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众里寻他千百度 第三十七章 温柔反击
片刻之后,林嬷嬷得令进了屋。太夫人正色道:“林嬷嬷,你传我的令下去,从今日起,府里一律不准对主子说三道四,若是被发现定然严惩不贷。另外,如果还有人胆敢说出五夫人和五姑娘命带不详的话,无论是谁,当事人立即杖毙扔进乱葬岗,其家人年迈的老人关进疯人塔,年轻的壮丁送去矿山做苦工,花容月貌的丫头就卖进青楼。”
太夫人的脸色是一片狠绝,云曦立时明白了她的用意。既然没有办法将幕后之人连根拔起,那就斩断她的左膀右臂。既然那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府里人多口杂制造流言,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太夫人如今这么做就是彻底切断这个途径。因一人多言而全家获罪的惩罚虽然比较残忍,却能有效制止众人多嘴多言,让有心之人难以利用这些悠悠众口。
林嬷嬷走后,太夫人转向云曦,再一次说道:“五丫头,这事就到此为止吧。”
云曦微微一愣,认命似的垂下螓首:“祖母,云曦明白了。”虽然嘴上说得肯定,但云曦心里却十分迷惘。按她自己的意愿,她是十分想追查出幕后黑手,并将其连根拔起,以解除后患。但太夫人今日对自己晓以大义,言之凿凿,若是自己心口不一偷偷调查,恐会惹她不愉快。太夫人把萧府的名声和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要是云曦仍然一意孤行,就算她如今对云曦宠爱有加,但为了大局着想,她也会舍弃这个孙女。看来这事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只是云曦虽然不能揭穿事实,但也不容许那人三番两次地在在自己身后放暗箭,故而今后定要小心防范,不给人可趁之机。
就在云曦盘算着如何防范刘姨奶奶的下一个阴谋的时候,从不坐以待毙的太夫人早已主动出击了。在深宅大院里沉浮大半辈子的太夫人,自然不会相信一个二等丫鬟会有如此能耐谋划出如此缜密的计划。故而她对云曦的推测是十分赞同的。在下令封住众人之口的同时,太夫人决定为悠闲自在的刘姨奶奶找点事做。她托媒婆在京城及周边的县城为六姑娘找了好几户人家,并透过太老爷把这些人家的身家背景送到了刘姨奶奶的手上。去岁刘姨奶奶说服太老爷把漠园两个丫头的亲事扛到自己身上,那么今日太夫人就将计就计,让刘姨奶奶为六姑娘的亲事烦恼去。省得她空闲得整日只想着如何陷害别人。
说起来这四夫人乃是刘姨奶奶娘家堂哥的女儿,当年四爷说亲的时候,她使出浑身解数令太老爷推了京城里的很多姑娘,硬是将如今的四夫人娶进门。刘姨奶奶对这个侄女甚是宠爱,自进门后处处包庇偏袒,才造就了如今的目中无人,连四爷也要敬她三分。而六姑娘又被四夫人视为命根子,刘姨奶奶也当她如珠如宝。当日二姑娘出嫁时,刘姨奶奶就欢喜地赏赐了很多珠宝首饰。这次论及六姑娘的婚事,尽管她对太夫人的用意有所怀疑,但事关六姑娘的终身幸福,她必会谨慎万分,细细挑选。果不其然,没过几日,刘姨奶奶专程请了四夫人去沃园,想必就是为了商讨六姑娘的亲事。
然而。精明的太夫人绝不会给人以喘息的机会。正当刘姨奶奶和四夫人紧锣密鼓地张罗六姑娘的婚事的时候,太夫人已经开始布置下一步计划。
萧府的庭院景色可算是京城大户人家之中的一绝,府里每个院子的草木布置都不尽相同,却都有自己的风格。淮园芙蓉吐艳,傲视群芳;流园冷菊沁鼻,翠竹映墙;漠园茶花争艳,假山环绕;池园文竹夹道,与红艳的芍药相互掩映;而清园如雪的梨花则更是艳惊京城。每年的三四月间,大片的梨花盛开在枝头。犹如洁白的云彩飘落人间。
如今正是清园的梨花盛开的时候,许久未曾宴客的太夫人一反常态,竟然主动写了请帖邀请京城的名门夫人和姑娘,其中就包括她交给刘姨奶奶的那几户人家的当家夫人。
眼见六姑娘年岁渐大,却没有好人家上门提亲,四夫人甚是焦急,前次在沃园与刘姨奶奶商量了一番,暂时锁定了京城的两户人家。这次太夫人宴客,四夫人得知这两户人家的夫人都被邀请了,便拉着六姑娘过来清园探探情况。岂知六姑娘原本就不满意刘姨奶奶和四夫人挑的人家。如今又被四夫人强硬地拉来清园让别人从头看到脚,心里早已窝了一肚子的气。六姑娘可不是个能够隐忍的主,受不了四夫人一再使眼色让她与那两位夫人攀谈,一出口便令众人顿生厌恶。
“祖母院子里的梨花果真是洁白胜雪,幽香扑鼻,难怪众位夫人、姑娘纷纷过府观赏。”六姑娘眼睛斜视着眼前的梨树,语气甚是傲慢。
席上的众人原本谈笑融洽,听到这话皆是一僵,面上都显露出几分不豫之色。早前风闻这萧府的六姑娘不知礼数,傲慢无礼,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云曦默默地垂下眼,心里暗叹六姑娘的没脑子。她无知地以为整个世界都是围绕着她一个人转的,说话行事总是任性妄为。殊不知这些夫人肯亲自前来萧府赴宴,看中的不过是太夫人的面子,又岂会稀罕这几棵寻常的梨树。
太夫人冷冷地瞥了六姑娘一眼,微锁眉头,又朝云曦使了个眼色。云曦点头会意,对着众人盈盈一笑,道:“果真是人衬花来花映人,祖母院里的梨花年年开,我却觉得今日这院里的景色最是迷人,原来是因为众位的到来令这满树的梨花都有了危机感,争着要展现自己的风姿呢。”
好话谁都喜欢听,云曦的这些话虽然有些夸张,却说到了这群名门贵妇的心坎里。众人纷纷笑语附和,暗叹这五姑娘果真是嫡系的姑娘,说话就是比那些庶支的姑娘中听。
云曦见状,故意腆着脸对太夫人讨好道:“祖母,趁着今日大伙儿高兴,不如把您珍藏多年的梨花酿拿出来给咱们尝尝吧。上次云曦有幸喝了一口,真是齿颊留香。”这所谓的梨花酿不过是太夫人着人采了当年的新鲜梨花瓣酿造而成的,并不是什么珍贵的佳酿,味道香甜倒是挺适合女儿家的口味。云曦如此说只是想搞个噱头,以缓和席上的气氛罢了。
太夫人宠溺地睨了云曦一眼,笑道:“你这个小馋猫,倒惦记上我的梨花酿来了,也罢,就拿出来给大家尝尝,都是自家酿的粗酒,还请众位不要嫌弃。”
太夫人对云曦的应对十分满意,她今日做如此安排就是要让云曦和六姑娘在众人面前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可以把六姑娘性子恶劣的名声传出萧府,让刘姨奶奶为她张罗的亲事受阻;另一方面也衬托出云曦的端庄有礼,以便于今后的说亲。
正如太夫人所预料的那样,六姑娘见众人对云曦赞不绝口,心里愈加愤愤不平,话里话外都有嘲讽云曦之意。只是众人原本就对她印象不佳,如此一来就愈加不待见她,对她所说的话几乎充耳不闻。
高门大户的夫人姑娘们其实并不比市井小民高尚多少,她们也喜欢在空闲之时嚼嚼舌头,说说八卦。于是没过多久,关于萧府六姑娘性子恶劣,傲慢无礼的传言在京城的上流圈里广为流传,连朝堂之上的男人们也略有耳闻。
太老爷一听到这些传言大为光火,回府稍稍打听,得知事情源于前些日子太夫人的宴会,便气冲冲地到清园兴师问罪来了。一进门,太老爷的口气就十分冲:“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外面到处都是说六丫头任性无礼的传言,你怎么能让这些污言秽语流传出去?”
太夫人像是早已料到太老爷会有这番言辞,一点也不为所动,保持着对他一贯的冷漠态度,道:“六丫头的性子,你这个做祖父的比我这个有名无实的祖母更清楚。一听说清园办了个梨花宴,她便过来凑热闹,那我总不好把她赶出去吧。”话到这儿,太夫人状似无意地停了一下,接着悠悠说道:“哪知道六丫头竟如此不知道进退,一开口便得罪了所有人,要不是五丫头急中生智,替她圆了话,恐怕咱们萧家名声都要被她给毁了。”
忆起六姑娘的火爆个性,太老爷一时语塞,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半晌,才找到质问的太夫人的地方:“你既然早已知道六丫头不知规矩,就应该好好管教她,怎么还仍由她肆意妄为,在外人面前丢尽脸面?”
闻言,太夫人不言不语,只是默默地走至桌旁摆弄起桌上的茶杯,良久才幽幽地瞥了太老爷一眼,看得太老爷竟然手足无措起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太夫人的脸色是一片狠绝,云曦立时明白了她的用意。既然没有办法将幕后之人连根拔起,那就斩断她的左膀右臂。既然那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府里人多口杂制造流言,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太夫人如今这么做就是彻底切断这个途径。因一人多言而全家获罪的惩罚虽然比较残忍,却能有效制止众人多嘴多言,让有心之人难以利用这些悠悠众口。
林嬷嬷走后,太夫人转向云曦,再一次说道:“五丫头,这事就到此为止吧。”
云曦微微一愣,认命似的垂下螓首:“祖母,云曦明白了。”虽然嘴上说得肯定,但云曦心里却十分迷惘。按她自己的意愿,她是十分想追查出幕后黑手,并将其连根拔起,以解除后患。但太夫人今日对自己晓以大义,言之凿凿,若是自己心口不一偷偷调查,恐会惹她不愉快。太夫人把萧府的名声和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要是云曦仍然一意孤行,就算她如今对云曦宠爱有加,但为了大局着想,她也会舍弃这个孙女。看来这事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只是云曦虽然不能揭穿事实,但也不容许那人三番两次地在在自己身后放暗箭,故而今后定要小心防范,不给人可趁之机。
就在云曦盘算着如何防范刘姨奶奶的下一个阴谋的时候,从不坐以待毙的太夫人早已主动出击了。在深宅大院里沉浮大半辈子的太夫人,自然不会相信一个二等丫鬟会有如此能耐谋划出如此缜密的计划。故而她对云曦的推测是十分赞同的。在下令封住众人之口的同时,太夫人决定为悠闲自在的刘姨奶奶找点事做。她托媒婆在京城及周边的县城为六姑娘找了好几户人家,并透过太老爷把这些人家的身家背景送到了刘姨奶奶的手上。去岁刘姨奶奶说服太老爷把漠园两个丫头的亲事扛到自己身上,那么今日太夫人就将计就计,让刘姨奶奶为六姑娘的亲事烦恼去。省得她空闲得整日只想着如何陷害别人。
说起来这四夫人乃是刘姨奶奶娘家堂哥的女儿,当年四爷说亲的时候,她使出浑身解数令太老爷推了京城里的很多姑娘,硬是将如今的四夫人娶进门。刘姨奶奶对这个侄女甚是宠爱,自进门后处处包庇偏袒,才造就了如今的目中无人,连四爷也要敬她三分。而六姑娘又被四夫人视为命根子,刘姨奶奶也当她如珠如宝。当日二姑娘出嫁时,刘姨奶奶就欢喜地赏赐了很多珠宝首饰。这次论及六姑娘的婚事,尽管她对太夫人的用意有所怀疑,但事关六姑娘的终身幸福,她必会谨慎万分,细细挑选。果不其然,没过几日,刘姨奶奶专程请了四夫人去沃园,想必就是为了商讨六姑娘的亲事。
然而。精明的太夫人绝不会给人以喘息的机会。正当刘姨奶奶和四夫人紧锣密鼓地张罗六姑娘的婚事的时候,太夫人已经开始布置下一步计划。
萧府的庭院景色可算是京城大户人家之中的一绝,府里每个院子的草木布置都不尽相同,却都有自己的风格。淮园芙蓉吐艳,傲视群芳;流园冷菊沁鼻,翠竹映墙;漠园茶花争艳,假山环绕;池园文竹夹道,与红艳的芍药相互掩映;而清园如雪的梨花则更是艳惊京城。每年的三四月间,大片的梨花盛开在枝头。犹如洁白的云彩飘落人间。
如今正是清园的梨花盛开的时候,许久未曾宴客的太夫人一反常态,竟然主动写了请帖邀请京城的名门夫人和姑娘,其中就包括她交给刘姨奶奶的那几户人家的当家夫人。
眼见六姑娘年岁渐大,却没有好人家上门提亲,四夫人甚是焦急,前次在沃园与刘姨奶奶商量了一番,暂时锁定了京城的两户人家。这次太夫人宴客,四夫人得知这两户人家的夫人都被邀请了,便拉着六姑娘过来清园探探情况。岂知六姑娘原本就不满意刘姨奶奶和四夫人挑的人家。如今又被四夫人强硬地拉来清园让别人从头看到脚,心里早已窝了一肚子的气。六姑娘可不是个能够隐忍的主,受不了四夫人一再使眼色让她与那两位夫人攀谈,一出口便令众人顿生厌恶。
“祖母院子里的梨花果真是洁白胜雪,幽香扑鼻,难怪众位夫人、姑娘纷纷过府观赏。”六姑娘眼睛斜视着眼前的梨树,语气甚是傲慢。
席上的众人原本谈笑融洽,听到这话皆是一僵,面上都显露出几分不豫之色。早前风闻这萧府的六姑娘不知礼数,傲慢无礼,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云曦默默地垂下眼,心里暗叹六姑娘的没脑子。她无知地以为整个世界都是围绕着她一个人转的,说话行事总是任性妄为。殊不知这些夫人肯亲自前来萧府赴宴,看中的不过是太夫人的面子,又岂会稀罕这几棵寻常的梨树。
太夫人冷冷地瞥了六姑娘一眼,微锁眉头,又朝云曦使了个眼色。云曦点头会意,对着众人盈盈一笑,道:“果真是人衬花来花映人,祖母院里的梨花年年开,我却觉得今日这院里的景色最是迷人,原来是因为众位的到来令这满树的梨花都有了危机感,争着要展现自己的风姿呢。”
好话谁都喜欢听,云曦的这些话虽然有些夸张,却说到了这群名门贵妇的心坎里。众人纷纷笑语附和,暗叹这五姑娘果真是嫡系的姑娘,说话就是比那些庶支的姑娘中听。
云曦见状,故意腆着脸对太夫人讨好道:“祖母,趁着今日大伙儿高兴,不如把您珍藏多年的梨花酿拿出来给咱们尝尝吧。上次云曦有幸喝了一口,真是齿颊留香。”这所谓的梨花酿不过是太夫人着人采了当年的新鲜梨花瓣酿造而成的,并不是什么珍贵的佳酿,味道香甜倒是挺适合女儿家的口味。云曦如此说只是想搞个噱头,以缓和席上的气氛罢了。
太夫人宠溺地睨了云曦一眼,笑道:“你这个小馋猫,倒惦记上我的梨花酿来了,也罢,就拿出来给大家尝尝,都是自家酿的粗酒,还请众位不要嫌弃。”
太夫人对云曦的应对十分满意,她今日做如此安排就是要让云曦和六姑娘在众人面前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可以把六姑娘性子恶劣的名声传出萧府,让刘姨奶奶为她张罗的亲事受阻;另一方面也衬托出云曦的端庄有礼,以便于今后的说亲。
正如太夫人所预料的那样,六姑娘见众人对云曦赞不绝口,心里愈加愤愤不平,话里话外都有嘲讽云曦之意。只是众人原本就对她印象不佳,如此一来就愈加不待见她,对她所说的话几乎充耳不闻。
高门大户的夫人姑娘们其实并不比市井小民高尚多少,她们也喜欢在空闲之时嚼嚼舌头,说说八卦。于是没过多久,关于萧府六姑娘性子恶劣,傲慢无礼的传言在京城的上流圈里广为流传,连朝堂之上的男人们也略有耳闻。
太老爷一听到这些传言大为光火,回府稍稍打听,得知事情源于前些日子太夫人的宴会,便气冲冲地到清园兴师问罪来了。一进门,太老爷的口气就十分冲:“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外面到处都是说六丫头任性无礼的传言,你怎么能让这些污言秽语流传出去?”
太夫人像是早已料到太老爷会有这番言辞,一点也不为所动,保持着对他一贯的冷漠态度,道:“六丫头的性子,你这个做祖父的比我这个有名无实的祖母更清楚。一听说清园办了个梨花宴,她便过来凑热闹,那我总不好把她赶出去吧。”话到这儿,太夫人状似无意地停了一下,接着悠悠说道:“哪知道六丫头竟如此不知道进退,一开口便得罪了所有人,要不是五丫头急中生智,替她圆了话,恐怕咱们萧家名声都要被她给毁了。”
忆起六姑娘的火爆个性,太老爷一时语塞,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半晌,才找到质问的太夫人的地方:“你既然早已知道六丫头不知规矩,就应该好好管教她,怎么还仍由她肆意妄为,在外人面前丢尽脸面?”
闻言,太夫人不言不语,只是默默地走至桌旁摆弄起桌上的茶杯,良久才幽幽地瞥了太老爷一眼,看得太老爷竟然手足无措起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