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柳过成林财神早塑 花组若梦仙子初见
回去之后,未免夜长梦多,环儿换了衣服便到外院找林觉去了。他让林觉立刻出门,到城东去,找一家可靠的当铺,将那块玉给当了死契,得了的钱直接以他自己的名义存在城东的钱庄里,只带一小部分回来就成了。若是这样还碰见人,被问起来,你就说是琏二哥使你出去办事儿。至于剩下的事儿,等你带了银子回来咱们再商量。
林觉领命去了,到了晚间才把事情办妥了回来。他也机灵,回来后将银子混在了从外头带的吃食上托让她母亲一同带进来给了环儿,半点儿没让人发现。
到了晚上,环儿接了银子,拿了一部分让兰溪收了起来,剩下的都给了许嬷嬷。环儿让她先去找林之孝家的说林觉要离开贾府的事儿,给他们通个气。
许嬷嬷第二天去了跟林之孝家的唠了好一会儿的嗑,看差不多了,就明着告诉林之孝家的婆娘:“我今天来找婶子是真有事相求的,我这儿打算要把林觉赎出来。在贾府这些年我和孩子两人也攒下了点银子,孩子也渐大了,他父亲又死的早,不好让他一直在外乡呆着,总得让他回去瞧瞧他父亲。我就想趁早把孩子赎出来,让他去外头做点小本生意,赚点银子,将来等我老了,就跟着孩子回乡去陪着他老子。这么多年,咱们孤儿寡母的也一直多亏了婶子照顾,这点钱婶子也一定看不上眼,但也是我们孝敬婶子的一点心意,还请婶子收下。”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了银子。
林之孝家的婆子本来就不耐他们这一家子上赶着找上门来的亲戚。原先环儿这边的奶嬷嬷本是定的她娘家那边的妹妹的,当时林之孝为了还他们家的人情,就让许嬷嬷顶了上去。本就不是多亲的亲戚,林之孝家的实在不愿她男人再在这对母子身上多发心思。做得少了,人家说她们家不厚道,做的多了,外头那起子嘴碎的还不知怎么说呢!这么个年轻媳妇在老头子跟前晃来晃去也不是个事儿。看她这么有把握的找上门来,连送她的钱都准备好了,看来是铁了心要走了,这正趁了她的心意。钱财到是小事,若是她们真肯走就是让她在倒贴点子钱她也是愿意地,这样想着林之孝家的不由分说的把银子推了回去,口内说到:“这银子我不能要!你也是个有主意的,即使下定了决心,我也就不多劝你了。等你叔回来了,我会跟他好好说说这事儿。你今儿个先回去吧!”许嬷嬷听了,千恩万谢的去了。
许嬷嬷回来后把事情跟环儿说了,环儿想了一回才开口到:“三天之后,不管林之孝家的是个什么态度,妈妈都要到姨娘那儿先把哥哥的卖身契拿回来。要是林之孝的同意便罢了,若是他不同意,还得劳烦妈妈再到林之孝家的那儿加把火,这回也许少不得还得让妈妈受回委屈了!。”许嬷嬷听了只是摇头,轻轻摸娑着他的小手小胳膊,也不说话。
环儿见许嬷嬷这样,心头微酸便往她怀里扑去,把头埋在他的怀里,环儿闷闷的说:“妈妈发放心,不管用什么手段,这次我也一定要让哥哥脱了这奴籍!”许嬷嬷抚摸着他的脑袋,一脸慈爱的看着他,低声到:“只要你们兄弟俩个好好的,我也就知足了……”
三天过后许嬷嬷去求了赵姨娘,果然银子钱一拿出来赵姨娘也就同意了帮忙。林之孝家的也在同一天找了许嬷嬷去,告诉她林之孝同意了。两天之内林觉的卖身契便拿回来了,环儿便让他带人立刻去衙门销了奴籍。等这些都办完了,环儿又再让林觉去找林之孝一趟。
林觉到了林之孝家,还没喝上几口茶,就听到林之孝对他说:“我心里对你们家是有愧的,要不是当年我答应让你爹上京,你爹可能也不会枉死了。本来我是想留你们在京城长长久久地住着的,可我听你婶婆说了,你是个又有上进心的,又有那个本事儿,想出去做生意,既是这样,那便去吧!我也不拦你,毕竟给人做奴才也不是什么长久的出路,遇上好主子还好,若是遇上不争气的……”说到此处,林之孝不由地顿住了。“你在外头要多长个心眼,虽然是自己家乡也得眼睛放亮点儿。自己可得照顾好自己,免得你娘惦记,不过跟着商队出去总是安全点儿的,回了家乡后记得让人回来报个平安。”
林觉老实的听了,一一答应下来,林之孝说到他爹的事儿的时候,他是不好接口的。来京的主意是他爹自己拿的,他知道这是怪不得别人的。虽然小时候心里也会有点小怨,可他也晓得他和他娘来了京都后是全赖叔公的照顾才有的今日。为着他们,叔公还常跟婶婆拌嘴,就是有再大的怨这也够还了的。如今叔公能说出这番话来也是仁至义尽了,一码归一码,就冲着今天他这番话,将来若是叔公有难了,他能帮的也一定会帮的。这里林之孝又教导了他几句,最后林觉要回去了,林之孝又悄悄的给了他一包银子。他本是推辞不要的,耐不住林之孝执意要给,便收下了。回来后林觉打开一看,里头竟有三十两银子,一时间他也感慨莫名。
事情解决了,环儿给了林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让他自由发挥。还别说,林觉还真有几分本事儿。要走了,他花了小半个月的时间用来打点府上的关系,重点敲打了环儿身边的几个小厮。剩下的时间环儿每天无事就尽量让许嬷嬷早点儿回去。这毕竟是在贾府,环儿就是有心想照顾她给她假回家,别人也会有意见的,第一个管家的娘们儿就不会同意。即使只是提早让她回去,许嬷嬷和林觉也只有感激的,林觉也就趁机抓紧时间陪他老娘了。可白天没事的时候,他老娘又不在,林觉就自己跑到胭脂铺子里去瞧着。
自从少爷决定要做胭脂生意时就让他们四处收集消息,甚至有段时间也让几个小厮在京城大大小小的胭脂铺里蹲过点、干过工,回来再让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由他记下来整理成册子再交给少爷。当初他把主要功夫集中在整理消息上了,如今真要他做这一行,他也需要认真地到这些铺子里再取取经了。虽然他知道少爷一定会给他制定好最好的方案,但他还是得先练练手。少爷也说了他定的东西再好也只是些条条款款,纸上谈兵,要是真刀真枪的耍起来也不见的一定有用。毕竟他平时出不了门子,也没亲眼见过胭脂铺子,更不清楚他们的经营模式。到时候真开起个铺子,什么酸甜苦辣,牛鬼蛇神还得靠林觉他自己个儿摸索煎熬。
环儿这一个月也完全没闲着,整日整日的窝在屋子里,每天除了例行的请安,便老老实实的呆在屋里。宝玉这会子得了林妹妹正费劲心思的讨好着,也没心思来找他,他也毫无所觉,理所当然的呆在屋里好好琢磨他的胭脂铺子。
他先是把那些收集来的东西都研究了一遍,大致定下了胭脂铺子五年内的发展方向,铺子规矩,收益分配等等,再有就是整合出那些个胭脂水粉等女性用品的制作工艺,这个倒不用环儿费心。这几年每回他哥哥制作胭脂膏子这些个女人用的东西,他都会一次不拉的到场。到不是他真的喜欢这些东西,而是他哥哥在这些女性用品的制作方面真是很有点儿天赋,不,不是一点天赋,那简直得上升到天赋神通的地步了。就跟他那能不仅只限于读书,也能用于学习的过目不忘的本事一样强悍。他每次去观看,回来就把那些个工艺都用笔头给记下来,有时他也会向他哥哥讨要一点儿成品给他的丫鬟们,又让小厮们从外头买那些好的给她们用,这一对比,她们也都承认外头买的都不如他拿回来的。这些个工艺都是他哥哥查了古籍,一次次实验淘换出来的,做出来的东西自是外头比不了的。技术这东西不用他操心,但胭脂铺子的从选人到选址,从所进的原料到销售的渠道,这一系列的事他都没有经验,只能靠手边的资料,不停的翻找地图,查找书本,一遍遍不断的演算。等到他把这些东西都整理出来,才发现一个月就这样过去了。计划是做出来了,但直临那边的资料不足,也实在做不到事事详尽,剩下的只能靠林觉自己摸索了,林觉也不是个笨蛋,相反还挺聪明,若是由他来实施,应该是没问题的。
这样想着剩下的时间他就用了来写铺子里给不同员工的契约。他有个想法,既然大户人家请人能够签死契,那他就让林觉跟那些员工签活契,这样也能防止像他派过去的小厮这种偷师的情况,可具体要怎样才能得利,还得好好考虑考虑。
至于这胭脂铺子的利润他也想好了,这铺子赚了的银子除去工钱,剩下的他便和林觉对半分。不仅这个铺子,将来若开了其他铺子也一样是这个规矩。要是他们运气不好,遇上什么意外,铺子给别人参了股,他们俩的那一份还是一样的对半分。
这主意一提出来许嬷嬷和林觉就极力反对,她们觉得银子都是环儿出的,林觉不过出个力气,根本没资格按这样分,这样算起来她们太占便宜,也太让环儿吃亏了。母子俩在那里犟着不同意,环儿更是个倔强的,他不在乎银子多少,关键是由他的奶哥哥经营铺子他放心,钱少赚点儿他无所谓。这样想着环儿直接放了话,这生意是他和哥哥合伙的,兄弟俩赚了银子平分怎么了?若是不肯,他干脆便不开这铺子了,还省心呢!说是这样说,但母子俩又怎会不知道少爷到底有多缺银子,才会花那么大力气筹备开胭脂铺子的事儿。正是知道是怎么回事,母子俩才会对环儿的决定触动更大。最后,还是许嬷嬷劝着林觉答应了,背地里母子却商量着不按契约上写的算。若将来赚了银子,林觉就瞒着环儿送六分的银子给他。不是不想给他七分的利,而是他们母子知道环儿的脾气,如果真这样做了,将来要是被环儿查到了,会发脾气跟林觉翻脸的,六分的利是他们估计的环儿的底线。若是只给六分的利,万一哪天给环儿知道了,他们也好分说。林觉也决定了要是将来他死了,也会让子孙后代立下契约,按这个规矩办。后来,林觉还真是按他今日所说的做到了,不只是他,他的子孙后代也一直守着这规矩,当然这是后话了,咱们在这里就先不细说了。
那日,林觉也没让人送,带着挑好的几个人一个轻便的包裹便上路去了直临,从那里开始了他一生的商战沉浮。环儿在院子里算着他离开的时间,默默道了声“保重”。
林觉的事儿处理完了,环儿又清闲了下来。他的授业师傅早两年便回乡了,家里短期之内不会给他们再请先生。如今他每日就是在家里头自己看书练字,等着贾政的通知,让他和他哥哥一起到家学里上学。不然他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想七想八的,还能算计着赚银子。这一清闲下来,他就想起来了,这都一个月了,他还没去看林姐姐呢!当然了,也没去瞧过他哥哥,可也奇怪了,他哥哥怎地也不来找他呀!还是得去探探他们的。想着,环儿便让碧采、香心两个把前几日他的小厮孙磊送进来的那三盆牡丹包得漂亮一点,让几个嬷嬷抱了,他自己在前头领着往贾母上房去了。
到了贾母那儿,才发现宝玉和林姐姐都不在厅上。他给老太太请了安,便把开的最好的一盆牡丹送于了老太太。老太太看着那盆花开得喜庆,心里也喜欢,难得的对他笑了笑说他有心了。见他后头还有两盆花,只是花枝素淡不及这盆艳丽,却也开得齐整。一眼贾母便知道那是要送谁的了,笑着让环儿去他林姐姐屋里找宝玉,宝玉和他林姐姐俩个这会儿都在她屋子里呢!
环儿听了给老太太告了罪,让碧采、香心她们抱着牡丹跟着他到林姐姐屋里去。说是去林姐姐的屋子,其实就是早先宝玉住的碧纱橱,只不过宝玉如今挪了出来,让林姐姐住了进去,他自个儿在碧纱橱外的床上睡了。
碧采、香心抱着两盆花进了碧纱橱,刚把花放下就有宝玉的丫鬟麝月几个过来叫她们下去吃茶,环儿知道她们玩惯了的,便挥手让她们下去了。
这一进门,环儿就看到宝玉和林姐姐俩个正亲昵地依偎在床上,共拿一个九连环解得起劲儿。宝玉见环儿来了,忙放下九连环招呼环儿坐下。袭人在一旁搬了把椅子过来放在床边上,环儿道了谢才坐了。
环儿这会子坐得近了才细细打量林姐姐,刚才她半边身子都给宝玉挡了,他进来时根本没瞧清楚。这一离得近了,环儿一见她的真容顿时就呆了。怪道丫鬟们回去提起林姐姐便不住的夸呢!具体问她们那里好了又统统说不出来,只说是哪里都好。他还当是身边的小丫头们平日里见到少了,才说不出个五六一的。如今他亲眼见着了,才知道丫鬟们也不是全都扯谎的。
这林姐姐长相什么的倒在其次,这一眼见着,最让人记在心上的其实是她那通身的气质。气质这东西还真是说不清到不明的,说起来大概是一种灵气。这人活着,通常时候不就是活着一种灵气么。有的人光有貌没灵气,那就是个花瓶儿,中看不中用,是不能长久的;有的人有灵气没容貌,这种光有内涵的也很玄乎,毕竟人家看人都是喜欢先看脸的,那庞统可不就是容貌不过关才与曹操失之交臂的么;这最后的一种人啊,那是又有貌又有灵的,这种人才是真正的人中龙凤,而这为林姐姐恰恰好就是这种人。那种气质真要找些话来形容,也就只能说似那山间清风,水中冰魄,林里飞露,海上明月了,高洁清丽,烟波浩淼,满身风华犹若踏着春风秋月而来的蓬莱仙子,更兼那一身娇病惜弱的形态,便如那再生西子。环儿不仅感慨就是再铁丝心肠的人见了,也会立马将满腔心思化作绕指纤柔啊,只有怜惜疼爱的份了。他家里头长得漂亮的姐妹也不是没有的,论起长相,他亲姐姐就不差,但论起这灵气,那还真是差着这林姐姐一大截。不过这林姐姐,光是比容貌还真就能比下旁人一大串去。这满府里看来,说起容貌,宁府那边的蓉哥儿的媳妇是个最拔尖的,连凤姐儿都得靠后些。这林姐姐现在还小,长相若按如今这模子发展下去,恐怕又是蓉哥儿媳妇那个等级的了。
环儿看了一会儿回过神来便对黛玉到:“这就是林姐姐吧!跟丫鬟们说的一样,长得跟天仙似的,真好看!我这一个月一直不舒服,在房里修养着,也不好来看林姐姐,林姐姐可别怪我!今日我带了两盆牡丹来,前几日刚得的,看它开得正好,带了来送给林姐姐和哥哥,便当赔罪了……”说着便低下了头。
不只是环儿在打量着林黛玉,林黛玉同时也在观察的他。林黛玉来了贾府一个月了,冷眼看过去,这大一家子的人除了宝玉,接近她都是带着明显的目的性的,所有人都带着一双势利眼儿在过活。大伙儿的眼睛好像都用银线金线穿上按在眼窟窿里的,看东西除了同样金子银子,其他的一概入不得她们的眼,没有利益的事儿她们绝对不干。
仅仅是一个月她就经历了太多的事儿。刚来的那几天,每日都有一堆完全不认识的丫鬟嬷嬷要来给她请安,她早已烦得不行了。黛玉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她们是为着间接讨好老太太才每天照三顿到她这儿报到的,她对这种行为很是看不上,她烦,但却也不好真赶他们出去,平白得罪了人去。只好通过紫鹃找几个后头没什么背景的人稍微刻薄几句,让这些人知难而退。母亲没了,父亲又没有续娶的意思。父亲告诉她女孩儿在没及笄之前是必须要有个有地位的女性长辈教导的,所以她才来的贾府。虽然她是客,但却是正儿八经的娇客。外祖母家是公侯之家,可她的父亲是手握实权的地方大员,她们家也是列侯之家,世代书香,不比别人差什么。对于这些虚假的关心忍几天便罢了,大可不必委屈自己受罪。她只想着发作几个不着调的嬷嬷其他人就会有所收敛了,没想到这些人都是厚脸皮的,全然没受影响。幸亏宝玉是个贴心的,知道自己不耐烦这些,又知道自己不想外祖母为这点子小事儿烦心,便出手帮她把人都挡了回去。
黛玉在家里时从来都是自己一个人,何曾有这么个同龄的兄弟姐妹像宝玉一般如此温柔体贴的待她,事事以她为先,什么事情她没想到的,宝玉都会特特的给她打点好了。况自她来了,俩人日夜起居一处,感情当是要与别人不同的。
黛玉进了贾府不久,便对宝玉多有依赖。而宝玉对黛玉本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俩人在一起虽只有一个来月的时间,但早已默契相合。宝玉是个心宽的,既是已将黛玉纳入心怀,便万事都不避她的。两人相处时,也难免会在她面前提前环儿,而且每次都将环儿夸得天花乱坠的。宝玉是她放在心上的人,这样一个人却总是在她面前提起别人,就像小孩子的对喜爱的东西都有独占欲一样。黛玉因此也就对环儿留了心,心里暗暗跟环儿较上劲儿,就想要见见真人,看看是不是像宝玉说得那样好。哪想到,整整一个月过去了,这环三公子竟都没露过面,心下就添了一层不喜,觉得环儿是个无礼的,客人来了,主人家的不来招待,难道要她一个闺阁小姐去找他。又想到果然不愧是个庶出的,不过是半个主子,就狂得什么样儿了。宝玉竟会把这样一个人挂在嘴上夸耀,看了这环三爷也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宝玉虽然聪明,可也是个耳根子软的,也不知怎样被他骗了去还帮他说话呢!一想到这样一个人竟是探春的亲弟弟,就觉得探春也是个可怜的。这样现在,还没见到人黛玉就已经对环儿充满了蔑视。今日,她亲眼见到环儿,看到的又不是环儿平时和宝玉两个人在一起时的真实表现,而是在外人面前刻意摆出的模样。再听他一番话实在说得粗鄙不堪,毫无诚意,好像她怪了他,便是欺负了他一般,这样也就更是对他不喜了。同时,她也坚定了环儿就是个不求上进,油嘴奸猾只是靠着欺骗宝玉寻求庇护,上不了台面的无知庶子。
脑子里先对环儿下了论断,说话行事既是再和善也就不免带出点儿假的来。环儿如今就瞧见这林姐姐一脸敷衍勉强的道:“你又不是有意的,这不怪你。我到底是客,这是你家,什么时候想见我还怕见不到!到底是身体要紧,我也是从小便身体不好的,从会吃饭起那药就没断过的。如今你送这两盆花来,多谢你的心意了,只是我这时常要用药的,没得污了这花香,到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一道让你哥哥带了去好了。”
环儿还没开口,宝玉就忙道:“妹妹说得是,这花就是取这清新自然的花气才不算污了这花。妹妹也是个爱花之人,向来是惜花懂花的。这两盆花,着实开得好,既是妹妹开口了,我可就都拿走了!”说着,对环儿微微一笑。
环儿笑着点点头也未多说什么。宝玉便让丫鬟们把花都抱到外头去了。接下来的时间他们三人又聊了一会儿,主要是宝玉、黛玉在说,环儿就是听听,偶尔才插上一两句的。没过多久,环儿的丫鬟找了来,贾母的丫鬟也来找黛玉宝玉过去,他也就顺势告辞了。
林觉领命去了,到了晚间才把事情办妥了回来。他也机灵,回来后将银子混在了从外头带的吃食上托让她母亲一同带进来给了环儿,半点儿没让人发现。
到了晚上,环儿接了银子,拿了一部分让兰溪收了起来,剩下的都给了许嬷嬷。环儿让她先去找林之孝家的说林觉要离开贾府的事儿,给他们通个气。
许嬷嬷第二天去了跟林之孝家的唠了好一会儿的嗑,看差不多了,就明着告诉林之孝家的婆娘:“我今天来找婶子是真有事相求的,我这儿打算要把林觉赎出来。在贾府这些年我和孩子两人也攒下了点银子,孩子也渐大了,他父亲又死的早,不好让他一直在外乡呆着,总得让他回去瞧瞧他父亲。我就想趁早把孩子赎出来,让他去外头做点小本生意,赚点银子,将来等我老了,就跟着孩子回乡去陪着他老子。这么多年,咱们孤儿寡母的也一直多亏了婶子照顾,这点钱婶子也一定看不上眼,但也是我们孝敬婶子的一点心意,还请婶子收下。”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了银子。
林之孝家的婆子本来就不耐他们这一家子上赶着找上门来的亲戚。原先环儿这边的奶嬷嬷本是定的她娘家那边的妹妹的,当时林之孝为了还他们家的人情,就让许嬷嬷顶了上去。本就不是多亲的亲戚,林之孝家的实在不愿她男人再在这对母子身上多发心思。做得少了,人家说她们家不厚道,做的多了,外头那起子嘴碎的还不知怎么说呢!这么个年轻媳妇在老头子跟前晃来晃去也不是个事儿。看她这么有把握的找上门来,连送她的钱都准备好了,看来是铁了心要走了,这正趁了她的心意。钱财到是小事,若是她们真肯走就是让她在倒贴点子钱她也是愿意地,这样想着林之孝家的不由分说的把银子推了回去,口内说到:“这银子我不能要!你也是个有主意的,即使下定了决心,我也就不多劝你了。等你叔回来了,我会跟他好好说说这事儿。你今儿个先回去吧!”许嬷嬷听了,千恩万谢的去了。
许嬷嬷回来后把事情跟环儿说了,环儿想了一回才开口到:“三天之后,不管林之孝家的是个什么态度,妈妈都要到姨娘那儿先把哥哥的卖身契拿回来。要是林之孝的同意便罢了,若是他不同意,还得劳烦妈妈再到林之孝家的那儿加把火,这回也许少不得还得让妈妈受回委屈了!。”许嬷嬷听了只是摇头,轻轻摸娑着他的小手小胳膊,也不说话。
环儿见许嬷嬷这样,心头微酸便往她怀里扑去,把头埋在他的怀里,环儿闷闷的说:“妈妈发放心,不管用什么手段,这次我也一定要让哥哥脱了这奴籍!”许嬷嬷抚摸着他的脑袋,一脸慈爱的看着他,低声到:“只要你们兄弟俩个好好的,我也就知足了……”
三天过后许嬷嬷去求了赵姨娘,果然银子钱一拿出来赵姨娘也就同意了帮忙。林之孝家的也在同一天找了许嬷嬷去,告诉她林之孝同意了。两天之内林觉的卖身契便拿回来了,环儿便让他带人立刻去衙门销了奴籍。等这些都办完了,环儿又再让林觉去找林之孝一趟。
林觉到了林之孝家,还没喝上几口茶,就听到林之孝对他说:“我心里对你们家是有愧的,要不是当年我答应让你爹上京,你爹可能也不会枉死了。本来我是想留你们在京城长长久久地住着的,可我听你婶婆说了,你是个又有上进心的,又有那个本事儿,想出去做生意,既是这样,那便去吧!我也不拦你,毕竟给人做奴才也不是什么长久的出路,遇上好主子还好,若是遇上不争气的……”说到此处,林之孝不由地顿住了。“你在外头要多长个心眼,虽然是自己家乡也得眼睛放亮点儿。自己可得照顾好自己,免得你娘惦记,不过跟着商队出去总是安全点儿的,回了家乡后记得让人回来报个平安。”
林觉老实的听了,一一答应下来,林之孝说到他爹的事儿的时候,他是不好接口的。来京的主意是他爹自己拿的,他知道这是怪不得别人的。虽然小时候心里也会有点小怨,可他也晓得他和他娘来了京都后是全赖叔公的照顾才有的今日。为着他们,叔公还常跟婶婆拌嘴,就是有再大的怨这也够还了的。如今叔公能说出这番话来也是仁至义尽了,一码归一码,就冲着今天他这番话,将来若是叔公有难了,他能帮的也一定会帮的。这里林之孝又教导了他几句,最后林觉要回去了,林之孝又悄悄的给了他一包银子。他本是推辞不要的,耐不住林之孝执意要给,便收下了。回来后林觉打开一看,里头竟有三十两银子,一时间他也感慨莫名。
事情解决了,环儿给了林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让他自由发挥。还别说,林觉还真有几分本事儿。要走了,他花了小半个月的时间用来打点府上的关系,重点敲打了环儿身边的几个小厮。剩下的时间环儿每天无事就尽量让许嬷嬷早点儿回去。这毕竟是在贾府,环儿就是有心想照顾她给她假回家,别人也会有意见的,第一个管家的娘们儿就不会同意。即使只是提早让她回去,许嬷嬷和林觉也只有感激的,林觉也就趁机抓紧时间陪他老娘了。可白天没事的时候,他老娘又不在,林觉就自己跑到胭脂铺子里去瞧着。
自从少爷决定要做胭脂生意时就让他们四处收集消息,甚至有段时间也让几个小厮在京城大大小小的胭脂铺里蹲过点、干过工,回来再让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由他记下来整理成册子再交给少爷。当初他把主要功夫集中在整理消息上了,如今真要他做这一行,他也需要认真地到这些铺子里再取取经了。虽然他知道少爷一定会给他制定好最好的方案,但他还是得先练练手。少爷也说了他定的东西再好也只是些条条款款,纸上谈兵,要是真刀真枪的耍起来也不见的一定有用。毕竟他平时出不了门子,也没亲眼见过胭脂铺子,更不清楚他们的经营模式。到时候真开起个铺子,什么酸甜苦辣,牛鬼蛇神还得靠林觉他自己个儿摸索煎熬。
环儿这一个月也完全没闲着,整日整日的窝在屋子里,每天除了例行的请安,便老老实实的呆在屋里。宝玉这会子得了林妹妹正费劲心思的讨好着,也没心思来找他,他也毫无所觉,理所当然的呆在屋里好好琢磨他的胭脂铺子。
他先是把那些收集来的东西都研究了一遍,大致定下了胭脂铺子五年内的发展方向,铺子规矩,收益分配等等,再有就是整合出那些个胭脂水粉等女性用品的制作工艺,这个倒不用环儿费心。这几年每回他哥哥制作胭脂膏子这些个女人用的东西,他都会一次不拉的到场。到不是他真的喜欢这些东西,而是他哥哥在这些女性用品的制作方面真是很有点儿天赋,不,不是一点天赋,那简直得上升到天赋神通的地步了。就跟他那能不仅只限于读书,也能用于学习的过目不忘的本事一样强悍。他每次去观看,回来就把那些个工艺都用笔头给记下来,有时他也会向他哥哥讨要一点儿成品给他的丫鬟们,又让小厮们从外头买那些好的给她们用,这一对比,她们也都承认外头买的都不如他拿回来的。这些个工艺都是他哥哥查了古籍,一次次实验淘换出来的,做出来的东西自是外头比不了的。技术这东西不用他操心,但胭脂铺子的从选人到选址,从所进的原料到销售的渠道,这一系列的事他都没有经验,只能靠手边的资料,不停的翻找地图,查找书本,一遍遍不断的演算。等到他把这些东西都整理出来,才发现一个月就这样过去了。计划是做出来了,但直临那边的资料不足,也实在做不到事事详尽,剩下的只能靠林觉自己摸索了,林觉也不是个笨蛋,相反还挺聪明,若是由他来实施,应该是没问题的。
这样想着剩下的时间他就用了来写铺子里给不同员工的契约。他有个想法,既然大户人家请人能够签死契,那他就让林觉跟那些员工签活契,这样也能防止像他派过去的小厮这种偷师的情况,可具体要怎样才能得利,还得好好考虑考虑。
至于这胭脂铺子的利润他也想好了,这铺子赚了的银子除去工钱,剩下的他便和林觉对半分。不仅这个铺子,将来若开了其他铺子也一样是这个规矩。要是他们运气不好,遇上什么意外,铺子给别人参了股,他们俩的那一份还是一样的对半分。
这主意一提出来许嬷嬷和林觉就极力反对,她们觉得银子都是环儿出的,林觉不过出个力气,根本没资格按这样分,这样算起来她们太占便宜,也太让环儿吃亏了。母子俩在那里犟着不同意,环儿更是个倔强的,他不在乎银子多少,关键是由他的奶哥哥经营铺子他放心,钱少赚点儿他无所谓。这样想着环儿直接放了话,这生意是他和哥哥合伙的,兄弟俩赚了银子平分怎么了?若是不肯,他干脆便不开这铺子了,还省心呢!说是这样说,但母子俩又怎会不知道少爷到底有多缺银子,才会花那么大力气筹备开胭脂铺子的事儿。正是知道是怎么回事,母子俩才会对环儿的决定触动更大。最后,还是许嬷嬷劝着林觉答应了,背地里母子却商量着不按契约上写的算。若将来赚了银子,林觉就瞒着环儿送六分的银子给他。不是不想给他七分的利,而是他们母子知道环儿的脾气,如果真这样做了,将来要是被环儿查到了,会发脾气跟林觉翻脸的,六分的利是他们估计的环儿的底线。若是只给六分的利,万一哪天给环儿知道了,他们也好分说。林觉也决定了要是将来他死了,也会让子孙后代立下契约,按这个规矩办。后来,林觉还真是按他今日所说的做到了,不只是他,他的子孙后代也一直守着这规矩,当然这是后话了,咱们在这里就先不细说了。
那日,林觉也没让人送,带着挑好的几个人一个轻便的包裹便上路去了直临,从那里开始了他一生的商战沉浮。环儿在院子里算着他离开的时间,默默道了声“保重”。
林觉的事儿处理完了,环儿又清闲了下来。他的授业师傅早两年便回乡了,家里短期之内不会给他们再请先生。如今他每日就是在家里头自己看书练字,等着贾政的通知,让他和他哥哥一起到家学里上学。不然他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想七想八的,还能算计着赚银子。这一清闲下来,他就想起来了,这都一个月了,他还没去看林姐姐呢!当然了,也没去瞧过他哥哥,可也奇怪了,他哥哥怎地也不来找他呀!还是得去探探他们的。想着,环儿便让碧采、香心两个把前几日他的小厮孙磊送进来的那三盆牡丹包得漂亮一点,让几个嬷嬷抱了,他自己在前头领着往贾母上房去了。
到了贾母那儿,才发现宝玉和林姐姐都不在厅上。他给老太太请了安,便把开的最好的一盆牡丹送于了老太太。老太太看着那盆花开得喜庆,心里也喜欢,难得的对他笑了笑说他有心了。见他后头还有两盆花,只是花枝素淡不及这盆艳丽,却也开得齐整。一眼贾母便知道那是要送谁的了,笑着让环儿去他林姐姐屋里找宝玉,宝玉和他林姐姐俩个这会儿都在她屋子里呢!
环儿听了给老太太告了罪,让碧采、香心她们抱着牡丹跟着他到林姐姐屋里去。说是去林姐姐的屋子,其实就是早先宝玉住的碧纱橱,只不过宝玉如今挪了出来,让林姐姐住了进去,他自个儿在碧纱橱外的床上睡了。
碧采、香心抱着两盆花进了碧纱橱,刚把花放下就有宝玉的丫鬟麝月几个过来叫她们下去吃茶,环儿知道她们玩惯了的,便挥手让她们下去了。
这一进门,环儿就看到宝玉和林姐姐俩个正亲昵地依偎在床上,共拿一个九连环解得起劲儿。宝玉见环儿来了,忙放下九连环招呼环儿坐下。袭人在一旁搬了把椅子过来放在床边上,环儿道了谢才坐了。
环儿这会子坐得近了才细细打量林姐姐,刚才她半边身子都给宝玉挡了,他进来时根本没瞧清楚。这一离得近了,环儿一见她的真容顿时就呆了。怪道丫鬟们回去提起林姐姐便不住的夸呢!具体问她们那里好了又统统说不出来,只说是哪里都好。他还当是身边的小丫头们平日里见到少了,才说不出个五六一的。如今他亲眼见着了,才知道丫鬟们也不是全都扯谎的。
这林姐姐长相什么的倒在其次,这一眼见着,最让人记在心上的其实是她那通身的气质。气质这东西还真是说不清到不明的,说起来大概是一种灵气。这人活着,通常时候不就是活着一种灵气么。有的人光有貌没灵气,那就是个花瓶儿,中看不中用,是不能长久的;有的人有灵气没容貌,这种光有内涵的也很玄乎,毕竟人家看人都是喜欢先看脸的,那庞统可不就是容貌不过关才与曹操失之交臂的么;这最后的一种人啊,那是又有貌又有灵的,这种人才是真正的人中龙凤,而这为林姐姐恰恰好就是这种人。那种气质真要找些话来形容,也就只能说似那山间清风,水中冰魄,林里飞露,海上明月了,高洁清丽,烟波浩淼,满身风华犹若踏着春风秋月而来的蓬莱仙子,更兼那一身娇病惜弱的形态,便如那再生西子。环儿不仅感慨就是再铁丝心肠的人见了,也会立马将满腔心思化作绕指纤柔啊,只有怜惜疼爱的份了。他家里头长得漂亮的姐妹也不是没有的,论起长相,他亲姐姐就不差,但论起这灵气,那还真是差着这林姐姐一大截。不过这林姐姐,光是比容貌还真就能比下旁人一大串去。这满府里看来,说起容貌,宁府那边的蓉哥儿的媳妇是个最拔尖的,连凤姐儿都得靠后些。这林姐姐现在还小,长相若按如今这模子发展下去,恐怕又是蓉哥儿媳妇那个等级的了。
环儿看了一会儿回过神来便对黛玉到:“这就是林姐姐吧!跟丫鬟们说的一样,长得跟天仙似的,真好看!我这一个月一直不舒服,在房里修养着,也不好来看林姐姐,林姐姐可别怪我!今日我带了两盆牡丹来,前几日刚得的,看它开得正好,带了来送给林姐姐和哥哥,便当赔罪了……”说着便低下了头。
不只是环儿在打量着林黛玉,林黛玉同时也在观察的他。林黛玉来了贾府一个月了,冷眼看过去,这大一家子的人除了宝玉,接近她都是带着明显的目的性的,所有人都带着一双势利眼儿在过活。大伙儿的眼睛好像都用银线金线穿上按在眼窟窿里的,看东西除了同样金子银子,其他的一概入不得她们的眼,没有利益的事儿她们绝对不干。
仅仅是一个月她就经历了太多的事儿。刚来的那几天,每日都有一堆完全不认识的丫鬟嬷嬷要来给她请安,她早已烦得不行了。黛玉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她们是为着间接讨好老太太才每天照三顿到她这儿报到的,她对这种行为很是看不上,她烦,但却也不好真赶他们出去,平白得罪了人去。只好通过紫鹃找几个后头没什么背景的人稍微刻薄几句,让这些人知难而退。母亲没了,父亲又没有续娶的意思。父亲告诉她女孩儿在没及笄之前是必须要有个有地位的女性长辈教导的,所以她才来的贾府。虽然她是客,但却是正儿八经的娇客。外祖母家是公侯之家,可她的父亲是手握实权的地方大员,她们家也是列侯之家,世代书香,不比别人差什么。对于这些虚假的关心忍几天便罢了,大可不必委屈自己受罪。她只想着发作几个不着调的嬷嬷其他人就会有所收敛了,没想到这些人都是厚脸皮的,全然没受影响。幸亏宝玉是个贴心的,知道自己不耐烦这些,又知道自己不想外祖母为这点子小事儿烦心,便出手帮她把人都挡了回去。
黛玉在家里时从来都是自己一个人,何曾有这么个同龄的兄弟姐妹像宝玉一般如此温柔体贴的待她,事事以她为先,什么事情她没想到的,宝玉都会特特的给她打点好了。况自她来了,俩人日夜起居一处,感情当是要与别人不同的。
黛玉进了贾府不久,便对宝玉多有依赖。而宝玉对黛玉本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俩人在一起虽只有一个来月的时间,但早已默契相合。宝玉是个心宽的,既是已将黛玉纳入心怀,便万事都不避她的。两人相处时,也难免会在她面前提前环儿,而且每次都将环儿夸得天花乱坠的。宝玉是她放在心上的人,这样一个人却总是在她面前提起别人,就像小孩子的对喜爱的东西都有独占欲一样。黛玉因此也就对环儿留了心,心里暗暗跟环儿较上劲儿,就想要见见真人,看看是不是像宝玉说得那样好。哪想到,整整一个月过去了,这环三公子竟都没露过面,心下就添了一层不喜,觉得环儿是个无礼的,客人来了,主人家的不来招待,难道要她一个闺阁小姐去找他。又想到果然不愧是个庶出的,不过是半个主子,就狂得什么样儿了。宝玉竟会把这样一个人挂在嘴上夸耀,看了这环三爷也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宝玉虽然聪明,可也是个耳根子软的,也不知怎样被他骗了去还帮他说话呢!一想到这样一个人竟是探春的亲弟弟,就觉得探春也是个可怜的。这样现在,还没见到人黛玉就已经对环儿充满了蔑视。今日,她亲眼见到环儿,看到的又不是环儿平时和宝玉两个人在一起时的真实表现,而是在外人面前刻意摆出的模样。再听他一番话实在说得粗鄙不堪,毫无诚意,好像她怪了他,便是欺负了他一般,这样也就更是对他不喜了。同时,她也坚定了环儿就是个不求上进,油嘴奸猾只是靠着欺骗宝玉寻求庇护,上不了台面的无知庶子。
脑子里先对环儿下了论断,说话行事既是再和善也就不免带出点儿假的来。环儿如今就瞧见这林姐姐一脸敷衍勉强的道:“你又不是有意的,这不怪你。我到底是客,这是你家,什么时候想见我还怕见不到!到底是身体要紧,我也是从小便身体不好的,从会吃饭起那药就没断过的。如今你送这两盆花来,多谢你的心意了,只是我这时常要用药的,没得污了这花香,到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一道让你哥哥带了去好了。”
环儿还没开口,宝玉就忙道:“妹妹说得是,这花就是取这清新自然的花气才不算污了这花。妹妹也是个爱花之人,向来是惜花懂花的。这两盆花,着实开得好,既是妹妹开口了,我可就都拿走了!”说着,对环儿微微一笑。
环儿笑着点点头也未多说什么。宝玉便让丫鬟们把花都抱到外头去了。接下来的时间他们三人又聊了一会儿,主要是宝玉、黛玉在说,环儿就是听听,偶尔才插上一两句的。没过多久,环儿的丫鬟找了来,贾母的丫鬟也来找黛玉宝玉过去,他也就顺势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