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众里寻他千百度 第二十四章 倾心
众人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了,纷纷议论起还未到的五姑娘来。
六姑娘暗地里瞪了解围的大少奶奶一眼,偏见不远处有个水绿色的身影,露出狡黠的笑容:“你们瞧,那边走来的不正是五姐姐吗?”
云曦昨儿个左思右想,还是决定把韩府给自己送礼的事情告知太夫人。虽然以太夫人的手段她应该早就知道了,但自己说不说又是另一回事。故而,今日一大早她便去了清园向太夫人禀明一切,想不到竟被她拉着说了一会儿话,才耽误了时辰。看到亭子里的众人皆是齐刷刷地看着自己,云曦疑惑之余,连忙赔罪:“四姐姐,众位嫂子,今儿早上去了太夫人那儿一趟,故而来迟了。”
六姑娘笑得甚是灿烂:“五姐姐如今果真是不一般了,得了祖母的欢心,架子大得让我们这么多人等你一个。”
众人闻言,先是一愣,后而腹诽:你自己不是也才刚到嘛。
大少奶奶上前拉着云曦的手,连声笑道:“五妹妹既然迟到了,的确是该罚,可惜今日无酒,否则就得连罚三杯。”
云曦依言道:“大嫂嫂说得是,你们且帮我记着,日后若是有机会我自罚三杯。”
六姑娘依然对云曦穷追猛打:“我还记得五姐姐送给二姐姐的金步摇可是分量十足,不知道今天为四姐姐又准备了什么大礼呢?还不赶快拿出来让我们开开眼见。”
“什么东西如此稀奇,也让我们开开眼界吧。”一身青衣的四少爷闻声而至,与他并行的竟是衣着艳丽的韩澈。四少爷向亭里的行礼,并解释道:“听闻四妹妹在这儿办了个茶会,正巧国公府的韩公子来了府中,我便邀他一道过来一起热闹热闹。”
韩澈难得似模似样地作揖行礼,赔罪道:“韩澈不请自来,还请众位不要见怪。”
韩澈来的虽然突兀,但毕竟来着皆是客,众人自然不会说什么。反而热情地招呼他就坐。六姑娘初次见到面若秋月的韩澈,脸上泛起了不自然的红晕,身子不禁往前挪了挪。
云曦见韩澈与四少爷坐在一处,举止甚为亲密,心中暗暗疑惑:从未听说韩澈与萧府的少爷有过来往。这二人什么时候认识且如此要好了?云曦好奇地看了韩澈一眼,见他今日敛去了不少玩世不恭,倒显出几分大家公子的气势来,心下暗自称奇,不想韩澈回过头瞥了她一眼,那眼神甚是轻佻,正是他平日应有的样子。云曦连忙正襟危坐,咬碎了一口银牙腹诽狡猾的韩澈。
这方,四少爷又将话题饶了回去。问道:“对了,不知方才六妹妹说的可是什么东西?”
四少爷乃是漠园的李姨娘所生,也是六姑娘的庶出哥哥。六姑娘原本就不怎么待见这些庶出的兄弟姐妹,好在今日她的炮火点不在四少爷身上,才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那就要问五姐姐了,看她愿不愿意拿出来让我们瞧瞧。”
瞧这架势已是避无可避,云曦笑道:“不过是给四姐姐添妆的普通物件,没什么稀罕的。拿出来都要让众位耻笑了。”她从桃舒手里接过一个雕刻精美木盒,递给了坐在对面的四姑娘。
四姑娘见周围的人皆露出期待的神色,偷偷地瞧了云曦一眼,见她没什么不豫的表情,才颤颤巍巍地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是一支足量的累丝云凤纹金簪,顶端以金丝垒成卷草纹样衬底,其上用金丝做成立体的如意云纹,一只凤凰翱翔其间,凤凰与云纹皆用细如发丝的金丝垒成。
就如云曦所说。这簪子的确没什么稀罕之处,不过胜在做工精细了些,众人看了几眼后倒也没说什么。
六姑娘见众人没什么反应,不甘心地撇撇嘴,笑得格外不怀好意:“瞧这簪子金光闪闪,真叫人晃眼。五姐姐每次出手都是绰绰大方,可见五姐姐的外祖家果然是家底丰厚啊!”不知什么原因,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六姑娘就见不得云曦过得好,总是人前人后地找机会讽刺云曦。
这六姑娘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看来前几次的教训还不够刻骨铭心,果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到了这份上,云曦自然不会任人欺凌,摆出一副十分无奈的样子,道:“六妹妹不必心急,我上次就和你说过了,你的添妆礼我已经准备好了,你大可不必每次见到我都要提醒一遍。”
闻言,六姑娘的脸都绿了,恶狠狠的眼睛直盯着云曦,恨不得撕了她的嘴。众人自然明白云曦的言外之意,想到方才六姑娘对自个儿的讽刺,不觉暗爽在心,因着良好的教养才强憋着嘴角的笑意。
韩澈一改方才的沉默,妖娆的眼睛望向六姑娘,不无惋惜地道:“原来六姑娘已经定了亲了,实在是可惜啊。”
六姑娘把韩澈的话在脑海里回想了几遍,脸色由绿转白,又涨成了猪肝色,急急忙忙地解释:“韩公子,你别听五姐姐乱说,我……我还未定亲。”
韩澈的眼里溢满了笑意,脸上释放出异样的神采,欣然感叹:“哦,原是我误会了,那就好了。”
见误会已经解释清楚,六姑娘大大松了一口气,忍不住望向韩澈,一时被他的笑脸迷去了心智,呆愣在那儿。
殊不知韩澈乃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对于六姑娘那点少女心思怎会不清楚?这几日为了接近萧府的少爷,一连扮了好几日的正经公子,令他甚觉无聊,今日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个有趣的角色,他当然要好好玩玩。
云曦早已察觉到六姑娘对韩澈流露出的好感,看来韩月如当初的担忧不无道理。只不过韩澈最近三番两次来萧府,必然是来放烟雾弹迷惑韩太夫人的吧?如今他找到了六姑娘这个目标,应该不会再拿自己做挡箭牌了,她只要养好精神待在一旁看戏便是了。当任性无知的六姑娘遇上狡猾阴险的韩澈,不知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这次茶会接近尾声的时候,萧珏急冲冲地赶来,向众人一一赔礼后,赠了四姑娘一方砚台,便说要回去念书了。萧府的人都知道三少爷正全心准备春闱,倒也没人留他。
“三公子请留步。”韩澈突然起身,朝着萧珏离去的背影喊道。
萧珏闻言,收住脚步回过身,发现叫住自己的是一位不认识的华衣公子,除了那日在清园见过一面,自己与他可没有任何交集。萧珏面露疑惑地看着他。
看到萧珏困惑的表情,韩澈解释道:“是我唐突了,小生乃是韩澈,老祖宗说萧府是书香世家,让我好好向众位公子学习,听闻三公子博览群书,学富五车,我正巧有一个疑问想向三公子请教,不知三公子可否愿意?”
听到原来是研究学问,萧珏立时来了兴致,笑道:“韩公子过奖了,请教不敢当,不过是互相解惑而已。”
萧珏的话音刚落,韩澈便向众人福礼告退,跟着萧珏离开了戏雨亭。
云曦望着两人的背影,心下疑惑丛生。向来放荡不羁、玩世不恭的韩公子什么时候如此勤奋好学了?他这么急切地与萧珏套近乎,定然是抱着某种目的。只不过他若是仅仅想找个应付韩太夫人的挡箭牌,何须如此大费周章。以韩澈的个性,让他收敛心性做个整日之乎者也的读书人,应该比杀了他还难受吧,他不像是会做如此得不偿失的事情的人。韩澈这一连串的行为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直到茶会结束,云曦还是被韩澈身上的疑团所缠绕着。回到池园,正巧韩月如捎了一封信来,读了信后云曦才稍稍解了一点疑惑。看来她猜得果然没错,韩澈为了应付韩太夫人软硬兼施的逼婚手段,已经把目标锁定了萧府,更确切的说,应该是萧府的五姑娘。韩太夫人以为自己的孙子真的倾心于萧家的这位姑娘,便着人仔仔细细地打听了云曦的事情。表面上来看,云曦的名声着实不好,命硬、八字不详、被沈家退亲,这些都会令人望而却步。但韩太夫人见过云曦几次,见她举止优雅,进退有度,就连任性的月如自从认识了她以后就乖巧了不少,人也比从前开心多了。韩太夫人向来不怎么相信那些风水命理之说,加之小孙子似乎一副非卿不娶的模样,便也认准了这个孙媳妇儿。因此,才会有年节过后韩澈亲自送礼一事。而昨日送来的那些药材,虽然是打着韩太夫人的名义,但大部分东西却是韩澈亲自操办的。韩太夫人见韩澈这次如此热乎,便想直接向萧府提亲,而韩澈却说五姑娘被沈家退过亲,再次挑选夫家的时候一定愈加小心谨慎,而自己从前的花名在外,定会让萧家不喜,倒不如先和萧家的公子们熟悉熟悉,以消除以前的不好名声。韩太夫人觉得他说得有理,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六姑娘暗地里瞪了解围的大少奶奶一眼,偏见不远处有个水绿色的身影,露出狡黠的笑容:“你们瞧,那边走来的不正是五姐姐吗?”
云曦昨儿个左思右想,还是决定把韩府给自己送礼的事情告知太夫人。虽然以太夫人的手段她应该早就知道了,但自己说不说又是另一回事。故而,今日一大早她便去了清园向太夫人禀明一切,想不到竟被她拉着说了一会儿话,才耽误了时辰。看到亭子里的众人皆是齐刷刷地看着自己,云曦疑惑之余,连忙赔罪:“四姐姐,众位嫂子,今儿早上去了太夫人那儿一趟,故而来迟了。”
六姑娘笑得甚是灿烂:“五姐姐如今果真是不一般了,得了祖母的欢心,架子大得让我们这么多人等你一个。”
众人闻言,先是一愣,后而腹诽:你自己不是也才刚到嘛。
大少奶奶上前拉着云曦的手,连声笑道:“五妹妹既然迟到了,的确是该罚,可惜今日无酒,否则就得连罚三杯。”
云曦依言道:“大嫂嫂说得是,你们且帮我记着,日后若是有机会我自罚三杯。”
六姑娘依然对云曦穷追猛打:“我还记得五姐姐送给二姐姐的金步摇可是分量十足,不知道今天为四姐姐又准备了什么大礼呢?还不赶快拿出来让我们开开眼见。”
“什么东西如此稀奇,也让我们开开眼界吧。”一身青衣的四少爷闻声而至,与他并行的竟是衣着艳丽的韩澈。四少爷向亭里的行礼,并解释道:“听闻四妹妹在这儿办了个茶会,正巧国公府的韩公子来了府中,我便邀他一道过来一起热闹热闹。”
韩澈难得似模似样地作揖行礼,赔罪道:“韩澈不请自来,还请众位不要见怪。”
韩澈来的虽然突兀,但毕竟来着皆是客,众人自然不会说什么。反而热情地招呼他就坐。六姑娘初次见到面若秋月的韩澈,脸上泛起了不自然的红晕,身子不禁往前挪了挪。
云曦见韩澈与四少爷坐在一处,举止甚为亲密,心中暗暗疑惑:从未听说韩澈与萧府的少爷有过来往。这二人什么时候认识且如此要好了?云曦好奇地看了韩澈一眼,见他今日敛去了不少玩世不恭,倒显出几分大家公子的气势来,心下暗自称奇,不想韩澈回过头瞥了她一眼,那眼神甚是轻佻,正是他平日应有的样子。云曦连忙正襟危坐,咬碎了一口银牙腹诽狡猾的韩澈。
这方,四少爷又将话题饶了回去。问道:“对了,不知方才六妹妹说的可是什么东西?”
四少爷乃是漠园的李姨娘所生,也是六姑娘的庶出哥哥。六姑娘原本就不怎么待见这些庶出的兄弟姐妹,好在今日她的炮火点不在四少爷身上,才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那就要问五姐姐了,看她愿不愿意拿出来让我们瞧瞧。”
瞧这架势已是避无可避,云曦笑道:“不过是给四姐姐添妆的普通物件,没什么稀罕的。拿出来都要让众位耻笑了。”她从桃舒手里接过一个雕刻精美木盒,递给了坐在对面的四姑娘。
四姑娘见周围的人皆露出期待的神色,偷偷地瞧了云曦一眼,见她没什么不豫的表情,才颤颤巍巍地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是一支足量的累丝云凤纹金簪,顶端以金丝垒成卷草纹样衬底,其上用金丝做成立体的如意云纹,一只凤凰翱翔其间,凤凰与云纹皆用细如发丝的金丝垒成。
就如云曦所说。这簪子的确没什么稀罕之处,不过胜在做工精细了些,众人看了几眼后倒也没说什么。
六姑娘见众人没什么反应,不甘心地撇撇嘴,笑得格外不怀好意:“瞧这簪子金光闪闪,真叫人晃眼。五姐姐每次出手都是绰绰大方,可见五姐姐的外祖家果然是家底丰厚啊!”不知什么原因,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六姑娘就见不得云曦过得好,总是人前人后地找机会讽刺云曦。
这六姑娘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看来前几次的教训还不够刻骨铭心,果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到了这份上,云曦自然不会任人欺凌,摆出一副十分无奈的样子,道:“六妹妹不必心急,我上次就和你说过了,你的添妆礼我已经准备好了,你大可不必每次见到我都要提醒一遍。”
闻言,六姑娘的脸都绿了,恶狠狠的眼睛直盯着云曦,恨不得撕了她的嘴。众人自然明白云曦的言外之意,想到方才六姑娘对自个儿的讽刺,不觉暗爽在心,因着良好的教养才强憋着嘴角的笑意。
韩澈一改方才的沉默,妖娆的眼睛望向六姑娘,不无惋惜地道:“原来六姑娘已经定了亲了,实在是可惜啊。”
六姑娘把韩澈的话在脑海里回想了几遍,脸色由绿转白,又涨成了猪肝色,急急忙忙地解释:“韩公子,你别听五姐姐乱说,我……我还未定亲。”
韩澈的眼里溢满了笑意,脸上释放出异样的神采,欣然感叹:“哦,原是我误会了,那就好了。”
见误会已经解释清楚,六姑娘大大松了一口气,忍不住望向韩澈,一时被他的笑脸迷去了心智,呆愣在那儿。
殊不知韩澈乃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对于六姑娘那点少女心思怎会不清楚?这几日为了接近萧府的少爷,一连扮了好几日的正经公子,令他甚觉无聊,今日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个有趣的角色,他当然要好好玩玩。
云曦早已察觉到六姑娘对韩澈流露出的好感,看来韩月如当初的担忧不无道理。只不过韩澈最近三番两次来萧府,必然是来放烟雾弹迷惑韩太夫人的吧?如今他找到了六姑娘这个目标,应该不会再拿自己做挡箭牌了,她只要养好精神待在一旁看戏便是了。当任性无知的六姑娘遇上狡猾阴险的韩澈,不知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这次茶会接近尾声的时候,萧珏急冲冲地赶来,向众人一一赔礼后,赠了四姑娘一方砚台,便说要回去念书了。萧府的人都知道三少爷正全心准备春闱,倒也没人留他。
“三公子请留步。”韩澈突然起身,朝着萧珏离去的背影喊道。
萧珏闻言,收住脚步回过身,发现叫住自己的是一位不认识的华衣公子,除了那日在清园见过一面,自己与他可没有任何交集。萧珏面露疑惑地看着他。
看到萧珏困惑的表情,韩澈解释道:“是我唐突了,小生乃是韩澈,老祖宗说萧府是书香世家,让我好好向众位公子学习,听闻三公子博览群书,学富五车,我正巧有一个疑问想向三公子请教,不知三公子可否愿意?”
听到原来是研究学问,萧珏立时来了兴致,笑道:“韩公子过奖了,请教不敢当,不过是互相解惑而已。”
萧珏的话音刚落,韩澈便向众人福礼告退,跟着萧珏离开了戏雨亭。
云曦望着两人的背影,心下疑惑丛生。向来放荡不羁、玩世不恭的韩公子什么时候如此勤奋好学了?他这么急切地与萧珏套近乎,定然是抱着某种目的。只不过他若是仅仅想找个应付韩太夫人的挡箭牌,何须如此大费周章。以韩澈的个性,让他收敛心性做个整日之乎者也的读书人,应该比杀了他还难受吧,他不像是会做如此得不偿失的事情的人。韩澈这一连串的行为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直到茶会结束,云曦还是被韩澈身上的疑团所缠绕着。回到池园,正巧韩月如捎了一封信来,读了信后云曦才稍稍解了一点疑惑。看来她猜得果然没错,韩澈为了应付韩太夫人软硬兼施的逼婚手段,已经把目标锁定了萧府,更确切的说,应该是萧府的五姑娘。韩太夫人以为自己的孙子真的倾心于萧家的这位姑娘,便着人仔仔细细地打听了云曦的事情。表面上来看,云曦的名声着实不好,命硬、八字不详、被沈家退亲,这些都会令人望而却步。但韩太夫人见过云曦几次,见她举止优雅,进退有度,就连任性的月如自从认识了她以后就乖巧了不少,人也比从前开心多了。韩太夫人向来不怎么相信那些风水命理之说,加之小孙子似乎一副非卿不娶的模样,便也认准了这个孙媳妇儿。因此,才会有年节过后韩澈亲自送礼一事。而昨日送来的那些药材,虽然是打着韩太夫人的名义,但大部分东西却是韩澈亲自操办的。韩太夫人见韩澈这次如此热乎,便想直接向萧府提亲,而韩澈却说五姑娘被沈家退过亲,再次挑选夫家的时候一定愈加小心谨慎,而自己从前的花名在外,定会让萧家不喜,倒不如先和萧家的公子们熟悉熟悉,以消除以前的不好名声。韩太夫人觉得他说得有理,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