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永珹先前还纠结从没做过农活,事前也没什么人给他们培训,担心临场搞杂。到了地头才恍悟自己的担忧是多余的。因为他们几个就是来观礼的,根本不用动手。皇上没吩咐,下面的人自是不敢让皇子下田去。
不只他没经验,文武百官们个个有良田无数,但不代表他们下过田,筹备演耕礼的人不可能让主子们丢人,所谓演耕真的只是演而已。
时直三月,土地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个园子实在是太朴素了,除了几楹房屋外,没什么好玩好看的。可是永瑢还是一脸开心地去戳泥巴,近侍奶娘们想拦又拦不住。永珹有掩面的冲动,到底是带他们来干嘛呀?难道是皇帝怕儿子们个个都被教成了严肃的小老头,想弥补他们缺少泥巴的童年?
小六把自己白嫩的小手变得脏兮兮,衣服上也沾上了土色,小脸上终于挂上些惊慌无措。永璋还在另一头被一个宗室王爷缠着寒喧,永琪看到他的小黑手嫌弃地别过头。眼看小豆丁就要当场暴豆子,永珹无奈地走过去,拿出自己的真丝汗巾帮他把衣服擦干净,再去擦他的手。轻声哄道:“好了,你看,已经干净喽。”
永瑢一直很喜欢这个哥哥,憋回了眼泪,当场用小爪子拽住永珹的袍子,牢牢地不肯松手。
乾隆同回京述职的直隶总督武丹叙着话。一回头就看到四儿子蹲□温柔地给六儿子擦手,他的眉头轻皱起。武丹顺着乾隆的目光看去,一记马屁拍张口就来:“天家诸子真是和睦,这是臣等之福,万民之福啊!”
乾隆目光微冷地扫了武丹一眼。吩咐道:“传阿哥们过来。”
几个散落在各处的的少年儿童们接到传唤,有些惊讶,他们还以为自己做为观众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就等着吃了饭走人呢。
一排俊秀的小阿哥们在御前排列开,除了某个伪小孩外都有些紧张,乾隆在他们面前一向是威严有余亲切不足。永瑢走得急,手里还搛着永珹的那块帕子,乾隆目光在他手上多停了一秒然后才滑开。
乾隆例行问了他们的学业,因为国事繁忙,他已有近一个月没亲临上书房查课了。听到儿子们的进度,乾隆欣慰地点点头,再随口考教几句,发现几人都完成得很好。尤其问到永珹时,还因他得到总师傅蔡新的美言而夸奖了两句。
其他几兄疵投去各种羡慕的目光,最应该表现得开心的人,却只是躬谨句谢了恩。乾隆心里一突,小四儿平日里最识大体,有外人在场时从来不会表现出孩子气,可是每次被他表扬之后,总会很满足地把眼睛弯起来,今天却没有。
几个小阿哥好容易才有亲近父皇的机会,虽然碍着乾隆气场强大,阿哥们也尽量积极地表现自己。一时间田园空地边上演着一幕父慈子孝的天家和乐图。大臣们见了,面上也是一片欣慰之色,心里却是复杂的。最近朝庭诸臣在议储,而未来的皇帝就是这些小阿哥其中的一个。
演耕再次开始时,乾隆让永珹走到他旁边扶犁,这一举动让周围的人不禁愕然,不过再看那父子两个都是面色如常,众人忙把异样的表情收了起来。
吴书来有眼色地把闲杂人等都拦在了稍远的距离。乾隆唯我独尊习惯了,怎么会在意大臣们怎么想,他和自己儿子说句话还得经过别人允许吗?!
乾隆细细打量被他忽视了近半月的儿子,俊美的小脸儿更加白皙了,乍看之下多了一分脆弱。不禁衍生出一丝愧疚之心,以为小孩的脆弱源于一向疼他的父皇的冷落。
永珹若是知道他的想法,必然会偷偷吐舌头,真正的原因是,他为了能长高每天都喝一杯牛奶,最近因为份例变多了,他直接把牛奶当日常饮品了。
乾隆轻轻开口说:“你的师傅和谙达们说你文章武事上都有长足长进,朕心甚慰。学业上从不需要操心,因为你一直做得很好。皇阿玛看得到你的努力,不过别忘了你还是个孩子,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
永珹诧异地看向乾隆,随即眉眼都轻柔下来,当爹的这是在……示好?看来也并没有要多疏远他,对他说出这种类似纵容的话。皇子都是从小被教导着大义与大局,这种话不是鼓励,反而像是纵容的话,怎么可能出自一个皇上的口,应当是溺爱孩子的家长才说的吧!
永珹为这些天的别扭而赧然,不过他是绝对不会当面承认的,还是小老头般地扳着脸:“儿臣知道了,凡事会量力而行。”再惯例地朝乾隆扬起一枚笑容。乾隆看着他明亮的带着信任的笑容,君王刚毅的脸上,也带起了一丝笑纹。
之后父子两人就最近的生活和学习,内宫趣事展开了轻快的交流,比起冗长的奏折,和老橘子皮般的大臣们,乾隆更愿意和话音软软,长相水嫩的儿子在一起,时间飞快地流逝。直到吴书来顶着众臣的压力来催,两人才发现不知不觉间肚子饿了,正好御膳都已准备好,只等着圣上摆驾。
不远处一直在关注圣上的鄂容安,注意到他们父子间的互动,虽然看得不太真切,不过,皇上面对四阿哥时,和其他阿哥们相比,身上的气场更加亲切,这个儿子对皇上来讲应该是很特别的。
几年前,皇上曾经加封一等公鄂尔泰为四阿哥太傅的事情,已经随着一代重臣鄂尔泰的去逝而被淡忘了,可是鄂容安记忆犹新,他还记得皇上带着四阿哥去他们府上时,脸上那种为人父的满意的神情。
鄂容安回去后招来已经分部在内阁六部的鄂家兄弟们。以族长的身份让众人远离议储之事。面对众位弟弟的疑问,他只说:“当今皇上春秋鼎盛,是个圣明之君,立储之事圣上心中必有定论,我们一朝为臣终身为臣,最好少说多做,这才是长久之道。”
结果也正如鄂容安所料,请立太子的风波在皇上明显的不配合下无疾而终。而先前被推举出对的储君就相当于下一朝的开国功臣的美好幻想,冲昏头的大臣们,才惊慌地想明白一件事,皇上正值青年,现在立太子不是没事找事嘛!
立储总归是皇上的家事,最后还是在他的几个儿子当中选择,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再上心,也只是徒劳。再一不小心得罪了哪个不能得罪的主子,未来堪忧啊。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哪个皇子都不得罪,哪个都敬而远之。
自从上次的丰泽园之行,永珹又多了一个去处。若是哪天下学得早了,他就去西苑看看。他看上了丰泽园后院的那大片荒地,他让人开辟出来,亲手种上了些时令的蔬菜瓜果,偶尔闲来的务农,也别有一番意趣。
宫里当然不会缺那点东西吃,不过这种采菊东蓠的田居生活一直是他想遇不可求的。原本以为在这座华丽的宫苑里不可能实现,却意外的找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他怎么能不欣喜不已。看着亲手种下的东西结出的果实,那种满足感简直无可取代。
他一举一动都有人呈报给了皇上知道。乾隆听到这件事,只是一笑而过,让负责丰泽园的守卫们给四阿哥方便,他想要怎么样尽管满足他,只要不累着就好。有了乾隆这一道暗旨,夏天的时候,园子里有了满满的收获,永珹甚的小厨房甚至做到了自己自足,而且食材都格外新鲜,因为每次都是在园子里新摘的。
在喜庆的爆竹声中,又一年过去了,娴皇贵妃被正式册封成为皇后。她的个性还是老样子,每天板着脸,长相虽然也清丽,却只让人注意到威严。她为人最重规矩,后宫在她的管束下,终于有了些严谨的样子。
就算是乾隆偶有小错,她都敢忠言直谰,后宫众女虽然被这个没多少圣宠的女人管着不以为然,时间久了,对于力求做到公正的皇后也生出些敬意。乾隆虽然对她的死板不满,也愿意给她皇后应有的体面,把一个直肠子的女人摆在中宫的位置上,总比别一个绵里藏针的好。
嘉妃也如愿更进一步成了嘉贵妃,她一向人缘不错,又是从潜坻就跟着乾隆的人,受到的待遇一向从优。那拉氏皇后也不是个独断专行的人,主要是后宫太大,上百嫔妃,宫女太监近万,每日的事务若都报给一个人处理,足够一代皇后头昏脑胀。
所以她聪明的适当分权给贵妃们,好些事情都和两位贵妃们商量着来,这样不仅分了权,也分担了风险。在这点上她比前富察皇后要高明,而且还在太后和乾隆那里留了不贪不妒的好印象。
后宫里地位最高资历最久的三位女人能够相处和谐,一致对外,自然没有什么妃嫔敢侍宠而娇。乾隆虽然对新晋的妃子很感兴趣,对待旧人也从不薄待。后宫维持了难得的平衡。太后对于后宫的现状很满意,这三个高位娘娘都得体,,又都是她满意的人,能对下压住阵角,对上抓住皇上的宠爱。后宫的风气真比以前强太多了。
太后一高兴了,就爱招命妇太妃们进宫叙话,说些家常锁事,听些别人家的八卦趣闻,有时兴志高了,再主持个公道,赐个儿女婚姻,日子过得很候哉。
这一日,几个王府太妃们正和太后说话,嘉贵妃在,和亲王福晋,礼亲王福晋陪坐在侧。慈宁宫的苏嬷嬷笑容满面地从外面进来。太后几人的话题刚好告一段落,太后问:“什么事把你喜成这样?”
苏嬷嬷是太后在娘家时的贴身侍女,几十年来眼里心里只有这一个主子,甚至因此耽误了嫁人,太后与之情谊深厚,待她与别人不同,在慈宁宫里相当于半个主子。在场的人也好奇什么样的事能让这位一向沉稳的嬷嬷喜形于色。
苏嬷嬷走到太后身边,笑道:“主子可还记得,您昨个儿忽然说想吃新鲜的瓜丝?”太后‘喔’了一声,叹道:“是啊,哀家最近吃什么都不对胃口,御膳房净做做些鱼啊肉啊,快把哀家腻都住了。”
太后口味一向清淡,负责慈宁宫小厨房的师傅们尽管比巧妇还巧,奈何还是无法做那无米之炊。北方一入秋就再种不出蔬菜,南部虽然有的省份冬天可以种一些,产量也少得可怜。
距离京城路途遥远,就算最快的速度到达,也要个把月,什么菜都成菜干了。何况太后虽然书读得不多,也知道杨贵妃吃荔枝的典故,她知道乾隆一向教顺,更不能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而给皇上添出民怨。所以每到冬天,她的食量都会减少一些。
苏嬷嬷不再卖关子:“娘娘,四阿哥派人送过来一大筐的嫩黄瓜,还有许多别的蔬菜,奴才看过了,各各都鲜美可爱,奴才在宫中多年,也算是见过些世面,却从没在冬天见过长得这么好的蔬果。四阿哥还派人说了,让您尽管挑喜欢的吃,以后地里还会结呢。”
太后一惊,陪坐的太妃们也一阵哗然,“这是真的?难道那些东西都是四阿哥种出来的?”太后看了眼窗外,北风呼啸着刮起飞雪,只是看着就知道冷极了。这种天气怎么可能别说处出东西,就连土地上都是结了冰的。
这到是把苏嬷嬷问着了,她只顾着高兴地来回太后,忘了问那送菜的奴才。太后寻问的目光向嘉贵妃看去,众人全都看向嘉贵妃,她这个当额娘想必能知道吧。
嘉妃笑吟吟地站起来,上天对这个贵妃娘娘相当厚待,一点也看不出是已经养育了几个孩子,皮肤还嫩白如处子,岁月在她脸上一点痕迹都没留下,行动间自有一番美态。嘉妃向太后福身,柔声答:“回太后,永珹他以前就爱呆在丰泽园里,时常自己也种些小东西,臣妾前些日子是听说他在研究如何能冬种夏果,臣妾只当他是玩玩的,也并不知道什么时候成功的。想来他必定是想第一个要孝敬给皇祖母吧!”
太后笑容满面地点点头,心里暖洋洋的,孙子对她这样关心,在众位太妃命妇面前也很是长了面子,“永珹自小就孝顺,也真难为他能做到如此,这自古没人做到的事情都被他做成了,可见是个有心的,日后必成大气。这也是嘉贵妃你的福气。”
嘉妃又拜下去:“娘娘您说的哪里话,孙儿孝敬您是天经地义啊。他从小受到您的拂照眷顾,您开开心心的,才是我们晚辈的福气呢。”
太后笑着亲手扶嘉妃起来,亲切地拍拍她的手,太后很少对别人做这等亲密的动作,这一动不禁让一屋子人看红了眼。红眼归红眼,只要是有眼色的都明白了太后对嘉妃娘俩是相当满意,甚至能说是喜爱了。大家凑趣儿地说些讨喜的话,自然夸赞四阿哥的居多,这一次本来是例行的会面,自己喜爱的孙子被人夸奖,太后十分开怀。最后还吩咐小厨房把四阿哥送来的果蔬做成菜肴,让众人都跟着尝尝鲜。
养心殿里乾隆用膳时,才发现饭桌上竟然惊现了绿色蔬菜,那一瞬间他真有惊喜的感觉,就算他是皇上,也打不破地理界线。这一惊喜让他无视了食不语的规则,招来吴书来寻问,这才知道原来小永珹在丰泽园那片试验田里研究出了这些反季的蔬菜。刚收获就全部分送到了慈宁宫和养心殿了。
乾隆听到了很高兴,他一向对生活质量要求得很高,儿子这次的贡献相当大。派人大赏了一堆吃的用金银珠宝。不久后又招来永珹和工部众人。看能不能将这种方法推而广之。这样就不用他心爱的儿子每天辛苦种菜。
其实永珹根本没下过几次田,大棚的方法,他也只是知道些原理,再结合些合理的推论与建义,实际操作与试验全是负责照料丰泽园作物的几个人做出来的,他只是负责动了动嘴皮子。
且命人把试验这些天以来的成功经验记录下来装订成册,以备日后察阅。原本不起眼的一个薄薄小册子,到了工部侍郎手中,侍郎简直如获至宝。恨不得把想到这个天才想法的四阿哥捧起来膜拜,他对乾隆信誓旦旦地说:“有了这个册子,臣保证皇室四季都不会断了新鲜蔬菜。”
清朝家长们默认孩子小成年的时间是13岁,永璋已经过了13岁,只要和纯妃报备一声,就可以自由出宫了。据说京城里有好多好玩的去处,永珹对于他这种优势相当眼热。对于一年都出不上一次宫的人来说,就是只让他出去参观护城河,他都会兴致勃勃。
永璋被一向疼爱的弟弟盯得心虚,只得领着他一起去找纯贵妃,纯贵妃虽然还有些体弱,但是大体上都被陆太医的法子给调养好了。她对永珹在其中起的作用感激在心,永珹又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自然是多一份亲近。所以她对永珹也一向和颜悦色,出宫的事很爽快就应了,并且嘱咐他们在下钥前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O(∩_∩)O
不只他没经验,文武百官们个个有良田无数,但不代表他们下过田,筹备演耕礼的人不可能让主子们丢人,所谓演耕真的只是演而已。
时直三月,土地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个园子实在是太朴素了,除了几楹房屋外,没什么好玩好看的。可是永瑢还是一脸开心地去戳泥巴,近侍奶娘们想拦又拦不住。永珹有掩面的冲动,到底是带他们来干嘛呀?难道是皇帝怕儿子们个个都被教成了严肃的小老头,想弥补他们缺少泥巴的童年?
小六把自己白嫩的小手变得脏兮兮,衣服上也沾上了土色,小脸上终于挂上些惊慌无措。永璋还在另一头被一个宗室王爷缠着寒喧,永琪看到他的小黑手嫌弃地别过头。眼看小豆丁就要当场暴豆子,永珹无奈地走过去,拿出自己的真丝汗巾帮他把衣服擦干净,再去擦他的手。轻声哄道:“好了,你看,已经干净喽。”
永瑢一直很喜欢这个哥哥,憋回了眼泪,当场用小爪子拽住永珹的袍子,牢牢地不肯松手。
乾隆同回京述职的直隶总督武丹叙着话。一回头就看到四儿子蹲□温柔地给六儿子擦手,他的眉头轻皱起。武丹顺着乾隆的目光看去,一记马屁拍张口就来:“天家诸子真是和睦,这是臣等之福,万民之福啊!”
乾隆目光微冷地扫了武丹一眼。吩咐道:“传阿哥们过来。”
几个散落在各处的的少年儿童们接到传唤,有些惊讶,他们还以为自己做为观众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就等着吃了饭走人呢。
一排俊秀的小阿哥们在御前排列开,除了某个伪小孩外都有些紧张,乾隆在他们面前一向是威严有余亲切不足。永瑢走得急,手里还搛着永珹的那块帕子,乾隆目光在他手上多停了一秒然后才滑开。
乾隆例行问了他们的学业,因为国事繁忙,他已有近一个月没亲临上书房查课了。听到儿子们的进度,乾隆欣慰地点点头,再随口考教几句,发现几人都完成得很好。尤其问到永珹时,还因他得到总师傅蔡新的美言而夸奖了两句。
其他几兄疵投去各种羡慕的目光,最应该表现得开心的人,却只是躬谨句谢了恩。乾隆心里一突,小四儿平日里最识大体,有外人在场时从来不会表现出孩子气,可是每次被他表扬之后,总会很满足地把眼睛弯起来,今天却没有。
几个小阿哥好容易才有亲近父皇的机会,虽然碍着乾隆气场强大,阿哥们也尽量积极地表现自己。一时间田园空地边上演着一幕父慈子孝的天家和乐图。大臣们见了,面上也是一片欣慰之色,心里却是复杂的。最近朝庭诸臣在议储,而未来的皇帝就是这些小阿哥其中的一个。
演耕再次开始时,乾隆让永珹走到他旁边扶犁,这一举动让周围的人不禁愕然,不过再看那父子两个都是面色如常,众人忙把异样的表情收了起来。
吴书来有眼色地把闲杂人等都拦在了稍远的距离。乾隆唯我独尊习惯了,怎么会在意大臣们怎么想,他和自己儿子说句话还得经过别人允许吗?!
乾隆细细打量被他忽视了近半月的儿子,俊美的小脸儿更加白皙了,乍看之下多了一分脆弱。不禁衍生出一丝愧疚之心,以为小孩的脆弱源于一向疼他的父皇的冷落。
永珹若是知道他的想法,必然会偷偷吐舌头,真正的原因是,他为了能长高每天都喝一杯牛奶,最近因为份例变多了,他直接把牛奶当日常饮品了。
乾隆轻轻开口说:“你的师傅和谙达们说你文章武事上都有长足长进,朕心甚慰。学业上从不需要操心,因为你一直做得很好。皇阿玛看得到你的努力,不过别忘了你还是个孩子,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
永珹诧异地看向乾隆,随即眉眼都轻柔下来,当爹的这是在……示好?看来也并没有要多疏远他,对他说出这种类似纵容的话。皇子都是从小被教导着大义与大局,这种话不是鼓励,反而像是纵容的话,怎么可能出自一个皇上的口,应当是溺爱孩子的家长才说的吧!
永珹为这些天的别扭而赧然,不过他是绝对不会当面承认的,还是小老头般地扳着脸:“儿臣知道了,凡事会量力而行。”再惯例地朝乾隆扬起一枚笑容。乾隆看着他明亮的带着信任的笑容,君王刚毅的脸上,也带起了一丝笑纹。
之后父子两人就最近的生活和学习,内宫趣事展开了轻快的交流,比起冗长的奏折,和老橘子皮般的大臣们,乾隆更愿意和话音软软,长相水嫩的儿子在一起,时间飞快地流逝。直到吴书来顶着众臣的压力来催,两人才发现不知不觉间肚子饿了,正好御膳都已准备好,只等着圣上摆驾。
不远处一直在关注圣上的鄂容安,注意到他们父子间的互动,虽然看得不太真切,不过,皇上面对四阿哥时,和其他阿哥们相比,身上的气场更加亲切,这个儿子对皇上来讲应该是很特别的。
几年前,皇上曾经加封一等公鄂尔泰为四阿哥太傅的事情,已经随着一代重臣鄂尔泰的去逝而被淡忘了,可是鄂容安记忆犹新,他还记得皇上带着四阿哥去他们府上时,脸上那种为人父的满意的神情。
鄂容安回去后招来已经分部在内阁六部的鄂家兄弟们。以族长的身份让众人远离议储之事。面对众位弟弟的疑问,他只说:“当今皇上春秋鼎盛,是个圣明之君,立储之事圣上心中必有定论,我们一朝为臣终身为臣,最好少说多做,这才是长久之道。”
结果也正如鄂容安所料,请立太子的风波在皇上明显的不配合下无疾而终。而先前被推举出对的储君就相当于下一朝的开国功臣的美好幻想,冲昏头的大臣们,才惊慌地想明白一件事,皇上正值青年,现在立太子不是没事找事嘛!
立储总归是皇上的家事,最后还是在他的几个儿子当中选择,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再上心,也只是徒劳。再一不小心得罪了哪个不能得罪的主子,未来堪忧啊。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哪个皇子都不得罪,哪个都敬而远之。
自从上次的丰泽园之行,永珹又多了一个去处。若是哪天下学得早了,他就去西苑看看。他看上了丰泽园后院的那大片荒地,他让人开辟出来,亲手种上了些时令的蔬菜瓜果,偶尔闲来的务农,也别有一番意趣。
宫里当然不会缺那点东西吃,不过这种采菊东蓠的田居生活一直是他想遇不可求的。原本以为在这座华丽的宫苑里不可能实现,却意外的找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他怎么能不欣喜不已。看着亲手种下的东西结出的果实,那种满足感简直无可取代。
他一举一动都有人呈报给了皇上知道。乾隆听到这件事,只是一笑而过,让负责丰泽园的守卫们给四阿哥方便,他想要怎么样尽管满足他,只要不累着就好。有了乾隆这一道暗旨,夏天的时候,园子里有了满满的收获,永珹甚的小厨房甚至做到了自己自足,而且食材都格外新鲜,因为每次都是在园子里新摘的。
在喜庆的爆竹声中,又一年过去了,娴皇贵妃被正式册封成为皇后。她的个性还是老样子,每天板着脸,长相虽然也清丽,却只让人注意到威严。她为人最重规矩,后宫在她的管束下,终于有了些严谨的样子。
就算是乾隆偶有小错,她都敢忠言直谰,后宫众女虽然被这个没多少圣宠的女人管着不以为然,时间久了,对于力求做到公正的皇后也生出些敬意。乾隆虽然对她的死板不满,也愿意给她皇后应有的体面,把一个直肠子的女人摆在中宫的位置上,总比别一个绵里藏针的好。
嘉妃也如愿更进一步成了嘉贵妃,她一向人缘不错,又是从潜坻就跟着乾隆的人,受到的待遇一向从优。那拉氏皇后也不是个独断专行的人,主要是后宫太大,上百嫔妃,宫女太监近万,每日的事务若都报给一个人处理,足够一代皇后头昏脑胀。
所以她聪明的适当分权给贵妃们,好些事情都和两位贵妃们商量着来,这样不仅分了权,也分担了风险。在这点上她比前富察皇后要高明,而且还在太后和乾隆那里留了不贪不妒的好印象。
后宫里地位最高资历最久的三位女人能够相处和谐,一致对外,自然没有什么妃嫔敢侍宠而娇。乾隆虽然对新晋的妃子很感兴趣,对待旧人也从不薄待。后宫维持了难得的平衡。太后对于后宫的现状很满意,这三个高位娘娘都得体,,又都是她满意的人,能对下压住阵角,对上抓住皇上的宠爱。后宫的风气真比以前强太多了。
太后一高兴了,就爱招命妇太妃们进宫叙话,说些家常锁事,听些别人家的八卦趣闻,有时兴志高了,再主持个公道,赐个儿女婚姻,日子过得很候哉。
这一日,几个王府太妃们正和太后说话,嘉贵妃在,和亲王福晋,礼亲王福晋陪坐在侧。慈宁宫的苏嬷嬷笑容满面地从外面进来。太后几人的话题刚好告一段落,太后问:“什么事把你喜成这样?”
苏嬷嬷是太后在娘家时的贴身侍女,几十年来眼里心里只有这一个主子,甚至因此耽误了嫁人,太后与之情谊深厚,待她与别人不同,在慈宁宫里相当于半个主子。在场的人也好奇什么样的事能让这位一向沉稳的嬷嬷喜形于色。
苏嬷嬷走到太后身边,笑道:“主子可还记得,您昨个儿忽然说想吃新鲜的瓜丝?”太后‘喔’了一声,叹道:“是啊,哀家最近吃什么都不对胃口,御膳房净做做些鱼啊肉啊,快把哀家腻都住了。”
太后口味一向清淡,负责慈宁宫小厨房的师傅们尽管比巧妇还巧,奈何还是无法做那无米之炊。北方一入秋就再种不出蔬菜,南部虽然有的省份冬天可以种一些,产量也少得可怜。
距离京城路途遥远,就算最快的速度到达,也要个把月,什么菜都成菜干了。何况太后虽然书读得不多,也知道杨贵妃吃荔枝的典故,她知道乾隆一向教顺,更不能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而给皇上添出民怨。所以每到冬天,她的食量都会减少一些。
苏嬷嬷不再卖关子:“娘娘,四阿哥派人送过来一大筐的嫩黄瓜,还有许多别的蔬菜,奴才看过了,各各都鲜美可爱,奴才在宫中多年,也算是见过些世面,却从没在冬天见过长得这么好的蔬果。四阿哥还派人说了,让您尽管挑喜欢的吃,以后地里还会结呢。”
太后一惊,陪坐的太妃们也一阵哗然,“这是真的?难道那些东西都是四阿哥种出来的?”太后看了眼窗外,北风呼啸着刮起飞雪,只是看着就知道冷极了。这种天气怎么可能别说处出东西,就连土地上都是结了冰的。
这到是把苏嬷嬷问着了,她只顾着高兴地来回太后,忘了问那送菜的奴才。太后寻问的目光向嘉贵妃看去,众人全都看向嘉贵妃,她这个当额娘想必能知道吧。
嘉妃笑吟吟地站起来,上天对这个贵妃娘娘相当厚待,一点也看不出是已经养育了几个孩子,皮肤还嫩白如处子,岁月在她脸上一点痕迹都没留下,行动间自有一番美态。嘉妃向太后福身,柔声答:“回太后,永珹他以前就爱呆在丰泽园里,时常自己也种些小东西,臣妾前些日子是听说他在研究如何能冬种夏果,臣妾只当他是玩玩的,也并不知道什么时候成功的。想来他必定是想第一个要孝敬给皇祖母吧!”
太后笑容满面地点点头,心里暖洋洋的,孙子对她这样关心,在众位太妃命妇面前也很是长了面子,“永珹自小就孝顺,也真难为他能做到如此,这自古没人做到的事情都被他做成了,可见是个有心的,日后必成大气。这也是嘉贵妃你的福气。”
嘉妃又拜下去:“娘娘您说的哪里话,孙儿孝敬您是天经地义啊。他从小受到您的拂照眷顾,您开开心心的,才是我们晚辈的福气呢。”
太后笑着亲手扶嘉妃起来,亲切地拍拍她的手,太后很少对别人做这等亲密的动作,这一动不禁让一屋子人看红了眼。红眼归红眼,只要是有眼色的都明白了太后对嘉妃娘俩是相当满意,甚至能说是喜爱了。大家凑趣儿地说些讨喜的话,自然夸赞四阿哥的居多,这一次本来是例行的会面,自己喜爱的孙子被人夸奖,太后十分开怀。最后还吩咐小厨房把四阿哥送来的果蔬做成菜肴,让众人都跟着尝尝鲜。
养心殿里乾隆用膳时,才发现饭桌上竟然惊现了绿色蔬菜,那一瞬间他真有惊喜的感觉,就算他是皇上,也打不破地理界线。这一惊喜让他无视了食不语的规则,招来吴书来寻问,这才知道原来小永珹在丰泽园那片试验田里研究出了这些反季的蔬菜。刚收获就全部分送到了慈宁宫和养心殿了。
乾隆听到了很高兴,他一向对生活质量要求得很高,儿子这次的贡献相当大。派人大赏了一堆吃的用金银珠宝。不久后又招来永珹和工部众人。看能不能将这种方法推而广之。这样就不用他心爱的儿子每天辛苦种菜。
其实永珹根本没下过几次田,大棚的方法,他也只是知道些原理,再结合些合理的推论与建义,实际操作与试验全是负责照料丰泽园作物的几个人做出来的,他只是负责动了动嘴皮子。
且命人把试验这些天以来的成功经验记录下来装订成册,以备日后察阅。原本不起眼的一个薄薄小册子,到了工部侍郎手中,侍郎简直如获至宝。恨不得把想到这个天才想法的四阿哥捧起来膜拜,他对乾隆信誓旦旦地说:“有了这个册子,臣保证皇室四季都不会断了新鲜蔬菜。”
清朝家长们默认孩子小成年的时间是13岁,永璋已经过了13岁,只要和纯妃报备一声,就可以自由出宫了。据说京城里有好多好玩的去处,永珹对于他这种优势相当眼热。对于一年都出不上一次宫的人来说,就是只让他出去参观护城河,他都会兴致勃勃。
永璋被一向疼爱的弟弟盯得心虚,只得领着他一起去找纯贵妃,纯贵妃虽然还有些体弱,但是大体上都被陆太医的法子给调养好了。她对永珹在其中起的作用感激在心,永珹又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自然是多一份亲近。所以她对永珹也一向和颜悦色,出宫的事很爽快就应了,并且嘱咐他们在下钥前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