光我是信的过的,只选好的送来就完了。”凤姐儿便也笑:“老祖宗总是更爱小一辈儿,有了宝珠,我们都成土疙瘩了。”
贾母便笑得了不得:“有你这么臊人的,宝珠刚来,如何和你比,怎么就不容我多疼她些,我就和她对眼。”
凤姐儿便和王夫人笑着一道走了,这里贾母笑吟吟看了宝珠几眼:“其实留你只是有几句话问你,让你跟着去史侯府,你怕不怕?”
宝珠便笑:“有什么怕不怕呢,再怕的事我都经过了,如今多活一天,是我多赚的了。”宝珠不知怎么,认定贾母绝对知道秦可卿死的内情,索性敞开了说。果见贾母先是皱了一下眉,慢慢的脸上重新绽出喜意,只说了一句话:“那就好,我没有白看错你,你也下去吧,不用在这里陪我了,只准备后天的事儿吧。以后也一样,凡是薛姑娘要去的地方,你一个地方不准落下。”
宝珠心里便觉得轰的一声,象有什么重重砸了一下,但她表面没有半点儿变样,点点头就要退出去。这时琥珀跟着一个人一起从里间屋里出来,宝珠看了一眼,那个人是香菱,敢是宝玉的话起了作用,原来香菱已被贾母要了过来,是以王夫人也用这个作阶梯求了贾母,倒是两相便宜的事。宝珠便向香菱笑了一笑,香菱虽有些难为情,也回了一笑。
这里宝珠跟琥珀走了后,鸳鸯使香菱去给宝玉送些新鲜点心,贾母便向鸳鸯道:“这个孩子还真合我的心意,只望她了解我的苦心,实在是我不得不这么做。大丫头进了宫,如今也混出来了。你二太太本就管着家事,凤丫头虽向着我,到底也姓王。若宝珠能有造化得个好结果,到时对咱们贾府只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