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6同拜高堂庆
贺寿的宾客络绎不绝的进来,多都是老爷子向日的知交近好、江湖中的前辈名宿,以及近处各帮各社的把子当家,小傲少不得相助着秦朗言语应对,逊谢客套,比不得千家宴之时他还只是个看客,前后两年时间,身份上却已是内外相别。
四海诸人到得最早,却没急着向前,先礼让了众人方始进门,因为秦朗与小傲都在老爷子门下,这次寿宴又是家宴的形式,舒同特地带领着冯杰等人以晚辈的身份跪行大礼,而以四海此时的江湖声望和舒同此刻这当家人兼准龙头的身份,这几个头的份量自然大大的不轻,更在一众江湖贺客之前,既彰显了四海感念老大系出洪帮的同源之亲,又表明了秦朗兄弟对老爷子奉如亲父的孝顺敬重,令洪帮上下极有面子。
时已过午,贺寿的客人陆续到得差不多了,只盛维一行人姗姗未至,一些好事之人少不得暗地里议论窃笑,只怕那不比洋娃娃大多少的女孩子临时怯场,哭着闹着不敢出门了。
正嘈杂间,门外报声已至,盛维四大金钢走在最前方,入门后扇形散开左右——父死已过百日,除了重孝的苏菲儿一身长度刚刚过膝的西式珍珠粉雪纺罩纱小礼服,特意梳成洋娃娃般卷曲状的头发上带着同色小发饰,礼服与发饰上都缀着名贵的粉色珍珠,手捧一盆以橙色为主色的七彩重瓣长寿花,在千人注目下款款行来,三大元老和一众保镖簇拥在后,除苏菲儿面上含着礼貌的微笑外,其余十数人都是一脸目不斜视的肃然。寿堂上一众人等齐齐一呆,这位小准龙头的排场可不小啊!
苏菲儿并不理会旁人的诧异,行至老爷子座前三步远站定,转身将盆花交与紧跟在身后的明威,然后恭敬的对着老爷子颤颤曲膝,行了一个可爱而又庄重的西式公主礼,笑盈盈的用她那稚气未脱的童音响亮的说了一句:“菲儿恭祝骆爷爷生日快乐、长命百岁。”
这一句骆爷爷叫出来,把个老爷子乐得眉开眼笑,不住的点头,摆手命世英拉起来,拿了一封大大的红包递了给她,看得目瞪口呆的一众贺客这时方算是醒过神来,才静下来的人声夹着笑声嘈然又起。小傲微含着笑意的目光不经意的投向不远处的月涵,月涵俏皮的眨了眨眼,带几分得意的向他一笑。
关于苏菲儿是否应出席这次的寿宴,这一点在盛维一直有很大的争议,许士坚的意思是一定要来,因为这一次露面对自苏维扬死后一直以来气势萎靡的盛维来说实在是意义极为重大,但这方当稚龄的准龙头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形式和形象来亮相江湖,这一点委实令人头疼,而且,对于她是否能较好的应付下来这样的场面也是极不放心。
为此许凤邻带着苏菲儿亲来与小傲商议,小傲细思后,建议盛维此行形式上不防尽量隆重,充分表示出新龙头的排场和手下人的敬服尊重,但菲儿却不必刻意假做成熟,象一个成年人般深沉的摆出一副老大的架式,而自然的以本来面目示人就好。原则上就是盛维诸人不防在各个环节上都将老大抬举在高处,而菲儿本人却只做好她自己就算是最好,为此,小傲特地又安排下月涵在百忙中放下一切事务,“协助”苏菲儿一起对自己的形象进行完美的设计,以月涵的聪明和品味来引导苏菲儿。月涵果不负所望,一切在尊重菲儿独立见解和喜好的前提下,适当的建议和提点并时刻加以称赞,令其将自己这一次宴会只当做去一个知近亲友的家中参加一次比较隆重的聚会般放松,还特别教她学会这样一个俏皮而可爱的公主礼,从而让她对自己当日的表现充满着期待和自信。
而苏菲儿果然如大家期待得那样,不畏不怯,举止亲切可爱而又落落大方,小傲转回的目光在与她相接的一刹那,清楚地看到那一对灵活天真、明亮清澈的黑眼睛中所期待着的赞许和鼓励,不由得心中一暖,谁说人生的轨迹不能改变?关健要看那改变你人生的是什么样的人!
自幼时起,他就生存于一个充满着挣扎和矛盾的世界,父亲教会他残狠,教会他决断,教会他漠视生命,教会他隐匿心机,这些都从童年时代就已深深扎根于他的脑中,如果,他不是在生命垂危之时遇到了秦朗,如果,没有秦朗的良善坚定,那么,今天,他的人生将又会是怎样的一个江湖?想到秦朗这些年来对自己毫不吝啬的付出,心头那一丝暖意更渐盈渐盛于胸怀,看向苏菲儿的目光便愈加温柔和蔼,同时向她点点头以示称赞,苏菲儿从众人的目光中知道自己的表现大家都很满意,心中不免高兴,越发扬起了头,腰挺得直直的,做出一副大姑娘般稳重懂事的样子来。
太阳横架在金桂树梢,阳光穿透繁花密叶,撒下细碎的金黄。寿宴于庭园内摆开,沿着曲折的人工湖岸错落有致的排下来,湖心的亭楼被临时改建成了百戏楼,沿水面又用木板搭起宽敞的平台,大家一边饮宴,一边看着舞狮、舞龙、麒麟争彩、凤凰衔印等各色表演,看到热闹处,叫好声一片,纷纷向老爷子举杯为庆,老爷子一日间见到了不少旧识,受了诸多恭维,少不得多饮了几杯寿酒,在一番热闹中吃了世秀亲手煮的长寿面。
酒至酣处,众人多已不再留意节目,四下里推杯换盏,各自结纳起来,洪帮秦朗、小傲两个正副山主自然是现如今最大的热门,而威名日盛、即将上位的四海当家人舒同;近日来因身手迅捷、潇洒俊逸而名动江湖的冯杰;戏剧般昭雪前冤、回帮辅弼幼主执掌重权的许凤邻都是颇多社团意欲结好的对象,你来我往乱纷纷的闹个不休。
秦朗一边极力应酬宾客,一边更得照应着全局,惦着老爷子年迈之人,恐坐久了不免疲倦,心悬小傲不饮酒,怕被一些不识相的人为难,席上人多客杂,他又是龙头之尊,众目所瞩,偏天宇此时位份已降,上不得正席,帮不到他太大的忙,还好三爷、五爷两位一直相帮着周旋,更兼那新上位的管堂主事幺大马英锋急于在人前露脸,谈笑酬酢,表现竟也颇为不俗,倒还真为他分了些烦劳。
午后天气已热了上来,今日是老爷子的寿宴,他这龙头不得不穿得正式一些,先时忙碌了半日,席上再喝多了酒,刺激得身上伤处痒痛难当,虽是他向来强健硬朗,也不免有些吃不消了,再几杯酒下来,额上见汗,脑中晕乎乎的,听着那些热闹的锣鼓之音更觉心跳烦恶,又怕老爷子看到扫了兴,小傲阿同他们也定是免不了担心,不敢表现出来,人前强撑着笑意。
正烦燥间,湖心的亭楼上突然爆出一声炸响,哄饮中的众人不由得都停了杯循声看去,楼上却不见人,诧异的静寂中,似有似无的,一个绵渺的清音渐渐悠然响起,柔媚的笛声破除了满园的嘈杂,如一缕绵绵不绝的丝线一般钻入各人耳中,秦朗精神不觉为之一振,心中莫名其妙的闪过一丝欣喜,只听一个娇娇糯糯的声音婉转的唱了起来,虽是听之不懂,但只觉音色纯净,清越不俗,让人一洗心中烦郁,片刻间安宁了下来。
他这里心神刚稳,上首席面上的老爷子却已是震动不轻,他是江南人,自幼听惯轻清柔美的吴侬软语,现在人老思乡,口音也自然的有些回归幼时的乡音,这时乍然听得南曲,依稀辩出几句:“海上桃花千树开,麻姑一去不知来……”
伴着轻柔动听的曲调,一身衣袂飘飘、仙女装扮的四海夜总会台柱黎黎坐在一个小巧的热气球吊着的软兜上,如飞天般从空中冉冉而降,缓缓落在了亭前的木台上,随即移步走上台前,且舞且歌着:“辽东老鹤应慵惰,教采桑田便不回。”这几句转折优美低回,极俱韵味,即便是一些不懂戏的人听来,也不禁暗暗点头,想必那唱得是极好的。
老爷子座上更是心情激荡,自来洪帮每逢盛会,所演剧目多是《单刀会》、《聚古城》、《辞曹挑袍》等剧目,上次的千家宴,祝寿的也不过是《福禄寿》、《八仙献寿》、《麻姑献寿》几出,多是京剧、昆曲。旁人不懂戏的,不知这一出越剧《麻姑献寿》原是抗战时期一个叫“如意剧团”的班子编演的,当时的班主吴梅珍是名噪一时的越剧名旦,其唱腔亮丽委婉、韵味浓厚、表演声情并茂,独具一格,且私人行头很多,一场戏要换装数次,使观众越加迷醉。《麻姑献寿》是她独家拿手好戏,后来地方沦陷,戏班如飞鸟各散,有着越剧女博士之称的吴梅珍也如星般陨落,死时年仅二十五岁,这出戏也就从此失传,无人会唱了。老爷子也不曾想到秦朗与小傲如此有心,竟不知使何等手段刻意寻了来,让黎黎费力的学会客串了来唱,一时间感动之余,不免更勾起故景乡情,感慨万端了起来。
小傲与秦朗见了老爷子神情,都知是撞到他心里去了,对望之下,秦朗一脸不期然的惊喜,小傲却是淡淡低头,俯首而笑。本来老爷子是苏州人,祝寿时他想着找人来唱一出评弹,哄老爷子高兴也就是了。将事情交与冯杰去办,冯杰却提议说,可以让素来爱戏的黎黎来试试客串这一出,小傲无可无不可,便让冯杰找来黎黎商量,哪知黎黎同意客串可以,却坚持不唱评弹,说那个太“难听”,说她平时爱越剧,不如找人教她学唱越剧,反正苏杭一代的口音都差得不多,越剧倒还好听些。秦朗不懂戏剧,当下竟毫不犹豫的一口应了,倒难坏了小傲,评弹也好,越剧也好,都是江南的流行的剧种,用来哄老爷子倒也还说得过去,但越剧长于抒情,声腔清悠婉丽优美,热闹祝寿的戏目可不好找。
微察秦朗之意,竟似是颇有些希冀着黎黎的这次表演,对她的一应要求都有着不同以往的宽容,他何等聪明?心里略略有数,便默默的应承了下来,暗地里查了不少的资料,命人去当年吴梅珍长驻演出的云和辛苦的找到了一些当年曾看过这出戏的老人来回忆描述,再请得当红的越剧名伶、导演,按收集到的这些杂乱的叙述重新编写了脚本,再教会黎黎,演出前更责成冯杰设法弄出噱头来,先期吸引得老爷子及众人的目光,黎黎才得如此一鸣惊人。而这中间的周折过节,秦朗却是不得而知了。
只是一来时间过紧,二来黎黎虽是善歌,却毕竟不是江南人,于越剧的基本功上也差着太多,好在只为哄老爷子一人,她又学得认真,咬字清准,舞姿曼妙,虽不能得其精髓,但能让老爷子听得开心,众人看着热闹也就是了。
一场戏演完,赢得彩声满园,秦朗见老爷子喜欢,自也心中安慰,刚想问老爷子是否疲累,要不要到后面稍事休息,身后萧让悄悄靠了上来,将手中一份拜帖默默递了给他,秦朗疑惑的看了他一眼,接过来打开,却不留神被那上面的字吓了一跳,当即站起了身来……
作者有话要说:父病未见大好,更期仍不可定,见谅
四海诸人到得最早,却没急着向前,先礼让了众人方始进门,因为秦朗与小傲都在老爷子门下,这次寿宴又是家宴的形式,舒同特地带领着冯杰等人以晚辈的身份跪行大礼,而以四海此时的江湖声望和舒同此刻这当家人兼准龙头的身份,这几个头的份量自然大大的不轻,更在一众江湖贺客之前,既彰显了四海感念老大系出洪帮的同源之亲,又表明了秦朗兄弟对老爷子奉如亲父的孝顺敬重,令洪帮上下极有面子。
时已过午,贺寿的客人陆续到得差不多了,只盛维一行人姗姗未至,一些好事之人少不得暗地里议论窃笑,只怕那不比洋娃娃大多少的女孩子临时怯场,哭着闹着不敢出门了。
正嘈杂间,门外报声已至,盛维四大金钢走在最前方,入门后扇形散开左右——父死已过百日,除了重孝的苏菲儿一身长度刚刚过膝的西式珍珠粉雪纺罩纱小礼服,特意梳成洋娃娃般卷曲状的头发上带着同色小发饰,礼服与发饰上都缀着名贵的粉色珍珠,手捧一盆以橙色为主色的七彩重瓣长寿花,在千人注目下款款行来,三大元老和一众保镖簇拥在后,除苏菲儿面上含着礼貌的微笑外,其余十数人都是一脸目不斜视的肃然。寿堂上一众人等齐齐一呆,这位小准龙头的排场可不小啊!
苏菲儿并不理会旁人的诧异,行至老爷子座前三步远站定,转身将盆花交与紧跟在身后的明威,然后恭敬的对着老爷子颤颤曲膝,行了一个可爱而又庄重的西式公主礼,笑盈盈的用她那稚气未脱的童音响亮的说了一句:“菲儿恭祝骆爷爷生日快乐、长命百岁。”
这一句骆爷爷叫出来,把个老爷子乐得眉开眼笑,不住的点头,摆手命世英拉起来,拿了一封大大的红包递了给她,看得目瞪口呆的一众贺客这时方算是醒过神来,才静下来的人声夹着笑声嘈然又起。小傲微含着笑意的目光不经意的投向不远处的月涵,月涵俏皮的眨了眨眼,带几分得意的向他一笑。
关于苏菲儿是否应出席这次的寿宴,这一点在盛维一直有很大的争议,许士坚的意思是一定要来,因为这一次露面对自苏维扬死后一直以来气势萎靡的盛维来说实在是意义极为重大,但这方当稚龄的准龙头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形式和形象来亮相江湖,这一点委实令人头疼,而且,对于她是否能较好的应付下来这样的场面也是极不放心。
为此许凤邻带着苏菲儿亲来与小傲商议,小傲细思后,建议盛维此行形式上不防尽量隆重,充分表示出新龙头的排场和手下人的敬服尊重,但菲儿却不必刻意假做成熟,象一个成年人般深沉的摆出一副老大的架式,而自然的以本来面目示人就好。原则上就是盛维诸人不防在各个环节上都将老大抬举在高处,而菲儿本人却只做好她自己就算是最好,为此,小傲特地又安排下月涵在百忙中放下一切事务,“协助”苏菲儿一起对自己的形象进行完美的设计,以月涵的聪明和品味来引导苏菲儿。月涵果不负所望,一切在尊重菲儿独立见解和喜好的前提下,适当的建议和提点并时刻加以称赞,令其将自己这一次宴会只当做去一个知近亲友的家中参加一次比较隆重的聚会般放松,还特别教她学会这样一个俏皮而可爱的公主礼,从而让她对自己当日的表现充满着期待和自信。
而苏菲儿果然如大家期待得那样,不畏不怯,举止亲切可爱而又落落大方,小傲转回的目光在与她相接的一刹那,清楚地看到那一对灵活天真、明亮清澈的黑眼睛中所期待着的赞许和鼓励,不由得心中一暖,谁说人生的轨迹不能改变?关健要看那改变你人生的是什么样的人!
自幼时起,他就生存于一个充满着挣扎和矛盾的世界,父亲教会他残狠,教会他决断,教会他漠视生命,教会他隐匿心机,这些都从童年时代就已深深扎根于他的脑中,如果,他不是在生命垂危之时遇到了秦朗,如果,没有秦朗的良善坚定,那么,今天,他的人生将又会是怎样的一个江湖?想到秦朗这些年来对自己毫不吝啬的付出,心头那一丝暖意更渐盈渐盛于胸怀,看向苏菲儿的目光便愈加温柔和蔼,同时向她点点头以示称赞,苏菲儿从众人的目光中知道自己的表现大家都很满意,心中不免高兴,越发扬起了头,腰挺得直直的,做出一副大姑娘般稳重懂事的样子来。
太阳横架在金桂树梢,阳光穿透繁花密叶,撒下细碎的金黄。寿宴于庭园内摆开,沿着曲折的人工湖岸错落有致的排下来,湖心的亭楼被临时改建成了百戏楼,沿水面又用木板搭起宽敞的平台,大家一边饮宴,一边看着舞狮、舞龙、麒麟争彩、凤凰衔印等各色表演,看到热闹处,叫好声一片,纷纷向老爷子举杯为庆,老爷子一日间见到了不少旧识,受了诸多恭维,少不得多饮了几杯寿酒,在一番热闹中吃了世秀亲手煮的长寿面。
酒至酣处,众人多已不再留意节目,四下里推杯换盏,各自结纳起来,洪帮秦朗、小傲两个正副山主自然是现如今最大的热门,而威名日盛、即将上位的四海当家人舒同;近日来因身手迅捷、潇洒俊逸而名动江湖的冯杰;戏剧般昭雪前冤、回帮辅弼幼主执掌重权的许凤邻都是颇多社团意欲结好的对象,你来我往乱纷纷的闹个不休。
秦朗一边极力应酬宾客,一边更得照应着全局,惦着老爷子年迈之人,恐坐久了不免疲倦,心悬小傲不饮酒,怕被一些不识相的人为难,席上人多客杂,他又是龙头之尊,众目所瞩,偏天宇此时位份已降,上不得正席,帮不到他太大的忙,还好三爷、五爷两位一直相帮着周旋,更兼那新上位的管堂主事幺大马英锋急于在人前露脸,谈笑酬酢,表现竟也颇为不俗,倒还真为他分了些烦劳。
午后天气已热了上来,今日是老爷子的寿宴,他这龙头不得不穿得正式一些,先时忙碌了半日,席上再喝多了酒,刺激得身上伤处痒痛难当,虽是他向来强健硬朗,也不免有些吃不消了,再几杯酒下来,额上见汗,脑中晕乎乎的,听着那些热闹的锣鼓之音更觉心跳烦恶,又怕老爷子看到扫了兴,小傲阿同他们也定是免不了担心,不敢表现出来,人前强撑着笑意。
正烦燥间,湖心的亭楼上突然爆出一声炸响,哄饮中的众人不由得都停了杯循声看去,楼上却不见人,诧异的静寂中,似有似无的,一个绵渺的清音渐渐悠然响起,柔媚的笛声破除了满园的嘈杂,如一缕绵绵不绝的丝线一般钻入各人耳中,秦朗精神不觉为之一振,心中莫名其妙的闪过一丝欣喜,只听一个娇娇糯糯的声音婉转的唱了起来,虽是听之不懂,但只觉音色纯净,清越不俗,让人一洗心中烦郁,片刻间安宁了下来。
他这里心神刚稳,上首席面上的老爷子却已是震动不轻,他是江南人,自幼听惯轻清柔美的吴侬软语,现在人老思乡,口音也自然的有些回归幼时的乡音,这时乍然听得南曲,依稀辩出几句:“海上桃花千树开,麻姑一去不知来……”
伴着轻柔动听的曲调,一身衣袂飘飘、仙女装扮的四海夜总会台柱黎黎坐在一个小巧的热气球吊着的软兜上,如飞天般从空中冉冉而降,缓缓落在了亭前的木台上,随即移步走上台前,且舞且歌着:“辽东老鹤应慵惰,教采桑田便不回。”这几句转折优美低回,极俱韵味,即便是一些不懂戏的人听来,也不禁暗暗点头,想必那唱得是极好的。
老爷子座上更是心情激荡,自来洪帮每逢盛会,所演剧目多是《单刀会》、《聚古城》、《辞曹挑袍》等剧目,上次的千家宴,祝寿的也不过是《福禄寿》、《八仙献寿》、《麻姑献寿》几出,多是京剧、昆曲。旁人不懂戏的,不知这一出越剧《麻姑献寿》原是抗战时期一个叫“如意剧团”的班子编演的,当时的班主吴梅珍是名噪一时的越剧名旦,其唱腔亮丽委婉、韵味浓厚、表演声情并茂,独具一格,且私人行头很多,一场戏要换装数次,使观众越加迷醉。《麻姑献寿》是她独家拿手好戏,后来地方沦陷,戏班如飞鸟各散,有着越剧女博士之称的吴梅珍也如星般陨落,死时年仅二十五岁,这出戏也就从此失传,无人会唱了。老爷子也不曾想到秦朗与小傲如此有心,竟不知使何等手段刻意寻了来,让黎黎费力的学会客串了来唱,一时间感动之余,不免更勾起故景乡情,感慨万端了起来。
小傲与秦朗见了老爷子神情,都知是撞到他心里去了,对望之下,秦朗一脸不期然的惊喜,小傲却是淡淡低头,俯首而笑。本来老爷子是苏州人,祝寿时他想着找人来唱一出评弹,哄老爷子高兴也就是了。将事情交与冯杰去办,冯杰却提议说,可以让素来爱戏的黎黎来试试客串这一出,小傲无可无不可,便让冯杰找来黎黎商量,哪知黎黎同意客串可以,却坚持不唱评弹,说那个太“难听”,说她平时爱越剧,不如找人教她学唱越剧,反正苏杭一代的口音都差得不多,越剧倒还好听些。秦朗不懂戏剧,当下竟毫不犹豫的一口应了,倒难坏了小傲,评弹也好,越剧也好,都是江南的流行的剧种,用来哄老爷子倒也还说得过去,但越剧长于抒情,声腔清悠婉丽优美,热闹祝寿的戏目可不好找。
微察秦朗之意,竟似是颇有些希冀着黎黎的这次表演,对她的一应要求都有着不同以往的宽容,他何等聪明?心里略略有数,便默默的应承了下来,暗地里查了不少的资料,命人去当年吴梅珍长驻演出的云和辛苦的找到了一些当年曾看过这出戏的老人来回忆描述,再请得当红的越剧名伶、导演,按收集到的这些杂乱的叙述重新编写了脚本,再教会黎黎,演出前更责成冯杰设法弄出噱头来,先期吸引得老爷子及众人的目光,黎黎才得如此一鸣惊人。而这中间的周折过节,秦朗却是不得而知了。
只是一来时间过紧,二来黎黎虽是善歌,却毕竟不是江南人,于越剧的基本功上也差着太多,好在只为哄老爷子一人,她又学得认真,咬字清准,舞姿曼妙,虽不能得其精髓,但能让老爷子听得开心,众人看着热闹也就是了。
一场戏演完,赢得彩声满园,秦朗见老爷子喜欢,自也心中安慰,刚想问老爷子是否疲累,要不要到后面稍事休息,身后萧让悄悄靠了上来,将手中一份拜帖默默递了给他,秦朗疑惑的看了他一眼,接过来打开,却不留神被那上面的字吓了一跳,当即站起了身来……
作者有话要说:父病未见大好,更期仍不可定,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