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四章 总是两相难(下)
“娇娇在想什么?”大长公主见陈阿娇给她请安没多久就陷入了沉思,直到刚才莫名露出笑意,不由问道。
“阿母,娇娇在想,若是当初没有选择刘彻,今日这帝王将会是谁?”静室之中唯有大长公主及她本人,她索性也就不避讳,直接问道。
大长公主的手一抖,想到昨夜里看到的那半边金色虎符,不由心底里有些发颤,但是毕竟那么多年的风浪过来,只是一瞬间,她就稳住了心神,笑着反问道:“娇娇在胡思乱想些什么?”
“的确是娇娇胡思乱想了!”她垂下头,修长的手指轻轻划着木质碗边沿,显得有些意兴澜栅,又显得有些执拗,继续问道:“但娇娇就是想知道。”
“先帝那么多儿子,如若阿母在当时就能预见现在的情势,那么。。。。。。为了娇娇着想。。。。。。”大长公主的语气有些发狠,却是话到一半转了个弯道:“总之不论是谁当皇帝,以阿母的心性,这个后位总归是娇娇的。阿母不能坐视尊贵荣华无法延续,除了你,你的两位兄长,阿母也要让他们拥有爵位。”
“那如果娇娇只想过富足且自在的生活,阿母将会如何安排娇娇?”她继续笑着反问。
“娇娇,你已经是当今世上最尊贵的女子,只要有了子嗣,哪怕是再不得宠爱,都会是母仪子贵。何必要自暴自弃的想逃避呢!?”大长公主的声音放柔,轻抚着她摸着杯沿的右手,直视着陈阿娇的黑白分明却是隐含深意的双眸,也是意有所指道:“阿母其实也不想冒险,毕竟时至今日,猫儿已经变成了虎儿。可如果虎儿真的又变回了猫儿,林子里的豺狼可就要出来捕食了。”
“是啊!阿母的肉香味可是很浓啊!连虎儿身边的狗都想乘机咬一口。”她回视大长公主,笑了笑道。
“你这丫头,到底想跟阿母说些什么?尽想些有的没的。”大长公主也笑了起来,且伸出手指擢了擢她的额头道。
“没什么,只是觉得人心难测!”她撅了撅嘴,有些讪然一笑。
大长公主闻言收起笑容,双手伸回放置膝上,带着些冷意道:“所以,阿母这次一定会给他们这些狗儿一些颜色瞧瞧,否则还真以为我大长公主好欺侮呢!”
看着大长公主有些坚决与恨恨的神情,她当然知道是因为前阵子中尉宁成查了一些宗室侵占田地、收受贿赂的案子,其中有部分背后的主使就牵扯到大长公主这儿,当然也有些是关系到窦氏外戚及宗族利益,为了这些,才惹的窦老太主很是不愉快。
“那赵绾与王臧是个什么东西,本身就不是个干净的种,还有胆儿说你皇外祖母是个无知的深宫老妇人,让彻儿以后任何事务都无需禀告。”大长公主神情带着浓浓的讥讽与蔑视道:“哼!算他们识相,没等赐毒酒,就先死了干净,也省得拖累其宗族。”
“阿母,你也要小心一些,今日里有个中尉宁成,明日里说不定就有另外一个顶替了他,继续与阿母过不去。”她见大长公主是真的动了怒意,轻轻笑了笑缓解了一下气氛,挪到大长公主身边借机劝道:“反正,阿母也不缺什么,何苦非得还要收了他人不义之物,若是那些奉承之人办的好事儿也就算了,可若是办的是民怨的坏事儿,阿母仁慈宽厚的名声不全都被他们给拖累了吗!?”
见大长公主表情不变,却也不语,她继续道:“阿母一生尊荣,要什么没有,为何要给那些个只会陷人于不义的的小人儿当靠山?其实若不是此事牵连到阿母,那些个贪官现在定然是被正法了,可是阿母这样一出手,事情倒是平息了,可是阿母有没有想过,那些个被侵占了田地,落得个流落他乡,或是生活大不如前的百姓们,是如何想阿母的?难道,阿母甘愿为那些个小人担个坏名声,做他们的护身符?”
她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大长公主的表情,见其并没有什么不满,相反还有些淡淡的思索之意,于是小心翼翼的想要再开口时,冷不丁大长公主斜着眼睛睨着她,带着些戏谑道:“真不愧是当朝的皇后啊!还真是体恤万千臣民啊!”
“阿母!”她见大长公主的眉眼渐渐的带起了些不作伪的笑意,她开始撒起了娇,摇着大长公主的手臂道:“娇娇才不想做什么皇后呢,做皇后有什么好的,整日里看着他另结新欢,看得娇娇由心痛到心死再到心慕、最后到心痒,其实,娇娇真想像阿母与平阳公主那样,瞧你们过得多舒心、多滋润啊!”
大长公主听到后面,脸色有些不自然起来,她自然是明白陈阿娇的意思,不经意间想到了董偃,但是一想到平阳公主也学着她养男宠、送美姬,她不禁露出一丝不屑,人就是这样,自己做得的事儿,别人若是做得,并且还影响了自己的利益,总是会极不满意的,于是她在不好意思的啐了陈阿娇几下后,道:“想那平阳公主,当年她的姐姐南宫外嫁至匈奴时,若不是老太主心疼她们,第二个外嫁抚边的就是她,如今可倒好,尽然也学着样,且还将主意打到了你头上,真是没看清她的富贵荣华的起头是源自于谁,连她那个阿兄做得皇帝,也是阿母当年的帮衬与谋划,她也不想想自己是几斤几两重!”
听到她的阿母的言辞,她只能在心底里觉得有一丝好笑,大长公主从心底的溢出的骄傲不是一时半会儿靠她的几句话就会改变的,而跟着这个骄傲而形成的行事风格,更不是她能随意左右的,但是,不管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贤惠,还是为了自家的将来,她都要挑机会劝上一劝,若是没有记错,刘彻之所以讨厌大长公主这边,除了一直受到牵制而心生不满外,还有她们一直挂在嘴上的恩德与不断仗着这种恩德索取利益的行为。
如果刘彻注定成为一代武帝,那么她们就必须学会低调。
看她沉默,大长公主不由的叹了口气、凑近她的耳边,状似为她倒水,用近乎于呢喃的声音对她道:“适才,你皇外祖母是不是透了什么风给你!?可是,不管怎么样,我们与彻儿都是一条船上的了,除非万不得已,阿母又岂会寻求它路,毕竟谁都不知道前路如何,换了个君王,说不定比之还不如呢!但是,若是被逼急了,阿母与你皇外祖母也是有后手的,只是怕到时候谁都落不着好。”
大长公主说完之后,放下青铜镶玉铜壶,轻轻的抚着她的秀发,温柔且带着忧心看着她。
对上大长公主真切情深的双眼,瞬间,她有些感动,客观上讲,大长公主也的确是做了一些不太道德的事情,可是对于她来说,大长公主却是尽力的将母亲之职做好。只是她宠爱的方式不对,只教会了她如何享受、如何获取富贵,却没教会她如何应对一些烦杂的人与事去维持这些尊荣与富贵,否则真实的陈阿娇也不会是个人人都认为的刁蛮冲动、任性妄为的性子。
“阿母。”她其实也明白,如今对她们来说,已经是骑虎难下,当人不能马上改变环境,就只能想着改变自己,然后一点点的适应环境,然后再影响环境,现在,她要变,她还要影响刘彻跟着改变,只有这样,才是大家都能得利的。于是她伏下身子至大长公主的膝头,就像个小懒猫一样环住大长公主的腰道:“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选择也就是如此,对吗?”
“有安逸的生活,谁想要改变呢?”大长公主对于她难得的温顺有些微愣之后,随即就释怀的笑了开来,曾几何时,她的爱女就喜欢这样做,又曾几何时,她开始远离她的怀抱了。现在,她经过这些变故,倒是脾性变了好多,想到这里,她的笑容又加深了道:“你不要操心这许多了,有阿母与你皇外祖母在,是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不会受委屈吗?
她笑笑。但此时,她不想再多说了,她想要的答案,她已经得到了。
按照历史正常轨迹,窦老太主再过几年就会驾崩,不管怎么样,刘彻虽然最后把陈阿娇的皇后之位给废了,可最终也还算是有些良心的,又或许是为了自己得个好名声,但,他至少保了大长公主后半辈子的荣华与尊荣。
而若是刘彻被拉下了皇帝宝座,她将会失去皇后之位,她的阿母大长公主与她的地位就会直接由皇室降到宗室贵戚,明着看,好像地位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影响,但是新皇上任的话,谁都没把握是否拿捏的住未来的发展方向。
有可能好,也有可能更坏!
那她就要赌不明的未来,在惘然中挣扎着自己的出路。
这样看来,还不如在已知的结局过程中,有方向性的慢慢努力。
难不成,还真的让她去找刘非,真的刘彻倒台了,他们俩个倒能算是明正言顺了,汉朝对女人改嫁还是比较宽松的。但是,这不是她想要的。她,除了心底里对刘非有着潜藏着的、说不清的感受之外,她清楚,现在的灵魂的她,不爱他。
况且,为了汉室天下的稳定,以及准南王刘安在窦老太主、及相关拥护‘黄老之学’的老臣处所下的功夫,新皇很有可能是那个野心勃勃的准南王,那么大长公主与她就会变得危险,因为她们将会是准南王头一个要被除掉的宗室。
“阿母,娇娇在想,若是当初没有选择刘彻,今日这帝王将会是谁?”静室之中唯有大长公主及她本人,她索性也就不避讳,直接问道。
大长公主的手一抖,想到昨夜里看到的那半边金色虎符,不由心底里有些发颤,但是毕竟那么多年的风浪过来,只是一瞬间,她就稳住了心神,笑着反问道:“娇娇在胡思乱想些什么?”
“的确是娇娇胡思乱想了!”她垂下头,修长的手指轻轻划着木质碗边沿,显得有些意兴澜栅,又显得有些执拗,继续问道:“但娇娇就是想知道。”
“先帝那么多儿子,如若阿母在当时就能预见现在的情势,那么。。。。。。为了娇娇着想。。。。。。”大长公主的语气有些发狠,却是话到一半转了个弯道:“总之不论是谁当皇帝,以阿母的心性,这个后位总归是娇娇的。阿母不能坐视尊贵荣华无法延续,除了你,你的两位兄长,阿母也要让他们拥有爵位。”
“那如果娇娇只想过富足且自在的生活,阿母将会如何安排娇娇?”她继续笑着反问。
“娇娇,你已经是当今世上最尊贵的女子,只要有了子嗣,哪怕是再不得宠爱,都会是母仪子贵。何必要自暴自弃的想逃避呢!?”大长公主的声音放柔,轻抚着她摸着杯沿的右手,直视着陈阿娇的黑白分明却是隐含深意的双眸,也是意有所指道:“阿母其实也不想冒险,毕竟时至今日,猫儿已经变成了虎儿。可如果虎儿真的又变回了猫儿,林子里的豺狼可就要出来捕食了。”
“是啊!阿母的肉香味可是很浓啊!连虎儿身边的狗都想乘机咬一口。”她回视大长公主,笑了笑道。
“你这丫头,到底想跟阿母说些什么?尽想些有的没的。”大长公主也笑了起来,且伸出手指擢了擢她的额头道。
“没什么,只是觉得人心难测!”她撅了撅嘴,有些讪然一笑。
大长公主闻言收起笑容,双手伸回放置膝上,带着些冷意道:“所以,阿母这次一定会给他们这些狗儿一些颜色瞧瞧,否则还真以为我大长公主好欺侮呢!”
看着大长公主有些坚决与恨恨的神情,她当然知道是因为前阵子中尉宁成查了一些宗室侵占田地、收受贿赂的案子,其中有部分背后的主使就牵扯到大长公主这儿,当然也有些是关系到窦氏外戚及宗族利益,为了这些,才惹的窦老太主很是不愉快。
“那赵绾与王臧是个什么东西,本身就不是个干净的种,还有胆儿说你皇外祖母是个无知的深宫老妇人,让彻儿以后任何事务都无需禀告。”大长公主神情带着浓浓的讥讽与蔑视道:“哼!算他们识相,没等赐毒酒,就先死了干净,也省得拖累其宗族。”
“阿母,你也要小心一些,今日里有个中尉宁成,明日里说不定就有另外一个顶替了他,继续与阿母过不去。”她见大长公主是真的动了怒意,轻轻笑了笑缓解了一下气氛,挪到大长公主身边借机劝道:“反正,阿母也不缺什么,何苦非得还要收了他人不义之物,若是那些奉承之人办的好事儿也就算了,可若是办的是民怨的坏事儿,阿母仁慈宽厚的名声不全都被他们给拖累了吗!?”
见大长公主表情不变,却也不语,她继续道:“阿母一生尊荣,要什么没有,为何要给那些个只会陷人于不义的的小人儿当靠山?其实若不是此事牵连到阿母,那些个贪官现在定然是被正法了,可是阿母这样一出手,事情倒是平息了,可是阿母有没有想过,那些个被侵占了田地,落得个流落他乡,或是生活大不如前的百姓们,是如何想阿母的?难道,阿母甘愿为那些个小人担个坏名声,做他们的护身符?”
她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大长公主的表情,见其并没有什么不满,相反还有些淡淡的思索之意,于是小心翼翼的想要再开口时,冷不丁大长公主斜着眼睛睨着她,带着些戏谑道:“真不愧是当朝的皇后啊!还真是体恤万千臣民啊!”
“阿母!”她见大长公主的眉眼渐渐的带起了些不作伪的笑意,她开始撒起了娇,摇着大长公主的手臂道:“娇娇才不想做什么皇后呢,做皇后有什么好的,整日里看着他另结新欢,看得娇娇由心痛到心死再到心慕、最后到心痒,其实,娇娇真想像阿母与平阳公主那样,瞧你们过得多舒心、多滋润啊!”
大长公主听到后面,脸色有些不自然起来,她自然是明白陈阿娇的意思,不经意间想到了董偃,但是一想到平阳公主也学着她养男宠、送美姬,她不禁露出一丝不屑,人就是这样,自己做得的事儿,别人若是做得,并且还影响了自己的利益,总是会极不满意的,于是她在不好意思的啐了陈阿娇几下后,道:“想那平阳公主,当年她的姐姐南宫外嫁至匈奴时,若不是老太主心疼她们,第二个外嫁抚边的就是她,如今可倒好,尽然也学着样,且还将主意打到了你头上,真是没看清她的富贵荣华的起头是源自于谁,连她那个阿兄做得皇帝,也是阿母当年的帮衬与谋划,她也不想想自己是几斤几两重!”
听到她的阿母的言辞,她只能在心底里觉得有一丝好笑,大长公主从心底的溢出的骄傲不是一时半会儿靠她的几句话就会改变的,而跟着这个骄傲而形成的行事风格,更不是她能随意左右的,但是,不管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贤惠,还是为了自家的将来,她都要挑机会劝上一劝,若是没有记错,刘彻之所以讨厌大长公主这边,除了一直受到牵制而心生不满外,还有她们一直挂在嘴上的恩德与不断仗着这种恩德索取利益的行为。
如果刘彻注定成为一代武帝,那么她们就必须学会低调。
看她沉默,大长公主不由的叹了口气、凑近她的耳边,状似为她倒水,用近乎于呢喃的声音对她道:“适才,你皇外祖母是不是透了什么风给你!?可是,不管怎么样,我们与彻儿都是一条船上的了,除非万不得已,阿母又岂会寻求它路,毕竟谁都不知道前路如何,换了个君王,说不定比之还不如呢!但是,若是被逼急了,阿母与你皇外祖母也是有后手的,只是怕到时候谁都落不着好。”
大长公主说完之后,放下青铜镶玉铜壶,轻轻的抚着她的秀发,温柔且带着忧心看着她。
对上大长公主真切情深的双眼,瞬间,她有些感动,客观上讲,大长公主也的确是做了一些不太道德的事情,可是对于她来说,大长公主却是尽力的将母亲之职做好。只是她宠爱的方式不对,只教会了她如何享受、如何获取富贵,却没教会她如何应对一些烦杂的人与事去维持这些尊荣与富贵,否则真实的陈阿娇也不会是个人人都认为的刁蛮冲动、任性妄为的性子。
“阿母。”她其实也明白,如今对她们来说,已经是骑虎难下,当人不能马上改变环境,就只能想着改变自己,然后一点点的适应环境,然后再影响环境,现在,她要变,她还要影响刘彻跟着改变,只有这样,才是大家都能得利的。于是她伏下身子至大长公主的膝头,就像个小懒猫一样环住大长公主的腰道:“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选择也就是如此,对吗?”
“有安逸的生活,谁想要改变呢?”大长公主对于她难得的温顺有些微愣之后,随即就释怀的笑了开来,曾几何时,她的爱女就喜欢这样做,又曾几何时,她开始远离她的怀抱了。现在,她经过这些变故,倒是脾性变了好多,想到这里,她的笑容又加深了道:“你不要操心这许多了,有阿母与你皇外祖母在,是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不会受委屈吗?
她笑笑。但此时,她不想再多说了,她想要的答案,她已经得到了。
按照历史正常轨迹,窦老太主再过几年就会驾崩,不管怎么样,刘彻虽然最后把陈阿娇的皇后之位给废了,可最终也还算是有些良心的,又或许是为了自己得个好名声,但,他至少保了大长公主后半辈子的荣华与尊荣。
而若是刘彻被拉下了皇帝宝座,她将会失去皇后之位,她的阿母大长公主与她的地位就会直接由皇室降到宗室贵戚,明着看,好像地位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影响,但是新皇上任的话,谁都没把握是否拿捏的住未来的发展方向。
有可能好,也有可能更坏!
那她就要赌不明的未来,在惘然中挣扎着自己的出路。
这样看来,还不如在已知的结局过程中,有方向性的慢慢努力。
难不成,还真的让她去找刘非,真的刘彻倒台了,他们俩个倒能算是明正言顺了,汉朝对女人改嫁还是比较宽松的。但是,这不是她想要的。她,除了心底里对刘非有着潜藏着的、说不清的感受之外,她清楚,现在的灵魂的她,不爱他。
况且,为了汉室天下的稳定,以及准南王刘安在窦老太主、及相关拥护‘黄老之学’的老臣处所下的功夫,新皇很有可能是那个野心勃勃的准南王,那么大长公主与她就会变得危险,因为她们将会是准南王头一个要被除掉的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