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九章 商量
所谓“左眼财,右眼灾”,柳喜乐愣了好一会,才急忙出了院子。
院门口,柳经同正招呼人从马车下卸东西。
“爹,您这是做什么?”柳喜乐走了过去,见工人一箱箱往院里搬东西,一看全是些吃的穿的用的。
“这些都是去年收上来的秋米,有四五百斤左右,今年你哥不在家,我一个人能吃得了多少?听说林夫人最近胃口不错,我想春米要到五月才上市,不如尝尝这秋水稻。那边箱子里装的是你婶子让我带给你的棉花还有一些地里种的瓜果,反正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柳经同语气淡淡的,与柳喜乐的慌张形成了对比。
粗粗一看,她爹带来的这些东西的确值不了几个钱,可是此时在柳喜乐眼里,全都是些好东西。柳喜乐知道这是她爹心疼她,忙拉着人进屋喝茶。
清月送上新茶,笑呵呵的道:“老爷,这是满五年的大红袍,刚沏上热水,您快尝尝。”
柳喜乐笑着拧了清月一把,打发她先下去,才对她爹道:“爹,您该不会把家里的米全搬过来了吧?”
柳经同细心品着茶,好一会才道:“去年收成好,家里虽只有几亩薄田 ,也收了近七百斤米。现在家里光我一个人吃饭,我一个老头子能吃的了多少?这米好,你熬些粥给你婆婆吃。对了,这支老参,你也收好。”
看着她爹放在桌上的老参,柳喜乐一时没说话。
“这是你去年回门时,你婆婆让你带来给我补身子用的。不过现在看来,你婆婆更需要这东西。等三月春花开了,你扶着你婆婆多在院里走动走动,身子才好的快,老躺在床上不是回事。”
柳喜乐点点头,心里是酸酸楚楚的,她爹心疼她,知道她最近日子艰难。
眼角有微微湿意,她轻轻唤了一声:“爹,女儿不孝,一直让您记挂。”
“傻孩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虽然现在林家不同往日,可是这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的,思远是个好孩子,你没嫁错人。现在你的婆婆有病在身,这家里里外外少不了你,以后你要更用心操持家事,万万不可松散。以前你在陈家种种,都是过去的事,咱们以后没必要再提。我现在也不求别的,只要你过好了,我就没什么可操心的。”柳经同这话多了几分严肃。
柳喜乐忙应下,说定当谨记在心。
柳经同又道:“既然你明白,我也不再多说什么,今天我就先回了。你男人出门,你要注意安全。”
“您不再多坐一会吗?”听说她爹要回去,柳喜乐以为家里有事等他回去处理。
“你婆婆身子不好,再是我在这,指不定她一会要过来看我。这几天倒春寒,免得她出屋又
院门口,柳经同正招呼人从马车下卸东西。
“爹,您这是做什么?”柳喜乐走了过去,见工人一箱箱往院里搬东西,一看全是些吃的穿的用的。
“这些都是去年收上来的秋米,有四五百斤左右,今年你哥不在家,我一个人能吃得了多少?听说林夫人最近胃口不错,我想春米要到五月才上市,不如尝尝这秋水稻。那边箱子里装的是你婶子让我带给你的棉花还有一些地里种的瓜果,反正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柳经同语气淡淡的,与柳喜乐的慌张形成了对比。
粗粗一看,她爹带来的这些东西的确值不了几个钱,可是此时在柳喜乐眼里,全都是些好东西。柳喜乐知道这是她爹心疼她,忙拉着人进屋喝茶。
清月送上新茶,笑呵呵的道:“老爷,这是满五年的大红袍,刚沏上热水,您快尝尝。”
柳喜乐笑着拧了清月一把,打发她先下去,才对她爹道:“爹,您该不会把家里的米全搬过来了吧?”
柳经同细心品着茶,好一会才道:“去年收成好,家里虽只有几亩薄田 ,也收了近七百斤米。现在家里光我一个人吃饭,我一个老头子能吃的了多少?这米好,你熬些粥给你婆婆吃。对了,这支老参,你也收好。”
看着她爹放在桌上的老参,柳喜乐一时没说话。
“这是你去年回门时,你婆婆让你带来给我补身子用的。不过现在看来,你婆婆更需要这东西。等三月春花开了,你扶着你婆婆多在院里走动走动,身子才好的快,老躺在床上不是回事。”
柳喜乐点点头,心里是酸酸楚楚的,她爹心疼她,知道她最近日子艰难。
眼角有微微湿意,她轻轻唤了一声:“爹,女儿不孝,一直让您记挂。”
“傻孩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虽然现在林家不同往日,可是这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的,思远是个好孩子,你没嫁错人。现在你的婆婆有病在身,这家里里外外少不了你,以后你要更用心操持家事,万万不可松散。以前你在陈家种种,都是过去的事,咱们以后没必要再提。我现在也不求别的,只要你过好了,我就没什么可操心的。”柳经同这话多了几分严肃。
柳喜乐忙应下,说定当谨记在心。
柳经同又道:“既然你明白,我也不再多说什么,今天我就先回了。你男人出门,你要注意安全。”
“您不再多坐一会吗?”听说她爹要回去,柳喜乐以为家里有事等他回去处理。
“你婆婆身子不好,再是我在这,指不定她一会要过来看我。这几天倒春寒,免得她出屋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