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女扮男装,逍行京城 第二百三十六章 秋来秋祭
打开房门,见小玄子站在外面,似是一脸喜色:“什么事儿?”
“主子,皇上那边派人来了。”
一听到此,丁凝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皇上听说主子醒了过来,龙颜大悦,不仅重重奖赏了太医院那边,而且还派人给主子送来了不少的补品,宣旨的人,现在便在外面候着呢。”
丁凝自然知道景仁的意思,多半是赔罪的意思居多,可是现在,丁凝根本不想在提及此人。
“小玄子,给我回了,就说我身体好的很,只是有些虚弱,只要不被闲杂人等打扰静养一些日子便好,实在受不起皇上的恩赐,还请收回去吧。”
说完丁凝转身已经进入了房间,只留下小玄子一脸诧异的站在那里,回过神来想说什么的时候,门已经缓缓的合上。
“主子,主子……”
本以为丁凝会高兴,要知道这后宫上下,可没有几个人能得到皇上的恩赐呢,可是主子好像十分不在意的样子。
小玄子摇摇头,实在是不明白丁凝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话说自从跟随了丁凝之后,他便一直不知丁凝整天在想些什么,别的宫妃都在向着如何的讨好皇上为自己的家族多争取些利益,可是自己主字呢?整日倒是闲的很啊。
……
“她真是这么说的?”
宣旨的太监回道:“奴才也不知,其实,奴才根本连丁昭仪的面都见到,是听雨轩的下人代为转告的。”
只见在那太监的手中正捧着一个红色的锦盒,上面用上等的丝绸捆绑着,便是如此精良的包装,其中的东西,便一定是人间罕见之物。
“你退下吧。”
“嗻。”
那宣旨的太监将手中的锦盒递给一旁的胡总管,然后恭敬地退了出去。
“皇上,这……”
胡总管望着手中的锦盒。他知道景仁对丁凝的恩赐很厚重,可是,却没有想到,一出手,便是这金国使臣不远万里带来的贡品。而更让胡总管不理解的是,如此贵重的东西竟然吃了闭门羹。
景仁倒是对胡总管手中这东西毫不在意的样子,有些失落:“放入库中吧,记着是丁昭仪的,等她想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来拿。”
“嗻。”
胡总管领命而去,御书房之中又只剩下景仁一人,呆愣愣的望着手中的奏折,可是却一个字都没有看进去。
“她说‘不被闲杂人等打扰’是何意。是在指朕么?”景仁的心情显然有些烦躁。
……
“你就这么打发了?”
听着丁凝轻描淡写的将景仁派来宣旨的人打发掉江山甚是惊讶,虽然他知道丁凝的心根本就不属于这里,可是名义上也是一个宫妃,怎能这么放肆的推卸掉皇上的赏赐呢?
说不好听的,纵是不喜欢,纵是皇上赏赐的只是厕所纸,也要当作传家宝世世代代的供着,可是于丁凝。她就这么给推掉了,看似如此的轻松,实则是要冒着多大的危险啊,幸好景仁没有兴师问罪之意,否则……
“那要怎样?”
丁凝毫不在意的回答着,他欠她的,她要让他一直欠着她。
江山无奈:“那可是皇上啊。”
丁凝耸耸肩:“和我又什么关系。”
“……”
对于丁凝如此的胆大包天,江山只能在心中写下一个大大的“服”字,不能说后无来者。也一定是前无古人了。
丁凝左手支着下巴,右手抚摸着一旁恹恹欲睡的小猴儿,望着窗外,轻喃道:“我啊,现在只挂心怎么离开这个地方,”转过头,望了江山一眼,“至于其它的事情,我真的不在意了。”
“你就这么想离开?”
江山望着丁凝,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呢?别人眼中的荣华富贵被她视若无物。连景仁都不能进入她的眼界,试问,天下间,还有哪个男子能让她放于心上?
丁凝点头:“想。”
“其实,等我伤好了,我可以带你离开。”
丁凝摇头,笑道:“你的好意我知道,可是我却不想你为我冒这么大险,也不想我的家人因我而毁了丁家的家业。”
“那你怎么出去?”
“让皇上将我放逐。”
“啊?”
听到丁凝如此的回答,江山都为之一惊,这家伙脑子里都想的什么啊:“你知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后果?”
丁凝摇头,仍是若无其事的样子,后果?还有被困在这里更加糟糕的后果么?
“一旦被皇上放逐,你将会是受尽天下人的指责,而且……而且,以后也不能再嫁,背负着天下人的目光,这压力、这指责,你都准备好承受了么?丁姑娘,你还是再考虑考虑……”
丁凝叹了一口气打断江山的话:“我为何要活给别人看?若是碰到真心喜欢之人,我相信,他不会嫌弃我的,你说呢?”
看着丁凝一脸平静的样子,似是在说着芝麻绿豆大点儿的小事儿一样,江山再一次的被她说服,只是静静的望着丁凝,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俏皮的、机灵的、深沉的、哀伤的他都见过,可是,哪一面才是真正的她?还是,这些都是她。
时间便这么慢慢的行走着,不因某人变快,也不因某人变慢,这些日子中,后宫之内一片安静,各个宫中都没有传出什么消息,所有的地方都显的静悄悄的,可是却透露着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着几分的异色。
只有丁凝仍然整日悠哉悠哉的等候着,等候着苗苑茗带来金国太子的消息。
便是小玄子等人也在私底下议论什么,可是丁凝却浑然不在意,也不打听,一心只关心着自己的事情。
“唉,你说咱们主子在想什么?”
远处小玄子和小桂子又在一起议论着,望着不远处静坐的丁凝,胡乱的猜测着。
“不知道。”
“你说与秋祭有没有关系?”
“不知道。”
“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啊?!”
“你要是想知道,有本事去问主子啊?或者皇上也行,来问我干什么?”
“……”
两人在那边斗着嘴,都在关心宫中任一个人都会关心的事情,当然,丁凝除外。
秋祭,是大夏朝每年都要进行的一次重大的祭祀活动,重要性可与每年的春祭相比。春天,皇家为了祈祷上天保佑大夏来年是个好收成,便会举行祭祀,同样,到了秋天,秋收结束之后,作为答谢上天,又要举行秋祭。
按理说,这秋祭也好、春祭也好,与这后宫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可是,这秋祭于后宫之内却有着特殊的意思,曾经大夏的一位老祖宗说:“既然天下都庆丰了,这后宫当然也要来凑凑热闹了,该赏的赏,该封的封。”
于是,从那一年开始,没到秋祭之前,皇家都会拟上一份的名单,上面罗列着需要册封和赏赐的后宫佳丽的名单,到了现在,几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正因如此,没年到这个时候,后宫之中便会不太平静,之间的明争暗斗会更加的明显。
“皇上,在过十几日,便是秋祭了,都准备的如何了?”
太后寝宫,东方氏与景仁一边对弈,一边交谈着。
“太后放心,事情都交给礼部去打理,礼部尚书郝大人为官数十载,早已熟记于心,不会出错的。”
“郝大人那边哀家倒是不担心,哀家是说,后宫需要册封和赏赐的宫妃的名额,都弄好了么?”太后放下一颗棋子,然后抬头望着景仁,“前些年你父皇身体不好,也没将这事儿放在心上,唉,说起来,这后宫之中,好久没有热闹过了。”
景仁的手一顿:“差不多了。”
“那就好,那就好。”东方氏笑着点头,“那介不介意让哀家看看,也好为皇上参详参详。”
“儿臣等些日子会命人将名单交与太后。”
“好。不过,不是哀家多言,郝尚书的女儿,这些日子服侍的颇为周到,虽然前些日子做的有些出格,不过,知错能改就好,一定要赏。”
“儿臣记住了。”
“还有盈盈,再怎么说,都是我娘家人,还有卿云……”
“额,太后,带儿臣将名单给太后过完目之后,太后再给儿臣提意见也不迟。”
“呵呵,也对,是哀家太心急了。”
景仁开口道:“其实,除了这些事情之外,儿臣还想借着这次的秋祭,定下一件事来。”
“何事?”
“就是芸儿的事。”
“跟她谈过了么?”
“还没有。”
东方氏叹道:“这丫头倔的很,哀家怕她不会听话的。”
“太后放心,儿臣一定好好劝说她。”
东方氏点头:“希望皇上能说服她,这样,可是造福两国的大事,让芸儿不要意气用事,要以国家为重。”
“太后放心,朕会说的。”
说话间,许多人的命运便被确定下来,一些人的荣华富贵、一些人的婚姻,都被这两个掌握着至高权利的人闲谈话语间决定,他们是那么的高高在上,随意的,便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主子,皇上那边派人来了。”
一听到此,丁凝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皇上听说主子醒了过来,龙颜大悦,不仅重重奖赏了太医院那边,而且还派人给主子送来了不少的补品,宣旨的人,现在便在外面候着呢。”
丁凝自然知道景仁的意思,多半是赔罪的意思居多,可是现在,丁凝根本不想在提及此人。
“小玄子,给我回了,就说我身体好的很,只是有些虚弱,只要不被闲杂人等打扰静养一些日子便好,实在受不起皇上的恩赐,还请收回去吧。”
说完丁凝转身已经进入了房间,只留下小玄子一脸诧异的站在那里,回过神来想说什么的时候,门已经缓缓的合上。
“主子,主子……”
本以为丁凝会高兴,要知道这后宫上下,可没有几个人能得到皇上的恩赐呢,可是主子好像十分不在意的样子。
小玄子摇摇头,实在是不明白丁凝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话说自从跟随了丁凝之后,他便一直不知丁凝整天在想些什么,别的宫妃都在向着如何的讨好皇上为自己的家族多争取些利益,可是自己主字呢?整日倒是闲的很啊。
……
“她真是这么说的?”
宣旨的太监回道:“奴才也不知,其实,奴才根本连丁昭仪的面都见到,是听雨轩的下人代为转告的。”
只见在那太监的手中正捧着一个红色的锦盒,上面用上等的丝绸捆绑着,便是如此精良的包装,其中的东西,便一定是人间罕见之物。
“你退下吧。”
“嗻。”
那宣旨的太监将手中的锦盒递给一旁的胡总管,然后恭敬地退了出去。
“皇上,这……”
胡总管望着手中的锦盒。他知道景仁对丁凝的恩赐很厚重,可是,却没有想到,一出手,便是这金国使臣不远万里带来的贡品。而更让胡总管不理解的是,如此贵重的东西竟然吃了闭门羹。
景仁倒是对胡总管手中这东西毫不在意的样子,有些失落:“放入库中吧,记着是丁昭仪的,等她想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来拿。”
“嗻。”
胡总管领命而去,御书房之中又只剩下景仁一人,呆愣愣的望着手中的奏折,可是却一个字都没有看进去。
“她说‘不被闲杂人等打扰’是何意。是在指朕么?”景仁的心情显然有些烦躁。
……
“你就这么打发了?”
听着丁凝轻描淡写的将景仁派来宣旨的人打发掉江山甚是惊讶,虽然他知道丁凝的心根本就不属于这里,可是名义上也是一个宫妃,怎能这么放肆的推卸掉皇上的赏赐呢?
说不好听的,纵是不喜欢,纵是皇上赏赐的只是厕所纸,也要当作传家宝世世代代的供着,可是于丁凝。她就这么给推掉了,看似如此的轻松,实则是要冒着多大的危险啊,幸好景仁没有兴师问罪之意,否则……
“那要怎样?”
丁凝毫不在意的回答着,他欠她的,她要让他一直欠着她。
江山无奈:“那可是皇上啊。”
丁凝耸耸肩:“和我又什么关系。”
“……”
对于丁凝如此的胆大包天,江山只能在心中写下一个大大的“服”字,不能说后无来者。也一定是前无古人了。
丁凝左手支着下巴,右手抚摸着一旁恹恹欲睡的小猴儿,望着窗外,轻喃道:“我啊,现在只挂心怎么离开这个地方,”转过头,望了江山一眼,“至于其它的事情,我真的不在意了。”
“你就这么想离开?”
江山望着丁凝,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呢?别人眼中的荣华富贵被她视若无物。连景仁都不能进入她的眼界,试问,天下间,还有哪个男子能让她放于心上?
丁凝点头:“想。”
“其实,等我伤好了,我可以带你离开。”
丁凝摇头,笑道:“你的好意我知道,可是我却不想你为我冒这么大险,也不想我的家人因我而毁了丁家的家业。”
“那你怎么出去?”
“让皇上将我放逐。”
“啊?”
听到丁凝如此的回答,江山都为之一惊,这家伙脑子里都想的什么啊:“你知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后果?”
丁凝摇头,仍是若无其事的样子,后果?还有被困在这里更加糟糕的后果么?
“一旦被皇上放逐,你将会是受尽天下人的指责,而且……而且,以后也不能再嫁,背负着天下人的目光,这压力、这指责,你都准备好承受了么?丁姑娘,你还是再考虑考虑……”
丁凝叹了一口气打断江山的话:“我为何要活给别人看?若是碰到真心喜欢之人,我相信,他不会嫌弃我的,你说呢?”
看着丁凝一脸平静的样子,似是在说着芝麻绿豆大点儿的小事儿一样,江山再一次的被她说服,只是静静的望着丁凝,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俏皮的、机灵的、深沉的、哀伤的他都见过,可是,哪一面才是真正的她?还是,这些都是她。
时间便这么慢慢的行走着,不因某人变快,也不因某人变慢,这些日子中,后宫之内一片安静,各个宫中都没有传出什么消息,所有的地方都显的静悄悄的,可是却透露着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着几分的异色。
只有丁凝仍然整日悠哉悠哉的等候着,等候着苗苑茗带来金国太子的消息。
便是小玄子等人也在私底下议论什么,可是丁凝却浑然不在意,也不打听,一心只关心着自己的事情。
“唉,你说咱们主子在想什么?”
远处小玄子和小桂子又在一起议论着,望着不远处静坐的丁凝,胡乱的猜测着。
“不知道。”
“你说与秋祭有没有关系?”
“不知道。”
“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啊?!”
“你要是想知道,有本事去问主子啊?或者皇上也行,来问我干什么?”
“……”
两人在那边斗着嘴,都在关心宫中任一个人都会关心的事情,当然,丁凝除外。
秋祭,是大夏朝每年都要进行的一次重大的祭祀活动,重要性可与每年的春祭相比。春天,皇家为了祈祷上天保佑大夏来年是个好收成,便会举行祭祀,同样,到了秋天,秋收结束之后,作为答谢上天,又要举行秋祭。
按理说,这秋祭也好、春祭也好,与这后宫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可是,这秋祭于后宫之内却有着特殊的意思,曾经大夏的一位老祖宗说:“既然天下都庆丰了,这后宫当然也要来凑凑热闹了,该赏的赏,该封的封。”
于是,从那一年开始,没到秋祭之前,皇家都会拟上一份的名单,上面罗列着需要册封和赏赐的后宫佳丽的名单,到了现在,几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正因如此,没年到这个时候,后宫之中便会不太平静,之间的明争暗斗会更加的明显。
“皇上,在过十几日,便是秋祭了,都准备的如何了?”
太后寝宫,东方氏与景仁一边对弈,一边交谈着。
“太后放心,事情都交给礼部去打理,礼部尚书郝大人为官数十载,早已熟记于心,不会出错的。”
“郝大人那边哀家倒是不担心,哀家是说,后宫需要册封和赏赐的宫妃的名额,都弄好了么?”太后放下一颗棋子,然后抬头望着景仁,“前些年你父皇身体不好,也没将这事儿放在心上,唉,说起来,这后宫之中,好久没有热闹过了。”
景仁的手一顿:“差不多了。”
“那就好,那就好。”东方氏笑着点头,“那介不介意让哀家看看,也好为皇上参详参详。”
“儿臣等些日子会命人将名单交与太后。”
“好。不过,不是哀家多言,郝尚书的女儿,这些日子服侍的颇为周到,虽然前些日子做的有些出格,不过,知错能改就好,一定要赏。”
“儿臣记住了。”
“还有盈盈,再怎么说,都是我娘家人,还有卿云……”
“额,太后,带儿臣将名单给太后过完目之后,太后再给儿臣提意见也不迟。”
“呵呵,也对,是哀家太心急了。”
景仁开口道:“其实,除了这些事情之外,儿臣还想借着这次的秋祭,定下一件事来。”
“何事?”
“就是芸儿的事。”
“跟她谈过了么?”
“还没有。”
东方氏叹道:“这丫头倔的很,哀家怕她不会听话的。”
“太后放心,儿臣一定好好劝说她。”
东方氏点头:“希望皇上能说服她,这样,可是造福两国的大事,让芸儿不要意气用事,要以国家为重。”
“太后放心,朕会说的。”
说话间,许多人的命运便被确定下来,一些人的荣华富贵、一些人的婚姻,都被这两个掌握着至高权利的人闲谈话语间决定,他们是那么的高高在上,随意的,便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