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女扮男装,逍行京城 第三十一章 考验(三更)
(三更,继续求收藏,推荐,票票……)
“咯咯……”
丁凝说完这话后都已经做好了被驱逐出去的准备,没有想到事情再次变得复杂起来。凤凰听了这话并没有生气,相反的却是娇笑起来,而且笑的异常兴奋,整个身子在座位上都摇晃起来。
丁凝疑惑的将目光望向凤凰身旁的那名女子,发现那女子的嘴角亦是含着一丝欣慰的笑意,于是,丁凝脑残掉了,这是唱的哪出?
“凤凰小姐,对于此事,你能否给在下、给所有捐款者一个合理的解释?”既然没有被驱逐,丁凝便接着往下说,只是语气相较于刚才缓和了不少,因为透过凤凰反常的表现,她觉得这事情可能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
“呵呵……”凤凰慢慢的停止笑声,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尔后站起身来,慢慢的走到丁凝的身前,“丁公子是不是在疑惑奴家为何要笑?”
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传入到丁凝的鼻中,丁凝遂问道:“在下是非常好奇凤凰小姐为何要笑,不过在下更好奇一百万两银子的事情,如果小姐能够解释一下,丁某自当洗耳恭听。”丁凝退后一步,拉开与凤凰之间的距离。
凤凰笑道:“好吧,那奴家便解释给公子听,嗯,那就先解释一下奴家为何没有将丁公子‘请‘出忘情阁的原因吧。”像是在故意逗弄丁凝一般,对于丁凝最关心的事情凤凰放在了最后。丁凝亦不开口,静静的等待着凤凰的解释。
凤凰开口道:“丁公子已经知道了这忘情阁的规矩,那么也一定听说过我的作风吧?”
“亦略有耳闻。”
凤凰笑道:“那就好,这就省的奴家再与公子交代了,那么奴家再告诉公子一件事情。”
“何事?”
“就在前几日,也就是募捐赈灾银之后奴家发现,想要将这笔银子每笔都花费到关键的地方,则必须需要一名助手,而这位助手又必须要有两个特点:一,要有极高的聪明才智,这样才能运筹帷幄;二,要有一颗赤子之心,心系灾区百姓,这样奴家才能放心。”
丁凝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凤凰解释,凤凰看了丁凝一眼,然后道:“可是这几日奴家却一直没有找到这样的人,于是就在奴家焦急的时候,老天爷送了一个救星来到了奴家的身边。”
听着凤凰扯的乱七八糟的,丁凝始终没有觉得这些事情与自己到底有什么关系,于是打断凤凰:“凤凰小姐,在下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听小姐在这里讲故事的,还请凤凰小姐快些。”
“好吧,既然丁公子如此着急,那奴家便简单的说吧,这个救星便是丁公子你了。”
“什么?我?”刚才那架势不是还要将她给轰出去么?怎么一转眼的功夫自己变成了凤凰口中的“救星”了?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凤凰点头:“没错,正是丁公子。”顿了一下,接着道,“公子看到了京师中的乞丐,便心细的发现了这些人的底细,并能马上联想到赈灾银出了问题,这足以说明公子才智过人,公子便达到了这第一个条件,其二,公子明知道奴家这忘情阁的规矩,但是为了那灾民却仍然冒着与奴家决裂的危险硬闯三楼,这便表明了公子乃是心系灾民之人,于是这第二条也就满足了,所以奴家听了公子的解释后笑了出来,因为公子就是奴家想找的救星。”
凤凰的解释在旁人的耳中合情合意,而丁凝亦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这个所谓“救星”的最佳人选,不过这些在丁凝的心中却都是扯淡。原因是,这灾民是北方人并不是丁凝发现的,而是翠儿,他只不过是拿过来略微推断了一下,第二,她对这忘情阁尤其是凤凰并没有楼下那些男人那么疯狂,在丁凝眼中,凤凰只是一女子而已,她又不喜欢女子,即使她再美丁凝的性取向也不会改变,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决裂不决裂,没什么大不了的。
凤凰此时若是知道丁凝心中作何想,一定会郁闷致死,她心中的救星原来是误打误撞而成的。但是凤凰并不知道丁凝心中的想法,所以丁凝这个救星还要当下去,不为别的,但是为了不被从这三楼扔下去也要当这个救星。
“事情若是按照凤凰小姐所说,那现在是否能将那些赈灾银拿出来?”丁凝开口道。
而凤凰却摇头:“这一百万两银子奴家不会贪墨一分,可是这却并不代表着别人能和奴家一样,况且这购买如此庞大数量的粮食,大夏朝是明确不允许的,所以我们还需要从长计议。”
一直以来都有一句古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此便可以看出粮食的价值。大夏朝明确规定,商人若是要买入一百担以上的粮食需报与兵部批准,而千担以上的粮食是不允许买卖的。
此次北方赈灾,所需要的粮食将远远的大于千担的数目,根本就不会被朝廷批准,更别说赈灾了。于是摆在凤凰眼前的难题是,银子一大堆,可是却怎么也花不出去,这让凤凰有些郁闷。
在了解了这些后,丁凝也感到了此事的棘手,没有足够的粮食,再多的赈灾银也是白搭:“凤凰小姐,难道朝廷就不能通融通融一下么?”
凤凰摇头:“我已经跟上面交涉过好多次了,可是都没有一点效果,看来这事情还需要我们自己解决,不知丁公子有何想法?”
丁凝摇头:“暂时还没有,但是这北方灾区一日无梁便会有大批的灾民因此丧命,难道朝廷无动于衷么?”
凤凰苦笑道:“大夏朝安逸太久了,如今的主上根本没经历过什么大的事件,根本就没有什么经验,北方闹灾,皇上只是草草了派了一个御史前往查探灾情,后来就石沉大海没了后文。”
现在的朝廷之上到处宣扬的都是大夏朝是如何如何的强大,乃是“天朝”,那些人根本不相信一场灾能击垮大夏朝,他们身处庙堂之高,哪里能体验到民间的疾苦,君不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咯咯……”
丁凝说完这话后都已经做好了被驱逐出去的准备,没有想到事情再次变得复杂起来。凤凰听了这话并没有生气,相反的却是娇笑起来,而且笑的异常兴奋,整个身子在座位上都摇晃起来。
丁凝疑惑的将目光望向凤凰身旁的那名女子,发现那女子的嘴角亦是含着一丝欣慰的笑意,于是,丁凝脑残掉了,这是唱的哪出?
“凤凰小姐,对于此事,你能否给在下、给所有捐款者一个合理的解释?”既然没有被驱逐,丁凝便接着往下说,只是语气相较于刚才缓和了不少,因为透过凤凰反常的表现,她觉得这事情可能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
“呵呵……”凤凰慢慢的停止笑声,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尔后站起身来,慢慢的走到丁凝的身前,“丁公子是不是在疑惑奴家为何要笑?”
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传入到丁凝的鼻中,丁凝遂问道:“在下是非常好奇凤凰小姐为何要笑,不过在下更好奇一百万两银子的事情,如果小姐能够解释一下,丁某自当洗耳恭听。”丁凝退后一步,拉开与凤凰之间的距离。
凤凰笑道:“好吧,那奴家便解释给公子听,嗯,那就先解释一下奴家为何没有将丁公子‘请‘出忘情阁的原因吧。”像是在故意逗弄丁凝一般,对于丁凝最关心的事情凤凰放在了最后。丁凝亦不开口,静静的等待着凤凰的解释。
凤凰开口道:“丁公子已经知道了这忘情阁的规矩,那么也一定听说过我的作风吧?”
“亦略有耳闻。”
凤凰笑道:“那就好,这就省的奴家再与公子交代了,那么奴家再告诉公子一件事情。”
“何事?”
“就在前几日,也就是募捐赈灾银之后奴家发现,想要将这笔银子每笔都花费到关键的地方,则必须需要一名助手,而这位助手又必须要有两个特点:一,要有极高的聪明才智,这样才能运筹帷幄;二,要有一颗赤子之心,心系灾区百姓,这样奴家才能放心。”
丁凝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凤凰解释,凤凰看了丁凝一眼,然后道:“可是这几日奴家却一直没有找到这样的人,于是就在奴家焦急的时候,老天爷送了一个救星来到了奴家的身边。”
听着凤凰扯的乱七八糟的,丁凝始终没有觉得这些事情与自己到底有什么关系,于是打断凤凰:“凤凰小姐,在下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听小姐在这里讲故事的,还请凤凰小姐快些。”
“好吧,既然丁公子如此着急,那奴家便简单的说吧,这个救星便是丁公子你了。”
“什么?我?”刚才那架势不是还要将她给轰出去么?怎么一转眼的功夫自己变成了凤凰口中的“救星”了?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凤凰点头:“没错,正是丁公子。”顿了一下,接着道,“公子看到了京师中的乞丐,便心细的发现了这些人的底细,并能马上联想到赈灾银出了问题,这足以说明公子才智过人,公子便达到了这第一个条件,其二,公子明知道奴家这忘情阁的规矩,但是为了那灾民却仍然冒着与奴家决裂的危险硬闯三楼,这便表明了公子乃是心系灾民之人,于是这第二条也就满足了,所以奴家听了公子的解释后笑了出来,因为公子就是奴家想找的救星。”
凤凰的解释在旁人的耳中合情合意,而丁凝亦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这个所谓“救星”的最佳人选,不过这些在丁凝的心中却都是扯淡。原因是,这灾民是北方人并不是丁凝发现的,而是翠儿,他只不过是拿过来略微推断了一下,第二,她对这忘情阁尤其是凤凰并没有楼下那些男人那么疯狂,在丁凝眼中,凤凰只是一女子而已,她又不喜欢女子,即使她再美丁凝的性取向也不会改变,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决裂不决裂,没什么大不了的。
凤凰此时若是知道丁凝心中作何想,一定会郁闷致死,她心中的救星原来是误打误撞而成的。但是凤凰并不知道丁凝心中的想法,所以丁凝这个救星还要当下去,不为别的,但是为了不被从这三楼扔下去也要当这个救星。
“事情若是按照凤凰小姐所说,那现在是否能将那些赈灾银拿出来?”丁凝开口道。
而凤凰却摇头:“这一百万两银子奴家不会贪墨一分,可是这却并不代表着别人能和奴家一样,况且这购买如此庞大数量的粮食,大夏朝是明确不允许的,所以我们还需要从长计议。”
一直以来都有一句古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此便可以看出粮食的价值。大夏朝明确规定,商人若是要买入一百担以上的粮食需报与兵部批准,而千担以上的粮食是不允许买卖的。
此次北方赈灾,所需要的粮食将远远的大于千担的数目,根本就不会被朝廷批准,更别说赈灾了。于是摆在凤凰眼前的难题是,银子一大堆,可是却怎么也花不出去,这让凤凰有些郁闷。
在了解了这些后,丁凝也感到了此事的棘手,没有足够的粮食,再多的赈灾银也是白搭:“凤凰小姐,难道朝廷就不能通融通融一下么?”
凤凰摇头:“我已经跟上面交涉过好多次了,可是都没有一点效果,看来这事情还需要我们自己解决,不知丁公子有何想法?”
丁凝摇头:“暂时还没有,但是这北方灾区一日无梁便会有大批的灾民因此丧命,难道朝廷无动于衷么?”
凤凰苦笑道:“大夏朝安逸太久了,如今的主上根本没经历过什么大的事件,根本就没有什么经验,北方闹灾,皇上只是草草了派了一个御史前往查探灾情,后来就石沉大海没了后文。”
现在的朝廷之上到处宣扬的都是大夏朝是如何如何的强大,乃是“天朝”,那些人根本不相信一场灾能击垮大夏朝,他们身处庙堂之高,哪里能体验到民间的疾苦,君不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