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众里寻他千百度 第三十七章 不见日(二)
云曦走至床前,探了探可秀颈部的大动脉,虽然已无脉搏,但身子还有余热,想必才断气不久。瞥见可秀手里握着的纸张,云曦小心地抽出并展开,上面写满了尚算端正的小字。她走至大夫人跟前,与她一同看阅,纸上面写道:“我与喜儿虽分至两院,却情同姐妹。去岁太夫人不顾多年主仆之情,听信五姑娘和鸳鸯的一面之词,竟然活活将她杖毙。从那一刻伊始,我便下定决心要为喜儿报仇。想不到机会来得如此迅速,大夫人派我跟着大少爷前去家庙,我便制造了一个机会在太夫人的枕头里塞进了摄魂草,为了嫁祸给五姑娘,事先又在她送给太夫人的香囊里加入了同样的摄魂草。可惜天不遂我愿,最终还是没能让害死喜儿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事已至此,与其被他人折磨致死,还不如干脆自己了结,早点与阴间的喜儿相会。”
大夫人不无感慨地摇摇头,长叹了一口气:“想不到可秀竟然误会母亲无故将喜儿杖毙,姐妹情深固然可贵,可惜她太过固执了些,好在母亲吉人天相,多亏了菩萨保佑。”
云曦未置一语,默默地把纸放回可秀的身边。在回池园的路上,她也一直默不作声,黛眉微蹙,似乎还有什么心事。
可秀下毒谋害太夫人一事,从表面上来说已是水落石出了,但云曦心里还有很多疑团没有解开。既然可秀的动机是为了帮喜儿报仇,那她为什么不干脆用见血封喉的毒药让太夫人一命呜呼,而是用摄魂草这种毒性缓慢而又易解的南疆毒药?而这京城难见的摄魂草,她又是从何得来的?再者,太夫人夜不能寐又噩梦连连虽是旧疾,但自去了家庙后,她可是夜夜好梦,又怎会一回到清园便旧疾复发呢?
秋水见状甚是奇怪,忍不住问道:“姑娘,事情都已经水落石出了。您怎么还愁眉不展?”
云曦走进自己的屋子,在西窗边的贵妃椅上坐下,望着窗外的那一片芍药,在阳光的照射下竟显出几分迷离之态。良久,她才喃喃自语:“喜儿虽然承认了所有的罪行。但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我才查到可秀是下毒之人,她就自尽死了,这会不会太巧合了。”
秋水沉吟片刻,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姑娘,您说……这一切会不会是大夫人在幕后……?”话还未说完,便迎面撞上云曦责备的眼神。意识到自己的多言,秋水赶紧低下头:“奴婢失言了,请姑娘责罚。”
这段时间秋水一直跟着云曦。故而先前的防备倒是消除了不少,在很多时候都会直言不讳,但毫无分寸的直言却未必是好事。云曦自然不希望秋水一言而惹祸上身,正色道:“有些事情你可以在心里想想,但绝不能说出口,否则会引来杀生之祸。”见秋水满脸愧色,显然已经知道错了,便道:“好在今日只有你我二人。下次说话前注意点便是了。”
是时,桃舒捧着一个大熏炉进屋,笑道:“姑娘,原来您已经回来了,奴婢本想趁着您不在屋里,用艾草熏熏屋子呢。”
云曦对这样的做法甚是疑惑,问道:“用艾草熏屋子?这是做什么?”
“昨日在夫人房里发现了几只虫子,奴婢就去药库想拿些艾草来熏屋子驱虫。岂知药库的管事说,前不久大夫人着人去药库拿了两次艾草。把库房里的存货都拿完了,奴婢手上这点还是宁嬷嬷专程从家里拿来的,也不知道管不管用。”
闻言,秋水想到了艾草的效用,解释道:“桃舒姐姐,用艾草来驱虫,只需要一点点就够了,若是香味太浓烈,对身子反而不好。”
在云曦的意识中,艾草就是前世的端午节挂在门梁上辟邪驱虫用的。难不成它还有副作用?她追问道:“秋水,若是艾草用多了会怎样?”
秋水道:“常人都知道艾草的香气可以驱虫,但却不知道香气过重会侵害神智,有些人会郁郁寡欢,有些人则可能会心神不宁,不能安寝。”
听完秋水的解释,云曦的耳边嗡嗡作响,脑中十分混乱,却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线正渐渐地将所有的事情串联起来。一时间找不到所有事情的线头,云曦打算换个环境静一静:“秋水,你帮着桃舒熏屋子,我去院子里走走。”
置身于温暖的阳光下,深吸了几口青草的气息,脑中的思绪一下子便清晰起来了。据秋水所言,艾草可能会使人心神不宁,那么太夫人的噩梦很可能是由艾草造成的。如果大夫人着人去药库拿的艾草都用在了太夫人的屋子里,那么这个推论就成立了。
这段时间云曦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追查下毒之人的事情上,忽略了其他很多事情。直到方才秋水大胆的臆测,才令她把这段时间所发生的许多事情都联系起来。如果把前些日子府里针对云氏的流言和太夫人中毒的事情结合在一起,那么一切的疑问都有了合理的解释。云氏一搬回池园,有人就利用艾草可以侵害神智的特性,令太夫人“旧疾复发”,这是整件事的开端。而后太夫人决定去家庙休养,正中了幕后之人的下怀。没有了艾草的影响,太夫人的“旧疾”自然不药而愈。于是,有人便利用这一点,传出五夫人克太夫人的流言。接着便用摄魂草的毒性致使太夫人中毒昏迷,一方面增加了流言的可信性,另一方面又避免精明的太夫人介入调查流言之事,而可秀恐怕只是一颗棋子罢了。这个计谋可说是一环扣一环,计划得十分周详,可惜因为百里太医的看诊,而让摄魂草暴露于人前,破坏了一切的安排。事情到了如斯地步,幕后之人为了保全自己,只能将可秀推出来以了结此事。
秋水推测这些事情可能是大夫人在幕后操纵,其实并非毫无道理。一来在太夫人中毒这件事上,所涉及的丫鬟都是淮园的人,而大夫人作为萧府的当家祖母,自然又权力调查此事,想要在中间做些手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二来,这次府里的流言最开始是从淮园传出的,之后当谣言四起的时候,大夫人也没有尽全力去制止。然而,在云曦看来,大夫人并没有这样做的动机,她虽然已经当家多年,但在萧府的根基未稳,需要太夫人这个强有力的后顿,若然太夫人变成了孩提般的神智,她在府里可说是四面楚歌。再者,云曦只是个姑娘,终究会出嫁,而云氏失去了丈夫,她们两并不会影响大夫人在萧府的地位。故而,若是这一切都是大夫人策划的,于她而言实在是得不偿失。
那么在这萧府之中,又有谁能在这件事上得到好处呢?退一步讲,倘若这个计策能够取得成功,那么太夫人因失了神智而完全不能管事,云氏和云曦则将回到满园甚至被强制“消失”三少爷萧珏独木难成林,五爷一房可说难有作为。再往深处想,大夫人可能因为此事而被牵连在内,如果她被坐实了罪名,那整个大房也将一蹶不振。而三爷至今没有子嗣,三夫人素来深居简出,不理府里的琐事,几乎不可能成为当家主母。如此说来,太夫人所出的嫡子都难以在萧府立住脚跟。那么剩下的四房已有一嫡一庶两个儿子,其母又是贵妾,深得太老爷的宠幸,想要抑嫡立庶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对萧府而言,与其有一个痴痴呆呆的主母,倒不如把身份本来就高贵的妾室刘姨奶奶扶正,让原来的庶子四爷变成嫡子,从而名正言顺地继承家业。这么说来,这件事若是真的成功了,那最得利的非四房莫属。只不过,以云曦对四爷夫妇的了解,他们似乎并没有如此缜密的心思,难道是他们平日里藏得太深,或者说为他们出谋划策的是背后的刘姨奶奶。
对于这个得宠几十年的刘姨奶奶,云曦只有几面之缘。她表面看似柔弱温情,只能依附太老爷才得以在萧府生存。而事实上,刘姨奶奶能以妾室的身份,与太夫人分庭抗礼这么多年,必定有着非常人能及的手段。
这件事情的真相,不仅关乎到太夫人一脉的荣衰,同时也维系着她在这个异世后半生的生活。为了证实自己的这些推测是否合理,云曦决定继续追查此事。
可秀的死必定是最近萧府茶前饭后最热门的话题,云曦让擅长攀谈的杏雨去淮园走动走动,利用丫头婆子的八卦性子,查查可秀生前与哪些人走得比较近。而桃舒则借着再去药库拿艾草的机会向那边的管事打听大夫人派人要这么多艾草的用途。相信再过不久,所有的云雾都会消散,一切终将水落石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大夫人不无感慨地摇摇头,长叹了一口气:“想不到可秀竟然误会母亲无故将喜儿杖毙,姐妹情深固然可贵,可惜她太过固执了些,好在母亲吉人天相,多亏了菩萨保佑。”
云曦未置一语,默默地把纸放回可秀的身边。在回池园的路上,她也一直默不作声,黛眉微蹙,似乎还有什么心事。
可秀下毒谋害太夫人一事,从表面上来说已是水落石出了,但云曦心里还有很多疑团没有解开。既然可秀的动机是为了帮喜儿报仇,那她为什么不干脆用见血封喉的毒药让太夫人一命呜呼,而是用摄魂草这种毒性缓慢而又易解的南疆毒药?而这京城难见的摄魂草,她又是从何得来的?再者,太夫人夜不能寐又噩梦连连虽是旧疾,但自去了家庙后,她可是夜夜好梦,又怎会一回到清园便旧疾复发呢?
秋水见状甚是奇怪,忍不住问道:“姑娘,事情都已经水落石出了。您怎么还愁眉不展?”
云曦走进自己的屋子,在西窗边的贵妃椅上坐下,望着窗外的那一片芍药,在阳光的照射下竟显出几分迷离之态。良久,她才喃喃自语:“喜儿虽然承认了所有的罪行。但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我才查到可秀是下毒之人,她就自尽死了,这会不会太巧合了。”
秋水沉吟片刻,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姑娘,您说……这一切会不会是大夫人在幕后……?”话还未说完,便迎面撞上云曦责备的眼神。意识到自己的多言,秋水赶紧低下头:“奴婢失言了,请姑娘责罚。”
这段时间秋水一直跟着云曦。故而先前的防备倒是消除了不少,在很多时候都会直言不讳,但毫无分寸的直言却未必是好事。云曦自然不希望秋水一言而惹祸上身,正色道:“有些事情你可以在心里想想,但绝不能说出口,否则会引来杀生之祸。”见秋水满脸愧色,显然已经知道错了,便道:“好在今日只有你我二人。下次说话前注意点便是了。”
是时,桃舒捧着一个大熏炉进屋,笑道:“姑娘,原来您已经回来了,奴婢本想趁着您不在屋里,用艾草熏熏屋子呢。”
云曦对这样的做法甚是疑惑,问道:“用艾草熏屋子?这是做什么?”
“昨日在夫人房里发现了几只虫子,奴婢就去药库想拿些艾草来熏屋子驱虫。岂知药库的管事说,前不久大夫人着人去药库拿了两次艾草。把库房里的存货都拿完了,奴婢手上这点还是宁嬷嬷专程从家里拿来的,也不知道管不管用。”
闻言,秋水想到了艾草的效用,解释道:“桃舒姐姐,用艾草来驱虫,只需要一点点就够了,若是香味太浓烈,对身子反而不好。”
在云曦的意识中,艾草就是前世的端午节挂在门梁上辟邪驱虫用的。难不成它还有副作用?她追问道:“秋水,若是艾草用多了会怎样?”
秋水道:“常人都知道艾草的香气可以驱虫,但却不知道香气过重会侵害神智,有些人会郁郁寡欢,有些人则可能会心神不宁,不能安寝。”
听完秋水的解释,云曦的耳边嗡嗡作响,脑中十分混乱,却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线正渐渐地将所有的事情串联起来。一时间找不到所有事情的线头,云曦打算换个环境静一静:“秋水,你帮着桃舒熏屋子,我去院子里走走。”
置身于温暖的阳光下,深吸了几口青草的气息,脑中的思绪一下子便清晰起来了。据秋水所言,艾草可能会使人心神不宁,那么太夫人的噩梦很可能是由艾草造成的。如果大夫人着人去药库拿的艾草都用在了太夫人的屋子里,那么这个推论就成立了。
这段时间云曦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追查下毒之人的事情上,忽略了其他很多事情。直到方才秋水大胆的臆测,才令她把这段时间所发生的许多事情都联系起来。如果把前些日子府里针对云氏的流言和太夫人中毒的事情结合在一起,那么一切的疑问都有了合理的解释。云氏一搬回池园,有人就利用艾草可以侵害神智的特性,令太夫人“旧疾复发”,这是整件事的开端。而后太夫人决定去家庙休养,正中了幕后之人的下怀。没有了艾草的影响,太夫人的“旧疾”自然不药而愈。于是,有人便利用这一点,传出五夫人克太夫人的流言。接着便用摄魂草的毒性致使太夫人中毒昏迷,一方面增加了流言的可信性,另一方面又避免精明的太夫人介入调查流言之事,而可秀恐怕只是一颗棋子罢了。这个计谋可说是一环扣一环,计划得十分周详,可惜因为百里太医的看诊,而让摄魂草暴露于人前,破坏了一切的安排。事情到了如斯地步,幕后之人为了保全自己,只能将可秀推出来以了结此事。
秋水推测这些事情可能是大夫人在幕后操纵,其实并非毫无道理。一来在太夫人中毒这件事上,所涉及的丫鬟都是淮园的人,而大夫人作为萧府的当家祖母,自然又权力调查此事,想要在中间做些手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二来,这次府里的流言最开始是从淮园传出的,之后当谣言四起的时候,大夫人也没有尽全力去制止。然而,在云曦看来,大夫人并没有这样做的动机,她虽然已经当家多年,但在萧府的根基未稳,需要太夫人这个强有力的后顿,若然太夫人变成了孩提般的神智,她在府里可说是四面楚歌。再者,云曦只是个姑娘,终究会出嫁,而云氏失去了丈夫,她们两并不会影响大夫人在萧府的地位。故而,若是这一切都是大夫人策划的,于她而言实在是得不偿失。
那么在这萧府之中,又有谁能在这件事上得到好处呢?退一步讲,倘若这个计策能够取得成功,那么太夫人因失了神智而完全不能管事,云氏和云曦则将回到满园甚至被强制“消失”三少爷萧珏独木难成林,五爷一房可说难有作为。再往深处想,大夫人可能因为此事而被牵连在内,如果她被坐实了罪名,那整个大房也将一蹶不振。而三爷至今没有子嗣,三夫人素来深居简出,不理府里的琐事,几乎不可能成为当家主母。如此说来,太夫人所出的嫡子都难以在萧府立住脚跟。那么剩下的四房已有一嫡一庶两个儿子,其母又是贵妾,深得太老爷的宠幸,想要抑嫡立庶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对萧府而言,与其有一个痴痴呆呆的主母,倒不如把身份本来就高贵的妾室刘姨奶奶扶正,让原来的庶子四爷变成嫡子,从而名正言顺地继承家业。这么说来,这件事若是真的成功了,那最得利的非四房莫属。只不过,以云曦对四爷夫妇的了解,他们似乎并没有如此缜密的心思,难道是他们平日里藏得太深,或者说为他们出谋划策的是背后的刘姨奶奶。
对于这个得宠几十年的刘姨奶奶,云曦只有几面之缘。她表面看似柔弱温情,只能依附太老爷才得以在萧府生存。而事实上,刘姨奶奶能以妾室的身份,与太夫人分庭抗礼这么多年,必定有着非常人能及的手段。
这件事情的真相,不仅关乎到太夫人一脉的荣衰,同时也维系着她在这个异世后半生的生活。为了证实自己的这些推测是否合理,云曦决定继续追查此事。
可秀的死必定是最近萧府茶前饭后最热门的话题,云曦让擅长攀谈的杏雨去淮园走动走动,利用丫头婆子的八卦性子,查查可秀生前与哪些人走得比较近。而桃舒则借着再去药库拿艾草的机会向那边的管事打听大夫人派人要这么多艾草的用途。相信再过不久,所有的云雾都会消散,一切终将水落石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