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情生意动
半月后,段云袖等四人来到了明远山庄。山庄位于临安天目山山脚的一片开阔之处,背依青山,景色宜人。
四人正一路朝山庄大门骑过去,段云袖抬头仰望天目东西二峰,心中正赞叹造化之奇,却听叶秀裳对她笑道:“世传‘天目千重秀,灵山十里深’,段公子就算是来赏风景,此行也会有所获。”
段云袖笑着点了点头。
楚瑶一脸兴奋,“段大哥,这里我熟,哪天带你去看个够!”
段云袖微微皱了皱眉,对这“段大哥”之称有点无奈——她只比楚瑶长一岁而已,而且,从来没想过会成为别人的“大哥”,对这个新称呼很不适应。
到了山庄大门下,只见“明远山庄”四个大字龙飞凤舞,刻在长匾之上,煞是气派。四人下了马,叶远襟宽袖一挥,对着段云袖做了个请的手势道:“段公子,请!”
段云袖答道:“叶公子有礼了”,然后随三人一起进了山庄。
走进明远山庄大门,段云袖发现这山庄开阔而大气,又处处透着雅致,各花各草的位置无一不恰到好处,可说是外依灵山,内蕴灵气。
段云袖心赞“好地方”,再放眼望去,看见一片雪白梨花掩映在山庄一旁,登时觉得神清气爽。
叶秀裳见段云袖的目光看到了自己家的梨园,心中一个念头闪过。
四人来到正厅,山庄主人叶敬成正坐在那里等着一双儿女归来。看到儿子和女儿,他笑逐颜开站了起来。
叶秀裳疾走几步,到了父亲身边,叫了声“爹”。
叶敬成怜爱地打量了女儿几眼,说道:“出去一趟又瘦了。我已经吩咐李嫂这几日要给你好好补补!”
“没有,爹,你看我这不好好的吗?这出去一趟,我可是又吃了不少好东西!”此时叶秀裳亲昵地挽住父亲胳膊,语带撒娇,方显出一副小女儿的娇态。
一旁叶远襟笑道:“爹,说你偏心还不信,我的份儿呢?”
楚瑶也蹦过去凑热闹,“姨父我的呢?”
叶敬成笑道:“都一样都一样,哪个我都疼!”
段云袖见了这幅鲜活的父慈子孝图,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刚才的好心情立刻被晦暗所代替。
叶秀裳注意到了段云袖神色的微妙变化,放开父亲站到段云袖身边,对着父亲道:“这位是段云段公子,多亏他出手相救裳儿此行才有惊无险……”
叶敬成已经知晓女儿和“湘西四鬼”之事,也听到了最近已在江湖传开的“段云”之名,这会儿看见了段云袖不由得多打量了两眼,心中暗奇。
段云袖对上叶敬成的目光,发现他双目蓄精,鬓若刀裁,一脸正气,只是站在那里就有一股稳健厚重之势,让人心生敬意。
段云袖微微躬身,抱拳道:“晚辈段云见过叶庄主。”
叶敬成“哈哈”大笑,说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好,很好!段公子救了小女,对我叶家有恩,老夫要好好谢谢你!裳儿,给段公子安排最好的房间,再准备一桌最好的酒菜!”
段云袖想说“不必麻烦”,叶敬成却接着说道:“段公子可不要推辞,否则,便是看不起我明远山庄!”她只好作罢。
叶敬成又问:“不知段公子是哪里人士呢?”
“家在赣中一带。”
叶敬成想到什么,“那公子定知玉华和升华二山了,老夫年轻时曾去游过,与天目双峰有异曲同工之妙!”
段云袖的眸色更加黯然——她怎会不知那玉华、升华二山,当年她和哥哥段风潇常去山中玩耍,乐不思归,好几次忘了时辰惹得父亲段寒生气,哥哥说全是他的错,妹妹只是听自己教唆,为她顶下了全部责罚。
叶秀裳看段云袖的目光黯淡,立刻说道:“爹,段公子一路赶来肯定乏了,还是让人家去歇息吧。”
叶敬成摸摸胡须,“嗯,还是我的裳儿想得周全!”然后就要叫管家带客人下去,同时准备让女儿也先回房休息。
叶秀裳却知父亲心思,抢在他前面说道,“那裳儿带段公子去了,”接着便和段云袖离开了正厅,快出门时,又回过头来朝父亲俏皮地笑了笑。
叶敬成见女儿竟如此热心,心中诧异起来。
叶秀裳带着段云袖来到了一处宽敞的院落。院落中间是一栋两层小楼,上刻“花瞑楼”三字。
段云袖看见楼匾,暗道妙极,入得房中,见房间布置十分雅致,家具皆是清香楠木所制,墙上挂有名人雅士所作的山水花鸟图。
二人在一楼看了看,又上了二楼,首先入眼的是一张雕花大床,床上帐幔轻扬,叠放着蚕丝被子。
段云袖开口说道:“叶姑娘如此款待,在下惶恐。”
叶秀裳笑答:“非也,让段公子你住这里,当然因为你是贵客,但还有另一个原因……”然后停住了话,看向窗户。
段云袖不解其意,见叶秀裳的目光停在窗户上,随即想到什么,便走过去推开窗户。映入她眼帘的,是一片雪似的梨花丛。她暗自惊喜,不由得佩服叶秀裳心细如发,又感动于对方的善意和贴心。这份感动带着温暖,如阳光一般驱散了她那正要弥漫心头的阴云。
“谢谢你,叶姑娘……”她望着叶秀裳,又一次由衷致谢。
“不用道谢。见到你开心,秀裳也很高兴……”叶秀裳真诚地回应道。
段云袖就在明远山庄住了下来。叶敬成盛情招待了她一番,并且在叶秀裳的提议下送了其一斤极品西湖龙井为谢。
诛魔大会定在四月初八。离大会还有几日,但整个山庄里里外外都已经忙起来,叶家兄妹尤其忙碌,连楚瑶也被拉去帮忙。段云袖一个人十分清闲,却觉得有点孤冷寂寞了。
这天,她把胳膊支在窗上,眺望着梨花林,不由得想起那日初见叶秀裳的情景——她在春水梨花旁,是那样的美,凝成了一副隽永的画卷,自己还能见到比那更美的风景么?
段云袖笑了笑,闭上眼睛,闻着春风送来的梨花清香,有点醉了。她心中一动,突然睁开眼睛一跃而起飞离花瞑楼,几个起落便来到了梨花林。这梨花绵延不绝,趁着马上就要消逝的春光正在绽放最后的美丽。
她轻挪脚步十分小心,尽量避免踩踏地上的花瓣。
走到一树梨花下,她伸手拉住一根低枝,嗅着上面的一簇梨花,感受着清香入脾。又一阵风吹来,这簇梨花也落了一半。
她心中暗暗叹息,想到不管多美的花,总有凋零的时刻,有些感伤起来。
再往前走,她发现了一片空地,地上铺了一层梨花,看上去几乎就是一张雪白的花毯。最为高大结实的那颗梨树下垂落一架秋千,在随风轻轻摇晃。
她突然童心大起坐了上去,兀自荡着。想起自己和师姐妹在山中也是这般开心玩耍,她的心情渐渐畅快起来。
又一阵春风吹过,莹白娇美的花瓣纷纷扬扬落了下来,如同下了一场梨花雨。她闭上眼睛,嗅着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陶醉在这场花雨之中。
就在此时,她听到有人靠近,抬眼望去,看见了叶秀裳。
段云袖仍然荡着秋千,没有下来的意思。她的心头却更加愉悦,不自禁地唇角绽开,弯若初虹,眉梢眼角笑意温柔,在花雨之中显出一种惊艳的美。
叶秀裳站在两丈外,却定定望着她,有点失神——段云袖换了身白衣,外罩薄纱,在花雨纷飞下容颜如画,此景,此人,太过美好……
她心中突然有个奇怪的念头——段云这般素朴装束已是赏心悦目,若是女子,该是如何美丽!
两人一时都没有开口。段云袖含笑望着叶秀裳,像是一个顽童看见了应约赶来的玩伴,只等对方加入。叶秀裳却是不愿稍移目光,怕一动便惊醒了一场美梦。
终于,段云袖从秋千架上一跃而起,轻轻落在叶秀裳面前。
“你玩不玩?”十足的顽童口气。
叶秀裳一惊,反应过来,轻笑道:“你多大了?”
“小儿年方七岁……”
叶秀裳被逗得抛弃矜持,笑得极为灿烂,等止住笑,才道:“我到花瞑楼找你,见你不在,猜你肯定来了此处。”
“知我者,秀裳也。”在这轻快的气氛中,段云袖下意识地改变了客气的称呼。
“段公子竟如此喜欢梨花……”叶秀裳已经来了一会儿,刚才看见“他”对梨花是那么温柔,那么怜惜,竟只想这样望着“他”,不愿上前打扰。
“我更喜欢秀裳……”段云袖想接着打趣一番,等话一出口,才觉得十分不妥,立刻有点尴尬。刚才她真心欢喜,见到叶秀裳是喜上加喜,才会有此自然而然的示好,把对方当成是自己的闺中好友般亲近,却忽略了自己在他人眼里并不是女儿之身。
叶秀裳吃了一惊,但看段云袖眼眸,又觉得“他”说的喜欢不似自己以前听到过的喜欢。她心里有种奇怪的感觉——段云袖对自己似乎除了朋友之念,丝毫不做它想,不像以往的那些男子因为自己的家世和才貌总是有意无意地恭维讨好,甚至百般纠缠。段云袖对自己的心,好像一直干净澄澈,如清溪见底,说喜欢自己便如同说喜欢春光一般自然。这是她觉得段云袖最为特别之处,也最为困惑之处。
尽管猜到段云袖的意思,但她却想逗逗对方,同时心中存了一份希冀,巧笑嫣然地问道:“段公子所说的,是哪般喜欢呢?”
“我,我的喜欢,”段云袖有点窘迫,“是说待秀裳为知己……”
“但知己也不只一种,不知段公子所说的,是哪种呢?”
“……我待秀裳为知己,便如伯牙待子期……”段云袖心里想,如果自己能有叶秀裳这样的知己,该是人生一大幸事,只是她不知道对方是怎样想的,所以顿了一下,又补道,“不知秀裳是否愿意?”
叶秀裳心里有点涩然,但还是笑着答:“当然……”
四人正一路朝山庄大门骑过去,段云袖抬头仰望天目东西二峰,心中正赞叹造化之奇,却听叶秀裳对她笑道:“世传‘天目千重秀,灵山十里深’,段公子就算是来赏风景,此行也会有所获。”
段云袖笑着点了点头。
楚瑶一脸兴奋,“段大哥,这里我熟,哪天带你去看个够!”
段云袖微微皱了皱眉,对这“段大哥”之称有点无奈——她只比楚瑶长一岁而已,而且,从来没想过会成为别人的“大哥”,对这个新称呼很不适应。
到了山庄大门下,只见“明远山庄”四个大字龙飞凤舞,刻在长匾之上,煞是气派。四人下了马,叶远襟宽袖一挥,对着段云袖做了个请的手势道:“段公子,请!”
段云袖答道:“叶公子有礼了”,然后随三人一起进了山庄。
走进明远山庄大门,段云袖发现这山庄开阔而大气,又处处透着雅致,各花各草的位置无一不恰到好处,可说是外依灵山,内蕴灵气。
段云袖心赞“好地方”,再放眼望去,看见一片雪白梨花掩映在山庄一旁,登时觉得神清气爽。
叶秀裳见段云袖的目光看到了自己家的梨园,心中一个念头闪过。
四人来到正厅,山庄主人叶敬成正坐在那里等着一双儿女归来。看到儿子和女儿,他笑逐颜开站了起来。
叶秀裳疾走几步,到了父亲身边,叫了声“爹”。
叶敬成怜爱地打量了女儿几眼,说道:“出去一趟又瘦了。我已经吩咐李嫂这几日要给你好好补补!”
“没有,爹,你看我这不好好的吗?这出去一趟,我可是又吃了不少好东西!”此时叶秀裳亲昵地挽住父亲胳膊,语带撒娇,方显出一副小女儿的娇态。
一旁叶远襟笑道:“爹,说你偏心还不信,我的份儿呢?”
楚瑶也蹦过去凑热闹,“姨父我的呢?”
叶敬成笑道:“都一样都一样,哪个我都疼!”
段云袖见了这幅鲜活的父慈子孝图,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刚才的好心情立刻被晦暗所代替。
叶秀裳注意到了段云袖神色的微妙变化,放开父亲站到段云袖身边,对着父亲道:“这位是段云段公子,多亏他出手相救裳儿此行才有惊无险……”
叶敬成已经知晓女儿和“湘西四鬼”之事,也听到了最近已在江湖传开的“段云”之名,这会儿看见了段云袖不由得多打量了两眼,心中暗奇。
段云袖对上叶敬成的目光,发现他双目蓄精,鬓若刀裁,一脸正气,只是站在那里就有一股稳健厚重之势,让人心生敬意。
段云袖微微躬身,抱拳道:“晚辈段云见过叶庄主。”
叶敬成“哈哈”大笑,说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好,很好!段公子救了小女,对我叶家有恩,老夫要好好谢谢你!裳儿,给段公子安排最好的房间,再准备一桌最好的酒菜!”
段云袖想说“不必麻烦”,叶敬成却接着说道:“段公子可不要推辞,否则,便是看不起我明远山庄!”她只好作罢。
叶敬成又问:“不知段公子是哪里人士呢?”
“家在赣中一带。”
叶敬成想到什么,“那公子定知玉华和升华二山了,老夫年轻时曾去游过,与天目双峰有异曲同工之妙!”
段云袖的眸色更加黯然——她怎会不知那玉华、升华二山,当年她和哥哥段风潇常去山中玩耍,乐不思归,好几次忘了时辰惹得父亲段寒生气,哥哥说全是他的错,妹妹只是听自己教唆,为她顶下了全部责罚。
叶秀裳看段云袖的目光黯淡,立刻说道:“爹,段公子一路赶来肯定乏了,还是让人家去歇息吧。”
叶敬成摸摸胡须,“嗯,还是我的裳儿想得周全!”然后就要叫管家带客人下去,同时准备让女儿也先回房休息。
叶秀裳却知父亲心思,抢在他前面说道,“那裳儿带段公子去了,”接着便和段云袖离开了正厅,快出门时,又回过头来朝父亲俏皮地笑了笑。
叶敬成见女儿竟如此热心,心中诧异起来。
叶秀裳带着段云袖来到了一处宽敞的院落。院落中间是一栋两层小楼,上刻“花瞑楼”三字。
段云袖看见楼匾,暗道妙极,入得房中,见房间布置十分雅致,家具皆是清香楠木所制,墙上挂有名人雅士所作的山水花鸟图。
二人在一楼看了看,又上了二楼,首先入眼的是一张雕花大床,床上帐幔轻扬,叠放着蚕丝被子。
段云袖开口说道:“叶姑娘如此款待,在下惶恐。”
叶秀裳笑答:“非也,让段公子你住这里,当然因为你是贵客,但还有另一个原因……”然后停住了话,看向窗户。
段云袖不解其意,见叶秀裳的目光停在窗户上,随即想到什么,便走过去推开窗户。映入她眼帘的,是一片雪似的梨花丛。她暗自惊喜,不由得佩服叶秀裳心细如发,又感动于对方的善意和贴心。这份感动带着温暖,如阳光一般驱散了她那正要弥漫心头的阴云。
“谢谢你,叶姑娘……”她望着叶秀裳,又一次由衷致谢。
“不用道谢。见到你开心,秀裳也很高兴……”叶秀裳真诚地回应道。
段云袖就在明远山庄住了下来。叶敬成盛情招待了她一番,并且在叶秀裳的提议下送了其一斤极品西湖龙井为谢。
诛魔大会定在四月初八。离大会还有几日,但整个山庄里里外外都已经忙起来,叶家兄妹尤其忙碌,连楚瑶也被拉去帮忙。段云袖一个人十分清闲,却觉得有点孤冷寂寞了。
这天,她把胳膊支在窗上,眺望着梨花林,不由得想起那日初见叶秀裳的情景——她在春水梨花旁,是那样的美,凝成了一副隽永的画卷,自己还能见到比那更美的风景么?
段云袖笑了笑,闭上眼睛,闻着春风送来的梨花清香,有点醉了。她心中一动,突然睁开眼睛一跃而起飞离花瞑楼,几个起落便来到了梨花林。这梨花绵延不绝,趁着马上就要消逝的春光正在绽放最后的美丽。
她轻挪脚步十分小心,尽量避免踩踏地上的花瓣。
走到一树梨花下,她伸手拉住一根低枝,嗅着上面的一簇梨花,感受着清香入脾。又一阵风吹来,这簇梨花也落了一半。
她心中暗暗叹息,想到不管多美的花,总有凋零的时刻,有些感伤起来。
再往前走,她发现了一片空地,地上铺了一层梨花,看上去几乎就是一张雪白的花毯。最为高大结实的那颗梨树下垂落一架秋千,在随风轻轻摇晃。
她突然童心大起坐了上去,兀自荡着。想起自己和师姐妹在山中也是这般开心玩耍,她的心情渐渐畅快起来。
又一阵春风吹过,莹白娇美的花瓣纷纷扬扬落了下来,如同下了一场梨花雨。她闭上眼睛,嗅着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陶醉在这场花雨之中。
就在此时,她听到有人靠近,抬眼望去,看见了叶秀裳。
段云袖仍然荡着秋千,没有下来的意思。她的心头却更加愉悦,不自禁地唇角绽开,弯若初虹,眉梢眼角笑意温柔,在花雨之中显出一种惊艳的美。
叶秀裳站在两丈外,却定定望着她,有点失神——段云袖换了身白衣,外罩薄纱,在花雨纷飞下容颜如画,此景,此人,太过美好……
她心中突然有个奇怪的念头——段云这般素朴装束已是赏心悦目,若是女子,该是如何美丽!
两人一时都没有开口。段云袖含笑望着叶秀裳,像是一个顽童看见了应约赶来的玩伴,只等对方加入。叶秀裳却是不愿稍移目光,怕一动便惊醒了一场美梦。
终于,段云袖从秋千架上一跃而起,轻轻落在叶秀裳面前。
“你玩不玩?”十足的顽童口气。
叶秀裳一惊,反应过来,轻笑道:“你多大了?”
“小儿年方七岁……”
叶秀裳被逗得抛弃矜持,笑得极为灿烂,等止住笑,才道:“我到花瞑楼找你,见你不在,猜你肯定来了此处。”
“知我者,秀裳也。”在这轻快的气氛中,段云袖下意识地改变了客气的称呼。
“段公子竟如此喜欢梨花……”叶秀裳已经来了一会儿,刚才看见“他”对梨花是那么温柔,那么怜惜,竟只想这样望着“他”,不愿上前打扰。
“我更喜欢秀裳……”段云袖想接着打趣一番,等话一出口,才觉得十分不妥,立刻有点尴尬。刚才她真心欢喜,见到叶秀裳是喜上加喜,才会有此自然而然的示好,把对方当成是自己的闺中好友般亲近,却忽略了自己在他人眼里并不是女儿之身。
叶秀裳吃了一惊,但看段云袖眼眸,又觉得“他”说的喜欢不似自己以前听到过的喜欢。她心里有种奇怪的感觉——段云袖对自己似乎除了朋友之念,丝毫不做它想,不像以往的那些男子因为自己的家世和才貌总是有意无意地恭维讨好,甚至百般纠缠。段云袖对自己的心,好像一直干净澄澈,如清溪见底,说喜欢自己便如同说喜欢春光一般自然。这是她觉得段云袖最为特别之处,也最为困惑之处。
尽管猜到段云袖的意思,但她却想逗逗对方,同时心中存了一份希冀,巧笑嫣然地问道:“段公子所说的,是哪般喜欢呢?”
“我,我的喜欢,”段云袖有点窘迫,“是说待秀裳为知己……”
“但知己也不只一种,不知段公子所说的,是哪种呢?”
“……我待秀裳为知己,便如伯牙待子期……”段云袖心里想,如果自己能有叶秀裳这样的知己,该是人生一大幸事,只是她不知道对方是怎样想的,所以顿了一下,又补道,“不知秀裳是否愿意?”
叶秀裳心里有点涩然,但还是笑着答:“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