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名门淑媛

卷四 何当共剪西窗烛 第五十四章 初定(二)

    关于皇上驾崩一事,玉允轩并不打算刻意隐瞒,更何况这样的消息在宫中根本无法彻底封锁。只不过为了早日稳定朝堂的局势,也为了不久后自己能顺利登基为帝,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万全的准备,故而才会在第一时间暂时压住了这个消息,给自己和夏辰烨等人一个缓冲的机会。

    依着三天前所下的圣旨,七皇子明日即将出发前往封地,而德妃殉葬的密令一共下了两道,分别由左右丞相一同保管,待皇上驾崩的消息正式宣布后再由礼部尚书当朝宣读。皇上对七皇子和德妃做出这样的安排,无疑是为玉允轩扫除了一定的障碍。在皇上生命的最后一段时日里,德妃依旧不改初衷地守在龙塌旁,妄图寻找机会蛊惑皇上重新下诏传位于七皇子。然而,玉允轩早已在皇上口中得知了密令的内容,他虽然并未阻止德妃继续留在龙塌旁,但玉泉宫中的宫女和太监一夜间便换了自己的人,宫外还安插了暗卫严密监视,以防她从任何途径中获得密令的内容而造成胡氏一族狗急跳墙。皇上回光返照之时,德妃已经蠢蠢欲动,但闻讯而来的玉允轩以风驰电掣之势将她软禁在偏殿中。而后同样被监控着的七皇子得到传唤进宫,后来一走出玉泉宫的大门,便被一队侍卫兵带到一个偏僻的宫殿软禁起来。所有玉泉宫的奴才都被关在宫中的一个房间内,谁都无法离开半步。这一夜,整个玉泉宫如同一座密不透风的牢笼,完全无法与外界互通任何消息。

    翌日清晨,群臣如常上朝议事,玉允轩在三天前便开始监国理政,他一走上乾元殿便沉痛地宣布了皇上驾崩的事实,提前一步得知消息的左右丞相拿出先皇密令,敲定了筹谋半生的德妃的悲惨结局。

    玄成十四年八月十三,云惠帝薨。按天朝先祖惯例,云惠帝的遗体在宫中停灵三日,全京城的命妇每日进宫哭丧。百日内,天朝上下禁止一切礼乐庆典,所有既定的嫁娶喜事一律延期至百日以后。八月十七。惠帝出殡下葬于北冥山的皇陵,德妃于同日也殉葬于皇陵。七皇子允轼为尽孝道自荐守皇陵一年,期满后便直接回北部的封地银州不再回京。惠帝有感于德妃贤德,其娘家胡氏一族功不可没,特封德妃之父胡安为安乐侯,举家迁至南方封地,代代安享皇恩。云惠帝十四年九月初九,太子允轩正式登基为帝,改国号为玄寅。史称天武帝。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凡新帝初登基,素来都会大刀阔斧地改弦易张,尤其会想方设法尽快铲除那些曾经对其有异心的臣子。每日上早朝时,那些一度属于四皇子和七皇子一派的大臣们都是惶惶不安,生怕哪一日新帝会突然翻出旧账,以残酷的手段结束自己的仕途,甚至举家的性命。然而。玉允轩并没有对四皇子一派的人大开杀戒,他们之中多数人都是审时踱度,或是被逼无奈才会归于四皇子麾下,如今逝者已矣,这些人已经不成气候,他又何必赶尽杀绝。再者,近年来先皇沉迷于女色和雄黄术数,对于朝堂之事不理不睬,造成了群臣党派林立而混乱不堪。加之这两年极为皇子为了皇位之争四处笼络人才,众大臣只看重结党,而怠忽了职守,整个中央官职机制几近于崩溃,亟待一个平和的环境才能得以恢复。若在这个时候以雷霆手段对所有的异党之徒赶尽杀绝,不仅一夕间会失了民心,恐怕会彻底拖垮天朝的百年基业,到时若是外敌趁虚而入,后果将会不堪设想。玉允轩自小最拿手的便是权谋与人心,他不怕那些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也不担心隐藏在群臣深处的黑手,只要确切地掌握了这些人的弱点,铲除他们不过是时机问题,并不急于一时。

    新朝伊始,玉允轩对于群臣的官职几乎不作任何变动,从左右丞相、内阁、尚书省再到翰林院、大理寺,所有都原封不动地留在任上。然而,这滩万年死水并非不起一点涟漪,只不过玉允轩采取了一种平和的如春风化雨般的手段翻搅着这一潭水。且不论夏辰烨和韩澈底下的暗卫和影子密探这样的地下组织,就是在明面上,他也陆续在各个部门安插了很多新面孔,这些人一般都是地方上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所就任的官职也都是看似无关紧要的小职位,几乎没怎么引起群臣的注意。若说玉允轩在登基后做的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恐怕就是新建了一支铁骑军。铁骑原本是是玉允轩以保护自己安全为由而招纳的一批武艺卓绝的人才,一整队铁骑也不过几十人,因而并未引起他人的关注。如今他极大的扩充了铁骑的人数,从地方上以及原有的暗卫中抽调数百人,组成了一支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且作战实力高超的铁骑军。从表面上来看,这支小型军队其实和御林军的职能大同小异,除开在装备上占尽了优势之外,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因而在多数大臣眼里,这不过是新帝为了向群臣展示自己的能力而特意为之的无聊之举。新的军队自然要启用新的统帅,除了原来的铁骑队长严回担任副统领之外,铁骑军新统领一职的归属着实让群臣摸不着头脑,因为这个人便是从未在官场上正式露过面的夏辰烨。

    相对于众大臣对一直默默无闻的夏府三公子所抱有的好奇于观望,夏府众人对于夏辰烨担任铁骑统领一职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夏二爷一直将夏辰烨视如己出,也早就看出了他绝非池中之物,如今得知他即将在朝堂上一展抱负和手脚,自是大喜过望,简直比自己升迁更甚。作为夏辰烨的亲生父亲,夏国公得知儿子能够凭一己之力跻身官场自然感到欣慰,但同时又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彷徨。最不能接受这个事实的恐怕就是江氏了,她素来都把夏辰烨当成自己最大的敌人,先前他无所作为尚且令江氏危机丛生,如今他获得新帝的赏识而破格录用,若是真让他做出什么名堂来,从而得到夏国公的另眼相看,那至今未有子嗣且毫无建树的夏辰烽那世子之位就真的岌岌可危了。自夏辰烨就任铁骑的消息传开后,气性强的江氏便觉头晕目眩,一连数日都不曾下榻。对于夏辰烨正式走入官场,作为妻子的云曦明显是忧大过于喜的。在玉允轩还未获得皇位之前,夏辰烨便为了他四处奔波,几乎两肋插刀,那一次还差点送了性命,如今有了正式的官职,拿了朝廷的俸禄,想必他所要做的事情会更多,而危险度应该也会更高吧。但事已至此,她一个闺中妇人手无绵薄之力,又岂能扭转乾坤。只不过如今她已经怀有身孕,再过不久夏辰烨便要升级做父亲了,她唯一能期盼的便是他能顾虑到自己和孩子的幸福,无论今后去做什么都能够好好地保重他自己。

    随着先皇下葬那日一路飘散而来的重重哀乐,京城秋意愈见浓烈,漫天飘舞的枯叶,铺满地面的落叶,无一不为这座城池增添了继续萧索的意味。再过两个多月,旧的一年即将过去,随着日子如白驹过隙般飞驰而去,碧落院里有一人再也坐不住了。等过了年,尚未配人的月桂便二十一了,真真是个十足的老姑娘了,这样的事实令身为母亲的顾奶娘心急如焚。玉夫人在临终前执意将月桂指给夏辰烨做姨娘,不得不说顾奶娘心中还是存有几分欣喜的。但日子一年又翻过一年,月桂年纪渐长,而少爷也终于成婚了,却仍然不见两位主子给月桂一个正式的名分,顾奶娘碍于自己的身份只能急在心里。几个月前她在女儿面前提起此事,希望她能在云曦面前露个口风,早些将名分扶正了,哪知道月桂执意不愿留在夏辰烨身边,想要找个合适的小子风风光光地嫁进门做正妻,并且也求得云曦的亲口允诺了。既然女儿的意愿这般坚定,顾奶娘也不再强求,若是能嫁个管事一般的人物,也不比那日日看主母脸色过日子的姨娘差多少,她只盼望着能在年底以前办好月桂的终身大事。然而,眼下的情况看起来并不乐观,距离和月桂商议亲事那时已经过去小半年了,少奶奶似乎早已把月桂的亲事抛诸脑后了。女人的美好年华是经不起再三的耽搁的,纵使知道自己这样的身份去找少奶奶说事甚有不满于主母的嫌疑,但为了亲生女儿的终身幸福,她顾忌不了那么多了,在自己房里踯躅了几日,还是决定前去主屋找云曦谈谈月桂的亲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