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北齐篇 第二百四十九章:参悟
滑板倾角是30°-35°,宽六十公分,两侧直缘为十八公分,说是便于孙筱凝双脚制动,其实孙筱凝知道他们是存了私心的,毕竟越宽一些,他们屁股大的也可以玩儿。好在孙筱凝在滑滑梯的这项科研研究上也是有一定的建树的,所以虽然面比较宽,孙筱凝到没有因为这些而出什么意外。
另外,孙筱凝为了安全着想,在滑板和自制滑梯的梯下部铺上了厚度不小于三公分的波斯长毛毛毯,这样即使跑动中滑到了,也不至于受什么伤。孙筱凝在设计滑梯的时候十分注意滑梯的承受力、缓冲力、两边的扶手,还有宽度是否合适,抛物线是不是合理,毕竟这些新鲜事物,别说七贤山庄的人了,就是这世界上的任何人都是没见过的,所以安全不安全、合理不合理,只有她知道。
虽然在现代,最好的方法是实践一下,参考一下其他的成品,但是这是古代,好多条件都受限苛刻,所以孙筱凝就只能按照自己记忆中的话题样子去做,尽管做了改良,也还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说起滑梯,不得不说一下滑梯的原理,滑梯采用的是最速曲线原理。一般的滑梯的滑板有两种,一种是平直的,还有一种是弯曲的,它的滑面是旋轮线。假设这两个滑梯的高度一样,有两个体重完全一样的小朋友同时分别自滑梯的顶点处下滑时,先到达地面的不是平直滑板上的小朋友,而是旋轮线滑面上的小朋友。因为儿童在滑梯上之所以能下滑,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当滑板板面的坡度不同时在下滑方向上所受到的重力分力大小也不同。
重力分力越大的,下滑的加速度也越大。速度增加的就越快。沿着直板滑梯下滑,下滑的加速度保持不变,速度稳定地增加。沿着旋轮线滑梯下滑,开始的一段的滑板的坡度非常大,使得下滑的儿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取得的下滑速度非常大。虽然,在下滑的后半阶段,坡度逐渐变小、速度增加变缓,但此时的下滑速度已经变得很大。
所以。沿着旋轮线板面的滑梯下滑在整个下滑阶段的平均速度很大。即使旋轮线滑梯的滑板长度比直滑板的长度大,沿着旋轮线滑梯下滑的时间也比直滑梯短。这一点,在数学和物理上是被证明了的。即在相同高度的同等条件下,沿着旋轮线下滑的时间最短。
孙筱凝觉得自己一定是个很成功的抄袭大师,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这些东西在这里还真是独一份,这让饱受大家好评的她,心里又是极大的满足了一下自己小小的虚荣心。
每当自己玩的很开心的时候。孙筱凝常常会想到之前在空间里的日子。她记得《俱舍论》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通俗地说,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欲望,都可称为贪。
而《成唯识论》卷六中则说:“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有”和“有具”是指三界众生以及众生赖以生存的各种条件。并认为贪着这种心理能障碍无贪,并且因其执着于由五蕴和合的众生之体,导致生命处于不断的生死轮回中,长受三界流转之苦,所以说以生苦为业。
诵读了很多经书之后,孙筱凝和大师也会进行一些佛学的讨论,并以此为课题,每个月甚至每个季度都会找出个课题和大师讨论。
通常。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小乘有部以贪为“不定地法”之一。大乘唯识学派则以此为“烦恼法”之一。
《俱舍论》依贪著对象区别,将贪分为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供奉贪。《瑜伽师地论》中则分为事贪、见贪、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有无有贪等。
用白话说出来,贪其实就是对欲望的执着,而她要经历这一关的原因,是因为她掌握的技能很多,这些技能也是世间的那些人所可望而不可及的,如果再用有了这些能力之后还是会有贪念,那么便会被这层空间的主人直接用十三道天雷劈死。好在孙筱凝本身是个淡泊一切的人,所以在这一关,通过得很顺利。
第十层的空间,是“嗔”,所谓的“嗔”,是对于喜怒的偏执。又可以理解为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
孙筱凝曾经看到《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
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她自己的脾气,她自己当然是比别人都清楚的,之前自己虽然进到了空间,有缘法得以出来,却终究没有参悟透,所以才会有今天这样的果!这件事上孙筱凝不说是大彻大悟,但至少不再像之前那样任意妄为了。
“你......你想问什么?”夏允霆战战兢兢地问着,他的头发飞舞着,不停地拍打在脸上。孙筱凝的每一个微笑其实在他看来都是对他发出的催命符。这样凌迟的感觉还不如给他一个痛快了,总比这样精神紧张来的强,而且是要强得多的。
“你刚刚说的什么来着?我要好好想想......”孙筱凝皱着眉头,似乎是在很努力地思考着什么一般。她边说边把玩起夏允霆脸侧的头发来,有一下没一下的摩挲着。突然她脸上冒出精光,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般,一脸的恍然大悟,她轻轻地再度开口:“啊,我终于想起来了,你说......”
孙筱凝的表情让夏允霆跟着她的情绪上下起伏着,心却也越来越紧张起来。他被孙筱凝的话惊出一身冷汗来,他似乎是想到了孙筱凝要问什么了,脸上一片的灰败,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
“你刚刚说,夏允威的死,你也有份......”孙筱凝一个用力,抓住夏允霆的头发,将他拉到和自己几乎鼻子贴鼻子的地方,眼睛中的戏谑散去,脸上满是狰狞的表情。
“是!”夏允霆乖乖的回答着,脸上突然变得一片平静,乖乖的回答着。他心知孙筱凝在这件事情上就不会饶了自己,于是将自己的动机和做了什么,一五一十的的叙述出来。风儿吹过,卷起一地荒凉。孙筱凝听着夏允霆的陈述,越来越为夏允威觉得不值,她恨恨的将夏允霆从地上一把拉起,然后大声说道:“他对你那么好,为什么?你为什么不能放过他?他把你当成自己的亲弟弟一般,而你呢?却起手要了他的命是吗?你的心是让狗吃了吗?”说完她一脚踢上夏允霆的肚子,将他远远地踹出去。
夏允霆后背撞上了结界,一下子被弹了回来。“噗!”一口鲜血就从他的口中喷溅了出来,他笑容惨淡的挂在脸上,他大喊着:“因为有他在,父皇就不会把位子给我!所以,他必须死!他对我好,是因为他傻!就好像他明知道你喜欢夏允瑄,还仍然会陪在你身边是一个道理!他是个傻子,彻头彻尾的傻子!”
想到那天夏允霆的失控,孙筱凝就会反省自己,其实她和夏允霆的性格差不多,只不过他俩一个善多一点,一个恶多一点。夏允霆是主动去害别人,孙筱凝是当别人威胁到她的亲人朋友时才会害人。
孙筱凝不想变成夏允霆那样,所以才回来之后一只低调的潜心去修习太极,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冷静下来,好好想想空间带给她的一些启示!虽然在旁人看来这太极就好像一个老态龙钟的人才应该去练,才应该去着迷!(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另外,孙筱凝为了安全着想,在滑板和自制滑梯的梯下部铺上了厚度不小于三公分的波斯长毛毛毯,这样即使跑动中滑到了,也不至于受什么伤。孙筱凝在设计滑梯的时候十分注意滑梯的承受力、缓冲力、两边的扶手,还有宽度是否合适,抛物线是不是合理,毕竟这些新鲜事物,别说七贤山庄的人了,就是这世界上的任何人都是没见过的,所以安全不安全、合理不合理,只有她知道。
虽然在现代,最好的方法是实践一下,参考一下其他的成品,但是这是古代,好多条件都受限苛刻,所以孙筱凝就只能按照自己记忆中的话题样子去做,尽管做了改良,也还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说起滑梯,不得不说一下滑梯的原理,滑梯采用的是最速曲线原理。一般的滑梯的滑板有两种,一种是平直的,还有一种是弯曲的,它的滑面是旋轮线。假设这两个滑梯的高度一样,有两个体重完全一样的小朋友同时分别自滑梯的顶点处下滑时,先到达地面的不是平直滑板上的小朋友,而是旋轮线滑面上的小朋友。因为儿童在滑梯上之所以能下滑,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当滑板板面的坡度不同时在下滑方向上所受到的重力分力大小也不同。
重力分力越大的,下滑的加速度也越大。速度增加的就越快。沿着直板滑梯下滑,下滑的加速度保持不变,速度稳定地增加。沿着旋轮线滑梯下滑,开始的一段的滑板的坡度非常大,使得下滑的儿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取得的下滑速度非常大。虽然,在下滑的后半阶段,坡度逐渐变小、速度增加变缓,但此时的下滑速度已经变得很大。
所以。沿着旋轮线板面的滑梯下滑在整个下滑阶段的平均速度很大。即使旋轮线滑梯的滑板长度比直滑板的长度大,沿着旋轮线滑梯下滑的时间也比直滑梯短。这一点,在数学和物理上是被证明了的。即在相同高度的同等条件下,沿着旋轮线下滑的时间最短。
孙筱凝觉得自己一定是个很成功的抄袭大师,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这些东西在这里还真是独一份,这让饱受大家好评的她,心里又是极大的满足了一下自己小小的虚荣心。
每当自己玩的很开心的时候。孙筱凝常常会想到之前在空间里的日子。她记得《俱舍论》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通俗地说,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欲望,都可称为贪。
而《成唯识论》卷六中则说:“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有”和“有具”是指三界众生以及众生赖以生存的各种条件。并认为贪着这种心理能障碍无贪,并且因其执着于由五蕴和合的众生之体,导致生命处于不断的生死轮回中,长受三界流转之苦,所以说以生苦为业。
诵读了很多经书之后,孙筱凝和大师也会进行一些佛学的讨论,并以此为课题,每个月甚至每个季度都会找出个课题和大师讨论。
通常。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小乘有部以贪为“不定地法”之一。大乘唯识学派则以此为“烦恼法”之一。
《俱舍论》依贪著对象区别,将贪分为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供奉贪。《瑜伽师地论》中则分为事贪、见贪、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有无有贪等。
用白话说出来,贪其实就是对欲望的执着,而她要经历这一关的原因,是因为她掌握的技能很多,这些技能也是世间的那些人所可望而不可及的,如果再用有了这些能力之后还是会有贪念,那么便会被这层空间的主人直接用十三道天雷劈死。好在孙筱凝本身是个淡泊一切的人,所以在这一关,通过得很顺利。
第十层的空间,是“嗔”,所谓的“嗔”,是对于喜怒的偏执。又可以理解为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
孙筱凝曾经看到《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
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她自己的脾气,她自己当然是比别人都清楚的,之前自己虽然进到了空间,有缘法得以出来,却终究没有参悟透,所以才会有今天这样的果!这件事上孙筱凝不说是大彻大悟,但至少不再像之前那样任意妄为了。
“你......你想问什么?”夏允霆战战兢兢地问着,他的头发飞舞着,不停地拍打在脸上。孙筱凝的每一个微笑其实在他看来都是对他发出的催命符。这样凌迟的感觉还不如给他一个痛快了,总比这样精神紧张来的强,而且是要强得多的。
“你刚刚说的什么来着?我要好好想想......”孙筱凝皱着眉头,似乎是在很努力地思考着什么一般。她边说边把玩起夏允霆脸侧的头发来,有一下没一下的摩挲着。突然她脸上冒出精光,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般,一脸的恍然大悟,她轻轻地再度开口:“啊,我终于想起来了,你说......”
孙筱凝的表情让夏允霆跟着她的情绪上下起伏着,心却也越来越紧张起来。他被孙筱凝的话惊出一身冷汗来,他似乎是想到了孙筱凝要问什么了,脸上一片的灰败,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
“你刚刚说,夏允威的死,你也有份......”孙筱凝一个用力,抓住夏允霆的头发,将他拉到和自己几乎鼻子贴鼻子的地方,眼睛中的戏谑散去,脸上满是狰狞的表情。
“是!”夏允霆乖乖的回答着,脸上突然变得一片平静,乖乖的回答着。他心知孙筱凝在这件事情上就不会饶了自己,于是将自己的动机和做了什么,一五一十的的叙述出来。风儿吹过,卷起一地荒凉。孙筱凝听着夏允霆的陈述,越来越为夏允威觉得不值,她恨恨的将夏允霆从地上一把拉起,然后大声说道:“他对你那么好,为什么?你为什么不能放过他?他把你当成自己的亲弟弟一般,而你呢?却起手要了他的命是吗?你的心是让狗吃了吗?”说完她一脚踢上夏允霆的肚子,将他远远地踹出去。
夏允霆后背撞上了结界,一下子被弹了回来。“噗!”一口鲜血就从他的口中喷溅了出来,他笑容惨淡的挂在脸上,他大喊着:“因为有他在,父皇就不会把位子给我!所以,他必须死!他对我好,是因为他傻!就好像他明知道你喜欢夏允瑄,还仍然会陪在你身边是一个道理!他是个傻子,彻头彻尾的傻子!”
想到那天夏允霆的失控,孙筱凝就会反省自己,其实她和夏允霆的性格差不多,只不过他俩一个善多一点,一个恶多一点。夏允霆是主动去害别人,孙筱凝是当别人威胁到她的亲人朋友时才会害人。
孙筱凝不想变成夏允霆那样,所以才回来之后一只低调的潜心去修习太极,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冷静下来,好好想想空间带给她的一些启示!虽然在旁人看来这太极就好像一个老态龙钟的人才应该去练,才应该去着迷!(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