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红楼之绝黛无双

正文 第 110 章

    第110章

    作者有话要说:梅子回来了,送上一章。放假几天因为老公的大伯父突然离世,我们一直在老家。前天回来后,觉得浑身散了架似的。所以更新不给力,不过马上就要放寒假了,梅子的时间会相对充裕些。感谢miniminicats亲和真真假假假亦真亲的霸王票……

    话说写到这里,亲们可能已经发现了,八八和小九的立场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有亲问我,里边的诱因是什么,这个么,前两章其实已经有了交代,那就是死鹰事件。在那场事件中,其实最为受益的是十四胤祯。

    黛玉这一胎足足折腾了她五个月,方才渐渐地停止了孕吐,也能多少进些东西了。不说胤禛,便是弘历弘昼,加上林如海瑾儿等人,都是长出了一口气儿。

    黛玉身子安稳了下来,便觉得这几个月一直在府里安胎,实在是有些个闷得慌了。此时天气暖了起来,正又想起了圆明园里头那些个叫人费心养着的名品牡丹等花卉,不由得动了热闹一下子的念头。

    跟胤禛商量了一下,胤禛自然应允,又叫她索性去园子里住些日子。黛玉想了想,如今弘历弘昼两个都在上书房里边儿念书,自己住在那里,少不得他们也跟过来,那还不更辛苦?

    又想起来上一回十六福晋也在抱怨待得闷了些,要找些乐子也是不能。横竖一个客也是请,两个客也是请,倒不如大方一回,索性请了几个妯娌一同过去,也省得自己一个人,就是看了好景致,也是无趣。

    倒是几个接了帖子的福晋都笑说定是要去叨扰。黛玉听了,叫雪雁带了人过去提前预备着。

    这一日圆明园里边儿果然甚是热闹。不但几个福晋自己过来了,十三福晋十六福晋等更是带来了自家里岁数小些的孩子。

    黛玉掩口笑道:“瞧瞧,瞧瞧,我不过是随便一请,你们呢就都当了真了。这拖家带口的来,亏得我胆子不小,若是小一些的,还不被你们吓到?”

    八福晋近来跟黛玉等人关系不错,一展手里的帕子,脆声笑道:“知道四嫂子小气,轻易不肯请人的。这一次好不容易等到了,还不得狠狠地吃你一通?”

    “自然,我们家里的孩子羡慕四嫂这个园子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就要过来逛逛。今日若不是要去念书,恐怕都是要跟来的。”十三福晋难得地一改往日温婉的性子,顺着八福晋说了句笑话。

    黛玉很是喜欢胤祥胤禄家的小格格。这两个都是跟弘昼同年生的,只是小了几个月。现下正是讨喜的时候,都梳着包包头,一个穿红,一个着黄,都甚是娇嫩喜人。

    两个孩子跟黛玉一向亲热,尤其是胤祥家的格格,因为是早上落地的,所以小名儿就叫做曦儿。这孩子性子很是活泼,下车见了众人,也不认生,直接就跑到了黛玉身边儿,仰着小脸叫伯母。

    黛玉笑着捏了捏她的脸蛋,兆佳氏却是抚着胸口笑道:“曦儿,你小心些。别毛毛躁躁地碰到了四伯母。”

    曦儿吐了吐舌头,看着兆佳氏,又看了看黛玉。黛玉瞧着她脸上神色甚是可爱,分明是并不怕自己的额娘,却还装出一副怕怕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抚着自己隆起的小腹,暗自希望这一胎也能生一个这样可爱的女儿出来。

    暮春时节,圆明园中当真是一派锦绣烂漫。众人看了一回,赞了一回。这两年黛玉没少让人从各地淘换来名品,为此还单单在园子里设了一个牡丹圃。

    此时正值牡丹花季,蓝芙蓉,朱砂垒,赵粉魏紫,绿玉姚黄,朵朵花冠硕大,芳菲满目。

    牡丹圃里边儿早就设了几张小几,上头摆着时鲜的果子并各色各色新巧的点心。曦儿一声欢呼,拉着十六福晋家的小格格芸初便先跑了过去。

    兆佳氏摇头道:“这个丫头就是没有半刻端庄的时候。偏生我们那位爷还说这样才好,倒叫你们见笑了。”

    “要我说这就不错。咱们满洲的姑奶奶,可不比得那汉人,没得弄出那些个酸文假醋的样子来做什么?真性情才好。”

    黛玉看着一身大红衣裳的八福晋,从自己见到她的时候开始,便看她喜欢红色。或许是这样的颜色才合了她的性子吧。

    “四伯母,这个是我上次说的千层酥!”曦儿手里抓了一块儿点心,献宝似的送到了黛玉前边。

    黛玉笑道:“是了,就是上回你没吃够的那种千层酥。做点心的时候里头夹了好多干果碎,比上回还要多些呢。”

    叫人带了美滋滋的曦儿和芸初往一边儿的小几上去吃东西,黛玉妯娌几个便在牡丹圃里坐了下来。

    九福晋四下里环顾了一番,点头道:“怪不得人都说‘绝代只西子,众芳唯牡丹’呢。这牡丹花原也不负‘花中之王’的美誉。”

    董鄂氏的阿玛虽是个武将,但她自幼在外祖家中长大,舅舅乃是康熙朝大名鼎鼎的才子纳兰容若,自然也受了不少熏陶,无论是性情还是说话,都透着一股子斯文。

    十六福晋郭络罗氏双手一合,笑道:“八嫂子才说了,只要满洲姑奶奶的架势才好,竟不要那些个文邹邹的东西,九嫂偏又撞了上来说!”

    八福晋瞪了她一眼,刚要开口,黛玉忙道:“哪里的话,才也说了,真性情才好。九弟妹原就是这样的性子,怎么能一概而论?”

    说着,指着院子里头的牡丹笑道:“就拿这些花儿来说罢,有人喜欢经霜傲雪的梅花,有人喜欢出淤不染的芙蓉,十六弟妹你就喜欢清贞淡泊的菊花。我却觉得,既是生于天地间,这些花儿便都有其可爱之处。牡丹,虽有人说它俗了,可这一番雍容之态,岂是别的花所能比拟的?不过都是各有所长,原就不该比。叫我说,倒是满眼都看到各自的长处,也该将长处展示给世人看。”

    八福晋扑哧笑了出来,眼珠儿转了转,忽回头对黛玉等人道:“今日原是为了赏花而来。既是这样,白坐着倒是没有趣味。不如咱们也弄些个行令射覆之类的,赢了的,可要跟四嫂这个主人家讨点子彩头了。”

    顺着她的手看过去,黛玉抿嘴笑道:“我道是什么呢,原来八弟妹是看上了我这本‘娇容三变’,当真是好眼力啊。”

    众人也都忍俊不禁,便是跟在身后伺候的丫头们都捂着嘴偷偷地笑了。

    这“娇容三变”初开时花色碧绿,盛开时红艳,将谢时却是素白,十日三变,堪称牡丹中的奇品。

    八福晋老大不客气地盯着花儿看,扭头问黛玉:“四嫂便说答应不答应罢。”

    微微上挑的眼角含着几分挑衅的笑意,黛玉笑着摇头道:“不行,我这费了多少事才得了这一本,我断然舍不得的。”

    一语未了,外头有人笑道:“什么东西竟叫老四家的舍不得?”

    黛玉几人都吃了一惊,怎么皇上竟过来了?

    慌忙站起身来往外边儿迎了过去,果然是康熙,身后跟着人更是不少,胤禛等几个不必说,还有弘时弘历等一众在上书房里边念书的皇孙们。

    康熙见黛玉扶着肚子要和八福晋等人跪下请安,挥了挥手:“又不是在宫里,不必那么多礼了。”

    虽如此说,黛玉等还是甩着帕子行了礼,方让康熙往屋里坐了。

    康熙端起黛玉亲自奉上的香茶,笑道:“听说老四的园子里头牡丹开了不少,今日又是老四媳妇做东请客,朕算是来借光的。”

    四下里一看,八福晋等人都是规规矩矩地站在一边儿,康熙似是不经意地问道:“人少了些,可见老四媳妇宝贝自己个儿的园子,不舍得请人来?”

    黛玉心里一沉,脸上却是温婉得体的微笑:“回皇阿玛话,媳妇原是一时兴起,也没顾得上嫂子弟妹们是不是府里有事,就忙忙的下了帖子。结果,倒像是我有意小气似的。”

    “依兄弟瞧着,四嫂这次也是小气了,只顾着请自己的姐妹,倒忘了我们兄弟了。要我说,四嫂该罚。”

    一语才了,众人都笑了起来。康熙也拈须点头,道:“这话说的是。朕看这样罢,哪天你再下帖子请一次,务必把人都请到了,好吃好喝地招待上一日,这小气的名头就落不到你身上了。”

    厅里边众人越发笑得欢实,黛玉心里腹诽,却只得附和着,故意做出一副愁眉苦脸,低声应了下来。胤禛看着她低下头的时候分明是长出了一口气的样子,暗暗摇头。

    一下子来了这许多人,幸而这牡丹圃里边的花厅够宽敞,黛玉身子不利落,八福晋九福晋等人便都帮着,指挥丫头们重新收拾了案几,摆上了新的果子点心酒水香茶。

    康熙左右瞧了一眼,笑问:“方才我们来时候,听老四媳妇儿说什么舍不得。到底是个什么好东西,叫你们妯娌之间都舍不得了?”

    黛玉和八福晋两个面面相觑,本是妯娌间玩笑,此时却是怎么说了出来?不由得脸都有些红了。

    曦儿和芸初平日里没见过康熙两面,芸初还罢了,曦儿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看着黛玉和郭络罗氏红脸的样子,想是觉得有趣,跑到康熙前边儿说道:“皇玛法,曦儿知道。”

    胤祥和兆佳氏脸色都是一变,又不能在康熙面前斥责女儿,只得忍着。

    康熙猛然想起胤祥的两个胞妹。那两个女儿都是和亲去了蒙古,一废太子之后,自己圈禁了胤祥。次年,两个女儿便先后离世。曦儿是胤祥的女儿,眉宇间也与两个从未谋面的姑姑有两三分相像之处。

    看着曦儿红润的小脸儿,康熙收起心里淡淡的酸楚,笑问:“那你说说,到底你伯母舍不得什么好东西?”

    “八伯母说要行酒令,赢了就要四伯母的花儿。四伯母说舍不得。”曦儿到底还小,也看不懂黛玉和郭络罗氏的眼色,脆生生地说着,惹得康熙一阵大笑。

    当下康熙兴致大好,便带着众人要去逛逛园子。黛玉抽空儿嘱咐了雪雁等几个管事儿的媳妇子一通,才施施然跟在众人后边儿缓步走着。

    她身子沉重,九福晋也是文雅之人,两个人便稍稍落后了一点儿。

    碧空如洗,长云似练。和风煦暖,繁花锦绣。康熙虽是游园赏花,却也不时出言考问弘时等人一番。

    胤禛等人后边听着,见一干小的都是对答得有模有样,康熙不住点头微笑。胤禛跟胤祥等人对视了一眼,脸上不显,心里却都很是欣喜。

    不过随意逛了一会儿,胤禛便请康熙略歇一歇。康熙也是累了,便又回到了牡丹圃。

    他有意考校几个孙子辈,吩咐道:“今日朕甚是高兴。方才曦儿这个小丫头也说了,老四老八两家的平日里还大方,这个时候倒争上了一盆花儿。朕有个主意,不如你们几个替各自的额娘出面,比上一比,谁胜出了,这花儿朕就做主给谁了。老四家的。”

    黛玉忙要上前,胤禛怕她摔倒,伸手扶着她的手臂越众而出。

    “你可答应?”

    黛玉走了一段儿,腿都酸了,听得康熙如此问,赶忙笑道:“哪里就不应?皇阿玛金口玉言,媳妇儿不敢再小气。”

    见康熙脸色甚好,又凑趣道:“媳妇儿这里出了一盆花儿,想来皇阿玛还有好东西给我们。”

    康熙大笑,摇头道:“你父亲是个沉稳的性子,朕瞧着你兄弟也很是文中。朕倒是看着你,有些个淘气。”

    听得康熙赞了瑾儿,黛玉大喜,自动忽略了康熙后边的话,掩着嘴偷笑不已。

    康熙又对弘时等人道:“既是赏花,你们便以花为题,或是吟诗,或是为赋,或是丹青,将你们最为欣赏的花作了出来。”

    早有人过来将案几上的东西撤了下去,铺上了毛毡,摆上了笔墨纸砚,点起了一束沉香。

    胤禛黛玉等人看着几个弘字辈的小兄弟们或是抓耳挠腮,或是胸有成竹,不多时便都动了笔。

    康熙端坐上边儿,悠然饮茶。他不动,别人自然也不敢动。胤禟胤禄几个年轻些的还好,探着脖子看了一番。倒是难为了黛玉几个女眷,有心瞧瞧自家孩子作了什么,却又碍着康熙在侧,不敢造次,只得扭着帕子等。

    过不多时,弘时等人都是作完了,李德全一一收了,恭敬地呈给康熙。

    康熙一张一张看过去,突然笑了,叫道:“弘昼!”

    胤禛黛玉两个都不知道弘昼作了什么,心里着急,却不能出声。弘昼倒是不怕,扭着身子上前:“皇玛法。”

    他不过六岁多一点儿,自小儿又好吃,因此看上去圆圆滚滚的样子。白白嫩嫩的脸上挂着极是好看的笑容,宛若年画儿上的胖娃娃。

    康熙笑问:“你这写的是什么?”

    说着将手里的东西交给了李德全。李德全会意,忙又传给了底下的胤禛等人。

    胤禛看了,向来平静无波的脸上也不由得挂上了几分无奈。

    旁边儿的胤禄很是奇怪,伸着脖子看了,却是一张宣纸上除了一个大大的“莲”字,再没别的了。

    弘昼年纪小,又被黛玉宠溺的惯了,像模像样地打了个千儿,回道:“回皇玛法的话,孙儿最喜欢莲花,莲花又叫芙蕖,所以就写了这个字。”

    “哦?那为何不写两个字?”

    弘昼挠了挠光光的脑门,嗫嚅道:“那个……那个……”

    弘历看着他说不上来,周围几个人又都笑着,心里很是着急。

    “哈哈哈……朕看你是不会写那个蕖字罢?”康熙好笑道,看着弘昼小脸红了,心情大好,“那你说说,为何喜欢这芙蕖花呢?说的好了,朕就赏你一样好东西。”

    弘昼眼睛一亮,随即又低了头,低声问道:“那,那要是说不好呢?”

    胤禛嘴角直抽抽,黛玉也恨不得将帕子捂在脸上——这个孩子啊,真是……唉!

    康熙不满地瞪了一眼底下,偷笑的胤禄等人都忙端整了脸色。

    弘昼想了想,回道:“额娘常说,莲者,花中之隐逸者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嗯……还有……”

    他生恐别人再笑话了,冲口而出:“还有,阿玛说额娘是清水出芙蓉!”

    众人先都是一怔,康熙脸色变了几变,手握拳咳咳了两声,端起茶来掩饰着。

    几个女眷纷纷拿起帕子装作是擦嘴角,擦鼻翼。胤祥厚道,当着小辈们不欲取笑;胤禩这些年低调了不少,此时也只是低着头。若是忽略了两个人勾起的嘴角,倒还罢了。

    胤禟胤禄一个本就有些不羁,一个年轻,却是忍不住的,都是合掌大笑不已。几个小辈的虽然不敢笑,看上去忍得也颇为辛苦。

    黛玉脸上犹似滴出血来,红晕遍布。这话原是胤禛调笑之语,怎么就被弘昼偷听了去,还大喇喇地当众说了出来!听着大伙儿极力忍住的笑声,只恨不得死命地捶上胤禛两拳——叫你平日里不肯收敛着些!

    胤禛干咳了两声,老脸上也有些挂不住。好在康熙还算是顾念着自己儿子的面子,叫李德全:“赏弘昼新书两部,碑帖一部,叫他好生习字。”

    又看其他人的,有诗有画,看上去倒也罢了。

    看了两张下去,又见一张画作,画面之上百花齐放,很是绚烂。又看底下署名,乃是弘历所作。

    康熙抬头问道:“弘历,你这又是画的什么?”

    弘历上前两步,恭敬地答道:“回皇玛法,孙儿常听额娘说及,万物皆有其长,亦皆有其短。孙儿观百花,梅之傲骨,菊之淡然,莲之高洁,兰之洒脱,都令孙儿极是喜爱。海棠花艳,牡丹花娇,木樨花香,孙儿也是喜欢。皇玛法命孙儿选其一,孙儿想了半日,还是想不出到底最爱哪一个,索性全都画在了上边。”

    康熙拈须听着,见他站在那里侃侃而谈,身穿宝蓝色箭袖,又罩了月白色马甲,真有几分胤禛小时的样子。

    再看其他孙子的作品,也都中规中矩,大感欣慰之余,笑向黛玉等人道:“你们都是不错,将孩子教养的很好。”

    又扫视了底下站着的一圈儿人,儿子们正当壮年,孙子们风华初现,康熙不由得大感欣慰。沉吟了一下,道:“这几个孩子我看着不错。几个年纪大些的也该领了差事了。老四家的弘时,老九家的弘晸,老十三家的弘昌,明儿都到内廷行走罢。”

    胤禟大喜,看了一眼胤禛胤祥,见他面上不变,心里撇了撇嘴,三个兄弟带着弘时弘晸弘昌上前谢恩。

    弘历等几个小的不免有些羡慕,却又听得康熙道:“朕过些日子要去承德避暑,胤禛胤禩胤禄随扈,弘历弘旺几个小的也都跟着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