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 慕雪如歌 去1
苏慕雪在沈园还撑得住,一回到娘家,反而病倒了。
苏夫人忙找大夫又来复诊。
大夫把了脉,安慰她女儿倒没什么大碍,只是身子虚弱又有些劳累过度,多加休息就好了。
其实不用大夫说,苏夫人也早猜了个七七八八。
她望着女儿的一脸病容,心情复杂得难以言喻,但终究什么都没说,只叮嘱玉儿好好伺候着,便亲自到灶上去盯着人煎药了。
苏慕雪喝了药,按医嘱喝了碗药,昏昏沉沉躺了一个早上。
待到午后,她精神已经恢复了几分。
彼时,屋里静悄悄的,玉儿斜靠在床沿上打盹。
苏慕雪小心撑起了身子,又觉得有点虚弱,便靠到床上闭目养了养神。
眼睛一闭上,脑海中却条件反射地浮现出两人道别时的情景。
轻轻一个握手,再轻轻松开。
没有眼泪,两个人甚至还向对方笑了。
沈离歌的笑温暖而又明亮,即使现在想起来,她还是禁不住受她笑容的感染,嘴角不知不觉弯了起来。
分离是苦,但若知道那人并未因分离而离去,而是永远站在不远处,那份苦已经不知所踪。
剩下的,虽有失落,却更多温暖。
虽有苦涩,却也有甜蜜相伴。
“小姐,你醒了?”
玉儿惊喜的声音打断了苏慕雪的思绪,她从回忆里抽离出来,睁开了眼睛。
玉儿问道:“小姐,你感觉好些了么?”
苏慕雪点点头,坐起身子:“玉儿,你去开一下窗户,这屋里太闷了。”
玉儿应了一声,走到窗户边,一边开窗,一边随口嘟囔道:“可不是,不像沈园……”
她突然刹住了嘴,像是触到了什么禁忌,慌张得连头都不敢回。
苏慕雪却轻描淡写地接了她的话:“是啊,不像沈园的房子那么通透,时时都能闻到外面的草木花香。”她下了床,站起身来,慢慢走到书桌旁。
玉儿忙过来搀扶她坐下:“小姐想看什么书,我帮你取。”
苏慕雪望着书橱上的那些经史子集,不知怎的,就生出几分厌倦来。
正踌躇间,忽听门外有人轻轻敲门,仿佛怕惊扰了里面的人。
玉儿忙去开了门,讶然道:“少爷?”声音跟着又提高了一度:“桑儿?!”
她的话音未落,苏慕飞已经挤了进来,桑儿紧跟在他身后,也跟着侧身挤了进来。
苏慕飞怀抱着一盆兰花,桑儿却抱着一个书包。
两个少男少女,都是唇红齿白,像极了一对金童玉女。
桑儿一看到苏慕雪,立刻叫了一声:“苏姐姐!”一边叫着,一边跑过来扑进她怀里。
玉儿还在警惕地朝他们身后张望着,生怕被夫人知道了,慌张地问道:“桑儿,你是怎么进来的?”
苏慕飞昂首挺胸地回答:“从大门正大光明进来的呀!她是我的客人!”
玉儿瞪着眼、白着脸望向苏慕飞:“少爷,夫人可知道么?”
苏慕飞皱皱眉,有些不悦地说:“我娘她知道!”
“她知道桑儿要来见小姐么?”玉儿还是不放心地追问道。
苏慕飞嘟起了嘴:“我不管!”
玉儿一副天塌下来的表情。
苏慕雪微微一笑,安慰道:“你放心,若不是夫人默许,他们也进不来。”她搂紧桑儿,担心地问道,“你爹和沈离歌知道你来了么?”
“知道!”桑儿脆生生地答道,“是他们托我来的,这是沈离歌让我给你带的书,都是一些地方风物图志,他说你会喜欢看的。那兰草是沈离歌让我爹买给你的,说是你生病了,屋里放点新鲜花草,对身体比较好……”
桑儿说得井井有条,苏慕雪听着便觉得眼眶有些酸胀。她顿了顿,才轻声问道:“沈离歌呢?她好些了么?”
桑儿点点头:“他让我告诉你,他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叫你不用担心他,”似乎担心苏慕雪不相信,她又加了一句,“真的,他今天已经可以下楼了,还在院子里走了一圈。”
苏慕雪放下心来,点头自语道:“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姐,我能带桑儿在园子里转转么?”苏慕飞早就跃跃欲试,他见桑儿已经报完信,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
苏慕雪回过神来,微笑道:“当然可以。”她松开了桑儿:“去吧!”
“那……”桑儿虽有些迟疑,却终究禁不住诱惑,“苏姐姐,我晚点再来看你。”
苏慕雪点了点头,目送他们两个兴高采烈地走了,竟不禁生出几分羡慕来。
“还是小孩子好,无忧无虑的。”玉儿没精打采地说出了苏慕雪的心事。
“你也有忧虑么?”苏慕雪微微一笑,心中一动,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哦,我想到了,玉儿也该嫁人了!”
玉儿腾地红了脸:“小姐,你在说什么呢!我可不要嫁人!我要一辈子伺候你!”
苏慕雪倒想到了什么,若有所思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总不能一辈子将你拴在身边,耽误了你。”
“小姐——”玉儿真有些急了。
苏慕雪笑着冲她摇摇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心里却将这件事情记下了。
她自己得不到的,她倒真心希望别人得到。
也许,这就是一种补偿心理吧。
苏慕雪收回心思,仔细打量桌上的那盆兰草。
梅兰竹菊被誉为画中四君子,她学画时也经常临摹,但多是临摹别人的画作。以前见过实物,感受其性清幽高洁。但此时用心揣摩,却是别有一番滋味,那份欲滴的青翠仿佛滴入了心间,抑郁之情大减。
她再次发现了自己与以往的不同。
这个世界,好像随着她的心境而发生了微妙的让人善感的变化。
这一切,都是缘于沈离歌。
苏慕雪收回目光,若有所思地默默一笑,目光又落在桑儿带来的书上。
她翻看了一下书皮,不禁又惊又喜。这些书从最早的《禹贡》、《水经注》到前朝的《太平寰宇记》,林林总总不下十几本,另外还有贾耽《海内华夷图》的缩本。她忙打开《海内华夷图》,如饥似渴地从地图中打量着大唐江山。她一边看,找到地名,再找到对应的地方志,一点点读着,各地风土人情,扑面而来,让人犹如身临其境。
足不出户,已经日行千里。
苏慕雪沉迷其中,不由得心神俱醉。
正看得入迷,耳边传来玉儿一声警示性的咳嗽。
“夫人!”玉儿特意提高了声音。
苏慕雪这才从书中抬起头来,母亲已经走了进来。
她忙合上书,起身让座:“娘,您坐。”
“你还病着,快坐下吧。”苏夫人示意玉儿又搬来一张凳子,同苏慕雪并排坐在书桌旁,关切地说,“读书劳神,你身子还没好利索,不要太过劳累才是。”
苏慕雪点点头:“是,娘亲说的是。”
苏夫人冲玉儿摆了摆头,玉儿会意,忙退了出去。
屋里只剩下了两个人
苏夫人望着桌上的书,蹙眉道:“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你爹偏不信。如今像你这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真不知是帮了你,还是害了你……”
“娘,千万别这样说。”苏慕雪恳切地说,“女儿一直感激爹娘,教我读书认字。学会了琴棋书画,宛如多了几双眼睛,看这天地,也分明些。”
苏夫人蹙着眉,犹豫着不知是否该认同。
但她不想纠缠这个看似没有答案的问题,收了心思,话锋一转,直奔主题。
“雪儿,咱们娘俩,也该聊聊了。聊聊……“苏夫人顿了顿,虽然她已经经过深思熟虑才挑起这个话题,但开头还是有些艰难,“聊聊沈离歌的事情。”
苏慕雪的心先是一紧,随即又是一松,她甚至听到自己心底轻轻舒了口气。
原来,潜意识里,她也一直害怕却也期盼着,这样一次开诚布公的谈话。
她郑重了神色,静静应道:“是,娘。”
苏夫人拉过了她的手,语重心长地开了口:“你能自己回来,我很高兴。”她望着女儿,眼中充满了感情,“这说明,你还是把为娘、把这个家放在心里了。”
苏慕雪听出了她语气中那丝不易察觉的卑微、感激、庆幸和余悸,心中一痛,愧疚地握住了她的手:“娘……”
苏夫人含泪抚摸着她的手,自嘲而又无奈地笑了笑,似乎在笑自己的脆弱。
“这两日,我观察下来,沈离歌倒也算是个不错的人。你弟弟慕飞也跟我讲了那天沈离歌为救他而受伤的经过,真是多亏了她的,不然咱们苏家可就绝后了。”她的语气很真挚,让苏慕雪不由得动容,“看在她救过你们姐弟俩的份上,我可以不再跟她计较你爹的恩怨。我想……若她将来还回女儿身,我……我不反对你和她做对闺中密友。甚至,你们可以义结金兰,结成姐妹……”
苏夫人望着女儿,等待她的回应。
苏慕雪内心不由得挣扎交战,但她知道自己退无可退了。
沉默了一会,她抬眼迎视着母亲,用祈谅的但却不容置疑的语气回应道:“娘,我与沈离歌之间并非姐妹之情,而是……夫妻之情。
苏夫人显然早有预料,她忍耐住了没有发火,勉强笑了笑,用轻描淡写的口气说道:“傻孩子,两个女子之间怎么可能有夫妻之情呢?!这些天,我也想明白了,你是自小缺少姐妹,不懂得女儿家亲密些,那是正常,但不等于就是夫妻之情。”
苏慕雪并没有接她的台阶,低声地却坚定地说道:“娘,我知道什么是夫妻之情,什么是姐妹之情。玉儿是我的姐妹,柳纤纤也是我的姐妹,但沈离歌不是……”
苏夫人语气有些不平稳起来:“那是因为沈离歌一直女扮男装,你一直把她当作一个男人,所以才产生些男女之间才有的情愫。但她若是换成女裙钗,你未必会……”
“娘,我最初的确以为自己喜欢的是一个男子。后来,她告诉我她是女子后,我明知她是女子了,还是一样会喜欢、会心动。现在,女儿已经很清楚,我喜欢的就是她这人,与她是男是女无关。她是男子,我会喜欢;她是女子,我也一样喜欢……”
“你!”苏夫人知道自己的第一步已经失败了,心中又急又痛,一下捂住了胸口。
“娘!”苏慕雪吃了一惊,心中也是自责痛楚,慌忙起身跪到母亲脚下,恳求道,“娘,您别生气,女儿无心惹您生气,只是想和娘亲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苏夫人痛道:“你既然放不下与她的孽缘,那你为何又要回来?!”
苏慕雪低头沉默了一会,半晌才缓缓抬起头:“女儿回来,一是不想忤逆娘亲,尽孝道;二是不想沈离歌一辈子女扮男装,委屈了她自己。”
苏夫人隐隐明白了她的意思,心里大惊,还是不甘心地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话已经说到这份上,苏慕雪不再拐弯抹角,伏地磕头道:“求娘亲答应女儿,让女儿终身不嫁,一辈子守在娘亲身边,服侍娘亲。”
“你!”苏夫人攥紧了拳头,一拳砸在桌子上。她满心期望能跨过女儿的这道底线,结果却还是被拒之门外。而女儿的想法还是刺痛了她:“你要为一个女人守身?!”
苏慕雪还伏在地上,清晰地坚定地吐出一个字:“是。”
“荒唐!荒唐!”苏夫人终于爆发了,“你读的书都到哪里去了?到哪里去了?女人生下来是做什么地?就是要嫁给男人,生儿育女,相夫教子,这才是天经地义,这才是女人的本分!你枉读诗书,你……!”
苏慕雪抬起身来,冷静道:“娘,所谓天经地义,都是相时而动的东西。可能六百年后,咱们的这些天经地义都已不复存在了呢……”
苏夫人一噎:“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
苏慕雪忍耐地、耐心地说道:“且不说六百年后,就说现在,女儿的心已经给了一个女人,我怎能再给一个男人呢?”
苏夫人一下看到了希望:“你没有试过同男子在一起,怎么会知道不行?并非只有沈离歌才会对你这么好,青枫也可以,甚至其他男人也能做到……”
苏慕雪无奈地说道:“娘,就算千千万万的人能做到,但女儿一颗心,却是非沈离歌莫属。”
苏夫人的眉头锁了起来:“你怎么这么固执呢?我就不明白,那沈离歌何德何能?怎么就非她不可了呢?”
是啊,怎么就非她不可了呢?
苏慕雪怔了下,心头忽的一热,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
她放缓了语气,声音却突然充满了感情:“娘,女儿自幼熟知三从四德、七出之条。说实话,这些条条框框,压得女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其实一直以来,女儿心中都很怕,怕嫁给哪个男人后,稍有闪失,不小心犯了什么错,不但自身清誉难保,还要为苏家蒙羞……女儿甚至不止一次地偷偷想过,若有可能,女儿真的不想嫁。”
苏夫人怔住了。
女儿的这些话,怎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直到遇到沈离歌,女儿才体会到什么是自由畅快。在她面前,女儿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连喘息都是畅快的。也正是因为遇到她,女儿才明白,原来的那些害怕和担忧都是因为我对青枫没有那份情。若是有情,再大的磨难都可以承受,也都愿意承受,更何况是什么七出之条……”
苏夫人呆住了,女儿脸上的那股如梦如幻的神采蛊惑住了她,她不由自主地听了下去。
“沈离歌对女儿的好,不是穿衣、吃饭上的照顾,而是……心里的那份感受。这种感受,不曾有人给过女儿,女儿相信,这世上也不会再有另一个人能给我同样的感觉。对女儿来说,她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那一个……”
“娘,您不要怨恨沈离歌。她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却还是离开了她。是女儿,对不住她。”
“在她面前,女儿常常觉得自己自私。因为我分不清楚,我爱的是沈离歌这个人,还是她带给我的感觉。但是,女儿有一点清清楚楚,我喜欢和她在一起的感觉。”
苏慕雪一口气说完了,眼里含着泪,热切地望着母亲。
不知是因为她的目光,还是她的话,苏夫人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混乱了。
不行、不行……两个女人在一起,天理不容……”
她头昏脑胀地想着,心里一阵阵绝望:就算她容得下,这天下人也容不下她们啊!
她心里一哆嗦,猛地站起身来,厉声道:“不成,不成!两个女人在一起,是秽乱纲常,会被浸猪笼、点天灯的!”
苏慕雪的眼泪流了下来:“女儿既然已经回来,自是知道不能与她相守。但女儿不是怕点天灯、浸猪笼,女儿只是不想母亲难过。但是女儿也求母亲,给女儿留一条活路,让女儿在您膝下尽孝,不要逼女儿嫁人。”
这时候,她想到的不是害怕,而是孝道?
苏夫人的心一阵阵痉挛,她本能地想把女儿拥入怀中,想要给她一个庇护所。
但是,她忍住了。
她很混乱,也不敢轻易下结论。
她只能色厉内荏地强撑着:“这怎么成?等你身子好了,咱们再从长计议!”
说完了,她一刻也呆不下去了,一扭身,径直出了门离开了。
苏慕雪这才觉得浑身发软,一下坐倒在地上。
她的脊背已经被虚汗打湿,心中却是这段日子来从未有过的轻松痛快。
正微微笑着,门外突然传来玉儿大惊小怪的呼喊声:
“小姐!小姐——”话音未落,她已经冲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快,快,快!小姐!府衙、府衙来人了!说是朝廷派了使臣来,要在府衙宣旨,让您即刻赶过去听旨!”
苏夫人忙找大夫又来复诊。
大夫把了脉,安慰她女儿倒没什么大碍,只是身子虚弱又有些劳累过度,多加休息就好了。
其实不用大夫说,苏夫人也早猜了个七七八八。
她望着女儿的一脸病容,心情复杂得难以言喻,但终究什么都没说,只叮嘱玉儿好好伺候着,便亲自到灶上去盯着人煎药了。
苏慕雪喝了药,按医嘱喝了碗药,昏昏沉沉躺了一个早上。
待到午后,她精神已经恢复了几分。
彼时,屋里静悄悄的,玉儿斜靠在床沿上打盹。
苏慕雪小心撑起了身子,又觉得有点虚弱,便靠到床上闭目养了养神。
眼睛一闭上,脑海中却条件反射地浮现出两人道别时的情景。
轻轻一个握手,再轻轻松开。
没有眼泪,两个人甚至还向对方笑了。
沈离歌的笑温暖而又明亮,即使现在想起来,她还是禁不住受她笑容的感染,嘴角不知不觉弯了起来。
分离是苦,但若知道那人并未因分离而离去,而是永远站在不远处,那份苦已经不知所踪。
剩下的,虽有失落,却更多温暖。
虽有苦涩,却也有甜蜜相伴。
“小姐,你醒了?”
玉儿惊喜的声音打断了苏慕雪的思绪,她从回忆里抽离出来,睁开了眼睛。
玉儿问道:“小姐,你感觉好些了么?”
苏慕雪点点头,坐起身子:“玉儿,你去开一下窗户,这屋里太闷了。”
玉儿应了一声,走到窗户边,一边开窗,一边随口嘟囔道:“可不是,不像沈园……”
她突然刹住了嘴,像是触到了什么禁忌,慌张得连头都不敢回。
苏慕雪却轻描淡写地接了她的话:“是啊,不像沈园的房子那么通透,时时都能闻到外面的草木花香。”她下了床,站起身来,慢慢走到书桌旁。
玉儿忙过来搀扶她坐下:“小姐想看什么书,我帮你取。”
苏慕雪望着书橱上的那些经史子集,不知怎的,就生出几分厌倦来。
正踌躇间,忽听门外有人轻轻敲门,仿佛怕惊扰了里面的人。
玉儿忙去开了门,讶然道:“少爷?”声音跟着又提高了一度:“桑儿?!”
她的话音未落,苏慕飞已经挤了进来,桑儿紧跟在他身后,也跟着侧身挤了进来。
苏慕飞怀抱着一盆兰花,桑儿却抱着一个书包。
两个少男少女,都是唇红齿白,像极了一对金童玉女。
桑儿一看到苏慕雪,立刻叫了一声:“苏姐姐!”一边叫着,一边跑过来扑进她怀里。
玉儿还在警惕地朝他们身后张望着,生怕被夫人知道了,慌张地问道:“桑儿,你是怎么进来的?”
苏慕飞昂首挺胸地回答:“从大门正大光明进来的呀!她是我的客人!”
玉儿瞪着眼、白着脸望向苏慕飞:“少爷,夫人可知道么?”
苏慕飞皱皱眉,有些不悦地说:“我娘她知道!”
“她知道桑儿要来见小姐么?”玉儿还是不放心地追问道。
苏慕飞嘟起了嘴:“我不管!”
玉儿一副天塌下来的表情。
苏慕雪微微一笑,安慰道:“你放心,若不是夫人默许,他们也进不来。”她搂紧桑儿,担心地问道,“你爹和沈离歌知道你来了么?”
“知道!”桑儿脆生生地答道,“是他们托我来的,这是沈离歌让我给你带的书,都是一些地方风物图志,他说你会喜欢看的。那兰草是沈离歌让我爹买给你的,说是你生病了,屋里放点新鲜花草,对身体比较好……”
桑儿说得井井有条,苏慕雪听着便觉得眼眶有些酸胀。她顿了顿,才轻声问道:“沈离歌呢?她好些了么?”
桑儿点点头:“他让我告诉你,他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叫你不用担心他,”似乎担心苏慕雪不相信,她又加了一句,“真的,他今天已经可以下楼了,还在院子里走了一圈。”
苏慕雪放下心来,点头自语道:“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姐,我能带桑儿在园子里转转么?”苏慕飞早就跃跃欲试,他见桑儿已经报完信,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
苏慕雪回过神来,微笑道:“当然可以。”她松开了桑儿:“去吧!”
“那……”桑儿虽有些迟疑,却终究禁不住诱惑,“苏姐姐,我晚点再来看你。”
苏慕雪点了点头,目送他们两个兴高采烈地走了,竟不禁生出几分羡慕来。
“还是小孩子好,无忧无虑的。”玉儿没精打采地说出了苏慕雪的心事。
“你也有忧虑么?”苏慕雪微微一笑,心中一动,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哦,我想到了,玉儿也该嫁人了!”
玉儿腾地红了脸:“小姐,你在说什么呢!我可不要嫁人!我要一辈子伺候你!”
苏慕雪倒想到了什么,若有所思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总不能一辈子将你拴在身边,耽误了你。”
“小姐——”玉儿真有些急了。
苏慕雪笑着冲她摇摇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心里却将这件事情记下了。
她自己得不到的,她倒真心希望别人得到。
也许,这就是一种补偿心理吧。
苏慕雪收回心思,仔细打量桌上的那盆兰草。
梅兰竹菊被誉为画中四君子,她学画时也经常临摹,但多是临摹别人的画作。以前见过实物,感受其性清幽高洁。但此时用心揣摩,却是别有一番滋味,那份欲滴的青翠仿佛滴入了心间,抑郁之情大减。
她再次发现了自己与以往的不同。
这个世界,好像随着她的心境而发生了微妙的让人善感的变化。
这一切,都是缘于沈离歌。
苏慕雪收回目光,若有所思地默默一笑,目光又落在桑儿带来的书上。
她翻看了一下书皮,不禁又惊又喜。这些书从最早的《禹贡》、《水经注》到前朝的《太平寰宇记》,林林总总不下十几本,另外还有贾耽《海内华夷图》的缩本。她忙打开《海内华夷图》,如饥似渴地从地图中打量着大唐江山。她一边看,找到地名,再找到对应的地方志,一点点读着,各地风土人情,扑面而来,让人犹如身临其境。
足不出户,已经日行千里。
苏慕雪沉迷其中,不由得心神俱醉。
正看得入迷,耳边传来玉儿一声警示性的咳嗽。
“夫人!”玉儿特意提高了声音。
苏慕雪这才从书中抬起头来,母亲已经走了进来。
她忙合上书,起身让座:“娘,您坐。”
“你还病着,快坐下吧。”苏夫人示意玉儿又搬来一张凳子,同苏慕雪并排坐在书桌旁,关切地说,“读书劳神,你身子还没好利索,不要太过劳累才是。”
苏慕雪点点头:“是,娘亲说的是。”
苏夫人冲玉儿摆了摆头,玉儿会意,忙退了出去。
屋里只剩下了两个人
苏夫人望着桌上的书,蹙眉道:“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你爹偏不信。如今像你这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真不知是帮了你,还是害了你……”
“娘,千万别这样说。”苏慕雪恳切地说,“女儿一直感激爹娘,教我读书认字。学会了琴棋书画,宛如多了几双眼睛,看这天地,也分明些。”
苏夫人蹙着眉,犹豫着不知是否该认同。
但她不想纠缠这个看似没有答案的问题,收了心思,话锋一转,直奔主题。
“雪儿,咱们娘俩,也该聊聊了。聊聊……“苏夫人顿了顿,虽然她已经经过深思熟虑才挑起这个话题,但开头还是有些艰难,“聊聊沈离歌的事情。”
苏慕雪的心先是一紧,随即又是一松,她甚至听到自己心底轻轻舒了口气。
原来,潜意识里,她也一直害怕却也期盼着,这样一次开诚布公的谈话。
她郑重了神色,静静应道:“是,娘。”
苏夫人拉过了她的手,语重心长地开了口:“你能自己回来,我很高兴。”她望着女儿,眼中充满了感情,“这说明,你还是把为娘、把这个家放在心里了。”
苏慕雪听出了她语气中那丝不易察觉的卑微、感激、庆幸和余悸,心中一痛,愧疚地握住了她的手:“娘……”
苏夫人含泪抚摸着她的手,自嘲而又无奈地笑了笑,似乎在笑自己的脆弱。
“这两日,我观察下来,沈离歌倒也算是个不错的人。你弟弟慕飞也跟我讲了那天沈离歌为救他而受伤的经过,真是多亏了她的,不然咱们苏家可就绝后了。”她的语气很真挚,让苏慕雪不由得动容,“看在她救过你们姐弟俩的份上,我可以不再跟她计较你爹的恩怨。我想……若她将来还回女儿身,我……我不反对你和她做对闺中密友。甚至,你们可以义结金兰,结成姐妹……”
苏夫人望着女儿,等待她的回应。
苏慕雪内心不由得挣扎交战,但她知道自己退无可退了。
沉默了一会,她抬眼迎视着母亲,用祈谅的但却不容置疑的语气回应道:“娘,我与沈离歌之间并非姐妹之情,而是……夫妻之情。
苏夫人显然早有预料,她忍耐住了没有发火,勉强笑了笑,用轻描淡写的口气说道:“傻孩子,两个女子之间怎么可能有夫妻之情呢?!这些天,我也想明白了,你是自小缺少姐妹,不懂得女儿家亲密些,那是正常,但不等于就是夫妻之情。”
苏慕雪并没有接她的台阶,低声地却坚定地说道:“娘,我知道什么是夫妻之情,什么是姐妹之情。玉儿是我的姐妹,柳纤纤也是我的姐妹,但沈离歌不是……”
苏夫人语气有些不平稳起来:“那是因为沈离歌一直女扮男装,你一直把她当作一个男人,所以才产生些男女之间才有的情愫。但她若是换成女裙钗,你未必会……”
“娘,我最初的确以为自己喜欢的是一个男子。后来,她告诉我她是女子后,我明知她是女子了,还是一样会喜欢、会心动。现在,女儿已经很清楚,我喜欢的就是她这人,与她是男是女无关。她是男子,我会喜欢;她是女子,我也一样喜欢……”
“你!”苏夫人知道自己的第一步已经失败了,心中又急又痛,一下捂住了胸口。
“娘!”苏慕雪吃了一惊,心中也是自责痛楚,慌忙起身跪到母亲脚下,恳求道,“娘,您别生气,女儿无心惹您生气,只是想和娘亲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苏夫人痛道:“你既然放不下与她的孽缘,那你为何又要回来?!”
苏慕雪低头沉默了一会,半晌才缓缓抬起头:“女儿回来,一是不想忤逆娘亲,尽孝道;二是不想沈离歌一辈子女扮男装,委屈了她自己。”
苏夫人隐隐明白了她的意思,心里大惊,还是不甘心地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话已经说到这份上,苏慕雪不再拐弯抹角,伏地磕头道:“求娘亲答应女儿,让女儿终身不嫁,一辈子守在娘亲身边,服侍娘亲。”
“你!”苏夫人攥紧了拳头,一拳砸在桌子上。她满心期望能跨过女儿的这道底线,结果却还是被拒之门外。而女儿的想法还是刺痛了她:“你要为一个女人守身?!”
苏慕雪还伏在地上,清晰地坚定地吐出一个字:“是。”
“荒唐!荒唐!”苏夫人终于爆发了,“你读的书都到哪里去了?到哪里去了?女人生下来是做什么地?就是要嫁给男人,生儿育女,相夫教子,这才是天经地义,这才是女人的本分!你枉读诗书,你……!”
苏慕雪抬起身来,冷静道:“娘,所谓天经地义,都是相时而动的东西。可能六百年后,咱们的这些天经地义都已不复存在了呢……”
苏夫人一噎:“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
苏慕雪忍耐地、耐心地说道:“且不说六百年后,就说现在,女儿的心已经给了一个女人,我怎能再给一个男人呢?”
苏夫人一下看到了希望:“你没有试过同男子在一起,怎么会知道不行?并非只有沈离歌才会对你这么好,青枫也可以,甚至其他男人也能做到……”
苏慕雪无奈地说道:“娘,就算千千万万的人能做到,但女儿一颗心,却是非沈离歌莫属。”
苏夫人的眉头锁了起来:“你怎么这么固执呢?我就不明白,那沈离歌何德何能?怎么就非她不可了呢?”
是啊,怎么就非她不可了呢?
苏慕雪怔了下,心头忽的一热,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
她放缓了语气,声音却突然充满了感情:“娘,女儿自幼熟知三从四德、七出之条。说实话,这些条条框框,压得女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其实一直以来,女儿心中都很怕,怕嫁给哪个男人后,稍有闪失,不小心犯了什么错,不但自身清誉难保,还要为苏家蒙羞……女儿甚至不止一次地偷偷想过,若有可能,女儿真的不想嫁。”
苏夫人怔住了。
女儿的这些话,怎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直到遇到沈离歌,女儿才体会到什么是自由畅快。在她面前,女儿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连喘息都是畅快的。也正是因为遇到她,女儿才明白,原来的那些害怕和担忧都是因为我对青枫没有那份情。若是有情,再大的磨难都可以承受,也都愿意承受,更何况是什么七出之条……”
苏夫人呆住了,女儿脸上的那股如梦如幻的神采蛊惑住了她,她不由自主地听了下去。
“沈离歌对女儿的好,不是穿衣、吃饭上的照顾,而是……心里的那份感受。这种感受,不曾有人给过女儿,女儿相信,这世上也不会再有另一个人能给我同样的感觉。对女儿来说,她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那一个……”
“娘,您不要怨恨沈离歌。她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却还是离开了她。是女儿,对不住她。”
“在她面前,女儿常常觉得自己自私。因为我分不清楚,我爱的是沈离歌这个人,还是她带给我的感觉。但是,女儿有一点清清楚楚,我喜欢和她在一起的感觉。”
苏慕雪一口气说完了,眼里含着泪,热切地望着母亲。
不知是因为她的目光,还是她的话,苏夫人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混乱了。
不行、不行……两个女人在一起,天理不容……”
她头昏脑胀地想着,心里一阵阵绝望:就算她容得下,这天下人也容不下她们啊!
她心里一哆嗦,猛地站起身来,厉声道:“不成,不成!两个女人在一起,是秽乱纲常,会被浸猪笼、点天灯的!”
苏慕雪的眼泪流了下来:“女儿既然已经回来,自是知道不能与她相守。但女儿不是怕点天灯、浸猪笼,女儿只是不想母亲难过。但是女儿也求母亲,给女儿留一条活路,让女儿在您膝下尽孝,不要逼女儿嫁人。”
这时候,她想到的不是害怕,而是孝道?
苏夫人的心一阵阵痉挛,她本能地想把女儿拥入怀中,想要给她一个庇护所。
但是,她忍住了。
她很混乱,也不敢轻易下结论。
她只能色厉内荏地强撑着:“这怎么成?等你身子好了,咱们再从长计议!”
说完了,她一刻也呆不下去了,一扭身,径直出了门离开了。
苏慕雪这才觉得浑身发软,一下坐倒在地上。
她的脊背已经被虚汗打湿,心中却是这段日子来从未有过的轻松痛快。
正微微笑着,门外突然传来玉儿大惊小怪的呼喊声:
“小姐!小姐——”话音未落,她已经冲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快,快,快!小姐!府衙、府衙来人了!说是朝廷派了使臣来,要在府衙宣旨,让您即刻赶过去听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