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87 章
贾环的那句话就如同是打开了贾家通往地狱的大门,一切就像他所说的:“开始了!”
其实,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并真正意识到这句话代笔的意义有多么严重。他只是以为做为四大家族之首,在外廷于内宫的元春形成呼应之势的王子腾突然去世,以为贾家要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了。在周朝住了有十几年,过了十几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物日子,他和她姐姐一样认定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个道理。他还想着贾家这个传承了近百年的大家族,家大业大,只是开始衰败了,应该没有那么快会完蛋。而且,他姐姐远嫁海外没多久,再加上元妃还活着,这两点就更坚定了他这一想法。可是这次的事情却没有他想得那么简单。他不知道宁府的贾珍已经自作主张将宁荣两府皆拉进了皇位争夺战中,而且他选中的那个不是最后会获得胜利的那位,而是最终将万劫不复的那个。
从甄家倒台那刻起,皇帝的世家清洗计划就已经启动了。这么多年,许多从前的老人都落了马,只是当今手段高超,往往恩威并济,今天灭了一家,明天就立马再捧上一家,让许多醉生梦死世家纨绔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要完蛋了,下一个就轮到自己了。就像是四大家族,甄家倒台的时候,王子腾竟然生了九省总督,这么大的荣耀砸下来,谁会想到危险已经靠近了。
贾环不知道当初大姐姐元春到底在宫里经历了什么事。在发生了流产这个对一个女人来说极度痛苦无言的事之后,竟还要被逼得用自己的妹妹去做交易。大姐姐在他姐姐心目中是个极其受尊敬的人,他和大姐姐接触的少,也不敢说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不过从他姐姐那里可以知道,她们姐妹间的情义也是相当深厚的。他不明白是什么事让身为皇妃的大姐姐不得不以毁了妹妹的大好姻缘为代价才能达成。想来想去,这个能与大姐姐做交易的人除了当今圣上不做二想。不过不管是因为什么事,既然姐姐已经出嫁了,那么这个交易已经成立了。那么不论当初是因为贾府做了什么惹怒当今,当今应该都没有可能再对贾府出手。除非是再这之后,贾府的什么人又做了什么触怒当今的事,
贾环现在就是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宁府的贾珍和荣府的贾赦后来竟会参与到了造反的事当中。当然贾赦那个猪脑子是不知不觉地被骗了。他们做得事导致最后皇帝对贾家新帐旧账一起清算了。
这时候贾环可不知道那么多,他现在更多的是在考虑着自己的事。以前他没恢复记忆,什么都不知道。如今可不一样了,凭空多了之后两百多年的记忆,就是当场侵华战争的时候史料被销毁的再干净,这周朝的王位更迭还是得知道的吧!当今之后继位的是嫡出的大皇子,那位所谓地正统王爷根本就没登上过皇位。以前他和太爷担心的无非是他站错队,将来死无全尸,如今他根本就没有这个顾虑。他老子他是指望不上了,本想着在现代的时候差点儿把他老子气死了,如今怎么着也得好好孝顺。可是,他都带着老娘们离家出走这么多天了,他这老子连句话都不曾让人来交代他,完全由着他自生自灭了。合着他这儿子还不如路边的野狗!行,你不理我,我还窝着火呢!为什么没次出了事,都得我去热脸贴人的冷屁股,爷我这次还就硬起一把了!等到我出人头地了,不怕你不上赶着来找我,我也好给我母亲出一口气。
因为怀抱着这样的想法,这年七月初的时候,由代儒给他做了保,贾环屁颠屁颠地就跑去参加童子试了。结果当然是不言而寓的,这种入门考试对他来说根本是轻松带微笑,考完之后他甚至连理都不去理它。
贾环的想法是美好的,他希望能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争上一口气,可是现实往往很残酷。就在他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翘着脚一边啃着大西瓜,一边毫无形象的吐着瓜子的时候。贾府的那些耳报神突然跑了回来,脸都吓白了,口齿不清地说了一通。贾环听了半响才听明白了。原来七月初刚刚下江南的皇上带着人回来了,路上元妃娘娘突然染病,汤药不进,连用通关之剂,并不见效。圣上情深,心忧娘娘之疾,为了娘娘立刻调转队伍回京。如今圣上已经回了紫禁城,可娘娘恐怕是真得不好了,太太等人早已入宫探视,如今还不知怎样呢。
贾环听懂了她的话,一口西瓜含在嘴里半天不动,心里直骂:“放屁,皇家哪里来得情深,情深地会答应所爱之人用她的妹子去和亲?他娘的这事儿,真是活见鬼了,现在是皇帝疯了,还是我疯了?”
不管是谁疯了,元春到底没熬过去,当天晚上便香殒椒房殿,任凭王夫人等断肠伤心也无忌于事,真真是万事撒手了。皇宫女子,除了最后站在顶端的那些,其余的注定是悲哀的,不知是她们,还有她们的家人。元妃咽气不久,便有宫人来道。椒房姻戚未便久羁,请在外宫伺候。王夫人等怎忍便离,无奈国家制度,只得下来,又不敢啼哭,惟有心内悲感,各种伤心也只有往肚子里吞罢了。
一路悲戚到家,等到李纨,凤姐,宝玉等出厅分东西迎着贾政、王夫人请了安,才敢大家放声哭泣。
这回贾环是跑不掉了,就是没人来叫他,次日早起,他也得和代儒一起去荣府报到。而贾家这边,凡有品级的,按贵妃丧礼,皆进内请安哭灵。贾政又是工部,虽按照仪注办理,未免堂上又要周旋他些,同事又要请教他,所以两头更忙,非比从前太妃的丧事了。但元妃并无所出,惟谥曰“贤淑贵妃”。此是王家制度,不必多赘。只讲贾府中男女天天进宫,忙的了不得。幸喜凤姐儿近日身子好些,还得出来照应家事。王夫人看见凤姐照旧办事,又把担子卸了一半,宝玉自从订婚之后也懂事了,知道用功念书,诸事放心,倒觉安静些。
不过虽说要过荣府去,可是他和代儒祖孙两个没到晌午便回来了,不为别得,只为后来凤姐儿出来了一趟。两拨人撞上那根本就是冤家路窄,凤姐儿那个下三滥的嘴,把他和太爷两个气得够呛。他甚至连宝玉都没见到,一顿饭都没用就回去了。
祖孙俩个气鼓鼓地回来,贾环倒还好,早料到了,也早习惯了。可代儒不一样,对代儒来说,凤姐儿不给人参救命的事是他心里一个大疙瘩。如今是气上加气,回去就病了。贾环心中恼怒,索性跟荣府那边报了信,留在家里照顾太爷,剩下的几日也不过去了。
转眼到了十一月,这几日刚好是岁试,正是考取生员资格的时候。贾环始终牢记小时候代儒跟他说过的话,一甲和二甲从来都是一个天一个地,他从来都是冲着那最高位置去的。他是没有家族相助的人,一切都是为了给以后的路途打基础。虽然代儒信誓旦旦地跟他担保会给他打通关,可是代儒始终不是为官的,贾环便不太放心。为了给将来的考试累计名气,他便准备从童子试开始便要一路夺魁一直到踏上金銮殿也绝不罢手。
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这小子这几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无法接受任何的意外,只能将所有的心思花费在岁试的准备上。把一些早在他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全部刻进脑子的书本再来来回回地念了又念。还把刚病愈不久的代儒也拖了出来,让他再指导了一遍又一遍。若不是代儒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如今身子骨老了,打不过这个刚刚成长地幼狮,他都像想自己动手暴打他一顿算了。不过也就是想想,就是真得让他打,他还舍不得咧。
最终贾环还是安全的完成了考试,没有横生枝节。看着这孩子满脸带笑的回来,着实让代儒松了口气。贾环现在的心态很危险,让他无比的担心。凡事过犹不及,太注重得失,往往失去的更多,过于执着绝对不是好事。科举考试从来比拼的就不仅仅是才力,更重要的是心性。若是环儿再这样下去,一定会出事。要是真到了那步田地,说什么都得拦着,不能让他再考下去了。幸好岁试之后的科试是在明年举办,还有时间,慢慢调、教吧!好不容易等到皇家这场大斗落了幕了,可以让他出笼了,不能让这孩子自己把自己毁了,这心性还是太弱啊!自古以来真正能成大事着哪一个不是心性胆魄出人意表的,这孩子还没开窍啊。一味的死磕,还不懂,用这种身外之法,凡事争先,就是让他功臣名就了,那也屁都不是,根本不能长久。若是他哪天开窍了,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嗨,可到底要到哪天这孩子才会开窍哦!这开窍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我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才窥得一斑,这孩子得等到什么时候?我都这把年纪了,还能看得他几时?愁死人了!
贾环毕竟是从过去回来的,脑子里十分坚持现代曾经屡试不爽地那句话“小考小玩,大考大玩!”所以岁试一结束,一回到家,他便跟脱缰的野马一样,准备开始玩了。正在贾环众人在考虑晚上玩什么比较好的时候,宁荣两府突然被官兵包围了。
其实,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并真正意识到这句话代笔的意义有多么严重。他只是以为做为四大家族之首,在外廷于内宫的元春形成呼应之势的王子腾突然去世,以为贾家要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了。在周朝住了有十几年,过了十几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物日子,他和她姐姐一样认定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个道理。他还想着贾家这个传承了近百年的大家族,家大业大,只是开始衰败了,应该没有那么快会完蛋。而且,他姐姐远嫁海外没多久,再加上元妃还活着,这两点就更坚定了他这一想法。可是这次的事情却没有他想得那么简单。他不知道宁府的贾珍已经自作主张将宁荣两府皆拉进了皇位争夺战中,而且他选中的那个不是最后会获得胜利的那位,而是最终将万劫不复的那个。
从甄家倒台那刻起,皇帝的世家清洗计划就已经启动了。这么多年,许多从前的老人都落了马,只是当今手段高超,往往恩威并济,今天灭了一家,明天就立马再捧上一家,让许多醉生梦死世家纨绔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要完蛋了,下一个就轮到自己了。就像是四大家族,甄家倒台的时候,王子腾竟然生了九省总督,这么大的荣耀砸下来,谁会想到危险已经靠近了。
贾环不知道当初大姐姐元春到底在宫里经历了什么事。在发生了流产这个对一个女人来说极度痛苦无言的事之后,竟还要被逼得用自己的妹妹去做交易。大姐姐在他姐姐心目中是个极其受尊敬的人,他和大姐姐接触的少,也不敢说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不过从他姐姐那里可以知道,她们姐妹间的情义也是相当深厚的。他不明白是什么事让身为皇妃的大姐姐不得不以毁了妹妹的大好姻缘为代价才能达成。想来想去,这个能与大姐姐做交易的人除了当今圣上不做二想。不过不管是因为什么事,既然姐姐已经出嫁了,那么这个交易已经成立了。那么不论当初是因为贾府做了什么惹怒当今,当今应该都没有可能再对贾府出手。除非是再这之后,贾府的什么人又做了什么触怒当今的事,
贾环现在就是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宁府的贾珍和荣府的贾赦后来竟会参与到了造反的事当中。当然贾赦那个猪脑子是不知不觉地被骗了。他们做得事导致最后皇帝对贾家新帐旧账一起清算了。
这时候贾环可不知道那么多,他现在更多的是在考虑着自己的事。以前他没恢复记忆,什么都不知道。如今可不一样了,凭空多了之后两百多年的记忆,就是当场侵华战争的时候史料被销毁的再干净,这周朝的王位更迭还是得知道的吧!当今之后继位的是嫡出的大皇子,那位所谓地正统王爷根本就没登上过皇位。以前他和太爷担心的无非是他站错队,将来死无全尸,如今他根本就没有这个顾虑。他老子他是指望不上了,本想着在现代的时候差点儿把他老子气死了,如今怎么着也得好好孝顺。可是,他都带着老娘们离家出走这么多天了,他这老子连句话都不曾让人来交代他,完全由着他自生自灭了。合着他这儿子还不如路边的野狗!行,你不理我,我还窝着火呢!为什么没次出了事,都得我去热脸贴人的冷屁股,爷我这次还就硬起一把了!等到我出人头地了,不怕你不上赶着来找我,我也好给我母亲出一口气。
因为怀抱着这样的想法,这年七月初的时候,由代儒给他做了保,贾环屁颠屁颠地就跑去参加童子试了。结果当然是不言而寓的,这种入门考试对他来说根本是轻松带微笑,考完之后他甚至连理都不去理它。
贾环的想法是美好的,他希望能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争上一口气,可是现实往往很残酷。就在他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翘着脚一边啃着大西瓜,一边毫无形象的吐着瓜子的时候。贾府的那些耳报神突然跑了回来,脸都吓白了,口齿不清地说了一通。贾环听了半响才听明白了。原来七月初刚刚下江南的皇上带着人回来了,路上元妃娘娘突然染病,汤药不进,连用通关之剂,并不见效。圣上情深,心忧娘娘之疾,为了娘娘立刻调转队伍回京。如今圣上已经回了紫禁城,可娘娘恐怕是真得不好了,太太等人早已入宫探视,如今还不知怎样呢。
贾环听懂了她的话,一口西瓜含在嘴里半天不动,心里直骂:“放屁,皇家哪里来得情深,情深地会答应所爱之人用她的妹子去和亲?他娘的这事儿,真是活见鬼了,现在是皇帝疯了,还是我疯了?”
不管是谁疯了,元春到底没熬过去,当天晚上便香殒椒房殿,任凭王夫人等断肠伤心也无忌于事,真真是万事撒手了。皇宫女子,除了最后站在顶端的那些,其余的注定是悲哀的,不知是她们,还有她们的家人。元妃咽气不久,便有宫人来道。椒房姻戚未便久羁,请在外宫伺候。王夫人等怎忍便离,无奈国家制度,只得下来,又不敢啼哭,惟有心内悲感,各种伤心也只有往肚子里吞罢了。
一路悲戚到家,等到李纨,凤姐,宝玉等出厅分东西迎着贾政、王夫人请了安,才敢大家放声哭泣。
这回贾环是跑不掉了,就是没人来叫他,次日早起,他也得和代儒一起去荣府报到。而贾家这边,凡有品级的,按贵妃丧礼,皆进内请安哭灵。贾政又是工部,虽按照仪注办理,未免堂上又要周旋他些,同事又要请教他,所以两头更忙,非比从前太妃的丧事了。但元妃并无所出,惟谥曰“贤淑贵妃”。此是王家制度,不必多赘。只讲贾府中男女天天进宫,忙的了不得。幸喜凤姐儿近日身子好些,还得出来照应家事。王夫人看见凤姐照旧办事,又把担子卸了一半,宝玉自从订婚之后也懂事了,知道用功念书,诸事放心,倒觉安静些。
不过虽说要过荣府去,可是他和代儒祖孙两个没到晌午便回来了,不为别得,只为后来凤姐儿出来了一趟。两拨人撞上那根本就是冤家路窄,凤姐儿那个下三滥的嘴,把他和太爷两个气得够呛。他甚至连宝玉都没见到,一顿饭都没用就回去了。
祖孙俩个气鼓鼓地回来,贾环倒还好,早料到了,也早习惯了。可代儒不一样,对代儒来说,凤姐儿不给人参救命的事是他心里一个大疙瘩。如今是气上加气,回去就病了。贾环心中恼怒,索性跟荣府那边报了信,留在家里照顾太爷,剩下的几日也不过去了。
转眼到了十一月,这几日刚好是岁试,正是考取生员资格的时候。贾环始终牢记小时候代儒跟他说过的话,一甲和二甲从来都是一个天一个地,他从来都是冲着那最高位置去的。他是没有家族相助的人,一切都是为了给以后的路途打基础。虽然代儒信誓旦旦地跟他担保会给他打通关,可是代儒始终不是为官的,贾环便不太放心。为了给将来的考试累计名气,他便准备从童子试开始便要一路夺魁一直到踏上金銮殿也绝不罢手。
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这小子这几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无法接受任何的意外,只能将所有的心思花费在岁试的准备上。把一些早在他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全部刻进脑子的书本再来来回回地念了又念。还把刚病愈不久的代儒也拖了出来,让他再指导了一遍又一遍。若不是代儒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如今身子骨老了,打不过这个刚刚成长地幼狮,他都像想自己动手暴打他一顿算了。不过也就是想想,就是真得让他打,他还舍不得咧。
最终贾环还是安全的完成了考试,没有横生枝节。看着这孩子满脸带笑的回来,着实让代儒松了口气。贾环现在的心态很危险,让他无比的担心。凡事过犹不及,太注重得失,往往失去的更多,过于执着绝对不是好事。科举考试从来比拼的就不仅仅是才力,更重要的是心性。若是环儿再这样下去,一定会出事。要是真到了那步田地,说什么都得拦着,不能让他再考下去了。幸好岁试之后的科试是在明年举办,还有时间,慢慢调、教吧!好不容易等到皇家这场大斗落了幕了,可以让他出笼了,不能让这孩子自己把自己毁了,这心性还是太弱啊!自古以来真正能成大事着哪一个不是心性胆魄出人意表的,这孩子还没开窍啊。一味的死磕,还不懂,用这种身外之法,凡事争先,就是让他功臣名就了,那也屁都不是,根本不能长久。若是他哪天开窍了,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嗨,可到底要到哪天这孩子才会开窍哦!这开窍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我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才窥得一斑,这孩子得等到什么时候?我都这把年纪了,还能看得他几时?愁死人了!
贾环毕竟是从过去回来的,脑子里十分坚持现代曾经屡试不爽地那句话“小考小玩,大考大玩!”所以岁试一结束,一回到家,他便跟脱缰的野马一样,准备开始玩了。正在贾环众人在考虑晚上玩什么比较好的时候,宁荣两府突然被官兵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